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知识点教程
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知识考点总结

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知识考点总结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各种影像设备和技术,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并监测治疗效果。
在医学影像技术的学习和工作中,有许多专业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技术相关的一些重要考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有所帮助。
一、放射物理学1.放射线的物理性质:了解放射线的产生、传播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放射线的特性和规律。
2.放射线的剂量学:掌握放射线剂量的计量单位、剂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放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二、医学影像设备1. X射线成像:了解X射线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以及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
2. CT扫描:掌握CT扫描的原理、技术特点和图像重建方法,以及在不同病症诊断中的应用。
3. MRI成像:了解MRI成像的物理原理、脉序和成像方法,以及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
4.超声成像:掌握超声成像的原理、技术特点和图像解剖学,以及在妇产科、心脏科等领域中的应用。
三、医学影像解剖学1.常见解剖结构:掌握人体各系统的解剖结构、部位和相互关系,熟悉正常解剖学图像。
2.异常解剖学表现:了解不同病理状态下的解剖结构变化,如肿瘤、损伤、器官功能异常等的影像特征。
四、影像诊断学1.影像学表现:掌握各种疾病在影像上的特征表现,包括形态学、密度、信号强度、血管影像等方面。
2.诊断要点:了解各种疾病的特殊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如肺部结节、脑卒中、骨折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五、医学影像信息学1. PACS系统:了解医学影像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基本原理,熟悉PACS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2. DICOM标准:掌握DICOM标准的内容和应用,了解医学影像信息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
六、辐射安全与保护1.辐射防护知识:了解医学影像工作者的辐射防护知识,包括剂量监测、个人防护装备等。
2.辐射安全法规:熟悉我国和国际上的相关辐射安全法规和标准,以及医学影像工作者的职业健康管理规定。
医疗影像设备操作与维护手册

医疗影像设备操作与维护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设备简介 (3)1.1.1 X射线成像设备 (3)1.1.2 磁共振成像(MRI)设备 (3)1.1.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 (4)1.1.4 超声成像设备 (4)1.2 操作准备 (4)1.2.1 环境准备 (4)1.2.2 设备检查 (4)1.2.3 操作人员培训 (4)1.2.4 患者准备 (4)1.2.5 设备参数设置 (4)1.2.6 防护措施 (4)第二章:基本操作流程 (4)2.1 设备启动 (5)2.2 影像获取 (5)2.3 影像处理 (5)2.4 设备关机 (5)第三章:高级操作技巧 (5)3.1 影像优化 (6)3.1.1 影像质量调整 (6)3.1.2 影像重建 (6)3.1.3 影像融合 (6)3.2 功能应用 (6)3.2.1 虚拟内窥镜 (6)3.2.2 三维打印 (7)3.2.3 影像导航 (7)第四章:日常维护 (7)4.1 清洁保养 (7)4.1.1 设备表面清洁 (7)4.1.2 设备内部清洁 (8)4.1.3 定期更换消耗品 (8)4.2 功能检查 (8)4.2.1 设备自检 (8)4.2.2 设备功能测试 (8)4.2.3 设备安全检查 (8)第五章:故障排除 (9)5.1 常见故障 (9)5.1.1 硬件故障 (9)5.1.2 软件故障 (9)5.1.3 传感器故障 (9)5.2 故障处理流程 (9)5.2.1 故障报告 (9)5.2.2 故障分类 (9)5.2.3 故障定位 (9)5.2.4 故障处理 (10)5.2.5 故障记录 (10)5.2.6 故障预防 (10)5.2.7 故障反馈 (10)第六章:安全防护 (10)6.1 辐射防护 (10)6.1.1 辐射概述 (10)6.1.2 辐射防护措施 (10)6.1.3 辐射防护要求 (11)6.2 设备安全 (11)6.2.1 设备安全概述 (11)6.2.2 设备安全措施 (11)6.2.3 设备安全要求 (11)第七章:软件管理 (11)7.1 软件安装 (11)7.1.1 安装前的准备 (11)7.1.2 安装步骤 (12)7.1.3 安装注意事项 (12)7.2 软件升级 (12)7.2.1 升级前的准备 (12)7.2.2 升级步骤 (12)7.2.3 升级注意事项 (12)第八章:技术参数 (13)8.1 设备参数 (13)8.1.1 设备概述 (13)8.1.2 设备功能指标 (13)8.2 测试方法 (13)8.2.1 设备功能测试 (13)8.2.2 设备稳定性测试 (14)8.2.3 设备安全性测试 (14)第九章:操作规范 (14)9.1 操作守则 (14)9.1.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医疗行业规范,保证医疗影像设备操作安全、合规。
医学影像设备学考点

设备学考点第一章1.现代医学影像设备:1.诊断设备(X线设备丶MRI设备丶US设备丶核医学设备丶热成像设备丶医用光学设备)2.治疗设备(介入放射学设备丶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
第二章1.X线发生装置:用于产生X线的装置,由X线管丶高压发生器和控制台三部分组成,是X 线机丶CT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X线管逐步向大功率丶小焦点和专用化方向发展。
产生条件:1.足够数目的电子2.高电压产生的电压场3.适当的障碍物。
3.固定阳极X线管:由阳极丶阴极和玻璃壳等三部分组成。
阳极:产生X线并散热,其次是吸收二次电子和散乱射线。
阳极头:由靶面和阳极体组成,靶面的作用是承受高速运动的电子束轰击,产生X线。
靶面材料常采用产生X线效率高且熔点高的金属钨。
阳极体由导热率较大的无氧铜组成。
4.阴极:发射电子并使电子束聚焦5.玻璃壳:将阳极和阴极固定在一起并保持管内的高真空度。
6.实际焦点:靶面瞬间承受高速运动电子束的轰击面积。
7.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X线投照方向上的投影。
设实际焦点的宽度为a,长度为b,则投照后的长度为bsinθ,宽度不变。
有效焦点=实际焦点Xsinθθ为阳极靶面与X线投照方向的夹角。
有效焦点越小,影像质量越好。
8.投照时应保持实际焦点中心丶X线输出窗中心与投影中心三点一线。
9.旋转阳极X线管的阳极由靶面丶转子丶转轴和轴承等组成。
10.软X线管:X线输出窗的固有过滤小丶在低管电压时能产生较大的管电流丶焦点小结构特点:铍窗,钼靶,极间距离短。
软X线极易通过铍窗,可获得大量的软X线。
摄影时主要利用钼靶辐射的特征X线。
X线分为特征丶持续X线。
11.CT用X线管:1.要求有较大的热容量2.金属或陶瓷外壳3.油循环系统散热。
12.管电压: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直流电压,是电子具有较大的动能。
13.管电流:阴极发射的热电子在电场作用下高速奔向阳极形成电流,管电流越大,产生的X光子的数目越大。
14.阳极特性曲线P1815.容量:在X线管安全使用条件下,单次曝光或连续曝光而无任何损坏时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16.标称功率:同一只X线管的容量是一个不确定量,为了便于比较,通常将一定整流方式和一定曝光时间下X线管的最大负荷称为X线管的标称功率。
医学影像设备大三上学期知识点

医学影像设备大三上学期知识点人体组织密度CT值:水的CT值为0HU;人体中密度最高的骨皮质为+1000HU;空气为—1000HU;软组织为20~50HU;脂肪<—70HU。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别称自然对比。
造影检查:将造影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以产生明显对比显示其形态与功能的方法。
CT:CT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
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摄影效应)、电离效应核磁共振(MRI)成像原理: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强度不同的磁共振信号,经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MRCP:即MR胆胰管造影,无创伤,无造影剂,可见胆囊及胆管显影并扩张,胆囊及胆总管下端结石呈低信号充盈缺损。
医学影像学:一门应用医学影像学设备,观察病人体内器官形态和功能,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人工对比:人工导入某种物质,使原本缺乏天然对比的组织、结构间形成明显密度差,从而提高显示率的方法就称为人工对比,导入的物质叫做对比剂或造影剂。
流空效应:存在于磁共振成像中,由于信号采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就叫做“流空效应”。
如心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
X线1、数字X线成像(DR)依其结构可分为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X线荧光成像(DF)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像。
2、 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重要的改进实现了数字X线成像。
优点是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
11、物质的密度与其本身的比重成正比,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X线量多,影像在图像上呈白影18、胸部的肋骨密度高,对X线的吸收多,照片上呈白影19、肺部含气,密度低,对X线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
医学影像设备学基础

医学影像设备1.实际焦点:是阴极电子在阳极靶面上的实际轰击面积。
2.有效焦点:是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射线管的长轴方向(两极连线的方向)的垂直投影面积。
有效焦点越小,图像质量越高。
3.焦点:滤线栅平面中心垂直线与会聚线的相交点。
4.会聚线:滤线栅中心两侧的铅条向中心倾斜一定的角度,将所有铅条平面沿倾斜方向延长,会聚成一条线,称为会聚线。
5.焦距:也称半径,即焦点F到滤线栅中心的垂直距离。
6.柵比:即即铅条高度与相邻铅条间隙之比,即R=H/A,H代表铅条高度,A代表相邻铅条间隙大小。
7.栅密度:即每厘米宽度内所排列铅条的数目,N=1/B,B代表相邻两根铅条之间的距离。
8.蒙片:不含对比剂的图像称为蒙片或掩膜片。
9造影像:注入对比剂后得到的图像称为造影像或充盈像。
10.减影像:是把蒙片减去造影像得到的图像称为造影像,在减影中,骨骼和软组织等背景图像被消除,只含有对比剂的血管影像。
11.图像冻结技术(末帧冻结技术):每次透视的最后一帧图像被暂存,并保留在显示器上显示,称为图像冻结技术或末帧冻结技术。
12.滑环技术:是指用滑环和碳刷代替电缆。
依据滑道上馈电电压的高低,滑环可分为高压滑环和低压滑环。
13.自旋:氢原子时刻绕自身转轴旋转呈自旋。
14.进动:氢原子绕自身转轴旋转的同时,其转动轴线又绕重力方向回转,这种现象称进动。
15.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发现X射线。
16.1972年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GNHounsfield)在英国放射学会上首台用于颅脑检查的X—CT设备研制成功。
17.磁共振(MRI)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影像检查,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盆腔实质性脏器、四肢关节和软组织等效果最好。
18.X射线机按用途可分为医用X射线机和工业用X射线机,医用X射线机又可分为诊断用X射线机和治疗用X射线机。
19.X射线机的基本结构都是由X射线发生装置和外围装置。
医学影像处理 知识点

医学影像处理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医学影像处理》①基本定义:说白了,医学影像处理就是对那些用各种设备拍出来的人体内部图像,像X光片、CT片、核磁共振图像等进行处理。
目的是让医生能更清楚地看到病人体内的情况,好做出准确的诊断。
②重要程度:在医学领域那可是相当重要。
就好比侦察兵要先把前线的情况摸清楚一样,医生得先在影像里把病人的身体内部看明白,这是诊断病症和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一步。
要是影像不清楚或者理解错了,那治疗可能就会出大问题。
③前置知识:要懂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吧,例如人体的基本结构,各个器官大概在什么位置。
还有就是得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毕竟现在很多处理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
④应用价值:想象一下,要是能清楚地看到病人体内肿瘤的大小和形状,医生就能更好地制定手术方案。
另外,在一些慢性疾病的病情跟踪中,通过处理不同时期的影像,能直观看到疾病的发展过程。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医学学科里,医学影像处理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影像设备和诊断治疗。
它和影像学、病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②关联知识:和人体解剖学关联很大呀,你得知道正常结构是什么样的,才能从处理后的影像里找到异常。
还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也是紧密相连的,要是不懂图像处理算法,哪能把影像处理好呢?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挺高的。
关键呢就是要准确识别影像中的有用信息。
比如说那些细微的病变,有时候特别容易被忽略。
而且,不同设备拍出的影像处理方法还有差别呢。
④考点分析:在一些医学影像学相关的考试里那是必考项目。
考查方式多样,可能会让你分析处理后的影像有哪些病变,或者是直接问影像处理的一些基本步骤和原理。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医学影像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学算法等手段,对医学影像原始数据进行加工,从而提高影像质量、提取有用信息等的过程。
打个比方,原始影像就像一块粗糙的石头,处理过后就变成精美的玉雕,能一眼看出好与坏。
②特征分析: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件(全)PartIa

05
医学影像设备的安全与防护
医学影像设备的安全规范
设备合规
医学影像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规范标准,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和 生产许可证。
操作培训
医生和技师在使用医学影像设备前,应接受操作培训,熟悉设备 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安全检查
定期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 工作状态。
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操作流程
设备开启
按照规定的顺序打开设备电源,确保设备正常启 动。
参数设置
根据临床需求和患者情况,合理设置设备参数, 包括曝光时间、焦距、增益等。
图像获取
选择合适的成像模式和条件,获取高质量的医学 影像。
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设备清洁
定期清理设备的表面和内部组 件,保持设备清洁无尘。
检查显示器与设备的连接和设置, 确保正常显示。
数据传输故障
检查数据传输接口和软件设置,确 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4
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
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检测标准
空间分辨率与密度分辨率检测
01
评估医学影像设备的成像质量,包括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的检测。
均匀性检测
02
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均匀性进行检测,确保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
消毒与隔离
在处理患者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使用一次 性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空气净化
在医学影像设备工作区域,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 ,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污染。
污水处理
医学影像设备工作区域的污水应进行消毒处理, 确保污水不污染环境。
06
医学影像设备学的教学与培训
医学影像设备学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3章 诊断X线机教材

(5)可变圆形照射野遮线器:具有类似照相机光圈的虹膜结构,但都是铅质
叶片,能有效吸收不必要的原发射线。
第一节 概述
(三)滤线器 1.滤线栅也称滤线栅板或滤线板,按结构特点分为聚焦栅、 平行栅和交叉栅。 2.聚焦滤线栅结构:外观为一厚4~8mm的平板,其内部结 构为许多薄铅条向焦排列。相邻两铅条间用易被X线穿透的 物质填充定位,并黏合到一起。填充物可以是木、纸或铝片 等。上下再用薄铝板封装而成。
第四节 医用X线电视系统 三、电视基础 (一)摄像与显像基础 (二)扫描原理
第四节 医用X线电视系统 (一)摄像与显像基础 1.人眼的视觉特性 (1)视觉惰性 (2)相对视敏函数 (3)视觉范围
第一节 概述
有暗盒式点片架
第一节 概述
无 暗 盒 式 传 盒 机 构 传 片 示 意 图
第一节 概述
五、摄影X线机
概念
1.摄影X线机:利用X线检测器(胶片、IP板、平板探测器) 检测穿过人体被检部位后的X线,以获得被检部位永久性影像 的设备。摄影X线机具有一般摄影、滤线器摄影、立位摄影、 体层摄影等功能。 2.一般摄影:X线通过受检者后直接到达X线探测器而获得影 像的方法,多用于较薄的部位或诊断要求不高的摄影; 3.滤线器摄影:X线通过受检者后先经过滤线器,将散射线“ 过滤”掉,然后再照射到X线探测器以获得影像的方法。
灯丝逆 变触发 阳极 启动 自动 曝光 自动 亮度
第三节
高频X线机
(二)工作原理
1.电源逆变的过程 2.计算机控制的KV 闭环控制过程 3.计算机控制的MA 闭环控制过程
第三节
高频X线机
二、直流逆变电源
(一)直流电源 小型中频机可直接用蓄电池供电 220V单相交流电源整流后变为直流电源 15kW以下的中频机一般使用220V单相交流电源,经整 流后转换成直流电源。 15kW以上的中频机多采用380V三相交流电源, 经三相桥 式整流、滤波后转换成直流电源。 (二)桥式逆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用x线机的架构框图固定阳极x线管X线管{X线管装置{旋转阳极x线管防电击、防散射管套及温度限制器高压变压器X线管灯丝变压器高压硅堆主机高压发生装置高压交换闸高压电缆充放电高压发生装置:电容、电阻等电源开关电源电压调节器及电压表管电压调节器及管电压表控制装置管电流调节器及管电流表8曝光控制及指示器容量保护装置及指示器透视放射量限制器荧光屏式诊视床X-TV式诊视床诊视床遥控床特殊诊视床{摇篮床普通摄影床间接摄影床外围设备机械装置摄影床体层摄影床特殊摄影床立柱式支持装置支持装置悬吊式支持装置C行臂式支持装置X线电影机XˉTV影像装置点片照相机X录像机荧光屏、IP、FPD激光照相机、X线胶片自动洗片机配套装置立体观片灯、各种专用滤线器、固定器、压迫器、高压注射器固定阳极X线球管的结构。
固定阳极X线管是X线管中最简单的一种. 由阴极、固定阳极、真空玻璃管、管套构成。
一、阳极主要作用是阻挡高速电子产生X线,同时将曝光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以及吸收二次电子和散射线.阳极的结构:1.阳极头由阳极体和靶面组成.采用钨靶面和无氧铜的阳极体直接焊接以利于散热, 只有1%的能量转化成X线能.2.阳极帽由含钨粉的无氧铜制成,固定于阳极头上.在阴极和X线出口方向分别有圆口,作为电子和X线的通道.3.玻璃圈由膨胀合金圈和玻璃喇叭封焊而成.作用是匹配阳极与玻壳的热膨胀系数4.阳极柄由无氧铜制成,于阳极头相连,外部浸于变压器油之中,而传导热.二、阴极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并使其聚焦,从而使阳极靶面上形成有形状的电子流.结构包括:1.灯丝由绕成小螺丝状的钨丝制成.灯丝加热与灯丝寿命关系:灯丝电流比额定增加5%,灯丝寿命将缩短一半.所以只能通过缩短加热时间来延长寿命.2.聚焦罩阴极头又称聚焦罩. 作用是对灯丝发射电子进行聚焦.同时可吸收二次电子,保护灯丝和玻璃壳.为使阴极电子成束行飞向阳极,聚焦罩一般呈圆弧直槽或阶梯直槽.3.阴极套4.玻璃芯柱三、玻璃壳用于固定支撑阴,阳两极并保持管内真空,通常用高熔点,绝缘系数大,膨胀系数小的钼组硬质玻璃制成.在玻璃壳和阳极,阴极体间镶有合金作为过渡体.四、管套是X线管的一种特殊容器,现代X线管套均为防电击,防散射,油浸式.整个管套内部充满变压器油,作为绝缘和冷却。
旋转阳极X线管的的结构。
1、较好的解决了提高功率和缩小焦点的矛盾.2高速电子轰击阳极产生的热量被均匀分配到旋转圆环面上,提高X线功率.3、旋转阳极X线管的最大优点是瞬时负载功率大,焦点小.功率多为20-50KW,高者为150KW,焦点多在1-2mm,微焦点在0.05-0.3mm。
旋转阳极X线管也由阳极,阴极和玻璃壳三部分组成.阳极结构和固定阳极X线管明显不同.由靶面、转子、转轴和轴承等组成。
靶盘和靶面靶盘为直径70-150mm的单凸状圆盘,中心固定于转轴,转轴另一端与转子相连.靶面现在均采用铼钨合金做靶面,钼或石墨做靶基,制成复合靶.靶角在6°~17.5°,这种结构的靶面热容量大,可达到50KW,焦点在1*1mm.转子(rotor)由无氧铜制成,位于X线管玻璃壳内,而定子(stator )线圈位于玻璃壳外部.转速最高可达8500r/min(f=50HZ).转速越高,单位时间承受高速电子轰击的靶盘面积就越大,X线的功率就越大.转子的制动使转子迅速越过临界转速(5000-7000),提高X线管的寿命.轴承及其润滑轴承由耐热合金钢制成,润滑剂采用固体润滑剂二硫化钼、银、铅等。
X线管的焦点在X 线成像系统中,对X线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X线焦点.---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后,直接在靶面上瞬间的轰击面积称为实际焦点.目前诊断用X线管灯丝均绕成螺丝状,聚焦后在靶面成细长方形,故称线焦点.实际焦点的大小取决与聚焦罩的形状,深度和宽度.实际焦点越大,X线管的容量就越大. 曝光时间就可以减少.实际焦点的密度分布因电场而不同,多呈单峰,双峰,多峰.---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X线照射方向的投影称为有效焦点.如果垂直于X线管长轴方向,则称为标称焦点.标称焦点是X线特征参数中标注的焦点值.标称值是一无量纲的值.有效焦点与实际焦点的关系:有效焦点=实际焦点* sinθ在有效焦点一定的条件下,θ越小,实际焦点越大,管容量也越大。
---有效焦点与成像质量有效焦点的尺寸越小,图像清晰度就越高.所以要减小实际焦点,但是X线的功率会随之降低,需要增加曝光时间,反而会引起运动伪影,降低清晰度.所以固定阳极上使用双焦点来折中这种矛盾.---焦点的方向性越靠近阳极,有效焦点的尺寸越小,越靠近阴极,有效焦点尺寸越大.并且有效焦点的形状会失真.使用中应该使X中心线对准影像中心---焦点的增涨当管电流增加使电子数量增多,由于电子间的排斥,会使焦点增大.此现象就称为焦点增涨.管电流对它的影响作用大于管电压.高压发生器结构:高压变压器特点:次级输出电压高,30~150KV;最高输出容量可等于设计容量的3~5倍;次级中心点接地构造:初次级之间绝缘,屏蔽接地铁心为磁通提供通路,多采用硅钢片制成,现代诊断用机多采用C型。
初级绕组电压低,层间绝缘强度要求低瞬间电流大,线径较粗次级绕组电压高,层间绝缘强度要求高,电流小,线径较细次级中心接地由于采用两个次级绕组通相串联接地中心电压为零,可以降低次级的绝缘要求。
灯丝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变压比大,提供灯丝加热电压。
初级匝数多,线径细;次级匝数少,线径粗:初次级之间绝缘要求高。
次级绕组与阴极相连,次级电位很高,次级电流很大。
高压交换闸/高压插座作用:产生直流高压;提供灯丝加热电压;切换管电压与灯比加热电压变压器油作用:绝缘、散热主要特点:绝缘强度高(用击穿电压表示)2、导热系数高3、化学性能稳定4、粘度低5、凝固点低(标号为凝固点温度)6、颜色浅,透明无悬浮物高压电缆X线机多用非同轴高压电缆连接高压发生器和X线管高压整流器概念:是一种将高压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交流高压变为脉动直流高压的电子元件。
自整流方式、电子管整流、半导体(高压硅堆)整流电源电路和高压控制电路的结构.X线曝光过程:①设定曝光参数(KV、mA、S)②控制台指令(管电压控制)③电源供电(高压、加热,其他)④X线管预热(加热,阳极启动)⑤曝光(阳极延时,限时,保护)⑥曝光结束(阳极制动)X射线机的主机系统的10 大电路:1: 电源电路2: 高压初级电路3:高压次级电路4:管电流测量电路5: X线管灯丝加热电路6:延时电路7:限时电路8:旋转阳极启动电路9:X射线管安全保护电路10:控制电路一、电源电路分类:简单的电源电路(适用中小X线机)自动电源电压调整电路(适用大型X线机)X线机总电源,电流较大,线径较粗主要元件:1、电源接触器2、电源保险丝3、自耦变压器4、电源电压补偿调节装置5、指示仪表二、高压发生电路高压初级电路1、管电压调节电路→控制X线的质2、管电压控制电路→控制X线的产生与截止3、管电压预示与补偿电路→使KV值更准确、稳定高压次级电路:管电流测量电路高压整流电路1、单相全波整流2、三相全波整流3、倍压整流三、高压次级电路(1)单相全波整流次级电路通过四个高压硅堆构成整流桥,使得整个周期均有X线得产生。
(2)三相全波整流次级电路通过三相电源的周期性供电,保证X线管两端再电压脉动率很低的情况下持续产生X线(3)倍压整流次级电路通过在正负周期均对电容器充电,达到电压加倍整流。
四、X线管灯丝加热电路一)、电路基本组成1.稳压电源;2.可连续调节的电阻器供透视管电流调节;3.摄影管电流调节电阻;4.空间电荷补偿器;二)、调节过程灯丝加热电压↑→灯丝温度↑→热电子数量↑→管电流↑→单位时间X线量↑稳压器→稳定管电流空间电荷补偿使X线的质和量能分开调节曝光时间<0.5s时,普通mA表由于惯性的作用不能正确显示管电流mAs表指示值与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成正比二》控制电路1、限时电路2、自动曝光控制电路3、旋转阳极启动、延时与保护电路4、X线管安全保护电路1)、限时电路①控制X线曝光时间的长短,控制照射量。
②电子限时电路利用电容器和电阻的RC充放电过程。
充电的快慢与RC乘积有关。
③晶闸管限时电路通过触发脉冲型号调节曝光。
曝光时间取决与电阻群Rx。
2)、自动曝光控制电路自动曝光控时是实现二钮制控制的重要电路,根据需要选择KV值,mAs由自动曝光限时器与自动降落负载来决定(最大限度利用X线管功率)——光电管自动曝光控时电路光电效应(光电倍增管、电容器、密度调节)——电离室自动曝光控时电路电离效应(电离室、多视野)3)、旋转阳极启动、延时与保护电路旋转阳极的启动(高压快速起动,低压维持运转,启动时间2秒以内)旋转阳极的延时保护电路从阳极开始旋转到曝光这段时间的控制。
4)、X线管安全保护电路保证X线管安全、延长X管寿命①X线管容量保护电路(KV 、MA、S)②过电压保护电路③过电流保护电路④冷高压保护电路降落负载式瞬时负载保护电路中高频X线机的结构特点采用直流逆变技术使高压发生器的工作电源频率提高到中频(400Hz~20KHz)或高频(20Hz~100KHz).主要优点:1)病人的皮肤剂量低←高压输出波纹系数小,单色性好2)成像质量高←物质对单能X线的吸收遵守指数规律3)输出剂量大←mAS相同时,工频机的X线输出量为中、高频机的60%4)实时控制←KV/mA检测信号→直流逆变器输出脉冲的频率/宽度→KV/mA,控制精确、重复性好5)高压发生器体积小、重量轻←NS=E/4.44fB6)可实现超短时曝光←高压波形上升沿越陡,有效最短曝光时间越短(1ms)7)便于智能化←计算机控制管理→调节、控制、数据处理自动化1>直流逆变电源(中、高频电源)✧直流电源:蓄电池、单相整流、三相整流✧直流逆变:将直流电压变换为中、高频交流电单端逆变、半桥逆变、桥式逆变(电子开关、负载阻抗和触发电路)✧逆变控制X线电视系统的结构。
1)高亮度2)X射线辐射剂量低3)提高影像清晰度4)便于实时观察诊断5)便于传递、存储和图像的信息处理6)便于实现遥控、遥测,是观察者完全避免X射线辐射7)便于动态记录和观察一、构成X-TV由X线影像增强器(image intensifier,I.I)和X线闭路电视两部分组成。
X-TV只是X线机的一个成像部件,其工作受X线机的控制。
X-TV透视式X线机的构成如图10-1所示。
1.I.I 它是将X线影像转换为荧光影像的器件,主要由X线影像增强管(简称为增强管),输出屏物镜和小高压电源等构成。
2.摄像机头摄像机头简称为摄像头,是将荧光影像转换为视频电信号的装置,由光学镜头、电视摄像管和摄像电路等构成。
3.电视控制器它对电视图像信号进行控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