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愁 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乡愁》课件(第1课时)

《乡愁》课件(第1课时)

要读好一首诗,关键是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通 过对诗歌的节奏、语速和轻重读音的处理来感悟诗歌内在的 情感。四节中,第一节稍平淡,要读出回忆的语气;第二节增 加了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 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要表现出而今的惆怅。节与节之间要 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应停约2〜3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学情诊断
A
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过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的经历吗? 当时的感觉如何?能和大家谈谈吗?
对于思乡之情,离别之痛,早在古代就有不少诗 作表达这种愁思了。你们能举出一些抒写“乡愁” 的古诗句吗?
① 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愁
余光中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诗歌,学习现代诗歌的基 本朗读技巧。
2. 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 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1 学情诊断 2 自主探究
目录 3 合作探究
4 检测小结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诗歌,学习现代诗歌的基 本朗读技巧。
2. 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 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乡愁》诗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 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 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 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 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徊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 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 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A
作家作品
余光中(1928—2017),当代诗人和诗评家。祖籍福建 永春。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 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 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 《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 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乡愁第一课时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乡愁第一课时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乡愁》。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诗人。
2.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三、品味鉴赏。
1.想一想: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感情,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2.抽生朗读课文。
3.这四种对象前分别用了哪些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4.很明显,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诗人为这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导学案设计
题目
乡愁
课时
1
学校
教者
邵国利
年级
九年
学科
语文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 11、9




1.通过欣赏和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品味诗歌的能力,并体会诗人内心的思乡爱国情感。
3.学习诗歌中将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体意象上的写法,体会其意蕴


1.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艺术美,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

第4课《乡愁》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4课《乡愁》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的母子分离
小时候的邮票
长大后的夫妻分离
长大后的船票
后来的母子死别 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后来的坟墓 现在的海峡
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邮票
坟墓
船票
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 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 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 者多方面的联想。
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 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 氛围。
第二课时 梳理段落
【主要内容】
《乡愁》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现在”这几个时间关键词, 借助意象邮票、船票、坟墓以及海峡,把 抽象模糊的乡愁具体化,高度概括了诗人 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深深怀念,也 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长江是中国的象征,以“长江水”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化无形为有形,以长江水的绵延 不绝象征0游1子的绵长柔情。 (3)闻一多提出诗歌讲求“三美”,分析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三美”的。
①音乐美:每一节诗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音韵和谐,形成了回环复沓、一唱 三叹的音乐节奏。②绘画美:“海棠”“雪花”“腊梅”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富有画面感。 ③建筑美: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节诗首尾呼应,句式均齐,段节匀称。
【创作背景】
《乡愁》写于1972年。由于政治问题,台湾和 大陆长时间隔绝开来,两地没有办法通联,余 光中很多年都没有回过大陆。身在台湾的余光 中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亲人团 聚。在这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 街的故居写下了这首《乡愁》。
这首诗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 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 特点。

第4课《乡愁》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4课《乡愁》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六、深读诗歌,感受情感美
3.本诗短小精悍,句式整齐,一唱三叹,感情真 挚。请同学们从意象、时间词、数量词、叠词等角度 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十二个字浓缩了诗人的一生经历,看似不经意, 实则饱含着岁月沧桑和多少无可奈何。
六、深读诗歌,感受情感美
3.本诗短小精悍,句式整齐,一唱三叹,感情真
一、情境导入
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 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窗 棂,洒进房间。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 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 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 朦胧,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 再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 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 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 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诵读诗歌,感受音韵美
3.分小组朗读 注意:以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真挚的情感进入诗人创造 的世界,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
五、品读诗歌,感受意境美
《乡愁》 作 为 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它 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 言描绘诗歌画面,感受意境之美。
八、课堂结语
乡愁,是一坛历久弥香的 美酒,当我们走得越远,离得 越久,它的味道就越香醇,越 醉人。同学们,无论我们将来 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 路,都不要忘记养育我们的故 乡和祖国!下课!
挚。请同学们从意象、时间词、数量词、叠词等角度 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张
它们均表示很小,但他们
一枚
一湾 承载着世间最真挚的母子之爱、
夫妻之情、家国之恋,词轻意
一方

语文:第1课《乡愁》课件1(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语文:第1课《乡愁》课件1(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拓展练习 仿句:
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 墓、海霞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除 了这些事务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 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想情绪。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 事务为“乡愁”打个比方好吗?
例: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
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各领风骚话说
“愁”
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 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 题,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说一句含 有“愁”的古诗词句。
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 滋味上心头。——李煜
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仿写:
希望是 幸福是 欢乐是
痛苦是 友谊是 母爱是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25日星期五2022/3/252022/3/252022/3/25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252022/3/252022/3/253/25/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252022/3/25March 25, 2022
余光中
学习目标
思想目标:感悟文章所抒发的感情,赞美祖
国,热爱祖国.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整 体感知诗文的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学习诗中借助时空变化来层层 推进情感的抒情方法.

九年级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上册《乡愁》(第1课时)教案+学习评价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

九年级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上册《乡愁》(第1课时)教案+学习评价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

《乡愁》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评价设计【主要内容】1.对于诗歌单元教学开始时所讲授的“专业术语”,进行学习小组内检查;2.每日“风火轮”基础知识检测(字词拼音、成语掌握、古诗默写)【评价反馈】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查验,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到达扩大检测面,切实检查的知识点的效果;2.每日坚持基础知识夯实,可以帮助学生落实某些易错的生词或不扎实的基础常识。

【主要内容】1. 多次朗读诗歌,多种情势朗诵诗歌,以“读”带“品”;2.课堂初练笔——在品读基础之上,进行创写片段或整首诗歌的练习。

【评价反馈】1.朗读的情势多样,可以在课堂中继续呈现阶梯式递增的朗读效果;2.由于预留的练笔时间较充裕,创写前的情境设置也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可以很快被学【主要内容】1.主要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化知识的一部分;2.读诗,学诗,也写诗——通过课堂对诗歌“音韵美”“情感美”的领会,在熟悉的情景设置中,寻找内心的情感方位,写下属于自己独有的诗歌。

【评价反馈】1.通过日常的训练,学生对于课堂小结与反思能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了;2.诗歌创作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稍微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因为平时接触实在太少,但是也不乏出现了一些体现真挚情感的好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故事导入,情境创设】1.重现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景,配乐用讲述故事的语气,娓娓道来。

2.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人物的动作、神态和情绪。

3.在情境铺设后,教师配乐朗诵《乡愁》。

【设计意图】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在情境再现中,把握诗歌的基调;2.运用想象和联想,迅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更有利于了解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

【答疑解惑】对课文提示语中的概念“回环往复”进行解释。

【设计意图】1.既然课本上有展示,有提示,就应该好好利用;2.同时在学生进入文本前,帮助他们扫清算解障碍,更有利于他们理解诗歌的写作情势。

【自由读,初品乡愁】1.大声地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问题: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了哪些情感?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得出本组内答案。

乡愁第一课时

乡愁第一课时
2、阅读席慕容的《乡愁》回答: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思乡之情?
(2)“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个比喻好不好?说说你的理解。
3、以母爱或父爱为主题,模仿余光中的《乡愁》,仿写一段诗
2.美美地品:结构,情感,意象。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为什么而忧愁?这四节诗之间是什么关系?
(3)诗人把思乡之情寄托在哪几个具体事物中?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教学随记
教学随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梳理】
1、诗歌每个小节都勾成了一幅感人的画面,一共四副画面,请你充分展开想象,把你最喜欢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乡愁是凝重、热烈的,诗人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3.归纳主题:本诗借助()、()、()|、()这四个具体的意象,以()为顺序,抒发了作者渴望()、渴望
()的强烈愿望。
4.仿写练习:
乡愁是
乡愁是
【达标检测】
1、本诗在立意、结构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如: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
长大后,母爱,,。
课题:《乡愁》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现代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把握节奏、重音,有感情地朗读;
2、品味诗歌感情,赏析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和结构上的妙处;
【自主学习】
1、知识回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你知道哪些诗歌是表达“思乡”这一主题的吗?请写出相关的名句: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课《乡愁》课件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课《乡愁》课件优秀课件资料

年,突然冲上台,撕毁台
子中间的黑旗后,爱国青
年拿出一本中国护照,向
台下呐喊:

拍吧,我是中国人!
你们不配做大学生!你们
不配做大学生!

19.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3、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 1、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 2. 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9.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而今天则是你惟一拥有的现金——所以应当聪明地把握。 5、最热烈的火焰,冰封在最沉默的火山深处。 5、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17、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 曾经的肆无忌惮,放声的哭闹,想笑就笑,想使小性子就使,不必怕别人说些什么,因为我们会自豪的说——我们还青春。 36.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13. 成功根本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如果真是有的话,就是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第 一个秘诀: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①、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小中见大,小 小物象寄寓浓重情感。 ②、使用叠词 韵律优美。(小小、窄窄、矮矮、
浅浅)
3、请把这一节进行改写,或再仿写出一节, 写出你心中的乡愁。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并在书 上做批注。 3分钟 2、小组内按照4321的 顺序发言,然后小组 合作讨论、交流补充, 组长归纳后推荐代表 发言。 3分钟 3、其他小组评价、补 充。2分钟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学生自主展示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抓住 邮票 这个意象,
说小时候的乡愁,一个在外
• 学生根据诗歌的 节奏自由朗读诗 歌,要求读准字 音和停顿,读出 诗味和诗情。
温馨提示: 加油,读得好的奖励1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时候 长大后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学习活动二:
学习任务: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 织安排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来? 2、诗人把思乡之情寄托在哪几个 具体事物中?通过这几个意象, 表现了什么内容? 3、乡愁是凝重、浓烈的,诗中为 何却说“一枚小小的邮票”, “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 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 峡”? 快快思考,回答正确的 加1分哟!
作业布置
• 1、抄写生字难词 • 2、熟读诗文
3、品读诗文,感悟诗情。
自由抢答形似字 学生领读记忆 2分钟
mù mù
坟墓

羡慕

日暮
幕布
学习活动一:
• 学习任务:
学习要求:
1、学生倾听示范朗读,注意 朗读的节奏、语速和情感。 2分钟 2、男生组和女生组交替有感 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 含的情感。 1分钟
3、各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 诗句在组内展示朗读。全班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朗读竞赛, 相互点评比拼。 2分钟
你的记忆中有哪些诗歌是抒写乡愁的?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yù 《虞yú美 人》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自读诗文,理解诗意。 2、赛读诗文,领会诗境。
的思想感情。( 游子与大陆的分别 )
学生合作展示:
乡愁是凝重、浓烈的,诗中为何却 说“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 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 的海峡”?
四个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四个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
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 烈的思乡情感。
求学的学子的乡愁,是母亲
从远方寄来的信件上贴着的
那一枚枚小小 发了他的乡愁。 (
邮票
引 )
母子分别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学生自主展示
抓住了 船票 这个意象,说长大 后的乡愁,一个在异国(异地)孤客的乡
愁,是那一张张把他从新娘身边拉走的
窄窄的 船票 引发的乡愁。
(
夫妻分离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学生自主展示
抓住 坟墓 这个意象,说母亲去世后 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 抱恨终天的是那一方矮矮的 坟墓 。 ( 母子诀别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学生自主展示

抓住了 海峡 这个意象,说现在的乡 愁,引发他乡愁的是那一湾浅浅的 海峡 . 一个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以及期盼早日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