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园看岭南园林建筑风格

合集下载

广东梁园简介

广东梁园简介

广东梁园简介
摘要:
一、梁园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1.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2.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3.多次修建和扩建
二、梁园特色与景观
1.自然景观:奇峰秀水、茂林修竹、古树参天、鸟语花香
2.建筑风格:北方恢宏大气与南方精巧细腻的结合
三、梁园的文化价值
1.旅游胜地
2.研究古代建筑、园林艺术和岭南文化的宝贵遗产
正文:
梁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一处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的岭南著名古典园林。

梁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

奇峰秀水、茂林修竹、古树参天、鸟语花香,梁园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这些景观与园内的建筑风格相映成趣,既有北方建筑的恢宏大气,又有南方建筑的精巧细腻。

这种独特的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魅力。

作为一处旅游胜地,梁园无疑是人们领略自然之美、品味历史文化的理想去处。

除此之外,梁园更是研究古代建筑、园林艺术和岭南文化的宝贵遗产。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总的来说,广东梁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更是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的宝库。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和江南园林、北京皇家园林各有什么特点?从余荫山房、可园谈岭南园林特点?(先说造园,然后归纳特点。

江南园林——扬州个园造园特点、手法?;先介绍自身特点推到江南园林特点。

)1、岭南园林的选址。

岭南园林的营建,最重视的是选址,而选址也最能表现出建园者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意趣。

苏州园林的选址原则是:辟园于小巷深处,园林混杂于民居中间,也就是在闹市中求僻静去处,通过艺术构思和人工手段去营造出一片城市山林之境。

而岭南的建园原则是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第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中,甚至降宅园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一部分。

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巧构。

保留至今的粤中四大名园,清晖园、梁园建在小镇边缘,可园、余荫山房则建在乡村,以求得良好的环境条件。

2、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比较大.庭院和庭园的形式多样,它们的组合较之江南园林更为密集、紧凑,旺旺连宇成片.这是为了适应炎热气候而取得遮阴的效果,同时也便于雨季的内部联系和防御台风袭击.3、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作成"天台花园"的现象,这样做既能降低室内温度,又可美化园林环境.为了室内降温而需要良好的自然通风,故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其外观形象当然也就更富于轻快活泼的意趣.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其以装修、壁塑、细木雕工见长,而且多有运用西方样式的装饰,如栏杆、柱式、套式玻璃等细部;甚至整座的西洋古典建筑配以传统的叠山理水,别有风趣.4、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繁密的适应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激发,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水云流畅的形象,在沿海一带也有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的,则又别具一格.叠山而成的石景又可以分为"壁型"和"峰型"两大类:前者的主要特征是逶迤平阔,由几组峰石连绵相接而成,没有显著突出的主峰;后者的主要特征是顶峰突出.山径盘旋,造型险峻而富于动势。

广东梁园简介

广东梁园简介

广东梁园简介摘要:一、梁园简介二、梁园历史背景三、梁园建筑风格与特点四、梁园的文化价值五、梁园的旅游价值六、如何游览梁园正文:【一、梁园简介】梁园,位于我国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著名的古典园林建筑群。

梁园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由梁氏家族历经三代人精心打造,被誉为“岭南园林明珠”。

【二、梁园历史背景】梁园的创建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当时的梁氏家族是广州的富商。

他们耗费巨资,历经数十载,逐渐打造出了这个美不胜收的园林。

梁园见证了广州历史上的一段繁荣,也承载了梁氏家族的兴衰。

【三、梁园建筑风格与特点】梁园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中式园林的典雅与岭南地区的风情。

园内有假山、湖泊、凉亭、楼阁等古典建筑,且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梁园的建筑特点体现在精巧的雕刻、精美的彩画和独特的园林景观上。

【四、梁园的文化价值】梁园不仅是座美丽的园林,更是我国岭南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

园内的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作品,展示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于研究我国园林史、建筑史、艺术史等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

【五、梁园的旅游价值】如今,梁园已成为一处知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游览梁园,可以欣赏到古典园林的韵味,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对于休闲度假、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六、如何游览梁园】游览梁园时,建议提前了解梁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以便更好地欣赏园林的美。

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慢慢品味园林中的假山、湖泊、亭台楼阁等景观,尤其是要注意欣赏梁园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艺术作品。

此外,还可以借助导游讲解,深入了解梁园的文化内涵。

总之,梁园是我国岭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浅析岭南叠山理水园林造景手法--以佛山梁园为例

浅析岭南叠山理水园林造景手法--以佛山梁园为例

浅析岭南叠山理水园林造景手法----以佛山梁园为例作者:学号:学校: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10建筑2班指导老师:时间:201 年1 月30日摘要:通过对梁园园林怪石摆设和理水应用艺术手法的研究分析,依据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园主文化修养以及所处地理环境状况等因素对园林设计作了初步推断,以探讨古典私家园林叠山理水手法的根源和指导思想。

最后,突出梁园是用各种叠石造景和理水设计形成富有特色的私家园林。

关键词:私家园林,叠山理水,艺术手法,佛山梁园一、背景概述我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其中私家园林主要以江南家园林为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的南方崛起了一个融国内各地私家园林风格而又自成特色的园林派别——岭南私家园林。

岭南私家园林的主人多是外地辞官回乡之士或南迁的文人志士。

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较高,同时随着各地文化的广泛交流,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吸收了当时我国传统造园的一系列优点,充分利用岭南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

佛山梁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与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备、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回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

二、梁园简介梁园总体布局以住宅、祠堂、园林三者浑然一体。

这种融入当地"聚族而居"习俗的造园手法,是最典型的岭南住宅园林。

宅第区不仅规模较大,而且布局整齐划一。

宅第是梁氏家族的居室,全部是三间两廊的建筑格局,这也是当时佛山民居中通用的建筑式样。

与江南园林不同,梁园的建筑与家居习俗有关。

岭南园林产生于民居建筑的庭园,在园林的布局上,大都以实用功能划分区域,以建筑为主,集宅第、宗祠、园林为一体。

建筑设计——浅议岭南园林的建筑设计特色

建筑设计——浅议岭南园林的建筑设计特色

浅议岭南园林的建筑设计特色摘要:岭南园林建筑作为我国建筑之林的一枝奇葩,充分利用了南国的自然资源,结合南国人民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设计艺术,在我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岭南园林也承载着岭南的独特文化兼顾了多方面的艺术,本文重点从建筑外观效果、建筑功能、建筑实用性方面性探究园林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岭南园林;岭南建筑;外观效果;功能建筑;实用性岭南园林的建筑作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设计不仅需要兼顾建筑本身的设计需要,还需兼顾园林的布局、规模、风格等需要。

达到“园中景”、“景中建筑”,既要克服与周边景物产生突兀,又要凸显岭南建筑本身的特色。

岭南园林建筑虽然兴起于明代,但时至今日依然保持其独有的风韵,现代建筑技术多融合其独特的设计元素。

广东四大园林作为岭南园林的代表,是现代岭南派建筑设计师的艺术宝库和灵感源泉,而白天鹅宾馆已成为广州的一张名片以及泮溪酒家、南园酒家、北园酒家等具有典型岭南园林艺术风格的建筑作品无一不是与园林建筑艺术发生着最为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更好地借鉴岭南园林建筑设计的精华。

人们对其探究是永不止步。

一、从建筑的整体设计效果,即建筑外观上看,简练不乏精雕、朴素不失精美、通透不失私密、雅淡不失耳目一新是其整体风貌特征。

首先,外观造型简练不乏精雕细琢、朴素不失精美。

建筑一般沿袭明代“方圆”空间的设计效果,以正方体建筑主体结合圆形拱门为建筑连接造型多见。

创造出曲折迂回,移步生景的空间连体效果。

另外,扩大了屋顶设计,采用多层的斜坡屋顶以及雕刻物形成具有象征设计意义的屋顶曲线和翘角和窗棂、屋瓴、门廊、支柱是精雕细琢的对象。

其次,建筑的空间设计通透不失私密。

建筑空间的设计一方面考虑通风,严格选择朝向,并以敞廊、敞窗、敞门以室内敞厅、敞梯等来组织通透的空间;另一方面需要保护私密,运用退台、天窗、阁楼等提高空间的私密性。

再次,建筑色彩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雅淡又清新。

岭南四大名园三景营造的地域性和时间性

岭南四大名园三景营造的地域性和时间性

摘要为研究岭南园林三景,即声景、光景和香景营造的技艺和艺术特征,在文献古籍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究岭南四大名园(余荫山房、清晖园、梁园、可园)中三景融合与多元景观营造的典型实例,从地域性和时间性2个层面分析岭南园林三景造园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体验。

重点以余荫山房为例分析了三景的营造技艺和空间分布特点,总结出岭南园林讲求声、光、香多感官景观的交织营造,其三景具有典型地域性、时间性的物境特征,追求务实性、享乐性的情境特征,展现文化性、艺术性的意境特征。

岭南园林三景的多元性与艺术性,为岭南园林和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AbstractThis study delv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artistic attributes of Soundscape, Smellscape, and Lightscape within Lingnan Gardens, drawing upon ancient texts and field research. Focusing on four renowned Lingnan gardens—Yuyin, Qinghui, Liang, and Ke—it showcases examples of integrated multi-sensory landscape design, emphasizing the unique regional and temporal aspects of these sensory experiences. Specifically, the analysis centers on Yuyin Garden,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spatial arrangement of Soundscape, Smellscape, and Lightscape, and elucidating the intertwined multi-sensory landscape elements that highlight sound, light, and scent.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Soundscape, Smellscape, and Lightscape in Lingnan Gardens exhibit distinctive regional and temporal traits, aim for functional and pleasurable experiences, and reflect profound cultural and artistic valu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rich diversity and artistry of these sensory landscapes offer innovative perspectives for Lingnan garden desig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living environments.文章亮点1)声景、光景和香景三景融合与多元景观营造是岭南四大名园的宝贵造园经验,应重视和总结三景的营造共性与艺术特征;2)岭南园林的营造应保护古典园林环境的多样性,突出三景的地域性与时间性特征。

从梁园看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

从梁园看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

从梁园看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摘要: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

本文通过分析梁园的总体风格意境、建筑布局,空间尺度和性格,以及宗教色彩等方面,探讨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

Abstract: Foshan Liangs’Garden, with Lingnan literate style, is a unit of cultural relic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t is shows that style and soul, building design, scale and religion of Liangs’Garden, for discussing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Lingnan Garden.关键词: 梁园;岭南园林; 建筑风格Key words: Liangs’Garden; Lingnan Garden ;architectural style梁园概况梁园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培德社区居委会松风路先锋古道93号,为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建成。

鼎盛时占地二百余亩。

梁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及东莞可园并称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有“四大名园之首”的赞誉。

也是目前佛山市禅城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岭南庭园建筑。

梁园历史上规模宏大,寒香馆、群星草堂、十二石斋、汾江草庐诸胜迹与祠堂、住宅、园林浑然一体,奇峰异石变化迭出,表现了岭南园林建筑多种文化意境。

目前保留原建筑或在原基础上修缮复原的文物建筑有刺史家庙、群星草堂、秋爽轩、船厅、荷香小榭、书斋和宅第群。

1982年和1994年,市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对梁园进行了二次修缮复原,修复了残存古建筑,又据历史材料并经多方考证,使荷香小榭、半边亭、韵桥、荷池等园林景观及建筑重现历史原貌。

广东四大名园——岭南园林的代表

广东四大名园——岭南园林的代表

广东四大名园——岭南园林的代表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并称广东四大名园,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

顺德·清晖园在广东四大名园中,园区面积最大、看点最多、布局最巧妙、园林最精美的无疑是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的最大看点在于套色玻璃、形态各异的园林门窗和精致的亭台楼阁。

门既是一景,又是从一处景点通往下一处景点的通道。

清晖园中没有相同的门,每扇门各具特色,可谓匠心独具。

门上都有对联,既是装饰,也展现出园主人的品位。

除了门,当然还有窗。

清晖园的窗更多的作用不是采光,而是装饰。

与百年龙眼树毗邻的是桃形花窗,窗外还有充满岭南特色的棕榈树。

简简单单的青砖窗,加上窗顶的山石和绿色的攀援植物,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园内的套色玻璃门窗是清晖园最大的特色和最美丽的景致。

经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是岭南园林的一大特色,在其他三大名园和一些现代园林中都可以看到,但品种最丰富、外观最美丽的非清晖园莫属。

其中,最不可错过的是这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这是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被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清晖园全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致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

整座园林尽显岭南庭院雅致古朴的风格,而流水和锦鲤是体现园林静中有动的最好道具。

掩映在花丛中的一座半月亭尤为美丽。

这样的凉亭,貌似完全不是为了遮阳避雨,纯粹只是体现园林的精致与美丽。

佛山·梁园佛山梁园小巧玲珑,但具有浓郁的广府风格,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

梁园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民国初年已濒于湮没。

现存的梁园虽仅为清代所建的五分之一,但仍可让人们于片瓦之中窥探其曾经的繁盛。

船厅三面为大型满洲窗,四周景物尽收眼底,斗室容环宇,是休憩赏景的好地方。

柳枝嫩芽,阳光明媚,身处闹市,园外车水马龙,园内却别有一方洞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梁园看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
摘要: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

本文通过分析梁园的总体风格意境、建筑布局,空间尺度和性格,以及宗教色彩等方面,探讨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

abstract: foshan liangs’ garden, with lingnan literate style, is a unit of cultural relic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t is shows that style and soul, building design, scale and religion of liangs’ garden, for discussing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lingnan garden.
关键词: 梁园 ;岭南园林; 建筑风格
key words: liangs’ garden; lingnan garden ;architectural style
梁园概况
梁园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培德社区居委会松风路先锋古道93号,为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建成。

鼎盛时占地二百余亩。

梁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及东莞可园并称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有“四大名园之首”的赞誉。

也是目前佛山市禅城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岭南庭园建筑。

梁园历史上规模宏大,寒香馆、群星草堂、十二石斋、汾江草庐诸胜迹与祠堂、住宅、园林浑然一体,奇峰异石变化迭出,表现了岭南园林建
筑多种文化意境。

目前保留原建筑或在原基础上修缮复原的文物建筑有刺史家庙、群星草堂、秋爽轩、船厅、荷香小榭、书斋和宅第群。

1982年和1994年,市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对梁园进行了二次修缮复原,修复了残存古建筑,又据历史材料并经多方考证,使荷香小榭、半边亭、韵桥、荷池等园林景观及建筑重现历史原貌。

目前梁园总占地面积13021平方米,湖地面积4241平方米,建筑面积3591平方米,其中宅第区占地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

梁园内“山庭”、“水庭”、“石庭”等岭南特有的组景手段一应具备,在岭南庭园中独树一帜,为研究岭南古代园林、宅第、祠堂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

总体风格与意境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闽越国的辖地。

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

大体分布在福建(含武夷山)、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

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

长期以来,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

【1】由于地域偏远,岭南为历代流人贬官的流放之地,也是文人士大夫不满现状,退隐避世之所,因而由退隐的文人墨客为主导修建的岭南园林,讲究轻巧淡雅,以求“大隐隐于市”。

梁园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梁园整体造园小巧玲珑、精致紧凑,造园组景融入诗情画意、追求淡雅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

梁氏家族生性低调,梁霭如因为人正直,厌倦官场尔虞我诈,归于故里修建梁园,使得整个梁园主基调以淡雅自然为主,不张扬,不显山露水,正门与其他人家无异,入园后宅第、祠堂、园林浑然一体,小巧精致又轻盈通透,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平面布局与建筑外观
传统的岭南园林常用的布局较为自由,活泼,多建于市井内,空间狭小,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来构置景观,使之随形就势,曲折蜿蜒。

在建筑庭院中凿池置石、配以岭南特有的花木点缀,亭、廊、桥、舫等园林小品则穿插其中,结构精巧、色彩艳丽,空间通透开敞,纤巧又不拘一格,小中见大,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梁园总体布局尽显岭南特色,宅第、祠堂、园林三者巧妙结合,浑然一体。

宅第为“三间两廊带朝厅式”住宅建筑,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硬山顶人字形封火山墙砖木结构。

宅第区的西面是刺史家庙。

刺史家庙始建于咸丰二年(1852年),重建于1994年。

建筑分为前后两进,正厅的设置较为高大,为九架前后廊梁架,步架以“瓜形”柱饰抬梁。

正厅以两廊与门厅相连,形成四合院式的平面布局。

门厅前廊是建筑装饰的主要部分,其上下抬梁、斗拱、雀替、驼墩等均遍饰着精巧细腻的花卉及人物故事雕刻,与前后檐板图饰相互协调,衬托正大门的庄严美观。

梁园不仅继承了岭南园林的特点,更开创了自有的独到之处。

其中园林区的群星草堂群体包括:群星草堂朝厅、正厅、秋爽轩、船厅、书斋、山庭、石庭、水庭等,是一座半敞开式的厅堂园林建筑。

其主体建筑为三进三开间布局,各进均采用彩色玻璃屏风门相隔,上面装有不同式样的花架、雀替和挂落等艺术构件,前后厅堂间建一过亭,两侧天井以饰墙与花园相隔,这一种做法在岭南园林建筑中是比较少见的。

在瓦面的艺术构建装饰上也采用了“卷云纹”式的垂脊,与山墙灰塑图式相互协调,使整个厅堂显得华丽雅致、轻盈通透,成为梁氏家族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

园林造景以大面积湖池为主,既体现出珠江三角洲水乡园林特征,又以奇峰异石作为重要造景手段,步移景换,“山庭”、“水庭”、“石庭”等岭南特有的组景手段一应具备,在岭南庭园中独树一帜。

空间尺度与空间性格
在岭南园林中,外墙的对外封闭和庭院天井内部的开敞,形成了“光厅暗房”的环境。

厅堂建筑作为宅第内的内部空间,通过柱廊、檐廊等衔接,把天井等室外空间转化为厅堂空间的一部分,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和连通。

而在空间安排上,从门厅到天井,天井到厅堂,再到天井的庭院在视觉上起伏变化,具有空间的节奏感和通透性。

回字形院落的形成,使得回风得以很好的利用。

梁园的宅第区,充分体现了岭南园林中宅第部分的设计。

宅第区纵观谨遵朝厅、天井、正厅三主体衔接的顺序,通过檐廊连通,以中间天井为中心形成回字形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开敞通透。

梁园
的天井较浅,呈长方形,位于中轴线上,横向较长,利于进风,又形成分割又连通的空间。

使得宅第区内部结构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其建筑的尺度之小巧,实到了无以复减的程度。

宗教园林
岭南园林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宗教色彩浓厚。

宗教特别是佛教在岭南地区深入民心,几乎家家户户均有礼佛习俗。

大户人家更专设私家佛堂用以供奉佛祖,以求庇佑。

梁园的建筑中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在正门入门处专设一佛堂用于供奉观音,且面向北面,使佛山母亲河——汾江河得以在堂前远眺,坐姿观音遥望北方,又与远在北面的皇城遥遥相应,祈求庇佑诸事平安顺利。

结语
岭南传统园林建筑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同时由于气候原因,园林建筑内部非常通透,并且呈现出独特的地域营造特色。

在多种文化的交集融合中,岭南园林建筑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语言,营造技术也更为出精巧别致,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view/231220.htm
[2]陆琦.岭南造园艺术研究[j].新建筑,2003,2:78.
[3]刘惠连.岭南园林文化及造园手法探析[j].现代农业科
技.2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