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园林建筑是岭南建筑的代表 暑期实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岭南建筑研究报告

岭南建筑研究报告

岭南建筑研究报告
岭南建筑是指中国广东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该风格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岭南建筑主要体现在住宅建筑、庙宇建筑和园林建筑等方面。

岭南住宅建筑以“天井式”为主要特点,即以庭院为中心,围绕庭院布置房屋。

这种布局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还可以形成私密而开放的生活空间。

房屋通常采用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庭院内常种有花草树木,形成独特的建筑景观。

岭南庙宇建筑主要体现在寺庙和宗祠等建筑中。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悬山式的布局,即以主殿为中心,前后左右依次排列其他建筑,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

庙宇建筑通常采用大理石和彩绘瓦等材料,外观装饰非常精美,内部宏伟庄重。

岭南园林建筑是岭南建筑中的瑰宝,以广州的荔枝湾和梅花园为代表。

这些园林建筑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山水、假山、亭台、曲廊等元素为主要特点。

园林建筑内常种有花草树木,形成美丽的景色。

这些园林建筑具有独特的观赏和居住价值,被誉为“人间天堂”。

总的来说,岭南建筑以其特有的布局和装饰风格,展现了中国南方地区丰富的建筑文化和人文特色。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现代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岭南建筑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保护困境,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以保留和传承这一宝贵的建筑遗产。

园林建筑实习调查报告

园林建筑实习调查报告

园林建筑实习调查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建筑作为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又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空间。

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建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选择了园林建筑实习作为本次实践课程。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园林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分析园林建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园林建筑发展方向及创新途径。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园林建筑基本概念及设计原则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园林建筑是指在园林景观中,以自然美为基础,运用建筑艺术手法,创造出既满足人们生活、游憩需求,又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建筑。

园林建筑的设计原则包括:遵循自然美原则、注重功能与美观相结合、强调与环境协调共生。

2. 园林建筑施工技术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指导老师参观了多个园林建筑施工现场,了解了园林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

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基础施工、结构施工、屋面施工、墙面施工、景观绿化等。

此外,我还了解到了新型建筑材料及节能技术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3. 园林建筑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习,我发现当前园林建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现状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部分园林建筑设计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与环境的协调;部分施工质量不高,影响了园林建筑的整体效果;园林建筑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建筑寿命缩短。

4. 园林建筑发展方向及创新途径针对园林建筑现状,我认为今后园林建筑的发展方向应注重以下几点:强化设计创新,提高园林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度;注重施工质量,确保园林建筑的安全与美观;加强后期维护管理,延长园林建筑的使用寿命。

同时,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探索园林建筑的新形式、新材料、新技术,为园林建筑发展提供更多创新途径。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园林建筑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

园林暑期实践报告

园林暑期实践报告

园林暑期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一次园林暑期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是由学校园林系组织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园林行业的实际工作。

二、实践内容1. 学习园林设计实践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些基础的园林设计学习。

我们学习了园林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包括选材、铺装、植物配置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园林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过程,为之后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2. 实地调研在学习了园林设计的基础知识后,我们在实践开始前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我们选择了一座公园作为调研的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了该公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之后的设计和改造工作提供了依据。

3. 园林设计和改造在实地调研之后,我们分成了数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和改造一部分公园。

我们通过讨论和交流,确定了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细致的设计绘图。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考虑了环境保护、景观效果和实用性等因素。

4. 实际施工设计完成后,我们开始了实际的施工工作。

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施工技能,如铺设砖石、搭建花架等。

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互相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了设计方案的实施。

5. 结果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园林设计和改造的任务。

最后,我们组织了一次结果展示会,展示了我们的设计成果和施工成果。

在展示会上,不仅有老师和同学的参观,还有一些行业专家的点评。

通过这次展示会,我们不仅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和认可,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

三、实践收获通过这次园林暑期实践,我获得了很多收获。

1. 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参与实践,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

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合作能力在这次实践中,我和其他成员共同工作,互相配合,解决问题。

通过与团队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永庆坊社会实践报告

永庆坊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永庆坊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是广州市著名的岭南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这里不仅保存了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还融合了现代的生活方式,成为广州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

为了深入了解永庆坊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现状,我们团队在2023年暑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1. 永庆坊的历史渊源永庆坊始建于清朝末年,原名“永庆里”,因地处珠江边而得名。

这里曾是广州重要的商贸中心,聚集了众多商家和手工艺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永庆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

2. 永庆坊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广州市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永庆坊得到了修缮和改造。

现在的永庆坊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岭南建筑,还引进了众多文化、餐饮、娱乐等元素,成为广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实践内容1. 调查了解永庆坊的历史文化底蕴(1)参观永庆坊博物馆,了解其历史变迁和建筑特点。

(2)采访当地居民和游客,收集关于永庆坊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2. 调查了解永庆坊的经济发展现状(1)走访永庆坊内的商铺,了解其经营状况和产品特色。

(2)调查游客消费情况,分析永庆坊的旅游市场潜力。

3. 调查了解永庆坊的文化传承与发展(1)参观永庆坊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了解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参与永庆坊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体验岭南文化的魅力。

四、实践成果1. 永庆坊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 永庆坊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广州市的旅游业做出了贡献。

3. 永庆坊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实践总结1. 永庆坊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州市宝贵的文化遗产。

2. 永庆坊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开发,为广州市的旅游业和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3. 在本次实践中,我们团队对永庆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六、建议与展望1. 加强永庆坊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其历史风貌得以保留。

岭南园林见习报告

岭南园林见习报告

佛山、顺德见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通过游览佛山、顺德的各大庭院,了解岭南园林的建筑特色及造园特点,进一步探究岭南园林。

2、通过实习使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结合,深入了解基本知识和概念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3、拓展视野,掌握基本知识,为以后的专业课及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2019年12月1日—12月2日地点:梁园、清晖园三、实习人员:四、实习内容:1、任务要求:①了解实习的地点及其地理情况,了解车程时间和往返时间,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

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要到处乱走,跟紧队伍:爱护环境,不随处乱扔垃圾。

谨记老师所说的注意事项。

③实习过程要有精神面貌,跟随老师及导游学习并进行记录,积极与老师互动交流,提出问题。

④听完老师的介绍与普及后,以小组形式进行现场考察。

2、实习方法:跟随老师及导游沿事先规划好的路线游览,在游览的过程中观赏岭南园林的风采,观察并分析岭南常见的特色建筑、造园手法及植物配置,同学们进行记录,实习过后自行查阅资料,并深入了解岭南园林。

3、内容分析: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

在中国园林里,岭南园林自成一体,“求实兼蓄,精巧秀丽”。

岭南园林又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而私家园林保存最完好,是岭南园林的典范。

如余荫山房、清晖园、梁园、可园四大园林。

“麻雀虽小,五章俱全”,园内有假山、池水、树木、亭、廊、桥、舫、景门、花窗等元素,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了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

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有布局、建筑、掇山、理水、植物等。

梁园①简介:梁园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其他则位于松风路西贤里及升平路松桂里。

与番禹馀荫山房、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合称为清代粤中四大名园,梁园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芦”、“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是粤中四大名园中占地最广的。

②特色建筑:(1)群星草堂建筑群体由草堂、客堂、秋爽轩、船厅和回廊组成。

园林暑期社会实践报告5篇

园林暑期社会实践报告5篇

园林暑期社会实践报告5篇20xx年暑假期间,在我校的号召下,提前踏入社会预知社会熟知社会,学会做人做事,也能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作出一定得进步,学会些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为日后踏入社会做出良好的基甸。

结合了自身的不足,在这个暑假我特地选了园林来完成这次的社会实践。

“艰辛如人生,实践长才干”,作为大学生,我们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

通过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认识。

或许是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吧,总是多多少少有些骄纵,所以园林这项实践真的能让我从中学会很多。

第一次顶着这样的骄阳不是出去玩,而是陪伴着一群花花草草和树树。

第一次来到苗圃,我觉得万分地新奇,丝毫没有意识到我这次来不是赏花吟诗的,而是来实习!不过接下来的工作让我的头脑似乎进行了一场暴风雨,瞬间清醒。

在这炎热的夏日,不夸张的说我就觉得我穿的是棉袄一般的工作服,就穿衣服的片刻时间我就觉得犹如洗了个桑拿一般汗水直往下流,我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在外的工作人员是多么的辛苦,甚至可以说是艰辛,有时候亲身体会真的比道听途说来的管用的多。

这一刻我真心的学会了尊重一切劳动人民,没有谁比谁更值得尊重,而是人人平等。

穿好了工作服就随着带头的“谢老大”真真地走进了苗圃,呵呵,先介绍一下这位“谢老大”,他是一个小小的主管,人老实的很,一辈子勤勤恳恳,不过他可不信谢,是个电视剧里一个工头谢老大和我们这的主管有几分相似所以故员工们亲切的称呼他为“谢老大”。

我只需要拿着铁锹和水壶,不要小看这两样东西哦,功能可是很大的哦。

“谢老大”非常认真的耐心的教我怎么用铁锹,这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做起来真的不是件易事,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圈外人不知圈内的苦”,“说着容易做着难”,“要求别人总比要求自己多”,我必须小心翼翼地顾及到花的根茎不被我“无情”地摧毁;我必须战战兢兢地将花搬个新家,从苗圃挪去花盆。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园林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园林

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我在暑假期间选择了一所具有丰富园林资源的城市进行了园林设计与养护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这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园林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我选择在暑假期间进行园林设计与养护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实践目的(1)了解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2)掌握园林养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园林工作打下基础。

(3)了解园林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1. 实践内容(1)园林设计:参观当地知名园林,学习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园林养护:参与园林养护工作,了解植物生长习性、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3)实地考察:对周边园林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其设计特点和优缺点。

2. 实践方法(1)参观学习:参观当地知名园林,听取专业讲解,了解园林设计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实地操作:参与园林养护工作,亲身体验植物修剪、施肥、浇水等操作。

(3)资料收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发展趋势。

四、实践过程与成果1. 参观学习在实践期间,我参观了当地几座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如某某公园、某某植物园等。

通过专业讲解,我了解到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园林布局、植物配置、水体设计等。

2. 园林养护在园林养护方面,我参与了植物的修剪、施肥、浇水等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植物生长习性、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对周边园林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了一些设计上的优点和不足。

例如,某某公园的植物配置丰富,但部分景观小品设计过于繁琐;某某植物园的植物种类繁多,但部分区域的管理较为混乱。

岭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3篇)

岭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岭南文化,又称广府文化,是中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为了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我校组织了一次以“走进岭南,感受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文化交流、民俗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精髓,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对岭南文化的认识,了解岭南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3.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团队协作;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而努力。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10月17日活动地点: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四、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1)广州市:参观广州塔、广州博物馆、陈家祠等,了解岭南建筑风格、历史沿革和民俗风情;(2)佛山市:参观佛山祖庙、佛山陶瓷博物馆、岭南印象园等,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3)东莞市:参观东莞博物馆、虎门大桥、沙田古镇等,了解岭南文化在东莞的传承与发展。

2. 文化交流(1)邀请当地文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岭南文化的内涵、特点及价值;(2)组织学生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了解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开展民俗体验活动,如学习剪纸、书法、粤剧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岭南文化的魅力。

3. 民俗体验(1)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如广式早茶、佛山烧鹅、东莞烧腊等;(2)参加传统节日庆典活动,如中秋节赏月、端午节赛龙舟等;(3)学习民间艺术,如粤剧、南音、木偶戏等。

五、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岭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2.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3. 学生之间的友谊得到增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4. 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为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岭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岭南文化的魅力,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的园林建筑是岭南建筑的代表。

岭南园林建筑兴起于明代,后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与苏州园林齐名。

现存的佛山的梁园、东芜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和番禺的余荫园(余荫山房)合称广东四大名园,是岭南园林建筑中的佼佼者。

此外,到广州解放前已有诸如文塔花园、晚景园、唐荔园、清华池馆、环翠园、荔香园、海山仙馆等一大批明清时代的名园。

然而沧海桑田,物换星移,这些名园大多已荡然无存,已成陈迹,只留下文献书画的记载。

广州除余荫山房和小画舫斋两处清代园林建筑外,现存的园林建筑多是如泮溪、北园、南园等几家现代园林建筑
岭南园林构园的自然要素
山岭南园林非属山性,园山有几种:一是崖瀑潭局中的悬崖,如清晖园的九狮山和凤来峰;二是鼓石潭局的鼓石岛,如万石植物园的万石湖中真鼓石和南湖公园中的塑鼓石;三是海礁局的礁岛,如佛山梁园中的龟石和湖心石;四是一般的堆山,如海口五公祠中的珊瑚石山。

岭南园林较少以土堆山,即便是现代公园也是如此,多因水为水,因山为山,如桂林园林中的真山水,几乎不改造。

水岭南园林属水性,理水成多种格局:一是崖瀑潭局中的石潭和瀑布,如白天鹅宾馆中的故乡水和水潭以及广州山庄宾馆的三叠泉;二是湖景,如惠州、潮州、雷州、福州、泉州的西湖,肇庆星湖,广州流花湖、东山湖和荔湾湖等;三是潭,与崖瀑潭局不同的是没有瀑布,水面较阔,如柳州龙潭公园的龙潭和雷潭、台湾日月潭;四是流觞之曲水,如广州雕塑公园中的云溪;五是井泉,如广州的廉泉和贪泉,柳州鱼峰公园三姐楼院中的井栏等;六是一船水池。

石石材和理石与江南及北方园林不同,石材有广西湖石、广东黄腊石和英石、闽南花岗石、海南珊瑚石、台湾咕咾石等。

岭南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

置石法为黄腊石、湖石和花岗石,分平置、抛石和埋石三法。

石身置于土上,如随意抛置而成,故云抛置,如金茶花公园;石根入土半截以下,称为平置,如湖里公园;石根超过一半没入土中称为埋石,如南山寺。

堆石法多为用于湖石或珊瑚石,如汕头中山公园海礁石山、海口五公祠珊瑚石山、台湾吴园咕咾石山。

叠石法主要用于英石的壁山做法,称挂壁法,最富岭南风韵,如广州宾馆三叠泉,可用于室外室内,前者如广州流花湖公园茶室的壁山,后者如白天鹅宾馆石室中的壁山。

塑石法用灰泥和水泥仿石,节省石材,现代公园里儿童游乐区的古洞探险几乎都用塑石,最好当属闽南塑鼓石,如厦门南湖公园。

建筑从类型上看,有碉楼、船厅、廊桥等,碉楼源于碉堡,如可园邀山阁、清晖园留芬阁和立园毓培楼;舫除了江南园林似的石舫外,还有岭南的舫,如宝墨园的紫洞艇,更有与众不同的船厅,把客厅与楼结合,略带船意,多为千金小姐用,故俗称小姐楼,如清晖园和余荫山房是也。

亭的做法很不规范,千奇百怪,或用回廊、围墙围合的,或用角梁与枋穿插的,或少数民族式、俄罗斯式或西欧式。

桥在古典园林中多与廊结合成为廊顶石拱桥,如余荫山房为典型,另有少数民族的风雨楼和山区的索桥。

就组合方式看,用“高墙冷巷”把建筑院落进行多进多庭院组合,或用“连房博厦”把建筑与庭院连为一体;就单体形态看,多高柱础,宽檐廊,厚实墙,青瓦顶,压瓦砖,翘正脊,花玻
窗,砖雕窗,灰塑门;就装饰来看,最典型的是“三雕三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

古典园林中三雕三塑遍布全园,在门头、门联、窗楣、基座、台案、檐口、檐柱、月梁、瓜柱、雀替、坐靠、栏杆、屋脊等处,其中以灰塑和砖雕最具岭南味,如清晖园中的“苏武牧羊”灰塑和板桥花园中的瓜果砖雕漏窗。

字画古园的字画相对较少,现代园林中更是少用,但也不乏佳作,如惠州小桃园后门联“不深不浅湖水,半砖半阁人家”;余荫山房门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荔湾湖公园海山仙馆有联“荷花世界,荔子光阴”;可园邀山阁联“大江前横,明月直入”、可园雏月池馆联“大可浮家泛宅,岂肯随波逐流”、正门联“十万买邻多占水,一分起屋半栽花”;人境庐息亭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惠州西湖六如亭联“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够不净,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等。

植物用“四季繁花,热带风光”八字概括,特征树有棕榈类的大王椰、假槟榔、大王棕、酒瓶椰;有藤本的炮仗花、夜来香、紫藤、簕杜鹃、绿萝;有耐阴的兰花、蕉类、芋类、蕨类、葵类;另有榕树、荔枝等。

岭南园林文化
岭南园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有因人工而积淀的文化,前者可归结为海岸文化和热带文化,后者可归结为远儒文化和世俗文化、享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

由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方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缓屋面和台风的关系、宽檐廊与多雨的关系、高墙冷巷与高温的关系、龙形、鱼形、水草、龟、蛇、芭蕉主题与装饰的关系、塑鼓石与海蕉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等,可资利用则模仿自然之物之景,有弊有害则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

远儒文化是岭南学者对岭南园林文化最精辟的阐释,如果说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儒意较浓的话,岭南园林的儒家意味则很淡。

岭南人远离政治中心的忤逆和反叛表现于古典园林建筑梁架的不规范和现代园林文联匾对的不重视,另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现于清代园林的碉楼形式和近代园林的“肥胖”立面和简朴粗柱。

远儒性从品味上看可说是俗气,即世俗文化,它是岭南文化的主流,特别晚清以后,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域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它的表现。

岭南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最早表现于南越国皇家园林对中原园林文化的全盘吸收上,到了清代,古典园林中大量用花色玻璃,形成与江南和北方两地迥然之别,另外,陈济堂公馆和张维立的立园那样的西欧式园林建筑、龙岩中山公园的俄罗斯园林建筑、草暖公园和云台公园的西洋规划布局,以及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满洲窗都是开放和兼容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