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技术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对于专业出版工作发展方向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于专业出版工作发展方向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于专业出版工作发展方向的影响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传统出版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数字出版已成为我国出版界最热门的话题。

本文从技术应用情况和数字出版的概念等方面入手,介绍了数字出版和载体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存在的弊端,分析了传统专业出版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出版数字出版1 信息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概况信息技术指的是完成信息的获取、传输、加工、存储、再生和应用等功能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通信技术和探测技术等。

近几年我国计算机工业和电信业获得了蓬勃发展,这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出版界和各行业的面貌。

2数字出版的相关概念数字出版的有关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基于不同的技术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给出过桌面出版、光盘出版、多媒体出版、在线出版、移动出版、手机出版、跨媒体出版、全媒体出版、数字出版等不同表述,从这些表述来看,“技术为王”的定义标准贯穿了整个发展过程。

与此同时,以数字技术为先导的“大出版”概念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升级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数字出版指各种出版物在网络上直接创造、编辑、生产制作及传播。

其特点是把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打破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体,电影、电视等形象媒体,广播、数码音乐等音频媒体等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的物理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读者)之间的界限,从而彻底改变出版业的终极形态,催生出一个比传统出版业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的产业——数字创业产业,也叫数字内容产业。

“技术为王”催生出“数字出版”的相关概念。

催生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内容产业,并引领着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

从产业化的角度看,“技术为王”还成就了新的生产者,促进了内容产品的消费升级和消费队伍的壮大。

信息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的地 位作 用作 一分 析 , 以期 引起 编 辑 对信 息 技 术 工作 的 重视.
关键 词 : 息 技术 ; 技 期 刊 : 信 科 编辑 ; 位 ; 用 地 作
中图 分 类号 : 3 G2
文献 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码 : A
文 章 编号 :0 9 0 8  ̄0 O0 - 1 5 0 10 - 15 1)6 0 1- 3 -
1 科技 期 刊编 辑信 息 分析 和信 息 加 工 的 内涵 和意 义
新 技术革命迎来 的是信 息化 时代 。 息技术 又是科 学研 究 的依 据 和先导 . 课题 的确定 、 信 科研 研究 水平 、 研 究速度在 某种意义上 说都取决 于信 息技术 掌握 的程度. 作为信 息载体 的科技 期 刊工作 也不 例外 . 了解 、 不 不分 析、 不加 工信息 , 不仅会 造成 出版者 和研究 者的重 复劳动 。 还有可能 影响科 技期 刊 的质 量和 生命 . 什 么叫信息技术 , 是 能扩 展人 的信息功 能 的技 术都是 信息技 术. 以说这 就是 信息 技术 的基 本定 义. 凡 可 它 主要是 指利用 电子计算 机和现代 通 信手段 实现 获取 信息 、 递 信息 、 储 信息 、 理信 息 、 示信 息 、 传 存 处 显 分配 信
s ts n l o f ai c nlg itc unl dt g t u d o fno t nt h oo i s -ehj ra ein . a a re i r o e m y nc o i
Ke wo d s in ea e h o o n o mai n; c - e h p ro c l ; d t saus r l y r s:ce c ndt c n lg i f r to s i t c e idia s e i; t t ;o e y

互联网对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

互联网对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
p r d a al k e e i t e s i t c h h c hg o o t1U in e a c ae a d t e k o a in b h rd a e i i l c r ma e t d t g b c e i ,t e c c k a f c n r3 t s b c u t h f r t e s a e s o c s h k nf i ] o r n m o w e . o e i r l e a t e t h ud tk o d U e o h n e n t o si ua e e i t n u lh t fa a e i p r dc l l S t i p r n s s o l e g o S fte I t r e t l d t g a d p bi kg o c m c e i ia 1 d oad m a t m t k s d o s t e n t r - a e ,hf r ain ie n x o to i t . o b ewo k b s d ao m t a z a d e p r・ r ne o l d e d ’
起 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 互联网 ; 学术 期刊 ; 编辑 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7 -44 2 0 )20 3 -3 6 223 (0 6 0 -0 90
Th n u n e o h n e n to h o e nz t n o e I f e c ft e I tr e n t e M d r iai f l o h i n bi ig o e c P r ia t e Ed n a d Pu l hn ft e Ac d mi e idc l s h a o
互联 网对 学术 期 刊 编 辑 出版 的影 响 Nhomakorabea倪四秀

学术期刊编辑在信息技术中如何进步

学术期刊编辑在信息技术中如何进步

学术期刊编辑在信息技术中如何进步【摘要】本文基于科技经济高速发展使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的背景,结合编辑的工作特点,在分析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对学术期刊编辑应对信息技术进步开展继续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期刊编辑继续教育信息的瞬息万变以及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和新闻出版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报纸、期刊等纸介质出版物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对编辑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期刊编辑。

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是学术期刊编辑紧跟知识更新速度和信息变化趋势,不断更新相关领域业务知识,完善知识机构,提升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1 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1.1 编辑工作职责的要求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审读稿件,对稿件的学术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初步评价,并完成稿件的编辑校对工作。

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新的概念与词汇以及新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层出不穷,如不及时了解更新相关专业知识,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就无法很好地把握稿件选题的新颖性、结论的正确性和方法的科学性,在编校稿件的过程中就无法确定一些新概念、新词汇、新方法的准确性。

编辑工作职责本身对知识更新的迫切要求,使继续教育成为在职编辑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编辑人员业务能力的最佳选择。

1.2 期刊生存发展的要求多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与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方式相比,出版周期相对较长的期刊要想生存与发展好,必须要有过硬的“质量”,即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

保证学术质量,要求期刊所刊发的多数稿件具有选题新颖、研究思路创新可行,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在科学、正确、有意义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点;保证编校质量,要求期刊编辑在编校的过程中能从稿件的文字内容上准确了解相关专业术语及其基本含义,同时准确把握期刊的编校规范。

而编辑人员“半路出家”者为数不少的现象和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发展现实,使编辑人员需要不断通过学习来弥补其知识上的不足,继续教育成为编辑人员学习的最佳方式。

浅谈网络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

浅谈网络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

第二 , 转 变 原 来 个 体 的 、 性 的信 息 介 绍 方 要 线 式, 树立 大 范围 、 多层 次的信息 传播理 念 。传统 的科 技期 刊在进行科 学技 术 知 识宣 传 推广 的时候 , 往 往
刊, 势必受 到网络技术 浪潮 的巨大推 动 , 对其编 辑工 作产生 了深刻 的影 响 , 编辑 的理念 、 路 、 思 工作 方式
第一 , 转变原 来单 向宣 传推广 的意识 , 要 树立读
者和编辑 双方互 动 的理 念 。传统 的杂志 编 辑 、 稿 组
方 式 往 往 是 不 管 读 者 需 要 什 么 , 什 么感 兴 趣 , 仅 对 就 从 编 者 的角 度 出 发 编 辑 、 出版 刊 物 , 者 只 是 一 个 简 读
单 的“ 受众” 即你刊 登 什 么 , 就 阅读 什 么 , 全没 , 我 完 有主 动选择 的权利 。但 是 随着 网络 的 普及 , 者 的 读
主 动 性 不 断 增 强 , 看 什 么 就 点 击 什 么 , 多 了解 一 想 想
展动 态 , 主动 搜集 信息 , 据热 门话题 组 织稿 件 , 根 才
第 3 3卷
第 4期
长 江 大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Ya g z ie st ( o i l ce c s o r a n te Un v r iy S ca in e ) o S
Vo133 No. . 4 Au g. 2 0 01
21 0 0年 O 8月
什么 内容 感兴趣 , 根据读 者 的需 求编排 稿件 , 只有 这
样 , 志 才 能 获 得 稳 定 的 读 者 群 , 能 在 竞 争 激 烈 的 杂 才 市 场 中立 于 不 败 之 地 。

信息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的应用
e g ,O t e e i n n t n rs n c o n t t n a d dv ri e t m . d e S h d t g f c o sp e e tr h c n oai ie s l a o i u i i o n t i
K yw rsi o a o c o g ; i t hia jun s e od : r t nt h l e t e nc ra f n m i en o d ; y c l o l
龚 政 郑 红 黄 乐 , ,
(.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1 内蒙古 包头 04 1 ; 100
2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 司技术中心, . 内蒙古 包头 04 1 ) 100

要: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与科技信息发展紧密相连的 , 科学技 术的飞速发展 , 了科 技信息具有时效性 。科 决定
1 信 息技术 的含 义
所谓信息技术 , 是指能扩展人 的信息功能的技 术都是信息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 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 、 传递信息 、 存储信息、 处 理信息、 显示信息 、 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新技术 革命迎来的是信息化 时代 , 信息技术又是科学研究 的依据和先导。科研课题 的确定 、 研究水平 、 研究速 度在某种意义上说都取决于信息技术掌握 的程度。 作为信息载体的科技期刊工作也不例外。不 了解 、 不分析、 不加工信息 , 不仅会造成出版者和研究者 的
技术工作的编辑意识。传统的科技期刊编辑职能纯 粹 是文化 传播 , 主要 是选 题策划 、 组稿 、 选稿 , 然后 再 进行编辑、 校对和印刷出版等。如今 , 编辑更多的是 信息产业的生产者 , 从事着知识的生产 、 存储 、 传播 、 配 置 , 职 能也正 呈 现 出丰 富 的 内涵 以及 多 样 化 编辑 趋势。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摘要:随着网络化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有效控制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有效措施。

该文结合《雷达科学与技术》的质量控制实践,从刊物的内容质量控制、编校质量控制和传播质量控制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应信息技术手段的具体应用及在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技期刊质量控制网络出版科技期刊的主要作用是发布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推动学科发展。

而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发挥其作用并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出版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焦点之一。

现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控制、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是当前科技期刊编辑和出版单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期刊学术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内容质量控制、编校质量控制和传播质量控制。

利用相关信息技术提升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就是借助使用期刊网站传递信息,利用电子邮件联系专家和作者,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把关内容质量、利用互联网络跟踪技术实现论文的科学评价等等,以节约成本、控制质量、提升时效。

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现有的技术控制手段及《雷达科学与技术》的相关实践,以期更好地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1 期刊内容质量控制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即其所刊载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期刊学术性与影响力的体现,也是期刊学术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1]。

第一,利用互联网平台提高编辑加工的质量。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期刊编辑加工工作进一步高效化:(1)稿件查重:充分利用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开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稿件的抄袭、伪造、篡改、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从源头上提升期刊内容质量;(2)编辑加工:编辑充分利用互联网中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对文稿中的资料数据等关键性内容进行查询和确认[2],同时通过网络和电话等快捷形式与作者沟通联系,快速解决文稿中的疑难点,保证了稿件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正确性。

(3)校对: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校异同”,更好地人机结合缩短校对时间。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科技期刊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科技期刊的影响

二 、 息技术对 科技 期刊 出版的 新要求 信
信息技术给科技期刊的出版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 使科技
期 刊 出版 工 作获 得 了空 间 有利 的发 展 条 件 , 同时 也 给科 技 期


信 息技 术对科 技期刊 的革命 性影 响
信息技术革命使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
刊的出版工作提 出许多新要求 。
C T、 C 黑马校对软件可 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排版 、 校对 , 速度快 、
效 果 好 。 激光 照 排 系 统 、 色 桌 面 出版 系 统 等设 备 已经 使 复 彩
分 , 属于组织信息生产 、 都 发展信息传播的内容产业 , 科技期 刊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都涉及信息过程并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密切相关。 科技期刊信息的知识性 、 资源性 、 无限性和共享性 、
18 年 , 97 世界上第一张计算机屏幕组版 、 整版输出的中文
报纸问世。短短五六年之后 , 出版系统 已经普遍采用激光照 排系统 , 声速实现了以“ 光与电” 取代 ‘ 与火” 铅 的技术改造 ; 再 加上胶版印刷 、 联动装订 、 直接彩印等技术的普遍采用 , 出版 业 的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 信息技术大大加强了科 技期 刊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 , 是科技信息的连 续刊载物 , 与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密切相关 。自科技期 刊问世以来 , 办刊质量 的高低在相 当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信
括 网络 出版 物 ) 已经 与 纸 质 出版 物 平行 发 展 。电 子 出版 物 等
具有信息容量大而 占用物理空间小 , 、 、 、 图 文 音 像等多种媒体 共存 , 检索方便 , 生产成本低等优势 , 对纸质 出版物已经形成 挑战。现在 , 只要科技期刊编辑能用计算机 , 会上互联 网, 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安徽农业科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年
过网络把稿件发送给审稿人, 大大缩短了传统邮递稿件的时 间, 提高了送审的速度和效率。有研究表明: 电子审稿比常 稿件审回率提高 !&"’ ; 三则可以 规审稿时间缩短了 !"#$ %, 通过计算机的检索, 比较容易判定来稿的质量; 四则通过网 络可以随时与作者保持联系, 及时发送审稿意见, 这种互动, 提高了稿件的利用率, 缩短了编辑加工的周期。 信息技术对学术期刊编校方式的影响 ! # " 一体化: 编辑 加工与校对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流程的 ( 个重要环节, 实行 电子文档投稿后, 编辑、 校对的方式就发生了变化。编辑可 以在机编辑, 减少了校对程序, 实现了编校一体化。加之校 对软件的使用使大量的文法错误、 错别字及各种规范方面的 错误得到更正。编辑部内部联网后, 进行交叉校对, 实行编 校合一, 提高了编辑部的效率。传统的发稿流程: 定稿 ! 发 排!校样!作者、 编辑、 校对!核红!清样!出片!印刷、 装 订, 这一流程费时颇多。信息技术改变了编辑发稿流程, 变 为: 定稿!发排 ! 编辑 (交叉编校) 装订。不 ! 出片 ! 印刷、 但提高了期刊的编校质量, 而且缩短了出版周期。 # 信息技术对学术期刊编辑知识结构的影响 # # $ 多维的知识结构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发展 日新月异, 各学科知识的高度分化和综合加快、 相互渗透与 交叉, 使得新兴学科、 横断学科与边缘学科不断产生。学术 期刊编辑要适应工作需要, 必须要有多维的知识结构, 了解 相关学科、 交叉学科和临近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 才能敏 锐地进行选题, 科学地进行审稿、 编稿等编辑活动, 保证学术 刊物的前瞻性、 学术性和理论性。 # # ! 敏锐的超前眼光 信息技术条件下, 编辑只具有多维 的知识结构还远远不够, 在选题方面, 还必须要有超前意识。 要时刻掌握国内外的学科发展动向, 熟悉有关的研究部门、 学科与课题带头人以及他们的工作和获奖情况, 以便进行约 稿。另外, 还要及时地发现学术新人, 培育学术新人。只有 这样, 才能使学术期刊及时地反映国内最高的研究水平。 # # # 较强的信息意识 学术期刊的特色体现为前瞻性、 学 术性和理论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 交 流、 融合和发展, 也为学术期刊编辑捕捉学术信息提供了便 利。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提高 对信息的识别力、 洞察力及分析判断能力, 对大量的信息要 (上接第 +&0$ 页) 大股东的监督将更加有力, 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也将进 一步提高。再次, 我国正逐渐把原来的垄断市场结构改造 成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逐步放宽对非国有资金进入传统垄 断市场的一些限制, 这样势必导致垄断行业的部分大型上 市公司向股权制衡公司转化, 从而使得股权制衡上市公司 的整体规模扩大, 规模效应得以凸现。 只有在以上体制改革完成的基础上, 股权制衡的优越 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现阶段过分抨击 “一股独大” , 坚持 采用制衡的股权结构还为时尚早。股权结构的改革, 应该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信息技术对学术期刊编辑理念的影响 所谓编辑理念, 主要指编辑作为办刊的行为主体所具有 的编辑思想和观念。长期以来, 学术期刊编辑一直把社会效 益和质量第一作为刊物的价值追求, 强调刊物的政治性和学 术性, 要求编辑对来稿具有准确、 敏锐的判断力。而对选题 策划的确定、 年度计划的衔接、 选题的侧重与连续、 栏目设置 的科学合理等重视不够, 缺乏对期刊编辑出版的整体把握, 难以体现编辑理念。由于观念陈旧, 选题策划的意识较弱, 再加上信息不畅、 编辑方式与手段落后等, 导致了坐等来稿、 有什么稿件就编什么稿件的被动局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带 来了编辑工作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它要求编辑破除陈旧的编 辑理念, 确立全新的编辑理念。 @ H @ 编辑的主体意识 主要体现在编辑从被动参与角色逐 渐转到主动介入的角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编辑广泛利用 信息提供了巨大空间, 编辑更有理由和条件主动查询、 筛选 有关信息, 为期刊的发展理清脉络, 为审稿提供依据, 编辑有 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科发展, 精心选题, 科学组稿和审稿, 变 “等米下锅” 为 “找米下锅” , 由此, 编辑的主体意识得到了 相当程度的体现。 @ H A 编辑的策划意识 主要体现在编辑能够利用先进的信 息技术发掘选题, 关注研究动态, 使选题能及时反映出学术 研究的最新面貌。经过策划的选题, 能够使刊物做到形散而 神不散, 年与年之间、 期与期之间都具有相对的整体感和连 贯性, 使刊物更具特色和风格。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编辑进行 选题策划提供了条件, 激发了编辑的策划意识, 提高了编辑 的策划能力。 @ H B 编辑的创新意识 体现在编辑不墨守成规、 固步自封, 而是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学术期刊要拥有相对稳定乃至不 断增大的读者群, 必须从构思安排到具体编辑工作, 从内容 到形式进行全面创新, 充分展现自身的风格和特色, 体现出 鲜明的编辑思路和办刊理念。
充分利用并加以优化, 以形成新的信息, 增强学术期刊的前 瞻性、 学术性和理论性。另外, 学术期刊编辑还应充分应用 网络提供的工具, 把学术期刊的选题调研、 信息检索、 宣传报 道和综合服务融为一体, 创新编辑工作内容, 提高编辑工作 效率。 # # " 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为适应工作需要, 学术期刊 编辑必须具备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当前的编辑工作如 电子约稿、 电子收稿、 网上组稿、 在机编辑、 网上出版及编辑 部网页制作与维护等已成为日常工作, 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 展, 学术期刊编辑不仅仅是文字编辑, 更是声音、 图像编辑。 如果没有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根本不能适应工作的需 要。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加强编辑理论、 编辑技 术、 专业知识及英语的学习, 更要加强计算机操作及网络技 术的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 # % 较高的外语水平 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发展, 学术期 刊的编排日趋规范, 要求每篇文章有英文摘要, 需要学术期 刊编辑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另外, 学术信息的搜集、 查证 及电子出版物的制作、 发行和交流, 都需要一定的外语水平。 因此, 学术期刊编辑要加强外语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外语 水平,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术期刊与国际接轨, 提高知名度。 参考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 : P65D/0= 67 ’/<54 ’>D4H 894H &$$+, #! +#,# * +#,!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罗芸
信息技术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
周启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新乡 !"#$$#)
摘要 信息技术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术期刊编辑理念、 编辑工作方式和编辑手段、 编辑知识结构 # 个方面。编辑 理念的变革主要集中在办刊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 策划意识和创新意识。对编辑工作方式和编辑手段的影响表现在: 计划制订更为科 学、 合理, 更具针对性; 组稿更为科学、 准确, 确保稿件的前瞻性和学术性; 审稿方式更为科学、 简捷; 编辑加工方式实现了编校方式的一 体化。信息技术要求学术期刊编辑从单一专科型编辑向现代高素质全能型编辑转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术期刊; 编辑工作; 编辑理念; 知识结构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中图分类号 %&$& &# * +#,# * $& !"#$%& ’( !)(’*"$&+’) ,-%.)’/’01 ’) 23+&+)0 ’( 4%$3-"+% 5’6*)$/ 789: ;+ (-./0/ 1/234353. 67 894./9. 0/: ;.9</6=6>? ,@4/A40/>,-./0/ !"#$$#) 4<=&*$%& ;<. 4BC093 67 4/76DB0346/ 3.9</6=6>? 6/ 090:.B49 E65D/0=2 B04/=? =4.2 6/ 3<D.. 02C.932 259< 02 3<. .:436D40= 4:.6=6>? 67 090:.B49 E65D/0=2,3<. B6:. 67 .:434/> 0/: 3<. .:436D2’F/6G=.:>. 23D5935D.H 13 75/9346/2 B04/=? 6/ 3<. 96BC=.3.: .BI6:4B./3 67 25IE.934J.,29<.B. 0/: 9D.034J.H 13 ./0I=.2 3<. C=0//4/> B6D. 294./34749,=6>490= 0/: 6IE.934J.H 13 2C5D2 3<. 26=4943 96/3D4I5346/2 B6D. 294./34749,CD.942. ./25D4/> 3<. 96/3D4I5346/2’76D.90234/> 0/: 090K 24BC=. 0/: 7023H ;<. 0CC=490346/ 67 4/76DB0346/ 3.9</6=6>? /..:2 090:.B49 .:436D 3D0/276DB4/> 7D6B 3<. 24/>=. :.B492H 13 B0F.2 3<. .:434/> B6D. 294./34749, 3.9</4L5. 36 3<. B6:.D/,<4>< L50=43?,5/4J.D20= 6/.2H >-1 ?’*3= 1/76DB0346/ 3.9</6=6>?; ’90:.B49 E65D/0=;M:434/>;M:436D40= 4:.6=6>?;N/6G=.:>. 23D5935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