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考情分析与三维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评价体系视角下的高考全国卷数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考评价体系视角下的高考全国卷数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物理学中的拉格朗日点的问题为背景,呈现相关参
数的原始计算方式,创建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情境
在这里的作用是:展现我国航天技术的前沿成就,
激发考生的爱国热忱,再现研究物理问题时使用数
学知识的场景,以展现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创新情境试题对应考查考生思维的创新 性。命题者选择与社会实际密切相关、具有现实意 义的开放的问题情境,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前沿理论 或重大发现等,旨在促使考生主动思考,发现新问 题,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赛共有 9 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袁 评定该选
手的成绩时袁 从 9 个原始评分中去掉 1 个最高分尧 1 个
最低分袁 得到 7 个有效评分遥 7 个有效评分与 9 个原始
评分相比袁 不变的数字特征是 渊

A.中位数 B.平均数 C.方差 D.极差
本题涉及统计中的基本数字特征,主要考查考生
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基本的数据处理素养。命题者以生
活中常见的打分机制为情境,情境所起的作用是将枯
燥的“解数学题”转变为“解决数学问题”,引导考
生由“学习数学”转变为“学习有用的数学”。
数学综合情境试题大多选择生产生活中的真 实案例,参照考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行简化处理。 这类试题渗透数学内部多模块知识之间的问题背 景,或渗透多学科之间的问题背景,强调综合运 用多种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体现高考命题的“综 合性”。
高考评价体系最重要的创新之处,是创造性地 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考试评价的过程之 中。要促使“立德树人”真正在高考评价实践中落 地,必须以问题情境和情境活动为载体来实现,将 核心素养的考查自然地融入问题情境之中。
从试题命制的角度来看,问题情境和情境活动 的选择可以是源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情境,也可以是 来自真实研究过程和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探索情 境。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选择不同层级的情境材 料,发挥数学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的功能,可以考查出考生不同层级的数学水平。根 据高考评价体系的“四翼”考查要求,相应地可以 设计四种不同情境类型的高考数学试题,分别是数 学基础情境试题、数学综合情境试题、数学应用情 境试题、数学创新情境试题。

2023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评析及2024年备考策略

2023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评析及2024年备考策略

(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 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 平衡思想
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 创新意识
(4)化学学科必备知识
物质转化与应用
反应变化与规律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语言与概念
实验原理与方法
(5)化学学科关键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 辨析基本概念 获取有关信息
理解 与
辨析
分析 与 推测
识别有效证据 科学推理论证 处理转化数据 归纳总结规律
化学实验基础( 滴定计算)
化学实验基础( 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质、原理;化学计算。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O
2023年等级考山东卷化学考情分析
题号 11 12
难度 易 中
考查内容
详细知识点
选择题
化学反应原理( 原电池原理理解;原电池正负极判断;原电池电极反 电化学) 应式书写;新型电池。
20
较难
化学反应原理综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

平衡的有关计算;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2023年等级考山东卷化学考情分析 2、 考点内容统计及所占比例
内容
知识点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共存、检验 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及规律 (10分) 陌生方程式书写
物质的量、平衡常数、
化学计算 (16分)
3. 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CS₂
B.NF₃
C.SO₃ D.SiF₄
二、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聚焦考教衔接,筑牢学科基础
第4题考查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
4. 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B. 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 C. 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 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

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1、2卷、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评析+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类题练习课件

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1、2卷、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评析+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类题练习课件

2024年高考(新高考1卷,2卷、全国甲卷卜)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答案+解析+类题+方略PART真题透视012024年新高考I卷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

"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

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目民时长是A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B。

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甲)也彳艮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

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

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

其实,(乙)。

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

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

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O18.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XXXX年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

XXXX年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

全国卷1)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地区部 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 成9—11题。 表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
箭竹及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裸 地
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
28.90
25.30
10.40
09浙江省)1.读图1,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有机质含量/%
土壤剖面深 度/cm
图1 某地区三种土壤 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2,完成4—5题。 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浙江省09年的高考命题确有不当之处
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适应命题者
2010年考情分析
一、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 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地理原理的应 用、新情景的创设
• 适当增加试题的开放性
新情境的创设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生活 中的地理知识、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一直是 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在09 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得到了较好体现。通过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N 地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M地
B。N地
C 。P地
D。Q地
5.当M地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最新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最新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题以判断、证明、计算为主要形式来着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
力和计算能力。
A1
例 1 (新课标全国 2 理 )如图,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D,E 分别是
AB,BB1 的中点, AA1=AC=CB=
2 AB.
2
( 1)证明: BC1//平面 A1CD1
(2)求二面角 D-A1C-E 的正弦值。
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视图可以是
主视图
侧视图
A.
B.
C.
D.
俯视图
注意:由空间几何体可以画出它的三视图,同样由三视图可以想象出空间
几何体的形状,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点、线、面位置关系的问题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是研究立体几何的核心,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
关系为主。主要考查对相关定义、定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符号语言、图
2.空间位置关系及其逆向问题或探索性问题
A1B ,并求 BD 的值 .
BC1
逆向问题往往是在条件中已知线面的一些位置关系或已知空间量的大
小,要证明或探索另外一些线面的位置关系是否成立或求相应的参数的值
的问题。这类给考生留有较大探索余地的试题,
近年来已成为高考试题的一个新亮点。虽然其
在这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中没有出现,但在其
A. 2
6
B. 3
6
(二)解答题方面
C. 2
3
D. 2
2
1.以多面体或旋转体为载体 , 证明线、面的位置关系或计算空间角和距离
证明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常需经过多次转换才能获得解决。求空间
角和距离也常需要转化求解,或应用空间向量这一工具建系去解决。近年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延续“宽广融通”的风格,立意深远,视野开阔,题材丰富。

三套试卷在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同时,呈现出稳中求进的特点。

“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试卷考查了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及“四史”、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历史学科的文化意涵和育人功能。

其次,试卷聚焦核心素养,彰显新课程理念,贴近时代、贴近教材、贴近教学实际,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再次,试题以丰富多样的素材为载体,呈现古今中外重大史事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中的生活,思考、探索生活中的历史,关注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重要议题,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意识和时代使命感。

“进”,突出表现在两个层面:纵向来看,三套试卷保留了开放性试题,加大了对学生叙事能力考查的力度。

横向来看,新课标卷的变化最大,一方面选考题退出,试卷结构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试题立足于统编教材,考查内容更加丰富、立体。

试卷的题型和形式与此前文综试卷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保证了考生的稳定发挥,实现了平稳过渡。

试题的新变化,并没有给考生的作答带来障碍,保证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发挥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

一、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时代主旋律新高考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风向标。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品德修养、关注世界与时代的变化。

试题中巧妙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追根溯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丰富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立足教材_锚定真题_实现高品质备考——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立体几何考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立足教材_锚定真题_实现高品质备考——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立体几何考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图1 ABCD-A1B1C1D1中,E,为直径的球面与。

其实EF的长2倍,只是选取了文科卷第16题: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4,O为AC1的中点,若该正方体的棱与球O的球所成角的正弦值。

这两道解答题都是以考查三棱柱的基本概念为重点考查学生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无论还是文科卷中四棱其实质是考查考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的距离。

;所成角的余弦值。

高考命题的基本模型来源于教材,师生必(二)考查作图能力与建模能力考生需要能够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图2图3图4图5图6专题研究·高考数学试题研究之后,求体积便迎刃而解了。

为有效地考查考生的作图能力与建模能力,高考数学试题会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题型,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查数学抽象与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抽象与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立体几何专题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物体形态抽象为空间几何图形,并能借助所学的知识想象出给定立体图形的实体形态,用符号或数学式将实体形态中的几何元素如长度、角度、位置关系、面积、体积等表达出来,正确解答题目,从而提升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高考真题一般只是简单描述模型及问题,对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比如理科卷第11题: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AB=4,PC=PD=3,∠PCA=45°,则△PBC的面积为()。

A.22B.32C.42D.52题目的图形为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并不是正四棱锥,但给出了其中两条侧棱相等且给出了具体长度。

解决本题的办法之一是通过证明全等三角形依次证得△PDO≅△PCO,△PDB≅△PCA,从而得到PA=PB,再在△PAC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PA= 17,从而求得PB=17,由此在△PBC中利用余弦定理与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解。

2025届高考备考研讨--解析几何

2025届高考备考研讨--解析几何

当点 B 位于点 A、P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
0, − 3

−3, − 3
2
时,恰好满足S∆ABP
= 9.
直接得到直线 l 的方程为 3x 2y 6 0 或 x 2 y 0 .
几何画板:动态演示
2024新高考1卷题16.gsp
几点领“悟”:
(1)重视通性通法,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考场上没有多余的时间或想不出巧妙的方法。 圆锥曲线的通性通法是联立消元,判别式、韦达定理和弦长公式,也就是胡主任跟我 们分享的“四个基本点”。 (2)直线方程的设法有时反而成为了解题中决定运算量的关键因素。 选对直线方程的形式,切中入手点,找对突破口,事半功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 双管齐下,既要锻炼学生的运算,提高运算能力,增强运算信心。又要注重培养曲线 方程的转化,争取化繁为简,提升解题效率。 (3)解析几何的本质在于"几何",所以解析几何问题的处理应该以 “几何”作为切入点; “代数解析” 辅佐,只有对解析几何形成这样的意识,才能在解题中找到恰当的、巧妙 的方法。
角度四:典型错误
数学书写要求: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规范性。
角度五:题目的推广
本题源自人教 A 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 116 页练习第 13 题: 已知椭圆 2 + 2 = 1,直线 l:4x − 5y + 40 = 0.椭圆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
25 9
(1)它到直线l 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是多少? (2)它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角度2:课本母题
几点思考:
(1)每一届高三带完都下定决心,以后再带高一、高二一定慢点把课本吃透,把 概念和原理讲清楚。希望学生对新课学习中的基础题熟练掌握且不失分(运算能 力过关),具备基本数学思维能力。 (2)高三教学要注重对教材主干的整合。 关于解析几何的主干知识:直线方程, 距离公式,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离心率,弦长公式,几何性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化率、平衡常
式的书写、离
化及离子方程
数的计算及化学
子检验及简单
式的书写等
反应速率方程等
计算
题号
26
27
28
年份
2019
以生产硼酸及 以废铁屑制备 以水煤气变换为情
轻质氧化镁的 硫酸铁铵为载 境载体,考查化学
工艺流程为载 体,考查化学 反应原理的综合应
体,考查化学 实验探究能力 用。涉及化学平衡
方程式的书写 及定量计算确 中物质的量分数的
式碳酸铜的性
的化学知识

8
以紫花胡醇为 载体,考查有 机物的性质
以物质推断为载 体,考查常见化 合物的性质
以中药材金丝 桃苷为背景, 考查有机物的 结构与性质
9
以气体除杂为 载体,考查常 见气体的性质
以海洋生物的生
存为情境,考查
能源及CO2的相 关知识
考查阿伏加德
罗常数(NA)及 其应用
卷别 题号
以陶瓷的组成、性质
体,考查传统 产,考查元素
7
为载体,考查传统文 文化中的化学 及其化合物的
化中的化学知识
知识
性质
以2苯基丙烯为载体, 考查阿伏加德 考查有机物分
8 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 罗常数(NA)及 子中原子的共
性质
其应用
面问题
以溴苯的制备为载体,考查“位—
考查“位—
9
考查实验基本操作 构—性”关系 构—性”关系
平衡的影响规律
考查“位— 考查有机物同分 以新型化学电源
13 构—性”关系 异构体数目的判 为载体,考查原
的判断

电池原理
3. 2018 年全国 3 套高考试题命题分析
卷别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题号
命题者“说” 命题者“说”
全国卷Ⅲ 命题者“说”
7
考查无机化工 流程微型化设 计
考查元素化合物 的性质与应用
考查反应历程 考查离子方程
分析
式的正误判断
以环保为背景, 以新型化学电
考查电解池原 源为背景考查

原电池原理
考查“位— 构—性”关系 的判断
考查“位— 构—性”关系 的判断
2. 2019 年全国 3 套高考试题命题分析
卷别 题号
全国卷Ⅰ 命题者“说”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命题者“说” 命题者“说”
以古诗词为载 联系生活、生
1. 全国卷Ⅰ近三年 3 道必考非选择题命题分析
题号
年份
26
27
28
2020
借助原电池装
以NH4VO3的制 置,考查化学 以硫酸工业制法
备工艺流程为
为载体,考查化
实验探究能力、
载体,考查元
学反应原理的综
涉及溶液的配
素化合物的相
合题,涉及热化
制、仪器的选
关知识、涉及
学方程式的书写,
择、电极反应
物质的性质转
及化学实验基 定物质的化学 计算、ΔH的判断及
础知识

反应速率的计算等
题号
26
27
28
年份
2018
以制备醋酸亚铬 以生产Na2S2O5 以N2O5作硝化剂 为题材,考查仪 的工艺为题材, 的绿色硝化技术
器的名称、化学 考查反应条件的 为题材,考查氧

考备 二考 轮开 复篇 习
高考全国卷考情 分析与三维解决 方案
考什么·怎么考 近三年选择题表解
1. 2020 年全国 3 套高考试题命题分析
卷别 全国卷Ⅰ
题号
命题者“说”
全国卷Ⅱ 命题者“说”
全国卷Ⅲ 命题者“说”
结合新冠肺炎
以绘画颜料为
疫情,考查几 考查传统文化中 背景,考查碱
7
种常见消毒剂 的化学知识
联系生活、生产, 考查元素及其化 合物的性质
8
考查常见有机 物的结构与性 质
考查元素化合物 考查以物质的量
的相互转化
为中心的计算
考查化学实验 考查甲烷与氯气 考查陌生有机物
9
基本操作
取代反应的实验 的结构与性质
10
考查阿伏加德
罗常数(NA)及 其应用
考查“位—构— 考查化学实验基 性”关系的判断 本操作
的正误判断为
背景,考查离子浓
体,考查电离平
11
载体,考查元
度大小的比较,导
衡及微粒浓度大
素化合物的重
电能力的判断
小的比较
要性质
卷别 全国卷Ⅰ
题号
命题者“说”
全国卷Ⅱ 命题者“说”
全国卷Ⅲ 命题者“说”
以知
衡图像为载体,
12 池为载体,考
识为依托,考查
查原电池原理 考查Ksp的计算, 实验操作
[特别说明] (1)根据高考命题实际,把“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调至“工艺流程”中进行讲解,使划分更实用、合理。 (2)沉淀溶解平衡在选择题中的考查更加独立,因此把有关 沉淀溶解平衡所有考查的知识移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这一选择题型中复习,使知识块更完整。
考什么·怎么考 近三年非选择题表解
13
构—性”关系
的应用
本操作的一致性
的判断
考点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应用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转化及应用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电化学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化学实验基础
考频 3年6考 3年5考 3年4考 3年10考 3年9考 3年8考 3年7考 3年11考
由统计可以看出,高考化学 7 个选择题的命制是非常有 规律的。主要集中在化学与 STSE、传统文化,阿伏加德罗常 数及应用,常见无机物的性质、转化及应用,常见有机物的 性质及应用,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电化学,水溶液中的 离子平衡,化学实验基础这 8 个命题板块。为提高二轮复习 的针对性、有效性、完整性,本书针对这 8 个命题板块设 8 个题型给予对点突破,图示如下。
的判断
的判断
卷别 题号
全国卷Ⅰ 命题者“说”
全国卷Ⅱ 命题者“说”
全国卷Ⅲ 命题者“说”
以气体的吸附和溶
以离子交换法净
解为载体,考查物 考查化学实验
水为背景,考查
10
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基本操作及实 溶液的导电性及
对氢键、可逆反应 验现象的描述
离子反应等
等概念的理解
以化学方程式
以酸碱混合图像为
以磷酸溶液为载
卷别 全国卷Ⅰ
题号
命题者“说”
全国卷Ⅱ 命题者“说”
全国卷Ⅲ 命题者“说”
考查有机物的
以可充电电池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
11 同分异构体、
为载体,考查
空间构型
数(NA)及其应用 电化学原理
考查“位— 以可充电电池为载
考查沉淀滴定
12 构—性”关系 体,考查电化学原
图像分析
的判断

考查“位—
考查电解原理 考查实验目的与基
10 11 12
13
全国卷Ⅰ
命题者“说”
以催化甲醇羰基 化为载体,考查 反应历程分析
考查原子结构及 元素周期律
以水介质电池为 载体,考查二次 化学电源
以酸碱滴定图像 为背景,考查离 子浓度的关系及 相关计算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命题者“说” 命题者“说”
考查有机物的 结构、性质及 同分异构体
以喷泉实验为 载体,考查常 见气体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