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学习计划
民族团结的学习计划

民族团结的学习计划一、学习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情况2.学习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3.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1.参加各种跨民族交流活动,结识不同族群的朋友2.学习一门少数民族语言,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3.参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了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习俗三、提高自身的民族团结意识1.学习民族团结的历史典故和教育案例,深刻体会民族团结对国家的重要性2.关注国家民族团结方面的新闻事件,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3.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的理念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1.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学习他们的传统产业和技艺2.积极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济困活动,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3.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五、提高认识和尊重不同民族的差异1.了解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2.反对民族歧视和排外情绪,关爱少数民族的权益和利益3.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民族,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了解民族团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2.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立场3.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所倡导的理念七、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1.参与相关研究课题,深入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和实践2.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3.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的理念和成果,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民族团结教育的行动中通过以上的学习计划,我将逐步提高自己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能力,促进不同民族的和谐发展。
希望在我的努力下,不同民族之间能够更加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范文7篇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范文7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篇1)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要使全体师生“汉族离不开民族、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离不开”的观念,牢固团结祖国、反对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
特制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关于民族教育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_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爱党、爱袓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
二、目标任务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继续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具体措施1、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和墙报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2、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3、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品德课、校本课程、周会课、综合实践课和其他课程,以及利用黑板报、橱窗、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手抄报等展示民族知识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向学生进行团结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发动学生都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中来。
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4、普及教育。
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民族团结资料,比如:图片、民族团结故事、民族音乐、影视作品、民族团结书籍、民族用品文化习俗等。
5、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通过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计划通用10篇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计划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计划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
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计划(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要使全体师生“汉族离不开民族、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离不开”的观念,牢固团结祖国、反对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
特制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关于民族教育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义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
二、目标任务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继续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具体措施1、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和墙报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2、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3、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品德课、校本课程、周会课、综合实践课和其他课程,以及利用黑板报、橱窗、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手抄报等展示民族知识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向学生进行团结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发动学生都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中来。
民族团结条例学习周计划

乌市第七十七中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学习周》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深化和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我校定于10月17日至23日,在全校开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学习周活动,认真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学习活动,深入学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条例,普及我校广大师生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水平,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特制定本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以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健康、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为目标,与学习陈全国书记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结合起来,与“双创”工作结合起来。
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在全校上下,营造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光荣,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可耻的氛围,用坚定的信念和共同的理想,团结、凝聚各族师生,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通过深入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学习陈全国书记讲话精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高认识,把民族创建教育工作纳入教师学习,班级学习工作日程。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广泛宣传民族创建活动在国家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2、加强学习,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教育,增强团结、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政治思想觉悟。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赋予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班级工作中。
3、经常对师生进行民族常识教育,让广大师生更清楚地了解民族风情和习俗,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4、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学习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计划

学习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计划一、研究背景民族团结进步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政方针,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面对日益增长的国际竞争压力和民族矛盾问题,我国必须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加快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步伐,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习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具体的计划。
二、学习目标1. 理解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深刻领会党的民族政策;2. 深入学习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政策措施;3. 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身对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理解和运用水平;4. 通过学习,筹划出具体的实施计划,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学习内容1. 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1)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民族团结进步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政方针,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指导思想民族团结进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间的和睦相处。
2. 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政策措施《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是国家对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法律法规,涉及民族团结进步的各个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睦、共同繁荣,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法律制度,坚持依法治国,保护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等。
3. 学习方法学习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方法主要包括:阅读相关书籍资料,学习党的民族政策相关文件和标准,深入调查研究,听取专家建议,了解各民族特点和需求等。
四、学习计划1. 学习时间本次学习计划为期三个月,每周安排至少两次学习时间,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学校民族政策学习计划

学校民族政策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民族政策的目标,包括:了解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精神,明确保护各民族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掌握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政策,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二、学习内容1.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精神2.保护各民族合法权益的重要性3.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政策4.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三、学习方式1.学习理论知识通过课程学习、读书活动等方式,了解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自治、民族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各民族合法权益的保护,增强民族团结的理论基础。
2.实地考察以学校所在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为对象,进行实地考察活动,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倾听当地人民的心声,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成就。
3.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帮扶教育等服务,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增加对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亲身体会。
四、学习活动1.学术讲座邀请民族政策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介绍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精神,探讨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政策,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政策的理论实践。
2.主题读书组织学生参与以民族政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选取相关专业书籍、期刊、报纸、网络文章等资料,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深入了解国家民族政策的精神和实施情况。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活动,结合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走访民族乡村,了解当地的民族风情。
4.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帮扶教育等服务,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增加对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亲身体会。
五、学习评价1.学习考核设立专门课程,组织学生学习民族政策相关知识,进行测验、考核,评估学生对国家民族政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024年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计划

2024年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计划一、前言民族团结进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保障,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二、总体目标1. 加强各民族学生的宏观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认同。
2. 提升学校民族团结发展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加强各民族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4. 创建和谐和睦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重点任务1. 加强民族通识教育通过在课程中设置民族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加强跨年级、跨专业的民族文化交流,组织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2. 深化民族团结活动组织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包括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民族游学、民族风情展示等。
借助学校的网络平台,开展校内外的线上交流活动。
通过庆祝各民族传统节日,增进各族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3. 推进民族交融的师资培训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民族团结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开展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民族理论素养和跨文化教育能力。
4. 构建民族团结共享的校园文化打造学校共同的校园文化,促进各民族学生的融合与共享。
组织举办校园文化节、民族美食展等活动,鼓励各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和展示自己的特色。
5. 加强家校合作,培养家庭教育的民族意识与家委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家庭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养工作。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民族团结活动,加强家校沟通与协作。
四、组织保障1. 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电子屏幕等媒介,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开展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
3. 各部门协同配合各部门按照工作计划,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学习计划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本次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学习计划旨在帮助大家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提高民族团结进步能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
具体学习目标如下:1. 深入了解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现状情况;2. 掌握民族团结进步的基本要求和核心价值观;3. 学习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具体做法;4. 提高认识和认同多元文化,加强民族交流和融合;5. 掌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具体方法和途径;6. 增强自身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二、学习内容及方法本次学习将涉及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内容。
学习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等方式。
具体学习内容如下:1. 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学习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成就和理论基础,包括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等内容;2. 民族团结进步的基本要求和核心价值观:学习民族团结进步的基本要求,包括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等核心价值观;3. 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具体做法: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评议办法》等相关法规,了解各地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具体做法和经验;4. 多元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学习和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元文化,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和认同;5.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学习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工作;6. 增强自身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能力:通过实地调研、社会实践等方式,增强自身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三、学习安排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本次学习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学习安排如下: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报刊、网站等途径,学习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典型案例分析,总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方法和经验;3. 经验交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交流,分享民族团结进步的经验和教训;4. 实地调研: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各地民族团结进步的实际情况;5. 社会实践:组织学习小组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学习计划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各民族始终遵循的方针政策。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牢把握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二、总体目标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学习,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学习教育“进校园”。
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宣传教育。
使学习教育和创建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规范的长效机制。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学习,现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学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蒋雪莲
副组长:顾丽娟
成员:阿依怒尔、唐葆玲、郭云霞、张静及各年级组长四、主要学习内容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学习,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
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政策关、宗教观和股价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宣传、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努力营造和谐与人的氛围。
五、学习内容及要求
1、利用广播、班会、讲座、等形式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
2、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加强对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教育教
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有计划、有安排、有教案形成长效机制。
3、以弘扬民族精神爱国歌曲大家唱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4、各部门各教研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伊州区实验幼儿园
2017 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