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植物微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植物微茎尖培养脱毒原理植物要是染上了病毒,那可就像人得了重病似的,病恹恹的。
不过呢,科学家们可有个超厉害的办法,就是植物微茎尖培养脱毒。
咱们先来说说植物为啥会染上病毒。
你看啊,这病毒就像小坏蛋一样,在植物之间传来传去的。
有时候是昆虫这个“小媒婆”,带着病毒在植物间串门,把病毒从这株植物带到那株植物。
还有的时候呢,植物在繁殖的时候,比如扦插啊这些方法,病毒就跟着一起“搬家”了。
这病毒一旦在植物身体里安了家,就开始捣乱啦。
植物可能就长不高、叶子发黄、果实也长不好,就像人没了精气神儿一样。
那微茎尖培养脱毒是咋回事呢?这微茎尖啊,就像是植物身体里的一股清流。
你想啊,植物的茎尖这个地方呢,细胞分裂可快啦,就像一群充满活力的小朋友在欢快地玩耍。
这些快速分裂的细胞,就像是一群忙着盖新房子的小工匠,它们可没功夫搭理那些病毒小坏蛋。
为啥呢?因为病毒这个家伙啊,它在植物身体里扩散是有一定速度的,它还没来得及跑到茎尖这个热闹的“建筑工地”呢,这里的细胞就已经快速地分裂生长起来了。
所以呀,茎尖这个地方的病毒含量就特别特别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咱们把这个微茎尖取出来,就像是把植物身体里最纯净、最健康的一部分给单独拎出来了。
然后把这个微茎尖放到一个专门的培养基里。
这个培养基就像是一个超级温馨的小窝,里面有微茎尖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就像给它准备了好多好多好吃的、好喝的一样。
在这个小窝里,微茎尖就开始茁壮成长啦。
它慢慢地长成一棵完整的小植株,而且因为它本来就几乎没有病毒,所以这个新长出来的小植株啊,那就是健健康康的,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娃娃。
你再看啊,这微茎尖培养脱毒就像是给植物来了一场超级大变身。
以前被病毒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植物,通过这个方法,就可以重新焕发生机。
比如说那些种水果的果农伯伯们,如果他们的果树染上了病毒,果实又小又不好吃。
用了微茎尖培养脱毒这个神奇的办法,新长出来的果树就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子啦。
这对于果农伯伯来说,那可真是像挖到了宝藏一样开心呢。
植物脱毒技术

第一节 脱毒方法
一、茎尖培养脱毒 (一)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1、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的病毒,其感染深度越 低,生长点(约0.1~1.0mm区域)则几乎不含 或含病毒很少。离尖端越远病毒浓度越高。
无病毒苗的保存 隔离保存:种植于防虫网室 长期保存:
低温保存:茎尖或小植株培养基。19℃低温低光照,6-12月更换培养基。
冷冻保存:用液氮(-196℃)。
无病毒苗的繁殖 嫁接繁殖 扦插繁殖 压条繁殖 匍匐茎繁殖
本章小结
去除植物病毒的方法:热处理法、微茎尖培 养法、愈伤组织培养法和茎尖微体嫁接法。
2
花药脱毒
1974年日本大泽胜次首次发现,草莓 花药培养可产生无病毒植株。
草莓花药培养脱毒率高于茎尖脱毒 率,一般可达80%以上。
三、理化方法脱毒
1、物理方法: 高温处理,又称温热疗法。35-40℃一些病
毒钝化失活。 低温处理,又称冷疗法。5℃处理4-7个月
2、化学处理 病毒抗血清预处理 RNA合成抑制剂处理 病毒唑处理
2、取茎尖与接种
取芽放在无菌的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 解剖镜下,用刀剥去幼叶,露出生长点。 带1-3个叶原基的茎尖作外植体(约0.30.5mm。使用培养容器以保湿性好的为宜。
1
3、培养 25℃左右;10-16h/d, 1500—50001x,2-3个月长绿点
4、生根诱导 2-3cm高的无根苗——生根培养基, 1-2个月生根
法之一。
四、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双链RNA法(dsRNA) 互补DNA(cDNA)检测法
植物的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精选PPT课件
10
(3)茎尖剥离 在双筒解剖镜下。切除叶片使芽体暴露,用解剖针剥掉 幼叶,直到只剩下2个最幼小的叶原基。
(4)茎尖培养 用小刀片切下茎尖放入培养基。培养条件为25℃,光照 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lx,平均两周进行一次转接,5~7周可获得单 个小植株。
精选PPT课件
8Hale Waihona Puke 植物的茎尖培养脱毒技术优缺点:
• 茎尖生长点的培养成了去除植物病毒,使植物复 壮的重要方法。茎尖培养还可以去除其他病原体, 如细菌、真菌等。
• 茎尖越小,去病毒机会越大,脱毒效果就越好, 但同时因为其含营养及水量太低,故培养时对培 养基的要求就越高,对剥离技术要求也越高。
精选PPT课件
9
植物的茎尖培养脱毒技术应用
• 茎尖脱毒培养对植物病毒的脱除效果好,后代遗 传性稳定,是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脱毒措施,已 在马铃薯、花卉、水果、蔬菜等作物脱毒快繁上 得到了广泛应用。
• (2)切取茎尖的大小虽然切取茎尖越小,带有病毒的可能性就越小, 但组织培养中,切取的茎尖太小,则不易成活。不同种类的植物和 不同病毒,切取的最适茎尖大小也不同。
• (3)组织培养常用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它有较高浓度的无机 盐,对促进组织分化和愈伤组织生长有利;植物生长调节的种类和 配比依培养种类和生长时期来调整。
精选PPT课件
4
酒精擦拭手
外植体消毒
浸泡5-7min
器械消毒 精选PPT课件
酒精灯灼烧
酒精擦拭培养皿 5
酒精擦拭
旋转灼烧
显微镜下 获取茎尖
接种
盖好瓶塞
精选PPT课件
6
几种方法的配合使用是提高植物脱毒效果:
• (1) 高温热处理与微茎尖脱毒培养技术 • (2) 高温热处理与微(体)茎尖嫁接培养技术 • (3) 化学处理与茎尖脱毒培养技术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植物脱毒技术
一、茎尖培养脱毒 3.剥取茎尖与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已消毒的芽放在垫有无菌滤纸的培养 皿中(已灭菌)。在双筒解剖镜下,用解剖针或镊子将材料固 定于视野中,用解剖刀尖仔细剥去幼叶,至出现裸露的生长点。 用刀尖切下带1~2个叶原基的生长点(约0.3~0.5mm)。用解剖 针或解剖刀尖将切下的茎尖转至培养基上(顶部向上),每管接 1~2个茎尖。 为防止茎尖失水,可用无菌水润湿滤纸。操作中注意随时 更换滤纸和接种工具,剥取茎尖时切勿损伤生长点。
植物脱毒技术
一、茎尖培养脱毒 5.生根诱导 一些植物茎尖培养形成绿芽后,基部很快发生不定根。而 另一些植物不产生不定根,必须将无根绿苗再诱导才能生根成 为完整植株。诱导生根的方法是将2~3cm高的无根苗转入生根 培养基,继续培养1~2个月即可形成根。一些植物茎尖离体培 养极难生根,即使转入生根培养基诱导也难奏效(如桃、苹 果),这类植物的无病毒绿芽可通过微体嫁接法获得完整植株。 如果取茎尖脱毒试管苗的茎尖(可大于第一次切取的茎尖), 再培养,即二次茎尖培养脱毒率可达 100%。
植物脱毒技术
一、茎尖培养脱毒
植物脱毒技术
一、茎尖培养脱毒 2.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
用于脱毒的茎尖外植体可以是顶端分生组织即生长点,最 大 直 径 0.lmm ; 通 常 是 带 1 ~ 3 个 叶 原 基 的 茎 尖 ( 约 0.3 ~ 0.5mm)。 茎尖外植体的大小与脱毒效果成反比。但不带叶原基的过 小,外植体离体培养存活困难,生长缓慢,操作难度大。茎尖 分生组织不能合成自身需要的生长素,而分生组织以下的1~3 个幼叶原基可合成并供给分生组织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因而 带叶原基的茎尖生长快,成苗率高。但茎尖外植体过大,脱毒 效果差。
植物脱毒技术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茎尖培养是将植物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脱毒、繁殖、遗传改良等方面。
在进行茎尖培养时,需要采用无菌的培养基,包括营养盐和植物生长因子,以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分化。
虽然茎尖培养可以提高植物繁殖率,促进遗传改良,但植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各种病毒和微生物的感染,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感染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繁殖的品质和数量,需要进行脱毒处理。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是通过对植物进行体细胞培养和细胞选择,帮助植物去除体内的病毒和微生物。
茎尖培养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外植物质的选择、外植物的消毒、外植物体的消化和茎尖的培养。
第一步是外植体的选择。
首先需要选择健康的植物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最好是从没有感染过病毒和微生物的植株中选取。
要选择完整、无损伤、新生的芽或茎尖,以保证外植体的健康和完整性。
第二步是外植体的消毒。
在消毒前需要将外植体剪成适当大小并于无菌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将外植体浸泡于含有消毒剂的溶液中,如70%酒精、0.1%汞溴素、0.1%过氧化氢等,在消毒前也需要去除外植体的表层污垢。
消毒的目的是避免残留的病毒和微生物在培养培养过程中再次感染植株,从而保证培养过程的无菌。
第三步是外植体的消化。
在消毒后,外植体的细胞壁依然存在,需要进行消化,使得细胞易于分离和重新生长。
可采用不同的消化酶,如植物生长调节剂,酶解作用可以促进外植体的细胞分离。
这种操作可以改变细胞壁的结构,使得外植体的细胞容易分离和重新生长。
消化过程中要慎重,避免过度消化。
第四步是茎尖的培养。
在消化完成后,取出外植体中的营养组织或茎尖,置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化。
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培养基的无菌和营养条件,以支持茎尖生长和分化。
茎尖要发生新的细胞分化,从而产生更多的细胞,从而最终保证植株生长健康。
总之,茎尖培养脱毒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它可以将健康的植物组织进行体细胞培养和细胞选择,清除体内的病毒和微生物。
第7章 茎尖培养和脱毒、快繁技术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3. 快繁的一般步骤:
③ 试管苗的壮苗与生根:
• 一般要分成单苗 , 转移到盐浓度较低 、 不含细 一般要分成单苗, 转移到盐浓度较低、 胞分裂素, 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生根壮苗培养基, 胞分裂素 , 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生根壮苗培养基 , 至根、茎长到合适的长度,即可锻炼出瓶。 至根、茎长到合适的长度,即可锻炼出瓶。 • 问题:不易生根 ( 延长时间、 继代 ) ;易生根: 问题:不易生根( 延长时间 、 继代) 壮苗阶段不加生长素, 壮苗阶段不加生长素 , 试管外生根可减少费用; • 特殊方法:如马铃薯的小球茎法。 特殊方法:如马铃薯的小球茎法。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4. 提高试管苗繁殖速度的措施:
① 选择合适的繁殖途径 ② 改良培养基: 激素 (腋芽 、 不定芽 、 胚状体 ) 等; 激素( 腋芽、 不定芽、 胚状体) ③ 改良培养条件 : 温 、光 、 湿度、 气体(有利气体、 湿度 、 气体 ( 有利气体、
7.1 茎尖培养
3. 茎尖培养技术: • 培养方法:固体培养、液体纸 桥培养(易愈伤化时)
7.1 茎尖培养
3. 茎尖培养技术: • 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要求: • 一般可用MS培养基,加少量的生长素(不 用2,4-D)和细胞分裂素;GA3有时对抑制 愈伤等有一定的效果。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3. 茎尖培养技术: • 材料消毒:在温室种植或田间种植的健康植 株上取枝条,必要时母株可用杀菌剂处理; 在实验室切取2-3cm长的芽,去掉较大的叶 片,进行常规的表面灭菌;
7.1 茎尖培养
3. 茎尖培养技术: • 茎尖分离:将灭菌的芽置放有湿滤纸的无菌 培养皿中,置体视显微镜下,依次用镊子或 解剖刀剥去叶片直至露出生长点,用锋利的 解剖刀片把带或不带叶原基的分生组织切下 来,直接接种到培养基上;
第三章第二节脱毒苗培养章节优讲

优质教学
12
(3)热处理脱毒:
通过热处理可以由受病毒侵染的个体得到无病毒植株, 其原理是利用病毒与植物的耐热性不同,在高于常温的环 境下,植物组织中的病毒受热后可被部分或全部钝化或失 去活性,而寄主植物组织很少或不会受到伤害。或高温下 植物生长快,而病毒增殖慢而使植物新生部分不带病毒。
优质教学
13
生长至1.0-1.5 cm的无毒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或 在诱导试管鳞茎、试管种薯等培养基上诱导形成脱毒鳞茎、 脱毒种薯等繁殖材料。
优质教学
23
优质教学
2010312
24
一、脱毒的意义:
无性繁殖作物长期营养繁殖,易受病毒侵染,而使病 毒在体内积累,导致种性退化,造成产量下降或品质降低 甚至死亡,给农业造成巨大损失。
通过茎尖培养获得无病毒种苗,对退化品种进行提纯复 壮。提高产量和品质,如马铃薯脱毒可提高产量30-60%, 提高了经济效益。此外,由于减少农药使用,可以保护生 态环境。
优质教学
14
2. 热处理脱毒条件:
(1)温度和持续时间:因病毒种类而异,有些33-34℃处 理28-33d即可脱毒,而有些必须在39-42 ℃处理50-60d, 耐热杆状病毒热处理脱毒效果差。在植物的耐热范围内, 温度越高,脱毒效果越好。一般采用35-38 ℃.尤其37℃ 恒温处理30±2天为普遍。也可采用高低温处理减少对植物 的损伤。如马铃薯40 ℃ (4h)+16-20 ℃(20h)。
1.热处理脱毒方法:
可以通过温汤浸渍或热空气处理法脱毒,前者对休眠芽 效果较好,后者对活跃生长的茎尖效果较好。
热空气处理即把旺盛生长的植物移入热疗室,在35-40℃ 下处理一定时间(几分钟到数周)热处理后将茎尖切下嫁 接于无病毒砧木或进行组织培养。热处理温度应逐步升高, 直到要求温度。
植物脱毒方法

植物脱毒方法
1、茎尖培养脱毒: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并不均匀,越靠近茎端的病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2、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培养,脱分化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
3、珠心胚培养脱毒:病毒一般不通过种子传播,由珠心细胞发育成的胚再生的植株是无毒的,并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遗传特性。
4、茎尖微体嫁接:将实生苗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种植培育,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4—1.0mm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
5、花药培养脱毒。
6、热处理脱毒: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C),即钝化失活。
7、化学处理:抑制或杀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