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D的诊断与治疗
甲基强地松龙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体会

moa i fco[] iu tn 1 0 8( )64 ycra ia tnJ.Cr li ,9 , 4 : d ln ri c ao 9 2 6
2 任青艳 , 楼经攻. 响糖尿病 终末期 肾病患者 血液透析存 影 现低血压、 休克、 心衰及心律失常时应考虑是否伴发急性心肌梗 [ ] 冯秀芳 , 活的因素分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0 ,( )19 J. 2 56 3 : 0 6 死 的可能 , 应常规行心 电图、 心肌酶 、 肌钙蛋 白检查 。 观察心 电 图
症溶质有促进动脉硬化的作用, 动脉硬化的发生常与系统性的 发症, 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尿毒症心包炎等 , 提高终末期糖尿 慢性炎症反应相关 。⑥血液透析时穿刺部位疼痛、 精神紧张 病肾病生存率; ⑤对于透析过程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患者, 可行 引起心率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⑦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 可调钠透析 、 低温透析 、 可调超滤 、 序贯血液透析 、 液透析滤过 血
营养不良,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 易发生低血糖及感染, 使机体处 等技术 , 可以预防透析低 血压的发生 。
于应激状态, 交感神经兴奋 , 心肌耗氧量增加, 加重心肌缺血。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并发急性心梗时, 积极的内科治疗配 低血糖发生的机制可能是: 透析不充分 , 食欲低下; 尿毒症 合恰当的透析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们采用碳酸氢盐透析 时内源性胰岛素分解降低; 肾衰竭时肾脏胰岛索降解率下降 ; 使 液, 透析中保持低血流量, 应用生物相容性好 、 预充量小、 超滤率 用无糖透析液; 充分透析后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 外源性胰岛素 和溶质清除率高的透析器或血滤器, 采用隔 日短时血液透析或 半衰期延长等 。 J . 隔日 延长的床旁血滤治疗以尽可能减少对心脏的影响。糖尿病 尿毒症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 心肌缺血坏死, 导致左心 肾病尿毒症期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情重, 病死率高, 应积极救 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发生 障碍, 心排血量下降, 治疗时如补液过 治 , 应引起 同道 的关注 。 ’ 量, 发生显性或 隐性心衰 。由于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下 降 , 参考文献 可 】 加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无痛性心肌梗死几率增加。所以, 对于 [ ] A C A A ud nso aym ngmn o ptn i u I C / H .G iei uer aae et f aet wt a t le f l i s hce
甲状腺激素相关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病人血清中的一种常见自身抗体,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是诊断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常用指标。
TGAb的靶抗原是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组织的主要蛋白成分,占总蛋白70%~80%。
它主要由IgG1、IgG2和IgG4组成,少部分为IgA和IgM。
一般认为TGAb对甲状腺无损伤作用。
体外实验证实TGAb也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作用(ADCC)中起一定作用。
TGAb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后,可通过Fc受体与结合的抗体相互作用激活NK细胞,而攻击靶细胞,导致甲状腺细胞破坏。
TGAb还影响TG抗原的摄取、加工,催化TG水解,因而可以影响非显著性T细胞抗原决定簇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ism disease,AITD)发生恶化。
正常参考值:< 30%临床意义:TGAb是甲状腺滤泡胶质内的甲状腺球蛋白(TG)进入到血液后产生的抗体,是非补体结合性抗体。
血清TGAb是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特异性指标,桥本病(HT)及桥本GD患者可明显升高、GD和原发性甲减亦可见到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TGAb检出率可达90%~9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检出率40%~90%不等,检出率高的可能与部分病例属于桥本甲亢有关;但桥本GD与GD之间的升高幅度常有重叠,因此,要鉴别GD是否有并发HT 有一定的难度,需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行针刺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检出率65%左右。
此外,甲状腺癌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亦可见升高,SLE等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ATG检出率20%~30%。
TGAb可作为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的指标,其阳性一般考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而非甲状腺肿块。
在正常人中,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约有2~10%可检出阳性结果,一般可提示为遗传易感性个体。
亚急性甲状腺炎

状腺滤泡破坏后的抗原释放。为非特异性表现,因此 SAT不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偶有报道用ct-干扰 素治疗丙型肝炎可引起SAT。 2流行病学 国外文献报道本病约占甲状腺疾患的0.5%一 6.2%。发生率4。9人/(10万人・年),男女发病比 例为1:3—1:6,30—5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 3临床表现 该病有季节发病趋势,不同地理区域有发病聚 集倾向。起病形式及病情程度不一。 3.1常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半数患者有近
5诊断 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一般诊断 多无困难,但不典型病例常易误诊,国内报道误诊 率为12%一48%。Ito医院提出本病的诊断标准: (1)甲状腺肿大、疼痛、质硬、触痛,常伴上呼吸道感 染的症状和体征(发热、乏力、食欲不振、颈淋巴结 肿大等)。(2)血沉增快。(3)甲状腺摄碘率受抑 制。(4)一过性甲状腺毒症。(5)血清TgAb/ r11POAb阴性或低滴度。(6)FNAC或活组织检查可 见多核巨细胞或肉芽肿改变。符合上述4项即可诊 断SAT。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进行FNAC以 明确诊断,尤其病变局限于单个结节或者单个侧叶 者。有淋巴瘤或未分化癌误诊为SAT的病例报道。 6鉴别诊断 除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出血 以外,诊断该病时还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收稿日期:2009-08-05)
内),但是并不能在早期或晚期防止甲状腺功能异 常。初始泼尼松20—40 mg/d,维持l~2周,根据 症状、体征及血沉的变化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6~ 8周以上。过快减量、过早停药可使病情反复。有 报道以甲状腺摄碘率恢复正常作为糖皮质激素停药 指征的观察组较以血沉降至正常作为停用指征的对 照组复发率低。文献报道何杰金淋巴瘤误诊为SAT 的患者应用激素后疼痛症状也可得到缓解,因此需 警惕。 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不敏感,需 考虑以下处理:(1)加用甲状腺激素制剂或非甾体 类抗炎药。(2)反复发作者宜增加糖皮质激素原有 剂量。(3)超声检查,必要时行FNAC,除外其他甲 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癌或脓肿。(4)排除Ot.干扰素所 致甲状腺炎。 甲状腺毒症明显者,可以使用B.肾上腺素能受 体阻滞剂。本病无甲状腺激素过量生成,故不使用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激素用于甲减明显、持
中国甲状腺病诊疗指南-甲状腺炎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
由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肉芽肿、药物、创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其病因不同,组织学特征各异,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
病人可以表现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过性甲状腺毒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有时在病程中3种功能异常均可发生,部分病人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甲减。
甲状腺炎可按不同方法分类: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按组织病理学可分为化脓性、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概述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lditiB),又有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巨细胞甲状腺炎、非感染性甲状腺炎、移行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等多种称谓。
本病呈自限性,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
多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引起,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持续甲减发生率一般报道小于10%,明尼苏达州一项160例28年随访研究达到15%。
国外文献报道本病约占甲状腺疾患的0.5%一6.2%,发生率为每10万人年发生4.9,男女发病比例为l:4.3,30一5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
多种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也可发生于非病毒感染(如Q热或疟疾等)之后。
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有与HLA-B35相关的报道。
各种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出现,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滤泡破坏后的抗原释放。
二、临床表现常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有研究发现该病有季节发病趋势(夏秋季节。
与肠道病毒发病高峰一致),不同地理区域有发病聚集倾向。
起病形式及病情程度不一。
1.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肌肉疼痛、疲劳、倦怠、咽痛等,体温不同程度升高,起病3-4 d达高峰。
甲状腺炎诊疗指南

甲状腺炎诊疗指南甲状腺组织因变性、渗出、坏死、增生等炎症改变而致一系列临床病症称甲状腺炎。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炎有亚急性甲状腺炎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诊断】一、临床表现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4。
(一)症状:1.起病急,常有畏寒、发热、乏力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2.特征性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疼痛和压痛,可放射至下颌、耳部或枕部,少数可以无痛。
3.可出现一过性心悸、神经过敏等甲状腺毒症症状,一般不超过2周。
4.本病大多仅持续数周,可自行缓解,但可复发。
大多数能完全恢复,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甲低。
5.个别患者反复发作后可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体征:甲状腺轻度肿大,常出现结节,质地中等,有明显压痛,可位于一侧,经过一定时间可消失,以后又可在另一侧出现。
二、辅助检查(一)甲状腺功能及131I吸收率:可出现一过性甲亢,一般不超过2周,也可持续到2月,此时查血T3、T4升高,131I 吸收率明显减低,此两者呈分离现象。
(二)血沉快,可达100mm/h。
(三)病理:早期甲状腺滤泡被破坏,胶质减少、消失,多核巨细胞出现,肉芽组织形成,出现纤维化。
晚期滤泡细胞再生,恢复正常甲状腺结构。
(四)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2—3个月,少数长达1—2年。
大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遗留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低不超过10%。
自然病程可分为4期。
三、诊断要点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初步拟诊:甲状腺肿大、结节、疼痛及压痛,伴全身症状。
2.辅助检查:血沉明显增快,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血清T3、T4增高,TSH降低。
3.甲状腺穿刺活检:不典型病例可行甲状腺穿刺活检确诊。
【鉴别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或咽炎:无甲状腺局部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
2.甲状腺腺瘤出血:局部疼痛持续时间短,甲状腺摄131I率不降低,血沉不增快。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理及治疗

(三)遗传倾向 是一种多基因的复杂遗传病,与HLA相关 单卵双生子的共显率30%~76%
病 理
1.甲状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淋巴细胞浸润 2.GO:淋巴细胞浸润,眼外肌肉肿胀,脂肪细胞浸润,纤维 组织增生,糖胺聚糖沉积 3.胫前黏液性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糖胺聚糖沉积
临床表现
(一)甲状腺毒症表现(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1.高代谢症状群:产热和散热增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 合物分解加速 2.神经精神系统兴奋表现 3.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房颤,脉压增大, 心脏病 4.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增快;肝功能异常 5.肌肉骨骼系统:周期性麻痹,急慢性甲亢肌病,骨质疏松 6.其他(生殖、血液) (二)甲状腺肿:弥漫性、质软、无压痛;动脉杂音
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左叶、 右叶和峡部 弥漫性肿大
(三)突眼(25%~50%)包括: 1.非浸润性(单纯性、良性突眼)
(1)上睑挛缩 (2)上睑迟滞(von Graefer征) (3)瞬目减少(Stellwag征) (4)双眼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Joffroy征)
(5)辐辏不良(Mobius征) (6)一般突眼度≤18mm
甲状腺毒症病因
一、甲状腺性甲亢 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 Graves disease, Basedow disease) 2.桥本甲状腺毒症(Hashitoxicosis) 3.新生儿甲亢(neonatal hyperthyroidism) 4.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multinodular goiter) 5.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 disease, toxic adenoma) 6.滤泡状甲状腺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7.碘甲亢(IIH) 8.HCG相关甲亢 (绒毛膜癌、葡萄胎) 9.垂体性甲亢 (腺瘤或TSH细胞增生,甲状腺吸碘131率升高)
亚甲炎中医诊疗方案

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
(1)瘿肿质硬。
(2)瘿痛明显。
(3)发热、心悸、汗出。
(4)发病前多有感冒、咽痛病史。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1)急性起病、发热等全身炎症症状。
(2)甲状腺肿大质硬,疼痛触痛明显。
(3)血沉增快,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与低吸碘率(早期)。
(4)发病前1~3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二) 证候诊断1.热毒壅盛症:起病急,瘿肿质韧、触痛明显、口干畏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气郁火旺:瘿肿、疼痛减轻,心悸汗出,心烦少寐,头晕乏力,舌红,苔少,脉弦数。
3.气郁痰阻证:瘿肿、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胁肋不舒,纳差,体倦乏力,质淡红,薄白苔或薄腻苔,脉弦滑。
4.气阴两虚证:瘿肿、疼痛消失,肢体困重,眼睑、面颊虚肿,大便秘结,舌质红,有齿痕,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热毒壅盛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推荐方药: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蒲公英、板蓝根、射干、银花、连翘、牛蒡子、元胡、大青叶、地丁、桔梗、芍药、牛膝等。
药物加减:高热者,加石膏、山栀、黄芩,以加强清热;大便秘结者,加全瓜蒌、天花粉、大黄,以清热通腑。
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琴连胶囊(颗粒)、银黄含片、黄连上清丸等。
2.气郁火旺证治法:行气解郁,泻火消肿。
推荐方药:丹桅逍遥散加减。
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郁金、薄荷、延胡索、川楝子、茯苓、白术、青皮、香附、荔枝核等.中成药:银黄含片、黄连上清丸、片仔癀等。
3.气郁痰阻证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
柴胡、芍药、枳壳、香附、佛手、贝母、生牡蛎、玄参、陈皮、薏苡仁、白术、茯苓、甘草等。
中成药:逍遥散合板蓝根冲剂、抗病毒颗粒、夏枯草口服液等。
4.气阴两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养阴生津。
推荐方药: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包括 针灸 、中药 、针刀等 疗 法 ,疗效独特 。本疗法 中药选用川乌 、 草乌 温筋通络 ,散寒止痛 ;川芎为 “ 血中之气药 ” ,味薄气雄 ,性喜
流 通 , 辛 散 走 窜 作 用 甚 强 ,有 活 血 行 气 的 双 重 功 效 ; 元 胡 、 活 血 行
避免烫 伤患足 ,7 为 1 d 个疗程 ,2 个疗 程后观察 疗效 。治疗 期问 ,患者
椒 3g 0 、川 断 1g 0 、透 骨草2 g 0 、桃 仁2 g 0 、五加 皮 1g 5 、红花 1g 5 、牛
膝 1g 5 、乳 香2 g 0 、川芎3 g 0 、元胡2 g 0 、木瓜 1 g 0 、苍术3 g 0 、天 南星 3g 0 、秦艽3 g 0 、威灵 仙3 g 0 。将上 药加冷水 2 0 mL 0 0 ,浸泡 1 2 ,煮沸 -h 3  ̄ 0 i ,煎 汁 10 ~2 0 mL 04 m n 5 0 5 0 ,再 加入适量 陈醋 ,先薰 蒸 ,再 用药 液 浸泡患足 ,每次3 - 5 n 0 4 mi,早 晚各 1 ,每剂药可 连用2 d 次 ~3 。注意
有 明显痛感 ,在 不平路面 行走时更加 明显 ,步行或站立 时会加重 ;③ 患部 一般无红肿 ,在跟骨跖 面 内缘结 节处指压 会有局 限性 痛感 ;④通 过x 线检 查 :无 异常表 现或在侧 位片上 见到 跟骨骨剌 ,或有 轻度脱 钙 现象 、骨质增生等 。 1 - 3排除标准 ①排 除骨折 、跟骨囊肿 、扭挫伤 、跖管 综合征 、高 弓足 ;②局部
征 完全消失 ,行 走 自如。1 年后 随访 ,未 见复发 。
皮肤破损 、有菌性炎症者 ;③排 除结核 、痛风 、风 湿、类风 湿性关节 炎及肿瘤 ;
1 治疗 方法 . 4 1. . 1治疗方法 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累及包括甲状腺在内的多系统的综合征群,包 括:高代谢症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突眼征、特征性皮损和甲状腺肢端病,由于多数患 者同时有高代谢症和甲状腺肿大,故称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亚甲炎合并GD的诊断
诊断亚甲炎合并GD的关键是进行吸碘率或甲状腺核素显像检查,即使对症状典型的亚 甲炎,这两项检查也不能省略。当亚甲炎患者的吸碘率大于11%时应考虑合并GD。
必要时可进行穿刺,粗针穿刺能够取得完整的甲状腺组织,不仅较容易找到亚甲炎和 GD的特异性的病理改变,还能提示预后。
立即停用甲巯咪唑,2个月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替代治疗至今。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案例2
A
A:结核样肉芽肿,可见大最纤维组织 B:多核巨细胞组成结核样肉芽肿
B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2例患者在发生亚甲炎时的甲状腺B超均显示,两叶可见多片低回声区且边界不清晰。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讨论
案例1
女性,41岁。颈前痛伴心悸、乏力、体重下降和发热1个月。 查体:P:120次/min,T:37.1℃,甲状腺II度肿大,质韧,压痛明显。 T3 :7.63 nmol/L(正常值1.23一3.07nmol/L),T4:273.62 nmol/L(正常值65.64一
181.47nmol/L),敏感促甲状腺激素(sTSH) <0.005 mIU/L (正常值0.27-4.20 mIU/L)。甲 状腺24 h吸碘率58.33%。 TSH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均正 常。 甲状腺粗针穿刺病理:部分区域呈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可见多核巨细胞组 成结核样肉芽肿;另一区域则见甲状腺滤泡上皮呈柱状,细胞核增大,滤泡上皮增生向 腔内突起成乳头状。滤泡内胶样物质很少,着色较淡。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案例2
体检:T 37.3 ,甲状腺II度肿大,质稍硬,压痛明显。T3: 2. 55 nmol/L,T4:149. 29 nmol/L,sTSH < 0.012 mIU/L,甲状腺24 h吸碘率0.84%,血沉40 mm/1 h。
再做粗针穿刺,切片中可见局灶性甲状腺滤泡萎缩,滤泡细胞呈扁平状,纤维组织增 生,伴有淋巴细胞浸润及结核样肉芽肿形成(图2)。将首次甲状腺标本重新切片,发现 典型的多核巨细胞组成结核样肉芽肿(图3)。
常<34 IU/ml),TRAb 74. 1 U/L(正常<5 U/L ),甲状腺24 h吸碘率46.19%。 甲状腺粗针穿刺病理显示:甲状腺滤泡上皮呈柱状,胶质少,有吸收空泡。 予甲巯咪唑30mg/d ,3个月后甲状腺疼痛加重,伴发热,体温约38℃,给予泼尼松
20mg/d,2周,颈部疼痛明显缓解,停泼尼松后疼痛又加重。
亚甲炎合并GD 的所有患者亚甲炎的临床表现均十分典型,泼尼松能有效缓解症状。两 者同时出现时,血浆中TRAb和甲状腺刺激抗体升高,以此解释吸碘率不降低。
案例1,患者TRAh不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仍然可以确诊GD。实际上20% 的GD患者TRAb不高。
临床上对于有典型症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摄碘率和ECT检查不能省略。处于甲 亢期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24h摄碘率往往小于2%,如果患者摄碘率增加,临床上 则要注意两病合并的可能性,同时可行甲状腺扫描以助鉴别,必要时可进行甲状腺细 针穿刺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D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药师培训学员:李荣绩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引言
亚急性甲状腺炎与Graves病(GD)是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但两者在同一患者身 上出现的情况比较少见,其诊断、处理有独到之处。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
亚急性疼痛性甲状腺炎又名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 状腺炎等。是甲状腺的一种自发缓解性的炎症状态,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有复发可 能。特征性表现为甲状腺触痛、疼痛,并向咽、耳部放射,摄碘率受抑制。亚急性疼 痛性甲状腺炎占就诊甲状腺疾病的3%-5%,好发年龄为30-50岁,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 高3倍以上。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案例1 先只给予泼尼松30 mg/d,10 d后甲状腺肿痛消失。暂停泼尼松,改
用甲巯咪唑30 mg/d,7d后再度出现甲状腺肿痛。两药联用,1个月 后病情显著改善。甲巯咪唑治疗1年半后停。
上皮细胞形成乳头深人滤泡,滤泡内胶质很少,着色较淡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案例2
女性,29岁,主诉和体检与案例I相似。 T3>10.00 nmol/L,T4>319.95 nmol/L,sTSH<0.006 mIU/L,TPOAb 175.6 IU/ml(正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亚甲炎合并GD的处理
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D的处理与单纯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不同。虽然甲状腺肿大、疼痛 明显时,都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是单纯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一过性甲亢仅给予 普萘洛尔等对症处理即可,往往忌用抗甲状腺药物,以防甲减。
而当亚急性甲状腺炎与GD同时出现时,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与否则要根据患者甲状腺 功能的具体情况而定。有文献报道部分患者两病合并时可以不需要给予抗甲状腺药物 。
甲亢症状明显,且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症状缓解后仍无明显改善,可给ATD治疗。在治 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
宣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结论
目前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D的机制尚未明确。 Graves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一般认为与病毒
感染有关。然而亚急性甲状腺炎和Graves病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提示两者之间可 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有研究表明亚甲炎患者血浆中升高的TPOAb是由于甲状腺被破坏后,细胞内的相应抗 原释放入血诱发产生。 有研究指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循环中存在针对TSH的受体抗体,并证实存在针对 甲状腺抗原的致敏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