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定势 教案

合集下载

打破思维定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11篇)

打破思维定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11篇)

打破思维定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11篇)打破思维定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烦恼带来的负面影响。

2、引导学生找到拥抱快乐的方法,培养健康积极的乐观情绪。

3、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调解烦恼,也让自己学会拥抱快乐。

二、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寻找快乐的钥匙,掌握调解烦恼的几种方法。

难点:让学生学会在别人烦恼或自己烦恼时得以排解。

三、教学准备1、上课课件2、烦恼卡(小飞机)、快乐卡、信封3、课前对学生烦恼小调查,填写烦恼卡四、教学方法:游戏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表演法五、设计意图: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着我们每个人,如果总是想着烦心的事,就会改变自身的心境。

这节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

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里教育以学生为主题的原则。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自我调节、以达到提高心里素质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生:老师上课快乐!师:相信我们一定很快乐!(一)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1、出示喜羊羊的喜怒哀乐的四幅图。

引出我们人人都有喜怒哀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齐声)喜欢。

师: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喜羊羊和懒羊羊的的四个表情(喜怒哀乐)师: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这是我们的心情表现。

你们喜欢轻松愉快的心情状态吗?现在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照镜子》。

(师说游戏规则,然后游戏)2、照镜子的游戏。

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心情,调节学生紧张、郁闷的.情绪。

(全体起立,面对面站好,1.3.5.7组听老师口令做动作,2.4.6.8组同学跟对面同学做镜面动作,准备:吃惊、恐怖、难受;好,交换,看谁做得有创造力、有新意,难过、生气、好开心啊、谢谢你,我很好;坐下。

玩了照镜子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你更喜欢哪种表情?喜欢开心的举手!我们的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着镜子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要想生活对你微笑,你就得对生活微笑。

突破思维定势教案

突破思维定势教案

优质课教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 部: 信息技术与管理系教 师: 言 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他□课时安排2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讲《跳、跳、跳出来——突破思维定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或技能)1.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以及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性;2.掌握如何培养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与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1.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通过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并感受思维过程所产生的真实情绪(高兴也好,失望也好)2.培养互帮互助、相互学习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转换、扩展思维视角的技巧和方法;体验并感受思维过程所产生的真实情绪。

教学难点:消除思维惰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步骤:引入→探索新知→脑力激荡→反思体验→小结教学方法和手段:体验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思考题:有专家经多年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地方民众的步行速度,一定与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成正比。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教 学 内 容 板书或旁注 【引入】看过一则报道说:美国的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常有独特的见解;而中国留美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

其实,这种现象又岂止只是在我国留学生们身上才暴露出来呢?可以说这是在我们许多大学生的通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追根溯源,还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我国大学生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

那么,何谓“思维定势”?如何才能跳出思维定势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探索新知】一、相关概念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来打敌人,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来航海,中国却用它来测风水;外国用鸦片来医病,中国却拿它当饭吃。

突破思维定势-教案

突破思维定势-教案

一、教学目的:(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并体验思维定势的影响。

(二)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意愿去突破思维定势,并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二)通过游戏,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三、活动形式:讲述引导、演示、提问、讨论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时间:40分钟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5分钟)1、课前热身活动:唱反调游戏规则:改变平时习惯,改变常规思维,做出与要求相反的动作。

如教师说伸左手,学生要伸右手。

听老师口令,集体完成。

例如:向前看、举左手、向左转、抬头、男生起立等。

2、小故事导入阿西莫夫是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在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列。

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

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

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

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

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

”“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

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请同学们想一想,盲人会怎么做呢?有的同学做出了剪的形状,盲人可以直接用嘴说呀。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关系到了思维定式的小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定势,争做创新小达人。

(二)、冲破思维定势(10分钟)1、小实验(1)展示一个人的图片,并告诉学生他是一名无恶不作的罪犯,请用文字描述一下他的相貌。

再展示一张图片,告诉学生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请用文字描述一下他的相貌。

打破思维定势教案

打破思维定势教案

打破思维定势教学理念:无数事实证明伟大的创造,无数的发明都是从突破思维定势开始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常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它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

这使得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也受到了阻碍。

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善于创新,不被条条框框所限制才是成功最重要的精神所在。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节心理健康课,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度过愉快的四十分钟。

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先来考考大家。

我们先来看一道趣味题。

一个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

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一个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老头问。

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

”请问: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公安局长是女的,小孩的妈妈)有人曾将这道题对一百个人进行测试,结果,只有两个人答对。

后来,又有人将这道题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没答对,倒是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师:因为我们通常的思维就会认为公安局长一般是男人,所以习惯性认为公安局长是小孩的爸爸,其实啊这是思维定势在作怪,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有关思维定势的内容,今天上课的主题是跳出思维定势。

2.第二环节师:那到底什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含义: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条件反射,简单来说就是习惯于用以往常用的思维方式来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

思维定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同学们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你做得熟悉了,下次碰到同一类型的题目你不需要多加思考马上就会做了;或者是发生地震人们会想都不想就跑出房子,这其实啊也是思维定势给我们带来的的积极作用,思维定势使我们能够应用过去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

人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比如说在刚刚提到的公安局长的问题中,很多人会习惯性地认为公安局长是男性,这就会影响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所以思维定势在一定的情况下会禁锢我们的思维,抑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很容易把人的思维限制在已有的条条框框或模式中,使我们的思维僵化。

突破思维定势 教案

突破思维定势 教案
授课班级
初一年级二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思维定势的定义;2.明确思维定势的作用;3.学会突破思维定势。
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与活动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得出感悟。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的创新思维价值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音频资料。
重点难点
重点:突破思维定势课堂训练;
难点:突破思维定势。
(4)已将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了9次,掉下后都是正面朝上。现在你再势一次,假定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5)有人不拔开瓶塞,就可以喝到酒,你能做到吗?(注意:不能将瓶子弄破,也不能在瓶塞上钻孔。)
二、思维定势的作用
1、积极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学生讲出故事梗概3分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pk5分钟自主探究2分组自主探究1分钟明确全面思考的重要性明确敢于怀疑的重要性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保持自信相信自己在合作中学会突破思维定势作业布置必做选做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课题
给思维插上翅膀——突破思维定势
授课时间
2016年10月27日
课型
新授☑习题□复习□实验□阅读□其他
括号里应该填什么?
358132134( )
3612 244896( )
2、消极作用:在情境发生变化时,思维定势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跳蚤效应视频(2分钟)
三、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自主探究:
画图体验思维定势(3分钟)
自主探究:
回答问题并思考(3分钟)
自主探究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1分钟)

初中思维定势教案

初中思维定势教案

初中思维定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维定势的概念,认识到思维定势的存在和影响。

2. 培养学生主动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多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思维定势的定义与分类2. 思维定势的影响及破解方法3. 思维方法的培养与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游戏,让学生感受思维定势的存在。

2. 新课导入:介绍思维定势的定义、分类和影响。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思维定势现象,让学生认识到思维定势的普遍性。

4. 方法讲解:教授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如换位思考、多角度分析等。

5.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打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思维定势的定义、分类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思维定势现象,让学生加深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意识等。

3. 实践演练:评价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谜语游戏:用于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实例材料:用于分析思维定势的现象和影响。

3. 教学PPT:展示思维定势的定义、分类和破解方法。

4. 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思维定势现象,提高学生的认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打破思维定势教案(添反思版)

打破思维定势教案(添反思版)

打破思维定势教案(添反思版)科目心理健康年级初一班级时间课题打破思维定势任课老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思维定势的影响。

2、了解和掌握一些打破的思维定势的方法。

3、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思维定势?2、为什么要打破思维定势?3、如何通过课堂的一些活动来体会如何打破思维定势。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1、首先观看一个科学实验的短片。

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我们所熟悉的东西还可以变成另外的样子或者创新的使用方法。

并由此提出要打破习以为常的想法,体会创新。

询问学生通过短片体验到了什么?此时在黑板上板书这节课的主题。

(若ppt放不了则直接进入问题导入并板书。

)2、以一个问题导入,再次深入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一个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

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一个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老头问。

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

”请问: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公安局长是小孩的妈妈。

人们通常的思维定势是公安局长一般是男人,而下期也通常是男人的喜好,所以习惯性认为公安局长是小孩的爸爸)有人曾将这道题对一百个人进行测试,结果,只有两个人答对。

后来,又有人将这道题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没答对,倒是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原来是思维定势在作怪。

2、引出思维定势的含义思维定势: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

3、提问: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的深入解答,并选取总结在黑板上写下同学们举出的例子)(书本定势)如果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以书本为纲,脱离实际,这种由书本知识形成的思维定势反而使拳师遭到失败。

“知识就是力量”。

但如果是死读书,只限于从教科书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去观察问题,不仅不能给人以力量,反而会抹杀我们的创新能力。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跳出思维定势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跳出思维定势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跳出思维定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

2.能够发现思维定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3.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打破思维定势,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认识思维定势,了解思维定势的表现形式。

2.学习采取有效方法避免和打破思维定势。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创新性。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在思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惯性思维,长期培养后导致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学生必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思维定势,才能够逐渐打破,去发展更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2. 思维定势的表现形式思维定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总是重复使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

•对新事物或新观点不愿意接受或者固执己见。

•缺乏自主创新,不善于尝试新方法和新思路。

•对已有知识体系范围内的知识和观点不加思考就接受。

•缺乏观察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3. 如何避免和打破思维定势为了避免和打破思维定势,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多角度思考学生可以采用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比如逆向思维、联想思维、推理思维等等。

这样可以打破常规思维方式,从而发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3.2 聚焦问题本质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从问题的本质入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并采用更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3.3 反思习惯思维方式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并反思这种思维方式是否有盲点。

通过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思维定势,可以更好地避免和打破思维定势。

4. 如何培养创造性和创新性培养创造性和创新性是打破思维定势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4.1 学会提出问题学习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并且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可以解决问题的更多方法。

4.2 技能训练通过各种技能训练,比如绘画、创作、写作等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和灵活度,让学生在探索创造性思维中找到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蚤效应视频(2分钟)
三、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自主探究:
画图体验思维定势(3分钟)
自主探究:
回答问题并思考(3分钟)
自主探究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进一步体验思维定势
明确思维定势的作用,有利有弊
1、全面思考
故事:树上有10只鸟,有人开枪打死了一只,还剩下几只?
2、敢于怀疑
哥白尼: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3、学会创新,换个角度看问题
164=1;
1684=3;
16840=4;
那么16846=?
4、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智慧
四、思维定势突破训练
活动一:“穿越A4纸”
活动规则:5-8人一组,让全队的人员从一张A4的纸中间穿过,不能将纸撕成两半,不能用胶粘,所有队员一起穿过后能恢复原A4纸的模样。
活动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一位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了一位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4)已将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了9次,掉下后都是正面朝上。现在你再势一次,假定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5)有人不拔开瓶塞,就可以喝到酒,你能做到吗?(注意:不能将瓶子弄破,也不能在瓶塞上钻孔。)
二、思维定势的作用
1、积极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括号里应该填什么?
358132134( )
3612 244896( )
2、消极作用:在情境发生变化时,思维定势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正式课程:
一、思维定势的定义
1、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2、思维定势近距离:
(1)在荒无人烟的河边停着一只小船,这只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有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请问: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2)篮子里有4个苹果,由4个小孩平均分。分到最后,篮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课题
给思维插上翅膀——突破思维定势
授课时间
2016年10月27日
课型
新授☑习题□复习□实验□阅读□其他
授课班级
初一年级二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思维定势的定义;2.明确思维定势的作用;3.学会突破思维定势。
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与活动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得出感悟。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的创新思维价值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音频资料。
重点难点
重点:突破思维定势课堂训练;
难点:突破思维定势。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精讲点拨的内容、讲法及时间安排)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4-5分钟)
小活动:图形游戏
每名同学按照要求独立画出图形。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保持自信,相信自己
在合作中学会突破思维定势
作业布置Biblioteka 必做选做教学
反思
有一只蜡烛、一枚图钉、一盒火柴,利用这三个条件,把蜡烛点燃,固定在教室直立的墙壁上。
活动三:想一想
鸡蛋的用途有哪些?
合作探究:
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1分钟)
自主探究:
学生讲出故事梗概(3分钟)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PK(5分钟)
自主探究(2分组)
自主探究(1分钟)
明确全面思考的重要性
明确敢于怀疑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