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简介
对蚌埠的介绍

蚌埠市概况蚌埠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的第四大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蚌埠地处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的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1. 历史文化蚌埠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
公元前770年左右,蚌埠成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重要都城之一。
随着历史的演进,蚌埠逐渐成为商贸、文化和教育中心。
在历史上,蚌埠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文化人物。
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明代文学家杨慎《世说新语》之作者杨雄以及清代画家郑板桥。
他们为蚌埠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2. 经济发展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蚌埠具有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纺织、化工等产业在蚌埠市占有重要地位。
蚌埠还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
近年来,蚌埠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跨越。
3. 名胜古迹蚌埠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提的名胜古迹:3.1 蚌山风景区蚌山风景区位于蚌埠市中心,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植被茂盛,是人们休闲度假和登山健身的好去处。
3.2 杨慎故居杨慎故居是明代文学家杨雄的故居,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故居建筑保存完好,展示了明代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3.3 郑板桥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位于蚌埠市区,是为纪念清代画家郑板桥而建立的。
馆内陈列了郑板桥的作品和生平事迹,展示了他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4. 美食文化蚌埠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以徽菜和蚌埠特色小吃为主要代表。
徽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法和口味而闻名于世。
蚌埠特色小吃有“大肉包子”、“炒肝”、“鸡汤面”等,口感鲜美,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5. 教育与科研蚌埠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机构。
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安徽师范大学和蚌埠医学院。
蚌埠地域分析报告

蚌埠地域分析报告1. 引言蚌埠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该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本文将对蚌埠市的地域特点进行分析,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蚌埠市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2. 地理位置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中部,东临淮河,西接皖江,地理位置优越。
蚌埠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紧密,是连接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3. 自然环境3.1 气候蚌埠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蚌埠市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发展,尤其是稻米种植。
3.2 地形地貌蚌埠市地势平坦,属于江淮平原地区。
地貌以河流平原、丘陵和湖泊为主。
蚌埠市的地形地貌为发展工业和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4. 人口与人口分布截至2020年,蚌埠市的常住人口已超过300万。
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区和周边的县城地区。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规模正持续增长。
5. 经济发展5.1 工业蚌埠市是安徽省的工业重镇,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汽车制造、钢铁、化工、纺织等行业是蚌埠市的支柱产业。
蚌埠市拥有一批大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
5.2 农业蚌埠市的农业主要以稻米种植为主,稻米产量居全省前列。
农产品加工业也较为发达,农产品加工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5.3 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蚌埠市的服务业也在迅速发展。
金融、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日益壮大,为本地经济注入了活力。
6. 城市规划6.1 城市布局蚌埠市的城市布局以市区为核心,周边设有多个发展区和新区。
市区内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和工作。
发展区和新区是未来蚌埠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6.2 城市建设蚌埠市注重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和美化工程。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7. 旅游资源蚌埠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
代表性的景点有蚌埠市博物馆、龙子湖风景区、茅山风景名胜区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蚌埠市的旅游资源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家乡介绍-安徽蚌埠

乡之情皖-蚌埠学号:姓名:我来自美丽的珠城—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又因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这就是“蚌埠”这优美名称的由来。
接下来由我从地理环境、历史、交通、文化、旅游、特产、小吃来介绍美丽的珠城—蚌埠。
地理环境蚌埠-安徽直辖市,由“一市三县”组成;一市、即蚌埠市,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三县、即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
蚌埠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武高铁、哈沪高铁的交汇点。
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
蚌埠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个人感悟:蚌埠的气候适宜,总体来说和上海的气候有些相似。
南北分界线为淮河,而淮河就流经蚌埠,并且南北分界线就位于蚌埠的龙子湖区,当有人问我们是南方还是北方,我们就说我们是“中间人”。
历史沿革(主要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大禹治水: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
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项羽自刎: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刘邦一举摧毁项羽西楚政权。
垓下战役(发生在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古战场)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多年基业,强大的汉帝国从此走出。
这次战役规模空前,在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影响深远,留下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千古绝唱。
个人感悟:发生在蚌埠地区的两大历史事件,这两个故事家喻户晓,为发生在自己的家乡而自豪;整个地区都被大禹情怀影响着,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感受着大禹精神并传承下去。
交通水路:蚌埠市地处淮河中下游,水路运输优势明显,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
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上千万吨。
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蚌埠简介

蚌埠简介蚌埠市地处淮河流域,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珠城”的美誉。
蚌埠于1947年1月1日正式设市,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下辖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城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个县。
全市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东西长135公里、南北宽86.5公里。
总人口370万。
除汉族外,蚌埠市有36个少数民族。
蚌埠市山水相连,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众多。
淮河自西向东横穿全市,淮河铁路桥、公路桥飞架南北。
市区有珠园、南山、张公山3座公园和省级龙湖风景区及明代汤和墓;怀远县有省级涂荆山风景区,涂山和荆山隔河相望,涂山为大禹治水时会诸侯之地,大禹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现存有涂山庙、启母石、禹会村、千年银杏、圣泉、灵泉等胜迹。
荆山上有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赞誉的“天下第七泉”——白乳泉、望淮楼、启王宫和卞和抱玉之地—卞和洞;固镇县境内有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现留有霸王城、韩信点将台、虞姬墓等遗迹。
蚌埠东20公里处的凤阳县,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现有明代皇陵、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宝刹古寺——龙兴寺、明代初期的中都城古建筑和石碑碣等,还有江北第一溶洞韭山洞和禅窟寺。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蚌埠市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强。
已形成以加工业为主,拥有机械、纺织、轻工、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行业的工业体系,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
安徽丰原集团、八一化工集团、华光玻璃集团、蚌埠卷烟厂等企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
蚌埠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
其中固镇花生产量居全国前列,怀远石榴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螃蟹蜚声海内外。
安徽省蚌埠

安徽省蚌埠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中东部,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蚌埠市是安徽省的一个城市,也是该省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蚌埠市位于江淮平原的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本文旨在介绍蚌埠市的人文历史、经济发展、文化特色以及旅游资源。
一、人文历史蚌埠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早在2,500多年前,蚌埠地区就有人类的活动,这里曾经是古代历史文化名城淮上之一。
蚌埠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而闻名于世。
蚌埠市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出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历史名人,包括魏源、梅兰芳等。
二、经济发展蚌埠市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也是中国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蚌埠市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特别是钢铁、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等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蚌埠市拥有一流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大型企业和投资者。
同时,蚌埠市也致力于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三、文化特色蚌埠市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深受游客和研究者的喜爱。
蚌埠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这里有着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
蚌埠戏曲和民间艺术是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之一,其中以蚌埠豫剧和蚌埠土鼓最为有名。
此外,蚌埠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如蚌埠的齐云山放生节,是当地的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活动。
蚌埠还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乡,这里的陶瓷制作、漆器制作、织锦等手工艺品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旅游资源蚌埠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到访。
蚌埠的自然景观非常优美,有着许多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如蚌埠湖、齐云山等。
蚌埠湖位于蚌埠市区的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之一,被誉为“沿江明珠”。
湖区风光秀丽,湖水清澈,湖畔的公园和景区非常适合休闲和观光。
齐云山位于蚌埠市的南部,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山岳风景名胜区,这里有着壮丽的山势和庄严肃穆的寺庙。
除了自然景观,蚌埠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人文景点。
蚌埠市

截至2023年3月,蚌埠市辖4个区、3个县: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 县。 市政府驻蚌山区东海大道3115号。
蚌埠市地形图
地理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位置境域
2
地形地貌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综述
2022年,蚌埠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0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 增加值289.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61.8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061.1亿元,增长1.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1:33.2:52.7调整为14.4:32.9:52.7。人均GDP元(折合9030美元)。
第一产业
2022年,蚌埠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1.8万公顷,其中,小麦面积25.2万公顷,稻谷面积10.4万公顷。油料 种植面积5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万公顷。
2022年,蚌埠市粮食产量286万吨,增长0.9%。油料产量31.9万吨,增长0.3%。蔬菜产量276万吨,增长 4.6%。水果产量60.3万吨,增长1%。
2022年,蚌埠市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有增有降,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3.1%、皮革、毛皮、 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43%、医药制造业增长41.7%、纺织业增长31.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 29.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27%、汽车制造业下降21.8%、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9.1%。
2022年,蚌埠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5%,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7.7%、民间投资下降14.2%。分产业 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1.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7%。
蚌埠简介

中国·蚌埠:融通南北的活力之都蚌埠,因自古盛产珍珠而得名,美誉“珠城”。
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千里淮河和纵贯南北的京沪铁路交汇点上,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因铁路运输的便利和淮河航运的畅通,使原本渔村古渡逐渐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加工、商贸、科技、文化中心城市。
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区以及一个国家级六个省级开发区。
全市总面积6000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其中市区面积6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04万。
历史厚重的文化名城蚌埠是淮河文明的中心,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双墩遗址出土的大量实物证明,7300年前,这里已经透露出淮河文明的曙光。
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刻划符号,被确认为中国文字的重要起源;4200年前,大禹在这里劈山导淮、大会诸侯,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传说;2200年前,固镇垓下古战场上,曾演绎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600多年前,大明王朝从这里龙兴,留下了灿烂的大明文化;100年前,津浦铁路开通,蚌埠正式开埠;60年前,淮海战役总前委在这里运筹帷幄,剑指江南……从大禹治水、夏启建国,到楚汉相争、淮海战役,从双墩文化遗址到津浦铁路开通,都是这座城市令人骄傲的历史和文化符号。
此外,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和被誉为“拉魂腔”的泗州戏以及传唱久远的五河民歌等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共同造就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
会通天下的商贸重镇蚌埠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100年前,由于津浦铁路开通,蚌埠迅速由一个淮畔小渔村发展成为皖北商贸重镇,号称“安徽的小上海”;100年后,京沪高铁建成,蚌埠进入了新的“高铁经济时代”,且有京沪、京福两条高铁线经过蚌埠,3小时通达北京、1小时50分钟到达上海,半小时抵达南京、徐州、合肥等地。
随着水路、陆路、铁路、航空的日益完善,蚌埠已成为全国综合性的交通枢纽。
蚌埠市情概述

蚌埠市情概述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千里淮河与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交汇处,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和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行政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
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0万,其中市区面积9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20万人。
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滨临淮河,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商贸繁荣。
经过多年发展,蚌埠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安徽省重要加工制造业基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重要一极、皖北中心城市。
一、交通区位优越,城市环境怡人。
蚌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两条高速铁路(京沪、京福高铁)、两条高速公路(京台、宁洛高速公路)在蚌埠交汇。
拥有纵贯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一等客站,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
蚌埠站日接发客车320列,蚌埠高铁南站日接发客车高峰时期达79列,2小时可达上海,3小时可达北京,半小时可达南京、合肥。
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千吨级货轮四季通航,年吞吐量达250万吨以上,是淮河上第一座集装箱码头业,可以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并借助其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蚌埠是淮河文化的发祥地,7300年前,先民在这里驻足定居、繁衍生息,刻下了创造淮河文明的印记。
4000年前,大禹在这里劈山导淮、召会诸侯,开启了华夏兴盛的纪元。
2200年前,楚汉争霸、决战垓下,留下了荡气回- 46 -肠的英雄故事。
留传至今的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花鼓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蚌埠市内有山有水、山水相连、宜居宜游。
有淮河、天河、龙子湖、张公湖,张公山、荆涂山、白石山等知名山水,为各位朋友居住旅游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条件。
二、产业基础雄厚,投资领域广阔。
蚌埠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目前已形成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及新材料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高质烟酒为主的传统加工业,以文化创意、工艺美术品、人文旅游、休闲度假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业,以高端商贸、现代物流、金融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以规模化种、养、加、销、游为一体的现代大农业等五大重点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市简介蚌埠市(拼音:Bèng bù),简称蚌,别名珠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
蚌埠位于华北平原南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淮河穿城而过,临近凤阳、南京。
由于蚌埠地区古代盛产河蚌,从而得名“珠城”。
1947年初蚌埠设市,直属安徽省,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蚌埠市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
蚌埠全市面积595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末,蚌埠市常住人口为367.81万(含三县)。
基本概述蚌埠位于淮河中下游,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安徽省第一个建市的地级市,是皖北地区经济中心,是安徽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另两个分别为合肥和芜湖)。
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被称作两淮重镇、沪宁咽喉。
蚌埠又称珠城,跨中国南北分界线,拥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口,是京沪高速铁路一等客站所在地,同时在建的京福高速铁路也经过蚌埠。
蚌埠是中国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基地。
常住人口367.8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5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底)。
交通便利、基础雄厚、物产富饶、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人民好客,是蚌埠的主要特点。
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蚌埠市(含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
蚌埠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交界地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阴雨绵绵;夏季炎热,可称“火炉”;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蚌埠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皆宜旅游。
旅游景区1、垓下凭吊:位于蚌埠固镇县境内。
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典故都是来自这个楚汉决战的最后战场——垓下古战场。
项羽、刘邦、韩信等历史人物曾经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大剧。
2、荆涂揽胜:位于蚌埠怀远县境内。
涂山荆山风景区是蚌埠目前最大的风景区之一,荆山上有苏东坡题词的天下第七泉——白乳泉,卞和洞(又名抱璞石,传说为楚人卞和得和氏璧的地方),涂山上有启母石、禹王庙、山下有以即将建设的涂山抽水蓄能电站造成的人工湖泊。
3、新城夜色:新蚌埠形象的代表,蚌埠城市客厅淮河文化广场为其主打景点,其规模宏大,面积超大,达到15.76万m2,尤其是夜晚,广场上亚洲第一长度(420米)音乐喷泉勾画的变化莫测的景象尤其令人流连忘返。
该广场由蚌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
4、龙湖风光:涵盖龙子湖和锥子山风景区。
为AAA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0年度ULI亚太区卓越奖。
有汤和墓,珍珠桥、龙子湖大桥,以及龙湖风情园,水上乐园,烈士陵园。
位居蚌埠城市的中心,在龙子湖上泛舟、垂钓都是休闲娱乐的好去所。
5、淮畔观柳:淮河是蚌埠的母亲河,淮河蚌埠段已经成为一条城中河。
淮河两岸的风光十分宜人,四季景色各有千秋。
尤其是春季,淮畔翠绿的垂柳随风摇曳,淮堤上纷飞的纸鸢,三五成群的游人,构成蚌埠老城区最为诱人的风景画!6、珠园晨光:位于蚌埠城市的中心地带,园中高大的梧桐树,湖中的八仙亭等是蚌埠的一个城市图腾。
7、禹会怀古:位于蚌埠禹会区南部。
相传是大禹会天下诸侯的地点:“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是蚌埠最为古远的人文景点之一。
8、张公山麓:张公山是蚌埠老城区内最大最高的山峦。
山上有望淮塔。
山边环绕的湖泊,绿波荡漾,泛舟湖上,观蚌埠街景。
9、沱湖品蟹:位于五河县境内,离县城越5公里。
湖面广阔,其湖内养殖的中华十大名蟹——沱湖螃蟹闻名遐尔。
深秋时分携三五好友,驱车前往,登舟游湖,品蟹饮酒,对诗作画,好一幅田园风光,人间仙境。
10、蚌山夕照:蚌山,蚌埠城市的发祥地。
夕阳时分,携恋人或儿女登蚌山远眺四周,高楼林立,晚霞满天,走下蚌山向北便是蚌埠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和餐饮集区。
11、双墩怀古:双墩遗址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双墩村,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共出土了607件陶器刻划符号,所包含的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任何遗址所无法比拟的,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地之一。
交通蚌埠地处淮河中游,面向长三角,背靠中原大地,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蚌埠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华东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安徽淮河的航运中心,是皖北的公路运输中心。
所以交通便捷,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
且蚌埠到济南、上海、南昌、郑州、青岛、武汉等主要城市几乎是等距离。
水路交通蚌埠市作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
安徽省淮河的航运中心。
皖北的水路运输中心。
水路运输优势明显。
蚌埠地处淮河中下游,坐拥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
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铁路交通蚌埠市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交通优势明显。
蚌埠是安徽省的铁路中心,华东铁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全国的交通枢纽城市。
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在蚌埠交会。
蚌埠火车东站现为一等货运站,拥有华东地区大型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及大型的集装箱货场。
蚌埠火车站为安徽仅有的3个一级客运站之一(合肥、阜阳、蚌埠,其他的皆是二类站)。
日接发图定列车146列。
京沪高速铁路经过蚌埠,并设立蚌埠南站,正在建设的京福高速铁路由蚌埠南站引出。
目前,投入使用的蚌埠南站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高铁站。
蚌埠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沿线七大客运站之一,站房规模20000平方米,道场共24股线路,设7处500米站台,可同时停靠13对列车。
乘京沪高铁,1小时可抵南京、2小时可抵上海、3小时可达北京。
现已通车的京沪高铁在蚌埠将有四十余趟高铁停靠蚌埠南站。
从蚌埠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2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10多个沿海城市。
公路交通蚌埠市作为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公路运输中心,皖北高速公路的中心城市,所以皖北的高速公路皆是由蚌埠扩散。
目前蚌埠市的高速外环已经形成,公路运输四通八达,蚌埠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
蚌京高速公路、蚌福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蚌洛高速公路、蚌连高速公路,蚌淮高速公路、徐明高速公路,蚌埠环城高速公路。
空航运输蚌埠现有军民两用机场,不久的将来可以开辟通向全国的民航支线。
蚌埠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70公里,距合肥骆岗国际机场130公里,目前已开通合肥机场蚌埠候机楼。
规划建设的蚌埠仁和集机场将是安徽省民航运输的重要节点。
轨道交通蚌埠交通研究院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轨道二号线,(根据蚌埠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基数在2020年建成通车)。
特产怀远石榴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久负盛名。
据传从唐代已有栽培,到了清代怀远石榴已见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有“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
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
可见怀远石榴在很久以前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怀远石榴品质名列全国各大石榴产区之首,以其艳丽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莹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风味,赢得中外人士的好评。
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高、含糖量高,是其显著特点。
玉师籽、红玛瑙核软可食,籽粒晶莹,若珍珠,似宝石,风味醇厚,清凉甘冽,可滋补身体,有益身心,堪称榴中珍品,曾作为贡品进贡皇宫。
民间常将秋季收获的石榴窑藏,用于来年春节前后食用,风味尤佳。
沱湖蟹沱湖蟹产于五河县,是我国三大名蟹之一,属于长江中华绒鳌蟹系,与阳澄蟹齐名,生产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沱湖就具有水草茂盛、水质清洁,小鱼虾、螺狮等天然水生物丰富,为沱湖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食之不竭的饵料。
沱湖螃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具有膏丰肉满、味道鲜美、入口香甜、营养丰富的特点。
民国早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是个出了名的品蟹美食家,他把各地出产的蟹分为六等:一等是湖蟹、二等是江蟹、三等是河蟹、四等是溪蟹、五等是沟蟹;六等是海蟹。
沱湖的螃蟹当属一等湖蟹中的极品。
据说朱元章对沱湖蟹情有独钟,洪武二年四月,朱元章回凤阳祭祖,携带郭子兴、郭英、费聚三员大将专程赶赴沱湖品蟹、食后,连声称赞:“真乃天下第一美味!”固镇石雕茶壶固镇石雕茶壶采用产于灵壁县的磐石(又名八音石)等雕刻而成。
其形体古朴淳厚,大小结构与紫砂壶无异,造型别致,做工考究,壁薄如币,叩之声加磐,视之洁如镜,堪称“壶中极品”。
石雕茶壶制作十分讲究,要经过选石、开料、内雕、切割、粗雕、精刻、抛光等八、九道工序,多为手工、半手工精心雕镂而成。
造型可与著名的宜兴紫砂壶媲美,天然纹理色彩丰富,质地凝重坚实,且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蚌埠玉雕系以各种玉石为原料的雕琢工艺品。
主要产品有炉、瓶、人物、花卉、鸟兽等五大类、数百个品种,龙顶五环炉、玉雕球、天然瓶、仕女等最为名贵。
造型奇特,雕工精细,质地细致,色泽鲜艳,温润光洁,玲珑剔透。
笛膜安徽省蚌埠土产优质笛膜:又称苇膜(芦苇空心杆中的一层薄膜),条状,约为20多公分,纯白.在恰当的季节适时的采出,是各种管式乐器的必选。
投资环境蚌埠组合优势日益凸显,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
蚌埠的发展环境日益优化,良好的政策环境、承载环境和政务环境,正成为投资者的理想之地。
投资领域宽广蚌埠拥有非常宽广的投资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在加工制造业领域,有压缩机、消防车、起重机、船舶、环保设备等机械装备制造类项目;有浮法玻璃、电阻式触摸屏等玻璃深加工类项目;有柠檬酸、生物乙烯、生物医药等精细化工项目;有光伏产业、太阳能发电、新兴电子等新材料、新能源项目;有烟草、食品、酿造、纺织等轻工业项目。
在现代农业开发领域,有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科技园、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等一批合作项目。
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有以大禹、双墩、楚汉文化为突破口的旅游开发项目;有古玩玉器市场、玻璃制品市场、农机大市场、生猪交易市场等项目;有金融、保险等服务类项目等等。
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
良好的政策环境蚌埠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蚌埠市是国务院批准的促进中部崛起、享受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城市之一。
2006年,安徽省提出两淮一蚌战略。
“两淮”为淮南、淮北,同为重工业城市,“一蚌”为蚌埠市。
良好的承载环境蚌埠有良好的承载环境。
现有省级开发区6个,特色产业园6个。
围绕产业基础和产业特色,重点推进光伏产业园、汽车工业园、船舶工业园、电子工业园、粮食加工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等专业园建设,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提供载体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