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司法解释全文 最新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
敲诈勒索罪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敲诈勒索罪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11.2修正案八)(注原《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4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5次会议、2013年4月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4月27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5次会议、2013年4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为依法惩治敲诈勒索犯罪,保护公私财产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第二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涉嫌敲诈勒索罪怎么判刑

涉嫌敲诈勒索罪怎么判刑敲诈勒索公民的私有财产或者是国家的公有财物,金额较为庞大的或者是屡教不改、多次对其他的公民进行敲诈勒索的,该犯罪当事人将会被判处3年期限以内的有期徒刑、被警方拘役或者管制的一个刑事处罚,并且判处这个犯罪当事人一定数额的罚金。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剧情比较严重的侵犯他人的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它的犯罪对象指的是国家或者是一部分的公民所拥有的公有财物或者是单个公民的私有财产。
当然也有一些的公民认为,这个敲诈勒索罪的侵犯对象其实是重合的,即包括共有财产或私有财产也包括了拥有这些私有财产或私有财产的人。
但是从敲诈勒索罪这一事件的客观要件来讲的话,敲诈勒索它的客体应该只能是财产所有权这一项公民所拥有的权利,所以犯罪对象也应该只能包括财产权所保护的对象也就是指公私财物,因此也就是不应该包括公民本身。
根据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里面的第274条法律法规对于敲诈勒索罪有规定到:敲诈勒索公民的私有财产或者是国家的公有财物,金额较为庞大的或者是屡教不改、多次对其他的公民进行敲诈勒索的,该犯罪当事人将会被判处3年期限以内的有期徒刑、被警方拘役或者管制的一个刑事处罚,并且判处这个犯罪当事人一定数额的罚金; 金额庞大的或者有其他的一些十分严重情节的,该犯罪当事人将会被判处3年到10年期限的有期徒刑,并且判处这个犯罪当事人一定数额的罚金; 金额特别庞大的或者有其他的一些特别严重情节的,该犯罪当事人将会被判处10年以上期限的有期徒刑,并且判处这个犯罪当事人一定数额的罚金。
敲诈勒索这一个时间的性质本身就比较恶劣,但是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根据犯罪人所敲诈的金额来进行判刑。
同时,如果在犯罪的过程中对其他的人造成了伤害,还有可能会构成故意伤人罪。
哪些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处罚是怎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_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文字号】法释〔2013〕10号【颁布时间】2013-4-23【失效时间】【全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4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5次会议、2013年4月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4月27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4月23日法释〔2013〕10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5次会议、2013年4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为依法惩治敲诈勒索犯罪,保护公私财产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第二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敲诈勒索罪是暴力型犯罪中的一种,因为其行为人主要是通过暴力、胁迫等方式要求对方交付财务,达到自己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你知道我国法律对敲诈勒索罪是如何量刑处罚的吗?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了解。
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第一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第二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三条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多次敲诈勒索”。
第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五条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三)被害人谅解的;(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敲诈勒索数额量刑标准是什么

敲诈勒索数额量刑标准是什么结合《刑法》中的规定,犯敲诈勒索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敲诈勒索数额量刑标准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1、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敲诈勒索数额、手段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二、敲诈勒索罪量刑注意事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制定《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进一步明确敲诈勒索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解释》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至5000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74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解释》规定,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敲诈勒索”。
根据《解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等七种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解释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上海敲诈勒索罪认定的量刑标准

上海敲诈勒索罪认定的量刑标准
一、上海敲诈勒索罪认定标准
根据刑法第274条的规定,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使
用暴力、恐吓或者其他方法,强迫他人交出财物或者同意他人索取财物的
行为。
要认定敲诈勒索罪,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件:
1.主观要件: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客观要件:使用暴力、恐吓或其他方法;
3.结果要件:强迫他人交出财物或同意他人索取财物。
根据上海当地的司法实践,对于针对公民、企事业单位的敲诈勒索案件,量刑标准如下:
1.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下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财产损失在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财产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判处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上海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的解释和适用
根据上述量刑标准可以看出,上海对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是根据犯罪所涉及的财产损失数额进行划定的。
同时,上海还将犯罪者对财产损失的赔偿情况考虑在量刑中。
1.组织、领导、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所得数额大、社会危害严重等,可以加重量刑;
2.情节较轻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构成满足共犯的,对共同犯罪可消分从重;
4.犯罪人主动投案、积极赔偿或者主动上缴违法所得并取得谅解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总之,上海对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的认定主要考虑财产损失数额、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以及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等多个因素。
量刑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相关情节和特殊情况,以确保刑罚的公平和正义。
敲诈勒索数额量刑标准是什么

Men do not show their ambitions and are born with eight feet in the air.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敲诈勒索数额量刑标准是什么1. 敲诈勒索公共财物或者别人的私人财物,数额比较大,金额在两千元至五千元以上的,或者多次进行敲诈勒索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被处罚金。
2. 敲诈勒索的数额巨大,敲诈勒索金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或者有特别严重的情节的,有期徒刑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同时处以一定罚金。
有些时候,有些案子需要有立案标准来判定是否可以构成犯罪。
在判定敲诈勒索行为是犯罪了还是没犯罪的时候,立案标准就要考虑金额情况和情节严重程度。
一般敲诈勒索金额较大的话,就可以认定构成了敲诈勒索罪。
不过有些特殊情况下,金额可能只有一千元左右,但实际上具有特殊的法定情形,也可以被定为敲诈勒索罪。
想必大家不是很清楚敲诈勒索行为构成犯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整理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了解 :1. 敲诈勒索公共财物或者别人的私人财物,数额比较大,金额在两千元至五千元以上的,或者多次进行敲诈勒索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被处罚金。
2. 敲诈勒索的数额巨大,敲诈勒索金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或者有特别严重的情节的,有期徒刑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同时处以一定罚金。
3. 敲诈勒索的钱特别巨大,达到了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的,判刑十年以上,同时处罚金。
4. 故意绑架别人的家人孩子来进行敲诈勒索的;冒充国家军人、新闻工作者、机关人员等有特殊身份的人进行勒索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等七种情形之一的,都要按照“数额特别巨大”这一条来进行判罪量刑。
关于敲诈勒索行为,虽然有一些可能不能认定构成犯罪,但行为人也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此时的责任却是行政方面的,也就是要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毕竟该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只不过说有些时候,因为涉及到的数额过大或者情节比较严重,那么才会上升为刑事犯罪。
敲诈勒索定罪标准

敲诈勒索定罪标准
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威胁,强迫对方
交付财物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获取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在我国刑
法中被视为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定罪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敲诈勒索的客观行为应当明确。
客观行为是指犯罪嫌疑
人实施的具体行为,包括威胁、强迫他人交付财物或者以其他手段
非法获取财物的行为。
这一点在定罪标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
有客观行为明确,才能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
其次,敲诈勒索的主观恶意应当存在。
主观恶意是指犯罪嫌疑
人实施行为时的恶意目的,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威胁,强迫对方交付财物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获取财物。
只有在主观恶意
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构成敲诈勒索犯罪。
再次,敲诈勒索的结果应当达成。
结果达成是指犯罪嫌疑人通
过实施敲诈勒索行为,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
只有在结
果达成的情况下,才能构成敲诈勒索犯罪。
最后,敲诈勒索的社会危害性应当被确认。
社会危害性是指犯
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包括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生
命财产安全的威胁等。
只有确认了敲诈勒索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才
能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
总的来说,敲诈勒索定罪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需要考虑
到客观行为、主观恶意、结果达成和社会危害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符合相应的要求,才能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
敲诈勒索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
在打击敲诈勒索犯罪方面,我们必须严格依法予以制裁,维护社会
的公平正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敲诈勒索罪司法解释全文最新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最高法、最高检对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作了司法解释,其中就包括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
最新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
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上述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1)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2)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3)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4)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5)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6)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7)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多次敲诈勒索”。
4、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5、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3)被害人谅解的;
(4)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6、敲诈勒索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认定为犯罪的,应当酌情从宽处理。
7、对犯敲诈勒索罪的被告人,应当在二千元以上、敲诈勒索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被告人没有获得财物的,应当在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敲诈勒索罪司法解释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5次会议、
2013年4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
法释〔2013〕10号
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4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5次会议、2013年4月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