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通报干预记录
医院处方点评及干预措施分析

医院处方点评及干预措施分析侯平志【摘要】Objective:To summary and build the model of hospital prescription comment and intervention,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rescription.Methods:In this paper,literature study was used for theoretical reviewing of prescription comment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Results:At present,the prescription comment is mainly conducted by the prescription comment teams or the pharmacy professionals.The main contents of prescription comments includ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prescript drug and the extreme prescription.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are educational measures,economic measures an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The process of the intervention is mainly six aspects,including sampling prescription,prescription comment,result analysis,prescription intervention,feedback and review summary.Conclusion:Existing prescription comment interventions is still insufficient.Measures,like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institutional publicity,promoting the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establishing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should be taken improve the level of prescription comment.%目的:对现有的医院处方点评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以提高医务人员处方水平.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现有处方点评和干预模式进行理论综述,以总结我国现有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及模式.结果:目前,我国处方点评制度的干预主体主要是处方点评小组和药学专业人员;点评主要内容为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超长处方;干预措施包括教育措施、经济措施和行政措施;干预流程则主要包括处方抽样、处方点评、结果分析、处方干预、结果反馈和点评汇总等环节.结论:现有的处方点评干预措施仍存在不足,应加强制度宣传、促进点评信息透明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处方点评水平.【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年(卷),期】2013(026)006【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处方点评;干预【作者】侯平志【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普外科,十堰,44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自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仍然有很多方面亟待改进,特别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医院对处方点评意见的处理情况报告》

《医院对处方点评意见的处理情况报告》一、通报中我院id号为0807208885的处方(202x年9月9日)存在重复给药及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问题,但经查实为患者马秀珍,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就诊时医师同时开具的四张处方,有两张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其中一张开了一支,但患者要求开两支,因此另开了一张两支的处方,并只交了两支的费用),一张为盐酸二甲双胍片,一张为降压药贝那普利片及降脂药辛伐他丁片(处方诊断为高血压病)。
按照高血压诊疗指南,高血压病可以使用降脂药物。
二、尽管本次处方点评经查实不存在以上问题,但仍然对沙卫医[202x]142号文件《关于区属医疗机构202x年第三季度处方抽查情况通报》在院周会上作了通报,并要求各科组织医务人员对《处方管理办法》认真学习并规范处方。
三、医院每月由药剂科对处方进行抽查点评,将结果在院周会上通报,并纳入科室主任考核,对开具不合理处方或不合格处方的医生按照医院综合管理方案及医疗质量考核方案予以相应处理,减发岗位劳酬及质量奖。
第二篇:凤县中医医院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凤县中医医院处方点评意见反馈根据凤中医发[202x]21号文件,质控科、医务科、药剂科于202x 年6月,对4月到6月份处方进行了抽查,共计处方2866张,其中门诊处方1966张,住院处方715张,中药处方185张,发现问题处方600张,处方合格率45%。
现就存在问题总结如下:一、主要问题1、处方项目填写不全或不规范临床诊断未填、病名简写、中药处方填写西医诊断。
2、处方正文不规范西药、中成药在同一张处方书写;药品名书写商品名(酚氨咖敏写为克感敏,琥乙红霉素写为利君沙);药品规格书写含糊不清;抗菌素类药物重复使用;西药处方药品种类超过5种以上;中药处方未按君、臣、佐、使书写;中药服法书写不明确;处方涂改处医生未签名;皮试药品未填写结果;书写潦草,有别字。
3、无处方权医生模仿签名4、审核、复核药师有未签名现象二、解决办法1、各临床科室继续认真、反复学习新《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深刻领会精神,力求全面掌握处方书写知识。
医院处方点评以及处方干预

医院处方点评以及处方干预摘要】自我国卫生部于2010 年 3 月颁布《医院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以来,该办法在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得到推广应用。
为杜绝医院临床部合理用药的行为,该办法起到了很好的干预效果,使得各级医院的处方地坪工作有效开展,显著提升了医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获得政府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的充分肯定。
本文对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概述,讨论处方点评工作结果的评估,并分析处方点评工作的作用,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医院;处方点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220-02处方作为医院临床中具有法律依据的医疗文书,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有重要影响。
处方是临床医师为患者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进行而开写出的取药凭证,也是医院整体医治水平的体现。
处方点评是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对医院的处方做出分析,主要评估处方的两点内容,包括:a书写规范性;b临床用药的适宜性,通过有效监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确保医院临床用的药合理性,让百姓用上“放心药”保驾护航。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处方点评工作已经在各级医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医院要想开展好处方点评的组织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其中包括:a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b药物和治疗学委员组;c医院药学部门;d医疗管理部门,同时需要根据医院的性质、功能和科室等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各级医院来说必须成立处方点评小组,涉及到部门:a临床医学;b医疗管理;c药学;d微生物学,通过多部门的联合可以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咨询,并且负责处方点评工作的具体施行[1]。
具体说来,医疗管理以及药学部分需要综合考虑到医疗技术、诊疗项目和科室设置常诊疗量等情况,然后采取处方抽样方法,其中门诊处方的抽样率必须超过医院总处方量的 1% ,同时还要满足每月抽取处方多于100 张的条件;病区处方的抽样率与门诊处方的抽样率操作原则相同,也需超过总处方的1% ,但是每月要对至少30份的患者病历进行点评[2]。
处方点评通报干预记录

处方点评传递【1 】2018年三季度住院医嘱.门诊处方点评情形传递本次对2018年三季度的门急诊处方100张和出院病历30份进行点评.个中门急诊处方9张不合理,及格率为91%;出院病历2份不合理,及格率为93.3%.一.门急诊处方点评数据:门急诊100张处方点评数据:(201---6-26) A:用药品种总数=296 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2.96 C:应用抗菌药的处方数=12 D:抗菌药应用百分率=12% E:应用打针剂的处方数=20 F:打针剂应用百分率=20% G:处方中根本药物品种总数=157 H:根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53% I:处方中应用药品通用名总数=219 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74% K:处方总金额=2668.1 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26.68 O: 合理处方总数=91 P: 合理处方百分率=91%三.门急诊.病房处方剖析具体情形如下: 1.不规范处方 :处方的前记.正文.跋文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笔迹难以识此外2例未应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4例单张门急诊处方超出五种药品的0例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3例 2.用药不合适处方:无合法来由不首选国度根本药物的0例结合用药不合适的0例四.剖析: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96种,相符请求.《处方治理方法》划定每张处方不得超出5种药品,抽取的处方中,有0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我们应倡导尽量削减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产生药品不良反响的机遇也就越大,本月较规范.2.国度根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53%,根本药物目次是按照临床必须.安然有用.价钱合理.应用便利的原则遴选的,应当大力宣扬和应用根本药物.3.抗沾染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用病历中缺乏规范记载和解释,在所抽查病历中无一例规范的抗菌药物病程记载.具体表示在对应用抗菌药物无药名.剂量.无阶段性抗菌药物有用性应用评价,停药或换药没有剖析解释.另病程记载过于简略,病志中仅以“抗炎”.“抗沾染”.“增强抗沾染治疗”等到一笔带过.仅有少数病例,在病程记载中,只记载了所应用的抗菌药物名称.4.打针剂应用率20%,依据WHO制订的尺度,成长中国度平均处方打针剂应用率应为13(4,一24(1,,药物的应用原则是,能口服的尽量口服,特殊是抗菌药物的应用,要严厉掌握静脉给药的情势.而频仍应用打针剂增长沾染和不良反响的机遇,20%的应用率在WHO制订的尺度规模内,应发扬.5.药品通用名的应用率为74%,药品通用名的应用可削减处方错误,有利于学术交换,并且在必定程度上预防贸易行贿.我院74%的应用率还消失必定差距,这与大夫小我习惯有关及之前没有看重药品通用名有很大关系,大部分的大夫都为了“快”,“便利”,而疏忽了其可能给患者带来便利与安然隐患的可能性.五.整改措施1.严厉履行《处方治理方法》划定,实施处方点评 .药剂科每月抽查100张处方对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把处方点评内容反馈给科主任,由科主任反馈给本身,并在病院内部公示栏里公示,以督促本身能得到实时的改正.同时院质管办每月按期抽查100张处方,实施奖惩轨制.对抽查不及格处方的医师.处方质控不严的药师纳入科对小我考评中,给于扣分和奖金挂钩.2.临床医师和药师要卖力组织进修和落实《处方治理划定》.《抗菌药物指点原则》,按照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力.2013年卫生工作要点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治理方法》,规范产科手术预防用药,增强药物治疗进展及指南进修,编写病院根本用药目次,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请求临床医师增强对药物药效学.药动学.药物互相感化及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响等方面常识的进修.临床药师开展用药剖析.处方点评.积极介入临床,按期院内大查房.经由过程用药干预及用药剖析实时发明并改正临床潜在或已消失的不合理用药,真正做到将恰当的药物在恰当的时光,选择恰当的剂量,经由过程恰当的门路,按照恰当的疗程,合理应用于患者,达到安然.有用.经济.恰当合理用药的目标.。
处方点评小组会议纪要

处方点评小组会议纪要处方点评小组会议纪要一、时间:2012年3月6日下午5:00二、地点:中医院办公楼五楼会议室三、主持人:胡忠良四、记录人:张娇儿五、参加人员:胡忠良、何广武、林跃芳、王晓、应月丹、施式式吕伟胜、应声闻、陈武、周文军、吕金法、吴筱花六、会议内容1、2011年12月、2012年1月份处方点评结果讨论及讨论解决点评中遇到的问题。
2、Ⅰ类切口检查结果讨论及新制定一些规定(一)2011年12月、2012年1月处方点评结果:合格率86.6%及94.54%,较前几个月有明显提高,处方质量有所改善,但还存在多种问题,如诊断书写不全、适应症不适宜、抗菌药物未按规定使用等,点评小组及时将问题反馈人临床科室及当事医师,并将医师申诉理由提交处方点评专家组讨论,按规定处罚不合格处方。
几个不合理诊断拟进一步与国际标准编码ICD-10查实:多生齿、颈椎间盘疾患、耳病类、软组织挫伤等;诊断空缺原因督促电脑房进一步检查。
(二)Ⅰ类切口检查结果讨论及处罚措施制定1、Ⅰ类切口预防使用率:2011年12月82.6%;2012年1月为68.3%。
2、存在问题:(1)选药理由缺或不正确;(2)围术期未按规定选药;(3)单次剂量不正确;(4)给药频次不符说明书;(5)术前未给药,术后或切皮后给药;(6)用药时间过长,不符24h规定,或超24h未在病程录中注明合理理由;(7)溶媒用量不正确。
3、针对以上问题,讨论决定:(1)选药理由缺或不正确:每例扣20元(2)未按规定选药:每例扣100元(3)用药时间不符合24h的规定或超24h未在病程录中注明合理理由:每例扣20元(4)溶媒用量按规定应选100ml,未按规定则每例扣20元。
以上规定自3月8日始执行,并由各临床主任通知科室每位医师(第一条自2012年3月15日始执行)。
处方点评专家组二○一二年三月六日永康市中医院Ⅰ类切口抗生素预防应用管理相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Ⅰ类切口抗生素预防应用,以及更好地开展病历点评工作,经处方点评专家组讨论,报院务会通过,规定如下:一、选药理由缺或不正确:每例扣20元。
处方点评通报

纳雍县妇幼保健院处方点评工作简报2014年1月1日至7月31日我检查小组根据医务科安排列行对妇科、产科、门诊科按照医院所列大处方科室、医生、患者、编号、药品金额逐一进行对照检查。
通过检查发现,我们医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在选择使用药品方面未切实考虑药品的性、价等情况结合使用,在合理用药方面虽然符合临床适应症,但欠周到。
现将具体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妇科、产科:
1、每月检查电子病历、医嘱20份。
2、医院所列大处方编号、药品金额、经治医生,通过检查大部分属两天及三天、四天用量。
科室解释为:当日使用的或因电脑等情况未及时录入,所以在某一时间同时录入。
3、存在问题:选择药物未考虑药品性、价等情况、从使用的药物情况来讲,虽然用药也符合临床适应症,但欠用药的合理性,特别在抗菌药物方面。
二、门诊科:
1、每月检查处方30份。
2、存在问题:选择药物标准过高,未切实考虑药品性、价等情况、从使用的药物情况来讲,虽然用药也符合临床适应症,但欠用药的合理性。
有的处方上未标明适应症,医生的名字有漏签。
检查成员:叶璇奚晓刚
2014年8月5号。
寿县中医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常见问题及通报

四、干预措施
药剂科继续加强麻精药品合理应用、处方合理书写管理 的宣教,坚持定期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药事管理委员会督促门诊药房加强处方审核管理,定期 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敦促相关医生持续改进。
谢谢聆听!
(三)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 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 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 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四)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不规范处方:
(五)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 方的;
(六)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七)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
寿县中医医院门诊处方点评 常见问题及通报
寿县中医院 余学元
目录
不合理处方分类 我院常见不合理处方 4月份门急诊处方点评通报
不合理处方分类
不规范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 超常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规范处方:
(一)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 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二)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 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用药不适宜处方:
(一)适应证不适宜的; (二)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三)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四)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五)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用药不适宜处方:
(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七)重复给药的; (八)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九)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 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十三)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 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 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2019年第一季度处方点评结果通报

2019年第一季度处方点评结果通报2019年第一季度处方点评结果通报根据我院《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及超常预警制度》。
现将我院2019年第一季度全院门急诊处方及住院病历点评结果通报如下:本季度随机抽取了2019年一月、二月、三月处方共300张,其中妇科70张,内科156张,外科65张,五官科7张,口腔科2张,抽查的处方总合格率为90%。
处方点评结果如下:一月份:用药品种共289种,平均每张处方2.89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9张,使用率29%;使用注射剂的处方14张,使用率14%;处方中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总数126种,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43.60%,使用通用名称285种,使用率98.61%;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55.78元。
合理处方87张,占87%。
不合理处方13张,占13%,其中不规范处方13张。
二月份:用药品种共244种,平均每张处方2.44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7张,使用率17%;使用注射剂的处方7张,使用率7%;处方中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总数97种,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39.75%,使用通用名称242种,使用率99.18%;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92.01元。
合理处方90张,占90%。
不合理处方10张,占10%,其中不规范处方10张。
三月份:用药品种共243种,平均每张处方2.43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9张,使用率19%;使用注射剂的处方9张,使用率9%;处方中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总数86种,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35.39%,使用通用名称239种,使用率98.35%;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71.23元。
合理处方93张,占93%。
不合理处方7张,占7%,其中不规范处方7张。
五月份处方质量检查情况通报本院于六月初审查了五月份门诊各类处方共100份,依据我院处方点评制度,此次审查共有合格处方91份,合格率为91%,存在主要问题归纳如下:1、处方楣栏填写不完全、不规范:如年龄栏填写不清,临床诊断栏未填,或诊断名称不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方点评通报
2018年三季度住院医嘱、门诊处方点评情况通报
本次对2018年三季度的门急诊处方100张和出院病历30份进行点评。
其中门急诊处方9张不合理,合格率为91%;出院病历2份不合理,合格率为93.3%。
一、门急诊处方点评数据:
门急诊100张处方点评数据:(201---6-26) A:用药品种总数=296 B:平均每张
处方用药品种=2.96 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12 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12% 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20 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20% 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157 H: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53% 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219 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74% K:处方总金额=2668.1 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26.68 O: 合理处方总数=91 P: 合理处方百分率=91%
三、门急诊、病房处方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不规范处方 :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例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4例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0例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3例 2、用药不适宜处方: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0例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0例
四、分析: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96种,符合要求。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抽取的处方中,有0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我们应提倡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本月较规范。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53%,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则遴选的,应该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应用病历中缺少规范记录和说明,在所抽查病历中无一例规范的抗菌药物病程记录。
具体表现在对使用抗菌药物无药名、剂量、无阶段性抗菌药物有效性使用评价,停药或换药没有分析说明。
另病程记录过于简单,病志中仅以“抗炎”、“抗感染”、“加强抗感染治疗”等到一笔带过。
仅有少数病例,在病程记录中,只记录了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名称。
4、注射剂使用率20%,根据WHO制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应为13(4,一24(1,,药物的使用原则是,能口服的尽量口服,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
而频繁使用注射剂增加感染和不良反应的机会,20%的使用率在WHO制定的标准范围内,应发扬。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74%,药品通用名的使用可减少处方错误,有利于学术交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商业贿赂。
我院74%的
使用率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与医生个人习惯有关及之前没有重视药品通用名有很大关系,大部分的医生都为了“快”,“方便”,而忽略了其可能给患者带来不便与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五、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实行处方点评。
药剂科每月抽查100张处方对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
把处方点评内容反馈给科主任,由科主任反馈给本人,并在医院内部公示栏里公示,以督促本人能得到及时的改正。
同时院质管办每月定期抽查100张处方,实行奖惩制度。
对抽查不合格处方的医师、处方质控不严的药师纳入科对个人考评中,给于扣分和奖金挂钩。
2、临床医师和药师要认真组织学习和落实《处方管理规定》、《抗菌药物指导原则》,按照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2013年卫生工作要点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范产科手术预防用药,加强药物治疗进展及指南学习,编写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制定单病种临床路径。
要求临床医师加强对药物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临床药师开展用药分析、处方点评、积极参与临床,定期院内大查房。
通过用药干涉及用药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潜在或已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真正做到将适当的药物在适当的时间,选择适当的剂量,通过适当的途径,按照适当的疗程,合理运用于患者,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合理用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