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潞城市职业高中高三对口升学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西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侧面烘托了琵琶曲的动听及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邻居吴老先生叶圣陶一天早晨,太阳很好,可没见同院的邻居吴老先生出来,像往常一样晒他的手提皮箱。

一打听知道他病倒了。

说是病其实不大贴切,胸口有些闷,就懒得起来。

他那儿子任夫先生,一个公务员,对我解释道:“只为昨天表兄来了,随随便便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呢?”“家父问他家乡情形怎么样,他说秩序还不错,地方上跟日本人处得很好,日本人常常说,你们这儿的人是最出色的中国人。

就是这么一句话。

”“他老先生听了怎么说?”“他听了闭上眼睛皱着眉,不说什么。

半晌才看定了我,‘我决意做迁川第一世祖了’,他说。

最出色的中国人,日本人口里评定的,咱们不能跟他们一伙儿住。

我是老了,无所谓,四川也好,就住四川吧。

往后有人问你贵处哪儿,你就说鄙籍四川。

千万不要把家乡的名儿说出来,打这会子起,我对家乡的名儿感到羞惭,我不好意思再说我是某地方人。

”他老人家说了这么些话,到夜就没有吃晚饭。

”“他老先生原是最巴望回去的,听说成渝铁路又将动工他高兴,听说盟国在计划发展民航事业他高兴,今儿胜利等不到明儿动身似的。

”“你看他见着太阳总不忘晒他的手提皮箱,只怕动身日子一到,为了晒皮箱耽搁。

”“他老先生真的就横了心,不想回去了吗?”“我想也不过说说罢了。

昨天他说了,我当然顺着他,说做四川人也好。

到那一天把日本人赶了出去,我们还不是钻头觅缝想办法,最好挤上头一班下水船?我们为什么不回去?你想,人家是动也没动一动,死守在本乡本土,当顺民,当小汉奸,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哪儿还说得嘴响?我们可完全不一样,我们是吃尽辛苦,跑了几千里路,跟着政府内迁来的,我们是义民——谁说的,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职高毕业班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职高毕业班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职高毕业班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120分)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惬(qiâ)意寒暄(xuān) 停滞(zhì) 皮开肉绽(zhàn)B、菁(jīng)华蹒(pán)跚纤(qiān)维藏污纳垢(gîu)C、琐屑(xiâ) 婆娑(suō) 停泊(bï) 喟(kuì)然长叹D、折(zhē)腾桎梏(gù) 陡(dǒu)峭自怨自艾(y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邂逅奚落别出新裁苦思冥想B、惦记简练错综复杂发号施令C、花蕊酝酿眼急手快偃旗息鼓D、打烊契约出神入化老态龙肿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②硚口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极其重视,当即成立专案组立案。

③尊敬、、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体味侦查爱戴B、体验侦察爱戴C、体验侦察爱护D、体味侦查爱护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尽管..你怎样百般解释,也推脱不了你造成这次事故的责任。

B、这篇文章的寓意很深,要仔细琢磨思考,否则..粗心大意,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C、商家固然..要开拓经营领域,但镶金火车票、地铁票是否值得提倡呢?D、我不知道你这样做毕竟..有些什么好处呢?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被誉为“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令人叹为观止....。

B、200年来,唐人街一直保持着典型中华传统文化和华人社区的习俗特点,鳞.次栉比...的商铺、住屋前都供奉着福、禄、寿三位官人像。

C、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他的作品一下子流行起来,电视里,新版《四世同堂》刚播完,紧接着《龙须沟》又粉墨登场....。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条形码贴好。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以乐为法,以乐治国,在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

因为,依现代观念,能用来治国者须具国家强制力,而音乐只属娱乐人、教育人、感化人的艺术门类。

然而,中国古代的四大“法”——礼、乐、政、刑,它们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是治国工具。

《礼记·乐记》中对这四种“工具”分工讲得极为清楚:“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礼记·乐记》把“礼乐”置于优先位置,把“刑”放在最末位,正是儒家重礼乐、“德主刑辅”、“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思想的集中体现。

《尚书大传》记载,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王,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成王”。

《礼记·明堂位》也说:“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颂度量而天下服。

”这两种记载清楚表明,周公用以治国的根本大法,首要工具只是礼与乐。

以乐治国即为乐治。

具体讲,乐治是指用“良乐”作用于人,使人心理发生良性的变化,从而促使人们行为规范、有序、和谐;使天、地、人合为一体,达到安人宁国,顺应自然的境界。

《史记》中曾对乐治原理有精辟论述:“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成为新的社会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分析大数据在国家治理领域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的运用可以帮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水平,为治理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

传统的行政模式受技术条件限制,往往基于宏观情况开展决策、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这容易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问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政府工作过程可以实现全流程数据化记录,为深度分析、过程回溯、事后监管、优化服务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并为快速落实责任,及时发现、处置问题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中存在社会主体有效参与程度不足、情况发现和处置不及时等问题。

运用大数据,可以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

对社会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也有助于更全面、快捷、直观地了解社会运行情况,从而使社会治理更加精准、更有预见性。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精准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将成为可能,通过分析用户的个人属性数据、网络行为数据、以往服务数据等,可以判断用户的需求特征,进行精准化和个性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大数据在我国国家治理领域的运用逐步深入,日益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然而,从总体上看,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的地方、部门对大数据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认识不清晰、不到位,缺乏主动利用大数据进行治理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二是大数据给国家安全、公民隐私保护带来巨大挑战。

大数据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数据收集、存储和应用模式,给信息安全、国家安全、公民隐私保护等带来风险。

山西省潞城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山西省潞城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山西省潞城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这里的瀑布群,盛水期飞流直下,如天马奔腾,惊天动地;枯水期清流潺潺,飞短流长,声韵清脆,宛如轻音乐协奏曲,美不胜收。

B . 夺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职业拳击冠军的熊朝忠今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了迎接熊朝忠,只有8万人口的马关县城几乎万人空巷。

C . 《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

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同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鹅行鸭步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D . 在颁奖会上,捧起奖杯的张玲说:“这次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歌手’,对我来说,实在是意想不到的不虞之誉,我的内心既激动,更忐忑。

”2. (2分) (2019高二下·中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年来,廊坊市强力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全面提高与京津地区的对接合作。

B . 石济高铁正式开通,两地旅行时间从原来最快约四个小时缩短到约两个小时左右,这标志着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中的“四横”完美收官。

C . 佛山市在发展规划中提出全新、多维的思路,旨在建设一套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新型城市智慧交通体系为目标,让城市宜居而美好。

D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正不断增加,“谁来孝”“怎么孝”“如何传承孝”,成为新时期必须面对的农村问题。

3. (2分) (2019高三上·建平期中)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格非在《文学的邀约》一书中指出:“______________。

如果你在书场里听人说书,遇有疑惑不解之处,也许可以向说书人提问,______________。

……即便你和作者见了面,______________。

山西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

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得分:__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言,明清时期具有集大成的意义。

无论荒政、仓储体系建设,还是养老慈幼、收养贫病残疾,以及各种福利、宗族保障等,从制度层面无不表现出对历朝历代的继承。

但具体的办法、措施,又体现出不少发展与创新之处。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相差悬殊,灾害的发生非此即彼,无灾之年极为罕见。

中国传统社会中荒政之所以发达,便是基于这样的国情和社会背景。

传统中国的荒政制度,极为重视备荒仓储的建设。

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强调,将备荒仓储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

如朱元璋先是“令天下立预备仓,籴谷收贮以备赈济”,后来又感到常平仓平抑粮价的作用不可低估,遂下诏:“今后宜令各府县设常平仓。

每遇秋成,官出钱钞收籴入仓。

如遇歉岁,平价出售。

盖米价不踊,则物价自平,如此则官不失利,民受其惠矣。

”其后历代皇帝也多有强调。

雍正二年时,各省已“渐行社仓之法”,并最终形成“省会以至州郡俱建常平仓,乡村则建社仓,市镇则设义仓,而近边有营仓之制,所以预为之备者,无处不周矣”的局面,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宋代以后,官僚士大夫设置族田、建立义庄,通过保障和改善宗族成员生活的手段,维护子孙的生存,达到“敦本收族”的目的。

最早的宗族义庄制度可以追溯到北宋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

明清时期,宗族制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为了重整封建宗法关系,明代各个宗族纷纷建祠修谱、创立族田义庄。

“义庄之设遍天下。

”适应宗族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等情况,明清时期宗族社会保障主要表现为周贫、济困的特点。

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虽曾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但其规模及设施等似未必能超过宋代。

明清时期的最大亮点无疑是民间慈善活动的兴盛。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菲.薄(fēi) 症.结(zhēng) 模棱.两可(líng) 飞来横.祸(hèng)B.畏葸.(xǐ) 劲.敌(jìn) 压轴.戏(zhóu) 独当.一面(dāng)C.漩.涡(xuàn) 悭.吝(jiān) 体.已钱(tī) 六畜.尖旺(xù)D.拗.开(ǎo) 央浼.(měi) 饮.牲口(yìn) 怙恶不悛.(quān)2.选出下列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聚拢攻讦掎角之势轻歌曼舞B.端详撕打陨身不恤额首称庆C.座镇刍议黄梁美梦莫衷一事D.装帧幅射棉里藏针明火执仗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就必须解决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B.王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研究语言”,而是教学生“运用语言”。

C.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用四个整版罕见地来刊登名为“日中战争”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地反思。

D.显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B.苏轼是一位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文人,这一点让许多后来人无法望.其项背...,从内心钦羡不已。

C.南非能以14票对10票压倒摩洛哥成为第16个世界杯主办国,首先应归功于曼德拉个人的魅力,这可谓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D.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国家和地方对城市建设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之大,都是空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潞城职高对口升学班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笨坯.(pēi )自诩.( xǔ)天堑.( qiè)廿.四(niàn)B.哈.达( hǎ)扁.舟(biǎn )狭仄.( zhè)远飏.( yáng ) C.拾.级( shè)花坞.( wù)蹩.进( bié)吮.吸(shǔn)D.悭.吝( qiān)勾当..( gōu dàng)栈.道( jiàn )凫.水(fú)2.下列各给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喑呜叱咤本未倒置临虹款步扑溯迷离B.化险为夷屈尊下顾瞠目结舌矢志不渝C.聚精汇神融会贯通数典忘祖同病相怜D.高风峻骨残羹冷灸化险为夷默守成规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1)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2)或在破壁腰下,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天的蓝朵。

(3)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苍穹。

(4)又将鼓捶子轻轻地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A.牵扯细数对顾B.牵引静对向盼C.牵扯静对对盼D.牵引细数向顾4、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简报一般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组成。

B、一则新闻通常包含标题、导语、主题、背景和结尾。

C、读后感和观后感重点在“感”字上,要有感而发,要联系实际。

D、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它就是指消息。

5.对下列词语的笔划顺序说明不正确的项是()(1)、凹第一笔是最左边的竖,第二笔是横折弯,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横。

共五笔。

(2)、凹第一笔是最左边的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横,最后一笔是横。

共6笔。

(3)、凸从上面写起,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横折横折,最后一笔是横。

共五笔。

(4)、凸从左面写起,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横折折折,最后一笔是横。

共五笔。

A、(1)(2)B、(2)(3)C、(2)(4)D、(1)(3)6、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③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④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A、②①④③B、④②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7、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糊涂)则是看你死去的孩儿面上(只当是)B、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混淆)延宕未纳的贡物(拖延)C、我们也都是外场人(在外面做事,见过世面的人)这儿的茶钱我候了。

(等候)D、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操劳家务)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大旱)8、下列各句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对“正史”的解释正确的是()A清高宗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其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引号表示否定。

B“正史”指官方修订的史书,引号表示肯定。

C“正史”指史实确凿的历史,“正”是正确无误的意思。

D“正史”指由官方认可或修订的所有史书,引号表示反语。

9、下列各项对作家作品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和《茶馆》、《原野》等话剧。

B、关汉卿,元朝大都人,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雷特》是他四大悲剧之一,另外三部是《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D、《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朝戏剧家,著有“临川四梦”。

10、对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大海,人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转折)B、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话题转换)C、你——你贵姓?(声音延长)D、我看你的性情好象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话题转换)11、下面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B 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

C 我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D 雄关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地英雄好汉!12、《不求甚解》中的“未晓处且放过”的意思应是()A 读书可以马马虎虎B 读书不要死抠一字一句C 读书不要因小失大,不要为局部而放弃整体D 读书就是要咬文嚼字13、对《窦娥冤》中窦娥所发出的三桩誓愿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显示出剧作家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力B. 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C. 表现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D. 宣扬了封建迷信14、马克思对敌人的诽谤和诅咒毫不在意,把他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有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马克思根本不考虑这些问题B 马克思对敌人极端蔑视C 马克思为人宽宏大度D 马克思性情乐观15、下边横线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____________是诗人,_________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___________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

A.虽然却所以B.尤其都所以C.即使也因为D.如果都因为二、阅读题(共三大题,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一)(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2)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3)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6、第(1)段中画线部分的语句,其修辞手法是()A、比喻B、白描C、象征D、讳饰17、第二段中画线部分的语句所表达的感情是()A、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极度悲痛、遗憾、惋惜的心情B、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极度悲痛、惋惜的心情C、准确显明地表达了作者痛苦伤心的心情D、鲜明概括地表达了作者非常强烈的悲痛的心情18、第(2)段中“历史科学”在文中的含义是()A、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规律B、指与自然科学相对的社会科学C、指剩余价值规律D、指过去发生事情的记载19、第(3)段中画线部分要说明的是()A、马克思和达尔文共同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B、马克思和达尔文的研究内容一样C、马克思和达尔文同样伟大D、达尔文和马克思同样伟大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0-23题。

①人类最早利用动物是做食物和衣服。

先进的武器使大规模捕杀动物变得很容易而且有利可图。

因此,很多动物已被杀绝了。

还有一些也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但仍在被捕杀。

②美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有如此之多的旅鸽,以致1.6公里宽的迁移鸽群,以每97掌上明珠公里的速度飞行,花了三天才从上空飞过。

旅鸽肉曾经很受人们喜欢,所以上百亿只旅鸽被屠杀了。

最后一只旅鸽也在1914年死于动物园里了。

③即使是数量很大的动物种类,人类都很容易使其灭绝。

由此可知,我们对那些数量不多的动物种类会有多大的影响!不负责任的狩猎和收集蛋类会使动物降到危险线以下。

这意味着尽管仍然有可繁殖的雄性和雌性动物的存在,可繁殖方式已被破坏。

所以物种数量仍会不断下降。

现在人们在捕食大西洋海雀。

这种鸟现在虽然数量很大,可它们是否能自下而上下来就完全取决于人的态度了。

④在十九世纪,加拉帕戈斯陆龟被成千只捕杀。

这些大型陆地龟不吃东西也可以存活好几个月,所以就被航海者带到船上,作为新鲜肉的来源。

虽然存活下来的加拉帕戈斯陆龟已不再被食用,可它们的亲威海龟却仍在被捕杀。

⑤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羽毛在制帽业风行一时。

人们为了羽毛而杀鸟,而且常常用整只鸟做帽子的装饰。

在美国,整批整批的鸥和燕鸥被杀光。

美国鹭、雪鹭和白苍鹭几乎灭绝。

在全世界,几百种鸟类曾被捕杀来做帽子、扇子、围巾、飞尾和尘拂。

⑥每年在全世界销售的大约两百万张鳄鱼皮中,大约近七十万张是取于危险之中的鳄鱼、短吻鳄和大鳄鱼。

野生扬子鳄、奥里诺科鳄和印度食用鳄每种只剩下不到1000条了。

任何捕杀都会威胁这些种类的生存。

很多蜥蜴和蛇类也受到人类极大的压力。

它们的皮肤被用来做钱包、表带、皮鞋和手提袋。

⑦当今,很多人在努力挽救野生动物。

他们保护动物栖息地,并努力使圈养动物繁殖后代。

美国野牛、阿拉伯羚羊、加纳雁、安第斯神鹰和海獭就是因为人们挽救而没有灭绝。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兴趣会对动物产生影响。

他们将决定哪些动物可以活到二十一世纪。

20.在第②段中"1.6公里宽的迁移鸽群"一句意在说明()A.旅鸽迁移时场面壮观B.旅鸽迁移时来回盘旋C.旅鸽迁移时速度太慢D.旅鸽过去极多,反衬这种动物现在已被人类屠杀绝迹了21."时装也会给动物带来极大的危害。

人类的虚荣已使很多动物濒临灭绝。

"这段文字,应加在()A.③与④之间B。

④与⑤之间 C ⑤与⑥之间 D ⑥与⑦之间22."繁殖方式已被破坏"是指()A.量很大的动物种类灭绝B。

人类对数量不多的动物种类捕杀C.人类不负责任的狩猎与收集蛋类 D 人类对此行的需求越来越多23.下列各项中,作为上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怎样保护野生动物B 野生动物的用途C 人类的影响D 人类的兴趣和影响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