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临床应用举隅

合集下载

浅谈九味羌活汤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浅谈九味羌活汤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浅谈九味羌活汤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摘要:九味羌活汤记载于王好古的《此事难知》,为张元素所首创,是治疗外感风寒,湿热内蕴的传世名方。

后世医家在充分继承先贤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在现代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极大进步。

本文将从现代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创新等方面简单总结。

关键词:九味羌活汤临床应用创新九味羌活汤,又名冲和汤,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白芷、生地黄、川芎、黄芩、甘草九味药物组成。

据书中记载:“经云: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若差则其变不可胜数,故立此法,使不征三阳禁忌。

解利神方”。

是进一步完善麻黄汤证及桂枝汤证而创立的方子。

在中医同仁的努力下,我们不断的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取得创新,使其作用范畴不断扩展。

现综述如下: 1.现代实验研究:九味羌活汤是古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临床运用疗效显著,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许多医家已不再满足只在临床上去摸索发展,也开始采用现代实验技术来研究和阐释其作用原理。

如卿玉玲[1]等人给2, 4-二硝基酚致大鼠与家兔发热模型,醋酸扭体法与热板法研究中的小鼠模型以及巴豆油、醋酸致炎研究中的小鼠炎症模型用药,结果证明此方可以有效抑制发热模型动物体温的升高,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的肿胀度。

体现其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沈映君[2]等人通过小白鼠试验证明此方可以明显促进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加速机体对内毒素的清除。

高灵玲[3]等人用九味羌活汤对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的细菌做了细菌抑制实验,证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邱赛红[4]用九味羌活丸和九味羌活袋泡剂10g/kg灌胃大鼠, 结果提示本方对角叉莱胶性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2.临床实验研究:2.1 方解:连建伟[5]解读此方为防风、苍术辛温发散,助主药祛风胜湿,汗而发之,是为辅药。

细辛、川芎、白芷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抑制头痛身痛;黄芩清气分之热;生地清血分之热;又防大队辛温香燥之品伤阴劫液,且汗本于阴,汗化于液,生地补阴,即是托邪之法,以上皆为佐药。

羌活愈风汤临床应用医案

羌活愈风汤临床应用医案

羌活愈风汤临床应用医案
在中医药领域中,羌活愈风汤是一种旨在治疗风湿类疾病的经典方剂。

该方剂以羌活(Radix et Rhizoma Notopterygii)为主药,辅以薄荷、防风、当归等药材,具有祛风散寒、活血行气的功效。

在临床上,羌
活愈风汤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患者张某,女,60岁,因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长期服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经过中医辨证施治,
采用羌活愈风汤加减治疗。

具体方剂组成为:羌活30克,薄荷10克,防风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

水煎服,每日1剂。

经过连续一个月的治疗,张某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关节肿胀减轻,疼痛感明显减弱,活动范围逐渐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随后逐渐
减少西药的用量,继续服用羌活愈风汤。

三个月后,张某的症状进一
步减轻,相关指标明显改善。

经过治疗,张某康复出院,病情得到有
效控制。

羌活愈风汤在临床应用中,通过祛风散寒、活血行气的作用,有效
改善风湿类疾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
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加减,以提高治疗效果。

羌活愈风汤作
为经典方剂之一,仍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广
泛认可。

羌活的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

羌活的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

羌活的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一、性味归经羌活的性味为辛、温,归经为脾、胃和肾经。

二、功能主治羌活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作用:1.祛风散寒:羌活能够温通经络,驱散寒湿之邪,对于寒湿痹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活血化瘀:羌活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对于血淤引起的疼痛、瘀血积聚等病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3.止痛缓解痉挛:羌活具有镇痛作用,能够缓解疼痛,对于痉挛引起的疼痛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祛湿消肿:羌活能够祛除体内湿气,减轻湿气引起的浮肿、水肿等症状。

5.促进消化:羌活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能够增加胃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

6.抗菌抗炎:羌活对于某些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抗菌抗炎,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三、使用方法羌活可以制成药酒、药丸、药粉、贴剂等多种剂型,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1.药酒:将羌活研磨细末,加入适量的酒中,浸泡数天即可制成药酒。

每次取适量药酒,口服或外用涂抹患处。

2.药丸:将羌活粉末和其他适宜的药材混合,按照医生建议制成药丸。

每次服用适量的药丸,可随水服用。

3.药粉:将羌活研磨成细粉,可直接泡水或和其他药材混合使用。

4.贴剂:将羌活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膏药基质中,涂抹于纱布上,贴敷于患处。

注意:使用羌活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或遵循医生的指导。

四、常见副作用与禁忌症使用羌活可能会出现以下副作用和禁忌症:1.皮肤过敏反应:部分人羌活可能会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红肿、皮疹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治疗。

2.胃肠不适:羌活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但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胃肠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3.孕妇禁用:羌活性温辛热,孕妇应避免使用,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4.肾虚病人禁用:羌活具有温热之性,肾虚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五、食疗推荐除了药物应用外,羌活也可以用于食疗。

试述羌活胜湿汤的临床应用现状

试述羌活胜湿汤的临床应用现状

试述羌活胜湿汤的临床应用现状李影;刘红宁;邓晓霞;丁舸;林色奇【摘要】羌活胜湿汤载于金元四大名医李东垣之《内外伤辨惑论》,具有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症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等。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现代医家临床应用羌活胜湿汤治疗风湿相搏,侵犯肌表,营卫不和所致的内科、骨科等多种疾病现状。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29)003【总页数】3页(P113-114)【关键词】羌活胜湿汤临床应用综述【作者】李影;刘红宁;邓晓霞;丁舸;林色奇【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4.9羌活胜湿汤为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所著的名方,由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蔓荆子、川芎七味药物组成。

原方主治“肩背痛不可回顾者,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

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不通行,以羌活胜湿汤主之。

”方中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通利关节;防风、藁本祛风胜湿,善止头痛;川芎活血祛风;蔓荆子祛风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配伍,辛散温燥,轻而扬之,汗之以除风湿,止痹痛。

近年来,医家对该方及其加减方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运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治疗,古方新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综述如下。

1.1 关节炎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向珍蛹等[1]采用抽样调查法研究发现寒湿阻滞证是膝骨关节炎的基本证型之一,寒湿是膝骨关节炎的基本辨证要素之一。

临床研究发现[2-3],羌活胜湿汤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寒湿阻滞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有效方药,且安全效果确切。

此外,奥沛源等[4]认为膝关节损伤之后,元气耗损,逐渐由实转虚,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痹阻于膝关节,运用羌活胜湿汤配合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湿、利关节的中药熏洗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安全可靠,愈后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九味羌活汤临床应用经验举隅参考模板

九味羌活汤临床应用经验举隅参考模板

九味羌活汤临床应用经验举隅【关键词】九味羌活汤;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炎;偏头痛;中医疗法九味羌活汤方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组成,出自张元素《此事难知》,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证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方中羌活辛苦温,入太阳经,散表寒、袪风寒、利关节、止痹痛,为本方之君药。

防风辛甘性温,长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为风药中之润剂;苍术辛苦温燥,功可发汗祛湿;两药相合,协助羌活散寒除湿止痛,是为臣药。

细辛、白芷、川芎散寒袪风宣痹以止头身痛;生地黄、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配伍,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顾调表里,共奏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作用。

1 对九味羌活汤主治的认识笔者认为该方有2个显著特点:一是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正如《顾松园医镜》所说:“此解表而兼清里之剂。

节庵治三时感冒风寒,每用此方,代麻黄、桂枝、青龙等汤。

气薄则发泄,故以羌、防、芎、芷、辛、苍之气薄者,散其寒邪。

胜热,故用地之甘寒养阴,芩之苦寒清热。

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竣;以寒凉之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

”二是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

《医方考》言:“防、苍、辛、川、芷,皆辛物也,分经而主治。

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以黄芩;邪在太阴者治以苍术;邪在少阴者治以细辛;邪在厥阴者治以川芎。

而防风,又诸药之卒徒也。

用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热,而甘草,又所以和诸药而除气之中热也。

”笔者认为,本方药备六经,通治四时。

常用于治疗感冒、急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急性荨麻疹等病症,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候者,随证加减治疗,均有良效。

2 典型病例案例1:患者,女,48岁,1992年12月26日初诊。

患者自幼身体瘦弱,少于劳作或每遇天气突变,时感恶寒重,发热轻,肢体酸楚疼痛,项强不舒,尤以冬春两季发作频繁。

羌活的临床配伍应用

羌活的临床配伍应用

羌活的配伍应用
王业龙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和宽叶的根茎和根。

味辛、苦,性温,归膀胱经、肾经。

功能散表寒,祛风热,利关节,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其临床配伍应用为:用于外感表证
羌活气香性散,善散在表之风寒湿邪,治表证属风寒夹湿,寒热无汗,头痛如裹,项背强痛,骨节酸痛,肢体沉重常与独活、防风、藁本等同用,以祛风散寒渗湿,如《内外伤辨》羌活胜湿汤。

若患者阳虚气弱,外感风寒头痛,不能做汗者,可用本品配人参、黄芪、附子等益气助阳药中,以扶正祛邪,如《伤寒六书》再造散。

本品虽属辛温之品,但近年对表证风热偏胜,发热无汗。

咽喉肿痛者,常与板兰根、蒲公英等同用,共奏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

用于风寒湿痹。

羌活有祛风湿,散寒邪,利关节而止痛,为治痹之要药。

因其有直上顶巅,横行肢臂之特点。

故痹证之痛在上半身者用之尤佳。

并随邪之偏胜配以有关之药,如风邪偏胜,常与桂枝、威灵仙、姜黄等同用,以祛风通络;若寒邪偏胜,常与附子、细辛、炙甘草等同用,以散寒止痛;若湿邪偏胜,常与薏苡仁、苍术、防己等同用,以化湿除痹。

用于水肿
羌活能疏风透表,治阳水半身水肿,二便不利,常与商陆、木通、
泽泻等同用,可使在表之水从二便而泄,上下分消,水肿自退。

如济生方《疏凿饮》。

用于疮疡肿毒
羌活辛温解表,凡疮疡初起,见有风寒表证,寒热无汗,常与荆芥、防风等同用,使邪随汗解,疮疡可消,如《医宗金鉴·外科》荆降败毒散,保安万灵丹。

羌活的药性与功能主治

羌活的药性与功能主治

羌活的药性与功能主治药性羌活(学名:Rhizoma Notopterygii)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根茎具有丰富的药性。

主要成分包括羌活内酯、羌活酮、羌活醇、羌活酸等。

羌活具有辛温、苦、微麻的特性,归于“寒”性药物。

功能主治羌活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用于中医药治疗以下疾病和症状:1.风寒湿痹:羌活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寒湿阻滞、关节疼痛、肌肉僵硬等症状。

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独活、防风、川芎等。

2.风湿痛:羌活具有温通经络的功效,对于风湿引起的关节痛、筋骨酸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常与桂枝、独活等药物合用。

3.头风痛:羌活能够祛风散寒、清热燥湿,适用于头风痛、头目眩晕等疾病。

常与黄芩、菊花等药物合用。

4.寒湿痰喘:羌活具有祛寒化痰的功效,对于寒湿痰喘、咳嗽、痰多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常与半夏、苏子等药物搭配使用。

5.关节炎:羌活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红肿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常与红花、川芎等药物共用。

6.高血压:羌活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可调节血管张力,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7.神经痛:羌活具有镇痛作用,可用于缓解神经痛引起的疼痛症状。

常与当归、川芎等药物合用。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羌活作为中药材,可以制成颗粒剂、饮片、丸剂等不同的剂型。

使用时应根据医嘱进行合理用量和用法。

一般建议每次口服3-9g,每日2-3次。

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程来确定用量。

在使用羌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服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处理。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慎用羌活。

•长期大量使用羌活可能会导致药物性皮炎、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应遵医嘱使用。

•在使用羌活的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寒冷刺激和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

总结羌活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辛温、苦、微麻的特性。

其内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痰、温通经络等功效。

在中医药理论中,羌活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头风痛、寒湿痰喘等疾病。

《医林改错》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医林改错》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汤( 、 、 、 活血调经 , 地 芍 归 芎) 又有失笑散( 蒲黄、 五 灵脂) 活血祛瘀 , 用药偏温 , 诸药组合具有温经活血 逐 瘀止 痛作用 。尤 对少 腹 积瘀 之 腹痛 、 月经不调 、 痛 经 之证 有较好 的 治疗作 用 。 陈某 某 , ,0岁 。2 0 女 3 0 6年 3月 1 8日初 诊 。患 者 自诉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难忍 , 腰酸 , 形寒, 尤以
功。 3 少腹逐 瘀汤
少腹逐瘀 汤 身痛逐 瘀 汤
逐瘀 汤 即 血府 逐瘀 汤 、 隔下 逐 瘀 汤 、 腹 逐 瘀 少
汤、 身痛逐瘀汤。均出 自清代名 医王清任 的《 医林 改错》 。笔者 临床运 用 逐瘀 汤 加 减取 得 较 满 意 的疗
效, 现介绍如下 。 1 血 府逐瘀 汤
香附 1g 5剂 。3月 2 日二 诊 : 药 三剂 后 腹 痛 2, 4 服
瘥, 按原方去没药加党参 、 熟地 、 枸杞子各 1g5剂 2, 以调气血而告愈。本案初诊为少腹逐瘀汤加香附, 二诊去没药加党参 、 熟地 、 枸杞子先攻后补 , 具有急 则治其表 , 缓则治其本之意 , 使寒散, 瘀去 , 痛止。虽 苔光 而未 投 滋 阴生 津 之 品 , 去 气 机 条 达 , 行 畅 瘀 血 通, 津液上 承 , 苔渐 复生 。此 为治病求 本之法 。
适 用于胸 中血府之瘀 血 , 气滞 疼痛 之证 。如胸 闷 、 胸 痛甚 至心痛彻 背 , 痛彻 心 ; 色 晦 暗 , 质 暗 有瘀 背 面 舌
少 腹 逐瘀汤 由小 茴香 、 干姜 、 当归 、 肉桂 、 芎 、 川 赤芍 、 延胡 、 没药 、 黄 、 灵脂 组成 。方 中既有 四物 蒲 五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 1 0 0年第 2 第 1 期 O卷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 府 , 腰 痛 与 肾 的 关 系 密 切 。 临床 以 腰 部 脊 背 肢 体 故
酸胀 、 木 掣痛 为特 征 , 寒痹 和 热 痹 两 大类 。经 云 : 麻 分
“ 痛者 , 寒之 多也 。 本 案例 为 寒 滞 经脉 , ” 因虚 致瘀 , 肝
肾亏损 所致 。方 中羌活 、 活 、 独 桑寄 生、 防风 、 附子 温经 散 寒止痛 , 当归、 芪、 黄 人参 益 气养血 , 熟地黄 、 药、 芍 川
伴右 下肢麻 木 掣痛 , 敷 后 得 以 减 轻 , 夜 静 止 时 加 热 入
者, 当与川芎 、 参类 活血 药配伍 ; 丹 临证 时需 因人而 异 。 项背强 疼者可 伍桂枝 、 根 ; 葛 牙痛 可伍 升麻 、 连 ; 中 黄 胸 闷痛可 伍薤 白 、 蒌 ; 瓜 两胁 痛 者 , 伍柴 胡 、 金 ; 痛 可 郁 腹 可伍芍 药 、 良姜 ; 高 女子痛 经可伍 小茴香 、 延胡 索 ; 痛 腰 可伍 牛膝 、 断 ; 续 痛风 可伍 乌头 、 防风 ; 节慢性 肿痛 可 肢 伍 黄芪 、 白芷 ; 癌症性 疼痛 可伍罂 粟壳 、 药 ; 伤性 疼 没 创 痛可伍 红花 、 三七 。 临 床灵 活 应 用 羌 活 , 只要 配 伍 得 当, 疗效 卓著 。 1 鼻渊 王某 , ,1岁 。 自述额 面 闷痛 1 男 3 0年余 。每 因外 感疼 痛加 剧 , 午后潮 热 , 伴 鼻塞 不通 , 鼻腔 检查无 异 常 , 但 眉棱骨 上缘压 痛 。西 医诊 断为 眶上神经 痛 。局 部封 闭治疗 当时有效 , 药后 又 痛 , 感 头重 胀 痛 , 流 黄浊 时 鼻 脓性 分泌 物 , 时寒 时热 , 舌红 口干 , 薄黄 、 苔 脉浮数 。经
摘要: 羌活辛、 温, 苦、 归肝、 膀胱经。功用: 肾、 解表散寒, 祛风除湿, 舒筋活血。常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和风湿痹证。笔者应用本 品配伍治疗头痛、 鼻渊、 脘痛、 胃 腰腿痛、 痛经、 脱疽、 创伤等病症, 临床观察表明, 只要巧妙配伍, 灵活应用, 良 效果 好。
关键词: 羌活; 鼻渊; 痹证; 头痛; 脱疽; 痛经; 胃脘痛; 跌打损伤; 医案; 中医药疗法
重 , 寒时 尤甚 , 寒 肢 冷 , 疲乏 力 , 淡 苔 白 , 沉 遇 畏 神 舌 脉 紧 。经 C T确 诊 腰 2~ 4椎 体 骨质 增 生 。辨 证 为 肾虚
寒凝 , 经脉 痹阻 。治 以温经散 寒 , 肾养血 , 益 宣痹 止痛 。 药用 : 活 2 g 独 活 、 寄 生 、 羌 0, 桑 当归 、 药 、 芎 、 地 芍 川 熟 黄、 红参 、 防风各 1 g 牛 膝 、 断 、 毛狗 脊 各 3 g 黄 0, 续 金 0, 芪 5 g 附子 2 g 甘 草 5 。服药 2剂腰 痛减 轻 , 0, 0, g 下肢 麻 木掣痛 缓解 。守上 方去 附子 加桂 枝 1g 连 服 6剂 , 0, 诸 症 消失 , 随访半 年未 复发 。 按: 腰椎 骨质 增生属 于 中 医“ 证 ” 痹 范畴 。腰 为 肾
d i1 . 9 9 j i n 1 0 —9 4 2 1 . 6 0 2 o :0 3 6 / . s .0 3 8 1 . 0 0 0 . 1 7 s 文 章 编 号 :0 3 8 1 ( 0 0 -6 1 8 -2 1 0 —9 4 2 1 )0 —0 00
羌 活 为 伞 形 科 植 物 羌 活 N t tr im icsm oo ey u n i p g u
者, 当与 肉桂 、 附子 类补 阳药 配伍 ; 因血 行 不 畅而 疼 痛
李某 , ,O岁 , 月前腰 部 隐隐作痛 , 女 5 3个 活动 或体 位 改变时 即可减 轻 , 1 3渐加 重 , 治罔效 。近 日因疼痛 屡 加剧 前来 就诊 。患者 腰 酸 冷痛 、 僵 , 伸 转侧 不 利 , 晨 屈
芎、 牛膝 、 断、 续 金毛 狗脊 强筋壮 骨 , 草和 中诸 药合 用 甘
x线示 诊 断为鼻 窦炎 , 中医 的 “ 渊 ” 属 鼻 。病 机是 表 邪
入里 化 热 。 治 以 解 表 通 窍 、 风 清 热 。药 用 : 活 疏 羌
1 g 辛夷 、 耳 子 、 连 各 l g 薄 荷 1 g 金 银 花 、 5, 苍 黄 O, 2, 连 翘、 白芷各 3 g 0 。2剂 后 热 退 痛 减 , 已奏 效 , 方 继 药 守

18 ・ 0 0
光明中医2 1 0 0年 6月 第 2 5卷 第 6期
C G M J n 0 0 V l 5 6 J MC u e 1 . o 2 . 2
【 区 医药 】 社
羌 活 临 床应 用举 隅
徐 九思 四川省 旺苍 县 东河 中心卫 生 院( 旺苍 6 80 ) 2 2 0
白芷清 热解毒排 脓 , 草调 和 诸 药, 温并 用 , 药 对 甘 寒 方
症 , 症 悉除 。 诸 2 腰 腿 痛
Tn xH. . hn .或 宽叶羌 活 N t t yim f b s ige T C a g oo e g rei pr u o i Bi o s的 根 及 根茎 。羌 活 属 辛 温 解 表 药 , 能走 表 达 s 功 里, 止痛 效果 明显 。应用 原则 : 因气虚 运血无 力而疼 痛 者, 当与黄 芪 、 白术 类 补气 药 配伍 ; 阳虚 阴盛 而 疼 痛 因
以为 冒风所 致 , 以 为然 , 不 随后 频 发刺 痛 , 手搓 之 可 用 暂时缓 解 。经 服用 散 列 通 等 止 痛 药 , 痛 减 轻 。2个 疼
进 , 服 5剂 而愈 。 连
共 奏温 经散 寒 , 通痹 止痛 , 肾养 血之功 , 滋 痹痛得 除 。
3 偏 头 痛
张某 , ,9岁 。右 侧 头 面 肌 肉 阵发 性 刺 痛 3个 男 3
按: 羌活 辛 温 发 散 , 香 通 窍 , 表 行 里 , 芳 走 后 偶 感 右侧 头部 疼 痛 , 起 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