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支教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究

摘要:大学生支教事业发展至今,在大学生支教队伍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提供支教服务的同时,支教群体本身也暴露出如支教动机不纯、选拔标准不一、缺乏相关培训等相关问题,而大环境也缺乏组织者准入门槛的设置、相关法律的保护、资源没有得到合理运用等问题。结合实际调研,从大学生支教现状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完善的支教体系,规范支教流程,探求可持续的支教道路。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可持续发展;体系化机制

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教行为发展至今将近十年,作为一项大学生热衷参与的志愿者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却被质疑。有人评论“大学生短期支教是一场乡村游学风情游”,有人说有些乡村孩子“被支教”。大学生支教究竟处于怎样的现状?如何减少大学生支教行为中存在的弊端,优化大学生支教的效果,已成为大学生支教未来发展方向确立过程中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典型个案访谈、实地调研考察等形式进行调研,共面向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应天技术学院、紫金学院、钟山学院等12所南京不同批次高校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861份),以期从中获得大学生群体对于支教相关事件的认知程度、具体支教过程中普遍情况以及有无支教经历的大学生对相关事件认识的差异等问题。

一、支教前期

(一)支教动机个人功利化倾向强

根据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限制因素中,影响大学生做出是否支教决定的因素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支教本身的实际意义与作用”,比例高达70%;“受教地点、受教者的情况”则排在第二位,第三位是“个人经费支出”。而在激励因素里面,绝大多数人认为支教最大的收获是丰富社会实践和生活经历,其次是实现自我价值。

由此可以推断:第一,限制因素中存在更多的属于客观因素,支教团队本身难以控制,因此,建立规范的支教体系、汇集社会上更多资源投人大学生支教事业的重要性也由此凸现;第二,在激励因素中更多地属于主观因素,这就需要支教者自身提高对于支教行为的认识,保持理性的态度;第三,基于利己角度支教的大学生也占相当的比例,动机不纯、自我定位不准确等现象真实存在大学生群体,这将直接影响到支教主体的态度和执行力等,进而导致支教质量低下;第四,提高支教质量能够使得支教者在整个支教过程中保持相对高涨的状态,有利于支教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在预期收获与实际收获的对比中,未支教大学生与参加过支教活动的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和生活经历、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以及对于受教儿童情感回馈的需要基本吻合,可见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实现了支教的预期愿景。但仅有 4.3%的支教大学生认为提高了自身能力,与支教前形成较大落差。

针对这个问题,接受采访的支教团队负责人普遍认为,支教应该是提供相应服务,将本身具备的良好品质或者技能展现出来。能力提高的空间在于实践过程得出的心得或者是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

但更多的大学生在参与支教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直接体验中收获情感,没有从理性的角度总结经验,能力上的提升也不可能显性呈现。可见,支教行为在这方面是让人失望的。从侧面可以总结出,大学生对于支教的期待太高,目的性太强,不利于科学支教行为的开展。

相对而言,美国的志愿者的收获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提高,功利性不太高。“美国调查发现,试图让志愿服务变得更有乐趣和挑战性,或增加部分激励物质,都不如给予志愿者简单的认可,认可的成本虽然很小,却让志愿者建立起了自尊”。

(二)缺乏标准统一、科学的筛选机制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支教队伍在对于前往支教的大学生筛选方面存在随意性强、标准不一、标准不科学等状况,甚至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建立一定的筛选标准。然而,支教大学生在整个支教活动中对于支教质量有着主导性影响,其质量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到支教效果。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认为个人能力应该为主要标准,但是支教团队负责人认为他们在具体操作中更加注重志愿者的个人品质。对选拔标准认识不一,将直接导致支教队伍的素质难以得到保障,需要一套合理完善的筛选机制以保证支教质量。

(三)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体系

从调查结果来看,没有支教经历的大学生认为需要提供教学知识和技巧、应急和后勤处理知识、心理健康方面知识培训,而有支教经历的大学生反映,绝大多数志愿者仅仅受过教学知识和技巧的培训,缺乏应急和后勤处理知识的培训的现象尤为严重。更值得关注是,没有受过任何培训的志愿者竟高达31%。普通大学生,空有一腔热情而无相关的教学知识和心理辅导经验,极容易带来课堂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支教流于形式等负面影响。因此,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必不可少。

二、支教期间

(一)组织方发起活动门槛低

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未支教的学生认为主要参与支教的组织形式是通过学校这一载体实现,在已支教的学生中,有61.45%的学生认为是校院级或者相关社团组织来运作支教项目。支教通过学校这一载体的依赖性远远大于预期的结果;与此同时,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支教的扶持程度远远小于需求,可见作为掌握丰富资源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对于支教实现的贡献在学生认可度这个层面不是很大。

组织者行动的规范性、科学性值得关注,在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组织方都尽到组织者的责任,没有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支教行为,随意化、形式化现象令人担忧。支教活动主要依靠学校以及学生自发形成,让人不得不思考支教活动的安全性、合法性、正规性以及资金不足等所带来的一系列后续问题。(二)监管、法律等保障落后

支教地区由于自然及经济因素限制,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而且很多支教团队并没有随队教师参与到支教的实施过程。

南京财经大学阳光支教团队在保障队员安全的问题上,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如统一行动、禁止夜间外出等,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在夜间安排男生轮流巡逻;南京财经大学支教团队组织采用的做法是给团队成员购买短期人身意外险,并在支教出发前与支教者签订安全协议书。在提高当地学生参与支教的安全系数方面,团队则普遍与校方协商门禁模式并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安全责任。

然而,无论制定相关制度,还是自愿签署的安全协议书,甚至是学生家长签订的安全协议书,在出现安全责任问题时,均起不到切实的法律保护作用。因此,落实安全责任问题和完善相关法律保护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

在大学生支教的背后,应有政府、相应的机构、高校指导教师等强大的管理团队的支撑。高校指导教师要发挥好自己在高师院校和实习所在学校之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实习指导教师代表着高校,要向实习所在学校介绍高校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及时地向高校汇报实习所在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不足导致供需不相符

1.课程设置不接地气

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63%的大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提供心理辅导类课程,但是在与受支教点学校方面负责人的交流过程中,校方表示比较希望大学生能够为学生带来兴趣培养、素质拓展等方面的课程,这样既可以减少与校内本有教学体系的冲击,也有拓宽受支教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弥补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缺憾。遗憾的是,前去支教的大学生队伍在前期并没有与之深入沟通这个问题。因此可以看出现实需要与大学生认识上有偏差,大学生支教团队应该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提供具体学校所需求的相关课程,因需制宜,因地制宜,而非一味地追求创新和宣传效果,炮制“需求”,导致“不接地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