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银行案例分析
齐鲁银行骗贷案:9名厅级干部卷入 郭伟 马厚亮 郎庆田

齐鲁银行骗贷案:9名厅级干部卷入郭伟马厚亮郎庆田2010年年末的“1206”济南伪造金融票证案将齐鲁银行推向了风暴漩涡。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经受责问的同时,中国的银行业也在经受一次冷酷的信誉大考。
目前,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工作已接近尾声。
处理结果山东9名厅级干部涉案1月9日,山东纪委通报齐鲁银行骗贷案最新进展,称2010年12月以来,已调查20名党政干部和企业领导,严肃查处了省商务厅原副厅长郭伟时,淄博矿业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厚亮,新汶矿业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郎庆田等大案要案。
其中9名厅级干部涉案。
目前已移送司法机关14人,9人被开除党籍公职,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工作已接近尾声。
新闻回顾齐鲁银行信用危机调查齐鲁银行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事件缘起于济南市公安机关2010年12月23日发布的一则新闻通稿,当月6日,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报案,某银行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
经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刘某某通过伪造金融票证等手段多次骗取资金,涉及济南市一些金融机构和多家企业。
这一消息迅速传播。
网络盛传,这一伪造金融票据案涉案金额超过60亿元,金融机构损失或超4亿元,其中齐鲁银行被波及甚深,有储户开始转移存款。
祸起存单质押2007年,一位山东济南的车主刘济源投诉至媒体,他所购买的一辆路虎揽胜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要求经销商赔偿误工费135万元。
路虎揽胜的售价超过了200万元,堪称豪车,而刘济源正是今日齐鲁银行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
2010年12月6日,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齐鲁银行报案,称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有关犯罪嫌疑人已抓获归案。
济南市金融办主任胡晓蒙说,接到报案后,济南市公安局迅速采取措施,立即将主要及有关涉案嫌疑人抓获归案。
经初步侦查,刘某某通过伪造金融票证这种手段,多次骗取资金,涉及一些金融机构和多家企业。
目前,公安机关已查封有关个人及公司资产,扣押资金,并正在调查其他资金流向,进一步追缴涉案赃款。
透过齐鲁银行事件看我国商业银行建设

模不匹配 . 质疑其存 款质押的合法性 . 最终 出具 了保 留意见 的审计 报 告。由于普华 永道坚持将骗贷风险 的“ 留意见 ” 保 写进审计 报告 . 齐鲁
银行更 换了负责审计 的会计师事务 以下是齐鲁银行近几年的主要业 务数据。2 1 0 0年 1 2月 3 号 , 1 媒体报道证实齐鲁银行济南分支卷入特 大金融票证伪 造案 。 多家银行涉及 。 表 1齐鲁银行 2 0 0 7到 2 1 0 0年业务增长情况 单位 : 元 亿
56 5 4. 5 3 31 5.
2- 92 2
66 3 5. 9 413 2. 5
3. 62 9
不 良贷款率
19 . 9
11 . 2
2齐鲁银行事件分析 .
21 .事件发生 的前兆 211 ..规模扩张速度过快 如表 1 所示 .0 8年 . 20 齐鲁银行 的银 行承兑汇票贴现量在济南地 区的市场份额达到约 3 %. 0 在各家金融机构 中位居第一 截至 20 0 9年 年 末 .齐鲁银行 总资产 较年初 增长 2 . % 而各 项存 款余额 增长 86 31内控 机 制 失 效 .
商业 银行 内部控制制 度建设滞后 . 部分 制度的针对性较差 . 执行 不力 以及制度上 的缺 陷已成为 内控机制失效 的一个重要原因 . 也是银 行 经营风 险增大 、 发案率不断增高的最直接原 因。内部控制文化在城 市商业银行 中还未真正形成落实 . 尤其是位于基 层的部分工作人员并 未充分认识到 内部控制 以及风险管理的含义 . 造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文化缺失 , 从而增加银行防范失误的难 度。 32金 融 监 管 不 到 位 . 图 1贷款与营业收入增 长比例 银监会对于早期 的股份制银行 、区域性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 中 如 图 1所 示 ,齐鲁银 行 2 0 0 8年 的营业 收 入增 长 比率较 大 。 到 、 对盲 目 2 0 年增 幅下 降, 中 2 0 年 比 2 0 年 营业 收人增长额较小 , 09 其 09 08 反映 4 银行的监管仍有漏洞 。准确地说是金融风险控制机制不理想 . 超速发展的银行缺少应有的约束 . 对银行间恶性竞争的监管力度不大 出其发展并不健康 , 内部存 在很 多问题 , 信息不协调 。 33风险管理基础薄弱 - 2 . 不 良贷款率较高 . .2 1 信贷风险大 部分城市 商业银行贷款集 中度过高 . 与大 型银 行形成竞争 . 弃 放 髓 融豳 疆强圆圈瞬 疆鞠圈 圈瞄瞄 囊 嘲 圜 圈 了中小企业业务 。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定 目 . 标 在追求并 实现快 速发展 一 瑚 酬 嘲 瞄隧 龋龋秘鞠麓醢 疆硼 一 翔 的同时 , 风险管理和 内部控制未能及 时跟上 当两者 之间的差 距越 来 礴 目 疆 麓隧鳗 霹霸 酲 ∞ 踊 圈 黩嘲 圈 强 ■ 强 豳 疆圈 隧圈 鞠豳圈 岛 国 目 醯 霞疆 酸鞴 目 _ 越大时 . 险管理基础不足 以支持业务 的快速发展 . 风 风险 的出现在 所 圈 ■ 嘲 嘲龋 秘 鞠豳 髓疆 龋瞄 嘲 髓 蓉 躐 日 翟 ■ 业平 j 行 均 一 蠲 鼎 掰龋疆 鞠嘲 嚣 l j齐 行 ■ 鲁银 难免 。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从内部控制角度浅析齐鲁银行贷骗案一、齐鲁银行概况齐鲁银行是一家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市民百姓,做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为己任”的城市商业银行。
为山东省成立的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家与外资银行战略合作的城商行,也是山东第一家跨省经营的城商行。
1996 年 6 月,在济南市 16 家城市信用社和 1 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济南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2009年6月6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为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齐鲁银。
其中,外资股东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持股比例为 20%。
在完成“去城商行”特色的关键一步后,齐鲁银行力图依托山东向全国延伸扩张,推进转型、扩张、上市“三大战略”。
自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考核机制、用人机制等重大改革,目前已在天津、青岛、聊城设立3家分行,济南市辖内69家网点,在岗员工2000余人。
总资产83.68亿,营业利润11.26亿,在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较之2021年都有大幅度下降,这与“12﹒06”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发生,不无关系。
二、齐鲁银行贷骗案简介2021年12月6日,山东经济学院在齐鲁银行账户中的3000万元被转走,查证过程中,齐鲁银行发现其持有的“存款证实书”系伪造,遂报案。
经查实,主犯刘济源是活跃在济南金融界的资金掮客,为商业银行引来存款大户,同时,他也是通过存单质押获得贷款的资金使用大户。
司法文件显示,刘济源以支付高额利息、好处费等方式,引诱企业到其指定的银行办理定期存款,而后采用虚假质押的手段,以骗贷的方法从银行诈骗巨额资金。
起诉书称,从2002年起,刘济源产生骗取银行信贷资金想法。
随着资金出现巨大亏空,刘济源涉嫌诈骗手段逐步升级,从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最后转为直接诈骗企业。
2021年10月,刘济源以帮助办理授信、贷款为由,骗山东经济学院在齐鲁银行存款。
刘济源将伪造的学院印章交给员工,在齐鲁银行开立了学院账户。
2011年银行业十大案件

盘点2011年银行业十大案件(入选推荐日志,加10币) NO.1 齐鲁银行卷入巨额骗贷案破坏指数:★★★★★2011年3月2日,齐鲁银行董事长邱云章、行长郭涛、监事长张苏宁的职务直接被济南市委免去,并直接任命了4位新高管。
而三位高管全部免职的直接原因是因2010年末齐鲁银行卷入了巨额骗贷案,出现亏损。
事件缘起:2010年岁末,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一起伪造金融票证案,济南市公安接到报案,某银行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
而后公安局组成专案组,迅速将嫌疑人刘某及其他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济南票据诈骗案主角全名为刘济源,事件过程中发动了很多社会上有“能量的”下线帮他高息揽储,其中就有齐鲁银行一名部门经理的妻子。
而这名部门经理全名赵连成,是齐鲁银行营业部的一个总经理,而后被司法调查。
这起金融票证伪造案牵涉多家金融机构。
据透露该案涉案金额共约60亿元,其中齐鲁银行涉案金额最多,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均牵扯其中。
2010年12月28日,坊间盛传齐鲁银行亏损60亿,加上其他总计亏损过百亿,董事长邱云章、行长郭涛“被抓”。
随后银监会介入调查,齐鲁银行董事长邱云章否定被抓、否定亏损60亿元,济南市政府称涉案资金被扣押。
案件爆发后,受60亿元传闻影响,部分公司客户已开始采取防范措施,把公司账户和员工的公司账户转到了别的银行,部分企业开始拒收齐鲁银行的票据。
大公国际2011年1月5日发布公告表示,决定将齐鲁银行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点评:对于中国的中小银行而言,拉存款始终是巨大压力。
各行都给出了非常诱人的“返点奖励”,这也是触发票据造假、高息揽储等违规行为的直接原因。
而银行内部管理也存在漏洞,内部作弊难以避免。
而单纯从票据伪造的角度来看,反映出了目前承兑汇票管理的落后。
目前仅有一部分承兑汇票实行了电子化,大部分尚为纸质,加上大小银行的系统不统一,银行无法当场识别承兑汇票的真假而被骗。
NO.2 渤海银行超亿元贷款被卷走破坏指数:★★★★☆2011年12月21日,新华日报记者陈志龙发布微博,称自己因为追踪报道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在“南京宇扬集团董事长杨军出逃事件被骗贷1496万元一事”,受到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人身威胁。
齐鲁银行事件

齐鲁银行事件近日,齐鲁银行发生了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引起了广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为一家知名的地方性银行,齐鲁银行一直以来都赢得了市场的良好声誉和口碑,然而,这次事件使得该行的名誉受损,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银行的信任度以及内部监管机制的质疑。
据报道,齐鲁银行事件始于一名叫李某的客户投诉。
李某声称,在他办理业务时,遭遇了银行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包括恶劣的服务态度以及在业务操作中的违规行为。
随后,李某将事件投诉给了银行的客户服务部门,并请求尽快处理。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李某所希望的那样。
齐鲁银行未能及时对该事件作出回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李某公开发表了对齐鲁银行的控诉,并引起了更多客户的关注和参与。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大量媒体的关注,报道纷纷出现,舆论开始聚焦于齐鲁银行的管理和监管问题。
作为事件的当事方,齐鲁银行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平息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银行高层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事件进行内部调查,并决定追责相关责任人。
其次,齐鲁银行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特别是服务态度和业务规范方面的培训,以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最后,齐鲁银行向受影响的客户进行了道歉,并承诺将尽快解决他们的问题,以恢复客户的信任。
齐鲁银行此次面临的并不只是单纯的公关危机,而是对整个银行的运营和管理模式的反思。
客户信任是银行业的核心,而此次事件的发生却暴露了齐鲁银行在内部监管和员工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重要性和社会责任感不言而喻。
因此,这次事件的发生也让公众对于银行业内部的监管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齐鲁银行来说,解决这个事件并恢复声誉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首先,银行需要认真调查事件的原因和经过,并迅速采取措施解决客户的问题。
其次,齐鲁银行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沟通,以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规范,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外,齐鲁银行还应增加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员工行为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客户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第三方存单质押贷款风险防范——以齐鲁银行案为例

.
操作风 险控制不力 。贷款 申请审核是第三方存单质押贷款 的关键环节,对存款证实书及其他银行票据的审核 不力是造 成 本案的一个因素 。由于存单质押贷款是一项低 风险业务,所 以 银行员工在审核时容易出现麻痹心理,放 松了对票据和印章等 的审核 ,该行 内审部 门也从未对该类 业务开展专项 审查,导致 骗贷者有机可乘 。
巨大 的经济和信誉损失 。这 并不是利用存单造假骗取贷款 的个
例 。早在 2 0 0 1 年 ,某市农业银行也曝出过存单造假案。该行一
记账 员利用职 务之便 ,伪造假存单 8张,骗取质押贷款 1 7 . 5万
兀 。
金存放银行 ,将协议书与存款证实书交给第三方贷款人 。贷款 人持存款证实书等相关文件 向银行 申请贷款 。银行在核实 申请 材料后 向贷款人提供贷款 。因为有质押物作担保 ,所 以该业务
新经济
2 0 1 4 年 1 月 ( 中)
第三方存单质押贷款风险防范—— 以齐鲁银行案为例
苟春和 秦 雨
摘 要: 第三方存单质押贷款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低风险业务, 但2 0 1 1 年的齐鲁银行案暴露了 银行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漏洞, 也 警示着第三方存单质押 贷款存在 的风 险不容 忽视 。 本文在回顾齐鲁银 行事件的基础 上 , 剖析 事件发 生的原 因及 第三方存 的 外 部 监 管 者 主 要包 括银 监 会 和
二 、齐鲁银行案分析
1 、 案件 回顾
齐鲁银行是 山东省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前身是济
南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为抢 占市场 ,扩 大规模而 急需揽储 。 资金掮客刘济源因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而 为齐 鲁银 行揽储 。通 过许 以高额的补偿金, 向企业领 导输 送个 人利 益等 方式 ,刘 济
齐鲁银行“12.06”特大伪造票证案的案例研究

作者: 付聪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经济导刊
页码: 18-1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齐鲁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摘要:正2010年12月6日,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报案,齐鲁银行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
一时间,社会盛传齐鲁银行亏损60亿,加上其他总计亏损过百亿。
而后,齐鲁银行董事长等高管悉数被撤换,山东省多名厅级官员也先后落马。
在沉寂了一年之后,齐鲁银行涉嫌伪造金融票证案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齐鲁银行案诈骗手法起底

齐鲁银行案诈骗手法起底:灌醉他人偷印章2012-12-26 02:41:3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有675人参与)事发两年后,涉案金额达101亿的齐鲁银行诈骗案全貌终于揭开。
本报记者获悉,该案于12月25日开庭受审,核心人物刘济源被控贷款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票据诈骗罪、诈骗罪四宗罪。
身为上海全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济源是齐鲁银行诈骗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
本报得到的起诉书披露,共指控其20项涉嫌犯罪事实,其中涉案金额最多的达40亿元,最少也有1000万元。
被刘济源涉嫌诈骗的企业包括阳光财险、阳光人寿、生命人寿、正德人寿等金融机构,亦包括枣庄矿业集团、淄博矿业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
根据起诉书涉案金额统计,齐鲁银行案涉案金额超101亿元,其中涉嫌诈骗银行100亿元,涉嫌诈骗企业1.3亿元,案发后追回赃款79亿余元,实际损失恐超21亿。
刘济源于2010年12月7日被拘留,全案共形成1883本案卷,为司法史上罕见。
记者得知,刘济源辩护律师于今年12月7日介入该案后,在济南市中级法院不间断复制案卷,但截至12月25日开庭前,案卷复制仍不足一半。
在律师无法完成阅卷情况下,刘济源辩护权是否得到保障成疑。
记者了解,被告人方面曾向法院申请延期开庭,但未获采纳。
知情人士透露,12月25日的开庭因没有律师到场而未能进行。
高达10%的存款利息刘济源今年44岁,系上海全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从1992年开始炒股。
起诉书称,从2002年起,刘济源产生骗取银行信贷资金想法。
随着资金出现巨大亏空,刘济源涉嫌诈骗手段逐步升级,从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最后转为直接诈骗企业。
司法文件显示,刘济源以支付高额利息、好处费等方式,引诱企业到其指定的银行办理定期存款,而后采用虚假质押的手段,以骗贷的方法从银行诈骗巨额资金。
这一涉嫌贷款诈骗罪的行为集中在2009年和2010年,共被指控10起事实,涉案金额71.6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鲁银行案例分析
齐鲁银行,这家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成功更名不到一年半时间、近年来屡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闻名于业界的城市商业银行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12月28日,坊间盛传齐鲁银行亏损60亿,加上其他总计亏损过百亿,董事长邱云章、行长郭涛“被抓”。
60亿相当于齐鲁银行2009年全年4.88亿净利润的12倍多,而当年该行不良贷款合计才7.04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1.99%。
到底发生了什么,足以使这家颇具特色的城商行从云端跌入谷底?
12月30日,齐鲁银行董事长邱云章通过手机短信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断然否定被抓传闻,对于亏损60亿元的说法亦矢口否认。
不过,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当地多位银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一场席卷济南多家金融机构的伪造金融票证案,正让当地银行业人人自危。
山东省银监局有关负责人30日向本报记者表示,近期该省确有发生一起伪造金融票证案,牵涉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齐鲁银行并非唯一牵涉其中的银行。
目前公安机关已组成专案组专案专办。
在当地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看来,2010年,受存贷比考核压力的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展开揽储大战。
而在拉存款竞争白热化背景下,通过“高息揽储”吸引单位存款,勾结银行人员伪造金融票证诈骗案屡见不鲜亦不足为奇。
一齐鲁银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涉案金额虽无60亿之巨,但起码有10-20亿元。
该行资金部人士同时表示,齐鲁银行已对相关资产做了保全。
而在当地银监局指导下,一场风险自查和整改运动正悄然进行。
又一起集体被骗案?
邱云章坦言,传闻源于济南市公安局接到的一起伪造金融票证案件举报。
12月23日,济南当地公安系统公布的新闻通稿显示:当月6日,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报案,某银行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
公安机关已将主要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及其他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邱云章对记者表示,这是一起综合性案件,正在侦破过程中,涉及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可能涉及我行有关业务,但并非只有齐鲁银行一家”。
而对于传闻中牵涉的其他银行,如工行、兴业、浦发等,当地银行业人士并不完全确定,监管机构人士也不置可否。
所谓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是指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或者伪造信用卡的行为。
据一大型银行信贷部人士介绍,目前常见的伪造金融票证罪有几种:一是“克隆假票”,即通过伪造承兑汇票或大额定期存单,以此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二是,犯罪嫌疑人谎称帮助银行完成拉存款任务,高息为诱骗取企业或个人存款。
若存款人是企业,犯罪嫌疑人往往通过偷出企业预留印鉴伪造票据实施诈骗,若是个人存款,则在客户办理存折时,偷办信用卡挂于该帐号下,再实施诈骗。
“由于经常会涉及银行工作人员伙同外部人作案,手法较为隐蔽,因此金融机构和存款人往往在短期内难以发现。
”上述人士分析。
事实上,这已不是山东银行业今年遭遇的第一次集体被骗案。
今年4月,济南市公安局曾破获一起伪造金融票证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恰是通过“高息揽储”吸引单位存款,同时勾结银行人员作案。
该案涉及6家银行、8家存款单位和10笔存款资金共计6100余万元,最终挽回经济损失4502万元,但尚有1500多万元涉案资金无法追回。
对于此番传闻中的60亿元涉案规模,邱云章矢口否认,“公安部门正在侦破中,到目前为止,从未认定过涉案金额。
”
银监局方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间接对60亿元涉案规模一说予以否认。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没有确定的金额,只待公安部门披露正式结果。
不过,当地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济南人行确实一度严阵以待,为防出现挤兑风潮,甚至还对齐鲁银行做了“特殊安排”。
该说法并未得到济南人行证实。
而记者30日前往位于济南市市中区顺河街176号的齐鲁银行总部时,楼下的营业网点正常如昔。
30日,山东银监局有关负责人亦对记者表示,目前辖内银行经营正常,银监局已督促相关金融机构密切配合公安机关侦办案件并开展相关风险排查。
齐鲁银行扩张病
对于快速扩张中的齐鲁银行来说,这个跟头或不全是坏事。
当地一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风控能力提升节奏跟不上规模扩张速度时,城商行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扩张病。
”
一位上市城商行高层此前也曾向本报记者坦言,规模扩张是城商行不得已的现实生存选择。
2009-2010年信贷高速扩张背景下,很多城商行相当于在两年内再造了一家银行,资产规模、贷款投放和机构网点均数倍增长。
以齐鲁银行为例,该行前身为济南16家城信社和1家城信社联社组建的济南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2009年6月更名为齐鲁银行。
截至2009年年末,齐鲁银行总资产617.35亿元,较年初增长28.06%,而各项存款余额546.55亿元,增长22.98%;各项贷款余额353.1亿元,增长25.41%。
其资产规模和存贷款指标相当于1996年成立之初的20倍。
同时,从2008年3月开设聊城分行开始,该行便迈出异地扩张第一步,同年11月,该行天津分行成立。
实际上,传闻中的60亿元亏损额足以使该银行资不抵债,即便是内部人士坦言的20亿元左右的涉案金额,也相当于其2009年全年净利润的4倍。
一位接近齐鲁银行的人士告诉记者,传闻中的60亿元巨亏不大可能。
“目前齐鲁银行注册资本仅23亿元,总存款额在300-400亿元左右,按存贷比75%计算,至多发放300亿元左右贷款,除却100亿左右个人贷款,不可能做如此大额的存单质押贷款。
”
但传闻已让股东惊恐万分。
一接近监管机构人士透露,2004年入主齐鲁银行的外方股东澳洲联邦银行(CBA)正严重关注此事进展,目前其持有齐鲁银行20%股权,为第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