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向大师学习-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即兴二十八号》1912年,布面油画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高原画廊] [日期:08-10-07] [热度:91] 康定斯基《即兴二十八号》1912年,布面油画 111.4x162.1厘米,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藏 康定斯基的许多画,都被冠以音乐的标题,如“即兴”、“抒情”,等等。仅以“即兴”为题的作品就有三十五幅之多,都被一一地编号。这些作品,起初还较为写实,到后来,则愈加变得简约和抽象。最终在画中仅留有几根主要线条,而客观内容的描述则被全然地抛弃。康定斯基认为,绘画与音乐具有相通性。他常常把绘画用音乐的术语来描述。他曾形象地用乐曲的弹奏来比喻画家的创作:“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仿佛绷紧着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意按动着各个琴键,以激起心灵的和谐的震动。”康定斯基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受力。他曾经将他自己早年的一幅描绘莫斯科暮色的画,用诗一般的语言形容成交响乐: “太阳将整个莫斯科融为一体,它象一支狂欢的大号,使人整个身心、灵魂为之震颤。……它只不过是这部交响乐中使每一种色彩达到最最强烈程度的最后一个音符而已,不过它确实迫使莫斯科象一支庞大的交响乐队,重复地奏出最强的音节。粉红色、淡紫色、黄色、白色、蓝色、淡黄绿色、火红的房屋和教堂——每一种色彩都是一首独立的歌——令人心醉的绿草、低声喃喃的树木和白雪,都随同成千个声音在歌唱,光秃秃的树枝奏出小快板,克里姆林宫那红红的、坚定庄严的围墙及上方精美的白色钟塔,象一声胜利的欢呼……。” 而当他后来在剧院听着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的时候,那乐曲的旋律,则又转化成这幅莫斯科暮色的画面上飞动的线条和璀璨的色彩: “对我来说,《罗恩格林》似乎是这个莫斯科的充分体现。小提琴,深沉的低音调,尤其是管弦乐器,那时在我看来都形象地层现了黄昏时分的冲突。我用心灵之眼去体会这色彩,粗野的、几乎着了魔似的线条在我的眼前飞舞。” 正是他的这种对音乐的敏感,使他总是把绘画和音乐相提并论。他认为,画家其实做着与音乐家同样的事情,他们都追求表现“内在精神”,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用的是视觉的语言,而后者则是用听觉的语言。他把绘画当作由各种视觉要素所构成的交响乐,称其为“色彩的大合唱”。他说:“绘画是不同世界雷鸣般的碰撞……。每一件作品的创造恰似宇宙的创造一样——通过各种乐器浑然一体的喧嚣所形成的有如洪水爆发的那种巨大声响,来创造一支交响乐,创造一支天球的音乐。”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康定斯基的艺术精神-素材.doc

康定斯基的艺术精神 在西方当代艺术时期中,出现了无数思潮跟流派,其中表现主义是20世纪重要的美术思潮。它是一种重视内在情感的表现与精神性存在,轻视客观物质再现的艺术风格。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一个注重内在精神的艺术家,他说:“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儿,同时也是孕育我们感情的母亲。内在因素,既感情,它必须存在的的;否则艺术作品就变成了赝品。内在因素决定作品的形式。”在西方艺术中,大多都是一种对描写对象的形象摹写,而忽视其内在的精神追求,这是康定斯基一定要避免的事情。 康定斯基本是学经济与法律的,但却在30岁得时候爱上了绘画艺术,于是放弃自己的工作投身于艺术活动中,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艺术的执着与对自己的忠诚。在一边学美术的同时,一边关注着各种艺术运动的发展,并积极地思考探索着自己的艺术道路。他的前期大量作品中收到印象主义与野兽派的影响,比如说他的《蓝色骑士》与《马背上的情侣》,以鲜艳浓烈的色彩去勾勒画中的故事,叙述者童话般的故事。但是慢慢开始,他的作品在逐渐的演变成熟,慢慢的脱离客观物象,通过精神的触摸,运用简单的造型元素,抽象的表达艺术作品,所以他被称之为抽象艺术的鼻祖。 康定斯基不仅在艺术作品上有卓越的成就,在思想理论上也有深度研究与造诣。他的《论艺术中的精神》一文,是二十世纪影响广泛的艺术理论之一。在这本书里,康定斯基认为:内在因素决定艺术作品的形式,而内在因素即感情。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决定,是一书中唯一不变的法则。 在康定斯基的著作中,“精神”是他的论述主题,精神至上,用自己内在的需要去表达一个客观物象。他认为一切的艺术表现都是精神的客观反映,他的这一观点与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的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源一样,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的唯心主义。同时,他也深受德国学者沃格林(Wilhelm Worringer,1881~1965.)的表现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沃格林认为:制约所有艺术想象的的根本原因是人的“艺术意志”,每部艺术作品就起最内在的本质来看,都只有“艺术意志的客观化”。也许在康定斯基的思想中,“内在需要”是一种最贴近于人类的思想与需求,是人们最想要表达出来的艺术,一种最真实干净的艺术目的,而不是以实现它的形式为目的,并不是当你在参观画廊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看起来很唯美的画,你仔细观察画上的物象,然后觉得很喜欢,过了一段当你再一次记起这幅画时,你能记得是它画面上的客观物象,但似乎缺乏了更令人心动的内在思想,亦没有那最初的惊艳之美。因为在很多时候,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ВасилийКандинский,格里历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与彼埃·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一起,康定斯基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毫无疑问,康定斯基是最著名的。他还与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个为时不长但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蓝骑士”。康定斯基的绘画售价曾近一千五百万美元。索罗门·古根海姆美术馆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2人物简介 哥萨克士兵(油画)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 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3早年经历 1914年以前的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瓦西里·康定斯基动的气氛抓住了。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弓箭手图像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并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在这期间,康定斯基关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正在萌芽。 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退出“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另行组建了“青骑士派”,并出版自己的刊物《青骑士年鉴》。

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2.4~1944.12.13)Wassily Wasilyevich Kandinsky ,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 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动的气氛抓住了。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并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在这期间,康定斯基关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正在萌芽。 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退出“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另行组建了“青骑士派”,并出版自己的刊物《青骑士年鉴》。

z 1917年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但因其艺术主张与苏维埃政策相抵触,1921年以接受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邀请为理由离开苏联。1933年定居法国讷伊。 康定斯基的艺术创作经历了早期的具象主义、中期的抽象表现主义、后期的几何抽象主义和晚期的将早期直觉式画风和几何抽象主义结合这四个阶段。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_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 ——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廖雨声 【摘要】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中的通感问题进行了探索。在他看来,通感是心灵作用下的感觉相通。艺术根源于人的心灵,因此,探索艺术中的通感问题自然成了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应有之义。康定斯基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建构一套抽象艺术的通感语言体系。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但是色彩、声音、线条、触觉等这些因素由于通感的存在而实现相互沟通,因此艺术之间的交融是可能的。康定斯基在通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未来艺术”观念。在现象学看来,灵与肉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地统一在身体——主体中,它先于主客的分裂。知觉是身体的本源性体验,感官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由于身体原初的统一性,通感就成了身体——主体的原初性体验。艺术所关注的就是这种原初性的通感体验,把这种原初状态仅仅理解为心灵的体验是不够的,因为体验根源于身体——主体与世界的相互交流。 【关键词】抽象艺术;通感;综合艺术;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现象学 所谓通感(Synaesthesia),指的是感觉之间的联接,即一种感觉能够触发另一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并不各自独立,而是相互沟通。在绘画中,画家借助于特定的艺术形式,能够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之外的感觉体验。通感问题是理解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艺术中的精神》等艺术理论著作中,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中的通感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整体艺术”的观念。 一、心灵与通感 在康定斯基看来,通感的产生乃是由于心灵的敏锐。“高度敏感的人与其心灵是如此接近,其心灵自身是如此敏锐,以致任何味觉印象都能立刻传递到心灵,再由心灵传递给其他感官,比如眼睛。……敏感的人就像一把制作精良且究竟演奏的小提琴,其琴弓的每一次触碰,都能引起心灵的死死触动。”[1](P70)在高度敏感的人那里,也就是现代认知学科通感研 究中所谓的“通感者”,感觉与心灵 紧密相连,任何感觉都直接传递给心 灵,在心灵的作用下,产生其他的感 觉。可见强调心灵的作用是康定斯基 通感理论的基础。在心灵的作用下, “视觉不只是与味觉相谐,也与其他 感觉相谐。比如,从触觉方面来说, 我们形容颜色,常说‘粗糙’、‘尖锐’、 ‘平滑’、‘柔顺’,以至于人们看到 颜色,比如暗青、硌绿和深茜红,往 往有想去用手触摸的倾向。从触觉出 发,我们甚至把色彩区分为冷色和暖 色。同样地,某些颜色,如深茜红。 我们觉得柔软,而另一些颜色,如硌 绿、氧化青绿等,却显得坚硬,甚至 当它们从软管里挤出来,我们也觉得 ‘干巴巴’的。” [1](P71)康定斯基在 此注意到了日常用语中普遍的通感现 象,并且把这种现象与人的体验联系 在一起,虽然未深入,但其认识是比 较深刻的。 心灵是康定斯基关注的核心。 在他看来,当前的时代已经被物质 主义统治,“物质主义噩梦把人类生 活卷入邪恶无聊的玩乐旋涡”[1](P38), 心灵被物质的迷雾所遮蔽。要想“重 新摇响心灵之铃”,必须借助于艺术 这一手段,因为艺术关注于人的内 心驱力(inner necessity)和内在情 感。绘画中的任何一个色彩、一个 点、一条线、一个面,都在激荡着人 的心灵。“色彩直接作用于心灵。如 果说色彩是琴键的话,那么眼睛便是 音槌,心灵则是绷满丝弦的钢琴,而 艺术家便是那弹琴的巧手,经过一番 刻意敲弹,引来心灵的激荡。”[1](P72)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精心安排,使得 在欣赏者那里也取得共振。但是康定 斯基对传统的具象绘画非常不满意, 认为它已经被物质主义所侵蚀,被迫 在物质中寻找材料,把反映客体作为 自己的任务。因此,抽象艺术必须取 代具象艺术,把人的精神、心灵、内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 摘要 康定斯基的作品以抽象绘画最为经典。通过点、线、面的运用,康定斯基在当中找到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绘画乐趣,并形成有别于人的理论体系。其实,无论怎样的流派和风格,其形成的过程是时代意识、人文环境的综合体现。在分析康定斯基的艺术中,我们找到属于他那段艺术史的依据。同时,展望未来,康定斯基的理论继续在我们的设计中,发挥无穷的魅力和作用。 关键词:康定斯基,理性,绘画,设计点线面理论 1866年12月4日一位著名的画家在出生了,他就是瓦西里·康定斯基。康定斯基是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康定斯基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动的气氛抓住了。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20世纪是艺术精神的“分析时代”。在西方,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等流派的产生和更替波澜壮宽,而抽象主义是最能体现“分析时代”的精神。 20世纪的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出现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的影响,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关系密切。由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使社会结构以及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促使人们用开放的态度对待艺术创新。当时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严重地动摇了一向视模仿自然为全部目的的绘画信念。在画家的作品中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反映,为了摆脱西方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这就出现了艺术精神“分析的时代”。而抽象派的前身是超现实主义,也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 1909年,他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康定斯基把他当年在俄国求学时,头脑里盘旋的一些思想加以条理化,一个严肃的学生,总是要把很多时间用在艺术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上。他在马奈的绘画中,第一次觉察到物体的非物质化问题,并且不断地吸引着他。 1914年他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这幅《即兴》,已多少蕴含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读书报告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读书报告 瓦西里·康定斯基,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理论美术家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他于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一康定斯基的点线面理论 1926年康定斯基出版的《点,线到面》一书中,给组成作品要素的点、线、面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理性的下了一个绝对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指一个要素对另一个要素及对整体的关系。 (一)康定斯基关于点的理论 、点是“雄辩与沉默”。何以理解这话?举例说,一个点在一个空白的画面上,它是“雄辩”着自己的存在;要是点的数量增加了,这时的点在画面上不再是“雄辩”,而是“沉默”。点在数量上的改变,可以改变点的意向。当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改变会有这种变化,即便是点的大小、形状,同样使点的意向有所相应的改变。点的数量、大小与形状可以改变,所引起的内在声音也随之改变。如从颜色上说,把背景颜色与点的颜色进行对比或者调

和,改变点的大小,所体现的意向也不一样。几何学上的点是简洁的,绘画上的点在本质上是最简洁的形,通过绘画创作,点就有目的地激发人类的情感。 点是由于绘画工具表面最先的接触而形成的,通过这最初的接触,产生了最基础的面。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形状、方向、大小、位置、多少等诸多方面的变化。点的外形是灵活的,有可视性,一旦物质化,点就必然被规定了大小、占据画面的位置。也就是说:点可以扩展,并形成面。康定斯基曾写道:“我用调色刀在画布上划成条状,画成点状的颜料,让它们尽可能自己表达出我要表达的东西。”点不断积聚在面上,强调了点的发展 过程。而在这过程中,点本身就阐释出它特有的性质。点只有张力而没有方向,无论是圆的点或者是方的点或者是其他形状的点,它的“张力”是向心的。康定斯基在1926年创作的油画《圆之舞》,是体现点的代表作。这幅画面由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圆点进行组合,叠置。每个圆点、每块颜色既在各自的位置上 发出自己的声音,又在相互的关系中制约与协调,给人感觉是画面构成了一曲主次分明的旋律。根据点的特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点本身的变化,而引起了与它相关的其它元素的改变呢?还是由于点相关的其它元素变化了,而改变点本身的改变呢?对于这个问题,康定斯基认为这取决于技法的表现,以及构图的需要。譬如说,在点的大小比例上的任何改变,它本身的“张力”就从中央扩展开,其结果就相对减弱了它的中心张力,这引

论艺术的精神

《论艺术的精神》读后感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 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摘要:198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是查立译,腾守尧校对的,是李泽厚的美学译文丛书中的一册。此书收集了康定斯基的四篇论文,即:《论艺术的精神》、《点、线、面》、《关于形式的问题》和《论具体艺术》其中,《论艺术的精神》与《点、线、面》是比较著名的,也是康氏的美学理论精华《论艺术的精神》素有“现代绘画的启示录”之称。本文是作者暑期读书计划中的一篇读书笔记。从《论艺术的精神》的总体架构、知识内容以及对设计的帮助上做出了一定的理解和自我诠释。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艺术完全由一个具有着亚裔血统欧洲人用“精神”的力量释放包围——艺术,在伟大的20世纪显现出了它前所未有的内在力量,被无数注重人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重新解读与创造。从这本书的总体风格来看,书中弥漫着沃林格尔对艺术表现的本质解释以及20世纪整个思想文化氛围下的尼采、叔本华等所提倡的自我意志的含混氤氲,这是把二元论作为世界观的典型体现,并且也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的思想源泉及理论基础。 自康德起,艺术就不断地寻找它自律的道路,像现代人寻找个人位置一样,艺术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的注重“写实”的探索之后,逐渐的开启了新的方法道路。“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不但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法国文坛,同样在艺术领域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20世纪,抽象主义作为主导艺术之一“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纪的面貌”(米歇尔.瑟夫)叔本华在《康的哲学批判》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可见世界幻觉的产物,是一种骗人的巫术,一种把视觉幻想和空间加以比较所产生的无根基、即无自身本质的外观,这个可见世界是一层环绕着人类意识的浑浊的迷雾,它是那种同时是错误和真实的东西,这种东西人们可以在说他不存在的同时说他是存在的。”康定斯基在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巨变的背景之下,追求精神自由,强调内在力量的作用,成为了《论艺术的精神》的原动力与理论出发点。 第一篇论艺术的精神 论艺术的精神,是康定斯基的最重要的理论文献之一,这篇文章分为了概论与绘画两个部分。概论中用引言、运动、精神转折点与金字塔四个小部分解释了他对于艺术品、艺术家等的定义与互动把艺术的过程与变化归结到精神的作用并以一种运动的方式把这个过程展现给读者。 第一部分概论 “所以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举,这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换句话说,一幅画是个精神有机体,他像一切物质有机体一样,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艺术的原动力来自于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在作者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中,灵魂与肉体紧密相连,它通过各种感觉媒介产生印象。演绎了欣赏艺术品的整个过程:感情(艺术家的)——>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感情(观赏者的)。在这里,整个过程包含了几个概念:艺术家的感情,感受1,艺术作品,感受2,观赏者感情。整个过程似乎揭示了作者的理论主旨:精神至尚。艺术品的形式应该“内在的,所以它孕育着希望和未来。”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的灵魂,艺术家是“能够描绘一切事物的人。”抽象的论述和高亢的基调铺垫了艺术精神的“运动”,精神生活所代表的“巨大的锐角三角形”,也许也是康定斯基绘画思维的产物,又也许是他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读书笔记 《艺术中的精神》是康定斯基第一本系统阐发他的抽象艺术主张的理论著作。在本书里,他采取身心二次论的观点,沿用通神学者的说法,认为精神(灵魂)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之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有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家具备这种才能,是因为艺术是心灵的活动,是绝少有人觉察的“心灵震荡”,“是一种包藏在自然形势下的心灵的特殊状态”。 第二章、运动 康定斯基认为,精神世界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并将它用水平线分割成不等的若干部分。顶上为最窄小的部分,越低的部分越宽,面积越大。 三角形每一层都有艺术家,三角形中越大部分(即越低的部分),理解这类艺术家的人就越多。而最顶端经常站立着一个人。他欢快的眼光是他内心忧伤的标记,甚至那些在感情上和他接近的人也不能理解他。人们骂他是骗子、疯子。究竟需要多少时间,三角形的较大部分才能上升到那一个人曾站过的那个顶点呢? 第六章、形式的和色彩的语言 形式是对内在内容的表述 1、在任何情况下 2、形式就其狭义的含义讲是把一个平面与另外一个加以界定 3、任何外表下面都必定隐盖着内在内容 4、每一种形式也就有其内在内容 所以,形式是对内在内容的表述 形式问题 不应在形式之中寻求(物质主义)绝对 1、形式是相对的,经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幻 2、形式不过是此时精神呈现、呼唤的必要手段而已 3、精神的呼唤是形势的灵魂 4、精神的呼唤使形式获得了生命,且由内而外地发生作用 5、形式只是内在内容的外在表现 所以,不应在形式之中寻求(物质主义)绝对 第五章、色彩的作用 色彩的和谐只能建立在相应地震撼人的精神这个原则的基础之上 1、色彩是可以用来直接对精神发生作用的手段 2、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键锤,精神是多位的钢琴 3、画家是手,一直以某种琴键为中介相应地使人的精神发生震撼的手 这样来说,色彩的和谐只能建立在相应地震撼人的精神这个原则的基础之上 正如康定斯基认为的那样,绘画有两种,一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精神的绘画是通过心灵的激荡所产生的内心共鸣。康定斯基把前者归与写实艺术的特点,把后者看做抽象艺

扎哈 哈迪德 作品赏析

北京银河SOHO商业综合体设计分析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项目名称:银河SOHO 地点:东二环朝阳门桥西南角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 建筑类型:集商业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 1.建筑特点 这座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北京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设计的一个主题是借鉴中国院落的思想,创造一个内在世界。而同时,这又是一个完全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不再是刚硬的矩形街区及街区之间的空间,而是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在建筑设计策略上,此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平台的相互错综位移,不同层面对彼此视角的介入,产生环绕着的、引人入胜的环境。建筑在从下至上的不同层面各个方向展开,所以它是一个360度的建筑世界,没有角落也没有不平滑的过度,源自自然的启迪,建筑的外观展示了连续流动的深空间。数百米长的景观构成深远的、全角度的视野。访客可以仰望,也可以向前远眺,透过百米长的空间找到下一目标和方向。这里的关键策略是空间的流动性和导向性。当走近建筑的时候,访客会观察到光影的游戏,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转换。这个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将遵循美国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标准(LEED C&S standard),节能环保。 1.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S OHO中国委托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担纲设计,该项目将成为北京城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会给北京的天际线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建筑界的女魔头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富裕、开明的家庭。她的父母相信教育能使人独立,在女儿身上投入了比男孩还要多的期待。她父亲一位世交的儿子是名出色的建筑师,这位邻家哥哥对年幼的哈迪德产生了极大影响。另外,母亲的品位也深深影响了哈迪德。从小,哈迪德就看着母亲在家里来“乾坤大移位”―――因为母亲又买了标新立异的新家具。 18岁,哈迪德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攻读数学系。22岁时,全家为了她的学业移居伦敦,她开始在著名的建筑学府―――伦敦建筑联盟攻读研究生。当时,她的导师是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那会儿,哈迪德的火爆脾气就很有名了,但那正是导师和同学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作品中爆发力的源泉。 当年,伦敦建筑学院的学风相当放任自流,谁也不会教她做什么和怎么去做,就是在如此自由的氛围中,她想象力的种子一颗颗萌芽了,使她成为日后最有创意的建筑师和雕塑家。 求学期间,哈迪德开始对20年代的苏联前卫艺术,包括马列维奇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感兴趣。这个流派的作品只采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抽象造型。每天对着这样的前卫艺术,哈迪德突发奇想:建筑,为什么不可以是前卫的,有漂浮感的? 1977年,哈迪德获得硕士学位后加入大都会事务所(OMA),在那里做了两年的学生和六个月的合伙人,之后创立个人工作室,开始大量参与国际竞赛。她的设计中开始出现锐角尖顶、流动丝巾一样的长弧曲线,给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艺术中的精神》读后张红玉感,

《艺术中的精神(俄/康定斯基)》读后感 张红玉 康定斯基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欧洲正处于“世纪末”的颓废神秘的文化氛围中,这使他的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流行于欧洲的“通神学”的影响,加上早年接受的音乐教育以及对瓦格纳音乐地崇拜,使他贬抑写实主义艺术而极力推崇抽象主义艺术,提倡绘画应当表现的是掩盖在事物的面纱之内的闪光的精神。他认为“凡是内在需要的,发源于心灵的,就是美的,”并按照他的“内在需要原则”对绘画中的形和色等要素与心灵的关系作了独特的解释。他甚至把色彩比喻成琴键、音缀、音符等,认为“色彩的和谐只能以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的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色彩与形是内在精神和谐的物质媒介。” 由于对形和色的及其关注,构建起了康定斯基对绘画的“内在声音”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确认。在此,他提出了通过色彩和形所表现出的“运动”和“张力”等术语,要求绘画与宇宙达到同一性。鉴于此,他又特指点、线、面等作为绘画的基本要素它们在绘画中也有独立地表现价值,是构成绘画语言的基本元素,抽象绘画的价值就是这些元素内在声音地和谐展示。 康定斯基的这些主张带着明显的危机意识和改造现实的雄心,他的主张与理论体现了同时代的很多画家的艺术追求与审美理想,也正因为此,康定斯基成了20世纪以来伟大的抽象主义画家。 康定斯基把对艺术的追求比喻成一个三角形,要么爬到顶端,要么滑到底部,他认为这很形象,爬到顶端的永远是个别的出类拔萃的人,而那些多数的待在底部的人永远都死气沉沉。由此,康定斯基非常主张绘画中对内在生命地传达。他推崇凡高、塞上、马蒂斯、毕加索等一些画家,认为他们的艺术都是富有生命的艺术。他认为各种艺术门类应当相互学习和借鉴,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研究新的规律即创新艺术的方法。“每一个深入自己艺术杰作隐秘内在的人,都是创建正向高空升腾的金字塔的令人钦慕的劳动者。” 在谈到形和色彩的作用时,康定斯基认为他们都是绘画的基本语言,每一种色彩都代表一种声响,各种色彩混合在一起也有声响,当这些色彩的混合或组合为和谐的时候就构成了“音乐”,他把绘画与音乐的共性结合在了一起。但他同时认为“只有形式才能作为对对象的描写,或作为对平面空间的纯抽象限定而独立存在,而色彩不能单独存在。形式本身也有自己的声响,各种形式和谐组合也构成了音乐”。

1-4年级重点名画赏析

1.作品名称:花狮子,类别:农民画,作者:张芝兰。作品赏析:这是一幅陕北安塞农民画,农民画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又是一种逐渐成熟的新兴画种。这副图画着五颜六色的狮妈妈带着两只稚嫩可爱的小花狮子,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爱意。 2.作品名称:蓝天,,类别:油画。作者:康定斯基(俄国)作品赏析: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基本属于热抽象,这幅画我觉得偏意象艺术当然也有抽象的成分,首先给人的感受是充满了童趣、童真,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 感觉。 3.作品名称:春如画,作者:吴冠中。作品赏析:这副作品中,用流畅、活泼的线条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美 好感受。 4.作品名称:自画像,类别:油画,作者:徐悲鸿,作品赏析:这是一幅油画作品,虽然是人物头像,但动态明显,侧坐的身体、扭动的头部、回转的眼神,目光凝视前方,表现了年轻画家的淡定和自信。 5.作品名称:艰苦岁月,类别:雕像,作者:潘鹤,作品赏析:这件作品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出现过: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裸露的脚丫,如钢棍的手指上一支古色的长笛,干裂的嘴唇轻贴笛孔,老战士快活地吹奏着悠扬的乐曲。个满脸稚气的十ー二岁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一手抱着长枪,一手托着下颌,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憧憬美 好的未来。 6.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铅笔淡彩)毕加索(西班牙)作品中毕加索用直线、曲线和交又线等丰富的线条画出了朵拉,并在衣服、头发等地方施以比较单纯的淡彩,人物周围是大面积的单纯的线条,使人物比较突出。座椅上运用了有秩序的交叉线,表现了座椅上的纹路。背景上布满了指向四面八方的线条,在平面上表现出纵深感,给人以丰富的想 象空间。 7.枣园来了秧歌队(年画),这幅作品巧妙地利用秧歌队形成的圆形, 将毛主席和拜年的

康定斯基作品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俄国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创始者。 代表作: 《出现彩虹的姆瑙》 1909年厚纸DangerCode;油彩32.8DangerCode;42.8厘米 慕尼黑市立伦巴赫斯美术馆 《青山》 1909年画布DangerCode; 油彩106.7DangerCode;97.8厘米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神秘的风景》 1911年画布·油彩93.4×129厘米慕尼黑市立伦巴赫斯美术馆 《构成Ⅳ》 1911年画布·油彩159.5×250.5厘米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美术馆杜塞尔多夫(德国) 该画是《构成》系列中的一件作品,但它是康定斯基特别投入力量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它曾作为《青骑士》杂志上的插图。

《风景中的俄罗斯美女》 1904年前后纸板DangerCode;蛋彩画 41.5DangerCode;28.8厘米慕尼黑市立伦巴赫豪斯美术馆 《春(洗物)》 1905年厚纸DangerCode; 蛋彩画27.5DangerCode;33.6厘米慕尼黑市立伦巴赫斯美术馆 康定斯基是一位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并将自己的精神投影到画面上去的画家。他的心扉是向着光明美好的现实世界敞开的,他眷恋着这样的世界。因此,他将《春(洗物)》的画面,描绘成为微笑的、诱人的。人们从画面上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

“ 《夜》 1907年厚纸DangerCode; 蛋彩画29.8DangerCode;49.8厘米慕尼黑市立伦巴赫斯美术馆 《姆瑙的古留小路》 1909年厚纸DangerCode;油彩 33DangerCode;44.6厘米慕尼黑市立伦巴赫斯美术馆 构成七号 这是他作品中画幅最大的一幅,也是超越他以往其他作品的杰出成就的作品之一

浅谈康定斯基“热抽象”艺术的精神

浅谈康定斯基“热抽象”艺术的精神 摘要:绘画在今天所处的位置,让我们众多人感到迷茫。二十一世纪文化、艺术领域的变化及社会的发展迫使我们接受那些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所谓文化的“观念”与“态度”。事态发展最明显的变化趋向便是艺术的生活化,艺术的大众化,及艺术底线的弱化。众多人便开始了为时代艺术中的“先锋”而“先锋”。众多人便在精神文化的泛滥中而失去方向。在此并不绝对某个艺术家必须具备哲学家或者思想家的素质与头脑,但然起码需要有深厚的文化与生活的基奠。或许绘画在今天所处的位置,便是需要我们敞开自己的内心,打开自己的情感,在绘画中求得“存在”的意义。当然任何人都无法预言艺术这条路会向什么方向延伸,面对时代的迥异,或许我们该回头看看,感受我们曾经的大师。曾经的东西即使它很老,但那被肯定的光芒也定会照亮你前进中的路标。 关键词:康定斯基,热抽象,艺术,精神 ? Abstract: Drawing position which locates in today, lets our multitudinous person feel confused. The 21st century cultures, the artistic domain change and society's development forces the so-called culture which we accepts all sorts of strange and unusual these, emerges one after another incessantly "the idea" and "the manner". The situation development most obvious change trend then is the artistic adaptation, the artistic popularity, and artistic agent attenuation. The multitudinous person then started for the time art in "the cutting edge" but "the cutting edge". The multitudinous person then is in flood in the energetic culture but loses the direction. Must have the philosopher or thinker's quality and the brains in this not absolutely some artist, but however needs to have deep cultural and the life base at least establishes. Perhaps the drawing the position which locates in today, then is needs us to open wide own innermost feelings, opens own emotion, obtains "the existence" in the drawing the significance. Certainly anybody all is unable to predict artistic this road can extend to any direction, perhaps facing time differentness, we should turn head has a look, to feel our once master. Once thing even if it were very old, but that also surely can illuminate by the affirmation ray you to go forward the guidepost. Key word: The Kangting Si base, hot is abstract, art, spirit ? 引言:绘画可以来源于对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是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至于想象就是对于存在关系的一种主观透视,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色彩的和谐。绘画犹如各种不同世界的大相撞,在相互的斗争中,由此产生出一个新的世界。每一幅作品的起源如同宇宙的起源一样,是大灾难之后的一个产物。其结果如同在各种乐器的杂乱无章的噪声之中,提炼一部交响曲。创作出一幅作品,如同一个世界。 ――――康定斯基 ? ? 一、现代主义――二十世纪的西方美术 ? 十九世纪末在各种纷繁的文化思潮影响下,西方美术已经呈现出以前从未出现过的种种

康定斯基作品欣赏

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它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 而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属于表现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 “抽象”艺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为只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在米歇尔·塞弗尔看来,抽象艺术是:“我把一切不带任何提醒,不带任何对于现实的回忆——不管这一现实是否是画家的出发点——的艺术都叫作抽象艺术。实际上野兽派和立体派促进了形与色的独立发展。是康定斯基进一步发现了它的奥妙,他在1910年画了第一幅断然抽象的水彩画,是一幅无具象愿望的、充满活力的重叠色点。康定斯基的创造性发明是从音乐中获得美学启迪,尔后捷克人 库普卡直接从音乐中获取灵感进行抽象艺术创作。人称他是音乐主义画家鼻祖,后来他们共同组成抽象派。 康定斯基 (1866-1944年) 瓦西里·康定斯基出生于莫斯科,逝于塞纳河畔纳伊。20岁时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在从事民俗史学研究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的民间艺术和装饰艺术。30岁时作为法学博士和大学教师决心投身于绘画而入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进修绘画,34岁毕业后成为职业画家。作为画家的康定斯基,广游了艺术之邦意大利、法国、荷兰和比利时。 一度对新印象派的点彩画法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自己对俄罗斯民间艺术的爱好与研究,这时的 作品,显示出色彩强烈、粗犷、纯朴的民间画风,

很少有古典主义传统。既有写实的,如《蓝骑士》,也有点彩法的如《马上的情侣》,并未形成稳定的个人风格。 在1910年以后画风突变,转向抽象表现主义。 19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幅倒置的写生画中发现抽象的意义,这使他认识到:外界自然的具体事物常常会干扰们去欣赏艺术本身的美,因而他逐渐转向抽象画面的探索。第一次大战爆发,康定斯基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担任莫斯科绘画博物馆馆长,参与建立“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担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21年创立俄罗斯艺术科学院。 由于苏维埃提倡现实主义,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无法存在,因此重返德国,应聘包豪斯学院任教,成为一位出色的艺术教育家。从此他以几何抽象的形式彻底取代了他前期的风格。1933年迁到柏林的包豪斯学院遭到纳粹的封闭,康定斯基的作品被宣布为颓废艺术,画家被迫迁居巴黎直到去世。 如何理解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 康定斯基认为:绘画可以来源于对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一定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 至于想像就是对存在关系的一种主观透视,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色彩的和谐。在康定斯基的心目中,绘画犹如各种不同世界的大相撞,在相互的斗争中,由此产生出一个新的世界。 每一幅作品的起源如同宇宙的起源一样,是大灾难之后的产物,其结果如同在各种乐器的杂乱无章的噪声之中,提炼出一部交响曲。创作出一幅作品,如同创造一个世界。 在康定斯基的画中,从他的构图结构、线条色块中,有一种内在精神、欲望、激情的自由流露,在运用线条、色块组合并没有固定的格式,都是画家强调精神表现的产物。 《在白色的上面》 1923年画布·油彩105×98厘米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

康定斯基的作品赏析试讲稿

康定斯基的作品赏析试讲稿 1 导入 艺术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带我们来到欢乐的美术课堂,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的精彩内容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准备好了吗?都准备好了是不是。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哪些几何图形?我听到有同学说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梯形……大家说的很好。简单的图形在艺术家里边就变成了一副美丽的画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一下康定斯基如何用几何形表现的。(板书:康定斯基的作品赏析) 2 新授 一 初步感知 好,同学们,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大屏幕上的图片,

师1:大家边欣赏边思考:你们从这些照片上能看出来他们有什么特点吗?又有什么共同点?谁愿意把自己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 享一下?这位举手最快的女同学,你先来说,生2:你说呀,图中有: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东西,有些线呀,三角形啊,非常的凌乱,但是他们整体都是颜色非常的鲜艳。师3:嗯,回答的很好,确实和平常的作品完全不一样是么?请坐! 还有哪位同学想要再补充一下?好,靠窗户的那位那同学,生4:你说,他们的构图非常的和谐。很多作品用的是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这些几何图形。有的是油画作品,笔触非常的大。 师5:嗯,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说的都是自己看到后的感受,请坐!老师再给你总结一下。这些呢,他们都是抽象派的一些作品。运用的是打破常规的一种绘画方式,即不描绘(板书:抽象派) 二 深入探究 师1:抽象派到底如何表现的呢?我们先来看“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他的这幅代表作品《构成第四号(战争)》,看大屏幕,想一想,画家如何从构图,色彩,表现手法表现的?大家仔细观察,讨

论一下,说说理由,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可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出结果,举手示意老师,现在就开始你们的讨论吧,二组的代表已经举手了,你来说说吧, 生2:你说呀,通过小组讨论你发现这幅作品颜色很鲜艳,有蓝色,黄色等,纯度非常的高。还有一些是以黑色的线条为主,相互穿插,有的有非常的有序。中间有两个数干。就好像把两边分开一样。师3:嗯,看来这组的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请坐!但是老师给你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回答问题时候的声音再大一点,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就更棒了,还有哪位同学要补充一下?好,四组的代表,生4:你说呀,他的题目是战斗应该是和战斗有关,尤其是上半部分有些嗯,点状的。白色的和蓝色的像云彩一般,小白又有整齐的线条,应该是在战斗的场面。中间的那两个竖杠,应该是在表达双方势均力敌的感觉。师5:嗯,这组同学思维很活跃,想法非常棒,请坐! 通过作品欣赏和小组讨论,我们知道了抽象派的作品不同于以往的绘画作品。他用象征,抽象的方式进行表现的,就是放弃了描绘而用情绪来绘画。为了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态度,大量运用抽象概括的形式(板书:构图,色彩,线条,用情绪来表现)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