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合集下载

乙烯胺工艺

乙烯胺工艺

《乙烯胺工艺》乙二胺(EDA)又称二胺基乙烯、乙烯二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可用 作农药杀菌剂和活性染料中间体, 也可用于医药、 纺织整理剂原料, 还用于环氧树脂固化剂、 乳化稳定剂和抗电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近年来,EDA 在我国的应用发展较快,其进口量年增长率达到了 20%以上,成为我国亟 待发展的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之一。

乙二胺的合成方法主妻有二氯乙烷法(EDC)、乙醇胺法 (MEA)、 乙烯氨化法、 甲醛-氢氰酸法、 二甘醇氨化法、 氯乙酰氯氨化法和氨基乙腈加氢法等。

工业生产乙二胺的方法主要是 EDC 法和 MEA 法,其他方法由于原料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尚未 实现工业化生产。

美国 UCC 公司于 1936 年将 EDC-法工业化,MEA-法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 由联邦德国 BASF 公司开发并实现工业化。

现在世界上 EDA 的生产装置中,约 61%为 EDC 路 线, 由于二氯乙烷原料价廉, 来源广泛, 早期乙二胺装置主要采用 EDC 法。

以单乙醇胺(MEA) 为原料与氨反应生成乙二胺。

污染小,原料易得,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EDC 法存在产品质量 差、设备腐蚀严重和三废排放量大等缺点,现正逐步被 MEA 法取代。

基于此。

本文对 EDC 法和 MEA 法合成乙二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合成乙二胺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 借鉴。

1.二氯乙烷法(EDC)二氯乙烷法通常在高压下由二氯乙烷和氨水液相直接反应制得, 无需使用催化剂, 乙二 胺的单程收率在 40%-70%之间。

主要反应如下: ① ClCH2CH2Cl + 2NH3 → NH2CH2CH2NH2·2HCl ② ClCH2CH2Cl + NH2CH2CH2NH2·2HCl + 2NH3 → NH4Cl + NH2CH2CH2NHCH2CH2NH2·3HCl ③ ClCH2CH2Cl + NH3 → ClCH=CH2 + NH4Cl 二氯乙烷氨化反应属于快速、放热反应,主产物乙二胺为连串反应的中间产品,反应生 成的乙二胺碱性要强于无机氨,所以会继续与二氯乙烷反应生成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 四胺(TETA)以及其他多乙烯多胺。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乙二胺的合成方法很多,主要有二氯乙烷法,乙醇胺法,乙烯氨化法,甲醛-氢氰酸法,二甘醇氨化法,氯乙酰氯氨化法和氨基乙腈加氢法等。

但工业化生产乙二胺的方法主要是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其它方法由于原料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2.1 二氯乙烷法……2.1.1 二氯乙烷法反应器类型和比较……2.1.2 二氯乙烷法乙二胺的分离研究……2.2 乙醇胺法乙醇胺(MEA)法也称乙醇胺氨化法,是目前生产乙二胺另一种重要路线,它主要以乙醇胺和氨为原料,在氢气环境中,高压下液相催化得到。

反应方程如下:……2.2.1 氨化催化剂还原工艺……2.2.2 缩合工艺……2.3 其它方法除上述两种主要工艺外,通过环氧乙烷氨化也可以得到乙二胺。

环氧乙烷与氨反应生产乙二胺是由乙醇胺路线衍变而来,在该工艺中环氧乙烷与氨反应生产乙醇胺,乙醇胺再进一步与氨反应得到乙二胺和多乙烯多胺。

该工艺合成的乙二胺收率较高,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已经建成由环氧乙烷和氨直接反应生产乙二胺和多乙烯多胺的装置。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国内环氧乙烷装置建设速度明显较快,因此该方法颇具市场竞争潜力,但此法目前应用还不广泛。

国外也对环氧乙烷与二氯乙烷结合工艺进行研究;国外还有报道甲醛和氢氰酸在水存在下生成乙醇腈,或者在氨存在下反应生成氨基乙腈及其缩合物,将这些产物加氢还原以后,可以得到乙撑胺系列产品,该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丙烯腈副产品剧毒的氢氰酸的出路。

不过目前全球主要采用是二氯乙烷和乙醇胺法,且乙醇胺和环氧乙烷比例在不断增加。

2.4 乙二胺生产工艺比较工业化生产乙二胺的方法主要是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

二氯乙烷法以多乙烯多胺为主要副产品,乙醇胺法则以哌嗪及其衍生物为主要副产品。

……2.5 乙二胺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趋势有关化工专家认为,我国乙二胺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强劲是毋庸置疑的。

但作为基础石化原料,国外无论生产技术和市场均非常成熟,而国内合成技术相对落后。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乙二胺的生产原料那可得好好选选。

就像咱做菜挑食材一样,生产乙二胺的原料也得是高品质的。

一般来说,二氯乙烷和氨这两种物质就像是生产乙二胺的主力军。

这二氯乙烷就像个有点调皮的小伙伴,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氨呢,也是个有个性的家伙,它们俩凑在一起,就开始了奇妙的反应之旅。

把这两种原料放进反应釜里,那反应釜就像是一个魔法小天地。

在这个小天地里,温度和压力就像是两个指挥家。

温度要是太高了,就像乐队演奏得太疯狂,容易出乱子;温度太低呢,又像乐队没精神,反应就慢吞吞的。

压力也一样,得给个合适的值,就像给演员合适的舞台空间一样。

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二氯乙烷和氨就开始互相作用啦,它们的分子就像一群小舞者,在反应釜这个大舞台上跳着独特的舞蹈。

反应完了之后呢,就得到了粗品乙二胺。

这粗品就像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土豆,上面还带着好多泥土杂质呢。

所以就得给它来个净化过程。

这净化就像是给乙二胺洗澡梳妆一样。

通过一些分离技术,把那些多余的杂质一点点地去掉,让乙二胺变得纯净又漂亮。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啊,安全问题可不能小瞧。

这就好比咱们走路得看路一样,在生产乙二胺的时候,得时刻盯着那些设备有没有漏的地方,原料有没有储存好。

毕竟那些化学物质要是跑出来捣乱,可就像调皮的小鬼到处闯祸一样,会带来不少麻烦呢。

乙二胺生产出来之后啊,那用处可大了去了。

它就像一个多面手,可以用在好多不同的领域。

在化工行业里,它能帮助制造各种各样的化学品,就像一个得力的小助手,没有它还真不行呢。

总之,乙二胺的生产工艺就像是一场充满惊喜和挑战的冒险。

从原料的选择,到反应过程,再到最后的净化,每一个环节都像是故事里的一个章节,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这生产过程里有对科学原理的精准把握,也有像照顾小宝贝一样对安全的小心翼翼。

就这么一步一步地,把乙二胺从简单的原料变成了一个对很多行业都非常重要的产品。

乙二胺的方法原理

乙二胺的方法原理

乙二胺的方法原理乙二胺(ethylene diamine)是一种具有两个氨基(NH2)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8N2。

它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常用作溶剂和配位剂,在有机合成和金属离子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乙二胺的方法原理主要涉及其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

首先,乙二胺的合成方法有多种。

常用的方法包括环氧乙烷与氨的反应、氨气与伯胺的反应、脱水胺与脱羟胺的反应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环氧乙烷与氨的反应。

该反应可以通过在碱性条件下加热环氧乙烷与氨反应得到乙二胺,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O + 2NH3 →H2NCH2CH2NH2乙二胺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两个氨基团上。

乙二胺具有两个氨基团,分别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形成配位键。

因此,乙二胺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可以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盐。

例如,乙二胺与盐酸反应生成乙二胺盐酸盐,反应方程式如下:H2NCH2CH2NH2 + 2HCl →H3NCH2CH2NH3Cl2此外,乙二胺还具有配位能力,可以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

乙二胺的氨基团可以通过其中一个氨基上的质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这种配位反应通常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例如使用酸性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乙二胺反应。

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例如配位数为4的四面体配位结构和配位数为6的八面体配位结构。

乙二胺的这种配位能力使得它在许多化学反应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乙二胺可以用作络合剂,将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分子配位形成配位化合物,用于催化剂、染料、聚合物和药物的合成等。

乙二胺还可以用作溶剂,在有机合成中起到溶解和促进反应的作用。

此外,乙二胺还可以用作金属离子的提取剂,在金属提取和分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总结起来,乙二胺的方法原理主要涉及其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

乙二胺可以通过环氧乙烷与氨的反应合成,具有两个氨基团,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形成配位键。

乙二胺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可以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盐。

此外,乙二胺具有配位能力,可以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在催化剂、染料、聚合物和药物的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乙二胺生产工艺

乙二胺生产工艺

乙二胺生产工艺
乙二胺(Ethylendiamine,简称ED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染料、合成树脂、防腐剂、农药和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乙二胺的生产工艺。

乙二胺的生产可采用两步法:首先通过乙二醇与氨水的反应制备乙醇胺,然后将乙醇胺与氨水再次反应制备乙二胺。

第一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C2H4(OH)2 + NH3 → C2H4(NH2)OH + H2O
该反应一般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通常在140~200℃之间。

催化剂可选择钴、铬、镍等金属,也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

反应物的配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乙二醇与氨水的摩尔比约为1.2-1.5:1。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和蒸
馏分离得到纯净的乙醇胺产物。

第二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C2H4(NH2)OH + NH3 → H2NCH2CH2NH2 + H2O
第二步反应的温度和催化剂选择与第一步相似。

乙醇胺与氨水的摩尔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常为2-3:1。

反应结束后,
通过蒸馏分离得到纯净的乙二胺产物。

此外,反应后产生的水可以通过进一步蒸馏回收。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需要控制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的选择和加热冷却过程等因素。

此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
全措施,例如避免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环境中,使用防爆设备等。

总结起来,乙二胺的生产工艺包括两步反应:乙二醇与氨水反应制备乙醇胺,乙醇胺与氨水再次反应制备乙二胺。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高效、安全地制备乙二胺产品。

乙撑胺生产路线

乙撑胺生产路线

乙撑胺生产路线主要有两条: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经过这两种类型工艺变通,实际应用4条工艺路线,其中主要仍是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各占总生产能力的50%左右。

2.1 二氯乙烷法二氯乙烷(EDC)法也称二氯乙烷氨化法。

二氯乙烷法制乙二胺是目前生产乙二胺的一条重要路线。

德国Bayer工艺采用液氨,美国UCC工艺采用氨水。

氨水和二氯乙烷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乙撑胺系列产品,其中产品组成分布取决于以下因素:二氯乙烷和氨水的摩尔比;产品的再循环;pH值的大小及反应釜的几何尺寸等。

当氨水与二氯乙烷的摩尔比为2:1.1时,典型组成分布为:乙二胺55%,二亚乙基二胺1.9%,二乙烯三胺23%,N-(2-氨乙基)哌嗪3.5%,三乙烯四胺9.9%,四乙烯五胺3.9%及分子量更高的多烯多胺2.3%。

美国UCC二氯乙烷法工艺:常用质量浓度65%的氨水和二氯乙烷反应,氨烷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93~100℃,反应压力4.9Mpa,得到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经碱中和,蒸馏即得乙二胺。

产品分布为乙二胺41.9%,二乙烯三胺21.3%,三乙烯四胺16.2%,哌嗪6.1%,氯乙烯1.5%。

二氯乙烷氨化法原料易得,无需催化剂,在国外是一种重要的乙二胺工业生产方法,美国陶氏(Dow)化学公司、德国拜耳(Bayer)、荷兰德拉明(Delamine)公司以及日本东曹(Tosoh)公司等均采用该法进行生产。

国内由于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仍没有大规模采用该工艺,如能加强对二氯乙烷氨化工艺的研究开发,将有利于扩大二氯乙烷氨化法的在国内的应用。

2.2 乙醇胺法乙醇胺(MEA)法也称乙醇胺氨化法,是目前生产乙二胺另一种重要路线,它主要以乙醇胺和氨为原料,在氢气环境中,高压下液相催化得到。

反应方程如下:乙醇胺法首先由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根据工艺过程又分为氨化催化剂还原工艺和缩合工艺。

前联合碳化学公司、巴斯夫(BASF)公司等均采用乙醇胺氨化法制乙二胺及其衍生物,图2.1为巴斯夫(BASF)公司的生产流程图。

一种乙二胺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乙二胺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乙二胺的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赵锋伟,吕剑,杨建明,张前,梅苏宁,余秦伟申请号:CN201310675963.7
申请日:20131211
公开号:CN103709042A
公开日:
201404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乙二胺的制备方法。

所涉及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乙醇胺和氨于300℃~380℃反应10S~30S;之后反应物料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于200℃~280℃反应10S ~30S制得乙二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乙醇胺和氨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经两个不同反应温度的串联反应器,进行气相缩合胺化反应合成乙二胺,解决了乙醇胺转化率与乙二胺选择性之间的矛盾,可将乙醇胺的反应转化率由50%提高至80%。

申请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地址: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丈八东路16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史玫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乙二胺的工艺流程

乙二胺的工艺流程

乙二胺的工艺流程
乙二胺(Ethylene diamine,简称EDA)的工艺流程一般可分为以下步骤:
1. 反应原料准备:主要原料为乙烯和氨水。

乙烯经过充分净化后,与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

2. 缓冲处理:混合后的气体进入缓冲塔,通过添加酸碱缓冲剂进行pH值调节,确保反应过程中的酸碱度适中。

3. 反应器:将缓冲处理后的混合气体引入反应器,通过进一步的控制条件(如温度、压力)进行催化反应。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铜、铜镍合金等。

4. 分离提取: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混合物进行分离提取。

一般采用蒸馏或萃取等方法,将乙二胺与未反应的氨水和副产物进行分离。

5. 精制处理:对分离提取得到的乙二胺进行精制处理。

这包括除去杂质、水分和剩余的氨水等。

常用的方法包括蒸馏、吸附和干燥等。

6. 乙二胺的制备结束后,可通过后续的过滤、包装等工艺步骤进行产品的终端处理和装填。

需要注意的是,乙二胺的工艺流程具体会因制造商、使用目的和生产规模等因素
而有所差异,上述流程仅为一般参考。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艺优化和技术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乙二胺的合成方法很多,主要有二氯乙烷法,乙醇胺法,乙烯氨化法,甲醛-氢氰酸法,二甘醇氨化法,氯乙酰氯氨化法和氨基乙腈加氢法等。

但工业化生产乙二胺的方法主要是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其它方法由于原料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2.1 二氯乙烷法
……
2.1.1 二氯乙烷法反应器类型和比较
……
2.1.2 二氯乙烷法乙二胺的分离研究
……
2.2 乙醇胺法
乙醇胺(MEA)法也称乙醇胺氨化法,是目前生产乙二胺另一种重要路线,它主要以乙醇胺和氨为原料,在氢气环境中,高压下液相催化得到。

反应方程如下:
……
2.2.1 氨化催化剂还原工艺
……
2.2.2 缩合工艺
……
2.3 其它方法
除上述两种主要工艺外,通过环氧乙烷氨化也可以得到乙二胺。

环氧乙烷与氨反应生产乙二胺是由乙醇胺路线衍变而来,在该工艺中环氧乙烷与氨反应生产乙醇胺,乙醇胺再进一步与氨反应得到乙二胺和多乙烯多胺。

该工艺合成的乙二胺收率较高,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已经建成由环氧乙烷和氨直接反应生产乙二胺和多乙烯多胺的装置。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国内环氧乙烷装置建设速度明显较快,因此该方法颇具市场竞争潜力,但此法目前应用还不广泛。

国外也对环氧乙烷与二氯乙烷结合工艺进行研究;国外还有报道甲醛和氢氰酸在水存在下生成乙醇腈,或者在氨存在下反应生成氨基乙腈及其缩合物,将这些产物加氢还原以后,可以得到乙撑胺系列产品,该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丙烯腈副产品剧毒的氢氰酸的出路。

不过目前全球主要采用是二氯乙烷和乙醇胺法,且乙醇胺和环氧乙烷比例在不断增加。

2.4 乙二胺生产工艺比较
工业化生产乙二胺的方法主要是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

二氯乙烷法以多乙烯多胺为主要副产品,乙醇胺法则以哌嗪及其衍生物为主要副产品。

……
2.5 乙二胺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趋势
有关化工专家认为,我国乙二胺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强劲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基础石化原料,国外无论生产技术和市场均非常成熟,而国内合成技术相对落后。

在没有可靠先进技术、原料作保证的前提下,国内中小型企业仍不宜盲目建设生产装置。

针对国内需求情况,有资源优势的石油化工企业应引进国外技术建设乙醇胺法生产乙二胺装置,其生产规模应在1万~3万吨级/年为宜。

2008年10月,我国独创的催化法合成乙撑胺新工艺获得重大突破,……
2.6 乙二胺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
工业化生产乙二胺的方法主要是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其它方法由于原料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以前两种路线合成技术国内均不掌握,针对国内市场需求情况,国内有资源优势的石油化工企业应引进国外技术建设乙醇胺法装置,乙醇胺法工艺设备不仅投资少、成本低,并且副产物少,产品组成中乙二胺比例高,联产品品种比二氯乙烷法简单,故在开拓市场方面比较容易。

国内市场对乙二胺和哌嗪的需求量也较大,可以较为集中地开发市场。

并且目前国内乙醇胺的生产厂家比较多,更有几家较大规模的生产厂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且有扩建计划,产品质量和数量比较有保证。

故国内建设乙二胺装置建议采用乙醇胺法工艺技术,装置规模应在1万~3万吨/年为宜,技术应考虑陶氏化学、巴斯夫、拜耳或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技术。

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发布《乙二胺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