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中医辨治亚急状甲状腺炎的体会

较好疗效 , 现就笔者 2 0多 年 治 疗 本 病 的体 会 探 讨 如
下 , 以供 同道 参 考 。 1 本 病病 名 、 临床 表 现 以及 病 因病机 中医学 中无 “ 亚急 性 甲状腺 炎 ” 名称 , 根 据 其 临 床
整 体观 念与 辨证 论 治 为 中医 理论 与 临 床 的精华 ,
由于历 史条件 的制约 , 中 医理 论 注 重对 人 体 生 理 功 能 和病 理 变化 的整体 描 述 , 而 对 整 体 的 细节 缺 乏 深 刻 的 认 识 。如对 甲状 腺 的生理 、 病理 、 解 剖等方 面缺 乏全 面 深 入 的了解 , 临床 上如果 结 合现代 科 学 的检 测 手段 , 宏 观 与微 观相结 合 , 肯 定 有益 于 临床 疗 效 的 提 高 。本病
征, 临床 上 主 要 表 现 为 早 期 甲状 腺 疼 痛 、 肿胀 , 体 温
不 同程 度 升 高 。 目前 现 代 医 学 多 采 用 非 甾体 类 抗 炎
药及糖皮质激 素治疗 , 副作 用较多 , 停 药后易 反复 。 中 医在 本病 的 治 疗 中有 较 多 优 势 , 灵 活 辨 治 可 取 得
进 展 为原 发性 甲状 腺 机 能减 退 者 并 不 多 见 。 以 短 暂
火也亢 , 临床表 现为 机 体 代谢 功 能亢 进 ; 肝郁乘脾 , 脾 胃虚弱 , 脾 虚及 肾 日久 导致 肾阳亏虚 , 临床则 表现 为机 体代谢 功 能减低 。总 之 , 先天不足, 感受外邪 , 肝 失 疏
搏 颈下 而成 之 ” , 并 记 载 了该 病 的临 床特 点 : 颈 前 方 出
病理 特点 为早期 可 见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 继 则 甲状腺 功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大多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可能与病人本身免疫相关的甲状腺局部发炎有关,属于内分泌病变。
本病的主要症状有高热、寒战以及无力等,而病人在岀现这些症状前往往都会伴随局部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亚急性甲状腺疾患会反反复复发生,影响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日常生活质量,所以在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就需要选用正确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措施,以更好地缓解他们的症状,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据调查表明,对该病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疗法及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表现,增强护理有效性。
临床一般处理:护理过程中对病人的患处进行正确的清洁;消毒干净后,再选用适当的注射器注射在病人身上,一般注射的用量约为5mg。
临床应用护理:①日常护理,在病人入院后及时了解以往病历、具体病症;严密观察病患的各种临床症状,以避免病患岀现平均血压突然下降、增高,以及体温过高或过低状况;针对睡眠质量不好的病患,可告知病人在每天睡前采用姜泡或温水泡脚,并于睡前进行适度按摩舒缓周围神经;衡量病患疼痛的状况,必要时遵照医嘱进行止痛用药,对在忍受区域内的病患通过深呼吸等方法减轻痛苦;嘱咐家人多陪病患,并帮助病患进行饮水与如厕等生活护理措施;重视病患的口部卫生,并帮助病患应用生理盐水漱口,以避免病患岀现感染的状况;重视病区的清洁,定时通风,并对睡眠品质不好的患者,需要保证病区的安宁,给患者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向患者说明按时服药和定量药物的意义;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实际状况及其文化程度,向患者说明具体的药品应用方式,确保患者可以完全掌握,严格遵照医师叮嘱及时按量口服药品。
②饮食护理。
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制订合理膳食方案,以确定病人每天的基本营养,并引导病人补充相应的蛋白质和营养;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向病人介绍每一食物中包含的营养物质及其热量;协助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限制饮食咖啡、茶和辛辣刺激性的饮品;告诉病人多饮食新鲜水果和青菜等食品。
基层医院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120例的经验总结

基层医院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120例的经验总结背景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以颈部疼痛、甲状腺炎性肿大和低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炎症,常见于20-50岁的女性,常因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
由于其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且常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诊治的难度。
该病在基层医院中也比较常见,本文总结了120例在基层医院中的诊治经验。
诊断临床表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主要包括:•颈部疼痛或压迫感•甲状腺肿大(多表现为单侧性)•低热(多表现为长期低热)•头痛、乏力等。
实验室检查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是异常的,包括:•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其表现为甲状腺回声异常增强,甚至形成囊性空洞。
若有甲状腺实质内出血,则呈点状低回声或混杂回声。
治疗药物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其症状进行对症处理。
当甲状腺引起严重的炎症时,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减轻疼痛和发热,并帮助减轻炎症。
局部冷敷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若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则需要对症治疗,包括甲状腺素和β受体阻滞剂等。
外科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会在疾病自然病程中自愈,仅有数例需要手术治疗。
禁忌症为:急性甲状腺炎囊肿形成(颈部出现明显肿块)、机化性甲状腺炎(急性甲状腺炎坏死所致)等。
基层医院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1.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开展自愈而不用药治疗的患者比例在80%以上。
2.应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查体、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等。
3.如确诊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无需进行抗生素治疗,患区可短期应用消炎药或口服类固醇药物。
4.患者应避免外界刺激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心态,注意饮食、休息和生活起居秩序,妥善处理情绪变化。
结语亚急性甲状腺炎在基层医院中比较常见,其临床表现多变,诊治难度较大。
基层医院的临床医生需要认真学习熟悉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其治愈的关键。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它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发热和甲状腺肿大。
陈如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内分泌科专家,他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通过对陈如泉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提倡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治疗方案也应因人而异。
其次,他强调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因此,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最后,他注重患者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亚急性甲状腺炎可以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精神上的负担,因此陈如泉教授强调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强调减轻炎症反应。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主要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因此控制炎症反应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他通常会采用激素疗法来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他注重调节免疫功能。
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因此调节免疫功能对治疗非常重要。
他通常会采用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最后,他注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心血管疾病等,因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他通常会通过定期随访和相关检查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通过总结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8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

8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患者口服泼尼松片5mg,3次/d,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逐渐减少药量,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88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小剂量的泼尼松联合消炎痛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效果显著,同时为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波尼松;护理亚急性甲状腺炎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包括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等[1]。
临床应积极做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对其进行治疗及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56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1.1±2.2)岁,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亚甲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标准。
1.2研究方法1.2.1治疗方法患者口服5mg泼尼松片,3次/d,持续用药25d。
患者定期检查血常规,当红细胞沉降率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有明显下降,可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第1周可将剂量减少至2次/d,同时服用消炎痛25mg/d,第2周将口服剂量减少至1次/d,清晨服用,同时口服消炎痛50mg/d,第3周停止服用泼尼松,单纯服用消炎痛,3次/d。
1.2.2护理方法1.2.2.1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早期护理甲状腺滤泡会被炎症因子破坏,使过量的甲状腺激素流入到血液中,增强了机体的组织代谢能力,因此患者会出现心慌、多汗、乏力、食欲亢进、消瘦等情况[2]。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及治疗体会(附1例报告)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及治疗体会(附1例报告)前言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的甲状腺疾病,其病因仍未完全明确。
由于病因不清,导致诊断和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结合一例临床病例,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病例报告病例描述患者,男性,57岁,因颈部疼痛、肿胀,伴有咽喉部疼痛、吞咽不适,从颈部开始向下发展,持续3周,曾用头孢克肟和甲硝唑治疗,效果不佳,后来被转入我院。
临床检查颈部检查示:右侧颈部可见一明显突起;甲状腺肿大,质地中等硬,压痛明显,无包块,肿大程度为II度;N酰胺酶增高;T3、T4、TSH 三项正常。
诊断结合上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本次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处理为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对病人进行彻底评估后,首先对其进行了激素治疗,口服泼尼松40mg/d三周,并逐渐减少至0,药物消费时限约为三个月,随后患者症状消失,颈部肿块消失。
患者目前随访两年无复发。
讨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甲状腺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肿胀,伴有咽喉部疼痛、吞咽不适等表现。
此病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有时候很难与颈动脉体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混淆。
一般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有多种原因,其中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是最主要的原因。
然而,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方法包括(1)激素治疗;(2)热疗和超声治疗;(3)手术切除甲状腺等。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激素治疗被视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或严重程度较轻的时候。
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诊断就像拼图游戏一样需要医生从大量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尽管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在诊治过程中,激素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实践中,医生应该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和治疗方案,制定复合治疗方案,以改善治疗效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好发于30-50岁的人群,女性发 病率略高于男性。
地域分布
亚急性甲状腺炎在亚洲地区较为常见,可能与遗 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季节分布
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与季节有一定关系,春季和 冬季为高发季节。
03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常见症状
发热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常出现发热症 状。
甲状腺功能评估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T3、 T4、TSH等。
影像学评估
对于甲状腺肿大明显的患者,可进行超声、CT等 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影响疗效的因素
病程
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越长,治疗效 果可能越差。
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的治疗和更强的药物剂量。
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有 重要影响,如激素治疗、免疫抑制 剂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疼痛和 炎症反应。
主要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有效缓解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疼 痛等症状,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06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评估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
症状完全缓解,甲状腺功能正常 ,甲状腺肿大消失,血沉等实验 室指标恢复正常。
有效
症状大部分缓解,甲状腺功能基 本正常,甲状腺肿大缩小,血沉 等实验室指标明显降低。
无效
症状未缓解,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肿大无变化或增大,血沉 等实验室指标无改善。
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临床症状评估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包括疼痛、发热 、甲状腺肿大等。
实验室指标评估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所有甲状腺疾病的0.5%—20%。
其发病原因是由于甲状腺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所致,病前患者常有全身炎症反应,然后出现甲状腺局部包块并疼痛,伴发热、心悸、乏力。
西医用激素强的松治疗虽可很快消除症状,但在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有的患者在强的松减量时或停用后亚甲炎症状可复发,患者往往不愿再使用强的松治疗。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进行整体微调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且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得到了广大医患的认可。
本课题通过采集陈如泉教授回顾性及前瞻性的门诊诊疗资料,综合回顾了病案,阅读相关的论文、著作,并通过跟师门诊、专题讲座、病案讨论等方式,详细分析和总结了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以及用药特点,并对陈如泉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陈教授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为风温或风热,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气滞血淤痰凝,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胃,尤为肝脏。
病机多为气滞血瘀、肝郁热结,清肝活血是本病的治疗大法。
临床分型主要分为:外感风热型、气滞血瘀型、肝郁蕴热型、肝胆湿热型、痰热互结型、痰结血瘀型、阴虚火旺型、气虚血瘀型、阳虚痰凝型、气郁痰凝型。
外感风热型治以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方用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逍遥散加减;肝郁蕴热型治以清肝泄热,活血止痛,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肝胆湿热型治以治宜清肝活血,凉血化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热互结型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活血消瘿,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痰结血瘀型治以理气化痰,活血消瘿,方用活血消瘿汤加减;阴虚火旺型治以养阴清热,清肿止痛,方用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气虚血瘀型治以益气活血,化痰散结,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阳虚痰凝型治以温阳化痰,消肿散结,方用阳和汤加减;气郁痰凝型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消瘿,方用四逆散合二陈汤加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0193-01
急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de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解剖解构图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系1904年由dequervain首先报告。
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变化复杂,可有误诊及漏诊,且易复发,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数患者可得到痊愈。
本病可因季节或病毒流行而有人群发病的特点,是临床内分泌科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我们总结了2008年1月至20011年1月诊治的42例亚甲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2例亚甲炎患者中男8例,女34例。
年龄16~53岁。
发病到就诊时间3~29天。
1.2临床表现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38例;发热31例;颈部疼痛37例;其中向下颌、面部或耳根等部位放散3例;咽痛1例;心悸21例;多食、易饥10例;怕热、多汗9例;体重下降3例;食欲减退6例;月经紊乱3例;关节痛3例;腹泻1例;甲状腺肿大41例,其中弥漫性肿大35例;甲状腺结节6例;甲状腺触痛39例,质硬或偏硬35例;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
1.3 病因与发病机制:
1.3.1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和病毒感染有关。
证据有:
发病前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常随季节变动、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患者血中有病毒抗体存在(抗体的效价高度和病期相一致),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抗体,其次是腺病毒抗体、流感病毒抗体、腮腺炎病毒抗体等。
虽然已有报告,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但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原因是病毒的确实证据尚未找到。
另外,中国人,日本人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与hla-bw35有关连,提示对病毒的易感染性具有遗传因素,但也有患者与上述hla-bw35无关。
1.3.2 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在本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感冒病史或腮腺炎病史等,患者可常有发热、咽痛周身不爽、乏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且白细胞数不增多。
从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可检出腮腺炎病毒等,并且可治患者血中检出多种病毒的抗体,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病毒及腮腺炎病毒抗体等,少数无特殊感染史的患者可检出其他病毒及抗体等,且其滴度的高低变化多与病程有关。
1.4 辅助检查①血沉:所有患者血沉均增高,值介于35~
140mm/h。
②甲状腺激素及tsh:t3、t4增高,tsh降低者35例;t3、t4、tsh均正常者6例;t3、t4降低,tsh增高者2例。
③甲状腺吸131i率下降或甲状腺摄99m锝功能下降。
④甲状腺穿刺:2例做甲状腺针吸活检可见特征性多核巨细胞或肉芽肿样改变。
1.5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多种治疗措施,包括硫脲类药、促
甲状腺激素及抑制剂量的甲状腺激素采用这些药物影响疾病过程的证据尚不能令人认同。
对本病无特殊治疗治疗包括两方面:减轻局部症状和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一般来说,大多数病人仅对症处理即可。
对轻型病例采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如用对乙酰胺基酚0.5g,3~4次/d,或用水杨酸盐0.65g,每4小时1次,可控制症状;如48h无效,在病情严重病例,如疼痛、发热明显者可短期用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或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通常为每次10mg3次/d最多可用至40mg/d,可迅速缓解临床表现,约有5%的患者需用皮质激素来减轻症状,持续用药1~2周甚或4~8周以后减少药量共用6~8周如病人在用泼尼松24~48h无反应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应再评定。
在治疗中随查血沉改变,可指导用药如病情需要,再次开始用泼尼松仍然有效然而皮质激素并不会影响本病的自然过程,如果皮质激素用后撤减药量过多、过快,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也有人提出,如果糖皮质激素连续使用,所用剂量以使病人不出现症状直至其放射性碘摄取率恢复正常可能避免病情复发病人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一般不采用抗甲状腺药治疗通常采用非特异的药物如口服阻滞剂普萘洛尔,每天最多30mg常可奏效。
因本病伴甲亢是暂时的且甲状腺摄碘率低不是放射碘治疗的指征。
这些药破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亚急性甲状腺炎血中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是来源于被破坏了的滤泡漏出的t4和t3而不是由于合成和分泌增多所致,无需使用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本病的甲减期也常
是暂时的通常甲减症状不多,所以不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时tsh分泌增加对甲状腺功能的恢复是重要的。
除非病人甲减症状明显甲状腺激素治疗应当禁忌。
伴甲减病情轻者无需处理。
但也有人主张有甲状腺功能低减时可用甲状腺制剂如l-型甲状腺素钠0.1~0.15mg/d,可防止由tsh升高引起的病情再度加重。
病情较重者,可用甲状腺激素替代一段时间。
约有10%的患者可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减,需要长期甲状腺替代治疗有称中药对本病急性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多数患者予以强的松30mg/d治疗,每两周减5mg,直到每日5mg,维持4~6周,总疗程16周左右。
轻症病例可仅给消炎痛25mg,每日3次,疗程约2周左右。
甲亢期的甲亢症状不予处理或予以心得安控制症状并随症状减轻而减量或停药,甲减期予左
旋甲状腺片50~150ug/d即可。
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
2 讨论
2.1 亚甲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①甲状腺肿大、疼痛、质硬、触痛,常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发热,乏力,食欲不振,颈淋巴结肿大;②血沉增速;③甲状腺摄131i率受抑制;④一过性甲亢;⑤甲状腺抗体:tg-ab/tm-ab或tpo-ab阴性或低滴度;⑥甲状腺穿刺或活检;有多核巨细胞或肉芽肿改变。
符合其中四条即可以诊断,本组42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2 亚甲炎的临床表现:
2.2.1 典型的亚甲炎多见于女性,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疼痛,起病急,部分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有头痛等全身症状。
不少患者起病1周后出现体重减轻、怕热、多汗、心悸、手抖等甲亢表现,持续2~4周。
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多为双侧,少数为单侧,局部疼痛并向颌下、耳根及枕部放射。
可半发单个或多个结节,质硬,光滑,压痛明显。
病程2~4个月,极少数可迁延1~2年。
大部分患者能完全康复,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甲减,个别甲状腺严重破坏者导致永久性甲减。
2.2.2 非典型者临床变化较大,有以耳咽部症状为首发者,患者表现耳痛、耳鸣、失音、声音嘶哑等;还有中年女性以午后低热表现为主,甲状腺仅i°肿大,易被疑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而贻误诊治,但临床观察若注意到患者体温和脉搏不成比例,脉搏较快,查甲状腺功能与甲状腺吸碘率呈分离现象等,多能尽早明确诊断。
2.2.3 亚甲炎常需同下列疾病鉴别:①甲状腺囊肿或瘤样结节急性出血,常见于用力活动后骤然出现疼痛,甲状腺局部有波动感,血沉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超声包块内有液性暗区。
②甲状腺癌:亚甲炎的甲状腺可以很硬,10%患者甲状腺部分肿大,且无明显症状,扫描可为冷结节,需与甲状腺癌鉴别。
但亚甲炎的疼痛可自行缓解或迅速波及他叶,血沉快,摄131i低,应用强的松治疗疗效显著,可资鉴别,必要时可甲状腺穿刺活检。
③桥本甲状腺炎:也可伴轻度甲状腺疼痛、触痛,但较少见,一般不伴明显的碘代谢紊
乱和血沉加速,甲状腺微粒体和球蛋白抗体显著升高。
④无痛性甲状腺炎:发病突然,甲状腺不痛亦无压痛,早期伴甲亢者易反复,病前多无上呼吸道感染史,甲状腺活检在无痛性甲状腺炎显示为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而不是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作者单位:157500 黑龙江省穆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