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ppt

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他克莫司在肾移植、肝移植和心脏移植中能有效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 ,提高移植物存活率。此外,他克莫司在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等治疗中也有一定疗效。
安全性评估
长期使用他克莫司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糖尿病和感染等不良反应。近年来,随 着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监测手段的改进,他克莫司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他克莫司时应权衡治疗利弊,并咨询医生的 建议。
05
他克莫司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望
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他克莫司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近年来,研 究发现他克莫司对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
临床试验进展
肾功能损害
他克莫司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表现为肌酐升高、蛋白尿等
。
高血压和糖尿病
一部分患者在使用他克莫司后 可能出现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症
状。
神经系统副作用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副 作用,如震颤、抽搐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注意事项
避免同时使用增强免疫抑制的药 物
他克莫司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 相互作用,增强免疫抑制作用,增加感染 的风险。
用于多种疾病治疗
他克莫司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肾脏移植、肝脏移 植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在移植手术后使用他克莫司,有助于降低排斥反 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01
02
03
04
感染风险增加
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他克 莫司的患者感染的风险增加, 特别是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
02 他克莫司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安全性评估
长期使用他克莫司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糖尿病和感染等不良反应。近年来,随 着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监测手段的改进,他克莫司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他克莫司时应权衡治疗利弊,并咨询医生的 建议。
05
他克莫司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望
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他克莫司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近年来,研 究发现他克莫司对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
临床试验进展
肾功能损害
他克莫司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表现为肌酐升高、蛋白尿等
。
高血压和糖尿病
一部分患者在使用他克莫司后 可能出现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症
状。
神经系统副作用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副 作用,如震颤、抽搐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注意事项
避免同时使用增强免疫抑制的药 物
他克莫司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 相互作用,增强免疫抑制作用,增加感染 的风险。
用于多种疾病治疗
他克莫司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肾脏移植、肝脏移 植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在移植手术后使用他克莫司,有助于降低排斥反 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01
02
03
04
感染风险增加
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他克 莫司的患者感染的风险增加, 特别是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
02 他克莫司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免疫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pt课件

续3天, 若症状缓解逐渐减量至1mg/ (kg.d) 维持,后逐步减量,6周
左右减至停药
2020/11/13
9
皮肤毒性(斑丘疹/皮疹)的处理
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 通常发生在治疗的早期,治疗后几天或几周后都有可能出现 多数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而不会影响ICIs的继续使用
分级
G1
描述
I级推荐
免疫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的处理
2020-09-06
2020/11/13
1
目录
01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特点
02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在ICIs治疗的第一个周期内(73.1%)。 c. 到目前为止,尚无ICIs治疗导致4-5级RCCEP的报道。
2020/11/13
1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 2019
胃肠毒性(腹泻/结肠炎)的处理
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发生率: 纳武利尤单抗:13% 帕博利珠单抗:12% 卡瑞利珠单抗:0.9%
随着ICIs的广泛应用,irAEs管理指南/共识陆续发表
NCCN
ESMO
SITC
ASCO
CSCO
2020/11/13
8
出现轻度毒性 (G1无需住院)
继续使用
irAEs的一般处理原则
免疫治疗涉及:继续使用、延迟/暂停、停用
出现中度毒性 (G2无需住院)
左右减至停药
2020/11/13
9
皮肤毒性(斑丘疹/皮疹)的处理
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 通常发生在治疗的早期,治疗后几天或几周后都有可能出现 多数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而不会影响ICIs的继续使用
分级
G1
描述
I级推荐
免疫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的处理
2020-09-06
2020/11/13
1
目录
01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特点
02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在ICIs治疗的第一个周期内(73.1%)。 c. 到目前为止,尚无ICIs治疗导致4-5级RCCEP的报道。
2020/11/13
1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 2019
胃肠毒性(腹泻/结肠炎)的处理
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发生率: 纳武利尤单抗:13% 帕博利珠单抗:12% 卡瑞利珠单抗:0.9%
随着ICIs的广泛应用,irAEs管理指南/共识陆续发表
NCCN
ESMO
SITC
ASCO
CSCO
2020/11/13
8
出现轻度毒性 (G1无需住院)
继续使用
irAEs的一般处理原则
免疫治疗涉及:继续使用、延迟/暂停、停用
出现中度毒性 (G2无需住院)
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ppt课件

环孢素(CsA)
主要是肝、肾损害; 高血压、糖耐量异常; 病毒感染; 神经毒性; 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等;
惊厥、多毛症、牙龈增生伴出血、疼痛、四肢感觉异常、
手震颤、下肢痛性痉挛、高尿酸血症伴血小板减少、微血 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等;
罕见的有过敏反应、胰腺炎、白细胞减少、雷诺综合
吐等;
部分病例可出现腹胀、高血脂,肝功异常及白细胞减少等
并发症;
偶见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异常,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
血管系统失调,皮肤异常等。
骁悉(吗替麦考酚酯、 MMF)
血液系统损害:贫血、白细胞减少;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感染性并发症:尿路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疱疹病毒感
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
特别是大剂量激素与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 常导致二重感染 患者死亡的原因不是细菌感染,而是全身性霉 菌感染,有的甚至临床表现不明显
主要病原与死亡率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¾ Ð È Â Ê À Í Ë ö Ê Â
æ ¾ Õ ú
¸ ¾ Ï ú
肾移植患者易发生的肿瘤包括:皮 肤癌、淋巴瘤、肾肿瘤、会阴癌、子宫
癌等,以皮肤癌最多见
恶性血液病移植后好发的,二重肿瘤
淋巴瘤、肝肿瘤、肾肿瘤、皮肤癌、会 阴癌、子宫癌等,以淋巴瘤最多见
三、骨髓抑制
免疫抑制剂大都有骨髓抑制作用,引
起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
板计数下降, 导致感染、出血和贫血等, 由于血液学毒性不能耐受长期治疗占20%。
征、血尿等;
严重各种不良反应大多与使用剂量过大有关,防止反
应的方法是经常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调节本品的全 血浓度,使能维持在临床能起免疫抑制作用而不致有 严重不良反应的范围内。
(2020年整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及管理.ppt

毒性管理的一般方法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召集多个领域的专家,主要对2000~2017年发表的指南、 系统综述以及荟萃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和病例系列进行系统评估,制定临床实践指南。 由于缺乏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管理的高质量证据,因此所有推荐均基于专家共识:
• 虽然不良事件管理因器官系统而异,但ICPi治疗应密切监测1级毒性(神经学、 血液学和心脏毒性除外)。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缓解时间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不尽相同,但大体都在1-6个月内出现,但 大部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是可逆的。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处理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缓解率差别巨大,与及时的预防、治疗关系密切。 irAE分级一般临床分为4级。通常需要停药,并给予激素及免疫相关的抑制剂去处理。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出现时间
对于不同部位的免疫相关毒性的出现似乎有规律可循,毒性作用出现时间一 般来说为:皮肤>胃肠炎>肝脏>肺炎>内分泌>肾脏毒性。皮肤毒性通常 用药后2-3周开始出现,胃肠道毒性通常用药后5周左右出现,肝脏和内分 泌毒性通常用药后6-7周出现。但大多数副作用不会在治疗的前四周出现。
• 大多数2级毒性患者可能需要暂停ICPi治疗,直至症状恢复至1级毒性或更低。 • 3级毒性通常需要暂停ICPi治疗,开始进行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强的松1〜2
mg/kg/d或甲泼尼龙1〜2 mg/kg/d)。 • 某些难治性患者可能需要英夫利昔单抗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 • 4级毒性患者应永久性中断ICPi治疗(激素替代治疗控制的内分泌疾病除外)
• 3或4级(重度或危及生命)免疫介导毒性患者应永久停用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应给予高剂量皮质 激素(强的松1〜2mg/kg/d或同等剂量甲强龙)治疗。症状消退至1级或更低时,至少在一个月内 逐渐减量类固醇。
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ppt

——张世俊. 他克莫司的临床应用评
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
14
主要内容
结构特点、性质 药物发展史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分析 药物相互作用 药动学研究 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给药 血药浓度监测方法概述
15
药代动力学—吸收
脂溶性,经胃肠道吸收;空腹时吸收速率和 程度最大,高脂饮食降低其生物利用度,但 胆汁不会影响其吸收; 用药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26
总结
他克莫司临床应用广泛,但治疗窗窄、 个体差异大、药物浓度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明确其药理作用和疗效、药物相 互作用、不良反应,实行治疗药物监测及时 调整剂量,实现临床安全、有效、个体化用 药
27
28
10
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方法:检索 维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 、万方数据库及中国期 刊 全文数据库 (2000-2013年) 的他克莫司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对 患者性别年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 表现处 置及转归进行汇总最后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进 行分析和 讨论
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37篇涉及病例59例主要包括:药物性肝 损伤、肾功能不全、认知障碍、高钾血症、高血糖、贫血等23 种不良反应类型,涉及的诱发因素主要有血药浓度偏高、药物相 互作用、机体病理生理状态、不同治疗阶段个体化差异等,其 中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过高为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血液系统常见: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
减少、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分析异常;
神经系统常见:癫痫发作、意识障碍、感觉
异常和迟钝、外周神经病变、眩晕、书写障碍、 神经系统失调 。
18
药代动力学—代谢与排泄
他克莫司口服吸收无明显规律, 主要经由肝脏代谢,少量经由肠 肝循环代谢,经肠代谢途径可能 的吸收部位是空肠和回肠,其中 97%的代谢物随胆汁排出,其余 以药物原型从尿或粪中排泄。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PPT课件

治疗进展02目的227313436311313补液维生素c3g氯化钾注射10ml5gs500mlivgttqd护肝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5gs250mlivgttqd护肝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80mg5gs100mlivgttqd补钾氯化钾缓释片22片potid治心动过速普萘洛尔片10mgpobid治疗甲亢甲巯咪唑片10mgpobid减少iraes醋酸地塞米松片45mgpoqd醋酸地塞米松片225mgpoqd止痛盐酸吗啡片5mgpo免疫治疗gcp重组全人抗pd1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240mg5gs200mlivgtt主要治疗药物03讨论分析0322pd11抑制剂的药学监护
目的
补液 护肝 护肝 补钾 治心动过速 治疗甲亢 减少irAEs 止痛 免疫治疗
2.27 3.1
3.4
3.6 3.11
3.13
维生素C 3g+氯化钾注射 10ml+5%GS 500ml ivgtt Qd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1.2g+5%GS 250ml ivgtt Qd
14
药学监护
1. 抗甲状腺药物, 甲巯咪唑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过敏、嗜睡、发热、恶心、呕吐、 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其中, 最为严重和最为常见的是粒细胞减少
2. 每周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变化;动态观察,T3、T4、TSH变化,治 疗过程中出现甲减或甲状腺明显肿大可酌情加用左甲状腺素 (LT4),减少ATD剂量
肝区无叩痛,双肾区无叩痛,移 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符合腺癌,大致中分化。免疫组化:TTF-1+,
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3次/分。 CK7+,CK20-,NapsinA+,CDX-2-,ALK-。
-
8
入院诊断
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中央型 腺癌 T4N3M1a IVa期 胸腔积液 EGFR(-) 2.高血压2级中危组
目的
补液 护肝 护肝 补钾 治心动过速 治疗甲亢 减少irAEs 止痛 免疫治疗
2.27 3.1
3.4
3.6 3.11
3.13
维生素C 3g+氯化钾注射 10ml+5%GS 500ml ivgtt Qd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1.2g+5%GS 250ml ivgtt Qd
14
药学监护
1. 抗甲状腺药物, 甲巯咪唑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过敏、嗜睡、发热、恶心、呕吐、 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其中, 最为严重和最为常见的是粒细胞减少
2. 每周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变化;动态观察,T3、T4、TSH变化,治 疗过程中出现甲减或甲状腺明显肿大可酌情加用左甲状腺素 (LT4),减少ATD剂量
肝区无叩痛,双肾区无叩痛,移 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符合腺癌,大致中分化。免疫组化:TTF-1+,
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3次/分。 CK7+,CK20-,NapsinA+,CDX-2-,ALK-。
-
8
入院诊断
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中央型 腺癌 T4N3M1a IVa期 胸腔积液 EGFR(-) 2.高血压2级中危组
免疫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PPT课件

III级推荐
G3~G4
G3:剧烈腹痛; 大便习惯改变; 需要药物干预治 疗;腹膜刺激 征 (3 级腹泻频率 ≥ 7 次 / 日) G4:症状危及生 命;需要紧急
干 预治疗
化验检查和粪便检查同上 有结肠炎体征推荐腹盆腔增强 CT 预约结肠镜检查和活检 每 天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CRP 饮食指导(禁食、流食、全肠外营养);
• 内分泌系统:6% • 肝脏:5% • 神经、肌肉骨骼系统、血液、眼睛:很少涉及 • 3级及以上:
胃肠道:11% 皮肤、内分泌系统、肝脏:不到5%
Wang Y, et al. JAMA Oncol. 2019;5(7):1008-1019. Bertrand A, et al. BMC Med. 2015;13:211.
卡瑞利珠单抗:0.9%
出现腹痛、腹泻,要警惕免疫相关性胃肠毒性的可能性
分级
描述
I级推荐
无症状;只需临
化验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 腺功能 粪便检查:镜检白细胞、虫卵、寄生
G1
床或诊断性观察 (1 级 腹 泻
虫、培养、 病毒、艰难梭菌霉素、隐孢子虫和培养耐药病 原体
≤ 4 次 / 日)
可继续 ICIs 治疗 必要时口服补液、使用止泻药物对症处理 避免高纤维 / 乳糖饮食
在ICIs治疗的第一个周期内(73.1%)。 c. 到目前为止,尚无ICIs治疗导致4-5级RCCEP的报道。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 2019
第8页/共34页
胃肠毒性(腹泻/结肠炎)的处理
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发生率:
纳武利尤单抗:13%
帕博利珠单抗:12%
目录
免疫抑制剂ppt课件

精选ppt
2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 (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 (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 (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 (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
胞球蛋白和OKT3等; (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
精选ppt
3
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强的松、 氢化可的松、甲强龙
精选ppt
10
禁忌 ❖ 1、对环孢素过敏者。 ❖ 2、严重肝、肾损害、未控制的高血压、
感染及恶性肿瘤者忌用或慎用。 ❖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精选ppt
11
注意事项 ❖ 1、本品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遵照医嘱用药。 ❖ 2、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和监测血药浓度,以
调整用药剂量。 ❖ 3、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高钾食物、服用高钾
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为 GCS使代谢紊乱所致。 ❖ 2) 诱发或加重感染。 ❖ 3) 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 4) 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 5)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 6)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精选ppt
7
不良反应
停药反应 1) 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长期用药 者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 功能不全。 当久用GCS后,可致皮质萎缩。 突然停药后,如遇到应激状态,可因体内缺 乏GCS而引发肾上腺危象发生。
精选ppt
20
护理要点:
❖ 用药期间,免疫力下降,住院期间应减少探 视,感冒或有感染病症者应避免探视。注意 休息,加强营养,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 勤洗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尽 量减少和避免感染源
精选ppt
21
护理要点:
❖ 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 逐步减量,防止停药反应及反跳现象 ❖ 心理护理:某些免疫抑制剂会对外貌产生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血液学毒性如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肺纤维化等。当肝 肾功能损害、骨髓转移或既往曾接受多程化放疗时,环磷 酰胺的剂量应减少至治疗量的1/2~1/3。
9
硫唑嘌呤
1961年以来成为临床免疫抑制剂的主要药物 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第一批化学药品说明书, 其不良反应较巯嘌呤相似但毒性稍轻,可致骨 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畸胎,亦可发生皮疹, 偶见肌萎缩。
11
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
主要有腹泻、瘙痒、可逆性肝脏酶(ALT和AST)升 高、脱发、皮疹等。
严重肝损害是来氟米特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 2010年7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 布信息,称其正在修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品来氟米 特(leflunomide,商品名Arava)的说明书,在黑框警 告部分加入有关严重肝损害的信息:
8
性腺抑制:环磷酰胺具有烷化结构的活性功能,推测可能 导致不可逆的精子生成障碍,导致精子缺乏或精子生成减 少;排卵异常,偶有闭经,雌激素下降等。
肾功能损害(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偶在大剂 量输注后发生。
其他不良反应:最常见为脱发(可逆),口腔炎等。 当大剂量用药时,除应密切观察骨髓功能外,尤其要注意
患者在接受环磷酰胺治疗时,会随剂量的大小及个体差异, 可能发生下列不良反应,大部分为可逆的不良反应:
7
泌尿道反应
丙烯醛刺激膀胱可致出血性 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
少尿、血尿及蛋白尿
骨髓抑制
白细胞减少较血小板减少为常见 最低用药后1~2周,多在2~3周后恢复
对肝功有影响。
胃肠道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 一般停药1~3天即可消失
来氟米特
具有抗增殖活性的免疫抑制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 啶合成。体内外试验表明该品具有抗炎作用。
药代动力学:该品口服吸收迅速,口服生物利用度约 80%,在胃肠粘膜与肝中迅速转变为活性代谢产物 A771726(M1), 主要分布于肝、肾和皮肤组织,而 脑组织分布较少; M1血浆浓度较低,血浆蛋白结合率 大于99%, M1在体内进一步代谢,并从肾脏与胆汁排 泄,半衰期约10 天。
5
环磷酰胺
•1958年首次合成,开始作为抗肿瘤药,后来发现有 免疫抑制作用 •在体内经过羟化后产生具有烷化作用的代谢产物 •对体液免疫抑制作用较强,也抑制细胞免疫反应
6
环磷酰胺几乎全部从胃肠道吸收,在肝脏转化释出磷酰胺 氮芥。其代谢产物约50%与蛋白结合。成人静脉注射环磷 酰胺后,24小时内环磷酰胺及代谢产物血浆浓度大幅度下 降,成人血浆半衰期为7小时,儿童为4小时,环磷酰胺及 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其中68%为代谢产物,32%为 原形。环磷酰胺可经透析排出。
14
雷公藤
雷公藤多甙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在临床 应用上经常用于肾内科疾病的治疗。如对原发性肾小球 肾病、肾病综合征、紫瘢性及狼疮性肾炎等都可发挥治 疗效果。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为常见的副作用,主要 为胃肠不适、厌食。长期服药可引起可致月经紊乱及精 子活力降低及数目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偶 有皮肤过敏反应,停药后可恢复。
巯嘌呤的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 板减少; 2、肝脏损害:可致胆汁郁积出现黄疸;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 炎、腹泻,但较少发生,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 患者。 4、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 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5、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较少见。
10
2
免疫抑制剂分类(药理学分类)
——参考文献:张石革.免疫抑制剂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钙神经氨基酶抑制剂: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 雷帕霉素靶分子抑制剂:西罗莫司、他克莫司、
胍立莫司 生物药品和单克隆抗体:抗胸腺细胞免疫蛋白、
莫罗单抗-CD3、达利珠单抗
3
二、肾内科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类(甲强龙) 烷化剂(环磷酰胺) 抗代谢药(硫唑嘌呤)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来氟米特) 植物药(雷公藤多甙) 钙神经氨基酶抑制剂(环孢素A、麦考酚吗乙酯或吗替
13
在国外临床试验中,来氟米特治疗1339例类风湿关节炎 病人中,发生率≥ 3%的不良事件包括:乏力、腹痛、背 痛、高血压、厌食、腹泻、消化不良、胃肠炎、肝脏酶升 高、恶心、口腔溃疡、呕吐、体重减轻、关节功能障碍、 腱鞘炎、头晕、头痛、支气管炎、咳嗽、呼吸道感染、咽 炎、脱发、搔痒、皮疹、泌尿系统感染等。
常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罗浩
1
一、免疫抑制剂分类(药理学分类)
——参考文献:张石革.免疫抑制剂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 烷化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 抗代谢药: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巯嘌呤 、咪唑立宾 核苷酸还原酶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羟基脲、青霉胺、来
氟米特 植物药:雷公藤多甙、白芍总甙
15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2011年9月报告
雷公藤多甙片(53例):药物性肝炎、肾功能不全、粒 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闭经、精子减少、 心律失常。
雷公藤片(19例):药物性肝炎、肝肾功能异常、肾功 能衰竭、胃出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闭经。
麦考酚酯即“骁悉”) 雷帕霉素靶分子抑制剂(他克莫司)
4
三、常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甲强龙
糖皮质激素长期超生理剂量 应用, 可出现向心性肥胖、 满月脸、紫纹、皮肤变薄、 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 浮肿、恶心、呕吐、高血压、 糖尿病、痤疮、多毛、感染、 胰腺炎、伤口愈合不良、骨 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消化道 溃疡、儿童生长抑制、诱发 精神症状等。
• 以前有过肝脏疾病的患者不应该接受上限2倍)的患者不应该接受来 氟米特的治疗; • 正在使用其他可能引起肝损害药品的患者应慎用来氟米特; • 在使用来氟米特后每月至少检查一次肝功能,并持续三 个月,此后每季度检查一次; • 如果患者使用来氟米特后ALT升高至正常上限两倍以上, 应停止用药,使用消胆胺加速体内药物排泄,并每周检查 一次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9
硫唑嘌呤
1961年以来成为临床免疫抑制剂的主要药物 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第一批化学药品说明书, 其不良反应较巯嘌呤相似但毒性稍轻,可致骨 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畸胎,亦可发生皮疹, 偶见肌萎缩。
11
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
主要有腹泻、瘙痒、可逆性肝脏酶(ALT和AST)升 高、脱发、皮疹等。
严重肝损害是来氟米特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 2010年7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 布信息,称其正在修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品来氟米 特(leflunomide,商品名Arava)的说明书,在黑框警 告部分加入有关严重肝损害的信息:
8
性腺抑制:环磷酰胺具有烷化结构的活性功能,推测可能 导致不可逆的精子生成障碍,导致精子缺乏或精子生成减 少;排卵异常,偶有闭经,雌激素下降等。
肾功能损害(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偶在大剂 量输注后发生。
其他不良反应:最常见为脱发(可逆),口腔炎等。 当大剂量用药时,除应密切观察骨髓功能外,尤其要注意
患者在接受环磷酰胺治疗时,会随剂量的大小及个体差异, 可能发生下列不良反应,大部分为可逆的不良反应:
7
泌尿道反应
丙烯醛刺激膀胱可致出血性 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
少尿、血尿及蛋白尿
骨髓抑制
白细胞减少较血小板减少为常见 最低用药后1~2周,多在2~3周后恢复
对肝功有影响。
胃肠道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 一般停药1~3天即可消失
来氟米特
具有抗增殖活性的免疫抑制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 啶合成。体内外试验表明该品具有抗炎作用。
药代动力学:该品口服吸收迅速,口服生物利用度约 80%,在胃肠粘膜与肝中迅速转变为活性代谢产物 A771726(M1), 主要分布于肝、肾和皮肤组织,而 脑组织分布较少; M1血浆浓度较低,血浆蛋白结合率 大于99%, M1在体内进一步代谢,并从肾脏与胆汁排 泄,半衰期约10 天。
5
环磷酰胺
•1958年首次合成,开始作为抗肿瘤药,后来发现有 免疫抑制作用 •在体内经过羟化后产生具有烷化作用的代谢产物 •对体液免疫抑制作用较强,也抑制细胞免疫反应
6
环磷酰胺几乎全部从胃肠道吸收,在肝脏转化释出磷酰胺 氮芥。其代谢产物约50%与蛋白结合。成人静脉注射环磷 酰胺后,24小时内环磷酰胺及代谢产物血浆浓度大幅度下 降,成人血浆半衰期为7小时,儿童为4小时,环磷酰胺及 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其中68%为代谢产物,32%为 原形。环磷酰胺可经透析排出。
14
雷公藤
雷公藤多甙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在临床 应用上经常用于肾内科疾病的治疗。如对原发性肾小球 肾病、肾病综合征、紫瘢性及狼疮性肾炎等都可发挥治 疗效果。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为常见的副作用,主要 为胃肠不适、厌食。长期服药可引起可致月经紊乱及精 子活力降低及数目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偶 有皮肤过敏反应,停药后可恢复。
巯嘌呤的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 板减少; 2、肝脏损害:可致胆汁郁积出现黄疸;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 炎、腹泻,但较少发生,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 患者。 4、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 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5、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较少见。
10
2
免疫抑制剂分类(药理学分类)
——参考文献:张石革.免疫抑制剂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钙神经氨基酶抑制剂: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 雷帕霉素靶分子抑制剂:西罗莫司、他克莫司、
胍立莫司 生物药品和单克隆抗体:抗胸腺细胞免疫蛋白、
莫罗单抗-CD3、达利珠单抗
3
二、肾内科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类(甲强龙) 烷化剂(环磷酰胺) 抗代谢药(硫唑嘌呤)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来氟米特) 植物药(雷公藤多甙) 钙神经氨基酶抑制剂(环孢素A、麦考酚吗乙酯或吗替
13
在国外临床试验中,来氟米特治疗1339例类风湿关节炎 病人中,发生率≥ 3%的不良事件包括:乏力、腹痛、背 痛、高血压、厌食、腹泻、消化不良、胃肠炎、肝脏酶升 高、恶心、口腔溃疡、呕吐、体重减轻、关节功能障碍、 腱鞘炎、头晕、头痛、支气管炎、咳嗽、呼吸道感染、咽 炎、脱发、搔痒、皮疹、泌尿系统感染等。
常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罗浩
1
一、免疫抑制剂分类(药理学分类)
——参考文献:张石革.免疫抑制剂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 烷化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 抗代谢药: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巯嘌呤 、咪唑立宾 核苷酸还原酶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羟基脲、青霉胺、来
氟米特 植物药:雷公藤多甙、白芍总甙
15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2011年9月报告
雷公藤多甙片(53例):药物性肝炎、肾功能不全、粒 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闭经、精子减少、 心律失常。
雷公藤片(19例):药物性肝炎、肝肾功能异常、肾功 能衰竭、胃出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闭经。
麦考酚酯即“骁悉”) 雷帕霉素靶分子抑制剂(他克莫司)
4
三、常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甲强龙
糖皮质激素长期超生理剂量 应用, 可出现向心性肥胖、 满月脸、紫纹、皮肤变薄、 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 浮肿、恶心、呕吐、高血压、 糖尿病、痤疮、多毛、感染、 胰腺炎、伤口愈合不良、骨 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消化道 溃疡、儿童生长抑制、诱发 精神症状等。
• 以前有过肝脏疾病的患者不应该接受上限2倍)的患者不应该接受来 氟米特的治疗; • 正在使用其他可能引起肝损害药品的患者应慎用来氟米特; • 在使用来氟米特后每月至少检查一次肝功能,并持续三 个月,此后每季度检查一次; • 如果患者使用来氟米特后ALT升高至正常上限两倍以上, 应停止用药,使用消胆胺加速体内药物排泄,并每周检查 一次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