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服装零售业的发展过程

服装零售业的发展过程

服装零售业的发展过程服装零售业的发展过程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服装零售业与我们的潜意识深深地联系在一起。

服装零售业的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从起初的传统手工业到现代的自动化,经历了许多体系变革的冲击,无论是在生产方式还是在销售渠道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7世纪:手工作坊阶段在17世纪早期,服装制造是小规模工作坊的范畴。

由自由职业者和家庭尝试覆盖区域市场的需求。

当时,服装制造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工艺和技术成为生产的主导。

衣料市场的主要角色是店家,他们通常是制造商和品牌商。

客户主要是来自当地社区或附近地区的人们。

19世纪:工厂生产时代到了19世纪,工业革命激发了工厂制造的需求,服装行业也与时俱进。

制造商通过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来大量生产服装,制造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自动化的使用和生产程序的规范化,制造成本也因此被大量降低。

这促使服装生产的迅速扩张和管理方式的普及。

20世纪:连锁经营和品牌化阶段进入20世纪,服装行业迎来了品牌和连锁经营的兴起。

这时期一些知名品牌诞生了,它们通过创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强化市场营销来吸引消费者。

这些品牌通过创造一系列互相补充的服装和附件,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种设计和风格的象征。

品牌化背后有的一个被称为“顾客心理学”的思路。

品牌商从消费者的认知和消费情感中加以剖析,在广告、营销、触摸经验和其他细节上遵循着不同的方法。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也逐渐多样化,品牌商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调整他们的生产方式。

21世纪:电子商务时代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开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市场。

随着人们的日常重心从现实转向数字世界,他们开始了解在线购物的价值和优势。

消费者不再需要去传统店面,他们可以舒适地坐在家里,通过互联网浏览商品,下订单并进行购物。

电子商务为零售商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他们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销售,还可以使用网络来拓展和促进他们的业务。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断代史的角度来看,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服饰(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500年)在这个阶段,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主要是为了保暖和保护身体。

最早的服装材料主要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纤维和动物毛皮,如麻布、棉花和羊毛等。

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是这一时期服装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

古代埃及的法老和贵族身穿丝绸和细致的花纹制作的服装,而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则以丝绸和棉麻为材料制作的服装为主要特点。

第二阶段:中世纪服饰(公元500年-1500年)在中世纪,服装制作逐渐成为一种手工业。

人们开始使用更多种类的织物材料,并运用绣花、染色等工艺技术。

此时期的服装以飘逸的长袍、长袍和服装配饰上的金属和宝石饰品为特点。

欧洲的贵族和教士穿着精美且昂贵的服装来显示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垂直的线条和夸张的轮廓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点。

第三阶段:近代服饰(公元1500年-1900年)随着工业化的兴起,服装制造业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衣服的制作规模得到扩大,外贸交流也出现增长。

这一时期,各地区的服饰风格开始出现差异。

在欧洲,随着封建主义的瓦解,工业革命的展开,新兴的中产阶级对服装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大规模制衣厂开始涌现,使得服装制造业变得更加规模化和商业化。

服装样式也开始变得日趋多样,时尚潮流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阶段:现代服饰(20世纪)进入20世纪,服装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工业化、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服装行业的变革。

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使得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各种新型纤维材料的发展改变了服装的性能和风格。

并且,消费者对时尚潮流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服装定制和品牌的兴起。

快时尚产业有迅速崛起,并以其快速的反应能力和低廉的价格吸引着大量年轻消费者。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服装消费者获取信息、交流和购买的主要渠道。

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开始流行。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初。

在古代,服装并不仅仅是为了遮羞蔽体,更是流行文化、社会地位和个人身份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装行业逐渐发展壮大,经历了许多里程碑式的变革和创新。

在古代的文明中,服装主要是由人们手工制作,采用天然材料,如动物皮毛、植物纤维和其他可获得的材料。

这些服装不仅保护身体免受天气和环境的侵害,还反映了不同文化和地区的特点。

例如,埃及的法老们穿着丰富华丽的长袍,希腊和罗马则以罩袍和长袍为主。

到了中世纪,服装的制作工艺开始变得复杂。

丝绸和珠宝等奢侈品开始流行起来,成为富人和贵族的象征。

这一时期,裁缝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职业,各种不同的服装款式和设计开始出现。

此外,褶裥、各种刺绣和金银线装饰也开始广泛应用在服装上。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服装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纺织机械的出现,服装制作变得更加高效,大规模的生产开始成为可能。

成批量的生产导致了衣物的价格下降,使其面向更广大的人群。

此外,服装也开始注重舒适性和功能性,比如布匹的纺织技术改进,为时尚和适用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0世纪初,时装设计师和时装品牌开始崛起。

他们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品牌定位,将服装升华为一种艺术形式。

巴黎成为了时装之都,许多著名的时装品牌和设计师如迪奥、香奈儿和卡尔·拉格斐选择在这里落地生根。

他们不仅定义了时装的流行趋势,更加注重服装的时代特征和审美价值。

随着全球化的推动,21世纪的服装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

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时尚变得更加民主化。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随时随地购买到各种时尚服装,并体验虚拟试衣等新的购物方式。

此外,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兴起也促使服装行业转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今天,服装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

不仅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还为社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穿戴设备的兴起也为服装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服装行业时尚潮流的演变历程

服装行业时尚潮流的演变历程

服装行业时尚潮流的演变历程服装行业一直都是时尚潮流的重要引领者。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和社会的变革,服装的设计与款式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服装行业时尚潮流的演变历程,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复古风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服装潮流开始出现明显的复古风格。

当时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许多人开始向往过去,追求经典的款式和设计。

复古风潮的出现,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旧时代的优雅与魅力,大量经典款式如圆领修身连衣裙、窄身西装等重新流行起来。

二、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文化影响七八十年代,流行文化对服装潮流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摇滚音乐、迪斯科舞等不同的流派催生了独特的服装风格。

这个时期,年轻人开始追求自由、个性和创新,服装设计开始更加大胆与前卫,例如宽肩膀、大胆的印花图案等都成为当时流行的元素。

三、九十年代至今的跨界融合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九十年代以及之后的时尚潮流越来越注重跨界融合。

不同文化的碰撞、不同领域的合作都为时尚界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创意。

高级时装设计师开始与艺术家、摄影师、甚至科技公司合作,打破传统的边界,为服装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可持续时尚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时尚逐渐兴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服装的生产过程、材质来源,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时尚慢时尚的概念开始流行,让人们重新思考穿衣和购物的方式。

一些品牌开始使用环保材料、推崇二手服装,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倡循环经济的理念。

五、科技与时尚的融合在当今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科技与时尚也开始融合产生新的潮流。

智能穿戴设备、可穿戴技术成为时尚界的新宠。

例如,智能手表、可穿戴健康监测器等产品结合了科技和时尚设计,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具备了时尚的外观。

总结起来,服装行业时尚潮流的演变历程可以划分为复古风潮、流行文化影响、跨界融合、可持续时尚和科技与时尚的融合等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原因,并且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服装品牌的初期阶段。

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内的服装行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手中。

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大批量、低档次的服装产品,缺乏自主设计和品牌意识。

2. 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的服装品牌和技术,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上世纪80年代,国内服装品牌开始崛起,如纺织玩具总公司的"派克"、"维维"、"广州鞋厂"的"安踏"等。

这些品牌主要通过生产廉价的中低档服装产品来获取市场份额。

3. 品牌整合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服装品牌开始迈向整合和提升。

许多品牌开始引进国外的设计师团队,强化品牌形象和设计风格。

例如,李宁、乔丹、361度等品牌开始与国际知名设计师合作,并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同时,中国服装企业也开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进军海外。

4. 高端品牌崛起:近年来,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消费升级,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逐渐兴起。

国内一些服装品牌,如玛奇朵、柒牌等以及国际服装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市场。

这些品牌注重原创设计、高品质材料和精致工艺,定位于时尚、高端的消费群体。

同时,一些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也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如Zara、H&M、GU等。

5. 可持续发展阶段:当前,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的重要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关注环保材料的使用、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些新兴品牌如茵曼、佐藤、垚韵等,以及一些传统品牌如海澜之家、邦蒂、七匹狼等,都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方面做出了努力。

总的来说,中国服装品牌经历了由低档次到高档次、由仿制到原创设计的发展过程。

在未来,中国服装品牌有望继续提升品质和口碑,实现更大的发展。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历史1.简述一下中国的服饰发展历史一、先秦时期:妇女*** 裤子穿裙子,人们常说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为衣,下为裳。

二、汉朝时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汉朝女人每层衣服的领子必须露出。

层层叠叠可以超过3层,名曰三重衣。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条纹间色裙走红,飘逸的长裙是诸位贵族女士的标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标准,宽大的袖口缀有不同颜色的袖贴,条纹间色长裙让视觉很有跳跃感。

四、隋唐时期:隋朝时隋文帝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在位时平时只戴乌纱帽。

到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服饰也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朝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五、宋辽夏金元: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

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六、明代: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汉服服饰制度。

明代皇帝戴乌纱折上巾(乌纱翼善冠),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

明初要求衣冠恢复唐制,其法服的式样与唐代相近,只是将进贤冠改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七、清代: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

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

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八、民国时期:(1)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

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

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

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

(2)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

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从传统到现代: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从传统到现代: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从传统到现代: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到现代: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纺织服装行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它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本文将介绍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和市场变迁对该行业的影响。

在传统时代,人们的衣物主要由天然纤维材料制成,如棉花、丝绸、羊毛等。

制作过程主要依靠手工劳动,采用简单的织布和缝纫工艺。

这个时期的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缓慢,生产效率低下,供应量有限。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纺织服装行业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发明布料机、纺纱机、织布机等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些发明使得纺织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普通民众也能够承担得起购买纺织服装。

纺织服装行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合成纤维的发明对纺织服装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合成纤维的出现极大丰富了纺织品的种类,比如尼龙和涤纶。

这些合成纤维具有轻盈、耐磨、易护理等优点,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20世纪的后半段,纺织服装行业经历了一系列技术和市场的变革。

在技术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出现,使得纺织服装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

同时,数字印花技术的发展使得纺织品的图案和图案的制作变得更加容易和精美。

这些技术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纺织服装的种类和风格。

市场方面,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国际贸易的壁垒逐渐消除,纺织服装行业开始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和竞争。

制造业的转移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了纺织服装的生产基地,如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等。

同时,快时尚概念的兴起使得消费者对时尚和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纺织服装行业为了迎合这些市场需求,开始开发可持续、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和工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智能时代。

智能纺织品的出现使得服装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如智能温度调节、智能防紫外线等。

同时,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纺织服装行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宣传方式。

服装行业发展历程

服装行业发展历程

服装行业发展历程服装行业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产业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时代变迁。

本文将从古代服装、手工制作、机器化生产和时尚潮流等方面来描述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古代,人们的穿衣打扮主要是为了保暖和身份的象征。

在中国,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制作和穿着丝绸、麻、棉等材料的衣物,丰富多样的服饰给古代社会注入了不少色彩。

到了中世纪,服装制作一度成为手工艺的典范。

在欧洲,许多城镇以及修道院都有专门的服装工作室,他们手工制作的服装工艺精湛,但也因此导致成本高昂,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负担得起这样的服饰。

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给服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首先是棉纺织技术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服装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大量的棉花从殖民地运到了欧洲,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增长,工厂开始出现,机器开始代替手工。

而且,服装的生产过程也从家庭作坊转移到专门的服装工厂,这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到了20世纪,服装行业迎来了全球的扩张和多元化。

服装品牌开始出现,电视和广告开始广泛传播时尚信息,引导着人们的消费方式。

服装的设计和制作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服装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服装行业持续创新。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电子商务成为服装行业的新兴模式,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全球各地的服装。

此外,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也让服装行业开始关注可再生能源和环境友好的材料使用,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总结起来,服装行业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古代的丰富多样性,中世纪的手工制作,工业革命的机械化生产,20世纪的全球扩张和多元化,21世纪的互联网和可持续发展。

从古至今,服装行业一直在不断演变和进步,它不仅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展示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时代变迁的适应能力。

未来,服装行业将继续朝着更加多样化、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世十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中国企业整体在国际舞台上越舞越热之时,不同行业却在经历着冰火不同天的考验。

人民币升值、劳动力短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共同考验着中国企业,得到的答卷却并不相同。

其中,服装行业则是一波三折。

2011年的这个时候谈论世贸组织,至少在服装行业中不是一个很热的话题。

当企业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生产经营已经习惯成自然,并将种种规则内化为企业日常标准时,服装行业在一波三折中画出了一道起伏的上升曲线。

以宁波服装为例,2011年10月2 3日,宁波服装节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

服装是宁波最大的名片,几乎任何服装这里都有生产,从加入世贸组织到现在,宁波的服装行业已经适应了国际市场的竞争。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时,服装行业被认为将是中国获益最大的行业之一。

十年之后,变化正在不经意间发生。

十年前的时候,大家都关心这件事,谈论这件事,现在很多企业都快把这件事情忘记了,宁波服装行业已经融入了世贸组织体系,习惯了在这个框架内的运作,当世贸组织规则不再成为关注对象的时候,证明企业已经适应了。

无论是宁波还是其他中国服装出口地,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出口配额曾经是多数企业跨不过去的槛,而之后,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设立的各种反倾销调查杂音不绝,生命力强盛的服装产业逶迤前行。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出口配额没有了是最重要的,23类纺织产品,之前一般都是要配额的,没有配额限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变得公平。

反倾销不可怕,练好内功才是关键,这是宁波服装行业共识。

纺织服装行业可以说是最能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在国际上影响力是最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含量提高最快的,服装是最后产品,优势是上游行业逐渐积累起来的。

事实上从整个纺织服装行业来讲,针对中国企业的众多反倾销调查主要目标是化纤行业,而不是成衣制造。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界需要中国的服装而不是中国的化工产品,涤纶是流水线生产的,工业化程度高得多,而生产服装最主要的是熟练工人,这是中国服装行业未来几年最大的优势。

加入世贸组织,放开出口配额限制,曾经让宁波服装行业欣喜。

这种状态并没有保持很久,十年之间一波三折。

2004年,宁波服装业出口交货值58.91亿元,比上年减少一半,宁波服装行业遇到第一次冷风。

人民币升值、棉花价格上涨这些都会对服装出口产生很大影响,宁波服装行业出口曲线与棉花价格基本成正比,显示出原材料的重要性。

但是短时震荡后,马上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订货单会短时间撤离中国,但是不久又会回来的。

对规格的认识和适应才是最重要的。

快速适应国际标准,按照国际标准生产的,内销对这些方面要求简单,即使是内销产品,很多企业也按照出口产品标准生产,这样才能站住脚。

日方对中国产服装实施件件检验制度,为了确保安全,每件衣服都要经过红外线机检验,只要发现一根遗留在服装上的针就要我们赔偿300万日元。

2008年,第二波危机袭来,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宁波服装企业面临又一次严峻考验。

当年年底,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亏损面达到了1/4,企业减产、停产、关闭,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出口服装总体上价格在逐渐上涨,但是我们的整合竞争力还是要比其他国家强,订单流失一段时间后,又会回来。

东南亚国家正在逐渐带来压力,人力成本、土地成本,都比中国低得多,现在我们的优势主要是人工效率高,行业配套好。

再来看看天津是怎么做的,在过去十年里,天津纺织业走出了一条不断调整、不断提高,同时又适应自身发展的道路。

主要做法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顺势发展,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

入世后,面对日益复杂的纺织服装出口市场,在认真总结出口工作和分析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在出口地区上向远洋地区、非配额地区、高价位地区调整;在出口产品上向高附加值、最终产品上调整;在出口渠道上减少中间环节,向终端客户上调整;在出口方式上向一般贸易方式上调整”的“四个调整”战略思想。

至2010年末,通过推行“四个调整”战略,天津纺织业一般贸易出口额自2002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于近几年来稳定在80%以上;在出口产品结构上,至2010年全系统非纺织类产品出口2.56亿美元,占整体出口额的1/3以上,比入世初期增长2倍。

既达到整体出口规模的稳定,又实现了出口产品结构性的转
变。

二是紧跟形势,走出去找市场。

自2001年入世以来,每年都由天津纺织集团控股公司牵头,组织系统内各进出口企业参加境外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专业展览会,并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走向国际市场,推出产品、广交客户、了解市场信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三是借势发展,稳定扩大进出口贸易。

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外贸订单下降20%-30%以上,出口贸易风险骤然加大。

针对这种局面,天津纺织集团控股公司与中信保天津分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此举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抵抗贸易风险的能力。

2010年整体参保额达到2.18亿美元,2011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2亿美元。

通过两年来与中信保的合作,使企业在日益困难的外部贸易环境中,实现了进出口额稳步提升。

四是进出口贸易相结合,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

提前安排早动手,积极调整经营方式,利用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原料的差价,扩大进口。

于秀艳介绍,进入2011年,天津纺织集团控股公司历史性的把进口贸易作为一项经济指标下达给各进出口企业进行考核。

运行至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1-9月份,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7.1%,全年预计进出口额将实现11.2亿美元,使全系统进出口工作又跨上一个新的历史平台。

另外,针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积极与各有关金融机构加强沟通,研究、探讨选用适合企业情况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水平。

采用各种措施,加强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规避了汇率风险,同时还提高了效益水平。

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展这些业务,加强了资金的运作,使企业的经营向金融化更高级发展,为企业增加了新的盈利手段和盈利方式。

五是注重专业队伍建设,强化进出口贸易基础管理工作。

发展外向型经济,人才是关键,管理是基础。

天津纺织集团控股公司在协调、指导企业进出口工作中,始终强调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同时,要求进出口企业注重内部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各项进出口业务流程。

目前,全系统各进出口企业还普遍均采用了ERP电子商务等科学管理手段。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使天津纺织业进出口额在入世十年中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外,还打造了一支外贸进出口业务骨干队伍。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约为一成六,2009年占全球出口约为三成二,2010年则达到三成三。

入世十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十年累计增长近3倍,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的比重高达三成以上。

中国已当之无愧地成全球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2065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了268.75%,连年攀升。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出口国,主要得益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欧美等国逐年取消了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配额限制,使得中国纺织服装生产的能力得到充分释放。

随着中国国内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成本的不断上涨,及国外诸多不确定贸易因素的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低成本、高成长”时代已成为过去时。

当前,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在规模上已达顶峰、并开始出现拐点,今后全行业将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生死抉择。

提高科技贡献率与品牌贡献率才能消化各种不利因素,今后纺织业要以创新驱动,抓住纺织工业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惟有这样,中国才能从全球纺织服装出口大国一跃成为出口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