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化学非金属知识点总结

化学非金属知识点总结

化学非金属知识点总结一、非金属的性质1. 导电性非金属通常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这是因为非金属元素的价电子较多,通常与其他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而共价键不利于电子的流动。

例如氧气、氮气、氢气等都是不导电的非金属,它们在纯净的状态下无法导电。

2. 延展性和韧性非金属一般不具有金属的延展性和韧性。

大多数非金属元素是脆性的,即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

例如碳的最稳定的形式-石墨是层状结构、导电性能好、韧性好,而另一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却是透明的、脆性的。

3. 熔点和沸点非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较低,通常为固体。

例如氧气的熔点为-218.79°C,沸点为-182.96°C;氮气的熔点为-210°C,沸点为-196°C,而卤素的熔点和沸点均在常温下。

非金属的这一特性与其分子间的势能相对较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弱有关。

4. 光泽非金属的表面易于变得粗糙,表现出磨砂的外表,不光滑,无光泽。

这与金属的光泽性相对应,是金属与非金属的一个显著区别。

5. 氧化还原性非金属元素常常表现出较强的氧化还原性。

在化学反应中,非金属元素通常是被氧化剂氧化,或者它们是还原剂,可以还原其他物质。

6. 酸碱性非金属元素大多数是酸性的。

例如氧气形成酸性氧化物,氮气形成氮化物,硫形成硫化物等。

这与金属形成碱性氧化物的性质相反。

二、非金属的分类非金属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存在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气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和液态非金属。

1. 气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为气态的非金属元素。

常见的气态非金属有氧气(O2)、氮气(N2)、氢气(H2)、氯气(Cl2)等。

这些气态非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于生物的生长、大气的成分、化学反应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固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是指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的非金属元素。

常见的固态非金属有碳(C)、硫(S)、磷(P)、硒(Se)等。

这些固态非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对于生物的组成、材料的制备、化学反应等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知识点总结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知识点总结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知识点总结金属和非金属是化学领域中常见的分类,了解其区分的知识点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概念。

一、基本概念1. 金属:金属是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等特性的元素或合金。

金属常以固态存在,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2. 非金属:非金属是指不具备金属特性的元素或化合物。

非金属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存在,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二、物理性质区分1. 外观:金属常具有金属光泽,即具有反射光的能力,而非金属则没有光泽。

2. 密度:金属的密度较高,如铁、铜等,而非金属的密度较低,如氧气、氮气等。

3.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被拉成长丝或铺展成薄片,而非金属则不具备这一特性。

4. 电导率:金属具有良好的电导率,能够传导电流,而非金属则电导性较差。

5. 热导率:金属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可以迅速传导热量,而非金属的热导率相对较低。

三、化学性质区分1. 氧化性:金属在常温下容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而非金属的氧化反应相对较慢。

2. 反应活性: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容易与酸、水等物质反应,而非金属的反应活性较低。

3. 酸碱性:金属氧化物往往具有碱性,能与酸中和反应,而非金属氧化物通常具有酸性或中性。

4. 氢气反应:金属可以在适当条件下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非金属无法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四、其他区分1. 钡试验:可以用硫酸钡溶液测试,金属与硫酸钡反应时会生成白色沉淀,而非金属则不会产生沉淀。

2. 金属的阴极反应: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能够发生阴极反应,而非金属则不具备这一特性。

结语:通过对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了解这些知识点将为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读者有所帮助。

非金属的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的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的知识点总结非金属的性质1. 导电性:非金属通常是较差的导体,它们的电子结构使得电子难以自由传导。

在晶体中,非金属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或离子键,这种连接方式使得电子难以自由移动,导致非金属的导电性较差。

然而,一些非金属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显示出一定的导电性,例如石墨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2. 热导性:非金属的热传导性一般也较差,这是由于非金属晶体中的原子结构导致热能传导困难。

部分非金属,如硅和石墨,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表现出较好的热传导性能。

3. 机械性能:非金属的机械性能通常较差,它们的原子结构使得非金属材料容易发生断裂或变形。

然而,一些非金属材料在加工和处理后,可以获得较好的机械性能,如聚合物材料和陶瓷材料。

4. 化学性质:非金属在化学性质上与金属有着显著的区别。

非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易于与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

非金属还具有较强的活泼性,容易与氧气、氯气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此外,非金属在一些条件下也可以发生自身氧化、还原等反应。

非金属的分类1. 碳族元素:碳、硅、锗、锡和铅。

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中包含4个价电子,它们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4价。

2. 氮族元素:氮、磷、砷、锑和铋。

这些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3价。

3. 氧族元素:氧、硫、硒、碲和钋。

这些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4. 卤素元素:氟、氯、溴、碘和砹。

这些元素通常表现为-1价,并且具有较强的活泼性。

5. 气态元素:氢、氮、氧、氟、氦、氖、氩、氪、氙、氡。

这些元素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常为气态存在。

6. 其他非金属元素:包括氢、磷、硼、硅、硫、氯等元素。

非金属的应用1. 氧气:氧气是生物体进行呼吸代谢的必需气体,同时也是许多物质燃烧的氧化剂。

氧气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冶金等领域。

2. 硫:硫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备硫酸、硫化物、硫胺等化合物。

硫还用于制备硫化橡胶、制皂、农药等产品。

3. 硅: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伏、光电等领域。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离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离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离子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离子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非金属元素是指在常温下通常不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与金属元素有很大的差异。

非金属离子指的是以非金属元素为主体的带电离子。

本文将对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特点以及其离子化过程进行详细归纳。

1.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大多呈现气体或固体的形态,只有少数几种是液体。

其物理性质表现为低密度、低熔点和低导电性。

此外,非金属元素通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如氧气是无色的,氮气呈现为无色透明,硫黄为淡黄色。

2. 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大多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易获得电子形成带负电的离子,成为负离子(即非金属离子)。

此外,非金属元素的还原性较弱,容易被氧化。

3. 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非金属元素经过离子化过程后可以形成非金属离子。

在离子化过程中,非金属元素接受或者共享电子,形成具有负电荷的离子。

以氯元素为例,它可以接受一个电子,形成Cl-离子,符号化学式为Cl-。

非金属元素离子化的一般规律是:非金属元素接受的电子数等于它的原子序数减去八的绝对值。

少于八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会主动接受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单负离子;多于八个电子的元素则需要与其他元素发生共享电子的过程,通常形成分子。

4. 常见的非金属离子在化学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主要有氯离子(Cl-)、氧离子(O2-)、硫酸根离子(SO42-)和胺离子(NH4+)。

每一种离子都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如氯离子常用于食盐的制备,氧离子则是构成氧化物和酸化物的重要基础。

总结: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离子在初中化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金属元素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低密度、低熔点和低导电性等特点。

非金属元素通过离子化过程可以形成非金属离子,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非金属离子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离子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非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非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非金属和非金
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非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1. 非金属的特征和分类
- 非金属是指不具备金属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通常为固体或气体。

- 非金属可以分为五类:氢、卤素、氧族元素、硫族元素和氮族元素。

2. 非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质
- 非金属通常具有低熔点、低密度、不导电性和脆性等特点。

- 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因其成分和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 非金属的应用和作用
- 氢广泛应用于制造氨水、氢气燃料电池等领域。

- 卤素常被用于消毒、农药和染料的生产中。

- 氧族元素如氧和氮广泛应用于支持燃烧、氧化和生物呼吸等过程中。

- 硫族元素常被用于制造硫酸、橡胶等物质。

- 氮族元素如氨广泛应用于制造化肥和爆炸物等领域。

4. 非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 非金属材料在航空、能源、电子、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进一步拓
展其应用前景。

总结:
非金属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物质,其具备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
应用领域。

了解非金属的特征、分类以及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和应用非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非金属的基本性质在化学中,非金属是指不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如碳、氮、氧、硫、氢等。

非金属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电负性大由于非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数量比金属多,且基态下外层电子通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非金属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非常强,具有较大的电负性。

2.不良导电由于其电子亲和力强,非金属原子能够很容易地吸收外部电子,但又由于其电子结构松散,因此不良导电。

3.易受氧化剂氧化非金属由于其电子结构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剂氧化。

例如硫化氢(H2S)与氧(O2)反应,可以发生氢氧化氧化反应生成硫酸(H2SO4)。

二、非金属化合物的分类1.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可与水形成酸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更高的氧化态元素,能够和水反应形成酸性溶液。

例如,二氧化硫(SO2)在水中形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的酸性可以中和碱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可与水形成碱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更低的氧化态元素,能够和水反应形成碱性溶液。

例如,钙氧化物(CaO)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钙的碱性可以中和酸性氧化物。

3.中性氧化物中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无法形成酸碱反应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在完全化合物的状态下,没有任何电荷转移,且在水中不会有任何反应。

例如,氧气(O2)即为中性氧化物。

4.卤素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是指非金属元素与卤素元素化合生成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在实验室中常用于进行化学反应和中和反应。

例如,氯化氢(HCl)是由氢气和氯气通过电解反应得来的。

5.含氧酸化物含氧酸化物是指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硫酸(H2SO4)和硝酸(HNO3)是常见的含氧酸化物。

三、非金属物质的重要性非金属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非金属物质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硅及其化合物(一)硅1、硅的存在和物理性质(1)存在:只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SiO2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地壳岩层里,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

(2)物理性质:晶体硅是一种灰黑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熔沸点较高,能导电,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硅的化学性质3、用途:制造半导体、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

(二)CO2和SiO2的比较(三)硅酸及硅酸盐1、硅酸(1)物理性质:与一般的无机含氧酸不同,硅酸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弱酸性:是二元弱酸,酸性比碳酸弱,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3)制备:通过可溶性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如Na2SiO3溶液与盐酸反应:(4)用途:硅胶可用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等。

2、硅酸盐定义: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所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1)硅酸盐结构复杂,一般不溶于水,性质很稳定。

通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

例如:硅酸钠Na2SiO3(Na2O·SiO2),高岭石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

书写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注意事项:① 氧化物之间以“·”隔开;②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应化为整数。

(2)硅酸钠:Na2SiO3,其水溶液俗名水玻璃,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是一种矿物胶,用作黏合剂和木材防火剂。

(四)常见无极非金属材料及其主要用途(五)总结提升1、硅(1)硅的非金属性弱于碳,但碳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却只有化合态。

(2)硅的还原性强于碳,但碳能还原SiO2产生,但Si能跟碱溶液作用放出(3)非金属单质跟碱溶液作用一般无H2H:2(4)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反应,但硅能跟氢氟酸反应。

(5)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硅为半导体。

2、二氧化硅(1)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熔点却很高。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在化学领域中,非金属元素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中与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用于制备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制造玻璃、肥皂等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二氧化碳还被广泛应用于饮料工业,作为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得饮料具有一定的气泡和口感。

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作灭火剂和冷却剂等。

二、氧气(O2)氧气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氧化作用。

在燃料燃烧过程中,氧气是必要的燃料氧化剂,促进燃料的燃烧反应。

此外,氧气还可用于氧化反应的促进剂,例如合成硝酸、高温物理冶炼等。

另外,氧气还可以用于医疗行业中的氧疗,提供给患者呼吸用气。

三、氯气(Cl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但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氯气广泛用于消毒和消毒作用。

例如,氯气可以用于净化饮用水、游泳池水以及医疗器械。

其次,氯气还可用于合成化合物,如制备盐酸、氯化乙烯等。

此外,氯气还用于制造塑料、橡胶和冷冻剂等。

四、氮气(N2)氮气是化工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非金属元素之一。

首先,氮气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性气氛下的热处理过程中。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用氮气取代氧气,可减少氧化反应,保护金属制品表面的质量。

其次,氮气也可以用于灭火剂、气体替代剂等。

此外,氮气还可以用于载运和储存高活性材料,以减少氧气的影响。

五、磷(P)磷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在化工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磷是无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例如磷酸和磷酸盐。

这些化合物用于制造农药、肥料和洗涤剂等。

其次,磷还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塑料和橡胶等。

此外,磷还可以用于制造火药、炸药和农药等。

总结: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非金属知识点总结》教案
一、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
成分Cl2 Cl2、H2O、HClO、H+、Cl―、
ClO―、极少量的为OH―
H+、Cl―、H2O、极少量的OH―
稀盐酸
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
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Cl
2点燃
2NaCl
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2Fe+3Cl
2点燃
2FeCl3
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Cu+Cl
2点燃
CuCl2
与氢气反应方程式H
2+Cl22HCl;H2+Cl22HCl
与水反应方程式H2O +Cl2 ==HCl+HClO
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2 +2C a(O H)2==CaCl2 +C a(C l O)2 +2H2O
实验室制法MnO
2+4HCl(浓)△
MnCl2 +Cl2↑+2H2O
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3溶液:g++Cl―==AgCl 二、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①Si 的还原性大于C ,但C 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

2C +SiO2=====高温
Si +2CO↑; ②Si 能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2,而其他非金属单质无此性质; ③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 为半导体,石墨为良导体; ④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类别 酸性氧化物 _酸性氧化物 晶体结构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熔沸点 高
低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CO 2+H 2O H 2CO 3
与酸反应方程式 SiO 2 + 4HF==SiF 4↑+2H 2O 不反应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
少:2NaOH+CO 2==Na 2CO 3+H 2O 过:NaOH+CO 2==NaHCO 3
与CaO 反应方程式
SiO 2+CaO
高温
CaSiO 3
CaO+CO 2==CaCO 3 存在状态 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
人和动物排放
物质 用途
硅单质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 SiO 2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 硅酸钠 矿物胶
SiC
砂纸、砂轮的磨料
1、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硅。

能在玻璃上蚀刻,将其制成毛玻璃和雕花玻璃的物质是( )
A .烧碱
B .纯碱
C .氢氟酸
D .盐酸
三、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密度 毒性
黄绿色
比空气___大___ 有毒 化学性质
酸性
与水反应方程式
SO 2+H 2O H 2SO 3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O 2+2NaOH==Na 2SO 3 +H 2O ;Na 2SO 3+SO 2+H 2O==2NaHSO 3
SO 2+NaOH==NaHSO 3
漂白性
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
学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吸附漂白:活性炭;氧化漂白:HClO 、O 3、Na 2O 2
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2SO 2 + O 2 === 2SO 3 与氯水反应方程式 SO 2 + Cl 2 +2H 2O == H 2SO 4+2HCl
氧化性 与硫化氢反应方程式 SO 2+2H 2S == 3S ↓+2H 2O
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与铁铝反应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
异同点①吸水性——干燥剂
②脱水性——蔗糖变黑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__1__:3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A。

把A溶于水得溶液B。

向B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B变成C。

在C里加Na2S产生气体D。

把D通入B溶液得浅黄色沉淀E。

按A、B、C、D、E顺序排列的是()
A.SO2,H2SO4,H2SO3,H2S,S
B.SO2,H2SO3,H2SO4,H2S,S
C.SO2,H2SO3,H2SO4,SO3,Na2S2O3
D.SO3,H2SO4,H2SO3,SO2,Na2S2O3
四、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氨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
无色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__
小___
易溶(1:_700_)可以形成喷泉,水溶液呈_碱_性。

氨气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方程式NH3+H2O NH3·H2O NH4++OH―
与盐酸反应方程式NH3 + HCl == NH4Cl
实验室制法C a(O H)2+2NH4ClCaCl2 +2NH3↑+2H2O
氨水成分NNH3、NH3·H2O 、H2O 、NH4+、OH―、极少量的H+
铵盐物理性质:铵盐都是_无色_色晶体,____能_____溶于水
化学性质氯化铵分解反应方程式
NH4Cl

NH3 + HCl
碳酸氢铵分解反应方程式
NH4HCO3

NH3↑+ H2O +CO2↑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 B.45mL C.30mL D.15m
漂白剂
1.强氧化剂型
这类漂白剂主要包括次氯酸、Na2O2、H2O2、HNO3、臭氧等强氧化剂。

这类漂白剂的漂白原理就是利用其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适用于漂白纺织品。

但要注意不能漂白还原性物质,还要注意有关酸或碱对漂白的物质有无腐蚀性。

2.加合反应型
这里主要指的是SO2,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跟有色物质结合,即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这种作用化学上称之为“加合反应”,常用SO2漂白纸张、编织品等。

这种漂白方法的缺点,一是污染环境,二是效果不持久。

3.吸附作用型
把一块木炭放入盛有品红的烧杯中振荡,会发现溶液的红色变浅,甚至完全消失,这是品红分子被吸附在木炭上的缘故。

吸附作用是一种物理过程。

将木炭加工制成活性炭,吸附能力会更强,用于漂白效果极佳,制糖工业中就是用活性炭作脱色剂的,除了吸附色素外,活性炭也可以吸附一些有毒气体或微粒。

【例8】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解析】因为SO2的漂白性是有选择的,SO2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在此只表现酸性。

【答案】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点拔】如果认为SO2能使所有有色物质褪色,就会认为SO2能使石蕊试液褪色。

【例9】如图所示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可能是()
A B C D
X SO2H2S CO2Cl2
Y 饱和NaHCO3浓H2SO4Na2SO3溶液Na2CO3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