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疼痛与腰椎曲度的相关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张军【摘要】Lumbar disc herniation wa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was a major cause leading to leg pain, the treatment regimen includes two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advances in medical technology,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ure rate, I hereby Progress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reviewed.%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腰腿疼痛的主要病因,其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两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笔者现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3页(P2424-2426)【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研究进展【作者】张军【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天津 3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其是由腰椎间盘出现变性、髓核突出、纤维环破裂,对马尾神经和神经根进行刺激和压迫而呈现出来的综合征[1]。
该疾病是引发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11%~19%的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案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2,3]。
腰椎间盘突出,生理曲度变直,髓核游离,继发椎管狭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生理曲度变直,髓核游离,继发椎管狭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也称为腰椎间盘膨出,是一种常见的腰痛疾病。
其发生原因是由于腰椎间盘因长期压力或受到损伤而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根、血管等组织,从而引起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在病变晚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和椎管狭窄等并发症。
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针灸、理疗、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肌肉紧张,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物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镇痛剂等药物来控制疼痛,并帮助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但是,使用药物治疗仅仅是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根治疾病。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如椎间盘切除术、椎弓根切除术等。
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疲劳: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避免长时间坐卧,平时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2.饮食调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适当补充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豆腐等,同时要避免过度的油腻和辛辣食品。
3.保持适当的体重:肥胖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危险因素,患者应该合理饮食,适当控制体重。
4.避免长时间坐卧:长时间坐卧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患者应该适当活动,进行适度的运动,同时避免久坐和疲劳。
5.定期复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总之,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以便尽早恢复健康。
腰椎核磁共振没有异常,医生看片子说有点突出,治疗方法腰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腰椎椎间盘突出可能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椎间盘内核心部分位于纤维环外突出,可能会压迫神经根或者脊髓,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麻痹和肌力下降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需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由于腰部是人体活动的枢纽,承受了很大的挤压和扭转应力,故腰部的椎间盘最易发生变性破裂,在轻微的腰扭伤或感受风寒湿外邪等外因的作用下,发生椎间盘突出,约有一半的病人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约有1/3的病人为腰背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其他有少部分病人则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背痛。
先有腰背痛的患者,疼痛时间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
部位多在下腰背和腰骶部。
这类疼痛的感觉部位较深,表现为起病缓慢,且定位不准确的腰背部局限或广泛的钝痛,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有腿痛的症状。
其疼痛的部位与性质,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这一类患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多数病人疼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趾,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
疼痛的范围与神经根接触突出的椎间盘多少有关。
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导致下肢疼痛加重。
病人在早期可有下肢疼痛过敏,病程较久或神经根受压较重者,有下肢麻木或感觉迟钝。
对于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
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体征包括腰部肌肉痉挛、保护性的腰椎侧弯、腰椎活动受限(以前屈为主)、椎旁压痛、直腿抬高受限等。
另外,上腰椎间盘突出发病较少,发病多以腰部疼痛和大腿疼痛明显。
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患者突然出现会阴部剧烈疼痛,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或下肢活动无力突然加重,即为马尾神经综合症,应立即就诊,急症手术,但术后效果多不满意。
2、查体腰部向一侧弯曲,腰椎的生理曲度减小(俗称"板腰"),腰部多有明显的压痛点或叩痛点(可伴同一侧下肢放射痛)。
描述腰椎屈曲和伸展状态下椎间盘及相关结构变化

描述腰椎屈曲和伸展状态下椎间盘及相关结构变化
当腰椎进行屈曲或伸展运动时,椎间盘和相关结构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以下是这些变化的描述:
1.椎间盘:椎间盘是一个柔软且具有弹性的组织结构,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组成。
在腰椎屈曲时,椎间盘的形状会发生变化,髓核可能会向后移动,导致椎间盘的高度降低。
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腰椎的曲度增加。
相反,在腰椎伸展时,椎间盘的形状会恢复到较直的状态。
2.椎骨:腰椎的椎骨之间通过关节和韧带相互连接。
在腰椎屈曲时,椎骨之间的距离会缩小,关节和韧带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关节和韧带的磨损或损伤。
而在腰椎伸展时,椎骨之间的距离会增大,关节和韧带受到的压力会减小。
3.肌肉和韧带:腰椎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在腰椎屈曲和伸展时会发生相应的拉伸和收缩。
在腰椎屈曲时,后方的肌肉和韧带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张力,而在腰椎伸展时,这些肌肉和韧带会放松。
4.神经根和脊髓:腰椎管内的神经根和脊髓在腰椎屈曲和伸展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腰椎屈曲时,神经根和脊髓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导致疼痛或麻木等不适症状。
而在腰椎伸展时,压力可能会减轻。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变化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此外,腰椎屈曲和伸展的程度也可能会对相关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和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减轻腰椎及其相关结构的负担。
如感到腰部不适或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就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中医药;腰椎间盘突出症;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作为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生机制受多因素、多环节的影响,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在椎间盘退变、变性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过度的不良机械负荷或创伤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继而发生髓核突出。
属传统中医学的“腰腿痛”、“痹证”等范畴,中医药治疗LDH有一定优势。
现就中医药治疗LDH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中医认为肾虚是LDH发病之本,风、寒、湿、热以及气滞血瘀等致使经络阻滞是LDH发病之标。
肾藏精生髓,主骨;风寒湿热,跌扑挫伤,损伤腰部筋骨、肌肉、脉络,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导致腰腿疼痛。
许建安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为肾虚邪客,内因肝肾亏虚、筋骨不健[1]。
曾朝辉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与外伤劳损、外感风寒湿邪夹杂、肝肾亏虚等相关[2]。
2 治疗方法2.1.内服法谢江华等使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突症66例,其总有效率高达9545%[3]。
戴锋以消髓化核汤为主方治疗LED患者42例,优良率为9048%[4]。
王冠军以独活桂辛方治疗组治疗LED患者42例总有效率为952%[5]。
刘学俭等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有效率9125%[6]。
陈焕龄等用腰骨痹痛汤,处方:丹参18 g,当归15 g,蜈蚣3条,乌梢蛇15 g,木瓜15 g,杜仲15 g川牛膝15 g,红花10 g,桃仁10 g,制乳没各7 g,三七5 g,土鳖虫10 g,续断12 g,骨碎补15 g,白术15 g茯苓20 g,甘草5 g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以西医常规保守疗法:牵引配合扶他林、腰痛宁、布洛芬口服治疗2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133例:优:69例,良:46例,可:16例,差:3例,总有效率977%;对照组133例:优:26例,良:34例,可:41例,差:3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59%。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膨)出症的临床表现(1)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
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
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
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
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
腿痛重于腰背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体征之一。
(3)麻木及感觉异常: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的局部性压迫和牵扯性压迫,使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导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
腰4、5椎间盘突出可累及腰5神经根并出现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及拇趾背侧感觉麻木异常。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可累及4、5趾背侧皮肤感觉异常。
如果椎间盘突出物压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经纤维,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缩而出现下肢发冷、发凉、足背动脉减弱等现象。
(4)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
腰4、5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腰5神经根麻痹所致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和伸趾肌瘫痪。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骶1神经根受累麻痹而出现小腿三头肌瘫痪。
(5)间歇性跛行:由于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6)脊柱姿势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主要视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
微创手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微创手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肖寒【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为对照组(微创术)与治疗组(微创术联合补肾活血汤)各48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临床体征(腰痛持续时间、下肢放射缓解时间及下肢麻木减轻或消失时间)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P <0.05.经治疗后,治疗组下肢放射痛、腰痛和下肢麻木及直腿抬高实验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下肢放射缓解时间和腰痛持续时间及下肢麻木减轻或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手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有效缓解其临床各项症状及体征,促进其康复.【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3页(P567-569)【关键词】椎间盘移位/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骨伤科手术;补肾活血汤【作者】肖寒【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三科大连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主题词椎间盘移位/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骨伤科手术@补肾活血汤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患者发生腰腿痛的常见因素,且常见于30~50岁中青年体力劳动人群中,大多发生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基础上,由于患者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最终致患者腰腿部疼痛及神经功能障碍[1]。
本院通过采用微创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其中中药汤剂可改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加速其神经功能恢复,减轻对神经压迫,有效缓解疼痛。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5年5月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病历及治疗资料,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为对照组(微创术)与治疗组(微创术联合补肾活血汤)各4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标准,且患者存在腰部疼痛严重等情况,经保守治疗无效;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属肾虚血瘀型。
腰骶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与诊断要点

腰骶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与诊断要点急性腰扭伤是指因劳动或运动时,腰部肌肉、筋膜和韧带承受超负荷活动引起不同程度的纤维断裂,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病史:有劳累和外伤史;体征:腰部可有压痛点,肌肉痉挛,脊柱可出现肌痉挛性侧凸,双下肢无神经阳性体征。
X线:可发现脊柱变直或保护性侧凸。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cial pain syndrome,MPS),是肌纤维触发点(trigger point)在多于一块肌肉或肌群的慢性疼痛综合征。
这种疼痛状态多与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腰背痛和肌纤维疼痛综合征有关联。
MPS常伴有局部和牵扯性疼痛,无力,关节运动范围减小。
而通常表现为自发性症状。
肌纤维触发点多在活动时诱发而局部肌肉的扭转痛感。
肌纤维疼痛综合征肌纤维疼痛综合征 (fibromyagia syndrome, FM )是一种全身广泛的疼痛,且时间超过3个月,压痛点超过10/18处的慢性疼痛综合征。
肌纤维触痛点没有自发的和牵扯性疼痛,但有明显的触痛感。
肌纤维触痛点高发于颈肩部,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冈上肌和冈下肌。
大部分FM病人主诉有失眠,紧张,疲劳的感觉,其特点是慢性过程,女性多见,女:男=9:1,像其他综合征一样,FM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局部或全身的压痛点与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有关,异常疼痛的病人可能出现触痛明显的表现,而正常的人就很少出现这种现象。
腰椎间盘突出症单侧突出和中央型突出体征跛行又称减痛步态压痛突出间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棘突旁,受累神经分布或神经干上腰椎曲度变直,侧凸畸形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
腱反射消失或减弱。
腰椎管狭窄症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症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关节突关节又称小关节,是相邻椎骨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属滑膜关节。
允许两椎骨之间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小关节因退变不光滑、肌肉疲劳及运动突然发生不协调时,可发生滑膜嵌顿,产生突发性腰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腰 椎 曲 度测 量 示 意 图
年。纳入标准 : ( 1 ) 诉腰骶部疼 痛不适感 , 可伴有 或不 伴有下肢放射痛 ; ( 2 ) 病程 达 1个月 以上 ; ( 3 ) 排 除腰 椎结核 、 腰椎肿瘤 、 椎管 内占位性病 变 、 椎 体先天畸形 、 腰椎感染 、 腰椎 骨折 、 严重 骨质疏 松症患 者 , 严重 心 。 肾
我科对 2 0 1 1 年 1 1 月至 2 0 1 2年 3月诊治 的 9 1 例腰椎 间盘突 出症患者腰椎 曲度改变与腰骶部疼痛程度 的关 系进行 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全部病例 均为腰椎 问盘突 出症 及腰
曲度
椎管狭 窄症患者 , 共9 1 例, 其 中男 5 0例 , 女4 1例 ; 年
病, 估计 多达 8 0 % 的人在一 生中的某一时期受腰 痛的 困扰 。腰骶部疼痛 在人群 中极其广 泛 , 是 中老年 常见 病, 2 0 岁 以后 , 随着年龄 的增长 , 腰椎 问盘逐渐退 行性 改变 , 在此基础上继发椎间小关节 及其周 围韧带 、 关节 囊的退 变 , 造成椎 问关节不稳 , 继而引起 腰部各种软组
的垂直距离 即为腰椎 曲度 , 见图 1 。腰 椎 曲度正 常值
为 1 . 8 ~ 2 . 2 c m 。
织的损 伤… , 导致 椎 间盘位移 , 椎 曲变异 、 侧 弯 等力学 改变 , 影响脊 神经 、 马尾神经而出现症状体征 。其 中 尤以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管狭窄症最为 常见。为此 ,
h y d r o x y v i t a mi n D d e i f c i e n c y w i t h N T—p r o B NP l e v e l s i n p a t i e n t s
BMC Re s N o t e s,2 0l 1 ,4:
2 0 1 3年 1月 第 3 4卷第 1 期
G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J a n .2 0 1 3, V o 1 .3 4 ,N o .1
[ 1 1 ]WE T MO R E J B, G AD I R,L E E J H, e t a 1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2 5一
功能不 全者 , 重大疾病史 、 腰椎手术史及手 术钢板未取
者, 腰椎滑脱者 。
1 . 3 视 觉模 拟 评 分 法 ( v i s u a l a u a l o g u l s c a l e , V A S) 评 估
疼痛程度
根据病 例的 V A S疼痛评分 , 评 估腰痛 的程
学意义( P< 0 . 0 0 1 ) , 中度与重度 比较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P<0 . 0 5 ) , 腰 骶部疼 痛程度 与腰椎 生理 曲度 呈 负相关
( r =一 0 . 7 1 9 , P= 0 . 0 0 0 ) 。结论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患者 腰 骶 部 疼 痛 程 度 与 腰椎 曲度 呈 负相 关 。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患 者 腰骶 部 疼 痛 与腰 椎 曲度 的 相 关 性
蒲兴魏 , 刘进 南 ,王种 ,敖俊 , 蔡 玉强
遵义 医学院附属 医院脊柱骨盆外科( 贵州遵义 4 5 3 0 0 0 )
【 摘要】 目的 探 讨腰椎间盘突 出症患者腰骶部疼 痛与腰椎 曲度 的相关性。方法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4—2 0 编辑 : 庄 晓文)
w i t h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a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l a n a l y s i s [ J ] .
1 . 2 腰 椎 曲度 的测量
腰椎 曲度 属于线性距 离测量
指标 , 即按照 S e z e测量 法 , 在 侧位 x线 片上 , 自T 。 , 椎
体 的后下缘 A点 至 s 。 椎体后上缘 的 O点作 连线 , 沿各
度, 数字范围 0~1 0 , 0分代表无 痛 , 1 0 分代表疼痛无法
忍受 , 分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 0分共 1 1 个级 别 , < 3
分: 有轻微的疼痛 , 患者能忍受 , 轻度; 4~ 6分 : 患者疼 痛并影响睡眠 , 尚能忍受 , 中度 ; 7~1 0分 : 患者 有较强 烈 的疼痛 , 疼痛难忍 , 重度。 1 . 4 统计 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 计软件 , 多组 间
观察 9 1 例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患 者 的腰 椎 曲度 和 V A S评 分 , 并 分 析 其 腰 骶 部 疼 痛 与 腰 椎 曲度 的相 关 性 。 结 果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患者 腰 椎
生理 曲度较 正常减小, 且腰骶部疼痛程度越 重 , 腰椎 曲度减 小越明显 , 轻度 与 中度及轻 度与重度 比较差异有 统计
【 关键词 】 腰 骶部疼痛 ; 腰椎 间盘突 出 症; 腰椎 曲度 ; 相关性
腰骶部疼痛是指后背 的腰 、 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 ,
腰椎后缘作弧状 线 , 两者 形成 弓形 , 由曲线 顶点到 O A
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 、 多发病 , 可伴或不伴有下肢 的 放射痛 , 其病 因复杂 , 影响 因素较多 , 在 诊断及 治疗 上 都存在相 当的难度。腰骶部疼痛 已成为 国际性 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