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简单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简单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串并联电路计算10.20(可用)

1.有一个实验用的小灯泡电阻是20Ω,若用两节干电池

作电源实验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如图1,R1=10 Ω,R2=20 Ω,

电源电压是U=12V,求:电路中的总

电阻R大小,电路中的电流I大小,

R1与R2两端的电压大小。

3.如图1,R1,R2电压分别是12V,6V,电路中的电流I

大小是0.2A,求:电路中的R1、R2和总电阻R大小。

4.如图1,R1=10Ω,电源电压为15V,电流表的示数为

0.5A,求R2的值。

5.如图2所示电路中,R2=50Ω,

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0.1A,电压表示数为8V.求:

(1)电源电压

(2)R1的阻值?

6.如图3,R1=20Ω,R2=40Ω,当滑

片P在R2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

0.4A,求电源电压值及电压表示数。

7.如图3,当滑片P在R2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A,

电压表示数为8V,电源电压为20V,求R1值及滑动变阻

器R2的最大值。

8.如图4,灯L的电阻R1=10 Ω,

正常发光时的电压是3V ,已知电源

电压是12V,求:电灯正常发光时要

__联的电阻R2的大小。

9. 如图4,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示数为3.5V时灯正常

发光,灯电阻为25Ω,求滑动变阻器联入电路的电阻?

10.如图5,R1=10Ω,R2=30Ω,

电源电压为12V,当滑片P在R2

端点AB之间滑动时,求○A,○v

的示数变化范围。

11.如图6,R1=20Ω,R2=20Ω,电

源电压为20V,当滑片P在R2端点

AB之间滑动时,求○A,○v的示数

变化范围。

12.如图7,R2最大值是20Ω,当滑片P滑到R2端点A

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当滑片P滑到R2端点B时,电

流表示数为0.4A.求电源电压值及

R1。

13.如图8,闭合S时,当滑片P在R2中点时,电压表示

数为15V;当滑片P在R2端点B时,电压表示数为20V。

求电源电压值及R2的最大值。

并联电路

1.如图1,R1=10 Ω,

R2=20 Ω,电源电压是12V,求:

电路中的总电阻大小,电路中的总

电流大小,R1与R2中的电流大小

2.如图2,保持电源电压不变,

R1=20Ω,R2=30Ω,流过电流表A1

中的电流是0.3A,A2中的电流是多

少?干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3.如图3,R2=10Ω,闭合S,S1时,A1,A的值分别是

0.8A,1.2A,求R1的值及电路的总电

阻。

4.如图4,当S闭合后,电流表的读

数为2A,电压表的读数为6V,如果

R1=3R2,求电阻R1、R2的值。

5.如图5,甲和乙是两个电表,已知电源电压是12V,R1=6

Ω,R2=12Ω,请在甲和乙处填上合适的电压表或电流表,

当闭合S时,求各表的示数。

6.如图6,甲和乙是两个电表,已

知电源电压是18V,R1=20Ω,

R2=10Ω,请在甲和乙处填上合适

的电压表或电流表,当闭合S时,

求各表的示数。

7.如图7,电源电压是20V,R1=20Ω,R2=15

Ω,已知通过R的电流是2.1A,求通过

R1

的电流多大?

8.如图8, R1=4Ω, 当S断开时, 电流表

的示数为1.5 A, 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

示数是2.5 A,电阻R2是多少?

串并联电路的计算题

(请画出等效电路图)

1.如图9, R1=6Ω, R2=8Ω, 电源电

压为12V, 求:

(1)当S2断开, S1、S3闭合时, 通过

R1、R2的电流强度各为多大?

(2)当S2闭合, S1、S3断开时, 电阻

R1、R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大?

2.如图10,电源电压不变,R1=10 Ω,R2=15 Ω。只闭合

S2时,电流表示数是 0.24A;只闭合S1、S3时,电流表

示数是多少?

3.如图11,当S1、S2、S3一齐闭合时,

电流表A的示数是1.8A;当只有S1闭

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0.4A。求

电源电压和R3的值。

4.如图12,电源电压恒定,

R2=10Ω.断开S1、S3,闭合S2,电流表示数为0.4A;

再断开S2,闭合S1、S3,电压表示

数为12V,求此时的电流表示数和

R1值。

5.如图13,若把S1闭合,把S2,

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4A, 电

压表示数为3.6V;当把S1断开,S2、

S3闭合,电压表示数是6V,求此时

电流表示数及R1、R2值。

6.如图14,电源电压为6V,R2电阻为12Ω,当开关S

闭合、P在A点时电流表示数为2A,当S断开,P在B点

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求:R1值及R3的最大值。

7.电阻R1,R2并联接在6V的电源上,

测得干路上的电流是1.5A;当它们串

联接在6V的电源上时,测得R1两端

的电压是4V。求R1,R2的值。

不等式类等其他类型的题目

1.如图1,R1=18Ω,电源电压是18V,

R2在0~30Ω之间变化,电流表,

电压表量程分别是0.6A,15V,为保

证电表的使用安全,R2允许的取值

范围是多大?

2. 如图2,R1=15Ω,电源电压是24V,R2在0~50Ω之

间变化,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分别是0.6A,15V,为保证

电表的使用安全,R2允许的取值范围

是多大?

3.如图3,电源电压为8V,R1=40Ω,

R2在0~30Ω之间变化,电流表量程

是0.6A,为保证电表的使用安全,R2允许的取值范围是

多大?

4.给你一只标有“20Ω 0.6A”的定值

电阻和一只标有“30Ω 0.4A”的滑动

变阻器,在保证所有电路元件安全的前

提下,若串联接入电路,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多少?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二者并联时

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最大是多少?

5.如图4,当滑片P在端点AB之间滑

动时,○A和○v的示数变化范围分别

为0.3~0.75A和6~15V。求电源电

压值,R1及R2值。

6.如图5,在AB两点之间滑动时,○A和○v的示数变化

范围分别为2~4A和12~24V。求电

源电压值及R1值。

(提示:先求A和B两点时R2的值)

7.如图6,R值是12Ω,电源电压是

12V,当P在中点时,求电流表的值是多大?

串并联电路简单计算题基础练习精编版

串并联电路简单计算题 基础练习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串并联电路练习(计算题) 1、如图8—38所示,R 1为6Ω,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5 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3 A 。求:(1)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2)R 2的阻值为多少 2、如图8—22所示,R 1为10欧,R 2为20欧,R 3为30欧,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1)S 1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3安,求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2)当S 1与S 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R 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当S 1与S 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又是多少,通过R 3的电流是多少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R 1=4Ω,R 3=6Ω,电流表A 1示数为4.5A 。求R 2阻值和电流表A 的示数。 4、如图所示,R 2=4Ω,电流表A 示数为6A ,电流 表A 1示数为4A 。求电源电压和R 1阻值。 5、如图所示,R 1=10Ω,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S 闭合时电流表 示数为0.9A 。求电源电压和R 2阻值。 6、如图所示,R 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为U=6V 。 ⑴当滑片P 在某位置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0.9A ,A 1示数为0.5A 。求R 1阻值和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

⑵若A 1量程为0.6A ,A 量程为3A 。则R 2连入电路电阻至少为多少时两表均不烧坏。 7、如图所示,R 1、R 2并联a 、b 、c 三个表的示数分别为1.5、9、4.5。求 电源电压和R 1、R 2阻值分别为多少。 8、如图所示,R 3=10Ω,当S 1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45A ,S 2闭合时电流 表示数为0.9A ,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65A 。求电源电压和R 1、R 2阻值。 9、如图所示,R 2=10Ω,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0.9A ,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3A 。求R 1和电源电压。 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V ,R1=R3=8Ω,R2=4Ω。求电流表 A1、A2、A3示数分别为多少。

最新串联、并联电路计算强化练习

串联、并联电路计算 强化练习

串联电路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阻R1=12欧。电键SA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0.3安;电键SA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伏,保持不变。电阻R1=20欧,电键SA闭合后, 电流表示数为0.2安。问:R1两端的电压多大?电阻R2的阻值多大? 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变阻范围为0~20欧,闭合电键,当滑片在左端 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0.3安,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1的阻值 (3)当滑片移到右端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5.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U=6V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 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1)滑片P在a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2)滑片P 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3)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变 阻器R2规格为“60Ω,2A”。当电键K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 安。(1)求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3)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能到达多少?(4)电压表V2示数最大能达到 多少伏?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 R1 S R2 P V A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2 -

串联并联电路的简单计算题

串联电路计算题 1. 如图所示,电阻RF12欧。电键SA 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安;电键SA 闭合时,电流表 的示数为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的阻值为多大 2.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Q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安, 电压表读数为伏,求: (1) 电阻Ri 和电源电压 (2) 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伏,保持不变。电阻R 产20欧,电键SA 闭合后,电流表示数 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乩的阻值为20欧■变阻器R,规格为“60Q, 2A\当电键K 闭合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安。(1)求电压表比和匕的示数。(2)滑动变阻器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3)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能到达多少(4)电压表也示数最大能达到多 少伏 为安。问:乩两端的电压多大电阻R,的阻值多大 4.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变阻范围为0、20欧,闭合电键,当滑片在左端时,电压表、电 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安,求: (1)电源电压;(2)电阻乩的阻值; (3)当滑片移到右端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5.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U=6V 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 产10Q,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Q 1A”的字样。(1)滑片P 在a 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2)滑片P 在a 点肘,电流表的示数 是多少 (3)滑片P 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乩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 上标有“20Q 2"'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2)电阻&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 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并联电路计算題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用= 20Q,电路总电阻为12Q,电流表示数为0. 3A,请计算:(1)电源电压;⑵通过凡的电流;⑶电阻丘的阻值。 2.如图所示,电阻心为20欧,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安; 示 数为安。求:(1)电源电压;(2)电阻艮的阻值。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乩的阻值为20欧。先闭合电键S“电流 表的示数为安,再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安。求:(1)电源电压氏 (2)电阻用的阻值。 (3)通电10秒,通过电阻丘某横截面的电量。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阻水的阻值为40欧,凡的阻值为60欧。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安,求:(1)电源电压伉(2)通过金的电流厶。 5.如图所示,电阻Ri二40欧,电键SA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安; 6.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安的电路中,应电键SA闭合时,电流 表示数为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的阻值为多大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公式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公 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串联电路特点: 1.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总=U1+U2+U3+……+Un 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长度,增大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3+……+1/Cn 8.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正比:(t相同) U1/U2=R1/R2,W1/W2=R1/R2,P1/P2=R1/R2,Q1/Q2=R1/R2。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使同一电压施加于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并联电路特点: 1.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U总=U1=U2=U3=……=Un 2.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总=I1+I2+I3+……In 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 1/R总=1/R1+1/R2+1/R3+……1/Rn或写为:R=1/(1/(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横截面积,减少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之和:C总=C1+C2+C3+……+Cn 8.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反比:(t相同) I1/I2=R2/R1,W1/W2=R2/R1,P1/P2=R2/R1,Q1/Q2=R2/R1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单独控制一个电器,即可使用并联电路。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公式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 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串联电路】:使同一电流通过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串联电路特点: 1. 电流处处相等: I总=I1 =I2 =I3 =……=In 2. 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总=U1+U2+U3+……+Un 3. 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长度,增大电阻) 4.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 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 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3+……+1/Cn 8. 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正比:(t相同) U1/U2=R1/R2,W1/W2=R1/R2,P1/P2=R1/R2,Q1/Q2=R1/R2。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使同一电压施加于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并联电路特点: 1.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U总=U1=U2 =U3=……=Un 2.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总=I1 +I2 +I3 +……In 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 1/R总=1/R1+1/R2+1/R3+……1/Rn或写为:R=1/(1/(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横截面积,减少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 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之和:C总=C1+C2+C3+……+Cn 8.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反比:(t相同) I1/I2=R2/R1,W1/W2=R2/R1,P1/P2=R2/R1,Q1/Q2=R2/R1 9. 在一个电路中,若想单独控制一个电器,即可使用并联电路。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 联电路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实验器材: 小灯泡2只(;)、小灯座(JY 116)2个;单刀双掷开关3个(JY 0117);一号干电池2节、电池盒2个;导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 (一)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1.按图1连接电路。 2.根据电路图检查电路。 3.闭合开关S,观察两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4.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都发光,是串联电路。 (二)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1.按图2连接电路。 2.根据电路图检查电路。 3.断开S,分别闭合S 1、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4.闭合S,分别闭合S 1、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5.闭合S,分别断开S 1、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6.观察S、S 1、S 2 闭合、断开时对灯泡的控制情况,确定电路为并联电路。 7.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结果 (一)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闭合开关S,观察两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3 图1 图2

(二)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1.断开S,分别闭合S 1 、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4 2.闭合S,闭合S 1 、断开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5 3.闭合S,闭合S 2 、断开S 1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6 4.观察S、S 1 、S 2 闭合、断开时对灯泡的控制情况,确定电路为并联电路。见图7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串联和并联电路图计算题

串联和并联电路图计算题(一): 基础知识: 1、串联电路: (1)、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I=I 1=I 2(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2)、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 1+U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3)、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R=R 1+R 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4)、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2 121U U R R =(串联电路中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5)、欧姆定律公式: R U I = 111R U I = 222R U I = 2、并联电路: (1)、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I=I 1+I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 1=U 2(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并联电两端电压) (3)、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21R 1R 1R 1+=(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4)、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222 1I I R R =(并联电路中电流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的倒数) (5)、欧姆定律公式:R U I = 111R U I = 222R U I =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原因是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 4、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原因是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例题分析: 例1. 有一只电灯,电阻是10Ω,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是5V ,现有一个电压为8V 的电源,要想把灯接在这个电源上且正常发光,应如何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解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如图: 电阻R 和灯泡L 串联; 灯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0.5A 105V R U I I L L L R =Ω== = 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R =U ﹣U L =8V ﹣5V=3V , 电阻R 的阻值:Ω=== 60.5A 3V I U R R R 例2.(2011?重庆)从2011年5月11日起,执行酒驾重罚新规定.交警使用的某型号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右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 ,传感器电阻R 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 2的电阻为80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实验器材: 小灯泡2只(2.5V 0.3A;3.8V 0.3A)、小灯座(JY 116)2个;单刀双掷开关3个(JY 0117);一号干电池2节、电池盒2个;导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 (一)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1.按图1连接电路。 2.根据电路图检查电路。 3.闭合开关S,观察两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4.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都发光,是串联电路。 (二)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1.按图2连接电路。 2.根据电路图检查电路。 3.断开S,分别闭合S 1、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4.闭合S,分别闭合S 1、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5.闭合S,分别断开S 1、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6.观察S、S 1、S 2 闭合、断开时对灯泡的控制情况,确定电路为并联电路。 7.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结果 (一)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闭合开关S,观察两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3S L1 L2 图1 S L1 L2 图2 S1 S2 图3

(二)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1.断开S,分别闭合S 1 、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4 2.闭合S,闭合S 1 、断开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5 3.闭合S,闭合S 2 、断开S 1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6 4.观察S、S 1 、S 2 闭合、断开时对灯泡的控制情况,确定电路为并联电路。见图7 图4 图5 图6 图7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操作评价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串联、并联电路的简单计算题

串联电路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阻R1=12欧。电键SA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0.3安;电键SA闭合时,电 流表的示数为 0.5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 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伏,保持不变。电阻R1=20欧,电键SA闭合后,电流表示数 为0.2安。问:R1两端的电压多大?电阻R2的阻值多大? 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变阻范围为0~20欧,闭合电键,当滑片在左端时,电压表、电 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0.3安,求: (1)电源电压;(2)电阻R1的阻值; (3)当滑片移到右端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5.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U=6V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1A”的字样。(1)滑片P在a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2)滑片P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3)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变阻器R2规格为“60Ω,2A”。当电键K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安。(1)求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3)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能到达多少?(4)电压表V2示数最大能 达到多少伏?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2)电阻R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 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并联电路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R1=20Ω,电路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⑴电源 电压;⑵通过R2的电流;⑶电阻R2的阻值。 2.如图所示,电阻R1为20欧,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安;电键S闭合时,电 流表示数为0.5安。求:(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 1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先闭合电键S1,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再闭合电键S2,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安。求:(1)电源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3)通电10秒,通过电阻R1某横截面的电量。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阻R1的阻值为40欧,R2的阻值为60欧。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0.3安,求:(1)电源电压U。(2)通过R2的电流I2。 5.如图所示,电阻R1=40欧,电键SA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电键SA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3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 6.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3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0.8安的电路中,应并联多大的电阻?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安,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U。(3)电阻R2的阻值。

串并联电路简单计算题基础测试

串并联电路练习(计算题) 1、如图8—38所示,R 1为6Ω,电流表A 1 的示数为0.5 A,电 流表A 2 的示数为0.3 A。求: (1)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2)R 2 的阻值为多少 2、如图8—22所示,R 1为10欧,R 2 为20欧,R 3 为30欧,电源电 压恒定不变。 (1)S 1闭合、S 2 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3安,求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2)当S 1与S 2 均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R 1 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当S 1与S 2 均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又是多少,通过R 3 的电流是 多少?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 1=4Ω,R 3 =6Ω,电流表A 1 示数为 4.5A。求R 2 阻值和电流表A的示数。 4、如图所示,R2=4Ω,电流表A示数为6A,电流表A1示数为 4A。求电源电压和R 1 阻值。 5、如图所示,R1=10Ω,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S闭合时 电流表示数为0.9A。求电源电压和R 2 阻值。 6、如图所示,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为U=6V。 ⑴当滑片P在某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A 1示数为0.5A。求R 1 阻值和变阻器 连入电路阻值。 ⑵若A 1量程为0.6A,A量程为3A。则R 2 连入电路电阻至少为多少时两表均不烧坏。 7、如图所示,R1、R2并联a、b、c三个表的示数分别为1.5、9、4.5。求电源电压和R1、 R 2 阻值分别为多少。

8、如图所示,R3=10Ω,当S1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45A,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A, S 1、S 2 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65A。求电源电压和R 1 、R 2 阻值。 9、如图所示,R2=10Ω,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A,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3A。 求R 1 和电源电压。 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V,R1=R3=8Ω,R2=4Ω。求电流表A1、A2、A3示数分别为多少。

并联电路的计算专题

《并联电路的计算》专题 合肥第68中 张金宽老师 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是电学部分的重点,对学习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求能正确运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的基本特点进行计算,还要能正确识别电路图中各个元件的连接情况。 例1 在图5—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40Ω,电阻R 2的阻值是20Ω。闭合电键K ,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求: (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2)通过电阻R 1的电流; 分析:本题是并联电路的计算。解题时,最好将已知条件和所求 的问题注在电路图上,这有助于看清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减少 “张冠李戴”的错误。在分析和计算并联电路的有关物理量时, 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实验结论是解题的依据;计算出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是解决并联电路问题的关键。另外,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规律: 1221R R I I =的合理应用,也可以简化分析或计算过程。 解:U =I 2R 2=0.2A ×20Ω=4V I1=A V R U 1.04041=Ω= ( I1也可以用分流规律求解:I 1=A A I R R 1.02.04020212=?ΩΩ=?) I =I 1+I 2=0.1A +0.2A =0.3A 例2,如图5-2(a)所示,闭合电键后,两个电表指针均有偏转,已知电路连接正确,电源电压为6伏,R1为4 分析与解:本题的关键是先确定a 、b 两表的性质。 设想两表都是电压表,那将导致R 2断路,不能正常工作;两表都是电流表呢?又将导致电源短路,也不行;若a 是电流表,b 是电压表,这样会使R 2断路,也不对,那么,只有a 表是电压表,b 表是电流表,才能使电路正常工作。 下一步是确定R 1和R 2的连接关系。为了简化电路,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先“去掉”。 去表的原理是:电流表的内阻很小,串联在电路中不改变电路的电阻,就好像串联了一根导线一样;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并联在电路中不改变电路的总电阻,可以视为断路。 去表的方法是:将电压表a 直接去掉,将电流表b 去掉后代之以导线,详见图(b)。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R 1和R 2是并联在电路中。 最后,将去掉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重新装上,画出等效的电路图。所谓等效电路图是指把不规范的电路画成规范的电路图,或是把一个复杂纷乱的电路图改画成简单明了的电路图,而这些改画成的电路不改变原来电路中各个电阻之间的关系。这种电路就叫做等效电路。请看图(c)。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报告单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 小组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__________ 【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2、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开关的连接和控制作用。 3、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通过电路的连接等,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实验器材】小灯泡2只,灯座2个、电池组,开关3个,导线若干。【实验过程】 一、电路连接的注意点: 1、 2、 3、 二、练一练:组装简单电路 三、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1、断开开关,按照图1电路图连接电路。 2、经检查(亦可以生生互检或由老师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教师批阅: 四、体会开关反向控制的应用 1、闭合S 1时, 亮,再闭合S 2时, 亮, 不亮。 2、根据实验归纳得到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 ② 教师批阅: 五、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1、断开开关,按照图2电路图连接电路。 2、经检查(亦可以生生互检或由老师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和断开

开关,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教师批阅: (4)体会短路的后果 1、闭合S 1 ,则亮,闭合S 2 ,出现现象: 2、根据实验归纳得到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 ② 教师批阅: 三、评估与交流: 1、连接电路时为什么要断开开关? 2、连接电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你是怎么做到的?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3、开关和用电器总是______联的。 4、用电器____联时,任何一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5、如果要使几个用电器的通断不影响,这几个用电器必须_____联连接。 6、在并联电路中,接在干路上的开关跟接在支路上的开关作用相同吗?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公式

【串联电路】:使同一电流通过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串联电路特点: 1. 电流处处相等:I总=I1 =I2 =I3 =……=In 2. 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总=U1+U2+U3+……+Un 3. 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长度,增大电阻) 4.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 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 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3+……+1/Cn 8. 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正比:(t相同) U1/U2=R1/R2,W1/W2=R1/R2,P1/P2=R1/R2,Q1/Q2=R1/R2。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使同一电压施加于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并联电路特点: 1.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U总=U1=U2 =U3=……=Un 2.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总=I1 +I2 +I3 +……In 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 1/R总=1/R1+1/R2+1/R3+……1/Rn或写为:R=1/(1/(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横截面积,减少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 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之和:C总=C1+C2+C3+……+Cn 8.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反比:(t相同) I1/I2=R2/R1,W1/W2=R2/R1,P1/P2=R2/R1,Q1/Q2=R2/R1 9. 在一个电路中,若想单独控制一个电器,即可使用并联电路。

串联和并联(基础) 知识讲解

串联和并联(基础) 责编:武霞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电路的连接方式; 2.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区分串、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4.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设计串并联电路。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顺次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 2.串联电路的特点: (1)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连。 (2)电流路径:只有一个。 (3)开关控制特点:开关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与开关的位置没有关系。 (4)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坏了,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3.并联电路: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列连在一起再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4.并联电路的特点: (1)连接特点:并列连接---首首尾尾相连。 (2)电流路径: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3)开关控制特点: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4)用电器工作特点: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了,其它用电器不受影响。 要点诠释: (1)电流流向法: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

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2)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3)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4)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5)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要点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即可。 (1)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的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2)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在连入回路以外的元件时,要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会合点,将回路以外的元件连接在两点之间。这里要特别注意实物图中元件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 2.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要用规定的电路符号代替实物,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画出规范的电路图。(1)电路图中各元件摆放的位置尽量与实物图中各元件位置相对应,这样便于检查; (2)各电路元件摆放的位置要均匀、美观; (3)交叉连接的导线,一定要在连接处画一个“黑点”。 要点诠释: (1)连接电路时应注意:①画好电路图;②按一定顺序;③接线过程开关是断开的;④避免电源短路。(2)并联电路连接的方法通常有先干路后支路;先选定一条支路完整连接,再连接其他支路。 (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 要点三、生活中的电路 1.生活中的串联电路:用来装饰店堂、居室、烘托欢乐气氛的彩色小灯泡多数是串联。 2.生活中的并联电路:装点天安门等高大建筑物上的成千上万只灯泡是并联的,家庭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街道两旁的路灯是并联的,竞赛时的抢答器的电路是并联的,电冰箱中的灯泡和发动机之间是并联的。 3.家庭电路图可简化成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灯泡、电视机、台灯以及小彩灯的整体是并联方式接在电路中的,灯泡和开关是串联,单个小彩灯是串联。

欧姆定律,串并联电流电压计算习题精选

欧姆定律基础 内容 基本要求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 欧姆定律 了解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 算 欧姆定律的综合 计算 电阻的串、并联特点 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 点 电阻串、并联的简单计算 混联电阻的计算 一、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1.欧姆定律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在前面我们学到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际上是对不同段电路,而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均是对应同一时刻的同一导体,具有“同一性”.即是说,只有是同一段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三者才满足欧姆定律的关系. 2.关于对欧姆定律公式本身及其相关变形的理解. (1)I =U R 是欧姆定律公式,它本身就反映出了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2)U =IR 是上述公式的变形,它仅表示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可由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来求得.绝非意味着 电压随电流(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从而与电流(或电阻)成正比关系.实际情况是电压与电阻的大小共同决定电流,而电压大小与电阻大小无关.即电压与电流之间有一个因果关系,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在表述时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3)R =U I ………..伏安法的依据,仍是一个变形式.它仅表示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由该电阻两端的电 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确定,并不意味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实际情况是,电阻的大小早就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了,接入电路中后,即使两端电压升高,其阻值也不会随之成正比地升高,而是仍保持原来值,只是流经其中的电流将增大. (4)R =U I ??表明了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还可以用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的比值来表示. 【例1】 U R I = 的物理意义是(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C .导体的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强度成反比 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值 【例2】 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下列结论与如图所示图象相符的是( ) 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例3】 两个用电器,第一个电阻是R ,第二个电阻是2R ,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第一个电阻两端 的电压是4伏,那么第二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 A .2伏 B .8伏 C .4伏 D .6伏 【例4】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在电路中,若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是7.1V ,通过两个小灯泡的总电流是 1.42A ,则小灯泡的电阻是( ) A .10Ω B .5Ω C .0.5Ω D .0.1Ω 【例5】 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 ”,把它们串联起来,两端允许加上的最高电压是 ( ) 例题精讲 知识点睛 考试要求

串并联电路的区分5种方法

五种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llhongshan 学会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是这一章的重点之一,会识别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后面电路计算的基础。对于电路的识别要紧紧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而不应单从形状上去分析,下面介绍几种区分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1. 定义法: 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 电流流向法: 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拆除法: 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例1 判定图1中四个电阻的连接方式。 图1

[解析] : 我们可以用手挡住任意一个电阻,观察去掉这个电阻后是否影响其他电阻的工作,注意利用拆除法可以拆除一个也可同时拆除几个用电器,本例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为并联。 4. 节点法: 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例2 判定图2中电路的连接方式 图2 [解析]: A、B、C这根线和D、E、F这根线上都没有用电器,故可以把这两根线看作两个点处理,即缩成两个结点,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可知三个灯并联在A、F 两个点之间。 图3

串并联电路简单计算题基础测试

串并联电路简单计算题基 础测试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串并联电路练习(计算题) 1、如图8—38所示,R 1为6Ω,电流表A 1 的示数为0.5 A,电流 表A 2 的示数为0.3 A。求:(1)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2)R 2 的阻值为多少 2、如图8—22所示,R 1为10欧,R 2 为20欧,R 3 为30欧,电源 电压恒定不变。 (1)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3安,求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2)当S1与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R 1 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当S1与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又是多少,通过R 3 的电流是多少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 1=4Ω,R 3 =6Ω,电流表A 1 示数为4.5A。求R 2 阻值和电流表A的 示数。 4、如图所示,R 2=4Ω,电流表A示数为6A,电流表A 1 示数为4A。 求电源电压和R 1 阻值。 5、如图所示,R 1 =10Ω,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S闭合时 电流表示数为0.9A。求电源电压和R 2 阻值。 6、如图所示,R 2 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为U=6V。 ⑴当滑片P在某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A 1 示数为0.5A。 求R 1 阻值和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 ⑵若A 1量程为0.6A,A量程为3A。则R 2 连入电路电阻至少为多少时两表均不烧坏。 7、如图所示,R 1、R 2 并联a、b、c三个表的示数分别为1.5、9、4.5。求电源电压和R 1 、R 2 阻值 分别为多少。 8、如图所示,R 3=10Ω,当S 1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45A,S 2 闭合时 电流表示数为0.9A,S 1、S 2 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65A。求电源电 压和R 1、R 2 阻值。 9、如图所示,R 2 =10Ω,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A,S断开时,电 流表示数变化了0.3A。求R 1 和电源电压。 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V,R1=R3=8Ω,R2=4Ω。求电流表A1、A2、A3示数分别为多少。

8串并联电路计算

第八讲串并联电路计算 使用说明:请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量的题目分析、讲解、练习。 1、基础知识储备 (1)电流表、电压表:熟练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及对应的分度值;电流表、电压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 (2)欧姆定律:应用时注意某个导体、某段电路、某个状态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对应。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及并联电路的分流特点。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理解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滑动所引起的电路中的电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及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明确电流表或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2、出题背景

考纲规定:电路的计算限于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情况。为了增加中考试题目难度,提高试题的区分度,有利于重点中学选拔人才,命题住往在电路的变换、电表的量程选择、电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上做文章,而电路的识别是关键。题目中电路开关的开、闭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电路图中电压表的连接,会给同学们对其连接实质的识别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 3、解析电学综合计算题的关键 学会用以下基本知识是去简化电路,从而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 (1)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2)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开路,可从电路两点间去掉。 (3)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视作一根导线。 (4)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开路,把电压表及其连线从电路两点间去掉。 (5)短路模型:用电器和导线(或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可认为无电流通过,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点间拆掉(去掉)。 典型例题分析 一、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 在做电学计算时,有时需要求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而这类题目恰好是电学计算的基础题型,我们既要会动态变化中各个表的变化情况,又要会选择电表的量程,还要清楚电压表接的位置,在一模考试以后的训练中,还会有很多复杂的题目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这类题目放在开始讲,就是希望为后续的难题打好基础。 例题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1A”,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 (1)电阻R1的阻值 (2)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多大 (3)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电阻的范围 【例题难度】B级 【例题分析】:当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是 正比关系,同时变大或者变小,所以这种类型的题目中,为了保护电路安 全,只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时不要超过电表的量程就行,所以只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值,因为他最大时电表示数最小,不必担心超过量程,这样滑动变阻器的范围为:所求最小值---标有的最大值

并联电路计算题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I=I1=I2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I1+I2 (2)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两端的总电压。U=U1=U2 (3)串并联电阻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1+R2 若R1=R2=r 则R=2r 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1+1/R2若R1=R2=r 则R=r/2 (4)串并联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阻值大的电阻,其两端的电压也大,阻值小的电阻,其两端的电压也小,这种关系称为分压关系。U1/U2=R1/R2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即阻值大的电阻,其两端的电压小,阻值小的电阻,其两端的电压大,这种关系称为分流关系。I1/I2=R2/R1 (5)串并联电路电功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等于各串联用电器消耗的电功之和。W=W1+W2 并联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等于各并联用电器消耗的电功之和。W=W1+W2 (6)串并联电路电功与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电功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阻值大消耗的电功多,阻值小的消耗的电功少。W1/W2=R1/R2 并联电路中,电功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即阻值大消耗的电功少,阻值小的消耗的电功多。W1/W2=R2/R1 (7)串并联电路电功率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串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P=P1+P2 并联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并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P=P1+P2 (8)串并联电路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阻值大消耗的电功率大,阻值小消耗的电功率小。P1/P2=R1/R2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即阻值大消耗的电功率小,阻值小消耗的电功率大。P1/P2=R2/R1 (9)串并联电路电热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路中所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串联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的总和。即Q =Q1+Q2 并联电路中,电路中所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并联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的总和。即Q =Q1+Q2(10)串并联电路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产生的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即Q1/Q2=R1/R2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反比。即Q1/Q2=R2/R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