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指南教学内容
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教学目的:▪了解:甲状腺炎的定义和分类。
▪理解:各型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
▪掌握:亚急性甲状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定义: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疾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甲状腺炎的临床分类多样,按起病快慢分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
按病原学分类,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自身免疫性、辐射后、寄生虫、结核性、梅毒和爱滋病感染等。
临床上亚急性甲状腺炎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最常见。
第一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cute suppurative thyroiditis AST) 是一种甲状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罕见。
多以不典型症状起病,易与颈部其他感染性疾病或肿块混淆而被误诊。
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多变,若不及时诊断及治疗可迅速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病因】甲状腺有完整的包膜、甲状腺腺体内富含高浓度的碘离子、腺体还有着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淋巴引流,故甲状腺很难发生化脓性感染。
其发病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甲状腺基础疾病继发感染,如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因甲状腺局部循环血供不良、含碘浓度降低较易并发感染。
(2)医源性感染,如甲状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
(3)先天性畸形.最常见的为先天性梨状窝瘘,是儿童发生AST的主要原因;AST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少数见于大肠杆菌、布鲁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克雷伯菌、卟啉单胞菌属,还可见于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可为单一病原菌感染,也可发生混合感染。
条件致病菌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患者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肿瘤、HIV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病理】超声下细针穿刺AST得到脓液,穿刺物培养可得到病原体;若穿刺物镜检见到富含多核巨细胞的肉芽肿及单核细胞浸润提示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表现】本病常以发热、咽痛、吞咽困难、颈前区疼痛及肿块起病。
亚急性甲状腺炎精讲(1)

亚急性甲状腺炎精讲(1)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引发的甲状腺炎症,通常表现为颈部肿胀、疼痛和深度声音变粗等症状。
以下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详细分析。
一、病因
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
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中以柯萨奇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最为常见。
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在初感染后2-8周出现症状。
二、症状
1.颈部肿胀: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明显肿胀的症状。
2.颈部疼痛:由于甲状腺发炎,患者颈部会出现明显的疼痛。
3.深度声音变粗:由于甲状腺炎症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压迫喉咙神经导致声音变粗。
4.全身不适:包括发热、疲劳、食欲不振等。
三、诊断
1.体检:医生通常会进行颈部触诊和声带检查。
2.血液测试:包括甲状腺素和抗体等指标的检测。
3.超声检查:可以帮助检测甲状腺的形态和大小等。
四、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需要综合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包括:
1.药物治疗:抗炎药和激素可以减轻症状。
2.休息: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帮助机体恢复。
3.饮食:低碘饮食有助于减轻甲状腺炎症。
4.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建议对于颈部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诊治。
亚急性甲状腺炎最佳的治疗方法

亚急性甲状腺炎最佳的治疗方法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引起。
患者常常出现甲状腺肿大、颈部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
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早期的干预和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控制炎症和减轻症状。
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疼痛和不适,可以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来缓解疼痛。
此外,休息和避免过度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重要手段。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轻患者的症状。
此外,对于自身免疫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激素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炎症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也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一种选择。
放射性碘可以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此外,手术治疗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
对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持续颈部疼痛的患者,甲状腺切除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虽然风险较大,但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对于一些无法忍受疼痛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合来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多样,针对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症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就医,遵医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最新《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第四代
TRIF 0.001 mU/L A
建议选择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 定
• TSH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0.3-5.0 mU/L 转换为对数后呈正态分布
• 经严格筛选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志愿者 0.4-2.5 mU/L
• 我国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1.0-1.9 mU/L 是TSH的最安全范围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 定
共11项内容 一、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TT4 TT3 FT3 FT4) 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三、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TPOAb TgAb
TRAb) 四、甲状腺球蛋白测定 五、降钙素(calcitonin,CT)测定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六、尿碘测定 七、TRH刺激试验 八、甲状腺细针穿刺和细胞学检查(FNAC) 九、甲状腺超声 十、甲状腺核素检查
汰。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 TPOAb的临床应用 ①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Graves病) ②TPOAb阳性是干扰素α、IL-2或锂治疗期间出现甲减的
危险因素 ③TPOAb阳性是胺碘酮治疗期间出现甲功异常的危险因
素 ④TPOAb阳性是Down综合征患者出现甲减的危险因素 ⑤TPOAb阳性是妊娠期间出现甲功异常或产后甲状腺炎
的危险因素 ⑥TPOAb阳性是流产和体外受精失败的危险因素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TgAb是一组针对甲状腺球蛋白(Tg)
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多克隆抗体,以IgG为 主,也有IgA和IgM抗体。一般认为 TgAb对甲状腺无损伤作用。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指南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指南
一、诊断
1.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急性开始的颈部疼痛、咽喉痛、低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明显增大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一般呈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同时甲状腺超声检查可显示为回声不均匀或结节。
3.细菌培养:在疑似为感染性病因时,可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病原体。
4.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于可疑为甲状腺癌的患者,可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
二、治疗
1.常规治疗: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止痛药、消炎药等。
2.激素治疗:由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激素治疗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但可以缓解疼痛及减轻炎症反应。
3.抗生素治疗:对于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及用药时间。
4.导管引流:对于患者有甲状腺脓肿形成时,可考虑行导管引流术。
5.甲状腺切除:对于极少数发病较严重或合并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行甲状腺切除手术。
6.注意事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避免过度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
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的恶化。
希望本文能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甲状腺病诊疗指南甲状腺炎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甲状腺病诊疗指南甲状腺炎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
由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肉芽肿、药物、创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其病因不同,组织学特征各异,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
病人可以表现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过性甲状腺毒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有时在病程中3种功能异常均可发生,部分病人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甲减。
甲状腺炎可按不同方法分类: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按组织病理学可分为化脓性、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概述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lditiB),又有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巨细胞甲状腺炎、非感染性甲状腺炎、移行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等多种称谓。
本病呈自限性,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
多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引起,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持续甲减发生率一般报道小于10%,1 / 3明尼苏达州一项160例28年随访研究达到15%。
国外文献报道本病约占甲状腺疾患的0.5%一6.2%,发生率为每10万人年发生4.9,男女发病比例为l:4.3,30一5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
多种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也可发生于非病毒感染(如Q热或疟疾等)之后。
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有与HLA-B35相关的报道。
各种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出现,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滤泡破坏后的抗原释放。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导读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导读一、本文概述《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是一部全面、系统、权威的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旨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策略。
本文导读部分将简要介绍该指南的编纂背景、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并熟悉这部指南的精髓。
随着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等权威机构组织专家编写了这部《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该指南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甲状腺疾病诊治标准。
指南内容涵盖了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等多个方面,对甲状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指南还强调了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和综合管理,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导读部分将重点介绍指南的主要章节和核心内容,帮助读者快速把握指南的要点和精髓。
通过本文的导读,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甲状腺疾病的诊治规范,提高临床工作中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甲状腺疾病的分类与诊断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的学科广泛。
在《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甲状腺疾病被详细地分为了几大类,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瘤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
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指南共69页

春 秋末
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肌肉疼痛 疲劳 倦怠 咽痛 等 发热 颈淋巴结可肿大
临床表现
甲状腺区特征性疼痛 逐渐或突然发生 加重因素 转颈 吞咽动作 放射部位 同侧耳 咽喉 下颌角 颏 枕 胸背部等处 触痛明显
少数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
7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疼痛持续时间
< 0.05
BMR( %) 21- 28日 & 1 -7 日组
20 ± 15 & 24 ± 14%
NS
24-h 131I摄取率(%) 21- 28日 & 1 -7 日组
树脂摄取实验(RSU)( %) 21- 28日 & 1 -7 日组
1.2 ± 1.5& 35.1 ± 6.7 2.0 ± 2.6 & 33.9 ± 7.9
治疗
糖皮质激素后
放射性碘摄取率持续降低 提示炎症反应继续 应延长使用糖皮质激素 停药或减量过程中反复者 仍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甲状腺毒症明显者 不主张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因甲状腺激素并未过量生成)
甲状腺激素 用于明显功能减低者短期 小量使用 (由于TSH降低不利于甲状腺细胞恢复) 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长期替代治疗
< 0.02 NS
Nippon Naibunpi Gakkai Zasshi. 1985,20;61(5):554-70
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早期典型细胞学涂片 多核巨细胞 片状上皮样细胞 不同程度炎性细胞 晚期往往见不到典型表现
亚急性甲状腺炎细胞病理图像
亚急性甲状腺炎细胞病理图像
N Engl J Med 2019 ,348(26):2646-26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 秋末
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肌肉疼痛 疲劳 倦怠 咽痛 等 发热 颈淋巴结可肿大
临床表现
甲状腺区特征性疼痛 逐渐或突然发生 加重因素 转颈 吞咽动作 放射部位 同侧耳 咽喉 下颌角 颏 枕 胸背部等处 触痛明显
少数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
7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疼痛持续时间
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核素扫描(99mTc或123I) 无摄取或摄取低下
其它 * 白细胞早期可增高 * TgAb TPOAb阴性或水平很低 *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明显增高 与甲状腺破坏程度相一致 且恢复很慢
9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实验室检查
J Clin En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rinol Metab 88: 2100–2105, 2003
腺病毒组 Complem 14(9)
2
1
5
4
2
0
ent
Fixation
麻疹病毒 Complem 12(4)
2
1
1
5
3
0
ent
Fixation
克萨奇病 Neutraliza 15(10) 0
3
4
1
1
6
毒组
tion Test
埃可病毒 Neutraliza 2(1)
0
组
tion Test
* 病程中病毒抗体至少4倍变化有临床意义
百分率
RR
典型甲状腺功能衍变过程 (毒症-甲减-恢复)(%) 夏秋季发病(%)
HLA-B35抗原阳性 71.4 18.02 25 43(全年发病)
HLA-B67抗原阳性 16.1 11.20 67 89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5 Dec;80(12):3653-6.
病因
已证明相关病毒抗体增加
非病毒疾病之后 如Q热或疟疾等
5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毒抗体滴度
7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中58例病毒抗体阳性 32例有意义
病毒抗体 实验方法
n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至少4倍 变化数*)
流感病毒 Complem 15(8)
1
3
2
7
2
0
ent
Fixation
项目 ESR(mm/1h) 1-7日&15-21日组
测定值 64 ±35 & 75 ± 30
P值 < 0.001
TT4 (μg/dl ) 1-7日&15-21日组
14.6 ± 5.5 & 17.6 ± 5.6
< 0.001
TT3(ng/dl ) 1-7日&15-21日组
218 ± 124 & 263 ± 109
< 0.02 NS
Nippon Naibunpi Gakkai Zasshi. 1985,20;61(5):554-70
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早期典型细胞学涂片 多核巨细胞 片状上皮样细胞 不同程度炎性细胞 晚期往往见不到典型表现
亚急性甲状腺炎细胞病理图像
亚急性甲状腺炎细胞病理图像
*P<0.01 各组女性:男性 # P<0.01 60年代与其它各年代
女性
*
*
男性
80年代
90年代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88: 2100–2105, 2003
亚急性甲状腺炎年龄分布(夏威夷)
West J Med 1991,155(1):61-63
病因
病毒 柯萨奇病毒 腮腺炎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等感染
50%-75%
25%
历时 症状
T3 T4水平 TSH水平 131I摄取率
3-8周-数月
数月
体重减轻 怕热 心动过速 等 增高
水肿 怕冷 便秘 等 降低
降低
增高
常<2% 与T3/T4增高呈双向 分离曲线
症状消失
正常 正常 逐渐恢复至正常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ESR) 早期增快 常>50mm/1h
全身炎症反应 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 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5%-15%
患病情况
美国明尼苏达州某市 发生率4.9/10万/年 男:女=1:4.3 50岁女性发病率最高 甲状腺疾患中约占 0.5%-6.2%
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情况与性别
16
*#
14
12
10
8
6
4
2
0 60年代
*
70年代
< 0.05
BMR( %) 21- 28日 & 1 -7 日组
20 ± 15 & 24 ± 14%
NS
24-h 131I摄取率(%) 21- 28日 & 1 -7 日组
树脂摄取实验(RSU)( %) 21- 28日 & 1 -7 日组
1.2 ± 1.5& 35.1 ± 6.7 2.0 ± 2.6 & 33.9 ± 7.9
West J Med 1991,155(1):61-63
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 弥漫或不对称轻/中度肿大 伴或不伴结节 质地较硬 无震颤及血管杂音
甲状腺肿痛 常先累及一叶后 扩展到另一叶
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相关的临床表现
发病时段
甲状腺毒症阶段 初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 甲状腺功能恢复阶段
中期
后期
发生率
即提示近期病毒感染
0
1
1
0
0
J Clin Endocr 1967,27:1275-1284
32
例 亚 急 性 体甲 变状 化腺 炎 病 毒 抗
J Clin Endocr 1967,27:1275-128
病因
遗传 可能参与发病 多项报道显示HLA-B35阳性者易感性高
亚急性甲状腺炎与HLA(日本)
自身免疫 各种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可以 出现 非特异 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滤泡破坏后的抗原释放
临床表现
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 季节发病趋势
夏秋季 与肠道病毒高峰一致 地区发病聚集倾向
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与季节
国家 日本 美国
澳大利亚 意大利 中国
好发季节 6-8月或全年
不明显或仅有发病趋势 (5月 8月) 12月-5月
亚急性甲状腺炎
2
内容
概 述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 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 (subacute thyroiditis)
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假)巨细胞甲状腺炎 非感染性甲状腺炎 移行性甲状腺炎 De Quervain甲状腺炎 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
自限性 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 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情况引发 特征
甲状腺功能与碘摄取率 如前的典型衍变
亚急性甲状腺炎典型病程
1,12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实验室检查分析(日本北方)
问卷调查形式 1967-1982年间 按照未治疗前病程每7-14日分组(1-7,8- 14,1521,22-29,29-42,43-56,57日以上共7组)女:男10.6:1,好发时间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