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成因差异

合集下载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成因差异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成因差异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本文介绍岭南园林是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的私家园林。

另外也分析了它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岭南园林、轻盈、敞开、岭南特色正文内容: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

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其基本特征与北方和江南私家园林有着很不同的地方特色。

具体表现为:一、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第一,强调园林自然特质,依势而设,充分利用山泉,湖岛优势及山石景观的特色,以清新旷达,素朴生动取胜。

第二,园林选址多在城镇居民建筑内,有些在城郊环境优美的地方,造园因意立构,由外而内,叠山理水,各具特色。

叠山而成的石景分为“壁型”与“峰型”两大类:前者的主要特征是逶迤平阔,由几组峰石连绵相接组成,没有显著突出的主峰;后者的主要特征是顶峰突出,山径盘旋,造型险峻而富于动势。

此外,还有由若干形象各异的单块石头的特置而构成石庭,著名的如佛山梁园的群星草堂石庭。

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之一绝。

理水的手法多样丰富,不拘一格,少数水池为方整几何形式,则是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第三,园林布局平易开朗,庭园潇洒,层次分明。

建筑重视选址,造型洗练简洁,色泽明朗,装修注重本土特色,朴实素秀,构成一种不似北方之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

园林布局随意性强,商贾所建,自由灵巧,构图清晰,较少江南园林的深庭曲院的空间构设,也不是北方园林那种厚重荣华富贵的气氛,风雅朴素,而是一种岭南风情融彻全园,以畅朗轻盈的乡土格调取胜,洒脱风采,建筑高低错落,建筑装修,保持乡土格调,又能吸收外来因素和西洋古典。

中国传统园林之岭南园林特点与调研

中国传统园林之岭南园林特点与调研

建筑。 基于这个特征,中国园林于是就少不了这些要素。
首先是山石
中国园林讲究无园不山,无山不石。 早期利用天然山石,而后注 重人工掇山技艺。 掇山是中国造园的独特传统。 其形象构思是取材 于大自然中的真山,如峰、岩、峦、洞、穴、涧、坡等,然而它是造 园家再创造的“假山”。 堆石为山,叠石为峰,垒土为岛,莫不模拟自 然山石峰峦。 峭立者取黄山之势,玲珑者取桂林之秀,使人有虽在 小天地,如临大自然的感受。 欧洲和伊斯兰园林中没有中国园林那 样的掇山叠石技艺,主要依靠选择天然石材,进行人工改造。
活多变、过渡自然,建筑小品意境含蓄多姿。
亭、廊、桥、舫、景门、花窗
岭南庭园的园内空间虽然也是围合封闭的,但在景观的组织上,
视线的组织上,又将园内外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园外景色,
达到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产生空间的扩散感。 因此选址大多在自
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利用环境景观最好的面向采取开敞的方式进行布
局。 较多借用水面,利用水面平坦开阔,视野宽广的特点增添园林
魅力,如东莞可园。 而且,园林的边界常建有假山,楼阁,较好地
把园外空间和景色引入园内,使园内外空间紧密结合,扩大视域范围。
岭南园林有什么样的特色呢?在园林以及建筑方面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呢?
岭南,即五岭以南,始称于唐贞观年间的岭南道,古时候也称岭
表、岭外、扬越、百越、南粤,岭南有两大水系,一是珠江水系,二 是韩江水系。 在近2000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占全国总面积不到5% 的岭南地区,创造了中国园林三大流派之一的岭南园林文化,成为世 界园林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质无华的气质和情操。 或
许这些就是造就中国园林独特风格的原因之一吧。
二、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

实例分析岭南园林设计风格

实例分析岭南园林设计风格

实例分析岭南园林设计风格夏商周时期,中原及江淮至江南地区的华夏或少数民族诸侯国、部族受到压迫和征伐,纷纷南徙,迁人岭南地区,文化上受到了中原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南北战争加强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

岭南文化对于岭南地区的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岭南建筑在我国建筑之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经过无数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在充分利用岭南的自然资源,并结合人民的生活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在我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岭南园林建筑设计岭南,位于五岭以南。

从秦朝开始的不断迁徒过程中,形成了岭南园林。

与北方园林似曾相识,却又迥然不同,透着瘴雨气息。

岭南地处北回归线两侧,为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长年繁花似锦,又盛产观赏石材,具备良好的造园条件。

又因气候特点,岭南人常在住宅中设庭园,以调节小气候环境。

1.1岭南园林特点(1)通透岭南园林的通透特征,是它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截然不同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这主要是由岭南自然气候所决定。

北方园林在建筑设计上,都要考虑气候特点,冬季的保暖尤为重要。

但是在岭南,情况有所不同,气候炎热,冬天,也在零度以上。

夏季酷热,周期长,所以,岭南的园林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宽敞,通透,遮光聚荫的降温效果。

(2)兼蓄岭南人,从中原迁徙来到岭南,又往海外其它地方谋生。

他们在海外创业,然后衣锦还乡,不仅带回大量财富,同时也带回来海外文化。

具体表现在建筑与园林上。

例如广东开平的碉楼。

造园时,吸收传统园林特色,在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上,融入西方建筑文化。

同时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

(3)秀茂秀,相对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而言,岭南园林总体秀气,轻盈,精巧。

没有北方园林那样厚重,端庄,也不及江南园林那样繁密。

岭南园林就是轻巧秀美。

1.2岭南园林建筑特点(1)岭南园林建筑布局在岭南园林中,园林建筑是庭园中重要内容,常为主体。

岭南园林建筑重在选址,建筑体形简练,多无复杂的轮廓组合,屋面构造简单,檐口和山墙多用硬面硬檐。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其发展得到了扬州园林、苏
州园林、湘南园林等各地的推动及影响。

岭南园林的特色主要体
现在布局、结构、园艺和小品的方面。

首先,岭南园林的布局要大气磅礴、宏伟壮观,其核心是“庭院”——它不仅把湖泊、山、林、草和桥当成一块大地景观,而
且融入了院落、古典建筑、池塘、阶梯、廊桥等元素,把园林元
素和人文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突出园林的历史文化气息。

其次,岭南园林在结构上以奇特视角俯瞰园林,精心铺装了曲折的阶梯,把特殊的院落、古典建筑、池塘、桥梁、廊桥组成一个完美的结构,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岭南园林的园艺有迷人的多样性,它
有树木、花木、小品石、剪纸、假山等多种景观,打造出迷人的
园林世界,更能体现岭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最后,岭南园林的小品,像竹子、松树等枯木雕刻、池塘、磨花池等,以及桥式、池
式等小品,分外抢眼,由此可见,岭南园林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
的世界。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的显著代表,在布局、结构、
园艺和小品四方面特别醒目,令人眼前一亮,突出其特色。

它不
仅有着大气磅礴的外观,而且能融合多种自然和文化元素,体现
出独特的韵味,更能把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融入其中,给人耳
目一新的感受。

所以,岭南园林的设计既使园林显得宏大,又具
有别样的艺术感,值得我们探索研究,以到达触摸其灵魂的境界。

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风格影响因素之比较

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风格影响因素之比较

长江下游的苏杭及南京、扬州一带即江南园林;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带即岭南园林。

江南园林轻盈淡雅,岭南园林畅朗通透,共同体现了民间造园艺术的主要成就。

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同处于南方潮热多雨气候条件下,其风格既有相同一面,又有相异一面。

本文试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初探这两种园林风格差异的根本原因。

地理环境的影响江南泛指今长江下游的南京、扬州、苏州、吴兴、杭州一带,经济富庶繁华,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江南园林秀气淡雅的特征。

岭南泛指我国南方五岭以南的地区,古称南越,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纬度较低,又滨临南海,受来自热带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海洋气候影响的时间很长,造成了岭南炎热多雨、高温高湿的环境特点。

(一)地理环境对植被品种的影响江南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使得该地区植物繁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乔木如香樟、银杏、梅花、翠柏等,观花灌木如海棠、紫薇、芙蓉、杜鹃等,其他观赏草本如竹、兰、菊、荷等在江南私家园林中频繁出现。

而岭南地区的植物可用“四季繁花,热带风光”八字概括,特征树有棕榈类的大王椰、假槟榔、大王棕、酒瓶椰,有藤本的炮仗花、夜来香、紫藤、筋杜鹃、绿萝,有耐阴的兰花、蕉类、芋类、蕨类、葵类,另有榕树、荔枝等。

(二)地理环境对建筑布局的影响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与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有所不同。

私家园林的布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园林包围着建筑,这类园林的特点是造园面积较大,追求人格化的自然山水,建筑在园林中只是起陪衬、点缀作用。

此种园林以江南园林为代表。

江南私家园林常常是民居与园林分开设置,在宅居建筑群旁设园,像苏州的网师园、吴江县同里镇的退思园等。

或者干脆另寻地方辟园,园林和住宅各自独立设置,宅居作为园林主人归隐逸世的去处。

另一种类型是生活区和园林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在这种造园类型中,一般建筑包围着园林,园林空间往往是由建筑围合的室外空间,一般比较狭小。

中国古典园林地方风格化特征——以岭南园林为例

中国古典园林地方风格化特征——以岭南园林为例

2020年第14期现代园艺中国传统文化灿烂辉煌,从奴隶社会中后期到清王朝末期30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典园林体系。

中国自古以来地域广阔,有多种气候类型,地域环境复杂多样。

由于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地域文化也有所不同,所以,造园活动所用的文化元素、材料、植物、建筑的构造也有所不同,逐渐发展为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为主要代表的三大地方风格园林,发展历程(见表1)。

1三大地方园林风格比较1.1用石材料的对比一般石材运用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

北方园林主要为皇家园林,石材较少,北方产青石和北太湖石,2种石材给人一种浑厚凝重的形象,北方园林建筑深受皇家建筑的影响,且以皇家园林建筑为主,青石和太湖石与北方的建筑风格十分协调,所以,北方园林叠山石材多采用青石和北太湖石。

江南园林叠山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都非常高,在造园中对石的用量非常大,光石材品种就非常多,其叠山主要以太湖石和黄石2种石材为主。

岭南园林常使用塑石的技法,叠山的形象皱褶众多,通常只可远距离欣赏而不可近距离观望,岭南地区沿海一带,多采用石蛋、礁石进行叠山塑造。

1.2理水的对比自古以来“山水”便是大自然风景的代称,中国园林叠山和理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理水上不同地方的园林也存在差异。

北方大部分地区水源匮乏,北方园林在造园活动中水源的运用相对较少,水池一般较南方园林更小,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北方地区园林也有采用“旱园”的做法。

江南园林理水方式较之并没有北方园林丰富多样,然而江南地区水网密布,理水的运用非常普遍。

岭南地区同样水资源丰富,理水手法多样,少数水池没有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式,而是采用西方园林的几何规整式。

1.3植物配置的对比自然界中的美有不少来源于植物本身,植物在园林创作中有着调节环境与美化环境的作用。

北方气候干旱且寒冷,观赏性植物比南方少,到了冬季绿色植物少,水面结冰,给人萧瑟的气氛,为了皇家宫苑庄重大气的形象,一般多种植针叶树种,以达到冬有绿色的目的。

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发展管见

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发展管见

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发展管见岭南园林,即广东园林,是中国南方园林的代表,它独具特色,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自然景观的展现。

岭南园林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南方的热带气候和自然环境,是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岭南园林的历史、特点、体系、风格等方面探讨它的形成与发展管见。

一、历史岭南园林起源于唐朝,宋代达到鼎盛,明清时期进入巅峰时期。

岭南园林的发展离不开南方热带气候和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受到南方文化和海外文化的影响。

岭南园林最早的形态是园林式的墓葬,大量运用山水元素,比如南山墓、深圳坑墓等。

唐代末期,岭南地区开始出现苏州式园林的影响,以守礼堂(广州南山禅寺)、观山楼(广州白云山),以及开创西关跨园式布局的陈家祠等为代表。

宋代,岭南园林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以广州为代表的川南一带凭借水网错综、水土优美的自然环境,多数园林形态以花园和住宅为主,反映城市景观,如南国花园、芹城园、岭南胜景、荔苑等。

明代,岭南园林进入了全盛时期。

明代岭南园林兴盛至今,肇庆地区的百花山和陈塘园,广州西关的光孝寺和荔枝湾,广州南山的南岭山庄,以及禅城佛山周边地区的怀念园、世芳园、岭南新校园等都是明代岭南园林的代表。

清朝是岭南园林的转型期。

在清朝统治下,由于开放、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岭南园林呈现出多元、时代性、适应市场的特点。

清代的陈家祠、广东文化公园等均反映了岭南园林适应市场趋势的新发展。

二、特点岭南园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是天然的山水画,充满了异域风情。

岭南园林有以下几个特点:1.山中水源,建筑山地岭南园林的建筑多建在山地上,园中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居住环境清新宜人。

同时,园林的建筑布局也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营造出山陵、丘壑、峭壁、悬崖等多样化的地形景观,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2.规格精巧,作用多样岭南园林的规格较小,但精致,作用多样。

南岳庙、禅林寺等寺庙以及各府县衙门、商家的园林又可分别为宗教式园林和民俗式园林。

浅析清代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浅析清代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浅析清代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摘要:清代岭南私家园林在我国古典园林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造园艺术有着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不同的风格。

本文通过分析岭南私家园林,并重点分析东莞可园,来探究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总结其特点和经验,并为现代园林造园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岭南;私家园林;艺术;可园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89-02一、岭南私家园林概况(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岭南园林泛着我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地区,古称南越。

岭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特点。

岭南地处丘陵地区,农耕地少。

此外,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湿度很大,夏秋季常有台风暴雨。

(二)人文背景岭南人的造园审美意象,首先归功于岭南地域的山水风貌。

再加上岭南的经济模式是商贸经济,经商意识弥漫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即追求生活的真实,注重过程和意义,不停留在表面的矫饰和虚幻的风雅上。

因此,岭南造园,常将园林的人文环境融入到自然景观环境之中。

园主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技巧。

另外,岭南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而较早的接触了西洋文化,造园手法也受到影响。

本文将着重分析东莞可园,来探究清代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

二、实例分析——东莞可园简介:可园,位于东莞城西博厦村,始建于雍正年间,是围绕山石、池水、花木、庭院、用游廊和建筑组成曲尺形平面的一组庭院住宅,创建于清咸丰年间。

园主人张敬修,亲自参与可园的筹划兴造,布局周密,设计精巧,在三亩三的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

(一)空间布局1、岭南私家园林住宅的布局方式有几种:(1)疏密相对。

住宅在庭院之旁或后部,住宅与庭院两者之间相对独立,各自成区,并用围墙门洞或置有大门来联系出入,如佛山的梁园。

(2)连房广厦。

住宅布置于庭院内,住宅和庭院间隔或用洞门花墙、或用廊亭、或用花木池水,庭院是主人生活的一部分,布局比较疏朗开阔和灵活自由,如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本文介绍岭南园林是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的私家园林。

另外也分析了它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岭南园林、轻盈、敞开、岭南特色正文内容: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

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其基本特征与北方和江南私家园林有着很不同的地方特色。

具体表现为:一、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第一,强调园林自然特质,依势而设,充分利用山泉,湖岛优势及山石景观的特色,以清新旷达,素朴生动取胜。

第二,园林选址多在城镇居民建筑内,有些在城郊环境优美的地方,造园因意立构,由外而内,叠山理水,各具特色。

叠山而成的石景分为“壁型”与“峰型”两大类:前者的主要特征是逶迤平阔,由几组峰石连绵相接组成,没有显著突出的主峰;后者的主要特征是顶峰突出,山径盘旋,造型险峻而富于动势。

此外,还有由若干形象各异的单块石头的特置而构成石庭,著名的如佛山梁园的群星草堂石庭。

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之一绝。

理水的手法多样丰富,不拘一格,少数水池为方整几何形式,则是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第三,园林布局平易开朗,庭园潇洒,层次分明。

建筑重视选址,造型洗练简洁,色泽明朗,装修注重本土特色,朴实素秀,构成一种不似北方之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

园林布局随意性强,商贾所建,自由灵巧,构图清晰,较少江南园林的深庭曲院的空间构设,也不是北方园林那种厚重荣华富贵的气氛,风雅朴素,而是一种岭南风情融彻全园,以畅朗轻盈的乡土格调取胜,洒脱风采,建筑高低错落,建筑装修,保持乡土格调,又能吸收外来因素和西洋古典。

如可园清一色的水磨青砖,高底错落,廊庑萦回,充满了岭南园林那种清静、典雅的美感。

又如在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式的柱头,用条石彻筑规则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色。

园林占地面积少,建筑园中园比重大,引庭外风光入室,方达“志远怀畅”之意。

第四,园林建筑形式: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如余荫山房园林布局便显得尤为精细、别致——园、台、池、馆与游廊、拱桥、假山、花径交相穿插,构成曲折幽深、小中见大的庭苑空间,凸现了“小巧玲珑、布局巧妙”的构思与手法,被视为岭南造园艺术的代表作。

二就装饰来看,最典型的是“三雕三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

古典园林中三雕三塑遍布全园,在门头、门联、窗楣、基座、台案、檐口、檐柱、月梁、瓜柱、雀替、坐靠、栏杆、屋脊等处,其中以灰塑和砖雕最具岭南味,如清晖园中的“苏武牧羊”灰塑和板桥花园中的瓜果砖雕漏窗和陈氏书院技艺巧夺天工的木雕、砖雕、陶塑、铜铁铸等工艺。

第五,岭南地处亚热带,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

除了亚热带的花木之外,还大量引进外来的植物,而乡土树种如红棉、乌榄、仁面、白兰、黄兰、鸡蛋花、水蓊、水松、榕树等,乡土花卉如炮仗花、夜香、鹰爪、簕杜鹃、麒麟尾等,更是江南和北方所无。

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亦堪称岭南园林之一绝。

岭南园林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

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分析岭南园林风格特设形成的原因:二、岭南园林形成的原因(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 特殊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

岭南园林属于热带海洋的气候特征,为避暑气,园林建筑做成“连房博厦”(如可园)和“高墙冷巷”(如梁园)形式,前者通过大片房屋降温,后者通过多进院落不断通风降温,而四季繁花又是热带气候的另一个表现;为表现以海洋为主题的特色,不仅海滨公园和海景风景区应运而生。

岭南域内两大水系为珠江水系和韩江水系。

两大水系形成以珠江下游广州为中心的广府文化、以韩江下游汕头为中心的潮汕文化和以韩江上游梅州为中心的客家文化,三个文化圈形成两处园林中心:广府园林和潮汕园林,前者有四大名园,后者有磊园和西塘等。

岭南多雨,年降雨量1500毫米,远胜于江南,强暴雨造成地面冲刷十分严重,自然风景因此而形成石林、裸岩、悬崖、峭壁,因石峰而生泉落瀑,形成岭南园林特有的崖瀑潭局(局为岭南学者表示定式之意),如清晖园的凤来峰景区。

另外,古园的高生活面、高柱础、宽檐廊也是防雨驱湿之法。

每月有台风也是岭南特点,为防台风,建筑的厚墙以抗风,缓顶以减少迎风面,顶上砖石以固定瓦片。

从地域关系上看,岭南园林的地域远不止两广和海南,还应包括闽台园林,此两地邻近两广,同属海洋和亚热带区同样有五岭东伸的武夷山脉,相同的民系来源。

2. 岭南园林构园的自然要素山岭南园林非属山性,园山有几种:一是崖瀑潭局中的悬崖,如清晖园的九狮山和凤来峰;二是古石潭局的古石岛;三是海礁局的礁岛,如佛山梁园中的龟石和湖心石;四是一般的堆山。

岭南园林较少以土堆山,即便是现代公园也是如此,多因水为水,因山为山,如桂林园林中的真山水,几乎不改造。

水岭南园林属水性,理水成多种格局:一是崖瀑潭局中的石潭和瀑布,如白天鹅宾馆中的故乡水和水潭以及广州山庄宾馆的三叠泉;二是湖景;三是潭,与崖瀑潭局不同的是没有瀑布,水面较阔;四是流觞之曲水;五是井泉。

石石材和理石与江南及北方园林不同,石材有广西湖石、广东黄蜡石和英石、闽南花岗石、海南珊瑚石、台湾咕咾石等。

岭南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

置石法为黄蜡石、湖石和花岗石,分平置、抛石和埋石三法。

石身置于土上,如随意抛置而成,故云抛置;石根入土半截以下,称为平置;石根超过一半没入土中称为埋石。

堆石法多为用于湖石或珊瑚石。

叠石法主要用于英石的壁山做法,称挂壁法,最富岭南风韵。

建筑从类型上看,有碉楼、船厅、廊桥等,碉楼源于碉堡,如可园邀山阁、清晖园留芬阁和立园毓培楼;舫除了江南园林似的石舫外,还有岭南的舫,如宝墨园的紫洞艇,更有与众不同的船厅,把客厅与楼结合,略带船意,多为千金小姐用,故俗称小姐楼,如清晖园和余荫山房即是。

亭的做法很不规范,千奇百怪,或用回廊、围墙围合的,或用角梁与枋穿插的,或少数民族式、俄罗斯或西欧式。

桥在古典园林中多与廊结合成为廊顶石拱桥,如余荫山房为典型,另有少数民族的风雨楼和山区的索桥。

就组合方式看,用“高墙冷巷”使建筑院落成多进多庭院组合,或用“连房博厦”把建筑与庭院连为一体;就单体形态看,多高柱础、宽檐廊,厚实墙,青瓦顶,压瓦砖,翘正脊,花玻窗,砖雕窗,灰塑门;就装饰来看,最典型的是“三雕三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

古典园林中三雕三塑遍布全国,在门头、门联、窗楣、基座、台案、檐口、檐柱、月梁、瓜柱、雀替、坐靠、栏杆、屋脊等处,其中以灰塑和砖雕最具岭南味,如清晖园中的“苏武牧羊”灰塑和板桥花园中的瓜果砖雕漏窗。

植物用“四季繁花,热带风光”八字概括,特征树有棕榈类的大王椰、假槟榔、大王棕、酒瓶椰;有藤本的炮仗花、夜来香、紫藤、杜鹃、绿萝;有耐阴的兰花、蕉类、芋类、蕨类、葵类;另有榕树、荔枝等。

(二)多元并苞,开放兼容的人文条件岭南园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有因人工而积淀的文化,前者可归结为海岸文化和热带文化,后者可归结为远儒文化和世俗文化、享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

由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方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等,可资利用则模仿自然之物之景,有弊有害则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如古榕遮荫,椰林通风,敞厅纳凉等。

远儒文化是岭南学者对岭南园林文化最精辟的阐释,如果说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儒意较浓的话,岭南园林的儒家意味则很淡。

岭南人远离政治中心的忤逆和反叛表现于古典园林建筑梁架的不规范和现代园林文联匾对的不重视,另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现于清代园林的碉楼形式和近代园林的“肥胖”立面和简朴粗柱。

远儒性从品味上看可说是俗气,即世俗文化,它是岭南文化的主流,特别晚清以后,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域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它的表现。

岭南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最早表现于南越国皇家园林对中原园林文化的全盘吸收上,到了清代,古典园林中大量用花色玻璃,形成与江南和北方两地迥然之别,另外,陈济堂公馆和张维立的立园那样的西欧式园林建筑、龙岩中山公园的俄罗斯园林建筑、草暖公园和云台公园的西洋规划布局,以及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满洲窗都是开放和兼容的表现。

因开放而富有开创意识的特点也表现在对于新的园林形式的大胆尝试,锦绣中华原计划落地于上海,但江南人对新的园林形式抱有怀疑的态度,以至于与首家主题公园失之交臂.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源于历代受贬于此的正直官员爱民如子,与民同乐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古代的岭南开发较晚,从秦开始,统治者多为北来的贬谪之官,三国的虞翻建虞国,苏轼修惠州西湖、海南载酒堂就是证明,韩愈在潮州游北城山水时说: “所乐非吾独,人人共此情”,林票在辟潮州西湖时说“一以祈君寿,二以同民乐,三以振地灵起文物”,都表达了开拓务实、勤政爱民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园中的景点如谪官湖、超然亭、逍遥亭、望野亭、勿幕亭、史隐亭、望阙亭、六如亭等都表达了悲观厌世的情绪。

小结:岭南园林既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风格,又在布局形式、建筑装修、植物造景、水石运用和花木配置等方面独具地方特色,构成纤细的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

岭南园林又因受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区域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造成了岭南异于其它的造园艺术风格。

岭南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园林之一。

[参考文献][1]邹恒.岭南园林形成与发展管见.2007[2]郑芷青,邱霓.中国园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