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21页PPT
我国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和脱毒试管苗微繁研究进展

(F
内 蒙 古农 业科 技
职教专辑
霉素类植物生长物质, 多数研究者采用 !"# , 且浓 度 在 $% $& ’ $% ($)* + , 的 居 多 , 少 数 人 采 用 $% &)* + , 或 -% $)* + ,. 笔者以 /0 1 2""$% -)* + , 1 3 4 5"$% -)* + , 1 !"# $% -)* + , 诱导 6 个生产 用种, 均获成功。 先将茎 -77& 年肖玉兰采用分阶段培养方案: 尖接种在分化培养基 8 /0 1 泛酸钙 ()* + , 1 肌醇 &$)* + , 1 !"$% 6)* + , 1 蔗 糖 (&* + , 1 琼 脂 3* + ,9, #$: 后转入茎尖生长培养基 8 /0 1 5"$% &)* + , 1 !"$% 6)* + , 1 2""$% $$()* + , 1 蔗 糖 (&* + , 1 琼脂 3* + , 9 ; 李静华等则采取先以 - + (/0 1 ;< "" -)* + , 1 (= 6 4 > 丁酯 $% &)* + , 1 ?@ -)* + , 培养, 泛绿后转入 - + (/0 1 A@ -)* + , 1 (= 6 4 > 丁酯 $% &)* + , 。茎尖成活率一般在 (6B ,成活 株中脱毒苗占 &$B 。 -% -% # 培养条件 液体培养的以 (- ’ (&C ,光 照 #$$$ ’ 6$$$DE 进行培养;固体培养的多采用 (&C 或上下浮动不超过 (C ,稍宽一点的范围是 -F ’ (&C 或 ($ ’ (&C 。 光照强度多为 ($$$DE 或以 ($$$DE 为中心上下浮动不超过 -$$$DE,也有严格 限定在 (&$$ ’ #$$$DE 的。光周期则多采用 -3G + :, 也有用 -(G + :, 少有用 -$G + : 的。 若以滤纸桥法 液体培养, 在光照强度 -$$$ ’ #$$$DE 、 光照 -3G + : 的条件下, 经 -($: 的培养, 茎尖即可长成小苗。 -77F 年李天然认为:马铃薯茎尖在 -$$DE 下培养 (F:,然后扩大为 ($$DE ,而在芽长到 -H) 左右时 必须扩大光量达 6$$$DE , 否则生长不好。 -% -% 6 病毒种类 依司怀军所述,马铃薯茎尖 培养 脱毒按 从易到 难的顺 序为: I,JK、 IK"、 IKL、 I"/ K、 IK/、 IKM、 IK0, 另有类病毒 I0@K: 较 IK0 更难脱去, 而很多实验证明有些病毒也可 (烟草花叶病毒) 侵入分生组织, 如 IKM、 均 @/K 可侵入茎尖, 所以顶端分生组织可以汰除病毒, 但 并不是所有的均可汰除,因而必须采用与热处理 结合的顶端分生组织培养方法, 先热处理母株, 然 后切取顶芽进行培养。二法相结合处理可除去部 分单用茎尖培养难以汰除的病毒。 /N,,NO 和 0PQHN ’ 0)RPG 以 ## ’ #SC 热处理 长根的茎 6( ’ &3: 后剥取 $% - ’ $% #)) 茎尖培养 去除了 F&B IKM 和 3(B IK0= 这一方法适用于以 未能完全脱除病毒的试管苗的再脱毒处理。其他 以块茎为处理对象的研究,恒温处理温度中间值 分别为 ##% &C = #S% &C = #FC , 在此范围内, 选择
论文 ppt

1.2.1 脱毒试管苗的制取
(1)脱毒材料的选择及催芽 (2)茎尖剥离、消毒及接种 (3)茎尖培养
在用作脱病毒原种苗之前,必须进行病毒检测证明 无病毒后才能推广。一般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方法和指示植物鉴定法。从中筛选出脱毒试管苗 用于继续繁殖。马铃薯X病毒和S病毒离生长点很近,茎 尖剥取长度须在0.2mm以下,Y病毒等离生长点较远, 茎尖切取0.3~0.5mm就可以去掉,X病毒脱去与否是植 株有无病毒的重要标志,因此应特别注意对X病毒的检测。
170
440 22.30 8.6
1700
4400 2230 860
微 量 元 素
Na2MoO4·2H2O
CoCl2·6H2O H₃BO₃ KI GuSO4·5H2O
0.25
0.025 6.2 0.83 0.025 37.25 27.85
25
2.5 620 83 2.5 3725 2785 1000 100 10 1000 100 10
1.1 热处理法
热处理法是利用病毒和寄主植物对高温的忍耐性的差异,使植物的 生长速度超过病毒的扩散速度,得到一小部分不含病毒的植物分生组织, 然后进行无毒个体培育。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处理时间,植物组织中的很 多病毒被部分地或完全地钝化而可控制其的活动,但很少伤害甚至不伤 害寄主组织,从而让植物细胞加快生长,使生长点附近不带病毒,从而 达到脱毒的目的。主要缺点是脱毒时间长,脱毒不完全,例如TMV这类 杆状病毒就不能用这种方法脱除,因而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马铃薯的脱毒培养快繁PPT课件

马铃薯的脱毒试管苗
第5页/共27页
再将其转入生长箱中,每天光照16 h, 光照强度3000-4000 lx。2 周后去掉顶芽, 以促进腋芽的生长。当腋芽长到1-2 cm时, 折下腋生枝,用于消毒、接种。
第6页/共27页
(2)消毒: 水洗干净,无菌条件下先用70%的酒精
浸组织15-20 s,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泡 4-5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 次。
第7页/共27页
(3)接种: 把芽置于解剖镜下,左手用一把镊子将
芽按住,右手用解剖针将叶片和叶原基剥 掉,当形似一个闪亮半圆球的顶端分生组 织充分暴露出来后,用锋利的长颈刀片将 分生组织切下来,上面可带/也可不带叶原 基,再用刀片将其接种到培养基上。
第8页/共27页
(4)培养基: MS 培 养 基 ( 提 高 NH4+ 、 K+ 浓 度 , 利 于
第23页/共27页
4、微型种薯的扩大繁殖 采用试管、温室、底畦生产的微型薯原原 种,可进一步通过塑料大棚或大田在春秋 两季扩大繁殖,以提供足够大田使用的优 良种薯。
第24页/共27页
思考题:
1、对马铃薯脱毒苗的培养大致分几个 阶段?各阶段是怎样操作的? 2、马铃薯的生物学习性有哪些?
第25页/共27页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二)微型薯生产技术 1、试管生产 (1)单茎节扩大繁殖:由无性繁殖的
试管苗中获得茎切段(每个茎段带1-2个 叶 片 或 腋 芽 ) , 每 个 三 角 瓶 里 接 4-5 个 茎 段,进行培养。
第15页/共27页
(1)单茎节扩大繁殖: 培养条件:22 ℃,16 h补充光照1000 lx
马铃薯茎尖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配 置 成 5 0 g L的 溶 液 待 用 。 当两 个 品 种 的种 薯 芽 长 0 / m
到 2 3c ~ m时 . 选 生 长 健 壮 的 芽 , 清 水 冲 洗 芽 部 表 挑 用
面 污 物 .在 无 菌 操 作 室 采用 l 种 不 同 的方 法 进 行 表 面 2 消 毒 , 最 近 制 作 的蒸 馏 水 冲洗 四 五 次 , 表 面 消 毒 剂 用 将 彻 底 清 除 , 同表 面消 毒 剂 处 理 时 间 见 表 1 不 。
21 02年第 1 6期
马铃 薯茎 尖脱毒及组培快 繁技术研究
田 成 津
( 海 大 通 县 农 业 生 态 环境 与 可再 生 能 源 工作 站 , 海 大通 青 青 8 00 ) 1 10
摘 要 : 以下寨 6 5和青薯 18为实验 对 象, 用不同培养基 , 6 采 对马铃薯 两个 品种进 行脱毒及组培 , 对培养 基及 关键技 术措 施进行 了分析 , 结果表 明 : 与青 薯 1 8 不 同培 养 中生长表现不 同, 6在 下寨 6 5茎尖组织在 M S中加入 B 2 A m/ g L的培养基 中生长表现 突出, 而青薯 18茎尖组织在 M 6 s中加入 B 2m / A g L的培养基 中成苗率较 高。 同等条件下 , 在 加入 IA .0 gL的培养基宜用于下寨 6 脱毒苗 的组织快繁 ,加入 IA0 3 m / A 5 m / 0 5 A . 0 g L的培 养基宜用于青薯 18脱毒 6
厂化生产提供帮助 。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供 试 材 料 .
12 1 催 芽 于 1 月 中 旬 左 右 , 拣 表 皮 光 滑 、 常 . . 1 挑 正 薯 形 、 小 均 匀 、 病 害 和 无 损 伤 薯 块 , 置 在有 供 暖 的 大 无 放 房 间 , 内温 度 2 室 4℃ 左 右进 行 催 芽 。 催 芽 前 薯 块 正 处 在 于 休 眠期 , 用 0 0 ~ 0 1 g L的 G 3 处 理 薯 块 , 采 .5 .0 / m A来 浸 没 于 G 3溶 液 中 1 ̄ 2 i , A 0 0 n 以打 破 休 眠 [。 m 4 ] 12 2 种 薯 处 理 .. 采 用 M 培 养 基 , 入不 同 配 比的 激 S 加 素 , 备 B 、A 、A 、B 准 AN A G 。IA和 IA 由 于 激 素 在 培 养 基 中 A,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

马 铃薯 茎 尖脱毒 就 是利用 该原 理 ,把茎 尖 剥离 接 种到 培 养基 上 ,进而培养马铃薯种薯或微型薯 。 2 操 作 方 法
剪取促芽后的马铃薯块茎上合适大小的芽若干个 ,冲洗干净 后放于烧杯内用纱布封 口,置于 自来水下反复冲洗 40分钟,吸干 表面水分放进超净工作台进行深层消毒;先用 75%酒精浸泡 20~ 45s,无菌水冲洗 3次 ;再用 o.1%的升汞浸泡 8 ̄10min,无菌水冲洗 5次 ,冲洗时轻轻晃动烧杯时消毒剂彻底被漂洗掉 ,之后置于无 菌 滤纸 待用 。
毒 效果 的 因素进 行 了详 细分析 ,进 一步 阐述 了对病毒 检 测的 常 用方 法。
关 键词 :马铃 薯 ;茎 尖脱毒 ;病毒 检 测
中图分 类号 :¥53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 1674—0432(2013)一10—23—2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近年来 ,政府加大力度发展 现代 马 铃 薯 产业 ,促 进 了马 铃 薯 产业 的 快速 发 展 ,种植 面 积 和 鲜 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产业链条逐步拓展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但 是 ,马铃薯是通过块茎进行的无性繁殖 ,在连年种植过程 中土壤 和种薯本身携带的病害逐年严重 ,导致品种退化 ,严重降低了马 铃薯的产量和品质。1955年法国 Monel通过剥离马铃薯茎尖获 得 了不 带病 毒 的 马铃 薯 脱 毒苗 ,引起 了 科学 界 的广 泛 关 注 ,世 界 各地纷纷采用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应用于大田生产 ,提高马铃薯 产量 ,改善其品质。 1马 铃薯 茎 尖脱 毒原 理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要点

灵、 绿亨一号等杀菌剂及时 涂抹防治 , 阻止病菌 浸入危害 。将 去掉的老叶清出棚外深埋 , 防止病菌的传染 。 2 采 用吊秧栽培 管理 吊秧是调节长势 、增加 生长空间 、 . 3 合理利用光能 、 增产增效 的一 种新 的栽培措施 。在吊秧栽培中 应注意 以下 几点 : 吊绳 要选择抗老化 的聚乙烯高 密度塑料线 ; 铁丝架设高 度控 制在距离棚膜 3c 0m左右 , 如果架设过矮会 影 响棚室空 间利用率 ;吊绳 的方法是下端用 一活扣固定在植株 上或用死扣 系在 叶柄上 ,上端 用活扣 系在 铁丝上并应 多余一 部分 , 以便后期落秧时随 秧一起下落 ; 吊绳调节瓜秧 的长 利用 势 。如果瓜秧长势过 旺或出现徒长 , 要将 生长 点向下弯 曲 , 如 果 瓜秧 长势较弱 , 要把生长点夹在吊绳缝中让 其直立 生长 。通 过 吊秧 ,还可以控制 瓜秧的生长 点由南到北成为一 稍微倾斜 的斜线 , 达到北高南低 , 以使受光均匀 , 产量一致 。
技 术版 块
—
园艺
is ub u Ji h ank i J shu b n k a a u
技 术l
l
1法 国 冬 玉 西 葫 芦 的 经 济效 益 .
不暴露 在空气中 , 待温 室内干燥 后 自然变黄枯 萎 ; 次去叶数 每
冬玉西葫芦 是从法国 引进 的极 耐寒越冬 1光 温室栽培 的 9 优 良品 种 ,并在 公主 岭 大 岭 乡温 室 试 种成 功 。每 栋 温 室 (0 m2平均产西葫芦 2 0k , 60 ) 5 0 g 在市 场上平均批 发价是 0 . 9元 /g每栋温室收入 90 元 。 k, 00 每栋温室年产值 6 万元 , 扣除每栋 费用 1 . 5万元 , 每栋年纯收入 45 .万元 。
马铃薯茎尖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马铃薯茎尖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摘要:以下寨65和青薯168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两个品种进行脱毒及组培,对培养基及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青薯168在不同培养中生长表现不同,下寨65茎尖组织在MS中加入BA2 mg/L 的培养基中生长表现突出,而青薯168茎尖组织在MS中加入BA2 mg/L的培养基中成苗率较高。
在同等条件下,加入IAA 0.50 mg/L的培养基宜用于下寨65脱毒苗的组织快繁,加入IAA 0.30 mg/L的培养基宜用于青薯168脱毒苗的组织快繁。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脱毒;组织快繁我国是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2008年种植面积达到573.33万hm2,鲜薯总产达8 800万t,平均单产约15.45t/hm2,总产位居世界第一[1]。
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病毒的积累可使品种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降低,对其生产造成严重危害[2]。
因为大部分病毒不能感染马铃薯茎尖组织,通过茎尖脱毒,生产脱毒种薯用于生产是防止马铃薯退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3]。
马铃薯脱毒及组培快繁中所用基质和培养条件等关键技术方面的报道较多,但对下寨65和青薯168报道较少,本文既通过对马铃薯下寨65和青薯168两个品种进行脱毒及组培试验研究,为西部高原地区当家品种脱毒种薯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帮助。
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采用当家品种下寨65和青薯168。
1.2试验方法1.2.1催芽于11月中旬左右,挑拣表皮光滑、正常薯形、大小均匀、无病害和无损伤薯块,放置在有供暖的房间,室内温度24 ℃左右进行催芽。
在催芽前薯块正处于休眠期,采用0.05~0.l0 mg/L的GA3来处理薯块,浸没于GA3溶液中10~20 min,以打破休眠[4]。
1.2.2种薯处理采用MS培养基,加入不同配比的激素,准备BA、NAA、GA3、IBA和IAA,由于激素在培养基中用量非常少,且不易溶于水,所以采用特殊的配置方法,配置成500 mg/L的溶液待用。
20.项目七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 三、脱毒苗的保存方法
• 无毒苗要很好的保存,可以在生产上经济有效地发挥作 用。常用的瓶苗继代保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生长 延缓剂。
• 但无病毒植株并没有获得额外的抗病性,它还可能被同 一病毒或不同病毒感染。
• 低温保存是在苗长到2cm左右时,放在4℃冰箱内的暗处 保存,可保存一年。而在液氮低温-196℃中保存,细胞 的代谢完全停顿,可以长期保存。
• 一、马铃薯脱毒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段组培技术
• 目前多应用茎段组织培养技术来快速繁殖脱毒苗,茎段组 织培养是指带有腋芽或叶柄、长数厘米的茎节段进行离体 培养。
• (一)茎段培养的培养基
• 在实践中,一般茎段培养用的培养基仍然是MS培养基, 但不像茎尖培养严格,为了降低成本,有时有机成分和微 量元素可酌减,只用大量元素和少数微量元素,并用白糖 代替蔗糖,琼脂改用0.5%等。
• 马铃薯茎尖培养一般常采用半固体(琼脂培养基)培养, 但去掉琼脂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效果更好。
马铃薯茎尖培养培养基的成分表(mg/l)
成分 硫酸镁 磷酸二氢钾 硝酸钙 硫酸铵 硝酸钾 氯化钾 盐酸吡哆醇 马铃薯
蔗糖 琼脂
含量 125 200 100 100 1000 35
1 10% 90000 0.6%
• 已知感染马铃薯的病毒有18种,类病毒有1种。
• 在我国已发现7种专门寄生于马铃薯的病毒,即马铃薯X病 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 S病毒(PVS)、马铃薯 M病毒(PVM)、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奥古巴花叶病毒 (又叫黄斑花叶病毒,简称PAMV)和马铃薯卷叶病毒 (PLRV)。
• 马铃薯由于具有高产、生育期短、适应性广、抗灾害能力 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 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