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下语文期中测试题
新版语文版语文试卷八年级语文(下)()期中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下)(语文版)期中检测题(120分钟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忸怩..(pánɡhuánɡ)匿.迹(nì)蜕.变(ruì)..(niǔní)彷徨B.磐.石(pán)唾.手(tuî)充裕.(yù)讪.笑(shàn)C.叱.骂(chì)呱.呱坠地(ɡuā)厮.守(sī)淹.没(yān)D.侈.谈(chǐ)一隅.(ïu)嗫嚅..(niârú)心急如焚.(fã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袅娜惶恐如释重负B.浮澡恭维不可思意C.陶冶苛刻悠然自得D.奠定聪慧稍纵即逝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1)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
(2)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
(3)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
A.安逸严谨悔悟B.安静严谨感悟C.安逸严格感悟D.安静严格悔悟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C.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5.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3分)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
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C)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2013—2014学年语文版下册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内容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封建兵役制度极端不合理的诗句是:,。
(2)此生谁料,,!(《诉衷情》),曹、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八年风味徒思浙。
(《满江红》)是:,,!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 shán(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星星脱离轨道,一定要yǔn luò( ),八路军掉队了,却能自动地打游击.(3)一些男人转过身,冷笑着。
其他人qīng miè( )地看着这十五名妇女,讪笑着。
(4)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的义愤tián yīng( )酷暑就不会过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他平时不爱说话,今天会议上他也是忸怩不安....。
B.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他来说是唾手可得....。
C.在灾荒的年岁,祖父曾经背井离乡....,流落街头,靠打短工糊口。
D.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女孩,我就常常到广袤的野外去。
4、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讨论”和“听取”调换)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缺主语,删掉“使”)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
(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个小时左右。
(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5、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4分)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语文版范文八年级下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漳州二中2007——2008下学年期中考八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08-4-22 总分:100分命题人:胡桂松刘敏周宽为宋育宏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用行楷抄写下面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分)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ùs ù)地流下眼泪。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A、不能自己.停止赋闲..:失业在家B、嬉戏.:唱戏讪笑..:难为情的样子C、厮守..:互相守着迂:言行过于守旧不合时宜D、陨落..可得:往手上吐唾沫..:星体从高空落下唾手3、背诵与填空(10分)⑴杨柳青青着地垂,,,。
⑵,杨柳依依,,雨雪霏霏⑶最喜小儿无赖,。
⑷古诗文中有许多吟咏梅兰菊竹的名句,请任选一种写出与之相关的连续两句。
⑸《背影》是(作者)的名篇,他是现代着名的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代表作还有。
(6)《古文二则》选自,它是(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除了编纂此书,他还是北宋政治家、家。
在他小时候的故事就家喻户晓,传为美谈。
⑺《古文二则》中有些词句已浓缩为成语,请写出来(至少两个)4、诗人纪弦在《一片槐树叶》中,流露出想要“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槐花香的季节有什么样的景物,展开你的想象,描写一下“槐花香的季节”里的景物的特点或美好景色。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30字左右。
(2分)5、现在社会正提倡“知荣明耻,共建和谐”的文明活动,文明礼仪对社会的发展尤其重要,学校是传播文明礼仪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义务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用简略的语言叙写一则你收集的文明礼仪历史故事(1分)(2)请指出校园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
(2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2分)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贵州省遵义市八年级期中语文测试试卷配语文版

贵州省遵义市八年级期中语文测试试卷【配语文版】【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蹒.跚(pán)惹.得(rě) 嗫嚅.(rú) 淹没.(mò)B、琐屑.(xiè)骚.乱(sāo) 喃.喃(nán) 鄙.视(bǐ)C、倾.注(qīng)咒.语(zhòu) 参.天(shēn) 隘.口(yì)D、简陋.(lòu) 凌侮.(wǔ) 叱.骂(chì) 窸.索(xī)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侍。
”同学们孝顺父母是不能等侍的。
B、全球气温急剧上升,难道这不是我们人类自食恶果吗?C、小明聪明令俐,但是他上课总是心不在鄢。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要我们坚持不解,努力学习,成绩总会“更上一沉楼”的。
3、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长沉思片刻说:“这是什么山,好高!”B、骆明同学什么错误都犯?可是他改正错误也很快!C、田佳最喜欢《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
D、张欣喜欢吃苹果、香蕉、西瓜……等水果。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中学作文中,感到无话可说,怕写作文,是很普遍的。
B、学生不但喜欢吃这种小吃,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张雨的歌和舞蹈都唱得好。
D、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散文《荷塘月色》。
B、曹禺。
现代剧作家,本名万家宝,其成名作、代表作《雷雨》,有“中国的莎士比亚”的美称。
C、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
著有历史巨著《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D、司马光,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
字君实,他主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32分)1.(10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开学以来,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解放军锐不可当.,击kuì① 敌人的气势;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看到吕伟跳台入水悄然不惊的技艺,仿佛听到观众振聋发聩的欢呼;学习《藤野先生》,我们明白了鲁迅为国民觉醒殚精竭虑,让那些“正人君子”无处dùn ② 形;朗读《美丽的颜色》,我们看到那略带蓝色的荧光轮廓闪耀在黑暗中时,居里夫妇对科学炽热的情感。
所以,少年的我们,请不要蒙昧,不要胆怯,要埋头苦学,要liào ③ 望远方!(1)(3分)请将文中正确的字形补写出来。
① ② ③(2)(2分)请你为文中的加点字加上拼音。
锐不可当. ( ) 炽.热 ( ) (3)(3分)文中画线词有一个使用不恰当,请你找出来( ) A .悄然不惊B .振聋发聩C .殚精竭虑(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12分)请你参与以下两项“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最美诚信之星江苏新闻网报道 李爱云是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之一李云鹏最小的妹妹。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在刘老庄与日寇浴血奋战,指导员李云鹏和战友共82位勇士壮烈牺牲。
年轻的李爱云,立下承诺要守护烈士哥哥们一辈子。
说出这句承诺,她就以一生来作答和兑现。
1969年7月,21岁的李爱云独自办理户口转迁手续,落户到淮阴刘老庄大队,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过。
面对组织上的多次关心,李爱云一一婉拒。
“特招去参军,她没有去;推荐去大学读书,她放弃了;安排回家乡工作,她也推辞了。
”对此,李爱云说:“这样做,我的人生才更有意义和价值,我作为烈士的妹妹才算合格。
” 坚守,是对诚信最好的诠释。
2021年11月,李爱云被授予江苏“最美诚信之星”称号,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通用7篇)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题。
也可以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篇1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l8分)⒈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差使(chāi) 绥靖(jìn) 阻遏(è) 张皇失措(cu)B. 纳粹(cuì) 歼灭(qiān) 寒噤(jìn) 锐不可当(dānɡ)C. 要塞(sài) 伧俗(cāng) 鎏金(líu) 颤颤巍巍(chàn)D. 赃物(zānɡ) 拂晓(fó) 地窖(jiào) 荡然无存(dànɡ)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雄恣B.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雄垮C.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帷慕D.丢人现眼巧妙绝伦丰功伟绩管辖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他扮演了一个不大熟悉的角色;竟做到惟妙惟肖;博得同行的好评。
B.文县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助推贫困村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C.他是全校炙手可热的人物。
D.即使可能会对身体产生损害,但是跟人的生命相比,别的都是微不足道的。
4.经典诗文默写 (6分)① ,波撼岳阳城。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③ ,遥隔楚云端。
④树树皆秋色,。
⑤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5.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以下题目。
(4分)本报讯(记者毛羽)昨天,北京首批超过500余名网络保安员开始正式上岗,监控全市网吧、网站、宽带公司、病毒公司的网络安全。
据了解,网络保安员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是网络、人防、技防业务。
2024年度八年级语文试题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2024年度八年级语文试题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9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安不忘危, 。
(《汉书》)(2)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3)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朓楼校书叔云》)(4)它没有,没有。
(《白杨礼赞》)(5)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6)白居易《池鹤》中“,”写出了鹤的外形之美。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6分)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guī()宝。
汉字书法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无可比nǐ()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yì(),或平正或险绝。
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身恣,行草的线条像灵动的舞女飘洒的身姿,揩书的结构如君子端庄的举止。
连云港市每年举行汉字书法比赛,引领人们追寻汉字书法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
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联于指间心上。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3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自今年4月依赖,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B.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城市快速公交。
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不绝如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C.北洋军阀之一的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以致常常闹出各种丑剧,贻笑大方....。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2022年4月2日,连云港市民航开通了直飞西安的航班。
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B.母亲节,她瞒着妈妈和爸爸买了一大束康乃馨,准备以此作为礼物,给母亲一份惊喜。
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语文八年级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7)

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语文八年级期中检测题阅读的下面文字,完成1-4题。
(12分)青春的wéi mù已为我们拉开,我们以一腔澎湃的热血,用迎接太阳的双手,推开光明与希望之门。
看,wān yān秀美的长江两岸、稻浪滚滚的建三江万亩大地号、飞架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新时代的奋斗者不断奔跑,为梦想diàn dìng 坚实的基础。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 A 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奔跑是其翅膀。
黎明的钟声已然敲响,相信理想的焰火正旺,相信清晨的阳光灿烂,相信有志青年的前途一片朗朗。
1.根据拼音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2. 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分)A处的标点符号是______3. 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晨光中学开展“美丽青春,少年前行”主题活动。
(6分)活动一:青春担当责任(1)阅读【材料】,概括写出你对“低碳生活”的理解。
(1分)【材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
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
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1000克的碳排放量。
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1700克的碳排放量。
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再帮助他设计几个栏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时间:150分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A.狼藉(jí)懵懂(měnɡ)陨落(yǔn)B.蹒跚(pán)赐予(Sì)唾手(tuò)C.拭干(Shì)狭隘(ài)棱角(línɡ)D.差使(chāi)摇曳(yì)山巅(di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你这畜生,我非教驯他一顿不可。
B.在这世界上,谁牟养活她,谁就有权力使用她。
C.这样飘流了六年,终于来到关内。
D.黑心老板不仅摧残着他们的身体,更摧残他们的思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学校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期为孤寡老人义务服务,同学们纷纷响应,争先恐后,她也报名参加了。
B.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莫衷一是。
C.小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
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胸有成竹地投进好几个球。
D.现在还有一种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能用遗传解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在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为了增强效果,广告词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对下列广告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③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倾你。
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
A.①比喻②引用③拟人④对偶B.①比喻②设问③对比④对偶C.①比喻②引用③拟人④夸张D.①对偶②设问③对比④夸张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2分)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
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的脱帽。
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
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
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7.下面是一则某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的报道稿,文中连用5个“战胜”,行文显得单调。
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4个“战胜”的同义词语分别填入括号,替代文中加点的“战胜”,使用词准确又富有变化。
(2分)今天进行的中学生男篮预选赛中,一中队以72比60战胜十五中队,十八中队以68比56战胜()八中队,二中队以98比42战胜()十一中队,三中队以78比77战胜()七中队,二十中队以86比80战胜()上届冠军五中队。
8.用原文填空(4分)①《采薇》一诗直抒胸臆,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一句,。
②喇叭,锁哪,。
③《送别》中表达了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的一句是,。
④《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最能展现童真童趣的一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8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____,______。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在空白处填上原文,将文段补充完整。
(1分)10.《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这本书相传是西汉时期_____整理而成的。
(1分)1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2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_______千里地方:________(2)今齐地方..(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____过:____(4)臣之妻私.臣私:_____12.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从齐威王悬赏三等纳谏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齐威王对纳谏抱怎样的态度?(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本课中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
请问,这句俗话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2分)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
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18.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答: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珊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9.这段文字中,描写父亲去买橘子时的主要动词是其中写父亲步履艰难的形容词是写父亲来回过铁道时反复使用的一个动词是。
(2分)20.“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能否换成“慢慢”?为什么?(2分)21.“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分)22.如何理解“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一句?(2分)23.文中两次写到“我”的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24.读了本文,你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什么感悟?(3分)(二)①为什么唱你时总是不能成声②敕勒川阴山下写你不能成篇今霄月色应如水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流进我不眠的梦中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25.节中两个“不能”表明了什么?(2分)26.火焚起”意味着什么?(2分)27.万里”、“千年”是从什么角度写长城的?“云”、“树”、“风”有何意味?(2分)28.月色应如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29.不眠的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学会谅解⑴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谅解是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谅解是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⑵确实,谅解非常重要。
先哲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
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
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
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⑶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⑷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
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
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
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⑸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