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目标:1. 了解教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获得教养的途径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教养的含义1. 导入:讲解教养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教养与礼貌、道德、文化素养的关系。
3. 分析教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第二章:家庭教育的途径1. 导入:讲解家庭教育对个人教养的影响。
2. 分析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要点。
3. 探讨如何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教养。
第三章:学校教育的途径1. 导入:讲解学校教育在个人教养中的作用。
2. 分析学校教育的方法和要点。
第四章:社会教育的途径1. 导入:讲解社会教育对个人教养的影响。
2. 分析社会教育的方法和要点。
3. 探讨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培养个人的教养。
第五章:自我修养的途径1. 导入:讲解自我修养在个人教养中的重要性。
2. 分析自我修养的方法和要点。
3. 探讨如何培养自我修养的习惯,提高个人教养水平。
教学评价: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3.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问学生,检验学生对获得教养途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六章:阅读与学习1. 导入:讲解阅读对个人教养的重要性。
2. 分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3. 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提升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第七章:礼貌与沟通1. 导入:讲解礼貌在个人教养中的作用。
2. 分析礼貌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
第八章:道德与价值观1. 导入:讲解道德和价值观在个人教养中的重要性。
2. 分析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方法,包括实践、反思和传承。
3. 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第九章:艺术与文化1. 导入:讲解艺术与文化对个人教养的影响。
2. 分析艺术与文化修养的方法和要点,包括欣赏、创作和参与。
3. 探讨如何通过艺术与文化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
第十章: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1. 导入:讲解终身学习在个人教养中的重要性。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篇1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让学生懂得真正有教养的意义,如何获得教养等诸多问题。
同时掌握__所论述的有关内容。
2、能力目标:在自学文本的基础上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理解__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懂得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热爱读书,并不断地养成以文字为乐的习惯,热爱文学,激发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文本所表现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激发对文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达到真正的获得教养。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在__的教学中,我一方面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让他们自己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同时理解意蕴深刻句子的意思。
同时以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现身教学”,以自己写作的两篇__《边读边写》和《夜读如诗》来激发他们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1、教师展示自己的__《夜读如诗》,让他们懂得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引出__《获得教养的途径》并板书。
2、这篇__的作者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这是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教师展示幻灯: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德国作家。
1923年46岁入瑞士籍。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
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
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
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
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优秀教案.docx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教养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获得教养的兴趣和动力1.2 教学内容教养的定义和意义教养的重要性获得教养的动机和动力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养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获得教养的动机和动力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养的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第二章:阅读与学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阅读和学习对获得教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积极学习的习惯2.2 教学内容阅读的意义和好处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阅读和学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阅读的意义和好处,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实践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阅读和学习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阅读和学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的理解程度第三章:思考与反思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考和反思对获得教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3.2 教学内容思考的意义和好处反思的方法和技巧思考和反思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考的意义和好处,反思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实践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思考和反思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思考和反思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的理解程度第四章:社交与人际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交和人际关系对获得教养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社交的意义和好处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技巧社交和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交的意义和好处,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实践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社交和人际关系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社交和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的理解程度第五章:自我提升与成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提升和成长对获得教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提升和持续成长的意愿和能力5.2 教学内容自我提升的意义和好处成长的方法和技巧自我提升和成长对个人发展的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提升的意义和好处,成长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和成长的实践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我提升和成长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自我提升和成长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的理解程度第六章:艺术与文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与文化的价值,以及它们对获得教养的影响。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新课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教养的重要性,认识到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1. 导入话题:讨论教养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
教学步骤:1. 开场白: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意义,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2. 介绍教养的定义:解释教养的含义和重要性。
3.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说明本节课将探讨获得教养的途径。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文章《获得教养的途径》。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点。
教学步骤:1. 分发文章《获得教养的途径》。
2.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4. 分享讨论结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情况。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三章:思维导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整理和表达思维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要点和逻辑关系。
教学内容:1. 制作思维导图: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制作思维导图。
2. 分享思维导图: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简要解释。
教学步骤:1. 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分发思维导图模板和指导。
3. 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
4. 分享思维导图:每组选代表展示和解释自己的思维导图。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制作和分享情况。
2. 评估学生的思维导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小组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2.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探讨获得教养的途径。
教学内容: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获得教养的途径。
2. 分享讨论结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学步骤:1. 分发讨论任务:每组发放讨论话题和指导。
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范文3篇

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范文3篇“教师”就应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
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范文一【一】预习目标把握主旨,深入思考、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预习内容1、重点词语:教(jiào)养、狭隘(ài)、共振、沉溺(nì)、丰盈、息息相通、慰藉(jiè)、望洋兴叹、积累(lěi)——罪行累累(lěi)——果实累累(léi)——累(léi)赘——劳累(lèi)戕(qiāng)害、痴迷、气象万千、象牙海岸、宝藏(zàng) 举一反三、不计其数(shù)——数(shǔ)典忘祖——数(shuò)见不鲜瞬(shùn)间——刹(chà)那——霎(shà)时2、资料链接作者介绍: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
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
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一八九一至一八九九年这一段独立谋生时期读遍了祖父和父亲的丰富藏书和他当学徒的书店里的新旧文学和哲学书籍。
黑塞自称那几年的学习“较之正规学堂学习收获更大”。
黑塞十三岁便已决心当诗人,二十一岁的黑塞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却都未获得公众承认。
直至一九零四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问世,一下子轰动德国。
一九零四年,黑塞和出身瑞士书香门第的玛利亚•贝诺利结婚,婚后移居在瑞士农村的巴登湖畔,专事写作。
一九零四——一九一四年是黑塞创作的鼎盛时期,其中长篇小说《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克诺尔普》(1915年)都是作者早期重要作品。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能够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作者如何运用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来阐述观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获得教养的途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辩证思考,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教养观,认识到教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自觉修养、追求高尚品质的意识。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获得教养的途径。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获得教养的途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教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学生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论证方法。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5. 实践运用:(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获得教养的途径。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内容,总结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获得教养。
《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教案设计

《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感知作者对教养的理解和认识。
2.分析文本的论证方法,领悟文章的论证技巧。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本内容,感知作者对教养的理解和认识。
2.教学难点:分析文本的论证方法,领悟文章的论证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论教养: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教养的理解,分享一些关于教养的例子。
2.引出课题:那么,如何获得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询问同学们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梳理文章结构。
三、深入阅读1.分析文章的论点:作者认为获得教养的途径有哪些?2.分析文章的论据:作者用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的?四、课堂讨论a.你认为教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b.你认为作者提出的获得教养的途径是否合理?为什么?c.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教养?2.分组汇报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简要复述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深入分析文章的论证技巧。
二、分析论证技巧1.分析文章的开头:作者如何引入论题?3.分析文章的中间部分: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的?三、课堂实践1.请同学们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尝试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论证技巧进行论述。
2.分组交流,互相点评。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获得教养”的论述性文章。
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案例分析1.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案例,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师提供一些案例,引导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三、小组讨论a.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教养?b.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提高教养?2.分组汇报讨论成果。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教案:《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目标:1. 了解教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获得教养的不同途径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律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获得教养的不同途径和方法。
2. 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和自律意识。
教学难点:1. 掌握获得教养的关键要素。
2. 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律意识。
教学准备:1. 教材:《获得教养的途径》相关文章。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现场或多媒体展示一些有教养的行为场景或图像,并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共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教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Step 2:呈现1. 教师分析并讲解教材《获得教养的途径》相关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或音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养的概念和关键要素。
Step 3: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你认为获得教养的途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Step 4:总结归纳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并归纳出获得教养的不同途径和方法。
2. 教师向学生解释获得教养的关键要素,并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Step 5: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获得教养的途径或方法,并准备3分钟的短演示。
2. 学生通过短演示展示自己对获得教养的理解和实践。
Step 6:总结反思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
2. 学生对自己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Step 7: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获得教养的途径和方法,并记录体会和感悟。
2.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养观念和实践方式。
教学反思:本课采用了导入、呈现、讨论、总结归纳、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交流中深入理解获得教养的途径和方法。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设置,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律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教养的途径
赫尔曼·黑塞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理清作者的论说逻辑。
2.通过讨论,明白阅读的价值,初步知道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阅读的价值与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梳理课文
1.带领学生分析第一段:
1)第一段围绕哪个词展开论述?(教养)
2)讲了几层意思?
3)哪几层意思?(什么是教养;教养的目的是什么)
2.学生自行分析2-7段:
1)第二段主要论述的内容?(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以及这么认为的理由)2)第三到五段论述的内容?(获得教养的前提要有个性或人格,这个前提的具体表现为不轻视书籍、必须读杰作、读的时候要花力气、下功夫)
3)第六、七段论述的内容?(§6:读书要持续不断地、一步一步深入地读;§7:同一本杰作在不同的时期读,可以常读常新)
3. 小结
第一段由“教养”入手,解释作者此处所提出的这个词的概念内涵。
第二段提出获得教养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并阐述理由。
三至五段提出研读世界文学的前提,即个人应具备的态度。
六七两段从两个角度讲了怎样研读世界文学。
(提纲见PPT)
二、探讨语句
请学生在文中寻找自己认为较有心得的句子,结合自身经验论述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可供参考的句子:
1)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
动而跳动。
(第二段第六行)
2)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第三段第二行)3)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第五段)
4)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新的广阔的原野……(第六段倒数第三行)5)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第8页第二行)
三、作业
思考与练习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