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9233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另一方面,用电动机外伸轴径 估算 估算: 另一方面,用电动机外伸轴径D估算:d=(0.8~1.2)D 最后由初选的联轴器孔径定d 最后由初选的联轴器孔径定 min
例:d
min
= C 3 p n = 1183 3.671
960
= 18.45mm
查得C=118) (由文献[1]表14-2查得 由文献 表 查得 ) 另一方面,用电动机外伸轴径D估算 估算: 另一方面,用电动机外伸轴径 估算: d=(0.8~1.2)D=(0.8~1.2)×38=30.4~45.6mm × 由文献[2]表 由文献 表13-5,与联轴器的孔径综合考虑,取dmin=32mm ,与联轴器的孔径综合考虑, 由文献[2]表 故初选高速级联轴器型号为: 由文献 表13-1、表13-5故初选高速级联轴器型号为:TL6 、 故初选高速级联轴器型号为
斜齿轮设计步骤 (此处为软齿面齿轮,硬齿面齿轮参 见课本上的设计流程):
(1)选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 (1)选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σH],[σF] 选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及主要参数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及主要参数 1)求T1=9.55×106P1/n1 2)由设计公式:
四、初步结构设计
1、看图4-1、5-6、20-1,表5-1,图5-6 、看图 、 、 , , 2、首先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 、首先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 根据设计指导书P 页 当大齿轮的圆周速度v>2~3m/s 根据设计指导书P19页,当大齿轮的圆周速度 ~ 飞溅润滑。 润滑脂润滑。 轴承可采用飞溅润滑 否则采用润滑脂润滑 时,轴承可采用飞溅润滑。否则采用润滑脂润滑。 两种润滑方式不同,会导致后面的箱体结构不同。 两种润滑方式不同,会导致后面的箱体结构不同。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该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机械零件的3D建模,第二部分是机械零件的装配设计。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3D 建模和装配设计技巧,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一部分:机械零件的3D建模1.课程设计任务设计一种具有多重扭矩传递功能的联轴器,该联轴器支持高速和高扭矩传递,并且易于拆卸和维修,长度不得超过200mm,直径不得超过100mm。
2.课程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需求,制定设计目标。
2.通过研究联轴器的结构原理,确定联轴器的建模方案。
3.进行零件建模,制定3D建模方案。
4.利用建模软件完成联轴器零件的3D建模。
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联轴器建模的准确性。
2.建模过程是否规范和顺畅。
3.是否考虑了联轴器的多重扭矩传递功能。
第二部分:机械零件的装配设计1.课程设计任务根据第一部分联轴器的3D建模,进行联轴器的装配设计,保证多个零件之间的精确配合,以及整个联轴器的安装和拆卸。
2.课程设计步骤1.制定联轴器装配方案,明确零件装配的顺序和具体要求。
2.通过装配软件,完成联轴器的装配设计,包括零件的精确配合。
3.对联轴器进行逐个零件的测试和调试,确保整个联轴器的安装和拆卸,以及扭矩的传递功能。
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联轴器的装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装配过程是否规范和顺畅。
3.联轴器的扭矩传递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学内容的应用,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培养机械设计思维,培养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要点: 1. 布图
尽量用1:1的比例在两(或三)个视图上画出。 必要时画断面、剖视和局部视图。
2. 画图过程
用细线勾出装配图中各个零件——画零件 工作图——一起加深。(要求各视图一起画)
3. 装配图上应标明的尺寸
① 特性尺寸:表明机器性能、规格 和特性的尺寸。 中心距及偏差:160±0.0315 中心高:190(最好以0结尾)
(3#图纸,手工绘图)
3.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6000~8000)字
六、课程设计要求
1.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2.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3. 正确处理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4. 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七、课程设计计划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第1周
2.装配草图设计
3.工作图设计
第2周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第1章 绪论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训练)
1.巩固、加深和扩大在本课程和先修课程
学到的知识
2.培养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
滚筒
减速器
联轴器
电动机
三、设计题目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电动机 V带传动 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联轴器 卷筒 运输带
(2)尺寸紧凑、便于润滑
三、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参数计算
计算各轴的功率P、转速n和转矩T(p16)
各轴转速计算
各轴输入功率
各轴输入转矩
注意:
① 按工作机所需电动机功率Pd计算,而不按 电动机额定功率Pe计算。
① 设计轴时应按其输入功率计算、设计传动
零件时应按主动轴的输出功率计算。
四、减速器内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讲稿

② 选择齿数和齿宽系数: 初定齿数z1=30,z2=iz1=100,齿宽系数ψd=1
③ 确定轮齿的许用应力: 根据两轮轮齿的齿面硬度,查手册得两轮的
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和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分别为: σHlim1=700 MPa, σHlim2=570 MPa, σFlim1=580 MPa, σFlim2=450 MPa
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
•
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设计资料,熟悉有关
国家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的查阅。
二、设计内容
•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中的单级直 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设计内容
•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中的单级直 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设计内容
•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中的单级直 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n W
控制总传动比在一定范围内(根据传动方案来定,各种类 型传动的传动比范围见指导书),对带传动——单级圆柱齿 轮传动系统,应控制在20以内。这样一来,电动机的具体参 数就可以确定下来。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2、传动比分配 : 当电动机选择确定后,减速器的总传动比就可计算出 来。对于带传动——单级圆柱齿轮传动的减速器,要考虑 传动比的分配问题。
符合这一转速范围的电机同步转速有 750、1000和 1500 r/min三种,由标准查出三种使用的电机型号:
方案
电动机 型号
额定功率
Pm(KW)
电动机转速
r/min
同步
满载
电机质量 kg
1
Y132S-4 5.5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000字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本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主题为设计一个手摇搅拌器,要求能够快速搅拌面粉等食材,并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一、设计方案1、结构设计手摇搅拌器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底座、转轴、上盖、搅拌器和手柄等部分。
底座采用圆形设计,表面带有凹槽,搅拌器可以沿凹槽在底座上自由移动。
转轴采用不锈钢材料,固定在底座中心位置,上盖和手柄都与转轴相连。
2、搅拌器设计搅拌器由圆形框架和两条“L”形杆组成,圆形框架上有若干个小孔,可以将食材与搅拌器内部的钩子充分混合。
两条“L”形杆与圆形框架相连,搅拌器可以通过手柄上的机构使“L”形杆沿底座上的凹槽向前后移动,带动圆形框架旋转。
3、手柄设计手柄设计采用人体工程学原理,整体呈弧形设计,手握感觉舒适、稳固。
手柄与搅拌器相连,通过上下移动带动搅拌器运动。
二、材料选择底座采用铝合金材料,轻盈、坚固、不易生锈。
搅拌器框架和“L”形杆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防腐性。
手柄采用PVC软胶材料,手感柔软舒适。
三、工程图底座工程图如下所示:(见附图1)搅拌器工程图如下所示:(见附图2)手柄工程图如下所示:(见附图3)四、制造工艺1、底座制造工艺首先将铝合金原材料加工成圆形底盘,然后将其表面上打凹槽的工艺进行切割、冲孔和弯曲。
最后在底座中央位置锁定不锈钢转轴。
2、搅拌器制造工艺首先将食品级不锈钢板材加工成圆形框架和“L”形杆,然后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接着将搅拌器上方凸起的钩子进行剪切、磨光、冲孔,形成若干个小刀片,与搅拌器内部的孔对应组成钩刀共振结构。
3、手柄制造工艺首先将PVC软胶原材料加工成弧形手柄,再将一端连接一个机构装置,通过上下移动带动搅拌器运动。
五、安全注意事项1、使用时请勿强行过度转动搅拌器,以免连接部分软件疲劳断裂。
2、使用前请确保所有螺钉紧固,避免因为零部件松动而引起故障。
3、清洁搅拌器时请确保底座内部已经停止旋转,并确保所有电源已经断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24)

2024/1/26
22
06
连接与紧固件设计
2024/1/26
23
螺纹连接设计
螺纹连接类型与特点
了解常见螺纹连接类型(如螺栓连接、双 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等)及其特点,掌
握各类型螺纹连接的适用场合。
2024/1/26
课程安排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和技能。
6
02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024/1/26
7
机械设计基本概念
机械设计的定义
机械设计是指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 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 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
2024/1/26
1
2024/1/26
目录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 常用机构设计 • 传动系统设计 • 轴系零部件设计 • 连接与紧固件设计 • 课程设计与实践环节 • 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2024/1/26
3
课程背景与意义
机械设计是制造业的基础,对于 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
等。
02
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实践操作的能力,包括设计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调试
等。
2024/1/26
03
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如提出新颖的设
计方案、解决复杂问题等。
33
对未来学习和发展建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方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教学设计
1.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
2.让学生在了解常用机构及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及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能进行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设计,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4.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针对行业生产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实训”、“课堂+模型”教学模式等。
5.课程教法设计。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采用模块教学、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
二内容标准
本课程实施模块教学,共设计了13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了思政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分配等。
模块一认识机械
模块二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模块三平面连杆机构
模块四凸轮机构
模块五间歇运动机构
模块六常用联接
模块七带传动与链传动
模块八齿轮传动
模块九其它齿轮传动
模块十轮系
模块十一轴承
模块十二轴
模块十三其他常用零部件
说明:
1.本标准应根据生源情况、企业要求等的需要,及时调整。
2.根据不同专业,本标准中的课时可能有所调整。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选型、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等。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讲解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3.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介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讲解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等。
4.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表现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输送机中的传动装置专业年级:电气工程系15级学号: 11111111111 学生姓名:宋指导教师:机械工程系完成时间 2017年 7 月 7 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学号:11111111111111 专业:电气工程系任务起止时间:2017年 7 月 3 日至 2017年 7 月 7 日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输送机中的传动装置一、传动方案如图1所示:1—电动机;2—V带传动; 3—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带式输送机;6—鼓轮;7—滚动轴承图1 带式输送机减速装置方案图二、原始数据滚筒直径d /mm400传送带运行速度v/(m/s)1.6运输带上牵引力F /N210每日工作时数T /h 24传动工作年限 5单向连续平稳转动,常温空载启动。
三、设计任务:1.低速轴系结构图1张(A2图纸);2.设计说明书1份。
在1周内完成并通过答辩参考资料:《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设计手册》《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指导教师签字:2017年7月7日目录(一)电机的选择 (1)(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2)(三)V带传动设计 (3)(四)减速器(齿轮)参数的确定 (5)(五)轴的结构设计及验算 (7)(六)轴承的选择 (12)(七)联轴器的选择 (13)(八)键连接的选择和计算 (13)(九)心得体会 (14)(一)电机的选择1.选择电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依工作条件的要求,选择三相异步电机 封闭式结构 u=380v Y 型2.电机容量的选择工作机的功率P 工作机=F 牵*V 运输带/1000= 3.36 kW V 带效率: 0.96 滚动轴承效率: 0.99齿轮传动效率(闭式): 0.97 x 1 (对) 联轴器效率: 0.99 传动滚筒效率: 0.96 传输总效率η= 0.859 则,电机功率η工作机P P =d = 3.91 kW3.电机转速确定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 工作机= 76.43r/minV 带传动比范围:2~4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范围:3~6总传动比范围:6~24∴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458.58 ~ 1834.32 r/min 在此范围的电机的同步转速有:1500r/min,1000r/min,750r/min依课程设计指导书Y 系列三相异步电机技术数据(JB30 74-82)选择电机的型号为; Y132M1-6 性能如下表:(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所选电机满载时转速n m = 960 r/min 总传动比:i 总=工作机n n m = 12.561.分配传动比及计算各轴转速i 总=i D ×i带传动的传动比i D = 3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 4.19则高速轴I轴转速n1= 320r/min则低速轴II轴的转速n2= 76.37r/min2.各轴输入功率,输出功率P输出= P输入,效率如前述。
则高速轴I轴的输入功率P I= 3.75 kW ,输出功率P I'= 3.71 kW,则低速轴II轴的输入功率P II= 3.60 kW,输出功率P II'= 3.56 kW。
3.各轴输入转矩:小带轮输入转矩T d= 38.9N•mI轴输入转矩T I= 111.9N•mII轴输入转矩T II= 450.2N•m(三)V带传动设计1. 确定计算功率Pc已知电机输出功率,依教材《机械设计基础》表 13-9 ,取K A=1.2,故Pc= 4.7kW 。
2. 选择普通V 带型号已知Pc ,n m ,结合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由图 13-15 确定所使用的V 带为 A 型。
3. 确定大小带轮基准直径d1,d2。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 13-10取d1= 125mm ,带传动比i D 已知,则d 2=i D·d 1= 375mm ,取d2= 375mm4.验算带速v =⨯=10006011n d v π 6.3m/s5.求V 带基准长度和中心距(L0,a )初定中心距0a =1.5(d1+d2)= 750mm ,选a 0= 800mm 带长 ()021221004d -d )d (d 22a a L +++=π= 2405mm由表 13-2 ,对 A 型带进行选用,L d = 2480mm则实际中心距:=+≈2L -L a a 0d 0 837.5mm 6.验算小带轮包角=⨯--=01203.57180ad d α 163°>120°合格。
7.求V 带根数Z已知n 1,d 1 ,查表 13-4 ,得P 0= 1.37kW已知传动比i D ,查表 13-6 , 得ΔP 0= 0.11kW已知α1,查表 13-8 得K α= 0.96 ,查表 13.2 得K L = 1.09 则V 带根数Z==∆+LK K P P Pcα)(00 3.03 ,取 4 根 。
8.求作用在带轮上的压力FQ由《机械设计基础》表 13-1 ,可知 A 型带每米质量q= 0.105kg/m单根V 带的拉力F 0=qv K Zv Pc +-)15.2(500α2= 155N 作用在轴上的压力F Q =2ZF 0 sin 21α= 1226N(四)减速器(齿轮)参数的确定1. 选择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由《机械设计基础》表 11-1 得:小齿轮用: 40MnB ,热处理方式:调质,齿面硬度为 241~286HBS 大齿轮用: ZG35SiMn ,热处理方式:调质,齿面硬度为 241~269HBS由表 11-5 ,取安全系数S H = 1.0 ,S F = 1.25 。
则许用应力为:[σH1]=σHlim1/S H = 720MPa . [σH2]= σHlim2/S H = 615Mpa[σF1]=σFE1/S F = 476MPa . [σF2[= σFE2/S F = 408MPa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设齿轮按 9 级精度制造,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表 11-3 得载荷系数K= 1.5 ,由表 11-6 得齿宽系数Φd = 0.8 。
小齿轮输入功率P= 3.75kW , 转矩T 1=9.55×610×1n P= 1.12×105N•mm , 由表 11-4 可得弹性系数Z E= 188.9 则小齿轮直径d 1≥[]32112⎪⎪⎭⎫ ⎝⎛+⨯H H E dZ Z u u KT σφ 齿数取Z 1= 24 ,Z 2=iZ 1= 101 模数m=d 1/z 1= 2.81 按表 4-1 ,标准模数m= 3 ,实际传动比i=Z 2/Z 1= 4.21 传动比误差 0.02 ,是 符合要求 。
d 2=m Z 2=303mm,齿根顶圆直径d 2a =d 2+2h a =309mm,齿根圆直径d 2f =d 2-2h f =295.5mm 。
实际标准中心距离a= 187.5mm 齿宽=⋅=1d d b φ 56mm (圆整) 为补偿安装误差,取小齿轮齿宽b 1=b+5= 60mm3.验算轮齿弯曲强度由图 11-8 ,取齿形系数Y Fa1= 2.76 , Y Fa2= 2.24 .由图 11-9 ,取外齿轮齿根修正系数Y Sa1= 1.59 ,Y Sa2= 1.82 判断:[]==12Sa1Fa111Y Y 2Z bm KT F σ 122MPa≦[σF1]判断:[]==112212Sa Fa Sa Fa F F Y Y Y Y σσ 113MPa ≦[σF2]满足条件 合适4.齿轮的圆周速度==60x100011n d v π 1.2m/s对照表 11-2 可知,选着 9 级精度是合适的。
(五)轴的结构设计及验算1.高速轴及低速轴的材料选择根据表 14-1得,高速轴材料为: 45钢 ,热处理方式: 调质 低速轴材料为: 45钢 ,热处理方式: 调质高速轴极限强度[σB1]= 650MPa ,低速轴极限强度[σB2]= 650MPa 根据表 14-3 得,高速轴的许用弯曲应力[σ-1b ]= 60MPa 低速轴的许用弯曲应力[σ-1b ]= 60MPa2.轴颈初估初选小轮轴颈,根据扭转强度计算初估轴颈。
由表 14-2 得常数C1103111n d P C ≥= 24.9mm ,结合大带轮轮毂内径,圆整后暂取d 1= 25mm大轮轴颈3222n d P C ≥= 39.7mm ,结合联轴器内径,圆整后暂取d 2= 40 mm 3.轴的径向尺寸设计根据轴及轴上零部件的固定,定位,安装要求,初步确定轴的径向尺寸。
高速轴:(带尺寸的草图)各尺寸确定的依据:31p (13%)25.6nd mm=+=(有键槽加大3%),取d 1=28mm 。
d3=d2+2mm=38mm,取标准值d3=40mm。
d4=d3+2mm=42mm。
d5=d4+2h,轴肩高h=2C1=4mm,则d5=50mm。
取d6=32mm,比轴承内圈外径小,砂轮越程槽。
d7=d3=40mm. 低速轴:(带尺寸的草图)各尺寸确定的依据:3 1p(13%)41dn mm=+=(有键槽加大3%),取d1=42mm d2=d1+2h,轴肩高h=2C1=4mm,则d2=50mm。
d3=d2+2mm=52mm,取标准值d3=55mm。
d4=d3+2mm=57mm。
取d6=47mm,比轴承内圈外径小,砂轮越程槽。
d7=d3=55mm。
5.轴的轴向尺寸设计根据轴及轴上零部件的固定,定位,安装要求,初步确定轴的轴向尺寸。
高速轴:(带尺寸的草图)各尺寸确定的依据:l 1=2f+3e-3mm,其中A型带f=9mm,e=15mm,则l 1=60mm。
l4=b-2mm=58mm,轴段长度应比齿轮轮毂短2-3mm。
l5=1.4h,轴肩高h=2C1=4mm,则l5=5.6mm,取l5=6mm。
l7=B+挡油环宽度-4mm=18+19-4=33mm。
,C, e,K:取H=10mm,=15mm,轴承座宽度C=C1+C2+δ+10mm,取C1=22mm,C2=20mm,δ=0.025a+1=5.7mm,取δ=8mm,则C=60mm。
轴承盖厚度e=1.2d3,螺钉直径取d3=8mm,则e=9.6mm,取e=10mm,联轴器到轴承盖的距离取K=20mm。
l2=K+e+(C--B)=57mm,l3=B++H+2mm=45mm。
取l6=4mm。
低速轴:(带尺寸的草图)各尺寸确定的依据:l 1=112-2=110mm,轴段长度应比联轴器轴孔长度短1-2mm。
l4=b-2mm=54mm,轴段长度应比齿轮轮毂短2-3mm。
l5=1.4h,轴肩高h=2C1=4mm,则l5=5.6mm,取l5=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