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横门渔港场地调研

合集下载

家乡的渔港景观:渔舟、港口与海鲜文化的醉人魅力

家乡的渔港景观:渔舟、港口与海鲜文化的醉人魅力

家乡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着独特的渔港景观。

这里有着壮观的渔舟和港口,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海鲜文化。

每当夕阳西下时,海上的景色变得格外美丽,让人沉醉于这片属于渔民的海洋之中。

首先,家乡的渔船是这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这些渔船是渔民的家园,他们在这里度过了大部分的人生。

每个清晨,渔民们都会出海捕鱼,为家乡带回一份收成。

这些渔船有着不同的造型和颜色,其中以红色的渔船最为常见。

渔船的前端装饰着各种各样的图案,例如葫芦、龙虾等,这些图案既可以增加渔船的美观程度,也能起到辟邪驱灾的作用。

在海上,渔船穿梭来往,它们在海面上划出一道美丽的痕迹,让人不由地陶醉其中。

其次,家乡的港口也是这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港口里停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只,包括渔船、游艇和商船等。

港口的码头上还有许多海鲜市场和小吃摊位,人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新鲜的海鲜和地道的美食。

港口旁边还有一些渔具店和海鲜餐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服务。

晚上,港口周围会点亮五颜六色的灯光,营造出一个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夜晚的港口非常繁华,人们在这里留连忘返,尽情享受海滨城市的夜生活。

最后,家乡的海鲜文化也是这里的一道重要特色。

这里盛产各种海鲜,包括虾、蟹、鱼、贝类等。

不仅如此,家乡的海鲜还有着特有的烹饪方法和食用方式。

例如,家乡的龙虾是以烧烤的方式食用的,它的肉质鲜美、酥脆可口,是不可错过的美味。

还有一道家乡特色菜——蚝烙,是用新鲜的生蚝加上豆腐和葱姜等佐料制成的,香气扑鼻,味道鲜美。

这些海鲜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也展现了家乡特有的饮食文化和地方特色。

在未来,应当继续加强对渔港景观的保护和开发,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海洋文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渔民的保护和关爱,让他们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此外,还可以将海鲜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的文化旅游项目,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

家乡的渔港景观是这里最为醉人的一道风景线,它展现出了家乡的独特魅力和海洋文化底蕴。

渔业景观

渔业景观

渔业景观作者:麦璐茵徐靖黎志远等来源:《广东园林》2013年第01期摘要:介绍了2012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大学生设计竞赛中二等奖(第2名)获奖作品的构思创作过程和方案主要内容。

该作品选取珠江三角洲小型渔港的典型横门渔港为设计对象,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对该区域进行改造更新,以改善当地人的生活,并为日后的生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并探讨珠三角渔村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镇更新;城市设计;公共开放空间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1-0000-001 解题和选题2012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SLA)共同指导和举办大学生设计竞赛。

本次竞赛主题为“风景园林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Landscape,Better Life)”,目的在于让参赛学生关注他们所学习或生活国家的城市景观的保护和创造,表现出设计项目中的综合的方法和思考,并在满足当代社会需求的同时对场所的地方精神加以探索。

我们认为“生活”是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的,“让生活更美好”既是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发展。

不同的自然、历史条件使不同的地方产生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

我们着眼身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由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自古人们的生活便于水密不可分。

在珠江三角洲的村镇中,依水而居,捕鱼为业是常见的生活生产方式。

珠江各入海口处,更有许多天然良港,是渔业发展的沃土。

其中中山横门渔港便是一处。

我们对横门渔港一带进行了资料及实地调研,发现横门渔港是珠江三角洲小型渔港的典型代表。

避风港的开辟和发展,曾带动了这里的兴旺。

而由于珠三角水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设施的落后,当前渔港面临了一系列生存发展的问题。

经过我们的讨论分析,认为避风港及渔市街作为主要生产生活的场所,始终是横门人生活的重心,归属感的所在。

因此我们的设计范围以避风港及渔市街为重点,希望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对该区域进行改造更新,以改善当地人的生活,并为日后的生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中山镇十年禁渔工作总结

中山镇十年禁渔工作总结

中山镇十年禁渔工作总结
回顾过去十年,中山镇在保护海洋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最引人瞩
目的就是十年禁渔工作的成功实施。

这项工作不仅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首先,十年禁渔工作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功不可没。

通过禁渔,海洋生物
得以充分恢复和繁衍,种群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海洋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平衡。

这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十年中,我们见证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水质得到了提升,海洋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各类珊瑚礁和海洋植物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十年禁渔工作的坚定执行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其次,十年禁渔工作也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虽然禁渔给渔
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在政府的引导下,许多渔民转变了经营理念,开始从事海洋旅游、海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经济来源。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帮助渔民进行产业转型,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在这十年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渔民由于禁渔政策的实施而改变命运,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中山镇十年禁渔工作的总结是十分成功的。

通过这项工作,我们不
仅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也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这项工作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坚定决心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态度,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山文旅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山文旅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山文旅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标题:中山文旅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引言:中山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风景名胜、文化遗址和文化艺术机构。

近年来,中山市积极发展文旅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本报告将对中山市的文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该市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中山市文旅产业的现状分析1.1 文旅产业的发展潜力中山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是广东省内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的地区之一。

这为中山市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1.2 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山市近年来加大了对文旅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建设文化旅游项目等手段,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综合体和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

二、中山市文旅产业的优势和特色2.1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山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纪念性建筑。

这是中山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优势。

2.2 独特的自然景观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岸,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还有独特的岛屿和海滨风景,这为中山市的文旅产业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

三、中山市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3.1 文旅产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山市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如交通网络不便利、景区设施滞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山市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文旅产业产品质量有待提升中山市的文旅产品质量与一些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要提升文旅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加大对文旅产品研发和提升的投入。

四、中山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4.1 加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中山市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

如通过打造文旅休闲区,发展文创产业等方式,实现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共生发展。

4.2 提升文旅产业的软实力中山市应加大对文旅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升文旅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山市文旅产业的软实力。

广东渔港建设研究报告

广东渔港建设研究报告

养殖与捕捞的产量 比例 由2 0 0 5 年 的7 3: 2 7 转变为2 0 1 0 年 的7 7: 2 3 。以培育发展渔业龙头企业和建设出 口加 工基地为抓手 ,加 快 发 展 渔业 二 、三 产 业 ,推 进 渔 业 产 业 转 型升 级 。2 0 1 0 年 渔 业 二 、三产业产值分别达  ̄ J 1 3 2 7 亿元和6 0 8 亿元,年均递增7 . 7 % 和 l 2 . 1 % ,远快于第一产业6 . 8 % 的增长速度,二三产业比重由2 0 0 5 年4 7 % 提 高N5 6 % 。 自2 0 0 4 年 实施沿海渔 民转产转业议案 以来,全省财政共安 排用于扶持沿海渔 民转产转业资金达5 亿 多元 , 安排建设渔民安 居工程3 0 0 5 户 ,安排扶持渔业产业发展项 目2 8 0 多个 ,培训渔 民 近2 万人 ,直接和 间接带动渔民就业2 万多人。政 策性渔业保险 迈入新阶段,累计为全 省出事渔 民、渔船支付互助补偿金 1 3 4 3 万元 。建立了渔民最低 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 ,渔 民的社会 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 上述情况表明 ,渔 业经济在广东农业经济和海洋 经济 中都 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2 、渔港建设 自2 0 0 5 年3 月3 0t 3 广 东省第十届人 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省人民政府 《 关于加强渔港建设议案 的 办 理 情 况 报 告 》以来 , 广 东 省 渔 港建 设取 得 了较好 较 快 的发 展 。 以渔 港 建 设 为 重 点 的渔 业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特 别 是 是 国 家 中心 渔 港和 国家一级渔港的建设卓有成效 ,推动其他渔港改造 ,形成 渔港现代化 、渔业产业化、渔区城镇化 、临港产业多元化的现 则,仍然还是在政府统制和 国有垄断的 “ 龟壳里残喘余生” ,又 何谈什么改革 ?要知道 ,中国从来 都不缺 少组建民营银行的冲 动 。早在 1 9 9 6年,由全 国工商联组建 中国第一家 也是 目前惟一 的 一 家 大 股 东 由 民营 企 业 构 成 的 民营 银 行 — — 民 生 银 行 。 民生 银 行 成 功 之 后 ,进 入 银 行 业 俨 然 成 为 了许 多 民营 企 业 期 盼 的 梦

2024年渔政渔港监督站上半年工作总结(2篇)

2024年渔政渔港监督站上半年工作总结(2篇)

2024年渔政渔港监督站上半年工作总结2024年上半年渔政渔港监督站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上半年,本渔政渔港监督站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生态环境监督、渔政管理和渔船监督、渔业安全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任务。

二、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生态环境监督1. 加强对重点渔区的巡查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使用爆炸物等违法行为,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开展水域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养殖行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行。

3. 加强对水域污染的监督,及时处理恶臭河流、渔业用水污染等问题,保障渔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三、渔政管理和渔船监督1. 加强对渔船登记和许可证核发工作的监督,确保渔船登记证照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定期进行渔船的安全检查,对违规装载、未按规定装备救生设备、超载等问题进行处理,并加强相关渔船管理宣传。

四、渔业安全监督1.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重点对渔业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予以整改,确保渔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2. 加强对小型渔船的安全培训,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加强对海洋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组织力量开展救援工作,确保渔船和渔民的安全。

五、工作亮点和创新1. 强化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协作,加强联合执法,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督力度。

2. 加大对渔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执法的震慑力。

3. 注重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渔业资源监测和渔船监督的效果。

4. 加强对渔民培训工作,提高渔民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一些渔民对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违规养殖和捕捞行为仍然存在。

2. 在渔船安全检查方面,对于一些不合格船只的处理力度还不够大。

3. 渔政渔港监督站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4. 信息化管理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七、下阶段工作计划1. 继续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生态环境监督,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和自觉性。

中山海事转型升级的模式探究

中山海事转型升级的模式探究

中山海事转型升级的模式探究作者:陈国雄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24期中山位于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腹地,北连广州,毗邻港澳。

珠江八大门之一——横门出海口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

其地理位置优越,河网众多,交通便利,水运经济发达,具有典型的内河水网区域特点,其主干流航道16条314公里、支流航道283条1227公里,总通航里程1541公里,海岸线28公里。

辖区登记船舶1415艘,总吨30.47万吨,持有效内河适任证书在册船员1357人。

2012年,辖区进出港船舶13万余艘次,货物吞吐量5000万吨,旅客吞吐量118万人次(港澳航线),集装箱吞吐量125万TEU。

一个有着六十年历史沉淀的基层海事局,一个“资质中等”但追求梦想的分支海事局,一个结构完善并运行高效的海事局,一个在“三化”目标环绕下的海事局,如何去突破自身、告别温床、获得转型?从何处入手,又怎样展开,才能既不冒进,又有所建树,既实事求是、切实可操,又科学实施,不搞花架子;前人虽有借鉴,但显得支离破碎;他局虽可参照,但水土有所不服。

中山海事局需要找寻到一个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模式!经过对形势的深入研判和对局情的充分掌握,中山海事局获得了一条思路:建设“智慧海事。

思路可谓:目标坚定,方向清晰,任务明确,模式可操。

尽管一切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外界认为:中山海事局文化深厚,根基稳固,再通过几年努力,中山海事完全可以打造一种模式,树立一个样本和标杆。

海事监管矛盾催生模式目前,中山海事局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是中山海事监管量和执法装备及人力资源不对称的矛盾。

由于中山海事局辖区水网密布,通航里程长,航行船舶众多,安全基础总体比较薄弱,但长期以来,中山海事在人数及装备上投入明显不足。

二是传统监管模式与现代化监管要求不相符的矛盾。

近年来,船舶大型化、高速化、海船进江与通航环境明显不符,尤其港珠澳大桥项目的正式施工,中铁、广船等大型项目落户中山,从而带来监管技术难度增加,海事现场监管压力大。

中山市口门发展研究

中山市口门发展研究
因而 , 口 门发 展 寄 托 了 中 山市 的新 希 望 , 口门发 展 浓 缩 了 中 山市 的新 理 念 , 口门发 展 指 引 了中 山市 的新 方 向。
振兴 实业 。结合 中 山市水运 现状 及未 来发展趋 势看 ,该
设 想 符 合 横 门港 区 规 划 的 要 求 。 因 此 ,横 门港 区 作 为 珠 江 西 翼 、 中 山 市 东 部 唯 一 口 门 , 正 处 在 关 键 的水 运 发 展 机 遇 期 , 要 紧 紧 抓 住 机 遇 , 充 分 发 挥 水 运 优 势 , 完 善 水 运 服 务 网络 , 逐 步 打 造 成 为 绿 色 生 态 、 和 谐 幸 福 、 先 进
的进 一 步 开发 打 下 了扎 实 的经 济 基础 。
到 2 1 , 开 发 区将 初 步 建 立 起 以先 进 装 备 制 造 、 0 5年
新能源和节 能设备 、高端 电子信 息和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
兴产 业 为 主 体 的现 代 产 业 体 系 , 到 年工 业 产 值 30 亿 元 、 达 00 地 区 生产 总值 8 0亿 元 的产 业规 模 ,成 为 珠 三 角 西 冀 、 中 0 山 东部 口 门的 经济 增 长 极 。
在 提 高 ,其 水 路 交通 在 整 个 广 东 省 现 代 交通 综 合 运 输 系 统 中起 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因此 ,中 山 市 [门航 运 增 长 潜 力 j 巨大 ,水运 可持 续 发展 前 景 乐观 。
12 航 道概 况 .
中 山市 是著 名 的水 网 密集 地 区 ,河流 面 积 约 占 8 ,水 % 运 自然 条 件 优 越 , 碍 航 建 筑 物 少 。据 2 1 航 道 统 计 资 0 1年 料 , 全 市 共 有 支 流 29条 , 全 长 9 7 1m 其 中 通 航 里 程 8 7.k, 2. 山横 门 港 区情 况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横门渔港的定位需要提到级别,服务、配套、管理需要向4A级以上的景区发展,为配合海洋旅
游而开展的渔港观光、海鲜购物、食宿需求等在经营规模、经营档次、服务品质、区块特色上提出更 高的要求。
植物资源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设计建议:
若发展旅游业,则可依托周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人气,与翠亨文化产业、温泉度 假村等重点发展项目形成形成大旅游开发区,相互补充;
若发展工业,则需加快工业转型,从低污染向无污染甚至生态友好方面发展。
自然资源——水资源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中山的东部内河岸线有洪奇沥水道、横门水
洪奇水道 民众
道,此外还有马鞍岛、横门岛等海岛和广阔
的伶仃洋西水域,滨海资源非常丰富。横门 则是横门水道的出海口,横门岛将横门水分 为2股,北边宽300米的一股作为现今的主航 道。
横门水道
马鞍岛
横门岛 南朗 伶仃洋 珠江口
横门渔港正面临衰败:
1.我国的渔港以及渔港产业当前正好面临着
一个产业调整的关口,旧的产业模式已经无 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需求。 2.渔港设施破旧缺乏,没有整套管理服务体
摘自《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 2020年)》
由上可知,翠亨新区在中山市被定位 为以旅游和服务业为主,提升城市品 质的区域。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南朗镇在翠亨新区的 规划结构分析:
一湾:逸仙湾。 一轴:新区中心发展轴。 两带:滨海公园景观带 五桂山生态景观带 多组团:新区核心组团;国际旅游 组团,国际旅游组团包括以国际旅游小 镇为依托的国际旅游区;转型示范组 团,转型示范组团包括转型示范区,打 先进智造组团。
B5
B4.岐江河夜游
C5
B2
A1
B5.沙溪鹤舞
B6.小榄菊花会
B8.岭南水乡
B3
B7.黄圃麒麟舞
B9.出海游
人文资源——历史景点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B7
C1.南朗祖庙
B6 B8
C2.茶东清代公园、茶东陈氏宗祠
A6 C5
芙蓉山 大尖峰 白米山 烟管山 大常山 蒂峰山 亚公山 老丫井 后门山 石船山 象棚山 南山
竹洲山
自然资源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小结: 1.横门渔港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但是由于渔港产业当前正好面临这样一个关口, 它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水域、陆岸基础设施等基本条件保障,还需要有体系化的整套渔港管理
摘自《中山翠亨新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翠亨新区全景沙盘
翠亨国际旅游小镇
翠亨新区范围
中山市地图
未来的海上新城风景如画
翠亨新区在中山的规划中: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在中山“三轴三区”的打造上,对翠亨 新区的规划为: 以"湾心岛"和南朗东南部区域形成的 沿海发展轴,这是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 有机组成部分,中山市将以此为基础积 极融入珠江口优质生活圈,从而提升城 市品位。 第一个区域是指湾心岛战略发展区, 这里以生态旅游和服务业为主要功能.
北部工业组团
南朗中心城区
横门组团——横门工业园内 重点发展热电、化工等产业。
规划小结: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优势: 中山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明确由制造业向旅游业及服务业转型,而横门渔港所在的 南朗镇属于未来发展的重要节点; 在翠亨新区的规划中,横门渔港处于转型示范组团,有利于其由传统渔业转向旅 游业、服务业和新型工业。 劣势: 横门渔港在规划中无论是新型工业还是旅游业及服务业,都不属于重点发展项目, 趋于边缘化
植物资源:山林区域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大王椰子 H 16—17m P 5m 细叶榕 H P 15m 12m
尾叶桉 H 20m P 4—5m
台湾相思 H P 15m 10m
睡莲
水葱 H 1.7—2m
芭蕉 H 3m P 3m
概 况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 — — 评 价
中山横门渔港滨水景观规划
场地调研分析
概况 资源 建筑 交通 设施 产业
中山地理区位分析: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用地红线
山林区域
村落区域 渔港区域
整体情况: 场地内整体植被生长杂 乱,管理粗放。中部一 些大片的农田区域几乎 成为荒地,景观价值不 高。北部山上的植物以 及渔港周边商业区的部 分植物还有一定的景观 价值。 要根据地块的不同情况 来区别对待。
山林区域: 植物种植情况比较杂乱,存在树龄比较大的 孤植树木可以考虑保留作为造景的元素。 山上的片植的台湾相思景观价值较高。 策略:整体保留,局部改造
人文资源——名人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B7
A1.孙中山故居
B6 B8
A2.杨殷故居
A6 C5
横门渔港
C4 C3 A4 C6 A3 A2 C2 A5 C1 B1 B9
B4 B5
A3.陆皓东故居
C5
B2
A1
A4.程君海故居
服务支持,更需要有一个与当前渔港产业化提升和沿海城市海洋旅游市场开发需求相适应的
业态整合体系支撑。 2. 渔港居民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水道,导致水质污染严重,无法达到旅游区的水质要求,
需要改变原有排污体系,净化渔港水质。
3.南朗镇山体资源丰富,面积广阔,在场地甚至整个南朗镇都非常醒目,横门渔港位 于山体开端,背靠芙蓉山,集山、水、林、岛多种资源与一身,具有打造山水城市形象的潜 力。
中山产业情况分析: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基地 由于周边城市多以制造业为主,所以中山的城市的产 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主要产业为 制造业
中山产业情况小结: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成立渔业公社 行政级别的进化
横门渔港拓宽40米 水下5万立方石方炸掉疏通
渔业公社改为横门区
撤镇为行政区 重新隶属南朗镇
捕捞过度,需出海越远,捕捞数量减少 水体受到周边工业污染,水质下降
南朗镇旅游业规划: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中山已经致力于由制造业基地向现代服务业和 文化产业发展。
翠亨新区概况: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总规划面积约230平方公里,包括:中山市 的南朗镇、马鞍岛及东部临海区域; 翠亨新区是中山市引领转型升级的城市副 中心,在产业发展中,首先是擦亮孙中山 文化品牌。然后以翠亨国际旅游小镇为依 托,扩大孙中山故居景区范围,整合故居、 周边民国古建筑以及山水等文化旅游资源, 将孙中山故居景区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 的文化物标和城市窗口。
横门组团 横门组团——横门老城区内 结合横门渔港的改造形成集 游艇码头、商业酒店、高档 住宅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服务 区。 南朗中心城区
翠亨组团
温泉组团
旅游度假 发展轴
南朗镇工业规划: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北部产业发展轴 横门组团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三产发展质量,重点 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 在主城区形成全市三产服务中心,在南朗、小 榄(西北组团)、三乡(南部组团)形成副中 心;在沙溪、火炬、港口等处建成若干规模适 当、布局合理的集商业、文化、休闲、娱乐为 一体的综合商业区。
摘自《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横门渔港发展历史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始建横门渔港 周边渔民迁徙过来
公社年捕捞总产超5000吨 达到生产高峰
横门区改为横门镇
少数渔民—1970——1971———1974———1977—————1983————1986————90年代——至今
横门渔港
C4 C3 A4 C6 A3 A2 C2 A5 C1 B1 B9
B4
C3.匡庐草堂
B5
C4.蒂峰山石仔庙
C5
B2
A1
C5.南粤石文化博览园
C6.西山寺
B3
C7.中山瞻园
人文资源
规 划 — — — 资 源 — — — 建 筑 — — — 交 通 — — — 设 施 — — — 产 业
小结: 1.横门渔港周边人文景观密集,尤其旁边的翠亨村名人和历史景点十分集中,为横门渔港发展旅游业 提供支撑 ; 2.横门渔港未来进入中山的门户,也是中山旅游线路的开端,更是游客到达中山的一个停留休息点,
转型示范组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