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茎尖培养和脱毒、快繁技术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它能够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脱毒和基因转化。

在植物学研究和植物育种领域,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领域。

1. 快繁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快繁技术是指利用植物体的一小部分组织或细胞,通过体外条件培养,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繁殖速度,缩短繁殖周期,是进行新种质创制、遗传改良和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快繁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离体培养、愈伤组织培养和微繁殖等。

1.1 离体培养离体培养是将植物体表层(如幼叶、幼茎)或内部组织(如胚乳、子叶)分离出来,移入含有适当营养盐和植物生长调节物的培养基中培养。

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添加合适的植物生长激素,可以诱导组织分化和再生形成新植株。

1.2 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是植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损伤后,经过细胞分裂和组织再生形成的一种未分化的组织。

愈伤组织培养是利用这种特殊组织进行快速繁殖的一种方法,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添加植物生长调节物,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再生形成新植株。

1.3 微繁殖微繁殖是利用植物的微小芽或胚珠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

通过培养条件的控制和植物激素的添加,可以诱导微小芽或胚珠快速生长并形成新植株。

2. 脱毒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于植物体内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因此会影响到组织培养的效果。

脱毒技术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出现的一种重要技术。

脱毒技术能够有效地清除植物体内的病原体,提高组织培养的成功率和繁殖效率。

2.1 生物脱毒生物脱毒是利用生物制剂对植物体内的病原体进行清除的方法。

通过培养环境中添加含有特定菌株或真菌的生物剂,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病原体的清除和组织的健康再生。

2.2 生理脱毒生理脱毒是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代谢特性进行脱毒的方法。

通过调节培养条件和添加特定的营养物质,可以激活植物的生理代谢活性,加速病原体的清除和组织的再生。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茎尖培养是将植物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脱毒、繁殖、遗传改良等方面。

在进行茎尖培养时,需要采用无菌的培养基,包括营养盐和植物生长因子,以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分化。

虽然茎尖培养可以提高植物繁殖率,促进遗传改良,但植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各种病毒和微生物的感染,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感染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繁殖的品质和数量,需要进行脱毒处理。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是通过对植物进行体细胞培养和细胞选择,帮助植物去除体内的病毒和微生物。

茎尖培养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外植物质的选择、外植物的消毒、外植物体的消化和茎尖的培养。

第一步是外植体的选择。

首先需要选择健康的植物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最好是从没有感染过病毒和微生物的植株中选取。

要选择完整、无损伤、新生的芽或茎尖,以保证外植体的健康和完整性。

第二步是外植体的消毒。

在消毒前需要将外植体剪成适当大小并于无菌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将外植体浸泡于含有消毒剂的溶液中,如70%酒精、0.1%汞溴素、0.1%过氧化氢等,在消毒前也需要去除外植体的表层污垢。

消毒的目的是避免残留的病毒和微生物在培养培养过程中再次感染植株,从而保证培养过程的无菌。

第三步是外植体的消化。

在消毒后,外植体的细胞壁依然存在,需要进行消化,使得细胞易于分离和重新生长。

可采用不同的消化酶,如植物生长调节剂,酶解作用可以促进外植体的细胞分离。

这种操作可以改变细胞壁的结构,使得外植体的细胞容易分离和重新生长。

消化过程中要慎重,避免过度消化。

第四步是茎尖的培养。

在消化完成后,取出外植体中的营养组织或茎尖,置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化。

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培养基的无菌和营养条件,以支持茎尖生长和分化。

茎尖要发生新的细胞分化,从而产生更多的细胞,从而最终保证植株生长健康。

总之,茎尖培养脱毒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它可以将健康的植物组织进行体细胞培养和细胞选择,清除体内的病毒和微生物。

第7章 茎尖培养和脱毒、快繁技术

第7章  茎尖培养和脱毒、快繁技术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3. 快繁的一般步骤:
③ 试管苗的壮苗与生根:
• 一般要分成单苗 , 转移到盐浓度较低 、 不含细 一般要分成单苗, 转移到盐浓度较低、 胞分裂素, 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生根壮苗培养基, 胞分裂素 , 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生根壮苗培养基 , 至根、茎长到合适的长度,即可锻炼出瓶。 至根、茎长到合适的长度,即可锻炼出瓶。 • 问题:不易生根 ( 延长时间、 继代 ) ;易生根: 问题:不易生根( 延长时间 、 继代) 壮苗阶段不加生长素, 壮苗阶段不加生长素 , 试管外生根可减少费用; • 特殊方法:如马铃薯的小球茎法。 特殊方法:如马铃薯的小球茎法。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4. 提高试管苗繁殖速度的措施:
① 选择合适的繁殖途径 ② 改良培养基: 激素 (腋芽 、 不定芽 、 胚状体 ) 等; 激素( 腋芽、 不定芽、 胚状体) ③ 改良培养条件 : 温 、光 、 湿度、 气体(有利气体、 湿度 、 气体 ( 有利气体、
7.1 茎尖培养
3. 茎尖培养技术: • 培养方法:固体培养、液体纸 桥培养(易愈伤化时)
7.1 茎尖培养
3. 茎尖培养技术: • 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要求: • 一般可用MS培养基,加少量的生长素(不 用2,4-D)和细胞分裂素;GA3有时对抑制 愈伤等有一定的效果。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3. 茎尖培养技术: • 材料消毒:在温室种植或田间种植的健康植 株上取枝条,必要时母株可用杀菌剂处理; 在实验室切取2-3cm长的芽,去掉较大的叶 片,进行常规的表面灭菌;
7.1 茎尖培养
3. 茎尖培养技术: • 茎尖分离:将灭菌的芽置放有湿滤纸的无菌 培养皿中,置体视显微镜下,依次用镊子或 解剖刀剥去叶片直至露出生长点,用锋利的 解剖刀片把带或不带叶原基的分生组织切下 来,直接接种到培养基上;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课件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课件

05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的发展前景与挑 战
技术发展前景
高效快速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能够快速繁殖出大量无病 毒的健康植株,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无病毒的健康植株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降低 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
通过大规模快速繁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农业现代化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能够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
丰富园艺品种
通过该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多具有优良性状和适应性的园艺品种。
在生态恢复上的应用
植被恢复
在荒山、荒地等生态脆弱地区,利用植物脱毒快繁技术可以快速恢 复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治理水土流失
通过大量繁殖抗逆性强的无病毒植物,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保 护生态环境。
美化环境
脱毒植物的美观度高,可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环境,提高生态质量 。
01
降低技术难度
通过研究和改进,降低植物脱 毒快繁技术的难度,便于更多 人掌握和应用。
02
应对病毒变异
加强病毒监测和预警,及时发 现和应对病毒变异,保持脱毒 技术的有效性。
03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植物脱 毒快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 法律保障。
04
提高农民认知度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的认知度和 接受度。
详细描述
微茎尖培养脱毒法是切取植物微茎尖组织进行组织培养,通过连续培养和筛选,获得无病毒植株。这 种方法具有更高的脱毒效率和成功率,适用于各种植物,特别是难以通过茎尖培养脱毒的植物。
03
植物快繁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定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植物的离体组织或 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马铃薯茎尖脱毒及脱毒苗快繁技术操作规程

马铃薯茎尖脱毒及脱毒苗快繁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1 茎尖脱毒技术操作规程 (1)1.1 设备条件 (1)1.1.1 试剂配置室 (1)1.1.2 洗涤及灭菌室 (2)1.1.3 无菌室 (2)1.1.4 培养室 (2)1.2 材料的选择 (2)1.3 类病毒和病毒的检测 (2)1.3. 1 类病毒的检测 (2)1.3.2 病毒检测 (9)1.3.3 脱毒材料热处理 (13)1.4 培养基的制备 (13)1.4.1 培养基母液配制 (13)1.4.2 培养基配制 (15)1.5 外植体灭菌 (17)1.6 茎尖剥离前消毒 (17)1.7 茎尖剥离与接种 (17)1.8 培养 (17)1.9病毒检测筛选脱毒苗 (17)1.10 品种典型性鉴定 (18)2 脱毒苗快繁技术操作规程 (18)2.1 茎切段培养基繁殖 (19)2.1.1 扩繁前的准备工作 (19)2.1.2 茎切段和接种 (19)2.1.3 培养 (19)2.2 扦插苗扩繁 (21)2.2.1 培养基础苗 (21)2.2.2 基础苗移栽 (21)2.2.3 基础苗剪切 (21)2.2.4 基础苗切段后的管理 (22)2.2.5 扦插苗 (22)2.2.6 扦插苗管理 (23)马铃薯茎尖脱毒及脱毒苗快繁技术操作规程1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操作规程马铃薯健康种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利用茎尖脱毒快繁技术生产无病毒种薯、田间系选生产良种和实生种子生产无毒实生薯等,其中植物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即茎尖脱毒)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茎尖脱毒技术是根据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和茎尖分生组织带毒少的原理,结合使用钝化病毒的热处理方法,通过剥离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获得脱毒植株。

这一技术具有周期短、效率高、能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相结合等特点。

目前除一些类病毒外,绝大多数植株病毒都可以通过茎尖脱毒技术进行脱除。

经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经病毒检测并确认其不带病毒后可进一步利用,对仍带有病毒的株系进行淘汰或再脱毒。

马铃薯脱毒与快繁技术

马铃薯脱毒与快繁技术

67《农机市场》 2024年第2期马铃薯是泸水市片马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2023年,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813.3亩,占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435.59亩的18%,实现总产886700 kg,平均单产1090.3 kg/亩。

主要种植品种是中甸红、合作88。

为实现马铃薯高产稳产,增加马铃薯种植收益,近年来,片马镇积极推行马铃薯的脱毒与快繁技术,以促进当地马铃薯种植产业的良好可持续健康发展。

1. 马铃薯脱毒技术1.1 建立无菌体系1.1.1 材料选择与处理马铃薯外植体材料的来源可分为三种;一是将大田中处于生长季节的马铃薯植株移植至温室内,并将新生长出的嫩芽收集为外植体。

二是从大田中的马铃薯植株上切取一部分的茎段,扦插于营养液中培植一段时间后,将新生长出的嫩芽收集为外植体备用。

三是将马铃薯块茎放置在室内使其自然发芽,在收集嫩芽为外植体时先将室内温度提升至38℃处理15d后再进行。

马铃薯脱毒与快繁技术胡伍军云南省泸水市片马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泸水 673207作者简介:胡伍军(1977—),男,汉族,云南泸水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在培养外植体时,可使用7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农用链霉素1500倍液混合均匀喷施外植体,可起到杀菌效果。

当外植体植株上携带有病毒,可采取热处理或茎尖培养的方式进行消毒。

马铃薯外植体新芽多为2cm左右,收集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运用75%酒精对外植体表面灭菌处理30~60s。

随后使用0.1%升汞灭菌5~8min,最后使用无菌水冲洗3~10次,单次冲洗时间为5min,完成处理 [1]。

1.1.2 茎尖剥离与接种马铃薯外植体茎尖较小,将茎尖组织灭菌后,放置在10~40倍解剖镜下使用专用镊子剥离嫩叶组织,裸露出半圆形生长点。

保留1~2个马铃薯叶原基,并接种至空白培养基。

1.1.3 初代培养茎尖初代培养以液体培养基为主,配方为MS+IAA0.1mg/L+GA30.1mg/L,pH值为5.8。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七章植物脱毒快繁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七章植物脱毒快繁技术

1、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其数量随植株 部位及年龄而异,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病毒感染 的程度越低,生长点即分生组织(约0.1-1mm) 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分生组织不带病毒,可能有4方面的原因:
1、植物体病毒的移动主要靠2条途径:一是通过维管 系统,而分生组织中尚未形成维管系统;二是通过胞间连 丝,但这条途径病毒移动速度非常慢,赶不上茎尖和根尖 细胞不断分裂和活跃的生长速度。
二、脱毒方法
(一) 热处理脱毒
(一)发现: 1889年印度尼西亚爪畦人发现,患枯萎病的甘蔗(现证
明为病毒病),放在50-52℃的热水中保持30min,甘蔗就可 去病生长良好。以后此方法被广泛用于防治许多植物的病 毒病。
热处理又称温治疗法。
• 1、热处理脱毒原理:
①病毒是DNA大分子,病毒进入植 物细胞后,随植物细胞DNA一起复制。 热处理并不能杀死细胞,只是钝化病毒 的活性,使病毒在植物体内增殖减缓或 增殖停止,而失去病毒的侵染能力。
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于酶的催化反应相结合而发展 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发展最快 应用最广的方法。
原理:采用酶标记的特异抗体指示抗原-抗体的结合, 从而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定量测定法。
操作程序:将待检植物汁液注入酶联板(聚苯乙烯多 孔微量反应板)中,使抗原吸附在它的孔壁,加入酶(
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特异抗体,抗原 -抗体充分反应后,清洗,固相载体酶联板表面只留 下以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酶嘚无色底物
葡萄扇叶病毒
苹果花叶病毒
(二)茎尖培养脱毒
1、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2、培养基 3、茎尖培养方法 4、影响微茎尖培养的因素
①外植体大小 ②培养条件 ③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马铃薯微茎尖培养脱毒快繁技术

马铃薯微茎尖培养脱毒快繁技术

51 瓶 苗污 染 与 环 境 污 染 。① 培 养 基 及 使 用 器械 .
灭 菌不 彻底 。② 外植 体 消毒不 彻底 或封 口不严 。③
操 作人 员不遵 操 作规程 。④ 无 菌操 作 和培 养环 境 不 清 洁 。⑤ 超净 工 作 台过滤 装置 失 效或 培养 容器 破损
以及 盖 子 口径 过大 。 52 污染 的预 防措施 .
关 键词 :马铃 薯 :组 织培养 :脱毒 ;快繁
1 脱毒前 的 准备
11 工 具 准 备 。7 % ~7 %酒 精 、2 . 0 5 %次 氯 酸 钠 溶 液 或 01 ~1 . % %升 汞 溶 液 、无 菌 水 、 手 表 、玻 璃
棒 、废 液缸 、解刨 刀 、镊 子 。
1 培养 基准 备 。培 养基 MS+ N 00 / . 2 AA .l L+ mg 6B O1 - A . m L+蔗 糖 3 L+琼 脂 5 / (H 值 O .5g p L
消毒 的无 菌纸 上吸干 水分 。
3 茎 尖剥 离及诱 导培 养
在超 净工 作 台上 ,在 带 有适 当 光源 的解 剖镜 ( 8

521 灭菌 。培养 基 以及 接种 过程 中使 用 的所 有 器 .. 械 必须 在高压 灭菌 锅 里进 行灭 菌 。需注 意 : 火菌 要 彻 底 。锅 内需 灭 菌 的培 养 基不 能堆 放 过满 。升 温和
马 铃 暮 徵 茎 尖 培 养 脱 毒 快 繁 技 术
摘 要 :马铃 薯 生 产 中 多采 用 块 茎进 行 无性 繁
苗 ,用 清 水 洗 去 附着 于根 部 的 培养 基 ,动 作 要轻 , 应避 免造 成伤 根 ,然后 栽入 准备 好 的基 质 中 。尽 量 不要 弄伤 植株 ,然 后把 苗周 围的基质 压 实浇透 水 。 43 移栽 后 的管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茎尖培养和脱 毒、快繁技术
第七章 茎尖培养和脱毒、快 茎尖培养和脱毒、 繁技术: 繁技术:
7.1 茎尖培养: 7.2 脱毒技术: 7.3 快速繁殖技术
7.1 茎尖培养
7.1 茎尖培养
1. 茎尖培养的概念 2. 茎尖培养的应用: 3. 茎尖培养的方法
7.1 茎尖培养
1. 茎尖培养的概念: 1. 茎尖培养的概念 •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 meristem ) , 不带叶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meristem) 原基, 250um; 原基,<250um; • 茎尖培养: (shoot tip), 带 1-3 个叶原基 , 茎尖培养:(shoot 个叶原基, 100-1000um; 100-1000um; • 芽培养:(shoot),>1mm。 芽培养:(shoot), m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菌短枝型:节培法、微型扦插法。将待繁殖的材 节培法、 微型扦插法。
料剪成带一叶的单芽茎段,转入成苗培养基, 料剪成带一叶的单芽茎段,转入成苗培养基,成苗 后再剪成带一叶的单芽茎段,继代成苗。遗传稳定。 后再剪成带一叶的单芽茎段,继代成苗。遗传稳定。

丛生芽增殖型:茎尖或初代培养的芽,在适宜的培 茎尖或初代培养的芽,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4. 病毒检测 • 指示植物法 (indicator):提取脱毒苗的汁液, 接种(汁液接种、芽嫁接等)到能产生明显的 典型症状的别种植物(指示植物)上,根据接 种后指示植物的表现确定脱毒是否彻底。 • 指示植物的选择 :1.对特定病毒敏感,且症状 表现明显;3.本身无毒(如种子繁殖);2.可 常年栽培; 常用:千日红、笕色藜、野生马铃 薯、曼陀罗、心叶烟等。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4. 提高试管苗繁殖速度的措施:
① 选择合适的繁殖途径 ② 改良培养基: 激素 (腋芽 、 不定芽 、 胚状体 ) 等; 激素( 腋芽、 不定芽、 胚状体) ③ 改良培养条件 : 温 、光 、 湿度、 气体(有利气体、 湿度 、 气体 ( 有利气体、
4. 病毒检测: • 电镜法:用电镜直接观察病毒颗粒,通过病 毒颗粒的形态直接鉴定病毒的存在。比较快 速、可靠;但需要电镜和样本制备技术。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5. 几种植物的脱毒技术 • 马铃薯、甘薯、甘蔗、苹果、草莓、柑桔、 马铃薯、甘薯、甘蔗、苹果、草莓、柑桔、 香蕉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5. 种苗繁殖体系: 对大规模栽培的植物, 特别是脱毒苗, 种苗繁殖体系:对大规模栽培的植物 , 特别是脱毒苗, 需要三级繁殖体系。 花卉等规模不大的则不一定需要。 需要三级繁殖体系 。 花卉等规模不大的则不一定需要。
次,少部分长出芽;

结合热处理脱毒:先热处理植株,取1mm的茎尖培 :先热处理植株, mm的茎尖培
养;试管苗热处理;

结合化学疗法脱毒 :如抗病毒制剂 Virazole可以抑 :如抗病毒制剂Virazole 可以抑
制病毒复制;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4. 病毒检测: 病毒检测:经过茎尖培养的植物不一定全是无 毒的,需要经过严格的鉴定才能用材料消毒: • 指示植物法(indicator): • 抗血清鉴定法: • 酶 联 免 疫 法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 电镜法:

• •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2. 常用的快繁类型及特点:
① 无菌短枝型: ② 丛生芽增殖型: ③ 器官发生型: ④ 胚状体发生型: ⑤ 原球茎型: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2. 常用的快繁类型及特点: •
1. 脱毒苗培育的意义: 2. 脱毒原理: 3.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和程序: 4. 病毒检测: 5. 几种植物的脱毒技术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1. 脱毒苗培育的意义: • 是无性繁殖作物消除病毒的有效手段:病毒 一般不能通过种子传播到下一代, 一般不能通过种子传播到下一代,所以无性 繁殖植物易受病毒的侵害, 繁殖植物易受病毒的侵害,造成产量品质的 下降;脱毒苗一般可提高产量30-70% 下降;脱毒苗一般可提高产量30-70%。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4. 病毒检测: • 抗血清鉴定法:用纯化的病毒注射动物,在 动物的血清中产生抗体。抗原与抗体之间存 在十分特异的凝集和沉淀反应。已知病毒的 抗血清可以用来鉴定这种病毒的存在与否。 试管沉淀反应、点滴沉淀实验、凝聚试验等。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4. 病毒检测: •
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在血清法的基础上,结合酶反应发展起来。 在抗体上带上某种酶,抗原和抗体结合成的免疫复 合物就有了酶活性,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酶底物,底 物在酶的催化下,形成有色反应物。从而使检测的 灵敏度大大提高。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养基上诱导, 不断发生腋芽, 养基上诱导, 不断发生腋芽, 而成丛芽;最后生根 成苗。遗传稳定。 成苗。遗传稳定。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2. 常用的快繁类型及特点: • 器官发生型:从无芽组织直接诱导不定芽, 从无芽组织直接诱导不定芽, 或诱导出愈伤组织后, 或诱导出愈伤组织后,再在从愈伤组织上诱 导不定芽。易变异。 导不定芽。易变异。 • 胚状体发生型:从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繁 从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 殖速度快,但成功的事例不多。易变异。 殖速度快,但成功的事例不多。易变异。可 以制作人工种子。 以制作人工种子。
7.1 茎尖培养
3. 茎尖培养技术: • 培养方法:固体培养、液体纸 桥培养(易愈伤化时)
7.1 茎尖培养
3. 茎尖培养技术: • 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要求: • 一般可用MS培养基,加少量的生长素(不 用2,4-D)和细胞分裂素;GA3有时对抑制 愈伤等有一定的效果。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3. 快繁的一般步骤:
③ 试管苗的壮苗与生根:
• 一般要分成单苗 , 转移到盐浓度较低 、 不含细 一般要分成单苗, 转移到盐浓度较低、 胞分裂素, 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生根壮苗培养基, 胞分裂素 , 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生根壮苗培养基 , 至根、茎长到合适的长度,即可锻炼出瓶。 至根、茎长到合适的长度,即可锻炼出瓶。 • 问题:不易生根 ( 延长时间、 继代 ) ;易生根: 问题:不易生根( 延长时间 、 继代) 壮苗阶段不加生长素, 壮苗阶段不加生长素 , 试管外生根可减少费用; • 特殊方法:如马铃薯的小球茎法。 特殊方法:如马铃薯的小球茎法。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2. 常用的快繁类型及特点: • 原球茎型:兰花的茎尖或腋芽在组织培养的 条件下可直接产生原球茎。 条件下可直接产生原球茎。原球茎是一种类 胚组织,可以继代增殖成新的原球茎, 胚组织,可以继代增殖成新的原球茎,控制 条件也很容易分化成植株。 条件也很容易分化成植株。
3. 茎尖培养技术: • 材料消毒:在温室种植或田间种植的健康植 株上取枝条,必要时母株可用杀菌剂处理; 在实验室切取2-3cm长的芽,去掉较大的叶 片,进行常规的表面灭菌;
7.1 茎尖培养
3. 茎尖培养技术: • 茎尖分离:将灭菌的芽置放有湿滤纸的无菌 培养皿中,置体视显微镜下,依次用镊子或 解剖刀剥去叶片直至露出生长点,用锋利的 解剖刀片把带或不带叶原基的分生组织切下 来,直接接种到培养基上;
1. 试管苗无性繁殖的意义: 2. 常用的快繁类型及特点: 3. 快繁的一般步骤: 4. 提高试管苗繁殖速度的措施: 5. 种苗繁殖体系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1. 试管苗无性繁殖的意义: •
与脱毒技术结合,生产无毒苗原种;苹果、桃子、枣、大 蒜、康乃馨、唐菖蒲、 加快果树、花卉、林木、药材等繁殖系数低的植物优良品 种的繁殖速度;月季、杜鹃(扦插难生根) 是兰花唯一的大规模无性繁殖方法; 为一些不能进行常规繁殖的植物材料提供了新的繁殖方法。 如雄性不育系(如大白菜)、自交系、和杂交种(杂种优 势固定)、雄株(石刁柏,芦笋)、三倍体无籽西瓜、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3. 快繁的一般步骤:
④ 试管苗的出瓶种植与苗期管理:
( 壮苗培养;开口锻炼;选择介质;逐步过渡) 壮苗培养;开口锻炼;选择介质;逐步过渡 ) • 水分平衡 • 介质适宜(水培、固培) 介质适宜(水培、固培) • 养分充足 • 防止菌类 • 光温合适
7.2 脱毒技术: 脱毒技术:
2. 脱毒原理: •
热处理:使病毒钝化,可在活体进行,如香石竹在 :使病毒钝化, 可在活体进行,
38度处理2个月可消除茎内所有病毒; 38度处理2

茎尖培养:病毒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顶端分生组 :病毒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
织一般不含病毒( 维管系统缺乏、 细胞分裂速度快、 织一般不含病毒( 维管系统缺乏、 细胞分裂速度快、 其他的抑制机制) 其他的抑制机制);
7.3 快速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 ) 快速繁殖技术(
3. 快繁的一般步骤:
① 无性繁殖系的建立: ② 试管苗中间繁殖体的增殖: ③ 试管苗的壮苗与生根: ④ 试管苗的出瓶种植与苗期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