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用老师 密歇根大学全奖博士谈成功申请经验
两位大牛教授同一天主动发邮件要我去读全奖PhD

两位大牛教授同一天主动发邮件要我去读全奖PhD基本背景:院校: 天津大学GPA:3.76TOEFL:110GRE:327收获offers: Gatech (PhD), TAMU (PhD), NCSU (PhD), UW-Madison (MS)选择: Gatech (PhD)写在最前面我未曾想过,世毕盟作为一家留学机构,竟然有如此值得信赖和专业的团队,即便是冷门小众专业的博士申请,也能Carry申请全程,从大局观时间线到细致入微的技术面试,都可以给予我巨大的帮助。
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次,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和老师和我进行了一小时的线上会议,把美国和加拿大Power方向的比较active的教授挨个和我分析了一遍,让我针对性的进行精准打击,而不是病急乱投医地海发邮件,我当初记了满满当当一页纸,心中除了五体投地的敬佩就是感激。
初识在第一次和世毕盟老师咨询时,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问到:你们可以指导电力系统方向的博士申请吗,咨询的老师详细地了解了我的背景和诉求,非常诚恳地告诉我,会给我匹配电力方向的博士生作为学术导师指导我的申请,但是博士的申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加之我的背景非常普通,而且已经在国内读过两年硕士,相比应届本科生有着天然劣势,我必须要继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申请中脱颖而出。
正是因为他的客观理性的分析,没有使用营销套路,使我对世毕盟有了一定的好感,并在不久之后毅然选择了海外博士申请的道路。
我在世毕盟的学术导师是一位Stanford的电力系统方向的博士,有他的坐镇指挥,我的每一步都进展的十分踏实。
最开始选择要申请的专业的时候十分犹豫要不要接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往下申请,毕竟考虑到power只是个小众专业,可能funding不够多。
通过多次和老师mentor的语音会议,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申请最有把握的power。
在老师和mentor的悉心梳理下,我们分析了power领域相对较强的各所学校的优势、学校faculty的研究方向以及和我的研究方向的契合度,最后按照冲刺-主申-保底三个层级确定了十几所学校。
金东方张伟用老师的学生获得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学硕士录取

金东方张伟用老师的学生获得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学硕士录取2013年3月15日星期五,经过金东方团队(张伟用老师、甘勇老师、郭晓娣老师)和金东方学生Lana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为Lana同学申请到了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学硕士录取(MIT MFin)!录取信截图:打开录取信,激动人心的第一段是:On behalf of the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I am delighted to inform you of your admission to the MIT Sloan Master of Finance (MFin) Program beginning on July 1, 2013.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isparticularly impressed with your sense of purpose and your record of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除了MIT的MFin之外,Lana在2013年2月份也同时收获了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MSF的录取,以及英国LSE的MSF的录取。
Lana的申请成功除了她的过硬的客观背景之外(国内Top5的名校;金融+数学双学位;GPA:3.6+;T:108,GRE:327;一年的美国名校交换经历;2个暑假的外资银行实习经历);作为应届生,她在两个文书材料中体现出来的行业兴趣、潜力、以及和MIT MFin的匹配度帮助是她获得了MIT的面试以及之后的录取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让我们通过MIT的Essay来揣摩他们的招人哲学:MIT Essay 1: The mission of the Master of Finance Program is to creat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global financial leaders with state-of-the-art training in modern finance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an appreciation of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finance. Our program attracts the best and brightest students who will go on to adv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mprove the world. Please tell us about past experiences, accomplishments, and personal equalities that will enable you to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is missions. (500 words or fewer, limit one page)从Essay1的问题来看,MIT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
申请美国数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地经验总结材料

申请美国数学博士全额奖学金的经验总结连续两年申请了美国的数学博士,终于拿到了几个博士全奖的offer,接下来我会陆续整理一些以前看到的申请经验类资料,造福后人。
这是第一篇:Zhang, Qi (NYU)先结合我的申请经历简单谈谈。
那是大二寒假的一次中学同学聚会。
在聊天中我惊奇地发现居然以前的同学有那么多人都在准备GRE 等出国相关的事情。
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世界太疯狂了,以前怎么没觉察出来啊?自己那时候想法不多,生活也很平淡。
转念一想,与其闲着不干正事,到不如花点时间背下单词,就算以后不出国也是有好处的(汗,说白了也就是跟风)。
其实个人当时是很反感学英语的,大概很多理工科学生看到英文都会有一种抵触情绪。
尤其是看到那本著名的红宝上每页只有一两个认识的单词时不由得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
不过怎么说呢,看多了也就麻木了,一切逆来顺受。
花了一学期的时间,把单词过了两三遍。
(我记忆力太差,尤其是背单词、诗词这类。
估计大多数人都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后来就是做些题,大三的上学期把GRE 考掉了,进而大三下学期考了TOEFL。
补充一下,GRE 和TOEFL 相对于之后的琐碎的申请过程来讲真的不难,况且分数也没必要考得特别高。
相信有决心走这条路的各位只要花些功夫一定不成问题。
大四的上学期很累。
申请中总能遇到一些意向不到的问题,比如材料寄出了便杳无音讯,ETS 迟迟没有把TEOFL 成绩送到学校,等等。
那段日子经常要赶时间,一学期下来挺累的。
最重要的工作我想大概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了。
由于GPA 之类的硬指标已经定下来了,能准备的就是选学校、写文书(PS 等),和学校联系,等等。
而这几项无一不是至关重要。
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一定要在这上面多花些心思,成败的关键很可能就在于此了。
顺便说一句,写PS 的时候一味地狂吹意义不大,因为总有更能吹的:)可以写一些研究兴趣方面的内容,最好结合申请学校的特点。
比如一个学校的代数很强,如果在PS 里面写的都是自己如何喜欢分析,估计对方看了兴趣不大。
金东方张伟用老师的学生获得密歇根州立大学本科录取

金东方张伟用老师的学生获得密歇根州立大学本科录取学生:G同学基本情况:教育背景:杭州某普通中学 GPA 3.3 T99 SAT1930录取结果:华盛顿大学本科录取offer of Admissions fro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申请团队:咨询顾问贺伟老师,文书顾问赵鑫老师,申请顾问赵颖老师团队点评:“我认为数学是可爱而有趣的”。
G同学在和我们谈到专业兴趣时这样评价他的兴趣学科。
这是一位富有理想并且思想活跃的学生。
他在初、高中阶段参加了一些课外活动,主要以公益类活动为主。
在众多活动中,文书顾问赵鑫老师指导学生选取在某小学代课的经历作为主文书,重在展现他不同寻常的教学理念。
此外,针对学生缺少学术奖项和展现领导力的活动,申请顾问赵颖老师推荐学生参加了某科技创新大赛以及全球领导力活动。
尽管标准化考试成绩不占优势,但在金东方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生最终赢得华盛顿大学的录取。
学校介绍:华盛顿大学创建于1861年,位于美国西雅图,是一所世界顶尖的著名大学,世界大学研究论文质量排名第4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排名第16位。
华盛顿大学教授队伍包括:247位美国院士,161位美国科学委员会委员,9位诺贝尔得主。
华盛顿大学2012年度财政预算为57亿美元,长期保持世界大学财政支出和研究经费前三位。
华盛顿大学在医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航空航天、公共关系、社会工作和海洋科学领域领先世界。
学术地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将该校排位全美第46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在2012年将华盛顿大学列为世界第十六。
同年度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则将其列为世界24。
其世界声誉排名则将它列作27位。
强势专业:临床医药、生命和农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计算机。
教学方面:如同美国其他私立大学一样,华盛顿大学[5]十分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对自己学校的荣誉自豪感。
对一年级学生,学校一般安排他们住在校园里的“寄宿学院”里,通过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让学生们逐步养成“爱校如家”的感情,并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牢固的亲和力。
数学留学项目推荐信范文

尊敬的招生委员会:您好!在此,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强烈推荐我的学生张伟(化名),他即将申请贵校的数学留学项目。
作为他在我国某知名大学本科期间的数学专业导师,我有幸见证了他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才能和不懈努力。
以下是我对张伟的综合评价,希望能为贵校的招生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一、学术成绩优异张伟同学自入学以来,始终保持着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他在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中,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
尤其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核心课程中,他的成绩更是遥遥领先。
在最近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他荣获一等奖,充分展现了他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科研能力突出张伟同学在学术研究方面表现突出。
他积极参加各类科研项目,曾参与我国某知名数学家的科研项目,负责其中一部分的研究工作。
在项目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独立完成了部分研究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外,他还撰写了一篇关于数学建模的论文,并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三、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张伟同学热衷于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
他曾参加我国某数学学会举办的学术年会,并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
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交流学术心得。
这些经历使他的学术视野更加开阔,也为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项目中,张伟同学总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他曾担任过项目负责人,成功带领团队完成了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五、品行端正,乐于助人张伟同学具有良好的品行,为人正直、诚实守信。
他乐于助人,关心同学,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在校园生活中,他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是班级里的活跃分子。
综上所述,张伟同学具备优异的学术成绩、突出的科研能力、丰富的学术交流经验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相信,在贵校的数学留学项目中,他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申请博士项目的成功经验分享

申请博士项目的成功经验分享在申请博士项目的过程中,成功经验不仅仅包括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还包括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分享一些申请博士项目的成功经验,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准备和规划他们的博士项目申请。
一、确定研究兴趣和方向在申请博士项目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
这需要对自己的学术背景和兴趣进行评估,并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
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阅读相关文献和与导师或资深学者交流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了解研究动态。
二、选择适合的导师和研究机构选择适合的导师和研究机构是博士项目申请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寻找相关导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以及了解研究机构的学术声誉和资源情况,可以帮助申请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研究方向和个人发展的导师和机构。
此外,要保证和导师的研究兴趣和工作风格相符,并与导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三、准备材料申请博士项目需要准备一系列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陈述、学术简历、推荐信、研究计划等。
在准备这些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人陈述:个人陈述是展示自己学术背景和研究动机的重要材料,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研究潜力。
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成果,阐述自己为什么选择该研究方向,以及该研究方向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2. 学术简历:学术简历中需要详细地列出自己的学术经历、研究项目、发表论文、获得奖项等。
要确保简历内容全面准确,并突出与申请项目相关的经历和成果。
3. 推荐信:推荐信是评估申请者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的重要依据。
在选择推荐人时,要选择熟悉自己研究能力和学术表现的人,并提供给推荐人足够的信息和材料,以便他们能写出有针对性的推荐信。
4. 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展示申请者研究兴趣和能力的重要材料。
要清晰地陈述研究问题和目标,并合理地安排研究方法和时间表。
四、提前联系导师和沟通合作在申请博士项目之前,可以通过邮件等方式提前联系导师,介绍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学术背景,并表达对导师研究的兴趣和合作意愿。
人物介绍张伟哥伦比亚全额奖学金

人物介绍张伟,长春市十一高中学生,四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2006年9月申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2007年5月接到入学通知书,并获得每年4.9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本报讯初中完成25万字的校园小说《拥抱朝阳》,高中时四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这样一个非传统的长春女孩张伟不仅得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入学通知,同时还有每年4.9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成为全球十名获得该奖学金的唯一一名中国学生。
昨晚,记者在张伟的家中采访了她。
高中时就调整学习方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能说的被采访者,记者面前的张伟确实不像传统意义中的优秀学生,健谈、爽朗,竹筒倒豆子一般。
“我从初三的时候就把哥伦比亚大学作为我唯一的大学目标,做杨澜一样的知识女性是我唯一的梦想,她也是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哦,我打算去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和数学双学位,一文一理。
”谈起自己喜爱的大学,张伟说自己上高中就调整学习方向,将外语作为重点,而且知识要更灵活实用,特别注重逻辑分析能力,以适应SAT考试。
“其实北京、上海等城市申请国外大学的很多,中学生应该多报一些国外的大学,不过要早调整学习以适应国外大学的需要,外语是最重要的。
”张伟高一通过大学英语六级,高二通过托福考试,高三通过SAT考试,她认为应该多开辟一些高考模式。
爱搞副业的非传统学习法“从小就非常爱看书,名著看了好几遍,初中就写小说,高中又搞发明,我这个女儿业余时间都用在副业上了。
”如果没有母亲的支持,张伟也许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
在张伟的家里,一柜子的书是她的最爱,没事的时候看看名著是她最大的享受,“我从小就是个小书虫,看书给了我不少异想天开的想法,要不也没有我的那些发明,在参加SAT考试的时候,数学也就相当于高中水平,不过阅读考的是逻辑分析能力,看得懂不一定答得上,多读书非常有好处。
”目前张伟正在学习哥伦比亚大学核心课程,而《荷马史诗》正是核心课程之一。
托福640分,SAT成绩2100分,张伟承认自己的成绩并不是最高,能被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和发明创造给她加了不少砝码。
金东方张伟用老师分享---金东方学生获得康奈尔大学本科录取

金东方张伟用老师分享---金东方学生获得康奈尔大学本科录取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郭瑾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选择到美国院校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2013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又创新高。
对于美国留学申请者们来说,去年申请赴美读本科中国留学生签证率约为八成是利好的消息。
郭瑾总领事介绍说,据2013年国际教育协会(IIE)日前发布的2013年国际教育交流开放门户报告,2012/13学年在美国高校注册的中国大陆留学生人数从去年的19万多人增加到23.5万多人,增长了21%。
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特别是本科生人数持续增长,使得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高校国际学生中所占比例最高。
2012/13学年中,美国高校的国际学生总数增加了7%,增加的学生中有75%来自中国。
在这个大背景下,本科留学美国是大趋势,美国本科教育质量和优势广受认可,然而对于中国广大学生家长来说,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处在于,随着美国门户开放打开,美国的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及,优秀的学生既有机会入读美国顶级名校,走向世界舞台,甚至还有机会获得美国大学的高额奖学金,“名利”双收。
坏处也很明显,美国“高考”和中国高考一样,也逐步变成了竞争激烈的升学之路。
于是乎,为了进入美国名校读本科,我们的学生家长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为争取美国名校的入场券。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成功经验,刘同学顺利获得美国常青藤盟校康奈尔大学本科Early Decision(ED)录取,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刘同学是地道的北京孩子,学业优秀、眼界开阔、热情大方、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有强烈的上进心,但她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情商超高,善于利用各种资源。
说来我和她的认识也是缘分。
她父亲刘先生是某大型国企高管,有一次远赴美国招聘精英人才,并考察了一些美国的大学,为孩子将来升学事宜做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博士生张洁熹。
说来也巧,张洁熹是我的一位多年好友,还是我同事甘勇老师的清华大学同班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伟用老师密歇根大学全奖博士谈成功申请经验
金东方美国留学部荣誉推荐:李同学和金东方成功合作,顺利申请到多所美国名校博士全额奖学金,包括前三十名校密歇根大学以及其他两所前五十名校。
为了表达对金东方优质服务的感谢,秉着分享过来人经验的优良品质,李同学提供了一份“如何分辨和选择一个好的美国留学中介”留学申请亲身经历。
如下由李同学提供。
------------------------------------------------------------------------------- 我的申请,大概在一个月之前,也就是拿到签证之时,算是结束了。
现在毕业的各种事宜也基本临近尾声,终于有时间写写我这一年以来的心路历程。
我的条件在之前的帖子里有说明过,不再赘述。
最后的结果是收到一所Top 30的密歇根大学博士全奖offer,两所综排50+的全奖offer,专排均在Top 50之内。
其中,我决定去的那所学校,某小方向大概能排到全美第一。
最早,我是反对找中介协助我做留学申请的,因为之前有关他们的负面信息确实较多。
而我第一次接触中介,大概是在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陪同学去一所英语培训机构下属的中介公司咨询,效果一般(我感觉某个咨询师对某欧洲国家的大学还没有我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DIY的决心。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去年7月中下旬,我得知GRE分数的时候。
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完了,我出不去了……”在重不重考的问题上,我犯难了。
首先我9月份就要一战托福,11月还有GRE Sub考试,我认为我根本没时间准备重考GRE。
好友的一个建议,让我问问几家中介公司,毕竟我这里是单打独斗,信息量成问题。
我问了三家公司,得到两种建议。
著名培训机构下属中介的咨询师是令人比较失望的。
不问我的GPA、专业、有无科研经历等等,只听了我的GRE分数,便一棍子打死,认定我出不去了。
还举北大某高材生的例子,说人家都开始套磁了,我却必须要重考GRE。
如此一来,我对这家中介的印象也极差。
金东方和我问的另外一家咨询公司,都给了我很大希望。
两位接电话的老师态度都很好,也十分耐心、专业,为我分析了我条件的利弊。
他们都建议我不要再纠结GRE,毕竟这对于理科生来说不是申请的全部。
把经历放在TOEFL和Sub上才是重点,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他们是对的。
周围比我GRE高的大有人在,然而我却认为我的结果更好。
是否要找中介?
然后我便逐渐开始倾向于找一家留学中介,协助我申请。
前面提到,有关中介,我看到的负面信息已足够多。
进而在用不用中介的问题上,我十分谨慎。
在此,我作为一个过来人,向还在犹豫找不找中介的同学们提个建议:找个好中介是必要的。
和一家优秀的留学中介公司合作,会增大你被更好学校录取的几率。
什么是好中介?
张伟用老师也说过,留学中介水平参差不齐,确实存在一些运作机制成问题的留学中介,造成了网上的大量负面信息。
而其中也包括同行互踩的现象,这也是我之前一直没有点出另外两家中介全称的原因。
此外,有些帖子,完全就是吐槽贴,叙述不清、逻辑混乱,连标点都没有,不排除有些同学真的是恼羞成怒,但那种一看上去就乱乱的骂中介贴,我认为其真实性也要大打折扣。
在此我只是如实罗列我和金东方合作的细节,我想大家也就知道一家好中介是什么样的了。
网上控诉中介的一大缘由,便是中介不经客户同意,擅自修订文书,并不给申请邮箱密码完全包办申请流程。
金东方的做法是,申请邮箱由分别负责文书、网申等老师和客户一同管理。
申请学校的账号、密码,网申老师也会做成excel表格发给客户,完全透明。
文书方面,都是文书老师和客户一起协商完成,文书老师会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修改,会尊重客户的要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所以在这一点上,网络上控诉的中介全包办但客户对申请进度一无所知的情况在金东方这里是根本不会出现的。
而几位老师也会随时提醒你,哪所学校的deadline 要到了,不会让你错过任何一所学校。
控诉的第二缘由,便是一些中介会找一些合作办学学校(也就是大家口中提到的“野鸡学校”),以诱惑学生签约,最后完成合同。
金东方没有直接的合作院校,所以根本不会鼓吹学生申请这种学校。
给我的感觉,金东方做的case大多都是“高端客户”,即申请人本身具备一定实力,所以也不会把申请人推到那些我们几乎没听说过的学校。
控诉第三缘由,概为文书水平问题。
这里要提到我的文书老师:甘勇老师。
甘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和我的专业非常相近。
有些外行看起来比较难懂的理论,和甘老师说个一两句,老师就明白了。
而甘老师的文书写作水平,确实非常高(不光是PS,包括后期和教授的交流邮件)。
如果是我自己完成这篇PS的话,跟定不会有那么流畅的表达。
而金东方还有一个涵盖各专业各领域的海外顾问团,他们也会参与文书修改。
印象中,我的文书,基本没怎么大改。
而老师们也根据我的一些想法:比如按照知识尺度来构建我的PS框架,做出相应得调整。
这令我十分满意。
所以金东方的文书写作水平,也是过硬的。
控诉第四缘由,部分中介收服务费前后期态度不一。
首先,金东方的服务费是分期支付,最主要的那笔费用在客户拿到签证之后才交付。
和金东方合作一年下来,每个环节都比较令人满意,老师们的态度都非常好。
期间,金东方的吴老师还给我打来长途,询问服务质量,叫我如有不满意就反馈给他,监管体制非常完善。
而就在我交付最终费用的一个月之后,当我存在问题请教签证辅导老师肖晴老师时,老师也十分热情地为我解答。
之前还给我发来了留学行前准备手册,很周到。
所以,收费前后态度不一这一条,在我和金东方老师们的合作中,完全不存在。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有些中介是不管网申、套磁、签证的。
金东方老师则会全程辅助学生做这些事情,并且全透明。
有些人可能会想,我不靠中介,我有师兄师姐。
但在国外师兄师姐,一般非常忙,而且有时差,遇到问题的时候,确实没办法第一时间帮你解决。
此外,师兄师姐没有义务事无巨细地帮你解决每一个问题(哪怕是你拿给中介的钱给他们一人买个ipad之类,人情债)。
而网络上查到的答案,在不能出错的申请背景下,也让人感觉不踏实。
记得那天晚上11点多,我申请的其中一所学校来催推荐信,我把我遇到的问题赶快和张伟用老师说了,张老师马上就给解决了。
同时也能看出张老师的敬业以及勤奋。
(有关留学的问题,张老师相当博学,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我更愿意称张老师为“留学问题的活字典”。
)
总之,在申请的路上,金东方帮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此也一并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们(以认识先后为序):张伟用老师、甘勇老师、赵颖老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