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实现以人为本详细版
电力企业“以人为本”安全管理思路的提出与措施

三、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应用 “ 以人为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1规 范企业安 全 制度 建 设 .
抓制度建设 , 促进安全生产 日常管理 规范化,制定完善 《 安
全管理 虽然 采取了 “ 安全性 评价 ” 危 险点预控 ”等方法 ,但 全 管 理 评 先 考 核 细 则 安 全 生 产 风 险抵 押 金 吏 施 办 法 》 反 、“ 、《 、《 与安全生产 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 急需一种更为科学 有效 事 故斗争工作方 案 两票管理规 定》等管理规 定,将安 全生 、《
事投机取巧 ” ,回避 矛盾 ,埋 下事故 的 “ 潜伏期”与导 致事故 发
以人为本 的安全 管理就是以尊重职 工、爱护职工 、维护职 生 的成 因。总而 言之,安 全管理行 为的主体是人,安 全管理对
工 的 人 身 安 全 为 出 发 点 , 以消 除 生 产 过 程 中的 潜 在 隐 患为 主 要 象 亦 包 括 人 ,人 作 为 安 全 管理 的 核 心 ,人 的 管 理 就 成 为成 就 安
者,如何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提高安全管理实 效.实现安 而为之 ,现今所 说 的习惯性违章是 也 ; 是存在侥 幸心理 ,多 二 表 现为 “ 不遵章守纪—— 有章不 循、有法不依”; 三是轻视、麻 痹 与大意思想作怪 , 预想预案做 得不足, 无法有 效控制作业环境 , 常见于 “ 事后拍 大腿者”; 四是行为 以我为主,受唯我独尊观念 实施 “ 以人为本”安全 管理的现实意义
是一 个 值得 深入 探 讨 的 问题 。 当前全 国电力 紧缺 ,电力 企业 面 临 基 础 ,无 非 以下几 种 。
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电力生产一线的管理 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是值得深思和积极实践的一个崭新课题 。
电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

电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生产如同和平年月的战斗。
要打胜仗,必需要平安挂帅,也就是说一切生产活动都以平安为中心,平安有生产的主导权、拒绝权;而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所以要以人为本,以一线生产人员为本。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的“企”字是由“人”和“止”构成的,没有“人”了即变成了停止的“止”。
所以,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
反过来说,人的一切行为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转。
如何改善对人的管理,充分发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乐观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制造良好效益,值得我们去仔细探讨。
人文关怀——掌握人的“精神隐患”。
人的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和平安,而人的不良心情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家庭压力、员工间的冲突、对工作的厌倦等。
如何发觉和处理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相互沟通而形成一条情感信息链,及早掌握人的“精神隐患”。
首先领导心中有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关怀了解员工,并明确列入有关部门的岗位责任制中去;而有关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信息管理,多到基层体会一线生活,重视他们的所需所想;班组内要发扬团结互爱的精神,共同解决难题。
生产一线人员,好比一幢大厦的基础:悄悄无闻,责任重大。
当我们坐在舒适的办公室时,是否想过他们?或许更多的是想到怎样要求他们、责备他们。
他们也有感情,需要关怀、需要敬重。
不是印印文件、开开会就可以提高战斗力的。
不要遗忘他们,让他们也有成就感。
多点关怀,多一份平安保障。
关爱孕育平安环境。
居安思危,优胜劣汰。
在当前社会对电力需求日益迫切的严峻形势下,对我们的电网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今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状必需得以根治才能适应社会高速进展新局面。
在我们供电企业内部,必需克服“电力是垄断行业”和“铁饭碗”的思想,要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学习环境和树立“供电企业就是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敬重人才,能者居先,增加员工的危机感,调动工作乐观性,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进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以人为本”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分析

“以人为本” 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分析摘要:在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营中,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屡禁不止,根据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分析显示,人为因素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企业制度完善、硬件配置齐全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员工无视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程。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内电力企业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制度上、管理上“以人为本”,全面树立人性化安全管理理念。
关键词:以人为本;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电力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贯彻安全生产全过程。
关注员工的生命健康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前提,若是员工在电力工作中没有安全的工作环境,则其余的一切都是浮云,而电力企业中的安全问题,与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电力企业应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分析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建设的脚步蔓延我国各个地区,社会上的各项生产生活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这对于我国的电力企业而言,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发展机遇。
为了可以适应目前的市场发展节奏,也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观念,电力企业应对自身管理体制进行革新,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融入管理体制,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在安全生产方面也具有较大的意义。
电力企业管理中实行的“以人为本”的主要意义在于,关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确保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
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充分的分析了解生命有限、安全无限,在满足社会的运行需求与发展需求的同时,对于员工也给予相同的权力。
2.电力企业的管理现状2.1未按照规定作业我国电力企业对于工作中各项规则的制定可以说是相当的明了,但是依然阻止不了电力工作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主要的因素是作业员工未刚性执行规程规范,具体表现为:高空作业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或在移位过程中失去安全带保护;“保命护命”措施(停电、验电、挂接地、装设遮拦)落实不到位等。
电力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电力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前言电力是现代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风险,因此电力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要保证电力安全,只有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实现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电力安全管理。
电力安全管理的意义电力安全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影响极为重大。
电力行业必须始终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生产第一,加强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全面加强电力安全管理。
电力安全管理的难点电力安全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难度大、责任高、风险大。
一方面,电力安全管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手段,要有精准的预警预防、及时的救援救助、认真的事故调查和分析。
另一方面,电力安全管理还需要坚持全员参与,实现责任落实、宣传教育、安全检查和风险排查等。
实现电力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的措施捆绑考核与薪酬激励应引入每年度的电力安全考核,将安全表现纳入员工考核范畴,并根据表现情况对员工进行薪酬激励。
同时,通过见缝插针、随机抽查等方式,检查员工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安全行为。
培训和技能提升电力安全工作培训应加强,情况实地演练、事故案例剖析等方式进行培训;统一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教育培训并进行巡视检查,对违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纠正。
全员安全意识普及和自查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互相监督、指导,形成“互帮互助、互相提醒,共同营造安全环境”的良好风气,鼓励员工定期进行自查,加大对不规范行为的处罚。
安全员上岗制度引入公司安全员上岗制度,由专业人员的安全员对各个岗位安全工作进行维护,并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安全工作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积极推行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是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全面推行施工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施工的一项管理制度。
以安全为宗旨、以文明为目标、以科学为手段,营造和谐、文明、有序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从根本上解决电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电厂员工安全培训总结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电厂员工安全培训总结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电厂员工安全培训总结2023年,作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一趋势的带动下,各类电厂的数量已经逐年增加,为保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伴随电厂建设的高污染、高风险等各类问题也同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电厂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生产稳定运行,相关行业部门应加强对电厂员工的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是电厂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电厂生产安全的必要手段,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至上重要体现。
在安全管理方面,我们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止为辅”的思想,工作中必须把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落实至企业安全生产体系的各项实际工作中。
首先,安全意识教育是安全培训的核心内容。
电厂员工安全的意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是直接关系到生产事故的发生和安全事故防范成效的。
在电厂员工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强调安全思想,明确安全生产第一理念,注重实际操作安全技能的培养,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在向员工普及相关安全快速反应技巧的同时,也要向员工介绍那些岗位对人员健康的潜在威胁来源。
其次,必须对电厂员工执行“全员到岗位安全检查”制度。
在工作过程中,电厂员工需要每日进行安全检查,将各种安全问题及时报道给相关工作岗位的领导,并进行记录。
开展“电厂实际演练”活动,使员工熟悉突发事件处理程序,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育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坚持做到“AHU”:即“关工器具,关车门、关房门”,注意职业病问题、遵守工作安全操作规程,才能及时发现危险,才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另外,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熟悉火灾、爆炸等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掌握各项生产指标的控制方法和检查方式,如此才能有效的提高员工工作的安全水平,才能在工作中更有效的避免危险和风险。
此外,还要加强突发事件处理方案的制定与应急处突工作能力的训练,在发生危险事故时,能够根据之前的培训经验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实现以人为本(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9759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实现以人为本(正式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实现以人为本(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当前全国电力紧缺,电力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电力生产一线的管理者,如何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安全管理实效,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是值得深思和积极实践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就是以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维护职工的人身安全为出发点,以消灭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隐患为主要目的。
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应有以下二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电力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要求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环节和较少的代价,最大可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而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突出职工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安全管理实效,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长期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其次就是当前的安全管理方法,虽然采取了“安全性评价”、“危险点预控”等方法,但与安全生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急需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逐步完善安全管理。
农电企业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为本.doc

农电公司安全管理一定以人为本如何增强农电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来是农电公司管理者不停思虑和商讨的问题,作为县级农电局这样一个拥有独立法人实体的基层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如何定位,如何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有人说安全生产就是把人管好,成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去执行就能够了。
那么,能否能够理解为把安全生产分解成详细、量化的查核指标去查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就会提高呢?其实不尽然,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文关心,真实从职工利益出发,凡事想职工之所想,职工的利益就是公司的利益,让职工真实地感觉到来自公司的关心,进而把安全生产作为一种自我拘束的自觉行为。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要打牢人是安全生产诸多不安全要素中最为不确立的要素之一,是最难掌握和控制的,这一要素决定了增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定以人为本。
增强班组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这一基础一定打牢夯实。
基层班组是农电公司各项制度的详细执行者,从必定程度来说,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代表了农电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那么班组长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相同也代表了一个班组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水平。
也能够理解为有什么样的班组长就有什么样的职工队伍,那么班组长的任用和选拔就显得尤其重要。
要把那些思想素质好,技术过得硬的优异人材,选派到班组长的岗位上来。
只有班组长的安全思想意识提高了,班组的整体管理水平才会获得提高。
因此,班组长的选拔和任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隘。
提高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和职工的整体素质是目前创立学习型公司的事不宜迟,公司需要的是不停提高的学习型职工。
那么每个月四次的安全活动就是一个不停提高职工安全思想意识的好方法。
而每个月两期的培训更是一个顺序渐进提高职工素质的好门路。
每个月四次的安全活动,是一个最好的总结本周安全生产状况,部署下周详细工作的好方法,能够对本周的安全局势进行实时的剖析,对存在的不安全偏向实时赐予纠正,职工也能够对本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对施工工艺和方法提出增补建议。
以人为本抓好供电现场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抓好供电现场安全管理
前言
供电现场安全管理是电力生产和供电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保障供电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抓好供电现场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以人为本抓好供电现场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做好供电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
在供电现场中,工作人员需要时刻警醒自己的安全意识,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宁可错失一次机会,也不能犯一次安全事故。
对于新员工,公司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让他们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是确保供电现场安全的关键。
在供电现场中,管理者要加强对设备、工具、材料、工作场所等方面的管理,尤其是对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例如对高空、高温、高压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此外,要保证工作人员合理领取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建立应急机制
建立应急机制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必备手段。
在供电现场中,可能会面临诸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制定好各种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应急演练也是一个
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供电现场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对供电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各种指标、工作人员的实需情况、应急预案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减少人为疏漏导致的安全事故。
结语
以人为本抓好供电现场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只有加强安全意识、加强管理、建立应急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供电安全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7658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实现以人为本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实现以人
为本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当前全国电力紧缺,电力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电力生产一线的管理者,如何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安全管理实效,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是值得深思和积极实践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就是以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维护职工的人身安全为出发点,以消灭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隐患为主要目的。
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应有以下二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电力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要求用较短的时
间、较少的环节和较少的代价,最大可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而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突出职工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安全管理实效,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长期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其次就是当前的安全管理方法,虽然采取了“安全性评价”、“危险点预控”等方法,但与安全生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急需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逐步完善安全管理。
推进安全生产的以人为本管理是当前推进安全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电力安全生产的迫切要求,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二、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1、有利因素。
首先近年来电力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水平
普遍得到了提高。
其次,通过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活动,特别是《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为推进人本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不利因素。
有些职工对人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认为人本管理无非就是管人治人的方法,支持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还有的认为人本管理只能靠物质才能实现。
管理者发现问题往往以罚代教,久而久之,职工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加剧,挫伤了职工保安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职工的安全意识存在差距,执行标准化作业的内动力不足,管理者盯得紧,干得就标准一些,检查少、管理松,就存在求快图省事的违章现象。
职工落实规章制度被动行为多,主动行为少,没有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
全”,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真正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动,不能切实作到领导在不在一个样。
三、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就是通过推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把制度建设为主的管理方法与提高个人积极作用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突出职工自身价值,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新理念,养成安全生产良好习惯,创造安全生产优良环境,增强职工保安全的内动力,这是探索立体保安全的新渠道,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1、千方百计,以人性化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灵魂。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放弃过去死板生硬的安全教育方式,大力推进人性化教育模式。
在教育中把个人的平安健康与家庭生活联系起来,使其理解“你的安全就是家庭
的幸福”、“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道理,引起职工心灵的共鸣,深刻领会个人的安全与家庭的幸福、生活的甜美息息相关,使职工发自内心地重视安全,在工作中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为安全”的转变。
2、人性化管理,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管理新模式。
在实施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的过程中,一是本着人性化管理原则,对现有的规章制度、作业方法、考核标准等进行一次认真梳理,及时修订和充实完善,使管理制度从约束人向激励人转变。
二是改进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对职工的过错行为和违章违纪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职工做到心服口服,切忌使用粗暴手段训斥职工,执行经济处罚时也需要有理有据,切忌随意处罚。
三是注重培养职工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把职工执行规章制度与培养良好行为
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职工保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党政工团齐抓“厂兴我荣”的人性化思想。
把安全管理活动从企业内部和生产现场推广到职工的日常生活中去,力争使职工在工作之余获得良好的休息,过上和睦美满的家庭生活,从而减轻疲劳,在工作中能够更加精神集中,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最大限度获得职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搞好“安康杯”竞赛活动。
定期组织开展安全议案征集活动,发动职工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写成提案,提交工会,对有价值的提案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
奖励职工发现事故隐患,力争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积极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
在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应着力培育职工热爱企业,忠于企业,关心集体,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改变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从而可形成热情共鸣、任务共保、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企业安全文化应为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走人性化与法制化想结合的管理之路。
追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应该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
利用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法,大力倡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意识和工作导向,使每一个职工都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就是生产力”,认识到“安全就是自己和企业最大的效益”,使每一位职工都把“安全第一”的价值观作为
自己的行动指南。
以人为本安全管理要体现在关心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上,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手段,关心职工的思想和生活,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使职工能够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实现企业安全的长治久安。
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安全标兵等多种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法,发挥企业安全文化激励功能,激发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人为本安全管理使广大职工自觉享受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保障,保证完成安全生产的每一项任务,努力追求卓越的安全生产成果。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