云南普洱茶产地地图

云南普洱茶产地地图
云南普洱茶产地地图

云南普洱茶产地地图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江内(即澜沧江北)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即现在通常说的“易武茶产地”;江外(即澜沧江南)新

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下面来说说新六大茶山的具体位置。

1、南糯:南糯茶山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

2、南峤:南峤茶山如今又被称为勐遮古茶山。勐遮是勐海县境内最大的平坝。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设十二版纳时,勐遮、景真和勐翁为一版纳,1927年这里设县,当时称五福县,三年后更名为南峤县,这也是南峤古茶山得名的原因。1958年11月,南峤(已改名勐遮)县与勐海县合并,改设为勐遮区。

3、勐宋:勐宋茶山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勐海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勐宋是傣语地名,意为高山间的平坝。

4、景迈:景迈茶山位于澜沧拉祜(hù)族自治县县城东南70公里的惠民乡。

5、布朗:布朗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八十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总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据说他们是制茶的始祖。

6、巴达:巴达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

古今六大茶山茶叶区别>>> 古六大茶山(江内六座): 1、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2、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 3、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

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 4、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5、曼撒山(易武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6、悠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

般,汤色淡桔黄。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产茶量已渐少,产茶重心已移至新六大茶山(江外六大茶山): 1、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2、布朗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3、巴达山: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4、南峤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5、勐宋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6、惠明景迈山: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云南古六大茶山的过去和现在

云南六大茶山

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日革登、三曰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而必须的。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其余五山均属倚

邦土司管辖。有史籍讲“易武茶山,实际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记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确的。

关于古“六大茶山”地理位置,史籍上的说法,多种多样:有的讲在澜沧江以东,有的讲在澜沧江以西,还有的说澜沧江两岸各有六大茶山。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表明,古“六大茶山”都在澜沧江束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其中,慢撒在易武乡,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在象明乡。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为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现均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古“六大茶山”的命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阳个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地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于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清末及民国时期“六大茶山”逐渐走向衰落,到解放前夕茶叶生产更跌到低谷。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古六大茶山”逐渐恢复生机,普洱茶生产走出低谷,重放光芒。

攸乐古茶山革登古茶山倚邦古茶山莽枝古茶山蛮砖古茶山慢撒古茶山攸乐古茶山

攸乐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束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

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烧杀抢掠,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发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州、市碓定该地区为山区开发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等,使基诺同胞经济收入大增,生活明显改善,正在向小康迈进。

攸乐山(基诺山)古茶树采古茶树上春茶

革登古茶山

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至今已荒芜难寻。

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种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宫贡茶的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在清朝乾隆年间,倚邦茶山人口达九万人之众。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形成了

四大茶叶集镇。即: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街、牛滚塘街。镇与镇之间,运茶马邦往来,盛况空前。光绪31年始,倚邦没落,至民国初,倚邦街竞只剩下一百三十余户,人口不足一千人。牛滚街瘟疫十室九空,荒无人烟,故到清朝后期,倚邦没落,易武崛起,绝冠群芳,到民国之后,云南茶叶则以勐海独领风骚。

倚邦管理攸乐、架布、习空、莽枝、蛮砖、革登等6大茶山,又是普洱茶的生产地和集散加工地,倚邦茶山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从事茶叶种植。清正年间 (1723—1735年)建石屏会馆。早年还建有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圆茶畅销省内外,后又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其特点为质厚味美,放少许入杯,用开水冲泡后,茶叶直立不沉,色清微黄,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

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所产的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

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石板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艰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昔日的倚邦街子于解放前毁于火灾。现有部分修复的旧街道。主要集镇是牛滚塘街。牛滚塘街在象明“四街”中,最为繁华。居住者多数是外来的生意人,从事茶叶、织布、柒布,主要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今秧林就是莽枝茶山育茶苗的地方,大寨是莽枝种植茶叶的

地方。在牛滚塘街建有“五僧大庙,在莽枝建有川祝庙,每年三月采摘春茶之季,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祭祀茶神祖先。由于莽枝茶叶质好价廉,一些内地茶商压价收购,倪蜕《滇云历年传》记载:“雍正之年(公元1728),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昔日的关庙已变成废墟,只有一块“永远奉守”大碑卧地而睡,四周大树参天。昔日茶马古道留下的道道痕迹,如同一道道诗行,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到一座座沉睡百年的古墓和那—幅幅壁雕,身骑白牛,双手紧握圆饼茶,高高举起的茶农壁画,一块块石碑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盛事,昔日的盛景。蛮砖古茶山

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慢砖。慢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蛮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1994年,西双版纳州、县政府确定在曼庄茶山新建万亩茶园,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万亩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漂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

慢撒古茶山

慢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乾隆年间是慢撒茶山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只有8户人家的茶王树村年产茶叶就达320 担。采茶季节要雇用大批茶农。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来自内地的很多

汉族同胞在茶山与当地茶山各民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创下一代伟业。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驰名,畅销国内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

实际上慢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廷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关于古六大茶山的正确定论

针对历史资料对古六大茶山的各说不一,远在1957年11月至12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专业茶叶普查工作队,对古六大茶山进行了认真的实地普查,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蒋铨先生亲自参加,历时整整一个月,行程1200余里,走遍了古六大茶山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走访了许多健在的男女老少,查看了许多碑石记录,历尽千辛万苦,搜集看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古六大茶山史料提供了宝贵的、不可磨灭的证据,向州人民政府作了口头及书面汇报,根据当时现存的茶山范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古六大茶山依次是易武、倚

邦、攸乐(基诺)、漫撒、蛮砖和革登,州人民政府确认了他们的报告。[历史上所称六大茶山是攸乐、倚邦、莽枝、革登、曼撒(含易武)

云南大叶种茶有哪些主要品种及主要分布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它们都是通过自然杂交、以种子进行繁殖的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后代。

“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中、龙陵、德宏等地。上世纪 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云南各地。“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云南各地。“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滇东南、滇中等地。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198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1987年通过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国家级良种主要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199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梅、云瑰、矮丰等;199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选9号、云抗37号,它们都是勐海种的后裔。在上世纪云南省政府行为参与下,以“云抗10号”为代表的云南大叶种“勐海种”的后代,被广泛推广到云南各地,并有繁殖扩大的趋势。此外,近几年来,云南出现诸多云南大叶群体种的后代,如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香

归”(注:香港回归之意)系列、凤庆茶科所选育的清水系列、凤选系列,它们是“凤庆种”、“勐库种”的后裔。从育种程序上说,它们目前只属于优良的育种材

料,尚不能称之为“品种”,若经过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对比试验,并达到一定推广面积后,有望上升为云南大叶种的、新的优良品种。

云南二十个茶区茶质对比

云南地形气候环境特殊,高纬度、高海拔,低纬度、低海拔的一致性,加上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其主要表现特点为:?区域性差异分明,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年温差小、曰温差大。?雨量充沛、旱雨季分明,降雨量北少南多,分布不均。这样条件下,加上部分茶种与生长形态不同,各茶山茶菁茶质有明显不同特质。若以相同茶种、生长形态、制程等相同客观条件下,云南茶区出现“北苦南涩”、“东柔西刚”的特质。

本文所介绍各茶区茶质特色,多数以手工制作之栽培野生茶、野放茶为主。在正常制程、春茶、一心一叶与一心二叶的状况下,所评鉴出的茶质特色。因涉及笔者个人口感好恶,所陈述之观感仅供读者参考,并非绝对标准。

曼撒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

简介: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北,离易武镇内约20公里,与老挝交界。茶区内地形复杂、落差大,最高的海拔为1950米,最低的为 750米。

清朝乾隆年间,曼撒茶山开始进入最辉煌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年产达万担以上。当时生产出的茶叶,多集中在曼撒老街进行交易;曼撒在鼎盛时期,有三百多户居民。同治十三年,曼撒老街遭遇毁灭性的第一次大火;光绪十三年,曼撒再次遭遇第二次大火,无情的祝融瞬间毁灭繁荣的小镇,而第三次火灾与疫病,更是将曼撒成为颓圮之荒城。此时,离曼撒20公里外的易武,立即取代曼撒的地位。这也说明为何清光绪以后的普洱府志上,易武替代曼撒,成为六大茶山中重要的茶山。古代行政区域划分,曼撒属易武土司管辖,并且易武与曼撒茶区相近,因此很

难严格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以致在坊间,有不少厂方与业者将二茶区所产茶菁同属“易武”。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易武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简介:请参阅“曼撒”,原属古代曼撒茶区。目前易武茶区栽培野生茶年产约六十吨,台地茶约300吨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属曼撒茶区,香气口感类似曼撒,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的茶品;与曼撒茶区原因相同,近年汤质较薄。

倚邦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

简介: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乡。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腊”倚邦,即茶井的意思。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三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与易武茶山相比,倚邦茶山的海拔差异更大,海拔最高达到1950米,而最低处为江河交汇处海拔只有565米。倚邦茶山境内有大叶茶与中小叶茶,然根据有关专家测定,倚邦的小叶茶种不同且优于其它省份的小叶茶,而又优于大叶茶。

明末清初石屏人落居倚邦,以茶为生,开辟茶园、建茶号。清朝初、中期向朝廷纳贡茶上百担普洱茶,即以倚邦茶为主,普洱茶的名气可以说是从倚邦开始的。清朝初年至民国初年的倚邦,可说是倚邦茶区的鼎盛时期,官府衙门、大庙会堂等,一栋栋建得巍峨辉煌,交易热络、人声鼎沸、骡马塞道,晚上灯火通明宛如不夜城。清朝中后期,普洱茶制茶交易中心迁往易武,倚邦茶业开始没落,然倚邦成为茶马重镇的历史地位已经字字记载入史册。倚邦茶山的最后关键是1942年的一

场战乱,引发大火将倚邦烧成颓圮瓦砾,倚邦从此元气大伤。随后的瘟疫使茶商、百姓再度大举迁离;后来又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搬迁,现在倚邦村仅有30多户人家,100多人口,交通不便,成为一个贫穷的农业小镇;近年,普洱茶再度崛起,倚邦这古代茶马重镇,又重新受到瞩目。

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蜜感、稍苦,舌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革登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简介:位于古六大茶山的东北部,东连孔明山、南与基诺茶山隔江相望、西接蛮砖茶山、北与倚邦茶山为邻,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莱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当时年产茶量在 500担以上。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 (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传说为诸葛孔明所栽种,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茶王树根茎腐化后留下的洞穴尚存,横向370厘米,纵向390厘米。至今革登茶区老茶树所剩无几,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500亩,剩下的只有断碣残碑。以目前革登茶山实际的状况,可说很难量产茶品,名列六大茶山,可谓名存实亡。

大叶、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蜜感、微苦,舌尖甜昧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莽枝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简介:位于革登茶山西南方、蛮砖茶山西面,传说是诸葛亮埋铜 (莽)之地,因此取名莽枝茶山,主要市集在牛滚塘街。古代都由外来生意人从事茶叶买卖,早年繁荣景象,如今也都只剩下残檐断壁。在原始林中,还有许多大、中小叶种老茶树

错落其间,也不乏数十公尺高的巨大茶树。所生产茶菁,多数集中收购交至其它地区,或由某些大厂指定专人收购。

大叶、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

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蛮砖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简介:位于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大茶山之间,蛮砖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虽同列六大茶山,但以往一直不如其它茶区被重视,或许也因如此,茶区才得以保存较为完整。古茶林集中在蛮砖、蛮林二地,蛮砖有500余亩、蛮林有1000多亩,茶树生长较好、密度较高,每亩约100株以上,其中最大的茶树高3(9米,基径34厘米,树龄300年以上。少被采摘过度,所以目前蛮砖茶区的茶质还保持一定水平。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相较其它古六大茶山,茶菁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较沉,不若曼撒、易武香扬,近年茶质表现仍在水平之上。攸乐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古六大茶山茶区,唯一不在勐腊县的正山。

简介:古名攸乐,今称基诺山,攸乐即基诺的音译。六大茶山中,唯一不在勐腊县境,位于景洪市辖区内,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其面积是古六大茶山中比较广的,这里的古茶园面积达到了一万亩左右。海拔在575米至1691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8?,20?。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左右。隔罗梭江上游之小黑江与革登茶山相望,今龙帕村、巴来村遗存的古茶园 (树)仍有2000余亩,茶树基径大

多在80厘米以上。自古以来,攸乐茶山民间加工少量的竹筒茶,茶叶大多被易武、倚邦等外地茶商以散茶收购。目前因为交通方便,攸乐茶区的茶品多由专人定点收购。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型口感与曼撒、易武接近,香扬水柔、舌面苦涩度稍高,因茶树龄普遍较小、茶性较烈。

巴达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西部。

简介: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巴达茶山有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两大资源。1961年在巴达大黑山发现一株高达50余米的巨大茶树“巴达茶树王”,树龄一千七百多年,成为巴达茶区特殊资源景观。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数量少,口感类似布朗山茶区,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微苦涩,然平均茶质较为薄水,上颚中后段有特殊气味。

布朗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简介:位于勐海县南方八十几公里路程,面积1016平方公里,以布朗族为主约一万多居民,居住在海拔为2082米的三垛山和最低海拔为535米的南览河与南桔河交汇处之间的坡地上。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可说是茶艺的始祖,是他们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布朗山乡的南部和西部与缅甸接壤,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据文化学者调查,布朗族与柬埔寨的高棉人是同一种族;高棉人创造了吴哥文明,而布朗人却成了西双版纳最早的原住民之一,也是茶文化的一个源头。

国营勐海茶厂时期布朗山茶区初制所,包含布朗山与新、老班章,一年可收鲜叶三百多吨,大约可制成晒青毛茶八十几吨。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口感刺激性稍强,舌面与上颚中后段稍苦;上颚香浓味重,区别于班章茶。

班章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简介:位于勐海县南方约六十公里路程,平均海拔约1700米。

原属于国营勐海茶厂旧有布朗山初制所所在地,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国营勐海茶厂于1988年于新班章现址,种植3502亩新茶园。栽培型的古茶园数千亩,主要分布在老班章、老曼娥等地。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本茶属老班章茶区。在云南大叶种中,与布朗山香型口感类似,然质较重、口感刺激性更强、舌面苦味最重者、香气下沉,舌尖与上颚表现不明显。

南糯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简介:位于勐海县东侧,平均海拔1400米。在傣语里面,南糯的涵义是“笋酱”。古代南糯山居民以

哈尼族为主,族人将吃不完的竹笋制作成笋酱,为当时地方首领所喜爱,要求该山寨每年进贡笋酱,后来就把此山称作南糯山。

爱尼人(哈尼族支系)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代南诏时期,就开始定居南糯山。而在僵尼人定居南糯山之前,已有浦蛮人在此居住。浦蛮人即今天的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他们最早在南糯山上开始种植茶叶。目前南糯茶区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种、荒废遗留的茶园。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香扬清甜、口感刺激性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颚中段舌尖甜香、甘韵在舌面中段,汤质滑口,涩度稍高。

勐宋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南部。

简介:西双版纳有二个勐宋,分属勐海县与景洪市。此文所提为位于景洪市南

部之勐宋。东与布朗山接壤,南与缅甸交界。勐宋是傣语地名,意为高山间的平坝。

勐宋的阿卡(Akha)人是在十八世纪中期从南糯山迁徙而来的,当时勐宋交通不便,因此多样的生物资源得以长期保存。于大勐龙、勐宋地区有不少栽培型野生茶林,为早期布朗族

所栽种。野生茶品种中,当地布朗族区分为“苦茶”与“甜茶”,苦茶苦而不化难入喉,一般茶农所采摘制茶的为甜茶类。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水柔香甜,上颚与舌面后段有特殊气味,舌面根部苦为味明显、难化。近年因易武茶价高,坊间有以勐宋茶仿冒易武茶销售。

景迈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

简介:地处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景迈茶区涵盖澜沧县景迈村与芒景村,是一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栽培型古茶园,是目前云南省所发现最大规模的古茶园。 2003年由美资台商蔡林青先生所创办“澜沧裕岭——古茶园公司”,承揽景迈茶区五十年古茶采收权,在科学化管理与保护下,限量制作有机茶品,古茶林应能免于过度采摘的厄运。

根据专家学者考证景迈茶区的历史根源,他们认为这片古茶山早在公元696年即由布朗族的祖先开始种植,距今1200多年,后来经过几个朝代的连片开垦种植,至今已达一万多亩的规模。古茶林内,老茶树上所寄生之石斛科植物—螃蟹脚,具有清热解毒之效;据了解,目前只有景迈茶区的特殊环境与百年老茶树才有寄生螃蟹脚,成为景迈茶区另一特色产品。中小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茶菁颜色偏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勐库

茶区位置: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

简介:临沧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

拔高度为2200-2750米。勐库野生古茶树属于野生型野生茶,在进化形态上,比普洱茶种还原始。该茶树种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基因原始,产于高海拔寒冷地区,该茶种特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等特点,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而勐库特有种,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种至勐库后变种,遂有现今勐库大叶种。以致勐库种栽培野生茶口感香型与易武茶区类似,因气候地理上的差异,汤质较为刚强。

大叶种野生茶、特有勐库种特色: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不若六大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

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景谷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市景谷县。

简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古称“勐卧”,傣语“勐”为地方、“卧”为井,意思为有盐井的地方。是以,素有“林海BR珠、芒果之乡、佛教圣地”的美称。位于思茅地区中部偏西,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景谷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证明三、四千年前景谷就有人类生活居住。建制始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景谷属益州郡哀牢地。唐(南诏)时,于永泰元年(765年)设威远城,属银生节度(今景东)。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土归流”后,设威远厅,属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威远厅改属普洱府。民国元年(1972年)改为威远县。因县名与四川省威远县相同,民国三年(1914年)改威远县为景谷县。1985年6月11曰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属思茅市辖地。

地势以山地高原为主,总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渐向东西两翼扩展,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1253毫米,

年平均气温 20(2?,年平均相对湿度78,。由于境内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以致茶品口感差异性也大。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条索不长、叶质厚,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

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

金竹山千家寨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市景谷金竹山千家寨。

简介:距离景谷县城约二个小时车程的一个小村落,原称苦竹山,海拔约二千多米。附近山坡、山谷有多处连片野生古茶林。芽毫明显、肥壮,因制程不够精致,揉茶不足、不成条索,导致香扬质轻。制程亦时常发生萎凋过度现象。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芽毫显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质薄气弱。近年因制程上的差异,时有揉不成索、发酵度较高,以致微带蜜香、汤色较红。

镇沅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市镇沅县。

简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南哀牢、无量两山中段,把边江、阿墨江、勐统河水系

纵贯全境,全县总面积4109(38平方公里。明建文四年(1402年)12月置镇沅州,永乐四年(1406)改为镇沅府,隶云南布政司。1950年隶属宁洱专区,1951年隶属普洱专区,1953年隶属思茅专区。1990年成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998年县级机关由按板镇迁至恩乐。

镇沅处于横断山脉东南余梢,境内群山并列,山区面积占97(7,,地形复杂。地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3137米,最低海拔774米,县城恩乐海拔为1080米。镇沅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雨量1284(8毫米,平均相对湿度

78,。由于境内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以致茶品口感落差也大。于境内九甲乡千家寨有一棵列为金氏世界纪录, 2700余年的世界古茶王,成为镇沅观光资源之一。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芽毫显露,青壮叶墨绿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质重甜香,舌面后段与两颊甘韵明显。时常因制作技术不稳定,杀青温度时而偏高,容易出现高温甜香。邦崴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

简介:位于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村里附近有数百亩老茶林,产量不大。村内有一棵世界闻名的一千多年过渡型茶树,古茶树生长在海拔1900米的邦崴村新寨家。邦崴村及周围村寨曾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先民所制作的石斧等器具。有学者认为,在邦崴古茶树生长以前,古代濮人就已遍植茶树,后因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至今只剩下最耐寒霜、树龄最老的一棵。也就是说,澜沧邦崴地区种植茶树的历史应不止千年。

大叶种野生茶特色:香甜质重饱满,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

无量山

茶区位置:云南省大理、思茅市无量山茶区。

简介:无量山在云南地貌区划中属横断山脉南端中山峡谷亚区,与哀牢山同处于青藏高原、横断山系和云南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山势高峻,最高海拔3306米,最低海拔也在1000米以上。属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由于境内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以致茶品口感落差也大,很难以单一口感为代表。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舌面中段香甜回甘,香在上颚中段,苦涩度不高。因茶区生产范围大,较无个别茶区特色。此茶样为大理州南部、思茅地区北部交界处附近茶区。江城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市东南部。

简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思茅、红河、西双版纳三个市、州交会处,与越南、

老挝接壤,素有“一眼望三国”之称号。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等三江环绕,故名“江城”。全县国土总面积3544(38平方公里,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207米(康平狮子岩大山),最低海拔317米(李仙江出口处的土卡河寨子),县城勐烈镇海拔 1119米。属低纬度山地季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

18(7?,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雨量 2283毫米;在云南,属于高温、高湿、多日照的气候型态。

六堡茶营销策划书

六堡茶营销策划书 院校: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专业班级: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策划人:朱柳清黄春妮农凯婷 学号:110210211021271102134 任课教师:官锡强教授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目录 一、什么是六堡茶………………………………………(一)六堡茶的概念………………………………………(二)六堡茶的作用……………………………………… 二、六堡茶的发展历程……………………………………(一)六堡名茶历史悠久………………………………(二)茶排古道西江船帮……………………………… 三、茶叶环境分析—同行业内竞争环境……………… 四、六堡茶的SWOT分析…………………………………(一)优势…………………………………………………(二)劣势…………………………………………………(三)机会…………………………………………………(四)威胁………………………………………………… 五、六堡茶的营销策略……………………………………(一)分销…………………………………………………(二)促销………………………………………………… 六、六堡茶的营销行动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一)营销行动方案…………………………………………(二)营销风险控制措施…………………………………… 七、六堡茶的营销预算费用……………………………… 八、发展方向……………………………………………… 九、总结……………………………………………………

参考文献…………………………………………………… 梧州六堡茶营销策划方案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委市政府近几年的大力扶持与宣传,六堡茶已成为了梧州一张崭新的名片,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和认可。但与云南普洱茶相比,六堡茶的知名度及销售状况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也制约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合理的营销策略建议成为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简单介绍六堡茶,然后概括总结六堡茶的销售现状,其次分析总结制约六堡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接着对所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总结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六堡茶销售现状问题营销策略 一、六堡茶的概念及作用 (一)六堡茶的概念 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远在唐代已有生产,因其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六堡茶属黑茶类发酵茶,其外形色泽黑褐光润,叶底红褐色,间有金黄花,汤色红浓,香气陈醇,滋味甘醇爽滑,具有独特的类槟榔香,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 (二)六堡茶的作用

普洱茶云南地方标准

普洱茶云南地方标准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102—2003 普洱茶 2003-01-26发布 2003-03-01 实施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普洱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洱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类型、等级、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茶的散茶和紧压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的而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57—1996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2—1987 茶取样 GB/T8303—1987 茶磨碎式样的制备及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4—1987 茶水分测定 GB/T8305—1987 茶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1987 茶总灰分测定

GB/T8310—1987 茶粗纤维测定 GB/T8311—1987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SB/T10036—1992 紧压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157—1992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是用于本标准。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4、类型与等级 1 4(1普洱茶按形状分为散茶与紧压茶 4(1(1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 4(1(2普洱紧压茶外形有圆饼形、沱形、砖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 4(2实物标准样 4(2(1 4(2(1普洱散茶根据各等级的品质要求,制作特级、一、三、五、七、九级共六个实物标准样。(每五年换配一次) 4(2(2普洱紧压茶不做实物标准样。 5、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5(1(2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 5(1(3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

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

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刊登了本文的主要媒体】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和讯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东南网等众多国内著名网络媒体。 记者获悉,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榜单14日在广州揭晓。这是中国普洱茶行业第一次诞生此类排名。 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按得分高低排名,前十名分别是大益、七彩云南、合和昌、澜沧古茶、龙润、中茶、龙生、下关、陈升号、老同志。 除了排名以外,发布机构魔豆品牌实验室所公布的两组数据较为引人注目。2012年关于普洱茶品牌的媒体报道总量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5倍之多,普洱茶的媒体曝光率大幅提升;另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与2011年相比,前十名名单和排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业界解读为市场品牌新格局正在形成。该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洱茶日益普及的大势,显示出茶企品牌化进程开始迈入了新阶段。 据介绍,最受媒体关注的普洱茶品牌排名源于魔豆品牌实验室品牌监测数据库,该库收

录了在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50家普洱茶品牌。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榜单是采用科学的监测技术,在海量的媒体报道中,经过采集、统计、计算,最后人工确认而成,榜单和排序完全依据客观数据。数据抓取来源于主要搜索引擎认可的主流报纸、杂志、网站,并按照媒体的影响力大小进行权重分级。 --------------------------------------------------------------------------- 评选来源:品牌专业研究机构·魔豆品牌实验室 ---------------------------------------------------------------------------- 中国普洱茶网转载,并补充了该十家品牌的介绍: 2012年媒体关注度最高的十大普洱茶品牌之一【大益】大益普洱茶是普洱茶中著名企业——云南大益茶业集团生产的知名品牌,是普洱茶标杆和经典代表,在注册成立近20年的历史中,大益品牌为企业赢得众多荣誉和奖项,拥有众多忠实茶友。其中大益7572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的标杆,大益7542被誉为评判普洱生茶的标杆。同时2012年出了龙印、龙腾盛世等经典产品。

云南普洱茶产地地图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江内(即澜沧江北)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即现在通常说的“易武茶产地”;江外(即澜沧江南)新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下面来说说新六大茶山的具体位置。 1、南糯:南糯茶山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 2、南峤:南峤茶山如今又被称为勐遮古茶山。勐遮是勐海县境内最大的平坝。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设十二版纳时,勐遮、景真和勐翁为一版纳,1927年这里设县,当时称五福县,三年后更名为南峤县,这也是南峤古茶山得名的原因。1958年11月,南峤(已改名勐遮)县与勐海县合并,改设为勐遮区。 3、勐宋:勐宋茶山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勐海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勐宋是傣语地名,意为高山间的平坝。 4、景迈:景迈茶山位于澜沧拉祜(hù)族自治县县城东南70公里的惠民乡。 5、布朗:布朗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八十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总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据说他们是制茶的始祖。 6、巴达:巴达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 古今六大茶山茶叶区别>>> 古六大茶山(江内六座):1、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2、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3、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4、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5、曼撒山(易武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6、悠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产茶量已渐少,产茶重心已移至新六大茶山(江外六大茶山):1、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2、布朗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3、巴达山: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4、南峤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5、勐宋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6、惠明景迈山: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中国茶叶十大品牌

中国茶叶十大品牌 NO、1八马 上榜理由:福建省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茶业十大品牌,中国驰名商标,铁观音“茶王”,中国名牌农产品,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单位,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集茶园基地、生产加工、连锁、出口为一体的大型茶叶企业。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源于百年前的“信记”茶行,掌门人王文礼先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铁观音发现者王士让的第十三代传人。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认证、QS体系认证,成为国家唯一乌龙茶GAP示范基地、国家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福建省唯一的委员企业、福建省唯一国家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福建省首个高新技术企业。 NO、2中茶 上榜理由: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茶业十大品牌,始建于1949年,中华老字号,中粮集团旗下成员企业,中国茶叶行业龙头企业,新中国成立后首家由中央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世界500强之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员企业,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家由中央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中茶公司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在福建、云南、广西、湖南、浙江等地建有多家大中型生产企业和原料基地,是中国茶叶行业中重要的企业之一,是奉献健康、改变生活方式的行业领导者。“中茶”品牌获得了海外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和信赖,成为中国茶叶的象征。目前,中茶系列茶叶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市场号召力,中茶牌普洱茶更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品牌。 NO、3君山 上榜理由: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茶业十大品牌,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标志性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内外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十大标志性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三。湖南省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茶叶经营业绩斐然,除在国内销售外,相当部分出口到美、加、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市场,在全省乃至全国创下了五个第一,即:年经营茶叶总量达4万吨,约占全省

云南普洱茶市场分析

普洱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同时,普洱茶也是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普洱茶生产有利于云南茶叶结构调整 和茶农收入增加。2007年至今,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后,中国茶叶种植 面积持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提高,内销和外销市场同步上扬,社会产业和 金融资本持续流入茶叶行业。其间,普洱茶市场却与中国茶产业整体走势相左。自2007年中价格泡沫破裂后,普洱茶产业经过为期两年的探底与整理,在部分生产企业和渠道商家不懈推广的努力下,尤其是通过品饮的推广与正确的消费 引导,普洱茶市场培育成效显现,普洱茶生产开始稳步回升,自2009年起逐渐复苏。而2010年春夏的大旱使得普洱茶春季原料减少,又再次引发市场对普洱茶的密切关注。 2011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更加纷纭复杂,CPI指数不断攀升,同时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通胀压力加大。值此2011年普洱春茶上市之际,面对整个行业的稳步复苏,夯实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市场、树立消费信心、促进市场稳步前行,已经成为当前普洱茶产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重大命题。以此为契机,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正确引导今后全国普洱茶生产、流通与消费走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普洱茶行业龙头企业及相关行业社团组织,认真分析当前的局势,形成如下分析报告。 一、普洱茶产销现状 (一)生产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2010年,云南全省茶园面积达560万亩,比2009年的534万亩增加26万亩,增幅为4.87%;投产面积达到403万亩,同比增加45万亩,增幅为12.57%;茶叶总产量为20.73万吨,同比增加2.43万吨,增幅为13.29%。普洱茶产量为5.08万吨,增幅为12.9%。分析表明,2010年虽然云南茶园总面积在连年增加后放缓,但投产茶园的增幅却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2010年云南省投产茶园占茶园总种植面积的71.97%。近几年,新增的茶园陆续进入投产期,使得云南省茶叶总产量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但云南茶叶单产不高,按投产面积计算,2010年云南省的单产是51.4公斤/亩,全国平均单产是62.5公斤/亩,总体效益还有待于提高。

2015年全球茶叶市场概况分析

2015年全球茶叶市场概况分析(图) (一)生产总量再创新高。 2014年,全球茶叶产量502.6万吨,比2013年增长0.6%。从地区看,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4.7%,非洲占13%,与2013年基本持平。从国家看,中国茶叶产量209.2万吨,比2013年增长10.33%,占全球茶叶总产量41.6%,比2013年略有增长。茶叶产量位居前十的其他国家分别是: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阿根廷、日本和孟加拉国。 2014年全球茶叶总生产量 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 (二)出口总量略有减少。

2014年,全球茶叶出口量182.5万吨,比2013年减少3.5万吨,下降2%。其中,肯尼亚茶叶出口49.9万吨,比2013年增加5033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斯里兰卡出口31.8万吨,比2013年增加8686吨,位居第二;我国出口30.1吨,比2013年减少3万吨,名列第三。排在第6-10位的茶叶出口国分别是:印度、越南、阿根廷、印度尼西亚、乌干达、马拉维、坦桑尼亚。 2014年全球茶叶总出口量 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 (三)进口总量小幅下降。 2014年,全球茶叶进口总量166.3万吨,比2013年减少4.4万吨,下降2.6%。其中俄罗斯进口15.4万吨,是最大茶叶进口国;巴基斯坦进口茶叶13.8万吨,比2013年增加1.1万吨,位居第二;美国进口茶叶12.9万吨,位居第三。世界其他主要茶叶进口国包括:英国、埃及、独联体国家(除俄)、迪拜、伊朗、阿富汗、摩洛哥。 2014全球茶叶总进口量

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 回顾2004-2013年的十年间,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茶叶产量以年均4.08%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茶叶消费量以年均3.81%的速度增长。但在2014年,由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同时遭遇干旱,使国际供应出现严重不足,这一情况甚至延续到了2015年的第一季度,供不应求似乎为生产国提供了机遇;但从贸易的角度看,由于供求失衡,国际茶叶价格在去年已经上涨近35%,且2015年夏季的茶叶价格进一步上升,因此导致一些国际买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的买家)放缓购买。 》

普洱茶与云南民族文化

普洱茶与云南民族文化 提要:近年来,在云南民族文化襁褓里经过千百年孕育而成的普洱茶,再次以强劲的势头风靡海内外。在今日,作为以饮料为其基本功能的物质产品的普洱茶,正成为人们热烈关注的对象。这些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关注主体之间、关注主体和关注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在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建构着以普洱茶为核心符号的当代文化事象。普洱茶成为云南文俗的表现。作为一种物态符号的普洱茶,体现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三个主要特点:融合性、放外性、亲近性。这正是普洱茶热的真正原因,也是这一文化现象在将来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内在。 关键字:茶茶文化生活民俗普洱茶 【Brief summary】:In recent years, in the race cultural bosom of Yunnan through the tea of q of thousand a hundred years conceive but become, again become popular the world with the sturdy power head outside. Today, conduct and actions with beverage for its basic function of the tea of puer of the material product, just become the object that people warmly pay attention to. These, the concern corpuses and complicated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cern objects that come from the different social community and personal concern corpus, just at with now carry on of way construct or purchase with the tea of puer for the core sign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matter elephant. The tea of puer becomes the vulgar performance of text of Yunnan. Be the tea of puer of a kind of appearance sign, body now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es of the race culture of Yunnan: Blend sex, put the outside and become intimate with sex. This exactly hot real reason of the puer tea, is also the internality that this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the last long vitality in future. 【Key word】:tea culture of tea Living custom puer tea

大益普洱茶营销策划案

大益普洱茶营销策划案 策划对象: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大益普洱茶 策划人:市场营销时间:2012年4月8日 大益普洱茶营销方案策划书

一、公司简介 大益茶业集团是目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旗下包括勐海茶厂、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北京皇茶茶文化会所有限公司等多家成员企业,拥有享誉海内外的“大益”品牌。其中拥有70年历史的云南勐海茶厂是当前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生产型茶企业,也是普洱茶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 作为专业茶产品及相关服务供应商,大益产品线已涵盖普洱茶、红茶、绿茶、保健系列茶等众多品类,以及传统紧压茶、包装散茶、新型袋泡茶等众多形态的茶产品。目前销售渠道已遍及中国大陆及港、澳、台、东亚、东南亚等海外地区,并在全国开立有超过500家的大益茶授权专营店。 集团自成立以来,以“奉献健康,创造和谐”为使命,遵循“共赢合作”、“创造和分享价值”的发展原则,以品牌为先导,渠道为依托,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茶产品及茶服务,并致力于引领中国茶产业发展至国际水平,提升与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 二、策划的对象 1. 策划的产品:大益普洱茶 2. 产品的广告语:“奉献健康,创造和谐” 3. 目标人群:个人或家庭

三、策划的目的 因爱茶而立企兴业,大益茶业集团一方面深追先辈茶人古风,同时充分运用资金、人才、技术及集团网络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经营能力,向“打造世界一流茶品牌”的战略目标努力奋进,让中国茶香茶魂播于四海,泽被绵延. 努力成为中国最佳茶品供应商,使“大益”成为推动“茶为国饮”、推动中国茶产业与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领导品牌。 四、策划方案 1、普洱茶简介 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2、大益普洱茶SWOT分析 优势和机会: (1)大益普洱茶有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浓红),口感极佳,经久耐泡等特点,是普洱茶中的上品;

茶叶营销策划案

茶叶营销策划案 【导语】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饮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茶叶营销策划案篇一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越来越成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生活的象征,特别对于大学生来说,清茶一杯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嚼慢饮,达到美的享受,因此喝茶也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就目前茶叶销售状况而言,在我们学校市场是巨大,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茶叶需求量也是很大的,因此茶叶的销售将会更加激烈。 一、活动的主题:激情夏日,健康喝茶 二、市场营销目标 第一,让广大的消费者对于中国的传统茶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 主张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的一种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心态的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所以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可以增强广大群体对茶文化的了解,也可以提升广大消费者的精神境界 第二,同时也让大家在这个酷热的夏天里,感到心旷神怡,生活、工作无比惬意。 三、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从文化环境来看,饮茶仍然是我国传统的习惯,所以在学校,不管是学生,老师 等消费群体来说,市场情况是蛮可观的 2、从经济环境来看,在学校里,一般的茶叶对于普遍的消费者(学生)来说是可以 消费得起的 3、从自然环境来看,珠海的天气还是很炎热的,所以需要解暑提神的饮品,就如茶。 四、SWOT分析

1、大家都对茶的作用有大概的了解,可以减少宣传的力度,节省很多的时间 2、马上进入饮料的消费旺季,还有茶有消暑的功能等 3、同时产品多样化,功能多样化(减肥、美容、防暑降温等)3作为一种健康天然的饮料,茶饮料市场仍然较大 4、食用较方便,用热水冲泡即可 (二)W劣势 1、我们不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可能对于市场的营销知识不是很了解 2、对于比较传统的对象,可能对于其消费者的好奇心方面,还是有困难的,所以投资需要谨慎 3、竞争对手(商业街、格子店)比较强,并且他们站的市场份额比较大,对于抢占市场失去了先机 4、对于大消费群的口味不是很了解,茶的种类多样,对于决定茶的品种有一定的难度 (三)O/T-机会、威胁 机会:随着夏天的到来,而茶是一种更好纯天然的、健康的、解暑提神的绿色饮品 威胁:就是因为在市场中有太多的饮料,和茶差不多的功能,对茶有替代的作用,可能会影响到它的销量 目标市场 主要针对广科院的同学、老师、还有在广科工作的人员等,男女老少皆宜,市场范围覆盖广 五、市场营销策略 (一)产品 茶叶范围广,经营的范围广,可以有侧重,经营的档位不要求太高的,但要求是健康的、天然的,强调男女老少皆宜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 一、集团简介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驰名中外的“普洱茶都”——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古普洱府原址)的普洱山下、龙潭池畔,是成立于1975年4月的原国营“普洱茶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29年成立的清贡茶厂)。 1975年4月,云南当地政府在清朝普洱贡茶厂的旧址上建立了“普洱茶厂”。建厂之际,就被指定为云南省计划经济年代普洱茶四大生产厂家之一,其出口唛号尾数为4。 目前是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一家历史悠久从事茶叶种植、加工技术推广、茶文化传播及茶叶营销的集团公司,现有五个子公司、四个分公司、六大生态茶园基地和九个茶叶初制所。集团自营的6大生态茶园基地,分别为板山皇家贡茶园、会连有机茶园、白草地有机茶园、竹山生态茶园、大黑山生态茶园、凉水箐生态茶园,土地总面积约45000亩,茶园面积27000多亩,茶树均

生长于海拔1500米~1800米的高山,独享天地之精华。其中,板山基地为清代皇家贡茶园,原始森林内生长着大量古茶树和古茶树群落。 公司已经通过QS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及“ISO9001:2000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获得“云南省农业产业经营优秀龙头企业”、“云南省优强民营企业”、“AAA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拥有自营出口经营权。 二、普秀品牌 普秀,作为云南普洱茶集团的旗舰品牌,于1994年成功注册,秉承“本源、正宗、专业”的理念,以“兴天下普洱,立百饮之冠”为目标,传承发扬普洱茶历史文化为己任,创普洱业界经典,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云南省著名商标”,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金奖、银奖、名优茶、优质茶等称号,成功入选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拥有深厚历史与底蕴。

云南普洱茶十大顶级古茶树区

云南普洱茶十大顶级古茶树区 老班章 作为普洱茶中的代表名山,老班章今日依然炙手可热;这是有故事的,作为茶人,对于他的背后和台前应该有了解。老班章的村民或许是在中国农民行列最懒惰的,安常理来说他们应该在高价时多种一些树茶,毕竟这和经济利益有关。但他们偏偏不关心,就关心喝酒,喝完后就睡。今天卖了茶钱,一个星期化完。基本是很满足眼前的,但他们也是幸福的。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今天还能喝到多数是古树茶,而不是小树茶。老班章一路走过来,当地的村民是很意识的,他们满足眼前,不让外地茶入内,不和生意人妥协等等,才有了今日。一年50吨的产量,一年几千万的收入,这些已经足够了。要做的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坚守他们民族的底线。如果不做假也是一种信仰,那我们真该尊敬他们…… 茶农有时真的很简单,主要是商人太复杂了,所以今日普洱茶才水深! 特点:茶气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里持久甘甜 易武刮风寨 首先需要纠正网上一些乱抄文章的人,说黑水梁子,白沙河的茶差,也不知这是谁抄出来的,白河沙方圆几公理,好茶多的是。有的人是把村子旁07年栽培小树当成白沙河了。这是误解。 刮风寨古树茶(气,香,味,韵)都具有,基本代表了好普洱茶的高标准。有的茶友说茶气足,是指苦味,这是不可接受,也是片面的。气,更应该体现在内,就是喝下茶后整个身体感觉有点微热,当然不是全部都有。无法用一个科学数据来衡量。 以上所言,只是茶气的”外气“,刮风寨更为迷人之处在于“内气”,内气者,不是以口鼻欣赏,而是以身体感知。这一点,练气功者、中医、出家人和不嗜荤腥的最容易感受,普洱茶归肺经脾经,品饮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甚至有如练气功时得气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普洱茶真正迷人之处,在于内气;而内气,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的程度也不尽一样,但对内气的深入探讨,似乎从中医理论更能解释清楚。同时,茶若无气,韵就成了空中楼阁。知茶气者,可谓对普洱茶已经登堂入室了。 说到韵,争吵的文章太多了。不想引用太多的文章,用两个字来概括“悠长”,一泡

普洱茶十大产区的茶口感及特点!.doc

普洱茶十大产区的茶口感及特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座茶山培育万亩茶。普洱茶生 于云南,长于不同的茶山,自然口味也各不相同,今天就带 各位茶友领略一下各大茶山的风光,了解一下各座茶山的特 点吧! 1 老班章老班章茶的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好 比大红袍在福建乌龙茶中的地位。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 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 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 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 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 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鲜叶,土 法:日光晒青,时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 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 茶叶产地。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意。特点:茶气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里持久甘甜且 香气高远,袅袅不绝,茶汤一入口,强烈的香气就贯穿始 终。与香气同样强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大阳刚。但这种苦 多集中于舌面,瞬间化开后两颊生津,水路顺滑,回甘,喉 韵处处彰显个性。 2017 年普洱春茶老班章寨子出产的茶叶价 格达到 6000-1200 一公斤,茶王树的茶叶更是拍卖出

32 万的天价。 2 那卡全寨有 600 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 在 300-500 年之间。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 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 嫩;那卡茶经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那卡的竹筒茶也很 有名气,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 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 特点: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且更突出,汤 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3 冰岛云南临沧 勐库有一座著名的邦马大雪山,海拔 3200 米,山顶终 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的古茶树遍 布其间。在邦马山脉北段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古老的傣族村 寨叫做“冰岛”,傣语“扁岛”或“丙岛”,意思是用竹篱笆做寨门的地方。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特点:冰岛古茶茶气强而有力,气足 韵长。冰岛古茶入口苦涩度低到几乎没有感觉,但香气咄咄 逼人,经过喉咙会有丝丝凉气。冰岛茶的力量总体来讲集中 表现在舌面的中后部,两颊生津不断。2017 年普洱春茶冰岛茶 叶价格均价达到35000-40000 一公斤。一公斤茶叶能在二线城 市好的地段买二平米房间了。 4 刮风寨 刮风寨古树茶气、香、味、韵应有具有,基本代表了好普洱 茶的高标准。刮风寨茶叶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 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新茶初品甜味当

2020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方向:针对淘宝、京东网络销售平台,包括高中低档多 种品类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茶叶畅销品牌,消费者接受程度 较高的价格区间,以及购买率较高的包装规格等。 2、调查内容:调查了淘宝、京东多家综合、人气、销量排名靠 前的产品和店铺,针对品牌、价格、包装三个内容作重点调查,结 果大致如下: (1)品牌:通过对多家店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平台畅销的 茶叶以花草茶和乌龙茶为主,在数家店铺中,花草茶和乌龙茶在店 铺里占据了极大位置;此外,十大名茶中的铁观音、碧螺春两个品牌 的茶叶在网络平台销售情况较为突出。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次之。 (2)价格:对于价格,我们分别针对礼品茶、散茶进行调查。① 礼品茶:250g的铁观音88元与128元两种价格的包装销路较好,500g的铁观音250元与350元较为畅销,月销量达到5000多笔;对 于250g与500g两种包装,碧螺春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中较 为好卖的价格集中在50~90元、100~200元这两个价格区间,月 销量达到2000笔左右; ②散茶:散茶的销售,在网络上销量低下,主要是购买需求问题,网上消费者大多是用来送礼。 (3)包装规格:调查结果表明,包装茶有150g、250g、500g等多种规格,但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就是其中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 3、调查结果分析:综合调查情况来看,畅销的茶叶价格大致都 集中在50~500之间,最为好卖的就是100左右、200左右这两个 价格。最为畅销的茶叶品牌就是铁观音,尤其以150元/斤的铁观音

云南各民族的普洱茶茶俗文化

云南各民族的普洱茶茶俗文化 一、哈尼族茶俗文化 有学者经过调查后指出,哈尼族是世界上最先种植茶叶的民族之一。哈尼族种茶饮茶有深厚的文化根源。 哈尼族祭茶:哈尼族在每年初春举行的全寨性的祭祀活动“甫玛突”节,有一个对茶树的祭拜仪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祭祀的方式告诉茶树神已经是春天了,赶快从冬眠中醒来吧,祈求茶树多发芽。届时,主持祭祀的摩匹率众跪在一棵选定的古茶树下,不断诵经祈祷,神秘而又严肃。仪式过后,方可上茶园采摘茶叶。 哈尼族祭茶 哈尼族煮茶喝茶,煨酽茶,以土锅煨煮酽茶饮用,是哈尼族最古老的饮茶方式。将土质陶罐洗净烘干,抓适量的茶叶放入陶罐中,把陶罐置于熊熊燃烧的火塘边烘烤一段时间,烤至茶叶散发出诱人的阵阵清香时,将清水舀入罐中,再把陶罐置于火塘边煨煮。煨煮时间可长可短,既可煨煮片刻即饮用,也可煨煮1—2小时甚至更长,但以煮至罐中水剩一半时的色泽和口感最佳。正宗的哈尼族煨酽茶茶水色泽深黄带紫,味苦涩,兼有一股浓烈的烟熏味。“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清阮福《普洱茶记》),说的就是哈尼煨酽茶。 土锅茶是哈尼族的待客茶,一般均以精茶位原料。用清水将土锅洗涮干净,舀入清水,将土锅架到火塘边的锅桩石或铁三角架上,烧开锅中的清泉水,在滚沸的开水中加入精制茶叶,煨煮

三五分钟后即可倒入杯中饮用。土锅茶水色泽金黄、幽香绵长、品味高雅。 哈尼族土锅茶 青竹茶是哈尼族在山里劳动时常喝的饮茶方式。砍来竹筒,一端留节。竹筒里倒入适量清水,架在火塘架上烧煮,同时用火把茶叶慢慢烤至焦黄后投入竹筒中,再煮沸竹筒里的水,就烧成了青竹茶。青竹茶的汤色清绿中带黄,有竹与茶的清香味,慢慢品茗,清爽津甜。 哈尼族青竹茶 哈尼族茶歌哈尼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时候,烧起火塘,煮上煨酽茶,人们围坐在一起,就开始唱民族的创世古歌、迁徙史实等,其中茶歌也是他们经常唱的,唯一不同的只是茶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唱,别的如创世古歌、迁徙史诗等则不行。哈尼族的茶歌一般有“种

十大茶叶品牌普洱茶排行榜

十大茶叶品牌普洱茶排行榜 1、大益普洱茶 大益普洱(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未经人工渥堆发酵,直接压制成饼、砖、沱等形式的紧压茶或者直接以散茶形式进行存放。总体品质特点: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滋味浓厚回甘生津快,经久耐泡等。 大益普洱(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采取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功的人工渥堆技术,通过控制茶叶堆子的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和发酵时间,加速普洱茶的发酵过程和品质转变,再以散茶或压制成砖、饼、沱等形式存放。总体品质特点:陈香显著,汤色红浓,滋味醇厚口感爽滑,回甘绵长,经久耐泡等。 然而大益普洱茶上榜理由是什么呢?了解更多请看下面: 理由:大益普洱茶是普洱茶中着名企业——云南大益茶业集团生产的知名品牌,是普洱茶标杆和经典代表,在注册成立近20年的历史中,大益品牌为企业赢得众多荣誉和奖项,拥有众多忠实茶友。其中大益7572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的标杆,大益7542被誉为评判普洱生茶的标杆。 2、八角亭普洱茶 先来说说来历吧,八角亭普洱茶的来历 八角亭普洱茶大家都可能知道,是黎明茶厂旗下普洱茶品牌,那为什么叫八角亭普洱茶呢?下面就带你揭开八角亭普洱茶由来的美丽传说! 关于八角亭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早的时候,佛祖派他的八大高僧到处传经。八大高僧云游四海,有一天走到西双版纳勐遮山顶上。俯瞰山下,整个勐遮坝被云海笼罩,这时正值黎明时分。晨光普照,云海五光十色,十分诱人。长僧道:你们稍后,我先试探一下云海的深度。他便跃入云海中,缓缓落入地面,也不知云海有多厚。地面十分平坦,花香扑鼻,加上坐落在田边的傣乡,构成一幅迷人的画卷。长僧正看得入神,忽听传来:“长老到来有失远迎,看完风光我托你上去”。长老一看是一只老龟,老龟是佛祖安排在这里修行守卫的。后来它化为坝中之山,人称龟山。此后傣家在龟山顶上修一佛塔,永做纪念。 八大高僧在山顶一直谈到云消雾散,这时勐遮坝风光尽收眼底,一派田园风光如诗如画。只见老茶树与茶花息息相映,茶花香飘林间,溪水穿越而过,水尤清冽,鱼游浅底,林间百鸟鸣唱,构成一幅迷人的画卷。 八大高僧被这清幽的环境以及沁人心脾的茶花香打动了,不约而同赞到:妙哉!妙哉!于是他们在此间各指一方。双手一拍,顿时在平地上出现一个亭阁,茶树将亭阁围绕,溪水从亭下流过,成了后来的流沙河。他们坐于亭内,饮着浓香的茶水,谈笑说经。 后来,这个亭阁成了现在的八角亭,而八大高僧所饮得茶便是现在的“八角亭普洱茶”八角代表佛祖身边的八大高僧,四个分别向东南西北的门,示意中国的佛教思想和“八角亭”普洱茶传遍四面八方。 上榜理由:八角亭普洱茶是云南唯一的国营茶厂——黎明茶厂旗下品牌。黎明茶厂现在已有几十种不同规格、不同风格的系列产品,如饼茶、砖茶、沱茶、散茶、工艺茶等,而“八角亭”商标则被评为云南省着名商标。“八角亭”牌普洱茶被认定为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是昆交会唯一指定用茶,在资深茶友中也极富盛名,以选料上乘,做工精细闻名遐迩。中茶普洱茶上榜理由:云南中茶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之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员企业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普洱茶行业最重要的企业之一,销售渠道覆盖全国。“中茶”牌商标注册于1951年,是中国茶行业第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中茶”出品的普洱茶韵韵陈香,款款精品,其中以“中茶第一饼”“大叶青饼”“易武圆茶”等最受消费者赞誉

普洱茶十大名茶排名 大益

普洱茶十大品牌侯选名单 1中茶、(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 2大益(云南勐海茶厂) 3土林、云南南涧县茶叶公司(云南土林茶业公司)4云南茶马司茶业有限公司 5普秀、(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 6下关沱茶、(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云南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8六大茶山、(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 9大渡岗’云南大渡岗茶叶实业总公司 10易昌号(云南昌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11昌牌、(云南勐海黎明星火茶厂) 12老同志(云南安宁海湾茶业有限公司) 13云南峨山高香茶业有限公司 14八角亭(云南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茶厂) 15嘉茗(云南云县嘉木茶业制品有限公司) 16龙圆号(西双版纳古茶山茶业有限公司) 17郎河(云南勐海县郎河茶厂) 18茗星号(云南茗星号茶叶有限公司) 19云南昆明葳盛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20云南勐卯茶叶有限公司 21牛洛河,云南思茅市江城牛洛河茶业有限公司 22云南勐海博友茶厂

23云南思茅古普洱茶厂 24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公司 25云南双江勐库茶业有限公司 26云南易武同庆茶业有限公司 27云南潞西市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28云南澜沧县古茶有限责任公司 29云南西双版纳勐养国艳茶厂 30昆明国辉神农茶业有限公司 31云南西双版纳黎明茶厂 32云南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33云南龙润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 34云南西双版纳普文茶厂 35云南思茅市王霞茶业有限公司 36云南西双版纳皇贡茶厂 37紫玉(云南永德紫玉茶厂) 38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公司 39云南普洱永年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40云南思茅市江城牛洛河茶叶有限公司41云南勐海福海茶厂 42云南古道瑞贡普洱茶业有限公司 43云南大友茶业公司 44云南滇红集团有限公司 45普洱张(普洱张茶业公司) 46云南普洱特种茶加工厂

普洱茶与云南民族文化

三. 普洱茶与云南民族文化精神的契合性 不言而语,普洱茶是云南民族文化精神的的物态符号象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契合了云南民族文 化精神特点的三个主要方面: 1.融合性: 以往的民族文化研究中,对茶文化在民族文化的构成中起到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事实上,茶在很多民族文化里都完全可以成为其重要的文化象征符号,例如布朗族、哈尼族、德昂族、基诺族等据我们茶学专家考证,布朗族是最早对茶叶进行人工栽培的民族,哈尼族的茶信符号象征系统至今尚未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其中伲人对茶叶一词特殊发音为labo也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因为在其他语言中,甚至一些外国语里茶的发音cha 大同小异的变化;);德昂族的创世神话甚至认为世上万物都是茶叶变的⑨ 。基诺族的凉拌茶至今还反映着早期人类把茶叶当食品而不是饮料的事实,具有特殊的人类学意义。如我们所知道的,云南各少数民族饮茶方式多种多样,这些琳琅满目的与茶有关的民俗事象形成了普洱茶文化精神的外在表征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背景。可以说普洱茶在文化意义上成为了云南的另一个重要象征符号,正如龙井茶成为西湖文化的一个象征,游西 湖必然与品龙井联系在一起一样。 2.外放性: 把云南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从外部看,它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相对于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其它部分,它是独立的一元;从内部看,它又是由若干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所组成。因此,多样性可以说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第一个鲜明特征。云南的民族,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人口多寡不等,但每个民族都 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一些民族,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族源。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民族之中发生过很多的分化、融合、重组,最终都形成了各个独立的民族,形成了自己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丰富多样性是云 南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样的多元并存的民族文化,使普洱茶文化具备了斑斓生动的背景,这是其他茶类的文化所不能相比 的,这使人们对产品进行联想时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些多元而又息息相关的文化形成了各民族对茶的不同理解,给非本土文化的消费者在进行普洱茶消费时直接和一个与自己生存的文化迥然不同物态符号相遇,于 是普洱茶消费更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化消费。 然而,多元性的另一面是零散性, 零散性就意味着主体特征不明确这对生活节奏较快,每天接受各种各样的大量信息现代人来说,就会造成在理解和接受中的障碍,这非常不利于云南茶文化的整体形象的传播。这 主要表现在茶类形象模糊含混和具体的品牌形象的零散杂乱。 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但各种茶树品种能良好生长,而且生产的各种品质不俗的茶类,红茶、绿茶、花茶、白茶甚至乌龙茶都有可圈可点的产品。然而品种的丰富也造成了整体形象的不突出,事实上,当我们说到对绿茶的文化联想更多的是与江浙有关,正如对乌龙茶的文化联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