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4~15岁患儿,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组(A组)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

记录两组患儿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术后麻醉的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均能较快实现诱导麻醉,但B组患儿心率影响较小,更稳定,且在觉醒时间、拔管时间、意向力复原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等方面都短于A组(P<0.05)。

结论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患儿血液循环稳定,术后清醒快,值得在小儿手术中推广应用。

标签: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小儿手术近年来,随着临床手术的需要,麻醉技术不断发展,以往单一的麻醉技术已不能满足当今的手术需求,而复合麻醉能够使诱导麻醉速度加快,维持麻醉效果稳定持久,且术后恢复迅速,对患者的生命指征影响较小,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

临床研究表明,七氟醚具有静脉麻醉诱导快、吸入维持麻醉对生命体征影响小等优点[1],本研究旨在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4~15岁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组(A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15岁,身高95~160 cm,体重15~45 kg)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14岁,身高90~162 cm,体重14~44 kg),剔除体重超过标准体重80%的患儿。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儿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0.1 mg/kg。

诱导麻醉:A组患儿先静脉给予丙泊酚1.5~2.0 mg/kg,再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商品名:万可罗宁)0.08 mg/kg 和芬太尼3 μg/kg。

探讨七氟醚在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七氟醚在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0 . 0 5) 。
1 . 4 统计学分析
计 量 资料 用 ( ± ) 表示 ,组 间 比较采 用 f 检验 ,计 数 资 料 以率 ( % )表示 ,组 间 比较 采 用检 验 ,尸<0 . 0 5为差 异 有 统计学 意义 。
1 . 2 麻醉方法
两 组患 者 术前 常规 禁 食 6 h ,禁饮 4 h ,术 前 3 0 mi n肌 注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选择 2 0 1 0年 8月 至 2 0 1 2年 8月 间在 我 院 就 诊 的 1 0 0 例需行 择期 手术治 疗的患 者为研 究对象 ,其 中腹 腔镜胆 囊手 术3 2例 ,乳 腺手 术 2 8例 , 胃肠 手术 1 6例 ,其 他妇 科 子宫 手术 2 4例 。患者 中男性 3 2例 , 女性 6 8例 , 年龄 2 0 6 0岁 , 体重 5 0 ~ 8 0 k g ,患 者 A S A分级 I一Ⅱ级 ,将 所 有 患 者 随机 分为 两组各 5 0例 ,两组 患者 一般资料 比较 ( 在性 别 、年龄 、
1 8 4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1 2 期

药 物 与临 床 ・
探讨七氟 醚在 静脉 复合麻醉 中的应用效果
( 山东省安丘市人 民医院 麻醉科 ,山东 安丘 2 6 2 1 0 0 )
徐 德 玲 ,张 兴 花
摘要 :目的 探讨七 氟醚在静脉复合全麻 中的应 用效果 。方法 将 1 0 0 例 纳入 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 两组 ,每组各 5 0例。 观察组采 用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 ,对照组应 用靶控输 注 丙泊酚复合 全麻 ,分别观察记 录两组 患者术 中血流动 力学变化 情况 、患者术毕 苏醒 时间、清醒 时间及发生不 良反应发生 率等情况 ,对 两组 患者的麻 醉效果进行 比较 分析。结果 观察 组 的麻 醉效果在血流动 力学变化 、术毕 患者 苏醒时 间、清醒 时间及发 生不 良反 应发 生率等 方面均优 于对照组 ,两组比 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 义 ( P<0 . 0 5)。结论 七氟醚复合静 脉全麻血 流动力学更加 平稳 ,术毕 苏醒迅速 ,不 良反应 少 ,是 种 安 全 有 效 的 麻 醉 方法 。 关键词 :七 氟醚 ;复合全麻 ;丙泊酚 ;麻醉 效果 中图分类号 : R6 1 4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2 . 1 3 8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王玲;李前辉;李澜;马丹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2(29)8
【摘要】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类强效镇痛药。

具有起效快、代谢迅速无蓄积、对人体生理干扰小的优点。

而七氟醚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吸入全身麻醉药,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吸收和恢复快及刺激性小等优点。

二者复合麻醉兼具了瑞芬太尼的强效镇痛及七氟醚的苏醒恢复快的特点.因此笔者将两者复合应用,探讨其在小儿短小手术的可行性。

【总页数】2页(P696-697)
【作者】王玲;李前辉;李澜;马丹
【作者单位】471031,河南洛阳,150医院麻醉科;471031,河南洛阳,150医院麻醉科;471031,河南洛阳,150医院麻醉科;471031,河南洛阳,150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R971.2
【相关文献】
1.喉罩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黄菲;胡俊
2.喉罩通气技术联合七氟醚、瑞芬太尼、氯胺胴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体会 [J], 张振;陈伟;刘伟;唐东亮
3.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联合欧普乐喉罩(OPLAC)的临床应
用效果观察 [J], 丁洋子;张奉超
4.喉罩通气技术联合七氟醚、瑞芬太尼、氯胺胴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体会 [J], 张振;陈伟;刘伟;唐东亮
5.喉罩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眼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J], 郑颖;王俊仙;祁继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将择期耳鼻喉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七氟醚组)和B组(常规芬太尼和七氟醚组),每组20例。

麻醉诱导采用吸入七氟醚,待小儿入睡后开放静脉,注射异丙酚、维库溴铵、咪唑安定,以及瑞芬太尼或芬太尼。

麻醉维持采用吸入七氟醚,以及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

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分钟、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使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患儿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均明显快于芬太尼七氟醚组(P <0.05)。

结论:在小儿麻醉中七氟醚结合瑞芬太尼的使用,使小儿麻醉从诱导到苏醒更加安全可控。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芬太尼血流动力学小儿麻醉七氟醚因为血气分配系数低能迅速达到需要的麻醉深度,诱导平稳、顺畅、快速停止吸入后很快经呼吸道排出体外,麻醉苏醒迅速,无药物体内蓄积,免除注射疼痛等很多优点,成为了目前最接近理想需要的吸入全身麻醉药。

本文旨在观察七氟醚合并使用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常规应用于小儿麻醉时采用哪种阿片类镇痛药更好,以利于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资料与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耳鼻喉手术的小儿40例,年龄2~9岁,体重10~26kg。

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七氟醚组(A组,n=20),和常规芬太尼和七氟醚组(B组,n=20),每组20例,两组在体重、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麻醉方法:两组均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01mg/kg。

两组应用循环回路诱导,先用8%七氟醚通入回路3~5分钟,堵塞面罩出口,挤空呼吸囊几次,使呼吸回路内充满麻醉气体,再将准备好的呼吸回路上的面罩放在患儿面前,保持密闭,让患儿做深呼吸(哭闹小儿直接扣住面罩),吸入8%的七氟醚,氧流量为8L/分。

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袁红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0(029)020
【摘要】@@ 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由于患儿不配合常需在全麻下完成,术中为了使咽喉反射减弱有利于手术操作,应使麻醉深度稳定,避免忽深忽浅,此类手术时间一般都较短,术毕要求患儿苏醒迅速、清醒质量高.七氟烷作为一种新型吸人麻醉药,无刺激性气味,起效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瑞芬太尼作为新型短效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其镇痛作用强,在持续泵注时对循环抑制小、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且苏醒期躁动和精神异常很少发生.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作为对照,研究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袁红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6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
【相关文献】
1.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2.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3.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在小儿短
小手术中的应用4.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眼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5.瑞芬太尼与七氟烷联合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肥大手术的中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谢德惠【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16(32)14【摘要】目的:通过对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对比观察,从而选择适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式。

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40例。

观察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麻醉诱导前后、气腹前、气腹后10 min、气腹毕、手术结束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术后清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后、气腹前、手术结束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丙泊酚组于气腹后10 min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气腹后10 min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

两组气腹后10 min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苏醒较快、较早拔管,意识恢复较快;七氟醚组中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较丙泊酚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平稳安全、清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总页数】2页(P2220-2221)【作者】谢德惠【作者单位】万源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四川63635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麻醉的效果观察 [J], 于栋娟;徐惠丽2.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麻醉的效果观察 [J], 徐龙科3.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J], 徐枫4.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丙泊酚或七氟醚全麻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J], 杜化娟;曹立群;汤鑫5.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J], 徐志强;马明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氟醚在妇科静吸复合全麻中的应用

七氟醚在妇科静吸复合全麻中的应用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具有麻醉平稳、术毕苏醒快、无术中知晓等优点[1],但有引发恶性高热的可能,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复合吸入七氟醚的全麻、全凭静脉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毕苏醒时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妇科全麻手术患者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0岁,其中盆腔淋巴结清扫3例,腹腔镜手术27例。

随机等分为两组(n=15),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全部患者于麻醉前30min肌注鲁米那钠(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

麻醉诱导采用咪哒唑仑注射液(商品名力月西)0.04mg/kg、丙泊酚1.5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依次缓慢静注,面罩加压吸氧(流量4.0~6.0L/min)去氮5min,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潮气量(VT)8~10mL/kg,呼吸频率(f)12次/分钟,吸呼比(I∶E)为1∶2,调整呼吸参数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30~35mmHg(1mmHg= 0.133kPa)。

麻醉维持:气管插管后将新鲜气流量改为1.0L/min,甲组调整挥发罐七氟醚浓度为2.0%,根据需要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为1.5%~4.0%;乙组以丙泊酚6mg/(kg·h)维持,根据需要增减4~10mg/(kg·h)。

术中微量泵输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间断推注芬太尼,缝皮前甲组停止七氟醚吸入,乙组丙泊酚逐渐减量至停止。

术毕给予新斯的明、阿托品拮抗肌松药作用,待呼吸满意后拔除气管导管。

1.3监测方法监测术前及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P ET CO2(使用气体浓度监测仪)等。

记录患者术毕恢复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在患者手术中采取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行麻醉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观察组患者以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患者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和定向力的恢复时间以及睁眼时间和语言应答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的低血压、头痛及恶心等并发症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

结论:在外科手术中通过联合应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麻醉有助于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有助于抑制患者应激反应,且术后苏醒较快,并发症率较低。

【关键词】手术麻醉;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7-0097-02麻醉是外科手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是导致患者围手术期内发生脑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

有报道指出[1]七氟醚以及丙泊酚均可对患者围手术期内应激反应形成抑制性作用,有助于发挥良好的脑保护效果。

然而关于七氟醚、丙泊酚对于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具体抑制程度仍尚未完全明确。

通过合理选择麻醉药物有助于实现患者术中快速且平稳麻醉复苏,并且有助于预防患者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

瑞芬太尼应用于术中麻醉可发挥消除快和无蓄积等优势,特别是在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本次研究将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为例,分析对于手术患者于术中行七氟醚或者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12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样本,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依次纳入到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包括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7~68岁,平均(41.2±0.4)岁。

对照组:包括患者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龄26~69岁,平均(40.8±0.6)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 P组 ) 观察 两组 患者麻醉诱导前 、 , 切皮 时, 术毕及 拔管 时的心率 、 平均动脉压 , 录术毕 记 患者睁眼时 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①切 皮时 s 平均 动脉压与心率均 比 P纽低 , 纽 在其余 时间 两组无 明显不 同。② P组与 s组在 睁眼 时间、 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拔 P<0 0 ) s组有显著优 势。结论 .1 ,

8・
中国实用医刊 2 1 0 1年 1 2月第 3 8卷第 2 4期
C ieeJ u n l f rc cl dcn e . hn s o r a P at a Me i eD c o i i
o. 1

时 ,D E D已经减低 , 提示内皮功能的损伤早于动脉硬化 血管结构改变, 符合先功能、 后形态的病变程序 。 J 此外 , 高血压病 、 高血脂、 冠心病等其他合并症 的 存在加剧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 它们相互影 响, 相互作用 , 加剧动脉粥样硬化 的进程。本组显示伴 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 E D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明显 D 减低, 说明多种危险因素更 能加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的发生。提示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 脂代谢紊乱 、 高血压等均为糖尿病动脉硬化 的危险因素 , 因此在严 格控制血糖的同时必须采取纠正脂代谢紊乱 , 控制血 压等综合治疗。
ca ss h d l d fro e ain.w r a d ml ii e n o s v  ̄ rn —rmi n a i i ta e u n a a l s c e ue o p r t o e e r n o y d vd d i t e o u a e e f tn l n r v mo s i h l— e
尼静吸复合麻醉能提 供满意的麻 醉效果 , 术后 苏醒快 , 是较 为理 想的麻 醉方法。
七 氟醚瑞芬 太
【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麻醉
Cl i a p l a i n o e o l r n i c l p i t fs v fu a e—r mi n a i i t a e o s i h l t n c mb n d a e t e i n a c o e f t nl n r v n u n aai o e o i e n sh sa
t ncm ie n s ei g u ( ru )adpo o l rmi naiit vnu h a o o bnda. i o bnda et s r p g pS n rpf — e f t lnr e o sn a t ncm ie n o h a o o o e n a il i etei ru ( ru ) h l wn eercre :men a ei rsue MA )ad h a a s s go p go p P .T e f l igw r e odd h a oo a r r lpesr ( P n er rt t a t e
LN i.Dp r etf ns eo g ,h it epeS o il agi,hnqu460 C ia I Ln eat n A et s l y te r ol’ H s t S nq Sagi 7 10, hn m o h io F sP pao h f u
【 bt c】 0 j t e o bev t icl fc ad eoe vf r e e in n d A s at r be i T s e h c n a eetn cvr o s ou n mf t ia cv o r e li f r y fe l a r e a ln
( 收稿 日期 :0 1— 9— 0 21 0 2)
( 本文编辑 : 傅利霞 )
七 氟 醚瑞 芬 太 尼静 吸复 合 麻 醉 在 临床 中 的应 用
林琳
情 况。方法
【 摘要 】 目的 观 察七氟醚瑞 芬太尼静吸复合麻 醉与丙泊酚瑞芬 太尼 静脉复合麻 醉的麻 醉效果和麻 醉恢 复 将 A A I~Ⅱ级行择期手术的 患者 4 S 0例 随机分 为七 氟醚瑞芬 太尼静 吸复合麻 醉组 ( s组 ) 丙泊 酚 和
slrs [ ] L ne,9 2 30 8 2 ) 1 1—15 c oi J . a ct19 ,4 ( 8 8 :111 1 . e s
[ ] 禹远远 , 2 王瑞英 , 咏梅. 管 内皮 功能紊乱与 糖尿病 大血管 病 郝 血 变[ ] 临床荟萃 , 0 , (0 :551 1 . J. 2 82 2 )11- 7 0 3 5 [ ] 薛莉 , 3 史铁梅. 超声检测血管 内皮功 能的研究进 展 [ ] 中国医学 J.
po o l e fna i it v n u n aain c mbn d a e tei.M eh d F r ae fAS 一 Ⅱ rp f mi tnl nr e o sih lt o ie n sh s o r e a o a to s ot c s so A I y
参 考文献
[ ] C l a r S Sr s E G oh M, .N n na v e c 1 e m j ,o ne K , oc e a o —i s e t . e eD e n V t1 v i de
t n o n o h l ld s n t n i hl rn a d a ut trs so h m— i fe d t e i y f c i n c id e n d lsa k fa e o a u o i
影像技术 ,0 62 ( )9 194 2 0 ,2 6 :6 - . 6
[ ] 李馨 , 良毅 , 4 司 高云华 . 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 一中层厚度及外 周血管 内皮 功能 评 价动 脉 粥样 硬 化 [ ] 中 国超声 医 学 杂 志, J.
20 2 ( )4 44 0 4,0 1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