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一)·句段、字词详解

合集下载

《乡愁》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乡愁》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乡愁》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余光中(1928~),当代诗人与散文家。

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

现居台湾。

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并自称是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万圣节》《白玉苦瓜》《莲的联想》《在冷战的年代》《天狼星》《与永恒拔河》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等。

这首诗写于1972年。

同所有漂流到海岛的人一样,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同时由于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这种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浅易”但韵味无穷的《乡愁》。

考题例析1.(2015•贵州贵阳中考)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戴望舒原名戴梦鸥,著有诗集《望舒草》《我的记忆》等,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B.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凭借300多部短篇小说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范进中举》选自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书。

《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各个阶层人们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它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2.(2014•沈阳中考)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背影》都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所作。

B.《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C.《钦差大臣(节选)》中众人得知受骗后,气急败坏,相互指责。

《乡愁》全文与赏析

《乡愁》全文与赏析

《乡愁》全文与赏析《乡愁》全文与赏析《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乡愁》全文与赏析。

原文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品品析: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

一起来回味品读诗歌的语言美。

《乡愁》一诗语言的质朴之美在于如同口语,富于生活气息;典雅之美又在于精丽,富有独特的韵味,是经过锤炼加工的。

1、时间词美:“小时侯、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递增;2、名词的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3、数量词的美:“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在于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4、叠词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的使用,增加了句子的音韵感,富有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5、方位词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显示了空间的距离,反复应用使人感受到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

6、另外,“乡愁是……”这一句式又营造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赏析:《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短诗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中部分隔离反复的形式,叙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历程中的几段乡愁,最后一节轻轻一点:“而现在……”诗人善于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

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分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

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

三段乡愁写个人,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

乡愁每段的解析

乡愁每段的解析

《乡愁》是现代作家余光中的一首诗,描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乡愁的情感。

下面是《乡愁》每段的简要解析:
第一段:"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小时候时对乡愁的感受。

乡愁对于他来说就像一枚小小的邮票,象征着远方和离别。

第二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和母亲之间的距离,他们分隔两地,而这种距离成为了他乡愁的来源。

第三段:"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这句话说明了作者长大后对乡愁的理解。

乡愁变成了一张窄窄的船票,代表着作者渴望回到故乡的愿望。

第四段:"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异地工作时与妻子分隔两地的情况,他们因为工作的原因而分开,增加了他的乡愁之情。

第五段:"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的父母相继去世后,乡愁转变成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无常感慨。

第六段:"我在这头,大地在那头"。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大地之间的距离,他身在异乡,心系故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乡愁》通过不同阶段的描写,展示了乡愁的变化和不同形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许多人对故乡的共鸣和情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课文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抄写诗作,感知诗行、诗节等作品外观特征;2.通过诵读诗作,体验这首诗回环往复的声韵特色;3.通过替换喻体,探究本诗运用的表达手法和效果。

【课前准备】复印余光中《乡愁》手迹及40岁左右青年照(本诗写于作者43岁时),制作PPT。

(手迹和照片见百花文艺出版社《余光中集》第一卷、第五卷书前照片页)印发本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PPT投影余光中《乡愁》手稿,导入新课,简介余光中及其创作手稿。

让学生照着手稿把诗歌抄写在笔记本上。

抄好后,要求轻声读一读,用笔勾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诗句。

二、读诗之外观观察学生是“横抄”还是“竖抄”,借此点出现代诗歌“诗行”和“诗节”的概念,明确诗行和诗节是现代诗歌重要的表达手段。

明确:这首诗一共4小节,共16行。

外观布局排列整齐,一行行、一节节排列下来,给人爽朗之感。

三、读诗之声韵齐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说说这首诗在声韵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般回答是押韵。

辨析何为押韵――韵母相同的字。

)明确:此诗并不押韵。

追问:此诗并不像常见诗歌那样采用押韵的方式,但为什么读起来会有如押韵一样的、和谐顺畅的声韵效果?(教师带领学生勾画诗歌每小节相同的句式以及重复的诗句,圈出表明时间的词: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明确:这首诗音律上的特点是回环往复。

正因如此,读起来有一种回环上升、层层推进、和谐悦耳、一唱三叹的音韵美感。

学生再读。

《乡愁》课文赏析

《乡愁》课文赏析

《乡愁》课文赏析《乡愁》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本文的内容是《乡愁》课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乡愁》课文赏析中华民族是个浪漫的民族,即使是浓浓的愁绪也能表现得异常凄美。

中华民族是个多情的民族,即使远在天涯,也时刻深深眷念着天边的故土。

当多情与浪漫相遇时,于是,便会泛滥出诗——无止无息的诗。

情是这世上极抽象的词汇,总是有着,却又总是看它不见,总需借一些物象才能捕捉到它。

在思乡愁情袭来时,“月”成了中国人的最爱,由“月”而勾出的诗便多了起来。

而余光中对着悬挂了无数个日夜的思乡的明月,却浮现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于读者眼前。

当我们感念“天涯共此时”的一刹那,这四个意象果真让人觉得,故乡就在眼前——更近了,也似乎更远了——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这真的便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乡愁”了。

“乡愁”是痛苦的。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母亲”,现在又多加一个“爱人”,随着岁月的迁移,这与故乡有关的思念也在逐渐地增多、加重。

不论是生养的血缘,还是缠绵的爱恋,当它终归化为亲情的时候,当这亲情生生地被空间拉远了的时候,愁苦便牵肠挂肚、魂牵梦萦……然而,毕竟这时的愁苦还可排解。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终可传去我们彼此的思念,并最终拉近这空间上的距离。

于是,在诗中,愁苦里我们享受到了幸运与幸福……岁月在更迭,乡愁在加深。

而当乡愁化作“一方矮矮的坟墓”之时,痛苦中又隐现幸福的“乡愁”里,却变得肝肠寸断、撕心裂肺。

明明是“矮矮的”,明明是近在咫尺,但“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生死两茫茫,在这只须稍稍抬起脚便可逾越的“一方矮矮的坟墓”前,生与死的墙却是那样地高,那般地厚——触目可及的“近”却又是那样遥不可及的“远”。

余光中竟让读这诗的每个人一下子又找回了自己——或是若干年前,或是若干年后,那个立于坟前的人定然就是我们自己。

无须刻意,一幕又一幕便溢了出来,仿佛与“小小的邮票”和“窄窄的船票”相关的记忆瞬间四溢而出,占据了每一颗此刻均已早就变得空荡荡的心。

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通用5篇)

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通用5篇)

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通用5篇)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1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赏析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乡愁诗歌解析

乡愁诗歌解析

乡愁诗歌解析1. 乡愁啊,就像一根无形的细线,把你和故乡紧紧系在一起。

无论走多远,这根线总是牵动着你的心,就像小李在大城市打拼的时候,偶尔闻到一股炖汤的香味,心里忽然就想起了妈妈的味道,那就是乡愁啊。

2. 乡愁不就是一种心底的眷恋嘛,就像小王每年过节时,总要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时间,哪怕只是回家看一眼老房子,看看门前那棵老槐树,那种莫名的安心感就是乡愁的体现。

3. 你看那乡愁,多像夜空中的一轮圆月,总在你寂寞的时候浮现。

就像小赵在异国留学时,每当中秋节到来,他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总有种淡淡的惆怅,那就是乡愁在悄悄作祟。

4. 乡愁是一种扎根在心底的温柔,就像小陈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偶尔听到家乡的方言,心里便会觉得特别亲切,好像找到了某种归属感,这种情感就是乡愁啊。

5. 乡愁的感觉,不就是把心放回从前嘛?就像小吴看到邻居家晒的红辣椒,突然想起小时候帮奶奶在院子里晾晒干菜的画面,那些陈年旧事,总是在心头打个转,那就是乡愁。

6. 哎呀,乡愁不就是一种回不去的念想嘛,就像小郑在大城市里漂泊多年,有时候听到一首老歌,脑海里闪现出故乡的小路和傍晚的炊烟,那些画面总是挥之不去,那就是乡愁的力量。

7. 乡愁有时候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就像小孙在外地工作,偶尔闻到街边烤红薯的香味,就想起冬天的家乡,那种和家人围在一起取暖的日子,让人心头一暖,这种感觉就是乡愁。

8. 乡愁是一种让人心酸的甜蜜,就像小冯在国外生活时,每次想起家乡的节日,总会觉得有种落寞的温馨,好像心里少了点什么,但又让他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温暖,这就是乡愁的滋味。

9. 乡愁是不是也有点像一种心结呀,就像小马每次提到家乡,总是带着笑容,但眼中又闪烁着一丝泪光。

那是他对家乡的爱,也是对过去时光的留恋,那种复杂的情感,就是乡愁。

10. 乡愁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港湾啊,你看小胡在城市中经历挫折的时候,总会想起家乡的田野和宁静的湖水,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这就是乡愁给他的力量。

乡愁诗歌赏析内容

乡愁诗歌赏析内容

乡愁诗歌赏析内容乡愁诗歌赏析内容《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乡愁诗歌赏析,欢迎查看!乡愁诗歌赏析1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

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

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

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

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乡愁诗歌赏析2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愁(一)·句段、字词详解
小时候
乡愁①是一枚小小的邮票②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段解:第一节,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这思念既是对母亲的,也是对故乡的。在这里,
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③的船票我在这头 Nhomakorabea新娘在那头
段解:第二节,写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④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段解:第三节写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诗到了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氛围更强,载不动,许多愁。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⑤在那头
段解:第四节写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2.字词全解
①[乡愁]思念故乡而产生的离愁别绪。
②[邮票(y$u)]邮局发卖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③[窄(zh3i)]条状不宽的东西
④[矮(3i)]不高,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