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
急性中耳炎治疗最佳方法

急性中耳炎治疗最佳方法急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耳痛、耳闷、耳漏等症状。
对于急性中耳炎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治疗急性中耳炎的最佳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的急性中耳炎,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这包括休息、饮食清淡、避免吹风等。
此外,可以使用止痛药来缓解耳痛的症状。
这些方法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管理。
其次,对于中度到重度的急性中耳炎,需要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以及利用消炎药和止痛药来减轻症状。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进行耳部的清洁和引流,以帮助排除炎症和分泌物。
除了药物治疗外,局部热敷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热敷可以帮助缓解耳部的不适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
患者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轻轻敷在患耳周围,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鼓室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通过在鼓膜上开一个小孔,可以帮助排除中耳内的分泌物,减轻炎症。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合并有化脓性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等,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手术治疗。
在治疗急性中耳炎的过程中,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耳部的卫生。
保持耳朵清洁干燥,避免用手或棉签揉搓耳朵,以免引起感染。
此外,避免接触过多的耳部水分,尤其是游泳时要使用耳塞,以防止水进入耳道引起感染。
总的来说,对于急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症状,而中度到重度的病情需要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耳部的卫生,避免引起感染的发生。
希望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患者能尽快康复,摆脱急性中耳炎带来的不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本病多见于儿童,冬春季节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为特点。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及绿脓假单胞杆菌等。
感染途径 1. .咽鼓管途径最常见。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粘膜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局部免疫力下降,致病菌侵入中耳。
(2)急性传染病期间: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炎、伤寒等,致病微生物可以经咽鼓管侵入中耳;亦可经咽鼓管发生其他致病菌的继发感染。
(3)在不洁的水中跳水、游泳,不适当的擤鼻、咽鼓管吹张、鼻腔冲洗及鼻咽部填塞等,致病菌可循咽鼓管侵犯中耳。
(4)婴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哺乳位置不当,如平卧吮奶,乳汁可经短而宽的咽鼓管流入中耳2. 外耳道-鼓膜途径因鼓膜外伤、鼓膜穿刺或置管时不符合无菌操作,致病菌可从外耳道侵入中耳。
3. .血行感染极少见。
病理感染早期鼓室黏膜充血、水肿,血管扩张,红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等从毛细血管渗出,聚集于鼓室,逐渐变成脓性。
脓液增多后鼓膜因受压而缺血,并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终致局部破溃、穿孔、脓液外泄。
炎症得到控制后,鼓膜穿孔可自行修复或遗留永久性穿孔。
临床表现 1.耳痛为本病的早期症状。
患者感耳深部钝痛或搏动性跳痛,疼痛可经三叉神经放射至同侧额、颞、顶部、牙或整个半侧头部,吞咽、咳嗽、喷嚏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寐,烦躁。
婴幼儿则哭闹不休。
一旦鼓膜出现自发性穿孔或行鼓膜切开术后,脓液向外宣泄,疼痛顿减。
2.耳鸣及听力减退患耳可有搏动性耳鸣、听力逐渐下降。
耳痛剧烈者,轻度的耳聋可不被患者察觉。
鼓膜穿孔后听力反而提高。
如病变侵入内耳,可出现眩晕和感音神经性聋。
3.流脓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浆液血性,以后变为粘液脓性乃至脓性。
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ppt课件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骨疡型
持续性
脓性,间带血丝,臭
多为较重的传导聋, 亦可为混合聋 紧张部大穿孔或松弛 部边缘性穿孔,鼓室 内有肉芽或息肉
鼓窦区可有边缘模糊的透 光区;中耳有软组织影
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手术治疗为主
胆脂瘤型
持续性;如脓量或穿孔处 为痂皮所堵,则为间歇性 脓性,可含“豆渣样物”, 奇臭 听力损失可轻可重晚期可 为混合性聋
19
【护理诊断与措施】
1,体温过高 及早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 休息,调节饮食,疏通大便。 2,疼痛
鼓膜穿孔前:
① 2%酚甘油或2%石炭酸甘油滴耳
20
② 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咽部,减 轻咽鼓管口肿胀,以利引流
③鼓膜切开术
鼓膜穿孔后
①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外耳道 ②抗生素水溶液滴耳(氧氟沙星或利福平滴耳液) ③脓液减少、炎症消退时,用甘油或酒精制剂滴
9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变主要在鼓室 2,致病菌主要为肺炎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
10
3,感染途径:
咽鼓管途径 外耳道鼓膜途径 血行感染
11
【病理】
粘膜充血,渗出,鼓室粘膜增厚,渗出液 聚集并逐渐变为脓性。
鼓室压力增加,导致鼓膜局部穿孔,脓液 外泄
治疗及时,粘膜可恢复正常,部分穿孔可 修复。反之则迁延为慢性
解剖
鼓室的内容
5
解剖
鼓膜的六个 标志:鼓脐、 锤凸、锤纹、 锤骨前襞、 锤骨后襞、 光锥。
鼓膜的4个象 限。沿锤骨 柄作一假想 直线,在经 鼓脐作一与 其垂直直线。
右耳鼓膜
后上
后下
前上
前下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的护理课件

患者教育与随访
患者教育与随访 患者教育
告知患者有关疾病的知识、治疗方案及预防 措施。
强调按时服药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患者教育与随访 家庭护理
提供家庭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在家中管理症 状。
建议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避免二手烟。
患者教育与随访 随访安排
制定随访计划,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
如症状未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及脓性 分泌物。
有些病人可能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诊断方法
通过耳镜检查、听力测试及必要的影像学检 查进行诊断。
耳镜检查可发现中耳内积液或脓液。
临床表现与诊断 并发症
可引起听力损失、耳膜穿孔及颅内感染等并 发症。
早期识别并发症可以降低疾病的严重性。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定义与病因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3. 护理目标与措施 4. 患者教育与随访 5. 预防措施与总结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定义与病 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定义与病因 定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腔内感染,通常由 细菌引起,表现为耳痛、脓液分泌及听力下降。
此病多见于儿童,但成人亦可发生。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定义与病因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耳咽管功能障碍及流感嗜血杆菌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定义与病因 高风险因素
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过敏性鼻炎及烟雾暴露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
临床表现与诊断
预防措施与总结
预防措施与总结
预防措施
注重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查房

患者父亲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母 亲及兄弟姐妹无相关病史。
目前治疗方案及效果评估
治疗方案
患者目前接受的治疗方案包括口服抗生素(头孢类)、局部滴耳液(氧氟沙星 滴耳液)以及鼻腔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以控制过敏性鼻炎症状。
效果评估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耳痛、流脓等症状明显减轻,听力有所恢复,但仍需继 续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听力评估
通过专业听力测试,了解患者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为制定个性 化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助听器验配
根据听力评估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并进行验配和调整 ,以提高听力效果。
听觉训练
通过听觉训练软件或游戏等方式,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掌握听觉技 能,提高听觉敏感度和分辨能力。
生活起居调整建议
保持耳部清洁干燥
轻度听力损失
患者听力损失在25-40分 贝之间,表现为听力轻微 下降。
中度听力损失
患者听力损失在41-60分 贝之间,表现为听力明显 下降。
重度听力损失
患者听力损失在61-80分 贝之间,表现为听力严重 下降,需大声说话才能听 见。
疼痛程度评估与处理方法
轻度疼痛
患者感到轻微耳痛,可耐 受,无需特殊处理。
生活质量下降
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因听力下降、疼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和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需积极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 式和工作环境。
经济负担加重
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周期长、费用较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 经济负担,需关注患者经济状况,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 帮助。
04
治疗措施与护理配合
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中度疼痛
患者感到明显耳痛,影响 睡眠和日常生活,可给予 解热镇痛药缓解疼痛。
中耳炎的日常护理知识,建议收藏!

中耳炎的日常护理知识,建议收藏!中耳炎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很难治愈的耳部疾病,中耳炎是因为中耳部位发生炎性病变,根据其具体情况,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中耳炎主要是因为上呼吸道炎症所导致引起的,也可能同时出现麻疹等传染病,患者会伴有耳痛、听力衰退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流脓和鼓膜穿孔等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中耳炎对耳膜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如果护理不当,甚至会导致耳鸣或者耳聋,那么中耳炎的日常护理知识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中耳炎比较常见的病因有哪些?1.咽鼓管感染急性中耳炎属于急性化脓性炎症的一种,多为咽鼓管感染,发生感冒之后,鼻部和咽部的炎症会逐渐朝着咽鼓管部位蔓延,管腔粘膜与咽鼓管部位发生肿胀、充血,纤毛运动出现障碍,此时便使得病菌有了可乘之机,从而导致出现中耳炎。
最为常见的病菌有肺炎球菌、以及嗜血杆菌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感冒,这样便能够有效避免患上中耳炎疾病。
1.喂奶姿势错误妈妈在喂奶的时候,如果婴儿是仰着吃奶,因为幼儿的咽鼓管平直,管腔也非常短,内径也比较宽,奶汁如果进入到咽鼓管当中,便会导致引起中耳炎。
所以,在给孩子喂奶时应当取坐位,将婴儿抱起,头部竖直吮吸奶汁。
1.耳朵进水在游泳时耳朵进水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了,因此,游泳时要避免水进入口鼻当中,从而引发中耳炎,如果因外伤所导致的鼓膜穿孔,要禁止滴液体,避免对创口愈合产生影响,可适当进行消毒。
1.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在擤鼻涕时会捏住两侧鼻翼,并用力的擤鼻涕,这样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并且还很危险,鼻涕当中有着许多的细菌与病毒,如果用力捏住两侧鼻孔,这样会压迫鼻涕从鼻孔后挤出,如果进入咽鼓管,便会很容易导致发生中耳炎。
因此,要采用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如果鼻腔感冒堵住,不容易擤出来是,可滴两滴滴鼻液,等鼻腔通了之后再擤鼻涕。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治疗及护理措施

2 3 生 活护 理 : 病 人 养 成 生 活 有 度 , 居 有 节 的 生 活 习 . 让 起 惯, 注意保暖 , 预防风寒 、 湿 。根据 季节适 时增 减衣物 , 潮 预 防感 冒。每晚临睡前用温水 泡脚半小 时 以保证 充足 的睡眠
时间 , 同时也应当加强体育锻 炼。按循 序渐进 的原则 , 逐渐 增加 运动量和时间 , 每 日运动 时间不宜超过 1h 但 。 2 4 皮肤护理 : . 痛风发作 时应注 意局部 皮肤 的护理。鞋袜 要宽松 , 防止局部皮肤磨损 、 破损 , 避免不必要 的刮伤 、 伤 、 擦 抓伤 , 平时勤洗脚 , 勤剪趾 甲, 不要光 着脚 走路 , 预防外伤 。 1 临 床 资 料 . 对急性发作 的病 人 , 嘱咐其应绝对 20 0 9年至 2 1 0 1年我 院收 治 1 5例痛 风病人 , 中男 性 2 5 急性发作期 的处 理 : 其 抬高患肢 3 。 进静 脉血液 的回流 , 0促 减轻 局部水 1 4例 , 4 , 占9 % 女性 1例 , 6 。年龄 6 7 , 占 % 3~ 8岁 平均 6 . 卧床休息 , 84 岁。人院时病人存在关 节疼 痛难 忍 , 尤其是拇 趾关 节以及手 肿 。同时避免受累 , 节负重 , 关 当关 节疼痛 缓解 7 2h后 , 方 指、 、 、 、 腕 膝 指 肘等关节 J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升高 , x线检 可恢复活动。 查关节面不规则 , 病变关节 骨缘 可有 圆形和不整齐的穿凿样 26 用药指导 : . 目前临床上治疗痛风 的常用药秋水仙碱 , 口
・
48 ・ 2
哈 尔 滨 医 约 2 1 年 第 会
王 晓 芳
( 江苏省无 锡 市惠 山区长安 街道社 区卫生服 务 中心 , 苏 无 锡 24 7 ) 江 1 17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课件

介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症状:包括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发 热、流脓等症状。
急性化脓性中 耳炎护理查房
内容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内容
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 展及症状变化情况。 治疗方案:根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 、镇痛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内容
护理措施:提供舒适的环境,协助患者 进行耳部清洁等护理工作。 并发症预防:注意预防中耳炎的并发症 ,如迟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的重要性
提供患者家属的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内容
饮食指导:合理安排饮食,避 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 物等。 家庭护理:向患者家属传授家 庭护理的知识和技巧,如检查 耳渗出物等。
急性化脓性中 耳炎护理查房
的重要性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护理,促进 康复。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 查房课件
目录 介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内 容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的 重要性
介绍急性化脓 性中耳炎
介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定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 中耳内发生急性感染,伴有中 耳腔内化脓性渗出物的一种疾 病。
病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 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 感嗜血杆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suppurativeotitismedia)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全身慢性疾病以及临近部位的病灶疾病,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致病菌进入中耳的途径常见咽鼓管途径、外耳道鼓膜途径及血行感染。
1临床资料
1.1病因及感染途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全身慢性疾病以及邻近部位的病灶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小儿腺样体肥大等是本病的诱因。
1.2一般表现评估全身症状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较明显,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症状较成人严重,可有高热、惊厥,常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穿孔后,体温逐渐下降,全身症状亦明显减轻。
评估专科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减退、耳漏等。
2护理
2.1一般护理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人群,应遵照医嘱应用抗生素,最好连续使用1周,有高热者可同时酌情用退热药。
在鼓膜尚未穿孔时,可用1%酚甘油,减少疼痛;已穿孔者,则可用抗生素滴耳药,如0.5%卡那霉素或2.5%氯霉素,或滴眼药水于耳内,每日滴3-4次,连续数天直至不流脓为止。
但滴药前应先揩
去耳道内的脓液(可用过氧化氢即双氧水揩)。
滴药时,使病侧外耳孔向上让耳药在耳道内滞留数分钟,以易于进入中耳内。
在鼓膜没有愈合之前,应避免污水进入耳道,故不宜游泳。
小儿若反复发作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影响听力,故必须注意预防。
在哺乳期,喂哺时应避免奶汁流入耳道内;睡在床上爱哭的孩子,要防止泪水流入耳内;常常感冒的小儿,不要用力擤鼻,以免影响耳咽管。
2.2专科护理全身给予抗感染治疗,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并在症状消失后继续治疗数日,方可停药。
遵医嘱给予l%的麻黄碱滴鼻,可减轻鼻咽黏膜肿胀,有利于恢复咽鼓管功能。
术后二日患者可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应做好平衡功能的训练,护士站在患者术耳一侧,扶助病人,患者可用另一侧手扶墙缓慢行走,第一次行走时间不宜过久,以后可逐渐增加运动量。
对于耳痛明显的患者,应分散病人注意力,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感受性。
注意休息,调节饮食,疏通大便。
重症者应注意支持疗法,如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浆,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必要时需请儿科医生协同观察处理。
鼓膜穿孔前首先遵医嘱给予2%的苯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然后适时行鼓膜切开术,可畅通引流,有利于炎症的消散;鼓膜穿孔后应选0.3%的用氧氟沙星滴耳液,0.25%或0.1%的氯霉素滴耳液,当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可自行愈合。
穿孔长期不愈者,可做鼓膜成形术。
2.3护理要点保持外耳道干净,但不能重拭重擦。
睡眠时患耳
应在下侧,同时注意不能受到压迫。
如为小儿,在哺乳时,要采取适当的体位,即应竖抱而不能横抱。
按时服药及换外用药。
换药器具注意严密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