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食品微生物学(二).doc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食品微生物学(二).doc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食品微生物学(二).doc

高纲1086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3281食品微生物学(二)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食品微生物学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

基础课。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营养和培养、代谢调控、生长繁殖、遗传和育种、生态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与实验技能,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并与大食品(包括食品、粮油、饲料)加工业密切联系,掌握微

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所引起的食品的腐败变质以及加以质量控制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考生应掌握以下的内容。

1. 掌握与食品工业关系密切的各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菌落特征与

繁殖方式。

2. 了解微生物营养需要以及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3. 掌握微生物的主要产能方式及典型的发酵途径。

4. 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理化因素。学会利

用这些因素更好地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5. 学习微生物遗传变异的基本理论,掌握几种新的育种方法---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与技术。

6. 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特性,了解不同食品及农副产品上微生物

的类群,了解食品生产、贮存过程中变质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7. 了解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8. 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掌握运用现代免疫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

的依据和方法。

9. 对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先修课程有生物化学、有机化学

(四)说明

大纲中打有“*”号的部分学生可以自行掌握。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学习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微生物学的学习内容、学习微生物学的任务和微生物学的应用。

(二)学习要求

1. 重点掌握微生物及其共性,微生物学建立的主要人物与贡献,

2. 熟悉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3. 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位置,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的定义

2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3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以及微生物学建立的主要人物与贡献。

(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3)现代微生物学时期4 微生物学发展趋势

(考生应重点了解研究微生物的重要意义,明确本课程的主要范围,了解微生物学在生物学中的地位,以及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技术方法的创新对微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性;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和微生物的一般特点。)

(一)课程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应认识和学习各种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三菌和三体(主要是前者)>、古生菌的基本结构特点(群体/个体)、功能、群体形态

和生活特性,对细胞型微生物的多样性形成概念。了解它们和人类的关系

(二)学习要求

1 掌握细菌细胞的形态构造(重点:细胞壁、细胞膜、芽孢、糖被、鞭毛)、繁殖、功能及其群体形态;

2 掌握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及菌落特征;

3 掌握蓝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应用;

4. 了解古生菌的概念及其与真细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细菌(1)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

(2)细菌的群体形态

(3)古生菌

概念的提出、细胞形态、细胞结构

2.放线菌(1)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2)放线菌的繁殖

(3)放线菌的群体特征

3.蓝细菌(1)蓝细菌的形态构造

(2)蓝细菌的实践意义

(重点是各类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结构、群体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各

类原核微生物主要代表种类以及它们的实际应用。)

(一)课程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应认识和学习各种真核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霉菌和蕈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菌落特征。了解真核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二)学习要求

1.了解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原核生物细胞的差异比较。

2.重点掌握酵母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生活史和酵母菌的菌落特征

3.重点掌握霉菌的形态构造、真菌的孢子和菌落特征

(并注意将霉菌-放线菌;酵母-细菌进行分析、比较)

4.了解蕈菌的定义和发育过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酵母菌(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主要代表菌)

2.霉菌(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主要代表菌)

3.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

(重点是酵母菌和霉菌的个体形态、结构、群体形态特征、繁殖方式以及主要代表种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病毒

(一)课程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病毒这个微生物世界中特殊成员有一个全面的基本了

解,包括病毒的特点、概念的发展、定量的基本方法、病毒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生活规律等。

(二)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 基本概念:病毒的效价;包涵体;核衣壳;毒粒;病毒的复制;反受体(病

毒吸附蛋白);一步生长曲线;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原噬菌体;溶源性与

溶源性细菌;溶源转变;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朊病毒。

2. 病毒的特点以及与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比较区别

3. 病毒壳体的作用及其3种基本结构

4. 病毒包膜及其中糖蛋白的功能

5. 病毒粒子的化学组成(核酸、蛋白质、脂类、糖类及阳离子)

6. 病毒核酸的主要类型及其正负极性的定义

7. 何谓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其结构蛋白主要包括哪些?这些结构蛋白的作用?

8. 病毒(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包括的6个过程

9. 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及不同时期的特点

10. 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朊病毒各自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病毒的一般性质:

(1)特点、定义及宿主范围;(2)定量测定(蚀斑测定);(3)群体特征(包涵体; 蚀斑)。

2 病毒粒的性质:

(1)病毒粒的形态结构:大小和形状;壳体结构;包膜结构; 结构类型

(2)病毒粒的化学组成: 核酸;蛋白质;脂质;糖及其他

3 病毒的复制-以噬菌体为例

(1)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的概念;

(2)烈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复制周期; 一步生长曲线.

(3)温和噬菌体的溶源化。

4. 亚病毒因子: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朊病毒

(重点是病毒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增殖过程以及在实践中的意义。)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一)课程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以及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的理论知识,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特点,为今后对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打下基础。

(二)学习要求

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2)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

(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2.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1)扩散;(2)促进扩散;(3)主动运输(4)基团移位

2 培养基

(1)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2)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重点掌握微生物细胞的6大营养要素及其生理功能

2. 水活度的概念及应用

3. 4大营养类型及其分类标准

4. 碳氮比的概念及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对碳氮比要求的差异和特点

5. 不同条件下保持培养基pH稳定的方法

6. 不同微生物对生长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

7. 掌握增殖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的区别和特点

8. 半固体培养基及其用途

9. 4种主要营养运输方式(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移位)的基本特点

(重点了解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课程内容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代谢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微生物的各种产能途径(方式)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其它生命所不具备的产能方式)以及微

生物所特有的耗能合成代谢。

(二)学习要求

1 微生物能量代谢

(1)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1. 发酵;

2. 呼吸作用:(1)有氧呼吸;(2)无氧呼吸。

(2)能量转换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2.氧化磷酸化;3.光合磷酸化。

2. 重点掌握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以及代谢调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了解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定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葡萄糖到丙酮酸的4个主要途径。

2. 概念:发酵与呼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3. 发酵、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能比较

4. 细菌酒精发酵与酵母酒精发酵;同型乳酸发酵与异型乳酸发酵

5. 生物固氮?生物固氮必备的6要素?

6. 酒精一型、二型发酵及应用。

7. 同型乳酸发酵的应用。

8. 微生物的代谢调控。

(重点放在微生物代谢特殊性方面,并联系在菌种鉴定中的应用,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以及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如乙醇发酵、乳酸发酵、

固氮作用等。注意体现微生物代谢类型多、代谢活力强的特点)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一)课程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掌握各种物理、化学手段用于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及原理。结合食品的特性,对微生物引起的腐败的原因加以分析。

(二)学习要求

1 掌握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生长的常规测定方法(原理和操作)

2.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生长曲线);控制技术(连续培养的概念与方法)

3.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物理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方法和原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概念和词汇:CFU、分批培养、代时、连续培养、灭菌、菌种保藏

2. 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生长特点与繁殖方式

3. 常用的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性(主要方法:显微镜直

接计数、活菌计数法、重量法和比浊法)。

4. 同步培养、同步细胞和同步生长?获得同步细胞的方法?

5. 细菌生长曲线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特点及其对科研和生产实际的指导作用。

6. 以生长曲线为指导分析产生二次生长的原因

7. 连续培养的两种控制方式(培养系统)。连续培养两种控制方式的特点和应

用。

8. 恒化连续培养中生长限制因子与比生长速率之间的关系

9. 最适生长温度以及根据最适生长温度进行的微生物类群划分?温度如何影响

微生物的生长?

10. 最适生长pH以及根据最适生长pH进行的微生物类群划分?

11. 根据氧与微生物的关系进行的微生物类群划分?氧对严格厌氧菌的毒害作用原理。

12. 如何通过生长的测定了解化学物质的杀菌作用方式(抑菌、杀菌和溶菌)

13. 青霉素作用于细胞的具体靶点及作用效果

14. 高温杀菌的原理?结合实验掌握实验室常用的高温杀菌方法(灼烧、干热和

湿热)及优缺点

15. 紫外辐射抑制和杀死微生物的机制?结合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阐述青霉

素的杀菌机理各种杀菌和抑菌的辐射方法和原理

16. 举例说明过滤除菌在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17. 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及特点(培养基传代、液氮、低温冰箱、沙土管法和冷

冻真空干燥).

18. 高渗、干燥与水活度的关系,以及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重点放在生长曲线、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实际应用,促进微生物生长和抑制、致死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食品微生物的控制)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一)课程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确微生物遗传在本质上与高等生物的一致性,以及其独有的特殊性、优势及其重要地位。掌握微生物特有的遗传学基础、

规律及应用。

(二)学习要求

1 遗传的物质基础-3个经典试验及朊病毒带来的思考

(1)DNA作为遗传物质;(2)RNA作为遗传物质;

2 质粒和转座因子

(1) 质粒;(2)转座因子

3 基因突变及修复

(1)基因突变类型;(2)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3)DNA损伤及其修复

4微生物育种

5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1)转化;(2)接合;(3)转导;(4)原生质体融合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为什么微生物被尊称为遗传学研究中的明星?——微生物特性的汇总

2. 证明遗传物质为核酸的三个经典试验?

3. 概念:基因组;基因突变;影印培养技术;

4.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及古生菌,他们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5. 质粒的主要类型、基本性质及应用;质粒与转座因子的概念

证明突变的发生与环境因子间无直接对应关系的三个经典实验?

6. F质粒及其特性,F质粒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有几种?其相应的菌株名称?

7. 营养缺陷型的概念?营养缺陷型的分离方法和原理(如何分离营养缺陷型菌株)?

8. 基因突变的特点?

9. 常见诱变剂及作用特点

营养缺陷型之外的其他基因突变型的分离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10. Ames试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11. DNA修复方式及特点(切除、重组和SOS修复方式,不要求详细的参与组

分及其作用)。

作为

和F-菌株在接合作用中的角色?F+,Hfr,F’12. 接合作用的概念,F+,Hfr,F’

供体时的接合作用结果有何特点?

13. 转导作用;转导颗粒;转导噬菌体;比较特异性转导与普遍性转导的异同点。

14. 转化作用,感受态细胞

15. 原生质体融合及其4个主要的步骤?细菌、酵母和霉菌进行原生质体制备

时常用的酶类。

(重点了解微生物遗传变异的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微生物突变的机制,基因重组,微生物选种、育种及菌种保藏的原理与方法)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

(一)课程内容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和独特

作用,微生物在自然分布的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微生物与其

生活在一起的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污水处理、生物修复及环境监

测等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潜力。

(二)学习要求

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1)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2)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

(1)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3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1)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2)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概念:种群、群落、根际微生物、菌根、根瘤、BOD、COD、活性污泥、生物膜、生物修复。

2.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分解者。

3*.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固氮、硝化、反硝化;氨化和各种同化作用)。

4.举出典型例子说明微生物种群间的协同作用关系。

5.微生物种群间、微生物与动、植物间互惠共生的典型例子以及共生关系中各方的主要作用。

6.举例说明微生物种群间的偏害(拮抗)作用关系和捕食关系。

7*.举出典型例子说明微生物种群间的寄生作用关系(病毒与寄主;蛭弧菌与某些细菌)。

8.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9*. 嗜极微生物包括哪些主要类群?

10.大肠菌群——水质粪便污染的指示菌,检测常用的方法和鉴别培养基?

11. 污水的微生物厌氧处理(沼气发酵)特点。

12. 污水微生物处理的优点

13*.Ames 实验的方法、原理以及在环境致突变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14.*概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体的富营养化作用、未培养微生物、微生物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重点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及微生物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第九章感染与免疫

(一)课程内容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有关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二)学习要求

1 感染(1) 感染途径;(2)病原体及其致病性(以细菌为例)

2 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

3 免疫学实际应用(1) 血清学反应;(2)免疫标记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细菌的毒力、侵袭力

2. 比较一组概念:内毒素、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

3. 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及其特点比较

4. 各种生理屏障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

5*. NK细胞作用于靶细胞的特点

6*. 补体的概念及其作为体液杀菌因素作用于病原菌的主要方式。

7*. 干扰素的概念及其抗病毒机理

8.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分型依据

9. 抗原、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完全抗原与半抗原、抗原决定簇

10. 抗体、抗体结构中的重要功能区(抗原结合位点和补体结合位点)

11. 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免疫标记技术

12. 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

(重点了解病原菌传染的机制,抗原的性质和微生物的抗原结构,抗体免疫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血清学反应及其应用)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一)课程内容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了解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的有关生物进化和系统发育的理论。

(二)学习要求

1 基本理论

(1)微生物分类学三个组成部分;

(2)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3)微生物命名;

(4)细菌分类系统----Bergey’s Manual

2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1)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

(2)血清型和噬菌体型;

(3)* 氨基酸顺序和蛋白质分析;

(4)*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5)* rRNA的序列分析;

(6)*化学分类特征

3*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

(1)微量多项试验鉴定系统;

(2)数值分类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明确分类学涉及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分类、命名和鉴定。

2. 掌握国际细菌命名法规中关于命名的常用法规——以种的命名和亚种的命名为例进行阐释。

3. 明确“命名模式”是分类单元命名的依据,并且仅仅是命名时所依据的模式。

4. 细菌在种、属和科-目的不同分类单元等级上的命名模式是如何指定的?指定依据?

5*. 为何说被指定的命名模式不一定是该分类单元中最典型或具有代表性的基

本单元?(从指定依据上分析)

6.明确伯杰氏手册在细菌全面分类鉴定中的国际化权威地位。

7. 细菌分类鉴定的特征包括那几大类?(形态、生理生化、蛋白及核酸的组成

及序列等)

8. 明确血清型检测主要适用于微生物种内不同菌株的分类鉴定

9. *(G+C mol%)的概念以及在分类鉴定应用中仅能够使用其否定原则的含义

10* . 全基因组DNA-DNA杂交应用于判断同属、同种和同亚种的标准如何?11* . 何谓数值分类?

(重点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微生物的分类方法)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几点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学习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以及重点掌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学习要求: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归纳和理解

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重点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理解性知识和记忆性知识并存,

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

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

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

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

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

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

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

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

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

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

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

占的比例约为2:3:3:2。

3、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及论

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4、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___。()

a.基质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孢子

二、填空题

1. 对酵母细胞进行活菌计数时,常加入美蓝染色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的样品中活细胞

呈_____________色,死细胞呈________色

三、名词解释

1.温和噬菌体

四、简答题

1.划分微生物营养类型的依据是什么?

2.下图为TMV重建实验示意图,请填写各数字所代表的内容。

①__________外壳蛋白和________核酸④_________外壳蛋白和_________核酸

②______________病斑⑤______________病斑

③______________病毒⑥______________病毒

五、论述题

1. 简述菌种衰退的原因及衰退的防止措施

2018年自学考试《生物化学及生化技术》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生物化学及生化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固氮 2.氨的同化 3.转氨基作用 4.必需氨基酸 5.尿素循环 6.生酮氨基酸 7.生糖氨基酸 8.脱氨基作用 9.联合脱氨基作用10.非必需氨基酸11.半必需氨基酸12.一碳单位13.蛋白的腐败作用 二、填空题 1.生物固氮是将空气中的( )转化为的( )作用,生物固氮的特点是( )和( )。 2.固氮酶是由( )和( )两种蛋白质组成;固氮酶要求的反应条件是( )和( )。氢代谢是伴随着( )发生的,固氮酶是一种多功能氧化还原酶,除了还原N2外,还能与许多( )作用,还原( )而放个H2。 3.植物吸收硝酸盐后经( )酶和( )酶作用生成( ) 后,植物才能利用 4.氨的同化途径有( )和( )。 5.真核生物细胞的谷氨酸脱氢酶大都存在于( )中,它的辅酶有两种,即( )和( )。 6.生物体内的氨甲酰磷酸是( ) 、( )和( )合成的。 7.由无机态的氨转变为氨基酸,主要是先形成( )氨酸,然后再由它通过( )作用形成其它氨基酸。 8.联合脱氨基作用有两个内容:氨基酸的α-氨基先借助( ) 作用转移到( )分子上,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 );后者在( )酶的催化下,脱氨基生( ),同时释放出氨。 9.硫酸盐还原大致可分为( )和( )两大阶段,第一阶段需要( )形成

APS(或PAPS),第二阶段需要( )载体,最终产物是( )。此产物被认为是从( )转变成( )的重要通路。 10.尿素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氨基酸( )和( )不参与人体蛋白质的合成。 11.在尿素循环途径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存在于( )中,精氨酸酶存在于( )中。 12.根据碳架来源不同,氨基酸可分为: ①谷氨酸族,包括( )、( )、( )、( ) ,共同碳架是( ) ; ②天冬氨酸族,包括( )、( )、( )、( ) 、( )、( ),共同碳架是( ); ③丙氨酸族,包括( )、( ) 、( ),碳架来源是( ); ④丝氨酸族,包括( )、( )、( ),碳架来源主要是( ); ⑤芳香族氨基酸,包括( )、( )、( ) ,合成途径叫( )。其碳架物质来自于EMP途径的( )和PPP途径的( )。 ⑥组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比较复杂,主要碳架来自于( ) 。 13.氨基酸降解的主要方式有( )作用、( )作用和( ) 作用。 14.由L--Phe生成反式肉桂酸( CH--CH--C~,…)属氨基酸( )降解方式,它由( )酶催化。 15.氨的去路有( )、( ) 、( );酰胺形成的生理作用是( )和( )。 16.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起始于( )、( )和( )途径的中间代谢物。 17.体内氨基酸主要来源于( )和( )。 18.谷氨酸脱羧后生成( ) ,它是脑组织中具有( )作用的神经递质。 19.组氨酸脱羧后生成( ),色氨酸经羟化,脱羧后生成( ) ,它们

高等教育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题: 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 1895年创办的()。 A 、京师同文馆 B 、天津西学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清华大学 ?正确答案:B 第2题: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 ) A 、西方古希腊时代 B 、中国的殷商时代 C 欧洲中世纪大学 D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C 第3题: ()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 、政治体制 B 、经济体制 C 、文化 D 、人口 ?正确答案:B 第4题: ()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 、培养专门人才 B 、发展科学 C 、服务社会 D 、国际合作 ?正确答案:A 第5题: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高 等 第1部分: 单选((30分)) 教 育 学 模 拟 考 试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正确答案:B 第6题:高等教育入学率()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 A 3%内B、15% 内C、15%^ 50% D 50%以上 ?正确答案:C 第7题: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 A、计划分配 B、双向选择 C、市场配置 D、自主择业 ?正确答案:D 第8题: 高校中师生关系一般不能表现为()关系。 A、工作 B、情感 C、道德伦理 D、特殊 ?正确答案:D 第9题: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 )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长效性D、协作性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A、教师和学生 B、教育手段 C、教育方法 D、课程 ?正确答案:D 第11题: 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A、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B、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改革教学基本条件 D重视课程管理 ?正确答案:A 第12题:()是当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突岀的特点。 A、专业性 B、教学与科研结合 C学生学习的自主性D、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联系 ?正确答案:B 第13题: ()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 A、课堂教学 B、实验操作 C、毕业实习 D、毕业设计(论文) ?正确答案:D 第14题: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 A、难以反映学习的质量 B、难以因材施教 C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D、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 ?正确答案:A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6289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 南京工业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各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刻认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与利用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八章。在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建设项目招标、施工项目招标、合同法原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施工合同的签订与管理、施工索赔。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建设项目招标、施工项目招标、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施工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2、理解并掌握合同法原理、施工合同文本的具体条款; 3、掌握施工合同的索赔的基本要求、索赔方法和技巧、索赔的计算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建筑工程招投标是建筑工程与管理工程的交叉学科,覆盖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它是以土木工程和管理工程为主,结合施工和合同法原理等工程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因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土木工程造价、合同法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项目管理与项目经营管理,对项目管理的特点和方法做了说明,阐述了项目经营管理的内容。 (二)学习要求 掌握项目管理与施工项目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的相关背景,对其特点做了详细说明。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项目管理的内容; 2、掌握:施工项目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第二章建设项目招标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建设项目的招标方式和招标程序,对招标的具体事务做了详细说明,给出了招标文件的格式。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建设项目招标的理论基础、招标的基本的内容和相关定义,掌握建设施工项目招标的程序,招标文件的编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建设项目招标概述; 2、掌握:招标方式; 3、熟练掌握:施工招标的程序;施工招标文件。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 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 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 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 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 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三、选择题(P26)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 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 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 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七、选择题(P32)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仅存硕果。(北京大学的前身) 八、选择题(P34)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校内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九、选择题(P36) 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来看,1952年的院系调整应当说基本上是成功的(多科制学院和单科制学院),若以是否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答案就不那么肯定了。 十、选择题(P37) 1961年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 十一、选择题(P38) 从1999年开始,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等口号的推动下,开始了3年扩招。 第四章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论述题(开放性)(P58) 注:可参考书中两部分章节的思考题。 1.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2018年自考医学类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医学类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 1.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pI分别为4.6、5.0、5.3、 6.7、 7.3。电泳时欲使其中4种泳向正极,缓冲液的pH应该是(D) A.5.0 B.4.0 C.6.0 D.7.0 E.8.0 2.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B) A.血清清蛋白(分子量68 500) B.马肝过氧化物酶(分子量247 500) C.肌红蛋白(分子量16 900) D.牛胰岛素(分子量5 700) E.牛β乳球蛋白(分子量35000) 3.蛋白质分子引起280nm光吸收的最主要成分是(D) A.肽键 B.半胱氨酸的-SH基 C.苯丙氨酸的苯环 D.色氨酸的吲哚环 E.组氨酸的咪唑环 4.含芳香环的氨基酸是(B) A.Lys B.Tyr C.Val D.Ile E.Asp 5.下列各类氨基酸中不含必需氨基酸的是(A) A.酸性氨基酸 B.含硫氨基酸 C.支链氨基酸 D.芳香族氨基酸 E.碱性氨基 6.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B)

A.黏度下降 B.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 C.颜色反应减弱 D.溶解度增加 E.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B) A.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 B.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改变 C.辅基的脱落 D.蛋白质水解 E.以上都不是 8.以下哪一种氨基酸不具备不对称碳原子(A) A.甘氨酸 B.丝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E.丙氨酸 9.下列有关蛋白质β折叠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E) A.β折叠结构为二级结构 B.肽单元折叠成锯齿状 C.β折叠结构的肽链较伸展 D.若干肽链骨架平行或反平行排列,链间靠氢键维系 E.以上都正确 10.可用于蛋白质定量的测定方法有(B) A.盐析法 B.紫外吸收法 C.层析法 D.透析法 E.以上都可以 11.镰状红细胞贫血病患者未发生改变的是(E) A.Hb的一级结构 B.Hb的基因 C.Hb的空间结构

高等教育学整理试题

选择 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p3 2.在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出现的时间是……三千年前 p15 3.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p16 4.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定的标志是……太学的建立 p16 5.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和……国际性 p18 6.欧洲中世纪大学实行专业教育,组织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的四大学科是……文法医神 p19 7.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洪堡 p24 8.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柏林大学 p25 9.在美国,1862年生效的旨在通过赠地建立学院,以培养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法案是……《莫利尔法案》 p28 10.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p29 11.“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论点的是……威斯康辛大学 p29 1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的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服务社会 p29 13.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美国 p29 14.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p32 15.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癸卯学制》,将高等教育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即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院 p33 16.首开中国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通儒院 p33 17.大力倡导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是……蔡元培 p33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5年 p4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8年 p4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1993年 p41 2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p44 22.阶级关系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利益追求 p45 23.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p48 24.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3 25.制约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4 26.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舒尔茨 p72 27.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提出者是……舒尔茨 p72 28.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 p75 29.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复杂性 p87 30.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归宿 p89 31.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社会本位 p90 32.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实质教育论 p93 33.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p93 34.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科类结构 p94 35.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19世纪后半期 p96 36.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p102 37.高等学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职业性 p103 3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p114 39.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即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光学课程代码:708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系统地介绍了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与成像理论、理想光学系统、平面光学系统、光学系统中光束限制、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光线的光路计算与像差理论、典型光学系统、现代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与与像差公差、光的电磁性质光波的叠加与分析、光的干涉、光的衍射与傅立叶光学、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基础、光的量子性与激光、光纤与波导光学以及近几年最新发展的半导体激光和光子学等。课程特点在于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现代光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典型光学系统的实例和应用。 本课程适合于自学考试光机电一体化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系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学生应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与成像理论、理想光学系统、平面光学系统、光束限制、像差理论等几何光学的基本容以及光的电磁性质、光波的叠加与分析、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物理光学的基本容以及现代光学中的部分容。为学习光学设计、光信息理论和从事光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专业前期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是《工程光学》课程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通过《工程光学》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的后期课程激光原理与技术、实用光电技术、信息光学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成像概念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的知识层次和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 掌握几何光学基本定律: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3)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全反射及其应用)4)光路的可逆性5)费马原理(最短光程原理)6)马吕斯定律。 完善成像条件的概念和相关表述 能够应用光学中的符号规则,单个折射球面的光线光路计算公式(近轴、远轴) 能够利用单个折射面的成像公式,包括垂轴放大率、轴向放大率、角放大率γ、拉赫不变量等公式。 记忆球面反射镜成像公式 了解共轴球面系统公式(包括过渡公式、成像放大率公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理解:完善成像条件的概念和相关表述。 应用:应用光学中的符号规则。 (二)次重点 识记:单个折射面的成像公式,包括垂轴放大率、轴向放大率、角放大率γ、拉赫不变量等公式。 理解:单个折射球面的光线光路计算公式(近轴、远轴)。 应用:球面反射镜成像公式。 (三)、一般 识记:光波与光线 理解:费马原理、马吕斯定律。 应用:共轴球面系统公式(包括过渡公式、成像放大率公式)。 第2章理想光学系统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02634生物化学大纲

02634生物化学大纲 02634生物化学(二)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生物化学(二)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与食品有关的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类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调节方式,同时及时反映国内外有关生物化学的先进理论和成就。本课程在加强基础理论的同时,又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借助于生物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解决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今后在生产实践、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取得物质和能量。人经口摄入体内的含有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水分等)的物料统称为食物或食料。绝大多数的人类食物都是经过加工以后才食用的。经过加工以后的食物称为食品。人是生物体,人类的食物也主要来源于其它生物。食品科学是一门以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为主要基础的综合学科。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和适应人体的生理特点,食品资源的开发、加工手段与方法的研究等都必须建立在对人及其食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和生物体在内、外各种条件下的化学变化规律了解的基础上。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生物化学涉及的范围很广,学科分支越来越多。根据研究的生物对象之不同,可分为动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物化学、微生物生化、昆虫生化等等。随着生化向纵深发展,学科本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常常被作为独立的分科,如蛋白质生化、糖的生化、核酸、酶学、能量代谢、代谢调控等等。按照生物化学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工业生化、农业生物化学、医学生物化学、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应用生物化学之一。概括地说,食品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就是人及其食品体系的化学及化学过程。食品生物化学不仅涵盖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内容,而且还包括再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与食品营养和感官质量有关的化学及生物化学知识。 本课程选用国内最具权威的生化教材(生物化学,王镜岩等主编,第三版),全书有40章,教材篇幅很大,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但括号内的内容要求掌握: 第六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结构特点) 第十五章核酸的研究方法 第十六章抗生素

湖南高等教育学试题1含答案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考试类别(闭卷) : 题 号 一 二
8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 教学是教育的唯一途径 C 两者相同 B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D 不相干
( B

课程试题(A)
9 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 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三 四 总 分 评卷人 C 主管者 D 举办者 ( A ) A 办学者 B 管理者
( D

10 1632 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1.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实行( D ) 。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党委集体领导制 2 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服务社会 B 了解国情 C 培养学生 ) 。 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C ) A 夸美纽斯(捷克) ; C 皮洛戈夫(俄国) ; 11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 A 主导作用 B 教师中心 C 辅助角色 ( B B 纽曼(英国) ; D 保尔森 ( 德国)。
( A D 咨询者 )

1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德、智、体诸育相结合; C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 勤工俭学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B ) D 学习要求 ( C ) D 德育活动 ( D B 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D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 C ) )
3.以认识自然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是( A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13 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叫做 A 培养目标 B 教育目的 C 专业目标
D.开发研究 ( C D 100% A 锻炼身体 B 艺术活动 C 教学工作 ) 14 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除了科学研究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外, 最基本的是
4 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量化指标是毛入学率占适龄青年的 A 10%以上 B 15%以上 C 50%以上 ) 。
5 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B A.专业结构 B.学缘结构
15 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是 C.学历结构 D.职务结构 A 自主发展和建构的主体 6.在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称为 A.总结性评价 B.项目评 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 性评价 ( B D、体育 ) ( A) C 独立的探究性的学习者 16 广义课程是指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综合 D 实践环节
7 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 B、教学 C、智育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1 页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2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大纲生产作业管理课程(课程代码:)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章现代生产管理概论 .生产与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过程 .生产类型 .现代生产管理的特征 第章生产系统的规划与组织 .生产系统的总体布置 .车间布置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流水生产组织 第章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生产综合计划 .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 .生产计划的安排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统计及在制品管理 第章工作研究与工作设计 .工作研究 .劳动定额 .工作设计 .生产环境设计 第章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概述 .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 .制造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 .的实施过程 .实施效果的评价 第章生产现场管理和作业排序

.生产现场管理概述 .现场管理的方法 .定置管理 .作业排序 第章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的计划与控制 .项目管理组织 .网络计划技术 第章企业物流管理 .物料管理 .物料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 .物料供应计划 .生产现场物料管理 .库存管理 第章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概述 .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设备更新与改造 .设备综合工程学与全员设备管理第章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族标准概论 .质量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第章生产管理技术发展与模式改变 .生产方式的演变过程 .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精益生产方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敏捷制造() 三、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情况全

实用文档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 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 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 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 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 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实用文档 三、选择题(P26)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 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 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 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七、选择题(P32)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仅存硕果。(北京大学的前身) 八、选择题(P34)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校内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九、选择题(P36) 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来看,1952年的院系调整应当说基本上是成功的(多科制学院和单科制学院),若以是否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答案就不那么肯定了。 实用文档 十、选择题(P37) 1961年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

02634生物化学(二)大纲

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634生物化学(二) 江南大学编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生物化学(二)是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与食品有关的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类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调节方式,同时及时反映国内外有关生物化学的先进理论和成就。本课程在加强基础理论的同时,又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借助于生物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解决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今后在生产实践、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取得物质和能量。人经口摄入体内的含有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水分等)的物料统称为食物或食料。绝大多数的人类食物都是经过加工以后才食用的。经过加工以后的食物称为食品。人是生物体,人类的食物也主要来源于其它生物。食品科学是一门以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为主要基础的综合学科。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和适应人体的生理特点,食品资源的开发、加工手段与方法的研究等都必须建立在对人及其食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和生物体在内、外各种条件下的化学变化规律了解的基础上。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生物化学涉及的X围很广,学科分支越来越多。根据研究的生物对象之不同,可分为动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物化学、微生物生化、昆虫生化等等。随着生化向纵深发展,学科本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常常被作为独立的分科,如蛋白质生化、糖的生化、核酸、酶学、能量代谢、代谢调控等等。按照生物化学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工业生化、农业生物化学、医学生物化学、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应用生物化学之一。概括地说,食品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与X围就是人及其食品体系的化学及化学过程。食品生物化学不仅涵盖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内容,而且还包括再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与食品营养和感官质量有关的化学及生物化学知识。 本课程选用国内最具权威的生化教材(生物化学,王镜岩等主编,第三版),全书有40章,教材篇幅很大,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但括号内的内容要求掌握: 第六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结构特点) 第十五章核酸的研究方法 第十六章抗生素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参考题 一、单选题 1、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是(C)。 A 雅典大学 B 古巴比伦“寺庙学校 C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国“太学” 2、(D)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最主要的私学高等教育形式。 A 右学 B 国子监 C 辟雍 D 书院 3、(A)率先领导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4、晚清设立的(D)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A 天津西学学堂 B 南洋公学 C 山西大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5、(A)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 柏林大学 B 剑桥大学 C 牛津大学 D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 6、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B) A 布鲁贝克 B 科尔 C 郝钦斯 D 弗莱克斯纳 7、(A)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A 莫里尔法案 B 退伍军人法案 C国防教育法案 D高等教育方向法 8、(B)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A 培养方案 B 课程体系 C 专业设置 D 学制设置 9、(A)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A 教学 B 科研 C 服务社会 D 文化传承 1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B)而展开。 A 学科 B 专业 C 课程 D 培养计划 11、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D)。 A 美国 B德国 C 荷兰 D 日本 12、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型的是(A)。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1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A)为

02124信息分析方法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124 信息分析方法 第一章信息分析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国内外对信息分析的理解、信息分析与其他一些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叉、信息分析的类型以及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并阐述了信息分析的产生背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分析的含义 以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方法为手段,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分析、评价、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智能活动。 2.信息分析的类型 领域划分:政治信息分析要素、经济信息分析要素、社会信息分析要素、科学技术信息分析要素、交通通信信息分析要素、人物信息分析要素、军事信息分析要素 内容划分:跟踪型信息分析(技术和政策跟踪型)、比较型信息分析、预测型信息分析、评价型信息分析 方法划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定性分析法一般不涉及变量关系,主要依靠人类逻辑思维功能来分析问题。 定量分析肯定要涉及变量关系,主要是依靠数学函数形式来进行计算求解。 3.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研究课题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成果的智能性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预测性和近似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特殊性。研究过程的社会性 作用:在科学管理中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在研究开发中担负助手作用。在市场开拓中起保障和导航作用。在动态跟踪与监视中起耳目和预警作用 4.信息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背景: 发展方向:内容领域的综合化,服务方式的社会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业务经营的产业化。交流合作的国际化。 第二章信息分析的流程 (三)考核要求 1.课题选择 掌握:课题的来源,课题选择的原则,课题类型,选题程序 课题的来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信息用户委托的课题、信息人员自己提出的课题原则:政策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类型:为制定政策进行信息分析、配合科研项目的课题、配合大型工程项目的课题、配合技术

年江苏省高校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 C )。P93 A. 个人本位论 B. 形式教育论 C. 实质教育论 D. 社会本位论 2、“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个论点的是( D)。P29 A.柏林大学 B.霍普金斯大学 C.剑桥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学位分为( A )。P239 A..学士、硕士、博士. B.硕士、博士、博士后 C.协士、学士、硕士 D. 协士、学士、硕士、博士 4、高等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C )。 A. 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 短学程化 D.融合化 P143 5、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C )。P152 A.讲授法 B. 谈话法 C.演示法 D.发现法 6、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为( C )。 A.<15% B.>15% C.15%~50% D.>50% 7、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 )。P53

A. 政治 B.经济 C. 文化 D.法律 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专业课程和(C )。P115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专业基础课程 D.实业实训课程 9、第一次提出“教学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D )。P24 A.布鲁纳 B.杜威 C.范海斯 D.洪堡 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 C. )。P137 A.循序渐进 B. 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专业性。(P3) 2、美国在改革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面向不同背景人士的高等教育入学通道,包括考试入学、推荐入学和注册入学 3、我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思想的是着名教育家孔子 P187 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P216 5、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P75 6、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有三大专业,即法学、医学和神学P97 7、高等学校管理模式中,学术权力主导模式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P211 8、高等教育研究应该侧重的方面是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P177

2017年1月份江苏生物化学自学考试真题(含答案)

D027·02634 2017年1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2634 生物化学(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维生素A的缺乏症为() A.软骨病 B.夜盲症 C.口角炎 D.坏血病 2.维持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稳定主要靠哪种化学键?() A.离子键 B.氢键 C.疏水键 D.二硫键 3.透析法在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中使() A.不同分子蛋白分开 B.有毒蛋白去除 C.小分子去除 D.大蛋白截留 4.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波长为( ) A.260nm B.280nm C.540nm D.600nm 5.已知RNA中一段序列为5'-AGCUGACU-3',基因中相应片段模板链的序列是() A.5'-AGCTGACT-3' B.5'-TCAGTCGA-3' C.5'-AGTCAGCT-3' D.5-TCGACTGA-3' 6.tRNA的二级结构是( ) A.三叶草形结构 B.倒工.形结构 C.双螺旋结构 D.发夹结构 7.类胡萝卜素可在小肠壁和肝脏氧化转变成(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D D.维生素K 8.诱导契合学说是解释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易失活 D.可调节 9.在三浚酸循环中,直接生成草酰乙酸的酶是() A.柠檬酸脱氢酶 B.琥珀酸脱氢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顺乌头酸酶 10.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A.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B.UDPG 焦磷酸化酶 C.糖原合成酶 D.磷酸化酶 11.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酰基载体是( A.ACP B.CoA C.生物素 D.TPP 12.下列物质属于解偶联剂的是( A.一氧化碳 B.氯化物 C.鱼藤丽 D.2.4一二硝基苯酚 13.冈崎片段是指( A.DNA 模板上的DNA片段 B.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 C.前导链上合成的DNA片段 D.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 片段 14.逆转录过程中需要的酶是( A.DNA 指导的DNA聚合奇 B.RNA指导DNA聚合酶 C.RNA指导的RNA聚合酶 D.DNA指导的RNA聚合酵 15.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 A.一个密码适用于一个以上的氨基酸 B.一个氨基酸可被多个密码编码 C.密码与反密码可以发生不稳定配对 D.密码的阅读不能重复和停顿 16.酶合成的调节不包括() A.转录过程 B.RNA加工过程 C.mRNA 翻译过程 D.酶的激活作用 17.从核糖核酸生成脱氧核糖核酸的反应发生在( )

高等教育学试题

此答案纯属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文化(狭义)狭义的文化则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 3] 文化(广义)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4] 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6] 社会本位高教目的观社会本位高教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7] 个人本位高教目的观个人本位高教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8]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学校性质和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学校之间的关系等。 9]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教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10] 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11]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2] 学科学科主要指学术的分类,即按科学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教材认为,它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13]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或基本准则。它属于教学的指导思想。 14] 课程(狭义)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15] 课程(广义)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 16]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7]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分为3部分:说明、本文和附录。本文是重点。18] 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9]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