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城市广场设计
巴黎芳登广场简介

巴黎芳登广场简介
巴黎芳登广场(Place Vendôme)是巴黎的一个著名广场,位于巴黎老歌剧院与卢浮宫之间,呈切角长方形,长224米,宽213米。
这个广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85年,最初名为“征服者广场”,后来改为“大路易广场”。
在法国革命中,广场的名字几经更改,如“黑桃广场”和“国际广场”。
最终,在18世纪,广场的名字定为“芳登”,源自广场原址上的芳登酒店(Hôtel of Vendôme)。
芳登广场以其宏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八角形外观而著称。
广场中央有一座螺旋纹雕饰的青铜柱,这是广场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也是高级珠宝品牌Van Cleef & Arpels的品牌标志设计元素之一。
此外,芳登广场还聚集了许多世界著名的珠宝品牌,如Chaumet、Boucheron和Cartier等,以及法国最昂贵的丽兹饭店,使其成为法国高级珠宝业的中心和全球奢侈品的聚集地。
芳登广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当时它是为了彰显王权而建造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场逐渐成为了高级订制服及珠宝品牌们的必争之地。
19世纪末,不远处的巴黎歌剧院落成,以及丽池酒店的进驻,更使得芳登广场成为了巴黎生活方式的中心。
总的来说,巴黎芳登广场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艺术气息的地方,无论是其建筑风格、地标性雕塑,还是其所聚集的珠宝品牌和豪华酒店,都使其成为巴黎乃至全球的一个重要景点。
Place de la République 共和国广场

实木制成的长椅与四周的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 古朴的氛围。
不同的休憩造型 增加了空间的趣 味性。
通过坡道与台阶的组合增 加了垂直空间的多样性, 同时使整个广场形成一个 无障碍的通道。
THE EN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e la République广场 被tvk改建。改建后的广场面积 增大了一倍,成 为巴黎最大的 公共步行广场。同时杜绝机动 车的驶入,成为一个林荫道下 的宜人城市多用途公共空间。
图为改造前后示意图
共和国广场改造前后:通过地面 贴砖的方式扩大了广场的面积, 且通过浅色的贴砖明显而有效的 分隔了城市道路与广场,阻隔车 辆进入广场。且与周围建筑形成 很好的呼应。
广场铺装是一系列有色差的浅色石 材,整体缓坡坡度为1%,完全实现 无障碍通行;中心是共和国女神雕 塑;150颗高大乔木形成庄严的纵向 轴线;水池,餐饮厅,休息座椅等 等公共要素有序的安插在广场中。 同时保留了其集会功能。
广场的共和国 女神大雕塑依 旧为广场的中 心,成为共和 国广场的象征, 为行人起到指 引作用。
广场地面部分采用光面瓷砖,且通过小落差形成一个浅水 面场所,分割活动区域,同时倒映天空、四周树木与广场 雕塑的影像,宛如形成了另一个空间,增添了广场的空间 感和行人游览的趣味性。
广场的两侧分别种植了四个区域的树木,有效的分隔了城市车行 道路与人行广场,且释放出休憩空间的信号。绿树成荫,行人可 以享受广场的闲适与幽静。
Place de la République :
法国巴黎最大的公共步行广场 共和国广场
共和国广场(Place de la République),法国巴黎著名广场 之一,在市中心偏东北方向,处于三区、十区、十一区 的交界处。这个广场跟多数的圆形广场不同,它呈现长 方形,长280米,宽120米,且是西北--东南倾斜方向。 广场中心有共和国女神大型塑像。
著名广场景观设计案例

著名广场景观设计案例
1.纽约时代广场: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广场之一,纽约时代广场以其令人惊叹的建筑和灯光秀而闻名。
其广场景观设计融合了现代和传统元素,展现了纽约城市的精神和魅力。
2.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作为巴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香榭丽舍
大街的广场景观设计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优雅的花园而著名。
设计师精心布局了广场的各种元素,创造出了一个令人愉悦的空间。
3. 悉尼歌剧院广场:悉尼歌剧院广场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公共
空间之一,其广场景观设计以其海滨景观和现代建筑而著名。
设计师将广场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空间。
4.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其广场景观
设计以其历史建筑和现代化城市景观而著名。
设计师将广场的元素与周围的建筑和景观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城市空间。
5.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景
观设计案例之一,其广场景观设计以其花园和现代建筑而著名。
设计师将广场的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
- 1 -。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城市意象

协和广场海神喷泉
圣彼得广场喷泉
广场喷泉池
• 广场喷泉是近现代广 场的亮点;增加广场 的吸引力,也成为市 民休闲,游玩的好去 处。 • 大型城市广场中的人 工动态喷泉,也多来 自自然的种种水态, 如瀑布、叠水、水帘 、溢流、溪流、壁泉 等。
罗马纳沃纳广场四河喷泉
例:罗马图拉真广场(视频)
• 图拉真广场建于公元107年 ,是为了纪念图拉真大帝远 征罗马尼亚获胜。 • 两所巨大的图书馆、两座宏 伟的大会堂、至今还耸立在 废墟上的图拉真胜利纪念柱 和一排排雕像构成了当时全 城最壮观的地区。 • 与图拉真广场属同一时代的 罗马建筑还有:图拉真市场 ,凯撒广场以及修缮后的维 纳斯神庙。
例:巴黎协和广场(视频)
• 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 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的广 场,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 令营建。 • 建造之初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 至高无上的皇权,取名“路易 十五广场”。 • 法国大革命时期,它被称为 “革命广场,1795年改称“协 和广场。 • 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着埃 及方尖碑,是由埃及总督赠送 给查理五世的。 • 广场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 法国的8大城市。
欧洲城市广场方尖碑
• 协和广场埃及方尖碑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方尖碑
方尖碑
1. 2. 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 念碑。 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 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 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 银合金包裹。 碑高度不等,一般修长比为 9~10:1,用整块花岗岩制成。 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从中王国时代 (约公元前 2133~前1786年)起,法老们 在大赦之年或炫耀胜利之时竖 立方尖碑,通常成对的竖立在 神庙塔门前的两旁。 古埃及的方尖碑后被大量搬运 到西方国家。
国外广场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广场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原创实用版】目录1.研究现状1.1 国外广场设计的历史发展1.2 国外广场设计的主要理论和方法1.3 国外广场设计的实践案例及特点2.发展趋势2.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2.2 多样性设计风格的体现2.3 科技手段的运用2.4 人性化与公共参与正文一、研究现状1.1 国外广场设计的历史发展国外广场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广场设计理念。
这些广场多以公共活动、社交、政治集会等功能为主,体现了古代城市文明的精神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广场逐渐成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广场设计开始关注人的需求,注重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
1.2 国外广场设计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国外广场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深受现代建筑学、景观建筑学等学科的影响。
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功能分区理论、人本设计理念、场所精神理论、生态设计方法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强调广场设计应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注重空间品质的提升,同时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
1.3 国外广场设计的实践案例及特点国外有许多优秀的广场设计案例,如美国的时代广场、法国的巴黎协和广场等。
这些案例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1)多功能性:广场设计充分考虑各种功能需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
(2)人性化:注重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打造舒适、宜人的空间品质。
(3)公共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广场的设计和管理,提高广场的活力和使用率。
(4)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广场的生态效益。
二、发展趋势2.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广场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设计师们在广场设计中,积极采用绿色建材、节能技术等手段,降低广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2 多样性设计风格的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外广场设计开始关注文化多样性,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设计师们在广场设计中,融入各种文化元素,打造富有特色的空间形象。
著名广场景观设计案例

著名广场景观设计案例
近年来,城市广场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社交、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
而广场景观设计更是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广场景观设计案例:
1. 纽约时代广场:纽约时代广场是全球著名的商业中心和旅游胜地,其广场景观设计以独特的红色广告牌、水晶球和夜景灯光著称。
这些元素将广场打造成为独特的文化地标。
2. 巴黎协和广场:巴黎协和广场是巴黎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广场上有独特的喷泉和奥斯曼风格的建筑物。
广场景观设计以艺术与文化融合为主题,展现了法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 悉尼歌剧院广场:悉尼歌剧院广场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其广场景观设计以灵活性和创新性为主题,采用了多种颜色和形状的石材,打造出了现代感十足的设计。
4. 上海市民广场:上海市民广场是上海市中心的重要公共空间,其广场景观设计以融合中西方元素为主题,展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总之,广场景观设计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现城市文化和特色的一个重要载体。
这些著名的广场景观设计案例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美丽的风景线,也为城市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城市广场空间的分析与设计

3、比例
D:H=1,即垂直视角为45º时,可看清实体的细部
D:H=2,即垂直视角为27º时,可看清实体的整体
D:H=3,即垂直视角为18º时,可看清实体整体及背景
一般比例为1~3较好
卡米洛·希特在总结欧洲广场设计的手法中提出, 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建筑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 建筑高度的两倍
(二)广场空间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1、四角敞开的广场空间 2、四角封闭的广场空间 3、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广场空间 4、由主要建筑物支配的广场空间
四角敞开的广场空间
四角封闭的广场空间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 0. 54
天津海河广场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巴黎协和广场
1. 26 4. 28
南昌“八一”广 场
郑州“二七”广 场
莫斯科红场
5. 0 北京天安门广场
面积/公顷 2. 9 6. 3 1. 6 5. 0 4. 0 30. 0
1、面积
人体尺度 vs 超大尺度
最多 3~5公顷
2、距离
0.9~2.4m;12m;24m;150m;1200m;……
(三)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
• 1、道路引向、汇聚于广场 • 2、道路穿越广场 • 3、广场位于道路一侧
(四)广场的序列
• 广场空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周围的其他小空间、 道路、小巷、庭院等相连接。
• 广场的空间序列可划分为前导、发展、高潮、结 尾几个部分。
苏州工业园区世纪广场
城市广场空间的分析与设计
(一)广场空间的尺度——面积、距离、比例 (二)广场空间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三)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 (四)广场的序列
欧洲城市广场历史演变

一、古希腊集市广场古风时期拉托(Lato)的集市广场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城市广场。
广场的北端设有一石头堆砌的大型看台,其两侧各设一个高耸的塔楼(Turm),加强着看台以及整个广场北端的造型。
这个大台阶类似于一个台阶式的听坛,服务于扩大化了的市民的参政和议政,而贵族们的议事活动则在广场南面的更加考究的议事大平台上(Exedra)。
象经过精心安排的舞台布景,这个大平台与广场北面的大台阶正好对应,强化了广场的政治色彩。
希腊的集市广场早在荷马时代就是集会的场所,它同时也是庭审之处。
而在专制时代,为了避免人们长时间的逗留,在公共集会场所配以艺术装饰并不常见。
直到民主体制形成,当索隆(Solon)将法律和权力赋予人民议会时,对集会场所的装饰才逐步发展起来。
而在克莱斯特勒斯(Kleisthenes)赋予所有雅典人以公民权并引入了在广场上定期集会的制度后,古希腊的广场才真正成为城市的核心,同时也成了市场。
这种多重活动类型的共存非常突出地体现在雅典的集市广场上:这个不规则的梯形广场三面柱廊,而元老院议事厅尽管位置显赫,但体量小巧。
广场西侧山坡上的赫菲斯托斯神庙(Hephaistos)对广场空间则具有牵制作用,神庙下宽阔的台阶不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基础,当广场上有活动时,这些台阶就成了观众的座位。
二、古罗马集市广场共和时期的罗马城市广场的设置反映出对于市民聚集的支持,以巴西利卡、庙宇、柱廊等围合,表现出一种强有力的公共特征。
罗马市中心的集市广场(ForumRomano)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空间,广场东侧的小神庙体量虽不大,但由于它的特殊地位以及独立于周围环境的性格成为广场短边以及整个空间的控制性元素,它也促成了广场空间的轴向性。
南北两侧的巴西利卡明确地界定着广场的长边,而东北角的边界则由多个相互间关系不定的小型元素构成,缺少整体性。
庞贝的集市广场(Forum Pompeji)则更为规则,呈严格的狭长矩形。
北端的丘比特神庙控制着广场的短边及整个广场空间,其余三边均由形态完整、严格对称的各种公共建筑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5)巴洛克时期,广场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 间序列的一部分。 强调塑造一种自由流动的连续景观空间和动态视觉美感。
巴黎协和广场鸟瞰
1、巴黎最大的广场——协和广场
(1)广场性质:纪念广场。 (2)广场尺寸:有多条明确的轴线关 系。放射性街道。 (3)特点:广场的四周建筑开始减少, 空间变得更加开放,广场的交通性增强。
(1)广场简介
协和广场始建于1755年,由当时任职于路易十五宫廷的皇家建筑师雅克•昂日•卡布里耶 (Jacques-Ange Gabriel)设计建造,工程历经二十年,于1775年完工。卡布里耶首先为 协和广场设计了一个长360米,宽210米,总面积84000平方米的八角 形广场的雏形。为了 得到一个远景透视效果,他选择了与当初建巴黎的那些皇家广场不同的方案。他将协和广 场设计成一个开放式的广场:人们在此可远眺杜乐丽花 园的千叶起舞,可俯视塞纳河的波 光荡漾。广场两端由卡布里耶的另两部杰出之作:法国海军总部和克里昂大饭店为协和广 场划出了终点线。 中央骄傲地矗立着那座有三千三百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那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 世的。方尖碑高二十三米,重二百三十吨,塔身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 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主要内容是赞颂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广场的四周有 八座雕像,它象征着法国的八大城市。这里还有花圃、喷泉和阅兵台,如今成了巴黎市民 休息、游览的地方。东北是歌剧院,是拿破仑第三时期修建的豪华建筑。
(3)中世纪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
意大利锡耶纳坎珀广场连续性的视觉空间
(4)文艺复兴时期广场建设力图体现人文主义价值,追求认为的视觉秩序和庄严雄伟的空间效果。
意大利圣马可广场空间相似性和对比性的 运用
(2)广场展示
4、孚日广场—法国最古老的广场
(1)广场性质:纪念广场。 (2)广场结构:140x140矩型。
(3)特点:整体格局为封闭式,遵循 几何形状。有明确的轴线。建筑界面 连续相似。
(1)广场简介
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是法国巴黎最古老的广场,位于玛莱区,跨巴黎第三 区和巴黎第四区。广场的名字被屡次改动,“孚日广场”之名以法国东北部的孚日山脉为 意,是政府为了表彰第一个向中央政府上税的省份阿尔萨斯一洛林,取其省内孚日山脉的 名字而来,从1870年沿用至今。孚日广场 (Place des Vosges)是巴黎最古老的皇家广场, 从查理六世开始,其建筑群就被大加翻造,并辟为行宫,供历代国王居住。但是,孚日广 场并非十分醒目地立于路旁,而是很容易错看小巷旁的指标穿梭而过,虽然占地不算大, 却因为四周围排列齐整且线条鲜明一贯的建筑物而显得十分壮观。
浅析巴黎著名广场
城市广场的概念和历史演变
1、城市广场的概念 (1)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 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nodes)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规划原理》 (2)城镇广场是指在城市总平面布置上,一般未被房屋占领,而与城市道路相连接的社会公共用地部分。 ——《城市道路广场规划与设计》 (3)广场是强调城市中由各类建筑围合成的城市空间。一个名符其实的广场,在空间构成上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广场的边界清楚,能成为“图形”,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构成“图形”; 3)铺装面直至广场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 4)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谐,有良好的宽与高的比例。 ——《街道的美学》
(2)广场展示
(2)广场展示
3、戴高乐广场(原名星形广场)
(1)广场性质:纪念广场、交通广 场。 (2)广场尺寸:多重环形空间结构。 有多条明确的轴线关系。12条放射性 街道。 (3)特点:广场空间变得完全开放, 除去纪念性,完全是交通广场。
(1)广场简介
戴高乐广场(Place Charles de Gaulle),法国巴黎市中心主要广场之一,凯旋门的所在 地。戴高乐广场位于塞纳河以北,是十二条主要道路的交汇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向东南 延伸通向协和广场的香榭丽舍大街。左面有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法国军事学院和荣 誉军人院等。 广场始建于1892年,1899年落成。该广场原名星星广场,1918年,为纪念一战胜利, 改名为胜利广场,1941年,在德国统治之下,改名为贝当广场,1944年9月1日,在巴黎解 放之后,为纪念夏尔· 戴高乐为法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改为现名。 19世纪中叶,环大凯旋门 一周修建了圆形广场及12条放射状道路。十二条大道中,最著名的为香榭里舍大道、格兰 德大道、阿尔美大道、福熙大道等 主要景点包括大型喷泉,纪念碑,凯旋门等。
(2)广场展示
南昌城市广场演变 —1975-1984
1、1977年8月1日,八一起义纪念馆破土动工。7日,举行方志敏烈士遗骨安葬仪式。陵墓 坐落于距市区三十多华里的梅岭山麓,周围青松翠柏环抱,巨大的花岗岩墓碑上雕刻着毛 泽东主席亲笔手书“方志敏烈士之墓”。在这一年里,整修了八一公园环湖驳岸,并修缮 朱德故居、八一南昌起义第十一军指挥部旧址等革命历史纪念地。 2、1978年,广场花园和青云谱花园建成开放,分别占地0.33公顷和1.14公顷。 3、1979年1月,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竣工。 4、1980年3月,南昌市人民广场管理处成立。4月,省人民政府第十四次省长办公会议通 过关于调整本市行政区划得规定:一,将五个城区撤并为三个城区,即胜利区并入东湖 区,抚河区并入西湖区,青云谱区维持现状不变;二,市郊区的管辖范围,恢复到“文化 大革命”前郊区管理的行政区域,即新建县的蛟桥公社和南昌县的罗家镇收回,由郊区管 辖;三,石岗镇划归新建县代管。6月1日,民德路公园于1977年动工改建为儿童公园,本 日开放。 5、1981年5月,南浦园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恢复修建,现在正式开放。6月,南昌市被评 为绿化先进城市。12月,福山街心花园建成开放,直径102米,面积8171.2平方米。 6、1982年11月,八一公园水木清华馆建成开放。 7、1984年6月,南昌市少年宫竣工,开放。10月,孺子亭公园自1979年开始清湖建园, 于本月建成,占地面积4.3公顷,其中水面2公顷。 ——资料来源《南昌市城市建设大事记》
(2)广场展示
2、巴黎旺多姆广场
(1)广场性质:纪念广场。 (2)广场尺寸:140x:歌颂特权。建筑界面连续 相似,20年使用同一张图纸。马车道 将广场分为2部分。
(1)广场简介
旺多姆广场(法语:Place Vendôme)位于法国巴黎第一区,杜伊勒里宫以北,马德 莱娜教堂以东。广场中央的旺多姆广场柱由拿破仑· 波拿巴下令建造,以纪念奥斯特利茨战 役。旺多姆广场,巴黎的著名广场之一,位于巴黎老歌剧院与卢浮宫之间,呈切角长方 形,长224米,宽213米。由于旺多姆公爵(1594---1665)的府邸坐落于此,广场因而冠 此名。 整个广场风格简朴、庄重,建筑格局是巴黎精神和风格融合的缩影。旺多姆纪念铜柱 就坐落在广场的中央,由拿破仑皇帝下令建于1810年,是模仿罗马的特拉真(Trajane)柱 修建的,柱高44米,用法国军队在奥斯特利兹战役中缴获的1250门大炮铸成,上面的螺旋 形图案描绘着拿破仑征战的诸多场面,顶上立着拿破仑· 波拿巴的铜像。
2、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 (1)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 (2)古罗马时代,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 。
帝国广场群垂直相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