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数据模型(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2版)万常选版第2章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课后答案

(完整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2版)万常选版第2章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课后答案

3.简述如下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答: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笛卡尔积:给定一组域D1,D2,…,D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

这组域的笛卡尔积为:D1×D2×…×Dn={(d1,d2,…,dn)|di?Di,i=1,2,…,n }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作一个n元组(n-tuple)或简称元组(Tuple)。

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i叫作一个分量(Component)。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R(D1,D2,…,Dn)元组: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

属性: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2)超码,主码,候选码,外码答:超码:对于关系r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A,如果属性集A可以唯一地标识关系r中的一个元组,则称属性集A为关系r的一个超码 (superkey) 。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 key)。

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 key)。

外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 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Foreign key),简称外码。

基本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 relation),基本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Referenced 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 relation)。

关系R和S可以是相同的关系。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答: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

《数据、模型与决策》习题解答-(2)

《数据、模型与决策》习题解答-(2)

第二章习题(P46)14.某天40只普通股票的收盘价(单位:元/股)如下:29.625 18.000 8.625 18.5009.250 79.375 1.250 14.00010.000 8.750 24.250 35.25032.250 53.375 11.500 9.37534.000 8.000 7.625 33.62516.500 11.375 48.375 9.00037.000 37.875 21.625 19.37529.625 16.625 52.000 9.25043.250 28.500 30.375 31.12538.000 38.875 18.000 33.500(1)构建频数分布*。

(2)分组,并绘制直方图,说明股价的规律。

(3)绘制茎叶图*、箱线图,说明其分布特征。

(4)计算描述统计量,利用你的计算结果,对普通股价进行解释。

解:(1)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25, 7.625, 8, 8.625, 8.75, 9, 9.25, 9.25, 9.375, 10, 11.375, 11.5, 14, 16.5, 16.625, 18, 18, 18.5, 19.375, 21.625, 24.25, 28.5, 29.625, 29.625, 30.375, 31.125, 32.25, 33.5, 33.625, 34, 35.25, 37, 37.875, 38, 38.875, 43.25, 48.375, 52, 53.375, 79.375,结合(2)建立频数分布。

(2)将数据分为6组,组距为10。

分组结果以及频数分布表。

为了方便分组数据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的计算,将基础计算结果也列入下表。

根据频数分布与累积频数分布,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与累积频率分布的直方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从频率直方图和累计频率直方图可以看出股价的规律。

股价分布10元以下、10—20元、30—40元占到60%,股价在40元以下占87.5%,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等等。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版)课后答案-第2章-数据模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版)课后答案-第2章-数据模型

数 据 模 型2。

1 练习题2及参考答案1。

什么是关系?什么是关系框架?关系之间实现联系的手段是什么?什么是关系数据库?答:关系是一张二维表,即元组的集合.关系框架是一个关系的属性名表。

形式化表示为:R (A1,A2,…,An),其中:R 为关系名,Ai 为关系的属性名。

关系之间实现联系的手段是通过关系之间的公共属性来实现联系。

关系数据库是指对应于一个关系模型的所有关系的集合。

2. 某医院病房计算机管理中需如下信息:科室:科名、科地址、科电话、医生姓名 病房:病房号、床位数、所属科室名医生:姓名、职称、所属科室名、年龄、工作证号 病人: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断医生、病房号其中,一个科室有多个病房、多个医生;一个病房只能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只属于一个科室,但可负责多个病人的诊治;一个病人的主治医生只有一个。

设计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E-R 图.答:对应的E —R 图如图2。

1所示.第 章2图2.1 E—R图3。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名教师和学生;每个教师可以教授若干门课程,并参加多个项目;每个学生可以同时选修多门课程。

请设计某学校的教学管理的E-R模型,要求给出每个实体、联系的属性。

答:该学校的教学管理E-R模型有以下实体:系、教师、学生、项目、课程。

各实体属性如下:系(系编号,系名,系主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职称)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班号)项目(项目编号,名称,负责人)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学分)各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教师担任课程的1:n“任课”联系教师参加项目的n:m“参加"联系学生选修课程的n:m“选修"联系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所属关系的1:m:n“领导”联系对应的E—R模型如图2。

2所示。

第2章 数据模型3系领导项目 系编号 系名 课程编号 系主任 学生 姓名 学号 性别班号选修 教师课程任课课程名学分成绩职称参加 项目编号 负责人名称 教师编号教师姓名1m nmn 1nnm 图2。

第二章数据模型

第二章数据模型
ER图有四个基本成分:
(1)矩形框——表示实体型; (2)菱形框——表示联系型; (3)椭圆形框——表示实体型或联系型的属性; (4)直线——用来连接上述三种图框。 做图时,把相应的命名记入框中;对组成关键字的属性,标记下 划线;在菱形框的引出线上要标上联系的方式(如1:N等)。
数据库系统原理
2.20
从现实世界到概念模型的转换由数据库设 计人员完成的。
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可以由数据 库设计人员完成,也可以用数据库设计工 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
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是由DBMS 自动完成的。
数据库系统原理
2.7
李瑞改(lirg751@)
2.1 信息抽象过程
2.26
李瑞改(lirg751@)
2.4 结构数据模型(简称数据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 第二层抽象,所以也称逻辑数据模型。 数据库的组成:
数据结构 规定了数据模型的静态特性,刻画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
数据操作 主要包括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规定了数据模型的动态特性。
➢ (1)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联系,现实世界 有个体和总体等概念。
个体:一个客观存在的可识别事物。 个体特征:每个个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特征 。例如一本书的特征可以有:书名,作者,价格,出 版社,页数等。 总体:所有同类个体的集合成为总体。例如:所有的 “书”就是一个总体。 事物联系:同类个体之间或不同类个体的关系。
2.1 信息抽象过程
➢ (3)机器世界
信息世界中的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 的数据,就进入了机器世界,机器世界也叫计算机世界或 数字世界。
数据项:对应实体属性的数据单位,又称为字段。通常和属 性同名。

VFP选择填空试题库加答案

VFP选择填空试题库加答案

01第一章1.VFP是一种________ 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选择:A. 层次 B. 网络 C. 对象 D. 关系答案:D2.对于二维表的关键字来讲,不一定存在的是________ 。

选择:A. 主关键字 B. 候选关键字 C. 超关键字 D. 外部关键字答案:D 3.目前三种基本的数据模型是________ 。

选择:A. 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B. 对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C. 网络模型、对象模型、层次模型D. 层次模型、关系模型、对象模型答案:A4. 在命令窗口中,不能实现的操作是________ 。

选择:A. 复制已执行过的命令B. 重复执行已执行过的命令C. 同时执行多个命令D. 在命令窗口中显示命令执行结果答案:D 5.数据库管理系统是________ 。

选择:A. 教学软件 B. 应用软件C.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D. 系统软件答案:D 6.关系型数据库采用________ 表示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

选择:A. 对象 B. 字段 C. 二维表 D. 表单答案:C 8.关系模型的基本结构是______。

选择:A. 二维表 B. 树形结构 C. 无向图 D. 有向图答案:A 9.Visual FoxPro是一个________ 。

选择:A. 数据库系统 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D. 数据库管理员答案:B 10.由计算机、操作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等组成的整体称为___________。

选择:A. 数据库系统 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文件系统D. 软件系统答案:A 11.项目管理器的功能是组织和管理与项目有关的各种类型的_________。

A. 文件B. 字段C. 程序D. 数据答案:A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选择:A. 二维表中的每一列均有唯一的字段名B. 二维表中不允许出现完全相同的两行C. 二维表中行的顺序、列的顺序均可以任意交换D. 二维表中行的顺序、列的顺序不可以任意交换答案:D 13.实体模型反映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关系,是人们的头脑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认识,而 __________ 是实体模型的数据化,是观念世界的实体模型在数据世界中的反映,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

最新第2章 数据分析(梅长林)习题题答案

最新第2章 数据分析(梅长林)习题题答案

第2章 习 题一、习题2.4 (1)回归模型15,2,1,22110 =+++=i x x y i i i i εβββ调用:由此输出得到的回归方程为:2100920.049600.045261.3X X y ++=∧由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使用化妆品的人数X1和月收入X2对化妆品的销售数量有着显著影响。

46521.30=∧β可以理解为该化妆品作为一种必需品每个月的销售量。

当购买该化妆品的人数固定时,月收入没增加一个一个单位,改化妆品的销售数量将增加0.0092个单位。

同理,当购买该化妆品的人均月收入固定时,购买该化妆品的人数每增加一千人,该化妆品的销售数量将增加0.49600个单位。

pn SSE-=∧2σ是2σ的无偏估计,所以2σ的估计值是4.7403. (2)调用由此可到线性回归关系显著性检验:0至少有一个为0:2,1:1210ββββH H ↔== 的统计量/(1)/()SSR p MSRF SSE n p MSE-==-的观测值47.56790=F ,检验的p 值0001.0)(000<>==F F p p H另外9989.053902538452===SST SSR R ,2R 描述了由自由变量的线性关系函数值所能反映的Y 的总变化量的比例。

2R 越大,表明线性关系越明显。

这些结果均表明Y 与X1,X2之间的回归关系高度显著。

(3)若置信水平05.0=α,由17881.2)12(975.0=t ,利用参数估计值得到21,0,βββ的置信区间分别为:对,0β2942.54516.343065.21781.245216.3±=⨯±,即)7458.8,8426.1(-) 对1β:01318.049600.000605.01781.249600.0±=⨯±,即)50198.0,48282.0( 2β:0021.000920.00009681.01781.200920.0±=⨯±,即)00113.0,0071.0(-(4)首先检验X1对Y 是否有显著性影:假设其约简模型为:15,2,1,220 =++=i x y i i i εββ 由观测数据并利用proc reg 过程拟合此模型求得:88137.484)(=R SSE 13215=-=R f 88357.56)(=F SSE 12315=-=R f由[()()]()()/R F FSSE R SSE F f f F SSE F f --=求得检验统计量的值为:3.9012/88357.5688357.5688137.4840=-=F05.0))13,1(()(0000<>==>==F F P F F p p H由此拒绝原假设,所以x2对Y 有显著影响。

数据库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数据库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3部分习题及其解答第一章的两道题3-2 习题22.6 分别把习题1.10、习题1.11的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数据结构。

【参考答案】1.习题1.10的ER图可转换成如下的关系模型数据结构。

①程序员(编号,,性别,年龄,单位,职称),其中编号是关键字;②程序(程序名称,,专利号,价格),其中程序名称是关键字;③设计(编号,程序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其中(编号,程序名称)是关键字。

2.习题1.11的ER图可转换成如下的关系模型数据结构。

①工厂(工厂名称,厂址,联系),其中工厂名称是关键字;②产品(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其中产品号是关键字;③工人(工人编号,,性别,职称,工厂名称,雇用期,月薪),其中工人编号是关键字,工厂名称是外关键字,雇用期和月薪是联系属性;④生产(工厂名称,产品号,月产量),其中(工厂名称,产品号)是关键字,生产关系是表示联系的。

2.8 判断下列情况,分别指出它们具体遵循那一类完整性约束规则?1.用户写一条语句明确指定月份数据在1~12之间有效。

2.关系数据库中不允许主键值为空的元组存在。

3.从A关系的外键出发去找B关系中的记录,必须能找到。

【解答】1.用户用语句指定月份数据在1~12之间有效,遵循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规则。

2.关系数据库中不允许主键值为空的元组存在,遵循实体完整性约束规则;3.从A关系的外键出发去找B关系的记录,必须能找到,遵循引用完整性约束规则。

2.9 判断下列情况,分别指出他们是用DML还是用DDL来完成下列操作?1.创建“学生”表结构。

2.对“学生”表中的学号属性,其数据类型由“整型”修改为“字符型”。

3.把“学生”表中学号“021”修改为“025”。

【解答】1.创建“学生”表结构,即定义一个关系模式,用DDL完成。

2.修改“学生”表中学号属性的数据类型,即修改关系模式的定义,用DDL完成。

3.修改“学生”表中学号属性的数据值,即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操作,用DML完成。

数据库第1_2章参考答案

数据库第1_2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P91.数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难度↓]【解】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查询、维护和传送等各种操作,是数据处理的基本环节,是数据处理必有的共性部分。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难度↓↓]【解】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面向应用的,一个文件基本上对应于一个应用程序,文件之间不存在联系,数据冗余大,数据共享性差,数据独立性差;数据库系统中的文件不再面向特定的某个或多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应用系统,文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减少了数据冗余,实现了数据共享,数据独立性高。

3.数据冗余是指各个数据文件中存在重复的数据,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是怎样减少数据冗余的?[难度↓↓]【解】在数据库方式下,用户不是自建文件,而是取自数据库中的某个子集,它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靠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数据库中映像出来,所以叫做逻辑文件。

由于用户使用的是逻辑文件,因此尽管一个数据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逻辑文件中,但实际上的物理存储只可能出现一次,这就减少了冗余。

4.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简述DBMS的基本组成?。

[难度↓↓]【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任何数据操作,包括数据库定义、数据查询、数据维护、数据库运行控制等都是在DBMS管理下进行的。

DBMS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应用程序只有通过DBMS才能和数据库“打交道”。

DBMS的组成:(1)语言编译处理程序;(2)系统运行控制程序;(3)系统建立、维护程序;(4)数据字典。

5.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难度↓↓]【解】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简称,是具有管理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系统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DBMS、应用程序和用户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用于负责数据库的存取、维护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数据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 B )。

A、大型、中型和小型
B、层次、网状和关系
C、西文、中文和兼容
D、数据、图形和多媒体
2、在概念模型中,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 C )。

A、物体
B、物质
C、实体
D、个体
3、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 A )。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运算模型
D、网状模型
4、按照数据模型划分,ACCESS是一个( A )。

A、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B、网状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C、层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D、混合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5、关系数据模型用( C )结构表示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

A、树型
B、网状
C、二维表
D、对象
6、E-R图中用( C )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A、矩形
B、正方形
C、菱形
D、椭圆形
7、实体间的联系存在着( D )。

A、1:1联系
B、1:n联系
C、m:n联系
D、1:1、1:n(n:1)和m:n
8、一个公司可以接纳多名职员参加工作,但每个职员只能在一个公司工作,从公
司到职员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D )。

A、多对多
B、一对一
C、多对一
D、一对多
9、E-R方法的三要素是( C )。

A、实体、属性、实体集
B、实体、码、关系
C、实体、属性、关系
D、实体、域、码
10、E-R表示法是设计( A )常用的方法。

A、概念模型
B、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模型
C、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模型
D、都可以
11、Access基于( C )数据模型。

A、层次
B、网状
C、关系
D、面向对象
12、E-R图在数据库设计中被广泛使用,椭圆表示( C )。

A、实体
B、实体的主键
C、实体的属性
D、实体间的联系
13、常见的数据模型有( C )。

A、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和NoSQL
B、实体、属性和联系
C、层次、网状和关系
D、矩形、椭圆形和菱形
二、判断题
1、关系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


2、概念模型的表示与系统采用的数据模型有关。

×
3、同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型。

×
4、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椭圆形表示实体的属性。


5、不同数据模型的根本区别在于实体之间联系的表达方式不同。


6、关系数据库是用树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的。

×
7、E-R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的设计方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