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
学术不端认定标准

学术不端认定标准
学术不端的认定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种行为:
1. 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2. 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3. 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4. 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
5. 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活动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6. 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7. 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
如果被举报人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涉及以上行为,经过调查和确认,就会被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
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的处理措施包括通报批评、终止或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撤销学术奖励或荣誉称号、辞退或解聘等。
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标准

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标准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教育和评价过程中,违反学术规范和道德的行为。
其界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抄袭:抄袭是指未注明出处或未经授权转载他人成果的行为。
包括文字、图片、数据等方面的抄袭。
2. 数据造假:数据造假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篡改或捏造数据的行为。
包括编造数据、删除数据或修改数据等。
3. 实验室不当行为:实验室不当行为包括实验环境的不当操作,例如未按规范操作、实验记录不清、实验设备维护不当等。
4. 伦理问题:伦理问题包括动物使用不当和人体试验不当等。
5. 发表不当论文:发表不当论文包括误导性论文、虚假声明和无意义论文等。
6. 学术侵权:学术侵权涉及违反他人知识产权(如专利、版权)或其他权利的行为。
以上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些界定标准,但具体标准还需根据不同领域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术道德规范和行业规范进行确定。
《学术不端行为》课件

伪造数据不仅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公信力,也影响了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一稿多投
定义:将同一 篇论文或研究 报告同时投递 给多个学术期 刊或学术机构
原因:为了增 加论文被接受 的机会,提高 学术声誉和影
响力
影响:造成资源 浪费,影响学术 期刊或学术机构 的声誉和公信力, 可能导致学术不
案例一:抄袭与剽窃案例
案例背景:介绍抄袭与剽窃案例的背景信息 案例描述:详细描述该案例的具体情况 影响分析:分析该案例对学术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反思与启示:从该案例中得到的反思和启示
案例二:伪造数据案例
案例背景:介绍伪造数据案例的背景信息 案例经过:详细描述伪造数据的具体过程 案例分析:对伪造数据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原因、影响等方面 案例反思:对伪造数据案例进行反思,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分 析
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与 治理
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学术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学术道德教育在防范与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中的作用
建立学术规范制度
明确学术规范的定义和意义 建立完善的学术规范制度 加强学术规范制度的宣传和执行 对违反学术规范行为进行惩处
加强学术监督机制
加强学术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 术评价体系,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确保学 术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学术不端案例介绍PPT课件

2021
华裔科学家被敲诈
2009年底,华裔科学家张志文(音)发表在著名学 术期刊《科学》和《美国化学会志》上的两篇关于新 型蛋白质糖基化方法研究的重量级论文,因实验结果 无法重现而被撤稿,在学术界引发很大反响。这次撤 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张志文存有重要实验数据的笔 记本不翼而飞,导致实验结果无法重现。警方通过技 术手段发现张志文之前的博士后同事艾瑞克·蒂普曼 是嫌疑人。
2021
学术不端 案例分析
1 周二晚 肖振中 学号:1404322148
什么是学术不端??
美国:
在申请课题、 实施研究报 告结果的过 程中出现的 捏造、篡改 或抄袭行为
中国:
2021
《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 规范》
在科学研究和学术
活动中的各种造假、
抄袭、剽窃和其他
违背科学共同体惯
例的行为。
2
2021
7
2021
小保方晴子学术不端事件
日本理化研究所小保方晴子(下称“晴子”)学术不端 事件:今年1月,《自然》杂志刊登了两篇论文,来 自日本理化研究所、山梨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14 名研究人员宣称,他们培育出一种能够分化为多种细 胞的“万能细胞”——STAP细胞,该成果随即在干细 胞研究领域引发轰动。 论文发表后,众多国际研究人员表示, 两篇论文存在诸多疑点,其他研究人员都 无法根据论文制作出STAP细胞。
15
2021
河南某医院刘忠于假冒高春芳事件
河南某医院刘忠于假冒高春芳名义申报2014年度科 学基金面上项目(受理号31477039),同时本人又 以同一内容重复申报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受理号 8143000566),且两份申请书中所列已发表论文有2 篇次将通讯作者篡改为本人,7篇次删除共同通讯作 者署名,8篇次删除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标识,2篇次 删除共同第一作者,存在造假行为。 决定撤销刘忠于、高春芳2014年度项目申请,取消 刘忠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7年,给予刘 忠于通报批评。
科技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预防

出路》 j , 滁州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2 0 . [] 《 ,0 3 2
( )7 3 :2
的专家 , 这样才能保证学报所刊发文章
的权威性和先进性 。 专家的选取 可以通 过 学术期 刊网相关 文献检 索专业 领域
③ 王昕、 李文川 :综合 性 高校学报改革 《
之路 的探 索与 实践 》 J , 科 技 与 出版 》 []《 ,
量的重要环节 , 高校学报要 打造成一流 的学术刊物 ,必须要拥有一支高水平 、 高效率 的专家队伍 , 而这 个专家 队伍 的 构成 必须是 全国范 围乃 至世界 范围 内
另一方面通过积极 的宣传 和交 流 , 可 也
以 提 高 学 报 的知 名 度 。此 外 , 报 应 从 学
② 林钢 : 《高校 学报 面临 困境的原 因与
20 ( ) 1 0 6。2 :8
④ 彭熙 : 论 高校 学报 办刊模 式的改革 《
的专家 ,也 可 以通 过 《 国学 者资料 中
库》 、中国高等院校 自然科学学报研究 会 审稿专 家数据 以及各 高等 院校和研 究 机构 网站进行查询 。此外 , 需要建 立
与 可持 续发 展》 J , 重 庆工 商大 学学报》 [] 《 ,
准 则 , 同 者 为抄 袭 、 窃他 人 成 果 , 不 剽 相 同者 为 自我抄 袭 。自我 抄 袭 的 特 点 是被 比对 的论 文 第 一 作 者 相 同 , 他 作 者 可 其
对于 当前 学术 界存 在的种 种不 良
行为, 一般将其分 为 “ 学术腐败 ”和“ 学
术不端 ” 丽类① 。学术腐 败主要 指学 者 或其他 人凭借 自己或 与 自己有关 的人 手 中的权 力 为 自己谋取 学 术利 益 , 主
科研诚信与学术不端(课件)

工作 规范
科研 诚信
典型 案例
应知 应会
学术不端处罚和责任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 忍”,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 求的行为,保持对严重违背科研 诚信要求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 势,并建立终身追究制度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工作 规范
科研 诚信
典型 案例
应知 应会
学术不端处罚和责任
工作 规范
科研 诚信
典型 案例
应知 应会
2015年12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 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发 布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 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 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 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 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2014年4月,日本理化所认定小保方晴子在 STAP细胞论文中有篡改、捏造等造假问题,属 于学术不端行为,并于2014年7月正式撤回STAP 细胞论文。
2014年8月,STAP细胞的中期验证实验报告宣 告失败,导师自杀;
韩国最高科学家委员会决定,正式取消黄禹锡的“ 最高科学家”称号。韩国政府决定取消黄禹锡的“最 高科学家” 称号,并免去其一切公职。
工作 规范
科研 诚信
典型 案例
应知 应会
小保方 晴子(Haruko Obokata)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育与再生医学综合研究 中心学术带头人,于2014年1月宣称发现类似干 细胞的多能细胞(“万能细胞”,STAP细胞);
姓名 藤井吉高(Yoshitaka Fujii) 博尔特(Joachim Boldt) 斯坦普尔(Diederik Stapel) 陈震远(Peter Chen ) 佐藤能启(Yoshihiro Sato) 钟华(Hua Zhong) 加藤茂明(Shigeaki Kato) James Hunton 文亨仁(Hyung-In Moon) 舍恩(Hendrik Schön)
关于学术不端与学术不当行为的表述

关于学术不端与学术不当行为的表述学术不端与学术不当行为的表述学术不端与学术不当行为一直是学术界和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也备受广大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但是,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表述常常存在一些混淆和模糊的情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学术不端与学术不当行为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中的重要性。
1. 学术不端的定义及表述学术不端通常指的是在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中违反学术道德和规范的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涉及数据造假、抄袭他人成果、篡改实验结果等,严重影响了科研过程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学术不端一直被视为学术界的顽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严厉打击。
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中,学者们经常会对学术不端的定义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强调学术不端对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的严重危害。
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及处理办法》一文中,作者对学术不端的表述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指出学术不端行为应当受到严厉谴责和制裁。
2. 学术不当行为的含义及界定与学术不端相似,学术不当行为也是指在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中违反学术规范和伦理要求的行为。
但是,学术不当行为的界定范围更为广泛,既包括了学术不端的内容,也包括了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中的其他不当行为,比如学术侵权、学术不端诉讼等。
学术不当行为的表述在学术文献中也有所体现。
在《学术不当行为的界定及发生原因》一文中,作者详细分析了学术不当行为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学术不当行为的表述和解决办法,为学者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3. 对于学术不端与学术不当行为的个人观点及理解在我看来,学术不端与学术不当行为的界定和表述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关乎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的规范性和可信度,也直接关系到学术界的声誉和形象。
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时刻警惕和防范可能发生的学术不当行为。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对学术不端与学术不当行为的表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从不同角度深入阐述了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内容。
学术不端概念的界定

学术不端概念的界定
学术不端是指在学术研究、教学、出版等活动中违反学术道德、规范和伦理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领域的公正、诚信和可信度。
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抄袭:未经授权而将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文字、图表等直接引用为自己的成果,或者对他人的成果进行轻微修改后作为自己的成果呈现。
2. 数据造假:在研究中篡改、伪造或隐瞒数据,以达到欺骗他人、掩盖实际研究结果或者增加研究结果的亮眼程度的目的。
3. 发表欺诈: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与实际研究成果不符的论文,通常通过夸大研究结果、编造实验数据、虚构研究材料等方式达到欺骗读者的目的。
4. 多次发表同一成果:将同一研究成果分割为多篇论文发表,造成论文数量的过度膨胀,误导读者和评审人员对研究进展的认识。
5. 不正当署名:未经贡献者同意而在论文、研究成果中署名或对其他人的贡献进行不公正或不当的评价。
6. 学术恶意竞争:通过恶意评审、诽谤、抹黑他人的研究成果,以谋求自身利益或扩大自身影响力。
以上是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些界定,不同学术领域和国家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学术机构和专业组织通常会制定具体的学术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来规范学术活动中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ppt
13
(4)剽窃研究(实验)方法
① 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具有独创性的研究(实验) 方法,却不加引注。
② 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研究方法的一些非核心元素进行 修改后使用,却不加引注。
完整版ppt
14
(5)剽窃文字表述
① 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却不加引号和 引注。
② 成段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虽然进行了引 注,但对所使用文字不加引号,或者不改变字体,或者 不使用特定的排列方式显示。
完整版ppt
5
术语
剽窃 plagiarism 伪造 fabrication 篡改 falsification 不当署名 inappropriate authorship 一稿多投 duplicate submission/multiple submissions 重复发表 overlapping publications 拆分发表 slicing publication
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已经使用“剽窃”而不用“抄 袭”。
标注:指称参考文献和注释。或者包括参考文献和注释两种形式。
完整版ppt
9
分类
剽窃观点 剽窃数据 剽窃图像 剽窃研究(实验)方法 剽窃文字表述 整体(大量)剽窃 自我剽窃 剽窃未发表成果
完整版ppt
10
(1)剽窃观点
⑥ 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增加一些词句后使用, 却不加引注。
⑦ 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删减一些词句后使用, 却不加引注。
⑧ 直接套用他人已发表文献的论证结构,仅仅改变其中的 方法、数据、结论等内容。
完整版ppt
16
(6)整体(大量)剽窃
① 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 ② 在他人已发表文献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内容后使用,如补充一些数据,
不加引注。
完整版ppt
11
(2)剽窃数据
① 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数据,却不加引注。
② 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些微修改后使用,却不
加引注。
③ 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一些添加后使用,却不
加引注。
④ 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部分删简后使用,却不
加引注。
⑤ 改变他人已发表文献中数据原有的排列顺序后使用,却
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 为的界定标准(建议稿)
完整版ppt
1
一、对文本的总体说明
完整版ppt
2
1.涵盖范围
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类期刊和人文社科类期刊的特 点
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完整版ppt
3
2.不端行为类型
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可能涉及的各类不端行为
剽窃
论文本身存在的不端行为
伪造
⑨ 一是文字、排序上与其他文献中的参考文献几乎一样;二是这些文献多为
自己未参考过或与本文关系不大。
⑩ 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2010年通过并发布的《负责任的学术出版:作者的国
际标准》中“2.7作者不得从其他文献中直接拷贝参考文献,如果没有阅读
过所引用的这些文献完。整”版ppt
17
(7)自我剽窃
① 在论文中使用自己(或自己作为作者之一)已发表文献中的内容, 却不加引注。
② 合作作者在论文中使用自己(或其中一个作者)已发表文献中的内 容,却不加引注。
③ 在论文中使用自己已经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中的内容,却不加引注。 ④ 论文的主要内容源于自己已经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却不加说明。
关于“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的术语问题 ① 关于学位论文是否属于公开发表的问题
完整版ppt
6
2. 表达方式
对术语给出了适用于本标准的定义 罗列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出基本的界定原则
和标准
完整版ppt
7
二、各类不端行为界定标准的说明
完整版ppt在的思想、观点、数据、图像、研究方 法、文字表述等,不加引注或说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 过度引用他人已发表文献的内容。
篡改
作者署名中的不端行为——不当署名
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的不端行为
一稿多投 重复发表
拆分发表
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相关研究伦理问题
完整版ppt
4
3.框架结构
前言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剽窃 4 伪造 5 篡改
6 不当署名 7 一稿多投 8 重复发表 9 拆分发表 10 相关研究伦理问题 11 其他
① 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论点、观点、结论等,却 不加引号和引注。
② 不改变其本意地转述他人的论点、观点、结论等,却不 加引注。
③ 对他人的论点、观点、结论等删简部分内容后使用,却
不加引注。
④ 对他人的论点、观点、结论等拆分或重组后使用,却不
加引注。
⑤ 对他人的论点、观点、结论等增加一些内容后使用,却
或者补充一些新的分析等等。 ③ 缩简他人已发表文献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后使用。 ④ 替换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研究对象后使用。 ⑤ 改变他人已发表文献的结构、段落顺序后使用。 ⑥ 将多篇他人已发表文献拼接成一篇论文后发表。 ⑦ 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的全部或大部分参考文献。 ⑧ 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进行一些增减后直接使用。
③ 多处使用某一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却只在其中一 处或几处加以标注。
④ 连续使用来源于多个文献的文字表述,却只标注其中一 个或几个文献出处。
“文字表述”指完称整版具pp有t 完整语义的文字。
15
⑤ 不改变其本意地转述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包 括概括、简化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或者改变他人 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的句式,或者用类似词语对他 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进行同义替换,却不加引注。
不加引注。
⑥ 改变他人已发表文献中数据的呈现方式后使用,如将图
表转换成文字表述,或者将文字表述转换成图表,却不
加引注。
完整版ppt
12
(3)剽窃图像
① 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图像,未按法定或者作者声明获得许可。 ② 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图像,却不加引注。 ③ 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图像进行些微修改后使用,却不加引注。 ④ 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图像上添加一些内容后使用,却不加引注。 ⑤ 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图像上删除部分内容后使用,却不加引注。 ⑥ 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图像上增强部分内容后使用,却不加引注。 ⑦ 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图像上弱化部分内容后使用,却不加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