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汉语者交际中的语码转换动机和功能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汉语者交际中的语码转换动机和功能研究[摘要]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接触现象,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双语或多语者的会话情境中的交际方式。然而,这种语码的转换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会话者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换呢?文章对存在于汉英双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探讨出汉英双语者运用这种策略的动机以及其在交际中所起到的功效。

[关键词]语码转换;双语或多语;语言交流

近半个世纪以来,语码转换现象深得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人类学等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视野出发,采用独特的研究方法,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详尽而科学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学者们,从社会语言学所侧重的研究角度出发对语码转换现象所包含的社会动机进行了系列的探讨。在他们看来,语码转换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诸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等社会因素能对语码转换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对语码转换行为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语言和社会关系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解。而心理语言学者们则试图通过对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来分析双语者或多语者在进行语码转换时候的心理认知和思维过程。他们以心理学为视角来研究语码转换这一现象。他们提出的大量关于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理论,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双语者或多语者们的语言交际行为。

一、语码转换的定义和类型

研究语码转换现象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不同的定义。Gumperz把语码转换定义为:在一次语言交流中出现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法体系或亚体系的言语片段。这种定义表明,当说话者是双语者或多语者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在会话中从使用一种语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正是基于这种定义,Gumperz进而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情景中的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和喻意中的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等两种类型的转换。正如Auer所指出的,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中,讲话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语言选择来适应情景因素的改变,从而最终维持讲话的合适性。情景语码转换就是指由于情景因素的改变而引起的语码转换。而说话者在情景不变的情况下,有时会因为一定的交际意图而进行语码转换,这种转换就是所谓的喻意中的语码转换。

Poplack提出了以下三种形式的语码转换:如果语码转换在两个分句之间进行,就被称为句间转换( in-ter-sentential);当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内时,就叫做句内转换(intra - sentential);还有一种语码转换是指在句子中插入另一种语言的附加成分,这就是附加式语码转换(Tag-switching)。

语言研究者们对语码转换进行详尽而细致的分类,目的就是为了更加详细地揭示这种语言现象在交际中所起到的功效以及人们在运用这种语言现象的动机。所以研究者们往往从各自的研究目的出发,将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更多类型的区分。笔者在此着重区分上述类型的语码转换,也正是基于笔者所接触到的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英双语者

们交际中大多以上述形式出现,从而探讨出交际者们运用这种交际策略的目的,分析这种现象是否能促进交际顺畅进行。

二、语码转换的动机和功能分析

(一)社会因素的改变和身份标志求同导致汉英语码转换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在双语或多语会话情景中,会话者对语言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诸如交际情景、交谈对象、会话主题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会话境况或者交际对象发生改变时,会话者会进行语码的转换。笔者发现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中方员工在与外籍同事交流时,他们使用的语言是英语。但是,当有中方员工加入他们的交谈,这两位中国同事会选择用中文交流。比如下面这个对话:William: How was your weekend, Xiao Li?

Xiao Li:1 went to the cinema with my roommate,Fang Yan. Ha, speak of the devil, here she comes!方燕,你要去哪里?

Fany Yan:我正找你呢。

在上述例子里,正与William交谈的晓丽见到自己的室友,便用中文热情地打起招呼来。正如Holmes指出,这种语码转换反映了一种社会境况的改变,对新来的交谈者持欢迎和重视的态度。

而身份标志求同所带来的语码的改变,通常发生在交谈双方中的一方为了表明与另一方有着相同的社会经历,或者身份标志的时候。这种语码转换的目的是为了缩小交谈双方的社会距离,使之关系更密切,从而使交流更加顺畅。

(二)特定话题和直接引述引发语码转换

正如Holmes所说的,双语者常常会在谈论一个特定的话题时出现语码的改变。这样的转换表明一些特定话题,只有在某种语境下才能让交流双方更好地对该话题进行理解。因此,这种转换在专业知识领域里比较常见。例如几个正在读研究生课程的英语老师,在讨论他们从研究生课程中所获悉的英语语言学的理论术语时候,会使用英语。因为,让他们接触和了解这些专业术语的语言载体是英语,所以在他们课后的讨论中,尽管主要语言是汉语,但是一旦谈到这些术语时,他们会自然地进行语码的转换。

有时会话者为了确保引述他人话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也是为了让交流语境更加生动、活泼,会话者会在引述第三方话语时进行语码转换。Romaine指出,在对话中,当出现了对第三者话语的引述时,说话者会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述。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有趣的例子:William来中国工作多年了,他会用汉语跟人交谈,特别是在市场买东西的时候,他会用中文与店主交流。他讲述了一个跟服装店老板讨价还价的故事。他用英语开始他的故事,但是,讲到跟那位老板讲价时候,特别是转述那位老板的话时,他使用的是汉语,而且他在尽量地模仿对方说话时的语音和语调。通过William绘声绘色地描述,让听者仿佛身临其境,让双方的交谈也更加轻松和愉悦。

(三)会话者会话时的意图和心理动机带来语码转换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英语作为一块跨入高等学府门槛,找到高薪职位甚至留学深造的敲门砖,它的地位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