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是一种常用的资产折旧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
它的特点是在前几年折旧额较高,后几年逐渐减少。
下面将以一例题为例,详细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和计算步骤,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 例题假设某公司购入了一台机器设备,设备原值为10,000元,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残值为2,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 公式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为:第一年折旧额 = (2 / 使用寿命) * (设备原值 - 累计折旧)其中,设备原值为资产的原始成本,累计折旧为前几年的累积折旧额。
3. 计算步骤根据上面的例题,我们来逐步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
第一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0) = 4,000元第二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4,000) = 1,600元第三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5,600) = 640元第四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6,240) = 256元第五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6,496) = 102.4元4. 结果分析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年折旧额最大,逐年递减,符合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
在计算折旧的过程中,需注意累计折旧不能超过资产的净值(原值-残值),并且折旧额需四舍五入到合适的数字。
5. 总结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是一种常用的折旧计提方法,其公式简单易懂,计算规则清晰。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资产的原值、使用寿命和残值来确定折旧额,确保资产的折旧能够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化。
同时也要注意在税务申报和财务报表编制中,合理运用折旧方法,合规合法地处理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工作。
以上便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分析,希望读者能对该计提方法有所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当。
继续深入探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相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展:1. 对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
折旧额=剩余价值×折旧率
其中,剩余价值等于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已计提的折旧额。
为了更好地理解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提折旧公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公司购买了一台总价值为10,000美元的机器,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残值为1,000美元。
根据直线法折旧率计算,每年的折旧额为:
(10,000-1,000)/10=900美元
而根据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为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即1,800美元。
那么第一年的折旧额为:
1,800美元
剩余价值为:
10,000-1,800=8,200美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为:
8,200×1,800/10,000=1,476美元
剩余价值为:
8,200-1,476=6,724美元
以此类推,每年的折旧额都会递减,直到剩余价值接近于预计残值为止。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优势在于,前期的折旧额较大,可以更快地反映出
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递减。
特别是对于那些使用寿命较短的资产,这种方
法能够更准确地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
然而,双倍余额递减法
的缺点在于,前期的折旧额较大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账面利润减少,对税务
和公司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通过使用折旧公式,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残值和使用寿命,计算出每年的折旧额,进而更好地管理和评估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
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

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
1、平均年限法:(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平均年限法
注意:此处期初固定资产净值计算时不减去预计净残值,只有到最后两年才减去预计净残值。
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x(折旧年限+1)÷2)x 100﹪
例如:固定资产原值100万,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年数总和= 5+4+3+2+1 = 15
第一年年折旧额=(100-8 )* 5/15
第二年年折旧额=(100-8 )* 4/15
第三年年折旧额=(100-8 )* 3/15
第四年年折旧额=(100-8 )* 2/15
第五年年折旧额=(100-8 )* 1/15。
中级会计提折旧的方法

中级会计提折旧的方法
中级会计中固定资产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 年限平均法:也被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原价-预计
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 双倍余额递减法:这是一种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方法,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3. 年数总和法:该方法是将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的年限相加,并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其预计残值得到折旧基数,再按每年的使用年限所占总年限的比例,计算出每年应该提取的折旧额。
4.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来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请注意,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在选择折旧方法时,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解释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解释嘿,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这玩意儿就像是个神秘的魔法,能让咱的资产价值随着时间一点点地变化呢!比如说啊,就像你有一辆特别酷的车,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价值可不就慢慢降低了嘛。
双倍余额递减法呢,它的公式就是这样: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这就好比是一个速度控制器,决定着资产价值减少的快慢。
你想想,要是这个比率高,那资产价值下降得就快,就像跑步一样,速度快了,一下子就跑出去老远啦!
然后呢,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这就像是给资产价值的下降定了个具体的量,就好像你每天要跑多少步是有规定的一样。
举个例子哈,咱假设有个机器,预计能用 5 年,原价 10 万。
那第一年的折旧率就是 2÷5×100%=40%,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 10 万
×40%=4 万。
第二年呢,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就变成 10 万-4 万=6 万,折旧率还是 40%,那折旧额就是 6 万×40%=2.4 万。
这么说,是不是好理解多啦?
再想想,这双倍余额递减法不就像是个有个性的朋友嘛,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处理事情。
和其他方法比起来,它在前期让资产价值下降得比较快呢!
哎呀呀,我觉得这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真的很有意思啊!它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资产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就像看着一个故事在慢慢展开一样。
咱得好好琢磨琢磨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来管理我们的资产呀!所以说,这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咱可得搞懂它!。
双倍余额递减法讲解

双倍余额递减法讲解计算公式:⑴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X 100%(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3)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4) 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举例说明:有设备原价为120万,预计使用5年,残值率为4%,假如没有计提减值准备!要求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进行计提折旧?第一,先算年折旧率二2/5*100% = 40%第二,第一年计提折旧=120*40%= 48万第三,第二年计提折旧=( 120-48)*40%=28.8 万第四,第三年计提折旧=( 120-48-28.8 )*40%=17.28 万第五,从第四年起改为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因此:第四,五计提折旧=( 120-48-28.8-17.28- 120*4%)/2 = 10.56 万难点说明:第一,120*4%是计算净残值的= 4.8 万第二,双倍余额递减法特别要注意后两年的计算,它是要改成年限平均法计算的。
然后除以2 是计算一年的折旧额。
第三,你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折旧。
下面我还是以这道题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知道设备的原价是120万,然后我们每年都有计提折旧。
下面看这道式子:五年中计提的折旧额和残值为:48+28.8+17.28+(10.56*2 )+4.8=120.万我们发现最后的结果是等于1 20万!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计提到最后后,它的原值是全部被计提完的!最后,给出定义: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就叫固定资产折旧。
第四,是会计分录处理。
我们用“累计折旧” 这个科目来做。
计提后按分类进入该科目的“贷方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I-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法计提折旧的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法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它的特点就是在前期计提较多的折旧,后期逐渐减少。
这个方法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
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我记得有一次,在给学生们讲解这个公式的时候,有个特别调皮的学生,叫小辉。
他一开始怎么都听不进去,觉得这太复杂,根本不想学。
我就问他:“小辉呀,假如你有一辆特别酷的自行车,你买的时候花了 1000 块,你觉得它能用 5 年,那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它的价值会减少多少呢?”他眨巴着眼睛,还是一脸懵。
我就一步一步给他算。
首先,年折旧率 = 2÷5×100% = 40% 。
第一年的年初净值是 1000 元,所以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 1000×40% = 400 元。
我一边算一边给他解释:“你看,第一年就减少了 400 元,那第一年结束的时候,这辆自行车就值 1000 - 400 = 600 元啦。
”小辉这时候好像有点开窍了,但是还是不太确定。
我接着说:“那第二年呢,年初净值变成 600 元了,年折旧率还是40% ,所以第二年的折旧额就是 600×40% = 240 元。
这时候,第二年结束,自行车就值 600 - 240 = 360 元。
”就这样,一点一点给他算清楚,小辉终于明白了,还兴奋地跟我说:“老师,我懂啦!”其实呀,双倍余额递减法就是这么回事,只要我们一步一步来,把每个阶段的净值和折旧额算清楚,就不会觉得难啦。
比如说一个企业新购置了一台大型设备,价值 100 万元,预计使用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10 万元。
那咱们来算算看。
第一年,年折旧率 = 2÷10×100% = 20% ,年初净值是 100 万元,所以折旧额 = 100×20% = 20 万元。
税务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

税务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嘿,咱来聊聊税务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这回事儿。
您知道吗,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折旧可是个挺重要的环节。
这税务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啊,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能帮助企业合理计算资产的折旧。
先来说说这个公式的原理。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前期让折旧额大一些,后期逐渐减少。
这就好比一个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精力充沛,能做出很多成绩,随着时间推移,能力的发挥可能会逐渐平稳。
具体的公式是这样的: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比如说有一家公司买了一台机器,价值 10 万块,预计能用 5 年,净残值为 1 万块。
那第一年的折旧额怎么算呢?首先,预计使用年限是 5 年,所以年折旧率就是 2÷5×100% = 40%。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就是 10 万,所以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 10 万×40% = 4 万。
到了第二年,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就变成 10 万 - 4 万 = 6 万,折旧额就是 6 万×40% = 2.4 万。
就这么一年一年算下去,直到最后两年,要改为直线法计提折旧。
有一次,我去一家小企业帮忙处理财务问题。
他们的会计对这个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总是弄不明白,导致账目有点混乱。
我就一点点地跟他解释,还拿他们公司新购置的设备来举例。
看着他从一脸迷茫到逐渐恍然大悟的样子,我心里那叫一个欣慰。
其实啊,这个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多做几个例子,多练习练习,就能掌握得很好。
在实际的税务处理中,正确使用这个公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消耗,也能让企业的财务报表更真实可靠。
这对于企业合理规划资金、做出正确的决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弄明白这个税务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月折旧率
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每年的折旧率都是一个分数,分母是折旧年限的前N项和;分子依次是“折旧年限”、“”、“……”;
例如:对于一个折旧年限为4年,原值为11000元,净残值为1000元的固定资产,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第一年的折旧额为:×4/=4000
第二年的折旧额为:×3/=3000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但是,注意:达到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前两年内,要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
则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分别为: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40%=8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0%=48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800)×40%=2880(元)
第四年、第五年的年折旧额=(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元)
年数总和法是加速折旧的方法之一.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值*(1-预计净残价值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的年限总和
由于你没有给出预计净残价值,因此,无法计算.
假设:有一固定资产原来价值10000元,预计净残率为10%,使用年限为5年,要求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过程如下:
第1年: 100000*(1-10%)*5/(1+2+3+4+5)=30000
第2年: 100000*(1-10%)*4/(1+2+3+4+5)=24000
第3年: 100000*(1-10%)*3/(1+2+3+4+5)=18000
第4年: 100000*(1-10%)*2/(1+2+3+4+5)=12000
第5年: 100000*(1-10%)*1/(1+2+3+4+5)=6000
2.折旧方法还有以下:
折旧方法分为平均法和加速折旧法.
平均法包括工作量法和平均年限法
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限平均法.
在此,不再介绍平均法和年限平均法.
计算公式是:
年折旧率=2/估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费用=本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提醒: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两年的折旧额要平均计算,具体公式就是(固定资产的净价值-预计净残价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