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级别划分标准
国家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分为12个。
现在来看中国行政,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中国的行政级别分为①国家级正职(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②国家级副职(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③省部级正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④省部级副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⑤厅局级正职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⑥厅局级副职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⑦县处级正职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⑧县处级副职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⑨乡科级正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局长等⑩乡科级副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等乡科级在下,就是所股级,是中国行政当中最小的,一般是乡里边财政所、派出所之类的。
中国政府官员级别划分细则

1.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2.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3.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4.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5.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6.厅局(地)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和行政人员工资表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一. 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二.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三.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四.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五.副厅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六.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七.副处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八.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1.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2.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中国行政区标准

中国行政区标准
一、级别划分
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分别是: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1.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
3.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等。
二、命名规范
1.行政区划命名应遵循“名实相符、含义明确、用语规范”的原则。
2.命名应使用汉字,避免使用生僻字和易混淆的名称。
3.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中不得含有“洋”、“皇”、“帝”、“市”等字
样。
三、编码规则
1.行政区划编码采用12位数字编码,前6位代表行政区域,后6位代表顺序
号。
2.编码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础,采用分层编码方法,每一级行政区划占用一
个编码位。
3.编码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以避免重码。
四、界线划定
1.行政区划界线应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有利于发展”的原则划定。
2.界线划定应明确、规范,避免重叠和争议。
3.界线划定后应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五、机构设置
1.各级行政区均应设立相应的行政区划管理机构,负责行政区划的日常管理
工作。
2.机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接受上级行政区划管理机构
的指导和监督。
3.机构设置应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
六、公开透明
1.行政区划管理工作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2.行政区划调整应提前向社会公告,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分级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分级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3级:副部级: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济南,杭州,西安,成都,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4级:准副省级: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等十个“较大的市”。
5级:正厅级:一般地级市6级:副厅级:省直管县级市7级:正处级:一般县级市按照综合指标“城市IT级别指数”的数值,进行排名:1、城市IT级别指数在50以上的,列为1级城市。
2、城市IT级别指数在10以上的,列为2级城市。
3、城市IT级别指数在5以上的,列为3A级城市。
4、城市IT级别指数在3以上的,列为3B级城市。
5、城市IT级别指数在2以上的,列为4A级城市。
6、城市IT级别指数在2以下的,列为4B级城市。
所谓的(城市IT级别指数)是指综合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全市总人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主要电子信息产品销量、软件业规模、上网计算机数量等各项指标,考察了城市IT市场发达程度,并通过精细的调查研究、计量研究和案例研究,形成了对中国城市IT环境的现状倾向性、变化趋势和规律性的重要发现——城市分级标准。
中国大陆现行城市行政级别一览一、直辖市: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行政地位与省相同;直辖市与省辖市、地级市管辖区域相同,下辖:区,县,市(县级)。
现时中国大陆有四个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二、副省级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同级。
副省级市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中国国务院同意才能成为副省级市。
三、计划单列市: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的城市。
中国军衔等级划分以及军中的等级排名

中国军衔等级划分以及军中的等级排名中国军衔等级划分⼀、现⾏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级:1、将官:⼀级上将(实际未授予)最⾼军衔、上将、中将、少将;2、校官:⼤校、上校、中校、少校;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军官军衔依照下列规定区分:1、军事、政治、后勤军官:上将、中将、少将、⼤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2、专业技术军官:中将、少将、⼤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政治、后勤军官实⾏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正⼤军区职:上将、中将;(正⼤军区职包括总参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政委、⼤军区海军空军⼆炮司令政委、国防⼤学校长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副⼤军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校;正师职:⼤校、少将;副师职(正旅职):上校、⼤校;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实⾏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校⾄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少尉。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军区职的辅助军衔中将:副⼤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现⾏⼠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1、志愿兵役制⼠兵:六级⼠官、五级⼠官、四级⼠官、三级⼠官、⼆级⼠官、⼀级⼠官;2、义务兵役制⼠兵:上等兵、列兵。
中国行政级别

中国行政级别共十一级,行政上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省部级正职(三级干部):(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江苏省省长、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四川省军区司令员、18集团军军长)省部级副职(四级干部):(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级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中国官职等级

中国官职等级
中国官职等级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其机构所颁发的官员职级等级标准。
主要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正部长、副部长、厅局级领导、处级领导等7个级别组成,简称“七级”。
1. 总理级别:指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
2. 副总理级别:指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3. 国务委员级别:指中国国务院国务委员。
4. 正部长级别:指中国国务院部长、公安部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务。
5. 副部长级别:指中国国务院副部长、公安部副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务。
6. 厅局级领导:指中国国务院各部门的厅长、局长和其他职务,如公安部厅长、外交部局长等。
7. 处级领导:指中国国务院各部门的处长、科长和其他职务,如公安部处长、外交部科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级别划分标准
中国级别划分标准通常用于对中国各级行政区划进行分类,以进行统
一管理和规划。
在中国,行政区划被划分为五个级别: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和村级。
每个级别都有一定的权力和责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级别
的划分标准。
1.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
省级是中国行政区划的最高级别,包括23个省(包括台湾省)、5
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
省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包括: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等。
省级行政区具有独立的立法、行政、司
法和财政权力,负责本省或直辖市的整体管理和发展。
2.地级(地区、自治州、盟、计划单列市):
地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第二级别,包括333个地级行政区,包
括22个地区、30个自治州、9个盟和3个计划单列市。
地级行政区的划
分标准包括:人口规模、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自治能力等。
地级行
政区负责本地区的整体管理和发展,除少数特殊地区外,地级行政区还可
以设立市级行政区。
3.县级(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
县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第三级别,包括2854个县级行政区,
包括1471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370个县级市和844
个市辖区。
县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包括:人口规模、地理条件、经济发展
水平、行政能力等。
县级行政区负责本县级行政区的整体管理和发展,除
少数特殊地区外,县级行政区可以设立乡级行政区。
4.乡级(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
5.村级(村、社区):
村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最低级别,包括多个村和社区。
村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主要根据人口规模和地理条件。
村级行政区负责本村级行政区的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
总结起来,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五个级别: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和村级。
每个级别都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和职责,以实现行政管理的分层和分工,促进各级行政区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