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MR水成像的形态

合集下载

突发性耳聋之中医药治疗

突发性耳聋之中医药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药治疗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教授彭斌博士突发性亦称特发性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一侧耳居多,听力损失多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对脑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

发病年龄以4O岁左右中年人居多,发病率每年约5~20/10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本病属于耳科急症,应在发病后尽早治疗,以抢救听力。

少数患者有自愈倾向,则疗效较好,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成为永久性耳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称本病为暴聋,指出:“暴聋是因邪犯耳窍、起病迅速的感音神经性聋,主要指特发性暴聋(突发性聋)”。

古代文献中所谓风聋、卒聋、热聋、火聋、厥聋、气聋、肝火聋、痰火聋、窍闭等,可能与此病有关。

暴聋之名最早见于《素问·厥论》:“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可能是指流行性腮腺炎所致。

“暴聋多实”,古代文献中凡论暴聋而病机属实者,可能与本病有关。

《内经》中对暴聋实证病机论述颇多。

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五常政大论”、“热论”等篇,指出了暴聋因于风、寒、暑、湿、燥、火为患的病因病理。

【中医病因病机】耳属清窍,贵在清空通利。

凡六淫外感,脏腑不平,气机逆乱,生气不足,皆致耳窍窒塞,清窍不利,功能失司,发为突聋、耳鸣。

然暴起多实,渐起多虚,故本病以实证病机居多,但亦有虚证病机者。

其病程长者,与“感音神经性聋”辨治无异。

1、风邪犯耳:外感风邪,肺金不利,邪闭葱笼,故令。

清·尤在泾《医学读书记》说:“肺之络会于耳中,肺受风火,久而不清,窍与络则为之闭,所以鼻塞不闻香臭,鸣不能闻音声也。

”《温热经纬·外感温热篇》亦谓:“耳为肾水之外候,然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笼葱,专主乎听,金受火烁,则”。

2、肝火上扰:情志忧郁,肝郁化火,或暴怒伤肝,气机上逆,肝火上扰清窍,致耳窍功能失司,听力障碍。

MRl内耳水成像技术的应用

MRl内耳水成像技术的应用
像学评 估中的应用[J].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86-88. [2] 丁凯,沈桂权. 低场磁共振内耳水成像的初步探讨(附30例报告)[J ].
贵州医药,2012,36(1):51-53. (收稿日期:2012-12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耳是 人体 听 觉 器官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因其 结 构复 杂,也被 称 之为迷 路。内耳 在 人体的听 觉当中起 着重 要 作用,它维 持 着机体 的平衡,对人体 接受的外在声音 进行加工 后转换为神经冲动,并 将 其 从 蜗 后传 达 到大 脑 皮 层的听 觉中 枢,是 人体 能 够 对外在 声音 信息做出反 应的关 键 器官。一旦内耳发 生 病 变,出现 结 构 或 者功 能 上的异常,极易影响人的听力,造成各种不便。临床上,突破传统 X 射线及CT检查局限的M R I水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术,简称为磁共 振成像 M R I)技术,在内耳水成像中具 有重要作用,对于内耳异常 的 检 查提 供了更 好的临床实践。本 次 选 取该院 2 011年3月间 — 2 012 年6月间进行检 查的病患83例,探 讨M R I 水成像技 术的临床应 用 价 值,并形成 如下报 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 此次临床 研 究的结果 来 看,M R I 水成像 技 术 在 检 查内耳 时,成像效 果较 好,检查较为全面,在临床应用上具 有广泛前景。 内耳是人体听力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全 部埋藏于颞骨岩 部骨质 内,介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由骨迷 路和膜 迷 路构成,分为两个 部分,一个叫做耳蜗是听觉器,另一个叫做前庭是 平衡器,因此内 耳又叫做平衡听 觉器。内耳因其组 成 结 构复杂,因此也有迷 路之 称。磁 共 振 成像是 断层成像中的一种发 射断层成像,它利用磁 共 振 现 象 从 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 并重 建出人体信息,但与 P E T 和 S P E C T不同的是 磁 共 振 成像 不用注 射 放 射 性同 位 素就可成像,这 一点也使 磁 共 振 成像 技 术更加安 全。由于内耳结 构细小复 杂,位 置特 殊,所以实体解剖标 本的获取比较困难,传 统的X 线及C T 在 成像上也存在很大 局限性,因此给内耳疾病的诊断带来了困难。 相较之下,M R I成像技术下,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关于内耳结构物 理特性的相关参数及图像,M R I成像技术相较于其他成像技术能 够 提 供 更多的信息量,在诊断患者病 情上具 有更 强的优势,比如 横 断 面、矢状 面、冠 状面 和 各 种 斜 面的 体 层图 像,但同时又 不 会 产 生伪 影,辐 射少,对 机体影响 小,应 用 优 势 非常明显。

MR水成像 ppt课件

MR水成像  ppt课件

34
输尿管癌
ppt课件
35
输尿管癌
ppt课件
36
输尿管癌
ppt课件
37
输神经源性膀胱
ppt课件
38
输尿管移行细胞癌
MRU
T1加权像
ppt课件
T2加权像
39
SS-RARE,一次 投射成像MRM
TR无穷大,TE= 1100ms
扫描时间=5秒
ppt课件
40
ppt课件
3
水成像技术的原理
• 实际上,长TR主要是为了取得T2的效果,特长的TE是为
了增强T2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将一般的组织结构信号压低 (变黑),从而使含水的信号更加突出,因此TE值在水成像 中非常重要,是成功的关键。此技术对流速慢或停滞的液 体 (如脑脊液、胆汁、尿液、静脉血等)非常灵敏,呈高信 号,而使实质性器官和流动液体(如动脉血)呈低信号,从 而达到水成像效果。
ppt课件
17
胆 管 结 石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SS-RARE,一次投射成像MRCP
TR无穷大,TE=1100ms
扫描时间=1秒
ppt课件
20
SS-RARE,一次投射成像MRCP
TR无穷大,TE=1100ms
扫描时间=4秒
ppt课件
21
SS-TSE MRCP
SS-RARE,一次投射成像MRCP
ppt课件
4
水成像的临床应用
• MR胆胰管成像(MRCP) • MR尿路成像(MRU) • MR脊髓成像(MRM) • MR内耳水成像 • MR涎腺管成像
ppt课件
5
以MRCP为例
• 检查前准备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内耳的成像研究和应用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内耳的成像研究和应用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内耳的成像研究及应用研究生:明洁导师:贾文霄教授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 MRH)的三种后处理方法,即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对内耳显示分别有各自优势,为不同内耳原因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选择简单、合理、有效的扫描序列和最佳后处理方法,为临床无创评估内耳病变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方法:对80例无听力障碍的正常人及45例临床确诊为SNHL的患者行高分辨率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3D TSE T2WI)行横断面扫描,然后行3D TSE T2WI双侧斜矢状面扫描。

对45例SNHL患者加扫T1WI,若该序列显示有异常信号则行T1WI扫描。

数据采集后传至工作站利用ViewForum后处理软件行MPR、MIP、VR 重建。

观察正常内耳及内听道解剖结构的显示情况,并进行测量。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测量值及不同后处理技术对内耳各解剖结构评分,分别行组间及不同后处理方法间的差异性检验。

结果:(1)正常志愿者组80例160耳均能清晰地显示耳蜗前庭神经、面神经、蜗神经及内耳膜迷路的细微解剖结构。

(2)VR、MIP测量前、水平、后半规管最大径及管径,蜗管管径及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R、MIP图像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R、MIP、MPR显示膜迷路诸结构及神经的能力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5例病人中MRI内耳发现有9例异常(阳性率20%),共7种病变,其中儿童(小于14岁)以先天性异常-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最常见。

结论:(1)内听道及膜迷路的细微结构可利用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技术得以立体而直观的显示,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2)MRH对SNHL病因的诊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是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在多种内耳水成像技术的后处理方法中,MPR在显示神经方面具有优势,VR在观察膜迷路形态方面更具优势,其图像更清晰,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显示的更加确切,能对内耳形态是否具有改变进行更有效地评估。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MRI内耳水成像的影像特点分析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MRI内耳水成像的影像特点分析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MRI内耳水成像的影像特点分析闫一敏;巩红娟;陈子涵;刘永刚【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22(20)11【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MRI内耳水成像的影像特点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68只患耳)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资料为突聋组,另选择41例单侧耳鸣患者(41只对侧健耳)为耳鸣组,均进行MRI内耳水成像和MIP重组。

观察2组所有内耳MRI水成像表现、内耳外淋巴液信号强度变化及膜迷路积水。

结果2组内耳耳蜗底转MRI水成像形态图均获取成功,突聋组患耳可见11只(16.18%)形态异常,患耳局部显影可见中断不连续,部分伴有边缘粗糙不光滑,突聋组和耳鸣组的对侧健耳出现显影中段分别为3只和1只,突聋组双侧耳和与其耳鸣对侧健侧的形态异常耳阳性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突聋组患耳较健耳的耳蜗底转与同层脑干信号强度比有显著降低(P﹤0.05),较耳鸣组对侧健耳的上述强度有所显著降低(P﹤0.05)。

突聋组膜迷路积水有18只(26.47%),突聋组和耳鸣组的对侧健耳无膜迷路积水征象。

结论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患耳MRI水成像可见半规管显影中断并部分伴有边缘毛糙,耳蜗底转外淋巴液增强信号与健耳相比有明显降低,且部分患耳伴有膜迷路积水情况。

【总页数】2页(P33-34)【作者】闫一敏;巩红娟;陈子涵;刘永刚【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一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437;R445.2【相关文献】1.分析突发性聋伴及不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及前庭功能状态2.视频眼震电图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变化及特点分析3.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特点4.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分析5.80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症状患者临床特征、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转归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MR内耳水成像技术的应用

探讨MR内耳水成像技术的应用
医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012年 第 22卷第 8期 J Med Imaging Vo1.22 No.8 2012
探讨 MR 内耳 水 成像 技 术 的应用
刘 良卿 ,郑建 刚 ,梅 莉 ,许 建兴 ,周 鸿雁 ,顾 勇 坚,吴刘 萍
(江 苏 大 学 附 属 武 进 人 民 医 院 放 射 科 江 苏 常 州 2I3002)
hydrography features,to discuss the technology of 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Methods U— sing siemens 1.5 T supercondu ting scanners,we adopted three dimensional fast sequence(3D-TSE). In 35 cases suspec— ted internal ear disease by hydrography,all patients were antecedent general M R scanning.The reconstruction included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Results Both sides image can be satisfied w ith the display of the inner ear anatom ical structures:vestibular,cochlear im plants,sem icircular canals,and internal au— ditory cana1. Conclusion H ydrography is an effective and non-invasive display bilateral labyrinth and the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fine structure. It is not only able display 3-dimensional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the labyrinth and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but aeso able to clearly dem onstrate its interna1. It can help clinical analysis of illness, and treat by surgery, espe— cially provide im portant inform ation to electronics cochlear im plant,w hich could be excluded som e absolute or relative con— traindications,greatly increases accuracy.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nner ear;Membranous labyrinth;Internal auditory canal

突发性聋患者内听动脉MRI检测结果分析

突发性聋患者内听动脉MRI检测结果分析
( De p a r t me n t o f O t O r h i n O I a r y n g O I O g y,No .2 5 2 Ho s p i t a l o f P e o p l e ' s L i b e r a t i o n Ar my , Ba o d i n g , 0 7 1 0 0 0 , C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u d d e n d e a f n e s s a n d i n t e n a l a u d i t o r y a r t e r y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 0 1 3 年第 2 1 卷 第 2期
1 3 7
・ 临床 研究 ・
突 发 性 聋 患 者 内听 动脉 MRI 检 测 结 果 分 析
田素景 张勋。 杨 国庆 张宏 强
【 摘 要】 目的 了解 突发 性 聋 患 者 内 听 动 脉 的 管 径 大 小 , 为 探 讨 突 聋 的 病 因提 供 参 考 。 方 法 对 突 聋 组 ( 3 0
【 关键词】 突发性聋 ; 内听动脉 ; 磁 共 振 成 像
I D Ol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7 2 9 9 . 2 0 1 3 . 0 2 . 0 1 3
突 聋 患 者 患 耳 的 内 听 动 脉 内径 均 较 健 侧 或
An al y s i s o f MRI I mag es o f I n t er n al Au di t or y a n d Ar t er y Su d de n Dea f n e s s

MR内耳水成像技术

MR内耳水成像技术

MR内耳水成像技术我是柳桂勇!我在MR技术培训工作室在此呼吁大家一起学习MR,欢迎大家加入!每天学一点,每天进步一点!不要懒惰,不要任何理由的懒惰!一.常规扫描序列1.AAHEAD Scout2.T2 tse tra3.T2 tse fs cor 384 2mm4.T1 tse tra 2mm5.T2 spc tra iso 0.56.ep2d diff 3scan trace7.Contrast agent8.T1 tse r tra 2mm9.T1 tse r cor 2mm二.定位1.冠状位定位选择显示内耳听神经干较好的层面,在轴位上平行于双侧听神经干连线,前后包全整个内耳结构;冠状位上将内耳置于FOV中心。

2.轴位定位调取序列3的冠状位扫描图像,在冠状位上中心定位线与两侧面听神经干连线重合,或者平行于两侧脑底连线,上至颞岩骨上缘,下至颞岩骨下缘;轴位上将内耳置于FOV中心,并将其左右径平行于双侧听神经干连线。

扫描图像:abT2 SPACE扫描图像图a为原始扫描图像;图b为后处理后内耳水成像图,能够较好的显示内耳迷路、半规管及面听神经干管。

三.序列分析:T2 spc tra iso 0.5TR=1000ms,TE=136ms,FA=120°,FOV=200mmX200mm,层厚=0.5mm,层数:1组56层,Slice oversampling=14.3%,相位编码方向:R-L,Averages=2,Phase partial Fourier:Allowed,Slice partial Fourier:Off,Turbo factor=96,3D模式。

此序列为SPACE序列,即可变翻转角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采用3D模式及较长的回波链进行水成像扫描。

此序列进行内耳水成像扫描具有以下优点:1)膜迷路信号更突出,内听道内神经与脑脊液的信号对比更明显;2)后处理图像立体逼真,任意角度的三维旋转可使各部分完整的显露出来,使得内耳复杂的结构变得直观而易于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内耳信号强度半定量分析方法(图3C):选取双侧前庭 一个像素大小,测其水成像序列信号强度;为避免系统误差, 另选等大同侧同一平面的脑脊液作参照。患耳及健耳前庭与同 侧脑脊液:54岁女性,头痛、右耳听力下降伴右耳痛、右耳鸣10天。 MR内耳水成像薄层原始图像(图3A)及MIP重建图(3B) 显示:右侧前庭信号较对侧明显减低。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耳 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 41: 569. [2] Shogo Shinohara Etsuo Yamamoto Shigeo Saiwai,Clinical feature of sudden hearing los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signal in the labyrinth on unenhanced T1-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57:480-484. [3] Dennis C.Fitzgerald, and Alexander S.Mark.Sudden Hearing Loss: Frequency of Abnormal Finding on Contrast-Enhanced MR Studies. AJN Am J Neuroradiol. 1998,19:1433–1436. [4]路虹,李书玲,徐鸥等.伴有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内耳MRI水成像观察和研究.临 床耳鼻喉科.2005,,19:261-2263. [5] Hugo Valter Lisboa Ramos,Flavia Alencar,Barros,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sudden deafness.Rev Bras Oltorrinolaringol 2005; 422-426.
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MR水成像的形态与信号特点
目的
突发性耳聋[1]是指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的、听力至少在2个相连频率下 降20 dB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文献[2][3][4][5]对突发性耳聋内耳迷路本身的信号强度和形态 改变的观察不多.本文通过内耳MR水成像技术,观察迷路形态并测量分析其信号强度,探讨单侧突 发性耳聋患者内耳MR水成像的形态与信号特点。
结论
单侧突聋患耳除和其他作者观察到的半规毛糙及显影中断的 征象外[4],我们发现迷路信号强度存在客观减低的情况,可以解 释前者征像,亦提示突聋患耳迷路淋巴液成分发生了变化, 血-迷 路屏障破坏是其可能的共同发病机制。
结果
1.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MR形态学改变 观察63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MR内耳水成像原始及MIP图像, 内听道及桥小脑角区未见异常软组织肿块影,前庭蜗神经 清晰可见。球囊、椭圆囊、前庭及耳蜗外形未见异常扩大。10 例(15.87%)患耳形态异常,其中5个外半规管、4个上半规 管及1个后半规管出现局部显影中断不连续(图1、2),但无 半规管局部扩张,中断不连续处主要位于半规管中部, 1个外 半规管及1个上半规管边缘毛糙(图1)。3例(4.76%)健耳 3个半规管(2个外半规管、1个上半规管)显影中断。患耳形 态学的阳性发生率较健侧高,χ2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1)。
图1:32岁男性,右耳闷、耳鸣及听力下降5天 ,MR内耳水成像形态学显示: 右侧上半规管中部边缘毛糙,局部信号不均匀减低。 图2:44岁女性,上呼吸道感染1日后左耳听力下降伴耳鸣,次日出现眩晕、 恶心、呕吐。MR内耳水成像形态学显示:左侧上半规管中部显影中断, 信号局限性减低。
2. 突发性耳聋患者MR前庭信号强度改变 分别测量63例单侧突聋患者双侧前庭及桥小脑角区脑脊液信号 强度,双侧(前庭)/(桥小脑角区脑脊液)信号强度比的平均值分别为: 患耳1.02±0.198,健耳1.09±0.198,患耳迷路信号较健侧减低 (图3);经配对t检验,t值=-0.2321, P=0.024,二者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方法
分别在 1.5T GE SIGNA INFINITY TWINSPEED 双梯度超 导MR扫描(26 例)及3.0T SIEMENS MAGNETOM VERIO MR (37例)利用MR水成像技术检查63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 的双侧内耳,应用最大密度投影 (MIP) 法将图像进行三维 重建 , 获得内耳 MIP 像,从 0°开始每 15°旋转 1 次至 180°, 获得多轴面、多视角 MIP 像,观察并对比分析健侧与患侧 内耳耳蜗、前庭及三个半规管形态特点。同时手工选取前 庭内一个像素大小(图 3 ),测其水成像序列信号强度; 然而双侧前庭未必在同一平面,信号可能存在差异,特另 选取一个像素大小的同侧同一平面的桥小脑角池脑脊液作 参照 , 测量内耳迷路及同侧桥小脑角区脑脊液的信号强度, 比较突聋患耳迷路信号与健耳的差异。用SPSS17.0软件行 配对t检验,以患侧与健侧(前庭/同侧桥小脑角区脑脊液) 信号强度比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