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 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发布时间:2021-05-06T13:49:11.697Z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月22期作者:伍骥[导读] 随着当前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很多新技术都应用到教学中,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伍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摘要:随着当前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很多新技术都应用到教学中,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让教学变得更加轻松与高效,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作为新的教学模式,与教育云平台的结合,构建了全新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前教学改革的进程,弥补了以往教学存在的不足。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教育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当前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教育云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践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湘教通【2018】436号第784项“翻转课堂理念下《运动解剖学》课程3D模拟教学法的设计与应用”。
云技术和云平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现有的教学效率,摆脱了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融合了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让教学变得更加地轻松,推动了当前教学的改革。
因此,教师充分发挥现有云平台技术优势,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条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下面结合相关概念,针对教育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展开论述。
一、相关概念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了更好的为教学提供帮助和指导,教师需要了解和明确教育云平台、翻转课堂等相关的内容,从而提升实际应用的效率,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云计算云计算属于分布式计算,具体是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再利用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最后返回给用户。
我国慕课建设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国慕课建设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朱骏锋;许仁红【摘要】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教学模式“慕课”正在国内风行,虽然引入时间短,但很快引起了教育界极大的反响,并快速发展。
慕课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中国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对慕课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In recentyears ,new teaching model imported from abroad ,"MOOC" are domestic popularity , despite the introduction of a short time ,but soon aroused great repercussions educ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MOOC is a new thing ,it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also requires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solve urgently .In this paper ,the MOOC status and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are describ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77-79)【关键词】慕课;建设;问题;对策【作者】朱骏锋;许仁红【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委党校,安徽宣城 242600;安徽省宣城市委党校,安徽宣城 24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我国慕课建设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朱骏锋,许仁红(安徽省宣城市委党校,安徽宣城242600)关键词:慕课;建设;问题;对策摘要: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教学模式“慕课”正在国内风行,虽然引入时间短,但很快引起了教育界极大的反响,并快速发展。
“互联网+教育”时代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互联网+教育”时代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作者:周燕霞闫晓勇来源:《高教学刊》2022年第06期摘要: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构建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在于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的编写和在线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前者应对学科、课程所对应的职业与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提取工作过程、问题,以案例、项目式等方式组织教材内容,以视频(录像)的形式给予讲解,并以“二维码”的形式出现在纸质教材中。
后者应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将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作为纸质教材的有效补充,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
应用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能情景化再现,多元化展示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兼顾不同基础的学习者,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利器。
关键词:新形态课程;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教学资源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6-0057-04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 Education"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with new forms focuses on the compilation of interactive and integrated digital textbook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on line. The former should analyze the occupation and post 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cipline and curriculum, extract the working process and problems,organize the textbook contents in the form of cases and projects, explain them in the form of video (video), and appear in the paper textbooks in the formof QRcodes. The latter uses the E-Teaching platform of the curriculum, taking the basic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resources as the effective supplement of the paper textbooks, to authentically gu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wards resource-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resources for new form of curriculum can not only make the scene reappear, display the learning content in a diversified way, bu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foundation, which has become a sharp too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Keywords: new form of curriculum; interactive and integrated digital textbooks; teaching resources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1]。
MOOC对我国高校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

MOOC对我国高校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作为新时代教育技术的杰出代表,以其开放、共享、灵活的特性,迅速成为全球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
MOOC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的优质学习资源,也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新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MOOC对我国高校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分析MOOC的特点及其对高校开放课程建设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思考。
本文将对MOOC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对国内外MOOC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MOOC在开放课程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与特点,探讨MOOC对我国高校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包括课程设计理念、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
本文还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与思考,以期为我国高校开放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开放课程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二、MOOC的发展历程与特点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年来在线教育领域的重要创新。
它起源于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 提出的“连通主义”和“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网络构建和共享。
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ebastian Thrun和Peter Norvig 教授联手创建了第一个真正的MOOC平台——Udacity,随后Coursera 和ed等平台的相继出现,标志着MOOC的正式兴起。
MOOC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规模庞大,一门课程通常会有数以万计的学习者参与,这种规模效应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更广泛地传播;MOOC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学习方式的安排,都给予了学习者极大的自由度;再次,MOOC 通常采用在线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实现了真正的个性化学习;MOOC还具备社交性,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协作等方式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分享,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学习社区。
“后慕课时代”的SPOC教学模式

2020年9月第36卷第5期高教发展与评估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ndEvaluationSep.,2020No.5,Vol.36doi:10.3963/j.issn.1672 8742.2020.05.012“后慕课时代”的SPOC教学模式①孔祥宇(国际关系学院教务处,北京海淀100091) 摘 要:本文从SPOC教学模式的内涵入笔,从学习投入、学习资源、学习互动、学习成绩与满意度、学习平台等五方面对SPOC模式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学习者学习投入差异、学习任务感知差异、学习互动习惯等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
提出在SPOC教学模式中应转变思维模式,将课程重心放在翻转课堂环节,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和自控力,细化SPOC课程考核方式和推动课程平台智慧学习功能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SPOC;慕课;教学现状;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8742(2020)05 0095 10基金项目: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财政专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机制探究(编号GJ20200124);2019北京高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校级协同育人创新模式下微专业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以混合式教学改革为视角(编号GJ20190119)作者简介:孔祥宇,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智慧教学工具的应用。
①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POC=MOOC+Classroom,一种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小而精课程。
一、慕课的争议与困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知识传递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教育教学模式也正在被重新塑造。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逐渐兴起,其中慕课以“优质、大规模、开放性和在线性”为价值理念,学习者通过免费或者廉价的课程平台进行自主、开放地学习,其根本出发点在于通过互联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学习者获得平等而包容的高质量教育[1]。
课题申报书范文:湖南省高职院校慕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

编号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
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替。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
课题名称:湖南省高职院校慕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具有以下三个学习特点: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懈怠。部分高职学生进入学历教育后或因对所处学校学历层次的不满或因对未来前景的迷惘或因对严进宽出毕业考核形式的无忧学习态度消极懈怠,学习兴趣下降,学习目的的功利性较强。部分学生不适应以自主钻研为主的专业课学习形式。传统教育“一直存在着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重外部灌输、轻内在诱导,重服从社会规范的工具性价值、轻促进个体个性自由发展的目的性价值的偏差”,部分高职学生习惯了中学时期传统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大学以自学为主的素质教育方式。很容易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初期就产生消化不良的状况,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后,进一步加剧了对学习的排斥厌倦情绪。学生学习理解能力有差异。学生本身虽无优劣之分,但不同学生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部分学生不善于在学习中摸索适于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式。
研究价值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慕课教学模式有助于我省高职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率;慕课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拓宽高职教育的覆盖面,迎合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高职教育与慕课课程教学模式相结合创建学习平台,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数字化进程,提升高职教育的内涵层次;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在慕课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为高职院校开展慕课教学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参考,便于慕课在高职院校的进一步推行。
高校慕课的发展、优势及建设

高校慕课的发展、优势及建设王继群;张军【摘要】近几年在国际教育领域中,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悄然兴起.首先阐述了慕课的概念,介绍了其发展过程及现状,并将慕课与传统教学进行了多方面比较和分析研究,阐明了慕课所具备的优势,最后介绍了高校慕课的建设过程和制作方法.【期刊名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4)001【总页数】3页(P82-83,101)【关键词】在线课程;慕课;传统教学【作者】王继群;张军【作者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42;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北京1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30 引言当今世界,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网络时代早已取代“文字图片”网络时代。
教学中也常常用到网络,近几年,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慕课(MOOC)悄然出现。
那么,什么是慕课呢?它又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什么影响呢?我们在这里针对高校里的慕课进行分析研究探讨。
1 慕课的概念“慕课”是MOOC的音译外来词,MOOC的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a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这也是慕课的3个特点。
(1)大规模。
传统的课堂教学,即面授的方式,即使上大课,最多也只有几百人,而慕课是属于网络化教学,授课的对象是全球的学生,规模数以万计,甚至上百万。
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
(2)开放。
慕课的开放性特别强,目前,国内外的慕课都是免费向学习者开放的,教授的对象不分职业,也不分年龄,无论你是否拥有学籍,只要你具备上网的条件,都是可以参加慕课学习的。
只有当你拿学分和证书时,才需要上交一部分费用。
(3)在线。
在线指的是在网上完成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由学习者自行安排,学习也不受空间的限制,不用必须到教室。
这样可以使学习者十分方便的获得优秀的学习资源。
“慕课”时代高校课程资源开发共享与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慕课”时代高校课程资源开发共享与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徐苗苗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实行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措施,2012年的高考录取比例已高达75%。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很多高校都面临着师生比偏高、教育资源短缺、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
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生源的差异性,要求高校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高校在现有课程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通过网络视频教学的方式借助互联网免费提供教育资源,开启了教育史上的慕课时代。
幕课作为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全新知识传播方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持续的追捧,迅速的得到了很多高校的支持和响应。
高校推出慕课不仅是为展示本校的优秀教学资源,更是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高水平的优质课程,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
随着国外慕课的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一些知名高校为主题的国际性开放教学资源联盟组织,即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大慕课平台。
清华大学在2013年成为首个签约美国教育在线平台Edx 的中国高校,并成为Edx首批亚洲高校成员,同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签约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课程平台Coursera。
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质量工程”遴选了国家级精品课程3千余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本科教学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并与高教社联合建设国内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网站。
该网站主要展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和“慕课”,面向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民众,提供国内各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
2013年4月,由重庆大学牵头,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的40余所高校联合的“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首批共有100门优质课程免费面向学生开放,学生选课修完后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黑龙江大学作为省部共建及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的崇高使命,坚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人文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广泛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个性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人才培养需要,以优化课程体系为主线,以建设精品课程为龙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优质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的专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日渐拉大彼此间的差距。
(4)英语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淡薄,缺乏自身专业发展规划和设计。
由于考试和评价的压力,教师明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加强,也只能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应付考试性教学,应付当下各种对教师和教学的评估,而不能以长远的目光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学习进修。
在专业发展的各种活动中,他们倾向于听别人介绍经验、观摩他人的教学,而不乐意承担公开课教学或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任务,更没有将它们作为实现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另外,一些教师固守思维定势,害怕改变,担心自己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方式后,其结果难以预料,要接受来自学校校长、学生和家长等多方面的质疑。
三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3.1合理落实小学英语课程,创建宽松的专业氛围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
由于市辖各区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各区县内发展也极不均衡,是否具备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的条件,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
尽管我市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历史近十年,但英语教师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从三年级开设英语后,教师总量并没有增加。
要保证英语教学质量,就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给英语教师较宽松的专业发展环境。
3.2引导教师进行职业规划,提升其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从而影响学校的发展水平。
为此,学校应该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共同愿景的指引下,引导英语教师围绕统一的主题或者目标进行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和规划。
可以通过学校在制度方面的要求,鼓励教师打破常规,主动寻求改变,科学作出职业规划,明确发展的方向,逐步帮助自己成长为合格的或优秀的英语教师。
3.3推动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坚持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的途径。
校外的专业引领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进行。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应针对转岗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错位的教师,或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分别设计出系统的培训计划。
如对转岗教师,重点进行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学法的培训;对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重点引导他们开展教学研究,在总结自己的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以校为本的专业引领主要通过同伴互助来实现。
转岗教师通过参加集体备课、观摩校内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等活动,质询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和实施效果,加深对英语教学的理解,避免依葫芦画瓢。
发挥英语专业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科组同伴互助的良好氛围和机制,是帮助他们快速实现转型的最可行的办法。
3.4搭建英语教师知识管理平台,持续深入地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发展。
教师知识管理指的是教师对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储存、知识的内化与应用、知识的分享与创新等过程的管理。
学校搭建教师知识管理的平台,强调教师必须强化个人专业实践知识的获取、吸收、组织、管理、创新与活用能力,通过专业阅读、撰写教学反思和论文等活动拓宽自身的教育视野,充实专业知识内涵,增进教学经验与智慧,最终成长为具有实践智慧的、充满自信的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1.李定仁,赵昌木.教师及其成长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2.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3)3.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11,(6)4.崔淑丽.外语学习中的学生个体差异研究[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7.55.崔淑丽.自主学习理念下的核心能力培养策略[J].通化:通化师院学报,2013.46.张颖,张洪."幼儿英语教育的缺陷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9期该文章为教育部重点课题(DIA110281)和河南省教师教育课题(2012)的中期成果。
“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摘要】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又称为慕课,是一种新的教育、学习模式,是对高等教育的新挑战。
慕课能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高质、高效、便利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是未来几年世界上知名大学需要重点建设的课程。
慕课的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课程体系及课程知识体系网络的构建将是慕课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通过对慕课建设中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课程体系及课程知识体系网络建模方法及步骤,并以某校系统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课程体系及课程知识体系网络的建模。
【关键词】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慕课课程知识体系网络建模Courses and knowledge system network modeling in MOOCDeng hongzhong,Li mengjun,Chi yan,Tan siyu(College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P.R.China,410073)【Key word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courses and knowledge system network,modeling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05-03一、引言2012年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译为"慕课")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所有喜爱课程的人,不需有学校的学籍,就可以免费使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1]。
从2008年第一个慕课的约2300个注册用户,到目前主要几大慕课平台的数百万注册用户。
短短5年间,慕课就从悄然无声发展到世人尽知的地步。
这场"风暴"最早真正开始于2011年的秋天,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1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通过网络学习,取得课程成绩[2]。
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
由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成立的EDX所提供的免费开放课程,已经吸引了大约6000名大陆学生。
香港大学(CUHK)也投入了一些项目在Coursera 平台上面,以免自己将来被教育竞争甩在后面。
2013年5月,清华大学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同时宣布,清华大学正式加盟edX,成为edX的首批亚洲高校成员之一[1]。
现在,Coursera、Udacity、edX三大慕课平台获得了数千万的投资支持,推出了近百门课程,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3年7月下旬刊综述·专著5··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到慕课的多种形式的实践中[3]。
TIME杂志把2012年称为"MOOC年"[4]。
二、慕课建设中的问题分析慕课具有开放、大规模、课程透明等特点[2],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更好的学习模式。
随着课程受众的扩大和变化,慕课对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知识点划分及学习安排提出了新要求,对教师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知识点梳理,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1、慕课要求老师对大学生课程体系有较深刻的认识,并根据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知识结构和内容。
在传统的大学教学过程中,大学四年中的所有课程,课程体系及时间安排是经过严密论证的,课程与课程间的传承、衔接关系非常清晰,每门课在大学课程体系大树中的位置也非常清楚,学生不需要了解这些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按照课程安排进行选择即可。
但在慕课时代,由于注册学生来源广泛,知识结构及基础差异很大,需求也不同,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已具备的基础选修课程。
因此,对于每一门课程,慕课注册用户要想学好它,必须先选修哪些课程,上课之前必须达什么样的先期要求?老师必须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并让学生也清楚这些情况。
Cousera上有一门由哈佛大学提供的名为"计算机科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的课程,其先期要求居然是"无"--也就是说,只要你能上哈佛大学,就能修这门课[5]?由此可见,随着课程学习对象的变化,需要老师根据整个大学课程体系,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调整和修订,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独立的知识体系,以便于更多的学生进行学习。
即使由于预备知识太多,不便于吸收到课程内来,也要予以明确说明,使学生的学习不会过于盲目。
2、慕课要求老师对所教课程知识结构及知识点间关系非常清楚,对它有明确的说明、描述。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门40小时的课程,最多只需要分成20个知识模块,一次讲授一个模块即可。
而慕课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整个课程的知识分解成许多很小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只需要5-15分钟的学习时间,同样一门40小时的课程,可分解成约200个知识点。
对于一些工作比较忙,没有整块空闲时间,基础、学习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很难一下接受过多知识的学生来讲,这些较短、信息量较少的知识点更便于他们学习、理解和接受。
慕课建设要求老师对课程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能按教学要求将课程内容按其内在关系进行完美切割,还需要对每个知识点内容、难易程度、在本课程中的重要性予以清晰说明和描述。
3、慕课要求老师对所教课程知识点间关系非常清楚,能给学生提供多线程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程学习是从头到尾,从书本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的单线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一种线性的、非常清楚体系结构。
但对于慕课,由于所面向的学生来源广泛,基础、背景差异较大,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一些学生来讲可能是全新、需要学习掌握的,而对另一些学生,部分课程知识点是他们学过,已经掌握,不需要再次浪费时间进行重复学习的知识点。
这部分学生只需要对自己没有学过、没掌握的知识进行选修即可。
在这种情况下,单线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和慕课教学的要求。
因此,对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分块、分组、分群,为学生提供能够对每个知识群独立学习机会的多线程模式就是一种更科学的方法。
多线程学习模式要求老师清楚每对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根据这些关系将所有知识点分成一系列可以独立学习的知识群,最后将这些知识点间关系、知识群落描述、刻画出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能够根据课程知识体系、群落结构和自己的基础自由选择学习模式和科学安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