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基础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美学课件

文化美原则
挖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 ,传承和弘扬当地特色文化 ,让游客在旅游中领略文化 的魅力。
和谐美原则
旅游规划应注重景观的和谐 统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 观有机结合,营造出优美的 旅游环境。
体验美原则
关注游客的旅游体验,创造 丰富的旅游活动和互动项目 ,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 美好的体验感受。
旅游产品的美学设计
详细描述
色彩能够表达出景观的情感和氛围,而形态则能够表现出景 观的质感和空间感。景观的色彩与形态还涉及到色彩心理学 、视觉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提升景观的美学价值具有重 要意义。
景观的文化内涵
总结词
景观的文化内涵是旅游美学中的重要方面,它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
详细描述
景观的文化内涵包括历史背景、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了解景观的文化内涵能够更好地 理解其美学价值,并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景观的文化内涵也是旅 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
旅游体验美学
旅游体验的层次
01
02
03
感官层次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感受自 然和人文景观的美。
认知层次
通过了解和思考,深入理 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历 史和社会背景。
审美层次
在感官和认知的基础上, 产生美的感受和体验,形 成对旅游目的地的独特评 价和认知。
旅游体验的美感
自然美
自然景观的壮丽、秀美、 奇特等美感,如山川、湖 泊、森林等。
人文美
人类创造的建筑、艺术、 风俗等美感,如古迹、博 物馆、民俗活动等。
艺术美
通过艺术手段表现的美感 ,如摄影、绘画、音乐等 。
《概述旅游美学》PPT课件

h
11
旅游美学这一新兴学科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 是旅游学和美学融合的结果。
旅游美学的学科特性:
交叉性 应用性
h
12
1.2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任何学科都有关于该学科研究对象的界定,旅游 美学也一样,必须明确地界定其研究对象。
1.2.1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
对旅游学研究对象有不同看法。旅游学以这种活 动的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 问题。美学问题是其中之一。
旅游学科与多学科融合: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 旅游市场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等等。
h
8
2)旅游活动的特性是旅游美学产生根本因素
有人认为:旅游,是人类特有的审美文化活动。 叶朗认为: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 于光远认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 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 余性和享受性。”指出了旅游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满足人 们的精神享受,主要不是为了满足物质性需求。
❖ 第6章 水体景观审美
❖ 第7章 生物、气候、特异景观审美
❖ 第8章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
❖ 第9章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 第10章 中国古代雕塑景观审美
❖ 第11章 中国画、碑刻及楹联景观审美
h
6
h
7
第1章 导 论
1.1 旅游美学的产生及学科性质
1)旅游美学是旅游学学科发展的产物
旅游需求→→旅游业发展→→学界重视旅游学 →→旅游学理论研究发展→→ 有关专业、课程、旅游 研究机构设置→→推动旅游学科的发展。
旅游是一种能满足精神需求的活动: ①在美感中获得精神愉悦; ②在娱乐活动中得到精神快乐(除了审美以外)。 旅游活动大多是审美活动。旅游活动中有许多美 学问题需要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在这种背 景下,诞生了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PPT课件

第一章 人类审美意识的 发展历程与旅游美学
主讲:李爽
E-mail: ls8412519@
授课内容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审美思想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
一、人类原始审美意识的产生 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三、旅游与审美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 审美思想
孔子要求君子的标准是“文”与“质”相 统一。
“文”指人的修养,“质”指人的内在道 德品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缺
乏“文”则粗野,缺乏“质”则虚浮,文 与质统一,才能成为君子。文质和谐,举 止中节,才能达到美的标准。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 审美思想
旅游过程中品尝美味佳肴等活动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旅行过程中的社交活动可以补充人际关系上的缺憾认知异质文化与了解风俗民情等活动可以丰富人的文化知识和满足人的求知欲望离家外出更换生活环境寻访清净优雅之地可以使人获得新感受并在相对理想的环境中解除疲劳恢复健康潇洒自由浪迹山水的旅游活动会使人在一定时空中摆脱烦恼与焦虑淡化竞争意识和受挫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和谐
从“仁”的思想出发的。 孔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
《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乐,歌颂尧舜禅让之事,更为仁政,故孔
子认为尽善尽美; 《武》乐,歌颂武王伐纣之事,虽惩恶扬善,但
毕竟凭借武力,不为仁政,尽美而未尽善。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 审美思想
符合“善”的东西才是美的;美是形式, 善是内容。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力量 和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 事物开始成为人类审美的对象。
人类审美由自然崇拜的低层次向高级升华
旅游美学PPT课件

旅游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欣赏 活动,就是对旅游资源的审美过程。
31
旅游审美因素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通过感觉器 官(如眼、耳、口、鼻、舌等)的活动,在人 脑中引起的反应,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美感的形成: 形成美感的两个前提:人的感觉;客观世界 美感形成的过程:客观世界—人的感觉—美感
旅游活动的本质是审美活动。这句话对吗?
32
旅游审美因素
知觉——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 系的心理过程,是由感觉经过分析、综合、联 想而转化来的,它比感觉复杂、完整,是多种 感觉的结合。
33
旅游审美因素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包括逻 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结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没有绝对的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_自然,自自然然,自
然而然. “无为而无不为” 随意\从容\神闲\气静\悠然\自得\宁静\清幽\淡远\和谐\
飘逸\潇洒的美学氛围
25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空灵为美的禅宗美学思想
23
中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 者,天下之正理.
中和:喜怒哀乐不过节,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审 美意识是: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因此中国 的传统艺术大多数都保持了一种理性的人道的 控制性质.
孟子:充实之谓美.
24
自然为美的道家美学思想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 强调精神自由,返璞归真,反对“为物所役”,追求无为。 老子<道德经>:提出美\恶;真\善等. 倡导”空灵玄远”\”境生象外”,”平淡朴拙”\”虚实
31
旅游审美因素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通过感觉器 官(如眼、耳、口、鼻、舌等)的活动,在人 脑中引起的反应,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美感的形成: 形成美感的两个前提:人的感觉;客观世界 美感形成的过程:客观世界—人的感觉—美感
旅游活动的本质是审美活动。这句话对吗?
32
旅游审美因素
知觉——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 系的心理过程,是由感觉经过分析、综合、联 想而转化来的,它比感觉复杂、完整,是多种 感觉的结合。
33
旅游审美因素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包括逻 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结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没有绝对的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_自然,自自然然,自
然而然. “无为而无不为” 随意\从容\神闲\气静\悠然\自得\宁静\清幽\淡远\和谐\
飘逸\潇洒的美学氛围
25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空灵为美的禅宗美学思想
23
中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 者,天下之正理.
中和:喜怒哀乐不过节,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审 美意识是: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因此中国 的传统艺术大多数都保持了一种理性的人道的 控制性质.
孟子:充实之谓美.
24
自然为美的道家美学思想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 强调精神自由,返璞归真,反对“为物所役”,追求无为。 老子<道德经>:提出美\恶;真\善等. 倡导”空灵玄远”\”境生象外”,”平淡朴拙”\”虚实
旅游美学(第一章)PPT课件

• 《诗经·卷阿》“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 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伴奂尔游矣,悠游尔 休矣。”矢,陈。半奂,悠闲自在。
• 《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 《诗经·蒹葭》“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
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6
A、美学的研究对象
• 4、认为美学的研究 对象是:人与现实 的审美关系
• 代表人物:蒋孔阳: 《美学新论》 人与现实的关系: 实用关系——目的 性 审美关系——非功 利
27
A、美学的研究对象
• 综上所述,美学研究的对象即为“体现着人与现 实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 首先,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 体验关系
11
• 《战国策·楚王狩猎》“乐矣,今日之游 也。”
•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 上,观鱼之乐。
• 游猎、游览、游学、游戏、郊游等,均为 主体参与的游历活动,有比较明确的娱乐 出行目的和观念,也可称为身游。另外还 有另外一种“游”,是以主体精神以一种 超功利、无目的、非思辨的态度与物自由 交往,称为“游心”,或者“心游”。
• 旅在中国古代,分出行、商旅、军旅,是带功利 性的旅游活动,是现代旅游的发源。
9
古“旅”字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 篆-六国文字-隶书-楷 书-行书、草书)
甲骨文 • 金文 • 篆书
10
(二)中国古代“游”的含义
• 游的本义:《说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 是古代旌旗上下的飘带,有舞动之美,引人遐思 。可引申为“出游、嬉游。”《广雅·释诂》 “游,戏也。”游的本意为人在水中像鱼一样无 拘无束、自由自在“泳之游之”,后引申为游行 、游泳、游观、游玩等。
• 《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 《诗经·蒹葭》“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
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6
A、美学的研究对象
• 4、认为美学的研究 对象是:人与现实 的审美关系
• 代表人物:蒋孔阳: 《美学新论》 人与现实的关系: 实用关系——目的 性 审美关系——非功 利
27
A、美学的研究对象
• 综上所述,美学研究的对象即为“体现着人与现 实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 首先,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 体验关系
11
• 《战国策·楚王狩猎》“乐矣,今日之游 也。”
•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 上,观鱼之乐。
• 游猎、游览、游学、游戏、郊游等,均为 主体参与的游历活动,有比较明确的娱乐 出行目的和观念,也可称为身游。另外还 有另外一种“游”,是以主体精神以一种 超功利、无目的、非思辨的态度与物自由 交往,称为“游心”,或者“心游”。
• 旅在中国古代,分出行、商旅、军旅,是带功利 性的旅游活动,是现代旅游的发源。
9
古“旅”字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 篆-六国文字-隶书-楷 书-行书、草书)
甲骨文 • 金文 • 篆书
10
(二)中国古代“游”的含义
• 游的本义:《说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 是古代旌旗上下的飘带,有舞动之美,引人遐思 。可引申为“出游、嬉游。”《广雅·释诂》 “游,戏也。”游的本意为人在水中像鱼一样无 拘无束、自由自在“泳之游之”,后引申为游行 、游泳、游观、游玩等。
PPT电子教案:旅游美学基础

第一章 旅游美学导论
学习目标
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全面理解美学的产生 了解儒家、道家及禅宗的美学思想 正确认识旅游美学的定义 了解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旅游美学的研究范围及学习方法
第一节 美与旅游审美
➢ 美的特征
1. 客观性
2. 社会性
3. 形象性 4. 感染性
5. 创造性
待自然景观
➢与欣赏社会美的异同
1.旅游中的自然景观欣赏偏于形式,而社会美的欣赏则偏于内容 2.社会美的欣赏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较近,往往受制于伦理道德的规范,而旅 游中欣 赏自然景观可作为纯粹的精神享受 3.欣赏社会美可激发入世思想;而旅游中欣赏自然景观,却可引发超世思想 4.山水景物中的人文因素,沟通了旅游中欣赏自然景观与欣赏社会美的情感 体验和 价值判断
➢ 导游工作者是审美行为的协调者
1. 张弛有度 2. 缓急相间 3. 快慢相宜
4. 停顿适时 5. 音调和谐
第三节 导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
➢培养自我审美意识 ➢分析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掌握和运用旅游观赏原理
思考与练习
1. 旅游服务有哪些类型? 2. 举例说明旅游服务的特征。 3.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旅游服务评价与旅游者期待? 4. 导游工作者在审美关系中的定位是怎样的? 5. 在导游服务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导游服务的美
第一节 旅游审美中的人文景观
➢旅游与人文景观的关系
1. 实用与审美的双向发展 2. 形式结构的造型美 3. 入世与出世的情感体验 4. 深层的文化底蕴 5. 与自然景观的互动 6. 正面表达社会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 静态人文景观欣赏
➢天趣与人工 ➢动与静 ➢大与小
第三节 动态人文景观欣赏
➢ 以欣赏动态人文景观为主的民俗旅游 ➢游人投身其中的参与性旅游 ➢游人同时作为欣赏者和表演者 ➢ 动态人文景观欣赏的时空局限性
学习目标
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全面理解美学的产生 了解儒家、道家及禅宗的美学思想 正确认识旅游美学的定义 了解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旅游美学的研究范围及学习方法
第一节 美与旅游审美
➢ 美的特征
1. 客观性
2. 社会性
3. 形象性 4. 感染性
5. 创造性
待自然景观
➢与欣赏社会美的异同
1.旅游中的自然景观欣赏偏于形式,而社会美的欣赏则偏于内容 2.社会美的欣赏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较近,往往受制于伦理道德的规范,而旅 游中欣 赏自然景观可作为纯粹的精神享受 3.欣赏社会美可激发入世思想;而旅游中欣赏自然景观,却可引发超世思想 4.山水景物中的人文因素,沟通了旅游中欣赏自然景观与欣赏社会美的情感 体验和 价值判断
➢ 导游工作者是审美行为的协调者
1. 张弛有度 2. 缓急相间 3. 快慢相宜
4. 停顿适时 5. 音调和谐
第三节 导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
➢培养自我审美意识 ➢分析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掌握和运用旅游观赏原理
思考与练习
1. 旅游服务有哪些类型? 2. 举例说明旅游服务的特征。 3.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旅游服务评价与旅游者期待? 4. 导游工作者在审美关系中的定位是怎样的? 5. 在导游服务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导游服务的美
第一节 旅游审美中的人文景观
➢旅游与人文景观的关系
1. 实用与审美的双向发展 2. 形式结构的造型美 3. 入世与出世的情感体验 4. 深层的文化底蕴 5. 与自然景观的互动 6. 正面表达社会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 静态人文景观欣赏
➢天趣与人工 ➢动与静 ➢大与小
第三节 动态人文景观欣赏
➢ 以欣赏动态人文景观为主的民俗旅游 ➢游人投身其中的参与性旅游 ➢游人同时作为欣赏者和表演者 ➢ 动态人文景观欣赏的时空局限性
旅游美学PPT

1.2.2 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1.2.3从主观精神方面来探讨美
1.2.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寻找美
1.2.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
1.2.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 美
1.3 美与美感的特征
1.3.1 美的特征 一.形象性 二.感染性 三.客观性 四.社会性
1.3.2 美感的特征 一.美感的个人直觉性 二.美感的精神愉悦性 三.美感的超越功利性
1.4 美的形态与范畴
1.4.1 美的表现形态 一.自然美 二.人文美 三.艺术美
1.4.2 美的基本范畴 一.优美 二.崇高
1.5 美感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1.5.1美感的差异性
1.5.2美感的共同性
模块二 旅游审美本质
能力目标: 1.能理解旅游活动的美学特征 2.能掌握旅游活动的美学本质
【关键词】
一.美 学 二.美感 三.旅游审美心理
【知识链接】
一.“丑得如此精美”——丑的美学意义 和审美价值
二.美与漂亮 三.美与艺术 四.旅游活动的美学功能
【在线思考】
1.阐述对于“美”的不同概念的理解,并 概括出自己对于“美”的定义。
2.分别从自然风光型和人文艺术型旅游资 源中各选取一则例子,讨论这些旅游资源 给旅游者的审美感受有什么不同?试分析 其原因。
模块一 美与美感
能力目标: 1.能理解美与美感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与发
展过程 2.能遵循美的规律和美感的个性与共性开展
旅游审美活动 3.能掌握美的存在领域和审美类型的特征
任务1.1 美与美感的产生
1.1.1 美的产生
1.1.2 美感的产生
臭 桂 鱼
1.2 美的本质
1.2.1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 质
(完整版)旅游美学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人文景观(人工) 文明继承、社会价值
在自然风景中增加人造景观,构成和谐统一的风景美
(亭、台、楼、桥、阁。。。)
二者符号化、综合体、界限不分。
你能举例,并说说你喜欢哪种吗?
第一章 绪 论
• 一、南秀北雄的审美风貌
第一章 绪 论
旅游美学
审美价值 :形式美、动态美、象征美 形态美 1、雄(雄伟、壮观、壮丽、崇高) 2、秀(秀丽、秀美、柔和、优美) 3、奇(奇特、奇妙、新奇) 4、险(险峻、惊险) 5、幽(幽静、幽深、静谧、幽美)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青城之幽
第一章 绪 论
旷野之美
第一章 绪 论
水体的物理性能无色透明的,由于所含矿物 质及水体自身的洁净程度不同,或受阳光、天色 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停地色彩。
九寨沟的水
第一章 绪 论
植物、动物茎、叶、果、花、毛都有不同的 色彩,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旅游景观。“春花秋叶, 生机盎然;竹翠松青,柳绿桃红”。植物色彩的 神奇最集中的体现在鲜花上。
洛阳牡丹国色天香,姹紫嫣红
云南山茶红似火,白如玉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气象气候变 化产生的景 观色彩,主 要是春夏秋 冬四季的变 化所带来的 不同景色。 自然景观四 季的色彩美 归纳为春翡、 夏翠、秋金、 冬银。
第一章 绪 论
银冬
金秋
第一章 绪 论
天象景观充满了色彩美的神奇。主要有霞光、 月色、佛光等。
第一章 绪 论
白色彩虹 也许并不奇怪,他们也被称为雾弓。
第一章 绪 论
.彩虹桉树,澳洲 这些脱落的树木充满了活力。
第一章 绪 论
毛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竞相报道,在国内外 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反响,可谓“巨佛”出世,轰动一时。慕 名而来的远近游人,络绎不绝。
“巨佛”头南脚北,卧于眠江东岸,南北直线距离约 1300米。乌尤山为“佛头”:山嘴是“肉髻”,景云亭如同 “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惟妙惟肖, 最富神采;凌云山栖鸾、集凤两峰为“佛胸”,灵宝峰是其 “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龟城山南坡则为其 “脚”。乐山大佛位于“肩”、“胸”内,寓“心即是佛”、 “心中有佛”之意,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一 )天时—— 把握观赏时机
1、季节
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北京香山红叶
吉冰林灯雾、雪凇雕
最佳观赏季节 秋季 最佳观赏季节 冬季
黄山
春
夏
秋
冬
2.把握天气
雨过天晴
泰山日出
黄山日落
峨眉山佛光
3.把握时间
钱塘江大潮 最佳观赏时间:农历八月十八
青海湖鸟岛 最佳观赏时间:5月份
(二)地利---优选欣赏位置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6时31分54秒 下午6时31分18:31:5420.10.21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2120.10.2118:3118:31:5418:31:54Oc t-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6时31分 54秒 W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120.10.21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8:31:5418:31:5418:3110/21/2020 6:31:54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118:31:5418:31Oc t-2021- Oct-20
和谐生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 体是我国自然风景区特色之一。
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主要有:寺、庙、 亭、阁、塔、摩岩石刻等。在自然景观中 修建的人文景观,要因自然之势,与自然 协调统一,并突出自然。可见,自然景观 中的人文景观,应当成为自然景观的有机 部分,而不能喧宾夺主。
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思想,不仅体现在自然 风景区中的人文景观的建设上,也体现 在其他人文景观的建设上。
1、距离: 远眺----峰峦之雄伟峻秀
武陵源群峰
(二)地利---优选欣赏位置
1、距离: 近观----峡谷.洞.一线天
2、角度: 特定角度---地貌的酷似造型
黄山的仙人指路
阿诗玛
象鼻山
桂林骆驼山
“巨形睡佛”是由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奇观。 1989年5月11日,广东顺德县冲鹤乡农民潘鸿忠到乐山旅游, 拍下了一张凌云、乌尤全景照。回家乡后,突然发现照片上 的山形宛如“健男仰卧”;遂跋《乐山巨佛发现记》,在 《四川文物》(1990年第4期)首次发表。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8:31:5418:31:5418:31W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120.10.2118:31:5418:31:54October 21,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1日下午6时31分 20.10.2120.10.21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1日星期 三下午6时31分 54秒18:31:5420.10.21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6时 31分20.10.2118:31Oc tober 21,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1日星期 三6时31分54秒 18:31:5421 October 2020
泰山日出、黄山日落、峨眉山佛光(云
滴雾珠发生的衍射分光现象) 、海市蜃楼
(光折射) 、峨眉宝光(人影被阳光 投射到云雾中、清晨或傍晚 )
季节
天气和时刻
天文奇观、生物奇 钱塘怒潮(8.18日期)、青海湖鸟岛
观、气象奇观
(5月份)、雁荡山灵峰(傍晚时刻)
日月同辉、月亮彩虹 (满月子夜)、
黄河流鱼(6月初6)
自然景观的形象美需要想像才能感知,才 会顿觉天公之巧,美妙绝伦。
3、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身在自然,志在自然。神思游于自然之 间,心随景化,情景交融,以至于陶醉于自然 美的王国之中。
4、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登山涉水可以锻炼意志,陶冶性情,净化 心灵,理解天人和谐。
赵州桥 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著名 匠师李春建造,它是世界上建造最早.现存最早、保存最好.单孔 跨径(跨径37.02米)最大敞肩型(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石 拱桥,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采用圆弧拱形式。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 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 程碑”.
湖南黄龙洞
雁荡山、太姥山、黄山等一线天
瀑布
水景
尼亚加拉瀑布、莫西奥图尼亚瀑布、 黄果树瀑布
适当距离仰观
平湖秋月、丽江黑龙潭
适距平视
把握观赏时机的小结: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观赏时机
气象景观、生物 景观、水文景观
气象奇观
苏堤春晓(春季)、黄山云海(夏
季)、香山红叶(秋季)、吉林雾淞 (冬季)、德树瀑布(夏季)、楠溪江 竹筏(夏秋)
优选欣赏景观角度的小结: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观赏位置选择
高大山峰
庐山、黄山、泰山、武陵源群峰、 玉龙雪山
远眺、俯瞰
地貌酷似造型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 的七星岩、安微黄山的石猴观海、 青岛的石老人
特定的观赏位置
山中峡谷、溶 洞、一线天
长江三峡、科罗拉多大峡谷
桂林的芦笛岩溶洞、贵州的织金洞、 置身其中近观
如:古代园林———用“虽由人作,宛如 天开”的基本准则,正确处理自然与人 为的关系。
风俗民情——一方山水一方情。
2、以情观景
首先综合感受:
不但通过视觉,还应通过听觉、嗅觉、味 觉、触觉等综合感受。
例如:听泉亭、松涛亭、呼吸芬芳清新空气、 渴饮甘泉、扶石依松等,都能从不同的侧面体会 自然美。
其次要发挥想像:
项目一 旅游美学基础
模块二 旅游审美对象欣赏的方法原理
《题西林壁》
作者:苏东坡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重点
1旅游景观欣赏内容; 2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运用实例说明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一、旅游景观欣赏
1、概念: 指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感的过程;或在旅 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瀑布景观—— 适当距离仰视 江河湖海—— 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 湖沼池塘—— 低临水面欣赏 山水组合景观—— 乘船观两岸风景
(三)人和 培养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类的基本欲望——学习欲望的重要 组成部分);
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创造力);
品位文化内涵
1、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犀 牛 望 月
3、俯仰
适当距离仰视---瀑布
黄 果 树 瀑 布
三叠泉瀑布 山间瀑布,或银花四溅,或株帘轻泻,或银河落天,或雷 奔云卷。其形态多变,充满活力,气势动人,洗涤胸襟。
3、俯仰 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远望俯视---江河湖海
看江、河、湖、海,重在观其势、看其旷、露其曲,因而 多采用俯视的方式,并兼有登高望远的情趣,还可供游人休憩。
2、层次: ①是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知觉; ②得到审美的感受。
二、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地利---优选欣赏位置 人和---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品位文化内涵。
(一)、把握观赏时机
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 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一年 之中的季节变化、一日之 内的时间变化及天气变化,以及 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象等方面,说 明把握观赏时机的重要性。
特定时间: 季节、日期 和时刻
题目:简答如何欣赏下列景观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1)黄山石猴观海 (2)庐山瀑布
(3)北京石花洞 (4)桂林山水
(简析)此题复习巩固欣赏旅游景观获得最佳美感的方 法。地貌的酷似造型应在特定的位置欣赏;瀑布景观宜 在适当距离仰视;洞穴要置身其中近观;乘船沿水可观 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
3、俯仰
低临水面建亭廊近观俯视或平视--
比较小的湖沼池塘
4、运动 乘船(筏)---山水组合景观
三峡
桂林山水
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水 流船动山移,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选择观赏位置
千峰万壑—— 远眺俯视 地貌的酷似造型—— 特定位置 峡谷、山洞、一线天—— 置身其中近观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12020年10月 21日星 期三6时31分54秒20.10.21
谢谢大家!
“巨佛”头南脚北,卧于眠江东岸,南北直线距离约 1300米。乌尤山为“佛头”:山嘴是“肉髻”,景云亭如同 “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惟妙惟肖, 最富神采;凌云山栖鸾、集凤两峰为“佛胸”,灵宝峰是其 “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龟城山南坡则为其 “脚”。乐山大佛位于“肩”、“胸”内,寓“心即是佛”、 “心中有佛”之意,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一 )天时—— 把握观赏时机
1、季节
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北京香山红叶
吉冰林灯雾、雪凇雕
最佳观赏季节 秋季 最佳观赏季节 冬季
黄山
春
夏
秋
冬
2.把握天气
雨过天晴
泰山日出
黄山日落
峨眉山佛光
3.把握时间
钱塘江大潮 最佳观赏时间:农历八月十八
青海湖鸟岛 最佳观赏时间:5月份
(二)地利---优选欣赏位置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6时31分54秒 下午6时31分18:31:5420.10.21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2120.10.2118:3118:31:5418:31:54Oc t-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6时31分 54秒 W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120.10.21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8:31:5418:31:5418:3110/21/2020 6:31:54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118:31:5418:31Oc t-2021- Oct-20
和谐生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 体是我国自然风景区特色之一。
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主要有:寺、庙、 亭、阁、塔、摩岩石刻等。在自然景观中 修建的人文景观,要因自然之势,与自然 协调统一,并突出自然。可见,自然景观 中的人文景观,应当成为自然景观的有机 部分,而不能喧宾夺主。
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思想,不仅体现在自然 风景区中的人文景观的建设上,也体现 在其他人文景观的建设上。
1、距离: 远眺----峰峦之雄伟峻秀
武陵源群峰
(二)地利---优选欣赏位置
1、距离: 近观----峡谷.洞.一线天
2、角度: 特定角度---地貌的酷似造型
黄山的仙人指路
阿诗玛
象鼻山
桂林骆驼山
“巨形睡佛”是由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奇观。 1989年5月11日,广东顺德县冲鹤乡农民潘鸿忠到乐山旅游, 拍下了一张凌云、乌尤全景照。回家乡后,突然发现照片上 的山形宛如“健男仰卧”;遂跋《乐山巨佛发现记》,在 《四川文物》(1990年第4期)首次发表。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8:31:5418:31:5418:31W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120.10.2118:31:5418:31:54October 21,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1日下午6时31分 20.10.2120.10.21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1日星期 三下午6时31分 54秒18:31:5420.10.21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6时 31分20.10.2118:31Oc tober 21,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1日星期 三6时31分54秒 18:31:5421 October 2020
泰山日出、黄山日落、峨眉山佛光(云
滴雾珠发生的衍射分光现象) 、海市蜃楼
(光折射) 、峨眉宝光(人影被阳光 投射到云雾中、清晨或傍晚 )
季节
天气和时刻
天文奇观、生物奇 钱塘怒潮(8.18日期)、青海湖鸟岛
观、气象奇观
(5月份)、雁荡山灵峰(傍晚时刻)
日月同辉、月亮彩虹 (满月子夜)、
黄河流鱼(6月初6)
自然景观的形象美需要想像才能感知,才 会顿觉天公之巧,美妙绝伦。
3、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身在自然,志在自然。神思游于自然之 间,心随景化,情景交融,以至于陶醉于自然 美的王国之中。
4、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登山涉水可以锻炼意志,陶冶性情,净化 心灵,理解天人和谐。
赵州桥 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著名 匠师李春建造,它是世界上建造最早.现存最早、保存最好.单孔 跨径(跨径37.02米)最大敞肩型(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石 拱桥,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采用圆弧拱形式。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 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 程碑”.
湖南黄龙洞
雁荡山、太姥山、黄山等一线天
瀑布
水景
尼亚加拉瀑布、莫西奥图尼亚瀑布、 黄果树瀑布
适当距离仰观
平湖秋月、丽江黑龙潭
适距平视
把握观赏时机的小结: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观赏时机
气象景观、生物 景观、水文景观
气象奇观
苏堤春晓(春季)、黄山云海(夏
季)、香山红叶(秋季)、吉林雾淞 (冬季)、德树瀑布(夏季)、楠溪江 竹筏(夏秋)
优选欣赏景观角度的小结: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观赏位置选择
高大山峰
庐山、黄山、泰山、武陵源群峰、 玉龙雪山
远眺、俯瞰
地貌酷似造型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 的七星岩、安微黄山的石猴观海、 青岛的石老人
特定的观赏位置
山中峡谷、溶 洞、一线天
长江三峡、科罗拉多大峡谷
桂林的芦笛岩溶洞、贵州的织金洞、 置身其中近观
如:古代园林———用“虽由人作,宛如 天开”的基本准则,正确处理自然与人 为的关系。
风俗民情——一方山水一方情。
2、以情观景
首先综合感受:
不但通过视觉,还应通过听觉、嗅觉、味 觉、触觉等综合感受。
例如:听泉亭、松涛亭、呼吸芬芳清新空气、 渴饮甘泉、扶石依松等,都能从不同的侧面体会 自然美。
其次要发挥想像:
项目一 旅游美学基础
模块二 旅游审美对象欣赏的方法原理
《题西林壁》
作者:苏东坡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重点
1旅游景观欣赏内容; 2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运用实例说明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一、旅游景观欣赏
1、概念: 指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感的过程;或在旅 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瀑布景观—— 适当距离仰视 江河湖海—— 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 湖沼池塘—— 低临水面欣赏 山水组合景观—— 乘船观两岸风景
(三)人和 培养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类的基本欲望——学习欲望的重要 组成部分);
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创造力);
品位文化内涵
1、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犀 牛 望 月
3、俯仰
适当距离仰视---瀑布
黄 果 树 瀑 布
三叠泉瀑布 山间瀑布,或银花四溅,或株帘轻泻,或银河落天,或雷 奔云卷。其形态多变,充满活力,气势动人,洗涤胸襟。
3、俯仰 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远望俯视---江河湖海
看江、河、湖、海,重在观其势、看其旷、露其曲,因而 多采用俯视的方式,并兼有登高望远的情趣,还可供游人休憩。
2、层次: ①是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知觉; ②得到审美的感受。
二、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地利---优选欣赏位置 人和---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品位文化内涵。
(一)、把握观赏时机
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 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一年 之中的季节变化、一日之 内的时间变化及天气变化,以及 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象等方面,说 明把握观赏时机的重要性。
特定时间: 季节、日期 和时刻
题目:简答如何欣赏下列景观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1)黄山石猴观海 (2)庐山瀑布
(3)北京石花洞 (4)桂林山水
(简析)此题复习巩固欣赏旅游景观获得最佳美感的方 法。地貌的酷似造型应在特定的位置欣赏;瀑布景观宜 在适当距离仰视;洞穴要置身其中近观;乘船沿水可观 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
3、俯仰
低临水面建亭廊近观俯视或平视--
比较小的湖沼池塘
4、运动 乘船(筏)---山水组合景观
三峡
桂林山水
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水 流船动山移,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选择观赏位置
千峰万壑—— 远眺俯视 地貌的酷似造型—— 特定位置 峡谷、山洞、一线天—— 置身其中近观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12020年10月 21日星 期三6时31分54秒20.10.21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