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00篇(四年级上)

小古文100篇(四年级上)
小古文100篇(四年级上)

小古文诵读100篇

低段30篇

言物篇

第1篇

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

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

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柳数株,中夹桃,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

雪人

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目、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有顷,日出雪融。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

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

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9篇

雨雪霜露

天热则下雨。天寒则下雪。热天夜有露。寒天夜有霜。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

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

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

幼学琼林五岳五湖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

不倒翁

不倒翁,状似老人。头大。身短。须长。发秃。耳、目、口、鼻皆全。上轻下重。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

四面陆地,水潴其中。小者曰池,大者曰湖。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

第15篇

融让梨

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

戎七岁

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取之,信然。

第17篇

称象

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第18篇

破瓮救友

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戏于庭前。有一儿,误堕水缸中。群儿狂叫,皆惊走。光俯取,急击缸,缸破水流,儿得不死。

明理篇

第19篇

职业

猫捕鼠,犬守门,各司其事。人无职业,不如猫犬。

第20篇

勿贪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寓言篇

第21篇

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第22篇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第23篇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

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第24篇

望梅止渴

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传说篇

第25篇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第26篇

共工触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第27篇

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第28篇

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

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经典篇

第29篇

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雍也第六

知者乐水,仁者。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第30篇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中段35篇

言物篇

第31篇

柳,随处可种,临水尤宜。春初发叶,旋开黄花。及春末,叶渐多。花中结实,细而黑。蕊落,有絮绽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各处。

第32篇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断之有丝。

第33篇

冬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第34篇

咏雪

太傅寒雪日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所似?”兄子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第35篇

大雨

午饭既毕,天气郁蒸,苍蝇纷飞庭前。少顷,大风陡起,沙尘扑面。黑云自西北来,电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沟浍皆盈。未几,雨霁,夕阳返照墙隅,豁然开爽,暑热尽退。

勤勉篇

第36篇

程门立雪

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第37篇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第38篇

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异?

第39篇

少年中国说(节选)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典故篇

第40篇

卧薪尝胆

既赦越,越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

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第41篇

广射虎

广出猎,见草中,以为虎而射之,中没镞。视之,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

成语篇

第42篇

鹬蚌相争

蚌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第43篇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

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第44篇

滥竽充数

齐宣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吹竽,宣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死,湣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第45篇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第46篇

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今世儒争异同,以异是!

第47篇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传说篇

第48篇

舜耕历山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第49篇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第50篇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第51篇

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舆织女会於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经典篇

第52篇

论语·公冶长第五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雍也第六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53篇

论语·述而第七

子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子罕第九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只覆一篑,进,吾往也。”

第54篇

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宪问第十四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第55篇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子员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土之仁者。”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季子第十六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第56篇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散文篇

第57篇

陋室铭

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诸庐,西蜀子云亭。子云:“陋之有?”

第58篇

《滕阁序》(节选)

时惟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cān)騑(fēi)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情,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xū)其骇瞩。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之浦。

第59篇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⑵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⑶矣,余挐(ráo)⑷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⑸,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⑻,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⑼”拉余同饮。余强(20)饮三大白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⑾及下船,舟子⑿喃喃⒀曰:“莫说相公⒁痴,更⒂有痴⒃似相公者!”

第60篇

《阿房宫赋》

六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龙?复道行空,不霁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子皇,辞楼下殿,辇来于。朝歌夜弦,为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之收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

山;一旦

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金块珠砾,弃掷逦迤,人视之,亦不甚惜。

高段篇

成语寓言

第61篇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第62篇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人皆吊之,其父曰:“此遽不为福乎?”居数日,其马将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遽不为福乎?”居一年,人大入塞,丁壮者引

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第63篇

兔死狗烹

蠡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不去?”

第64篇

伯牙破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第65篇

人买履

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第66篇

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第67篇

狐与葡萄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第68篇

鸦狐

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口,其食物已脱落矣。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第69篇

豺烹羊

盘古初,鸟兽皆能言。一日,豺与羊同涧饮水,豺欲烹其羊,自念无以措辞,乃强责之曰:“汝混浊此水,使老夫不能饮,该杀!”羊对曰:“大在上流,羊在下流,虽浊无碍。”豺复责曰:“汝去年某日,出言得罪于我,亦该杀!”羊曰:“大误矣。去年某日,羊未出世,安能得罪大?”豺则变羞为怒,责之曰:“汝之父母得罪于我,亦汝之罪也。”遂烹之。谚云:欲加之罪,患无辞。即此之谓也。

第70篇

黔驴技穷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应应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

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智慧篇

第71篇

螳螂捕蝉

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曰:“子来,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

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

不顾其后之有患也。”曰:“善哉!”乃罢其兵。

第72篇

两小儿辩日

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第73篇

明诫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及!

第74篇

弈秋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勤勉篇

第75篇

《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退之权京兆,车骑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

“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第76篇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第77篇

为学(片段)

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如?”

富者曰:“子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第78篇

田忌赛马

齐使者如梁,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宾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子谓

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

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

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千金。于是忌进子于威。威问兵法,遂以为师。

第79篇

冕治学

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

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经史诸子

第80篇

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第81篇

《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第82篇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老子》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83篇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第84篇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第85篇

《孟子》

【公丑下第一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

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

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第86篇

非攻

《墨子》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是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

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第87篇

子·谋攻第三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子·军行第四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第88篇

《劝学》片段

荀子

(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可镂。

第89篇

庖丁解牛庄子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

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

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四年级下册小古文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春》 【文言文】 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与鸣,千花竞发。田峻举趾于南亩,游人联辔(pèi)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矣。 ——选自《明文精选·闲赏》【注释】 ①田峻举趾于南亩:官员们不断巡视农田。田峻:古代主管农事的官员。 ②游人联辔于东郊:游春的人们一块儿骑马来到郊外。 ③风光之艳,游赏之娱:风光的明艳,游山玩水的快乐。 ④以为最矣:(春天)算就是最好的了。 【文白对读】 春天就是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春天,万物苏醒的季节。春天一到,人们的神情就舒展了,气候一暖,心情也平与舒畅了。太阳照射的时间一长,这世界便处处流光溢彩,氤(yīn)氤氲氲(yūn)。鸟儿欢唱,花儿开放。田头之上,农官们悠闲地四处巡逻,游人们则结伴骑马赏春。风光如此美妙,游赏如此惬意,如此说来,还有比春天更美好的季节不? 第二单元《水滴石穿》 【文言文】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jié)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注释】 ①崇阳:古县名。 ②库:钱库。 ③巾:头巾。 ④钱:铜钱。 ⑤勃然:发怒的样子。 【文白对读】 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一个低级官员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瞧见她的鬓傍巾下藏有一钱,就责问她,说她身上藏着的钱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

属棍棒伺候,那个官员大为生气说:“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您怎么能棒打我呢?您就算能棒打我,也杀不了我。” 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天一文钱,一千日就就是一千钱了.用绳子不断去锯木头,木头终究要断,小水滴不断去滴石头,石头也会穿。”(她)自己拿着剑跑下台阶,将那个官员斩首了。 第三单元《欧阳苦读》 【文言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就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 ①选自《欧阳公事迹》,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③荻:芦苇杆,多年生草本植物。 【文白对读】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她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她写字。还教给她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她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第四单元《怀素写字》 【文言文】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ān)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 ①零陵:今湖南零陵。 ②名:命名,起名。 ②庵:住所。 【文白对读】 怀素真就是放浪洒脱啊。穷得连纸都买不起的她天生就是个乐天派,好像不知贫穷困苦。您瞧她乐呵呵地种芭蕉,采蕉叶;您瞧她屏息宁气,笔走龙蛇,潇潇洒洒

小学四年级以上古文100篇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 上册 第一组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 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 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 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6、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

(完整版)小古文100篇+注音+注释(上册——第二组)

第d ì 二èr 组z ǔ 天ti ān 的de 魔m ó 术sh ù 6、雨y ǔ 今j īn 日r ì 天ti ān 阴y īn ,晓xi ǎo 雾w ù 渐ji àn 浓n ón ɡ,细x ì 雨y ǔ 如r ú 丝s ī。天ti ān 晚w ǎn 雨y ǔ止zh ǐ,风f ēn ɡ 吹chu ī 云y ún 散s àn ,明m ín ɡ 月yu è 初ch ū 出ch ū 。 译文: 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xu ě 冬d ōn ɡ 日r ì 严y án 寒h án ,木m ù 叶y è 尽j ìn 脱tu ō,阴y īn 云y ún 四s ì 布b ù, 弥m í 漫m àn 天 ti ān 空k ōn ɡ,飞f ēi 鸦y ā 千qi ān 百b ǎi 成ch én ɡ 群q ún ,未w èi 暮m ù 归ɡu ī 林l ín 。 夜y è 半b àn ,北b ěi 风f ēn ɡ 起q ǐ,大d à 雪xu ě 飞f ēi 。 清q īn ɡ 晨ch én ,登d ēn ɡ 楼l óu 远yu ǎn 望w àn ɡ,山sh ān 林l ín 屋w ū 宇y ǔ,一y ì 白b ái 无w ú 际j ì,顿d ùn 为w éi 银y ín 世sh ì 界ji è,真zh ēn 奇q í 观ɡu ān 也y ě 。 译文: 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

四年级上 语文 必备小古文

四年级(上)必备古诗、小古文 9月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月 大雨 午饭既毕,天气郁蒸,苍蝇纷飞庭前。少顷,大风陡起,沙尘扑面。黑云自西北来,电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沟浍皆盈。未几,雨霁,夕阳返照墙隅,豁然开爽,暑热尽退。 程门立雪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月 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

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2月 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今世儒争异同,何以异是!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四年级经典诵读

四年级经典诵读 目录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眼睛 3.雪人 4.匆匆 5.秋雨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幸福三要素 8.美丽的集邮册 9.《学会欣赏》片段 10.大地的话 11.追寻生命的意义 12.欢乐 13.起床时刻 14.四季之歌 15.斑马的问题 1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7.小小的书橱 18.枫桥夜泊 19.我要把自己寄给你 20.山居秋暝 21.梅花 22.生命的意义 23.蝌蚪 24.游园不值 25.燕子 26.如梦令 27.望岳 28.字典大楼 29.赠汪伦 30.我是一只蝴蝶 31.江畔独步寻花 32.雨 33.凉州词 34.羡慕 35.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36.从军行 37.沉水香 38.竹枝词 39.上帝只掌握一半 40.只要明天还在 41晚春·唐·韩愈 42.花 43.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44.惠崇春江晚景 45.图画 46.真诚47.诉衷情 48.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 49.观书有感 50.汉字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眼睛·姜华 妈妈,我即使走遍了世界各个地方,见过了各 式各样的目光,我最依恋的仍是您那双温柔、迷人的眼睛。 我是您放入大海的一只小船,您的眼睛是我最安全的码头。 我是您放飞蓝天的一只风筝,您的眼睛是线绳,把我牢牢牵在手中。 当您用温情脉脉的眼睛凝视我的时候,我的心里涨满了爱潮,涌起了情的激浪。 当您用湖水般平静安详的眼睛凝视我的时候,在我的视野里顿时出现一片柔和的光,伴我进入甜美的梦乡。 在那动荡的上岁月里,妈妈,您的眼睛里充满了忧伤,当您悲哀地望着我的时候,我感到世界像大漠般的荒凉。 当您的眼睛重新闪现了希望的火花,当大地在融融的春风里萌发出绿色的希望,妈妈,您的眼睛宛如催我出征的号角,让我的双臂变成腾飞的翅膀我 3.雪人·顾城 在你的门前 我堆起一个雪人 代表笨拙的我 把你久等 你拿出一颗棒糖 一颗甜甜的心 埋进雪里 说这样才会高兴 雪人没有笑 默默无声 直到春天的骄阳 把它融化干净 人在哪里 心在哪里呢 小小的泪潭边 只有蜜蜂 4.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5.秋雨·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幸福三要素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四年级小古文

四年级小古文五十篇 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

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6、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7、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智慧少年 18、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 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 则象重可知矣。” 19、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0、破瓮救友

小古文100篇精排版带拼音

第dì一yī组zǔ乡xiānɡ村cūn 即jí景jǐnɡ 1、放fàn ɡ风fēnɡ筝zhēnɡ 青qīnɡ草cǎo 地dì,放fàn ɡ风fēnɡ筝zhēnɡ。汝rǔ前qián 行xín ɡ,我wǒ后hòu 行xín ɡ。 2 乡xiānɡ 村cūn 乡xiānɡ间jiān 农nón ɡ家jiā,竹zhú篱lí茅máo 屋wū,临lín 水shuǐ成chén ɡ村cūn 。水shuǐ边biān 杨yán ɡ柳liǔ数shù株zhū,中zhōnɡ夹jiá桃táo 李lǐ,飞fēi 燕yàn 一yì双shuānɡ,忽hū高ɡāo 忽hū低dī,来lái 去qù甚shèn 捷jié。 3、 芦lú 花huā 水shuǐ滨bīn 多duō芦lú荻dí。秋qiū日rì开kāi 花huā,一yì片piàn 白bái 色sè,西xī风fēnɡ吹chuī来lái ,花huā飞fēi 如rú雪xuě。 4、 荷hé 池chí中zhōnɡ种zhǒnɡ荷hé,夏xià日rì开kāi 花h uā,或huò红hón ɡ或huò白bái 。荷hé梗ɡěnɡ直zhí立lì。荷hé叶yè形xín ɡ圆yuán 。茎jīnɡ横hén ɡ泥ní中zhōnɡ,其qí名mín ɡ曰yuē藕ǒu 。藕ǒu 有yǒu 节jié,中zhōnɡ有yǒu 孔kǒnɡ,断duàn 之zhī有yǒu 丝sī。 5、 菊jú 菊jú花huā盛shèn ɡ开kāi ,清qīnɡ香xiānɡ四sì溢yì。其qí瓣bàn 如rú丝sī,如rú爪zhuǎ。其qí色sè或huò黄huán ɡ、或huò白bái 、或huò赭zhě、或huò红hón ɡ。种zhǒnɡ类lèi 繁fán 多duō。性xìn ɡ耐nài 寒hán ,严yán 霜shuānɡ既jì降jiàn ɡ,百bǎi 花huā零lín ɡ落luò,惟wéi 菊jú独dú盛shèn ɡ。

四年级下册小古文电子教案

四年级下册小古文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春》 【文言文】 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田峻举趾于南亩,游人联辔(pèi)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矣。 ——选自《明文精选·闲赏》【注释】 ①田峻举趾于南亩:官员们不断巡视农田。田峻:古代主管农事的官员。 ②游人联辔于东郊:游春的人们一块儿骑马来到郊外。 ③风光之艳,游赏之娱:风光的明艳,游山玩水的快乐。 ④以为最矣:(春天)算是最好的了。 【文白对读】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春天,万物苏醒的季节。春天一到,人们的神情就舒展了,气候一暖,心情也平和舒畅了。太阳照射的时间一长,这世界便处处流光溢彩,氤(yīn)氤氲氲(yūn)。鸟儿欢唱,花儿开放。田头之上,农官们悠闲地四处巡逻,游人们则结伴骑马赏春。风光如此美妙,游赏如此惬意,如此说来,还有比春天更美好的季节吗? 第二单元《水滴石穿》 【文言文】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jié)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注释】 ①崇阳:古县名。 ②库:钱库。 ③巾:头巾。 ④钱:铜钱。 ⑤勃然:发怒的样子。

【文白对读】 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一个低级官员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的鬓傍巾下藏有一钱,就责问他,说他身上藏着的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棍棒伺候,那个官员大为生气说:“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你怎么能棒打我呢?你就算能棒打我,也杀不了我。” 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天一文钱,一千日就是一千钱了.用绳子不断去锯木头,木头终究要断,小水滴不断去滴石头,石头也会穿。”(他)自己拿着剑跑下台阶,将那个官员斩首了。 第三单元《欧阳苦读》 【文言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 ①选自《欧阳公事迹》,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③荻:芦苇杆,多年生草本植物。 【文白对读】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第四单元《怀素写字》 【文言文】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ān)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 ①零陵:今湖南零陵。 ②名:命名,起名。

四年级上册小古文背诵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山川之美》 【文言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注释】 ①歇:消散。 ②颓:坠落。 ③沉鳞:水中的鱼。 ④欲界:人间。 ⑤与:赞许。 【课文链接】山河的壮美,自古以来人们就谈论它,赞美它。那奇丽的景象啊,往上看,雪峰插云;往下看,河水清清;往两岸看,石头色彩斑斓。往山上看,一年四季,林青青,竹绿绿。晨光里,雾气即将散去,猿啼鸟鸣,声音交织在一起。夜晚时分,夕阳渐渐西沉,鱼儿争相跳跃。这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大诗人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山异水的人了。 第二单元《鸦狐》 【文言文】 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闻先生有霓(ní)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 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选自《意拾喻言》【注释】 ①适:恰巧 ②霓裳羽衣:唐代著名的宫廷乐舞。传说是唐玄宗梦游仙境后所作。 ③幸勿见却:有幸不被(您)推却。这是古时候的一种谦辞。 【课文链接】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

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陪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哇……”她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第三单元《自相矛盾》 【文言文】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选自《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 【注释】 誉:称扬,赞美。 弗:不。 【课文链接】 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戳穿。”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怎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第四单元《大禹治水》 【文言文】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gǔn)治水,鲧用雍(yōng)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duó)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选自《经典史记》【注释】 雍:堵塞 陂:筑坝蓄水 度:测量;勘测。

小古文一百篇及注音

小古文一百篇(1-10) 1.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r ǔ 前行,吾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l í茅m áo 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z h ū,中夹桃李, 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sh èn 捷j i é。 3.芦花 水滨b īn 多芦l ú荻d í。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g ěng 直立。荷叶形圆。 茎j īng 横泥中,其名曰藕ǒu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y ì。其瓣b àn 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z h ě、或红,种类繁f án 多。性耐寒,严霜既j ì降,百花零落,惟w éi 菊独盛。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m í漫m àn 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m ù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d ùn 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 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y ín 卯m ǎo ,辰已午未w èi ,申sh ēn 酉y ǒu 戌q u 亥h ài ,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f ú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zhu ì水中,急跃起,全身皆j i ē 湿。 小古文一百篇(11-20) 11.猫 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s ǒng 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z h ú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 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 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y u ē:“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bi àn 。” 眼谓鼻曰:我近鉴j i àn 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y ì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何面目” 14. 读书 飞禽q ín 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ch áo 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 15. 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q ǐ有不到者乎 16. 读书需有疑y í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上册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上册 第一组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6、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7、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第五组智慧少年 18、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 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 则象重可知矣。” 19、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0、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小古文100-篇+注音+注释(上册——第四组)

小古文100-篇+注音+注释(上册——第四组)

第d ì 四s ì 组z ǔ 读d ú 书sh ū 要y ào 得d é 法f ǎ 14、 读d ú 书sh ū 飞f ēi 禽q ín 走z ǒu 兽sh òu , 饥j ī 知zh ī 食sh í,渴k ě 能n én ɡ 饮y ǐn ,又y òu 能n én ɡ 营y ín ɡ 巢ch áo 穴xu é 为w éi 休xi ū 息x ī 之zh ī 所su ǒ。其q í 异y ì 者zh ě,能n én ɡ 为w éi 人r én 言y án 。惟w éi 不b ù 知zh ī 读d ú 书sh ū,故ɡù 终zh ōn ɡ 不b ù 如r ú 人r én 。人r én 不b ù 读d ú 书sh ū,则z é 于y ú 禽q ín 兽sh òu 何h é 异y ì ? 译文: 飞鸟走兽这类动物,饿了知道去吃,渴了就会去喝,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自己休息的场所。其中更灵异的,还能按照人的指示去行动,只是因为不知道读书 ,所以一直不如人。人如果不读书,那么和禽类兽类有什么分别?

15、读d ú 书sh ū 有y ǒu 三s ān 到d ào 读d ú 书sh ū 须x ū 有y ǒu 三s ān 到d ào :心x īn 到d ào 、眼y ǎn 到d ào 、口k ǒu 到d ào 。心x īn 不b ù 在z ài 此c ǐ,则z é 眼y ǎn 看k àn 不b ù 仔z ǎi 细x ì,心x īn 眼y ǎn 既j ì 不b ù 专zhu ān 一y ì,却qu è 只zh ǐ 漫m àn 浪l àn ɡ 诵s òn ɡ 读d ú,决ju é 不b ù 能n én ɡ 记j ì,记j ì 也y ě 不b ù 能n én ɡ 久ji ǔ 也y ě。三s ān 到d ào 之zh ī 中zh ōn ɡ,心x īn 到d ào 最zu ì 急j í。心x īn 既j ì 到d ào 矣y ǐ,眼y ǎn 口k ǒu 岂q ǐ 有y ǒu 不b ù 到d ào 者zh ě 乎h ū ?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注释: 1. 心不在此。此:这里。 2.决:一定 3.心到最急。急:迫切、重要。

四年级下 语文 必备小古文

四年级小古文、古诗诵读 3月 《李广射虎》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 《卧薪尝胆》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月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月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月 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年级必背小古文

《父子性刚》10月考 原文: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译文: 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点都不肯让人。一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入城买肉。儿子提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门,遇到一个人面对面走来,两人不肯相让,横眉竖眼,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久。父亲见儿子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就去寻找,看到这种情景,就对儿子说:“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看谁站得久)“ 注释: 俱:都 遣:派

市:买 值:适逢,恰好碰上 遂:于是 良久:很久 姑:暂且 之:到 谓:对???说 将:将要 入:进 寓意: 人与人之间,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相互谅解,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尽;倘若使气斗狠,对谁也没有好处。 “子入城市肉“不能及时回家的原因是: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 《父子性刚》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要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的胸怀。 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懂得谦让、气量狭小、凡事斤斤计较的人。 《放风筝》期中考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

译文: 这篇文章是说,两个小朋友来到青草地上放风筝。那么谁在前面拿着线,谁在后面举着风筝呢?一个小朋友想了想,就先指了指对方,又指了指自己,说:“你在前面吧,我在后面。” 《荷》12月考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注释: 直:笔直的 或:有的 形:形状 横:横着 曰:叫做 之:的 译文: 河中种着荷花,每到夏天荷花开花。荷花的梗是笔直的,荷叶的形状很圆,荷花的根茎横着生长在泥中,叫做藕。藕有几节,中间有孔,断的时候有丝。

小古文100篇注音版

第dì一yī组zǔ乡xiānɡ村cūn即jí景jǐnɡ 1、放fànɡ风fēnɡ筝zhēnɡ 青qīnɡ草cǎo地dì,放fànɡ风fēnɡ筝zhēnɡ。汝rǔ前qián行xínɡ,我wǒ后hòu行xínɡ。 2 乡xiānɡ村cūn

乡xi ān ɡ间ji ān 农n ón ɡ家ji ā,竹zh ú篱l í茅m áo 屋w ū,临 l ín 水shu ǐ成ch én ɡ村c ūn 。水shu ǐ边bi ān 杨y án ɡ柳li ǔ数sh ù株zh ū, 中zh ōn ɡ夹ji á桃t áo 李l ǐ,飞f ēi 燕y àn 一y ì双shu ān ɡ,忽 h ū高ɡāo 忽h ū低d ī,来l ái 去q ù甚sh èn 捷ji é。 3、 芦l ú 花hu ā 水shu ǐ滨b īn 多du ō芦l ú荻d í。秋qi ū日r ì开k āi 花hu ā,一y ì

片piàn白bái色sè,西xī风fēnɡ吹chuī来lái,花huā飞fēi如rú雪xuě。 4、荷hé 池chí中zhōnɡ种zhǒnɡ荷hé,夏xià日rì开kāi花huā,或huò红hónɡ或huò白bái。荷hé梗ɡěnɡ直zhí立lì。荷hé叶yè形xínɡ圆yuán。茎jīnɡ横hénɡ泥ní中zhōnɡ,其qí名mínɡ曰yuē

藕ǒu。藕ǒu有yǒu节jié,中zhōnɡ有yǒu孔kǒnɡ,断duàn 之zhī有yǒu丝sī。 5、菊jú 菊jú花huā盛shènɡ开kāi,清qīnɡ香xiānɡ四sì溢yì。其qí瓣bàn如rú丝sī,如rú爪zhuǎ。其qí色sè或huò黄huánɡ、或huò白bái、或huò赭zhě、或huò红hónɡ。种zhǒnɡ类lèi

小古文入门(注音版)

小xi ǎo 古ɡǔ文w én 诵s òn ɡ读d ú 入r ù门m én

第一周: 乡xi ān ɡ村c ūn 乡xi ān ɡ 间ji ān 农n ón ɡ 家ji ā ,竹zh ú 篱l í 茅m áo 屋w ū ,临l ín 水shu ǐ 成ch én ɡ 村c ūn 。水shu ǐ 边bi ān 杨y án ɡ 柳li ǔ 数sh ù 株zh ū,中zh ōn ɡ 夹ji á 桃t áo 李l ǐ ,飞f ēi 燕y àn 一y ì 双shu ān ɡ ,忽h ū 高ɡāo 忽h ū 低d ī ,来l ái 去q ù 甚sh èn 捷ji é 。 荷h é 池ch í 中zh ōn ɡ 种zh òn ɡ 荷h é ,夏xi à 日r ì 开k āi 花hu ā ,或hu ò 红h ón ɡ 或hu ò 白b ái 。荷h é 梗ɡěn ɡ 直zh í 立l ì 。荷h é 叶y è 形x ín ɡ 圆yu án 。茎j īn ɡ 横h én ɡ 泥n í 中zh ōn ɡ ,其q í 名m ín ɡ 曰yu ē 藕ǒu 。藕ǒu 有y ǒu 节ji é ,中zh ōn ɡ 有y ǒu 孔k ǒn ɡ , 断du àn 之zh ī 有y ǒu 丝s ī 。 描mi áo 写xi ě 荷h é 花hu ā 的de 诗sh ī 句j ù : 荷h é 叶y è 罗lu ó 裙q ún 一y ì 色s è 裁c ái ,芙f ú 蓉r ón ɡ 向xi àn ɡ 脸li ǎn 两li ǎn ɡ 边bi ān 开k āi 。(王w án ɡ 昌ch ān ɡ 龄l ín ɡ ) 小xi ǎo 荷h é 才c ái 露l ù 尖ji ān 尖ji ān 角ji ǎo ,早z ǎo 有y ǒu 蜻q īn ɡ 蜓t ín ɡ 立l ì 上sh àn ɡ 头t óu 。(杨y án ɡ 万w àn 里l ǐ )

四年级小古文完整版

四年级小古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年级小古文五十篇 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天的魔术 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